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 禅宗 | 密宗 | 成实宗 | 地论宗 | 法相宗 | 华严宗 | 律宗 | 南传 | 涅盘宗 | 毗昙宗 | 三论宗 | 摄论宗 | 天台宗 | 综论 | 其它 | 护持 |
放下执着VS换位思考——与企业家聊“佛学”(周文) |
 
放下执着VS换位思考——与企业家聊“佛学”(周文)
很多管理者都在通过各种各样的渠道学习和摄取新的管理思想,管理模式,管理方法,管理手段。有许多时候我们也有不同程度的惊喜,觉得这个有用,只要我们做到这一点,组织就能怎么样。可是真到了管理实践中,当我们确定好管理模式之后,推行中,往往与预想的大不相同,还是不断的重复着同样的困境,遇到类似的问题: * 制度似乎就是某个柜子中的一本厚厚的书,组织成员很少能够记住与自己相关的条款,又如何会真正规范成员的行为呢? * 都知道流程需要理顺,可是,流程再造为何如此之难,再造后的流程要真正达到预期的效果又为什么难上加难呢? * 各个部门为什么总有大大小小的“矛盾”,为什么子公司、各个部门总是很难真正站到集团整体利益上去全面的考虑问题呢? * 我们管理者是不是总是很忙,提倡着时间管理,可是始终还是陷入到无穷无尽的琐事中呢?我们是不是总是感慨:该做的、重要的事情怎么还是没做呢?而内部,对员工们讲述了多少遍时间管理原理,这么简单的道理,为什么大家始终执行不了呢?说是全局掌控,怎么还是不能真正掌控到整体的运营状况呢?更不敢说掌控整体成员的心理变化? * 授权之后,我们是不是经常感到无名的不安呢?到底怎样才能让组织成员都能在执行中做正确的事情呢? * 又该如何才能让组织成员都正确的做事呢? * 人员流动性又为什么如此之高呢?为什么总觉得关键性人才不够呢?更可怕的是,为什么高薪挖过来的人才总是没有预期的好呢? * 当猛然有人问我们,企业文化是什么的时候,除了“口号”我们还会想起什么?而企业文化建设,在现实中是不是就是类似羽毛球比赛那样简单呢?我们现实的企业文化究竟是什么?我们又怎么才能真正将现实的企业文化变成我们期望的企业文化呢? 于是,我们不断的重复思索这些问题,又去不断的寻求新的思想,新的模式,新的方法,试图用这些新思想,新模式,新方法来解决问题。可是,困惑却依然继续。 难道我们所摄取的这些新思想、新模式、新方法不好吗?为什么每每学习之初会有所激动,可到了执行,却总是觉得现实中并不能很好的产生实效呢?为什么现实中,总觉得思想不能真正落到实处呢?又该如何才能让思想真正产生实效呢? 这些问题实际上都指向同一个普遍而现实的问题:管理思想如何才能真正“落地”? 其实,《心经》也以一系列的“无”来教导我们不要执着。在探讨经文之前,我在这里先讨论“不执着”。很多人误解佛教的“不执着”,以为就是采取无所谓、浑噩放任的人生态度。其实“不执着”是指不为过往的认识所局限而如实地观察事物。就以企业管理为例,假如发现有些管理人员不称职、不尽责,那怎么办?首先,作为总经理和主管领导,不能因为执着自己的偏见或权力而贸然从事,要客观深入调查。虽然每人都难免有些个人立场,但亦应努力尝试站在该管理人员的立场去看整件事,综合两者的观点来找出事实的重点,才能作出理性和明智的决定。虽然最终的决定与原先的判断看来或许是一样,但在精神上却已经过了一个正、反、合的历程。“正”就是最先个人原来的立场;“反”就是透过对方的角度去理解整件事情;“合”就是既非执着个人立场,并非执着偏袒对方,而是找出事实的重点,再作出客观的决定。 不执着自我的欲望,不执着过往成功的经验,这样,决策人才可以带领团队,以人为本朝向正确的事业目标前进。 《心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 那就是为了破除人们的执着,再次指出我们的身心、外界境象,及我们的思维意识,都在不停地变幻着,没有一个实质固定的我存在。 从前,有个小朋友读到这段经文,很觉诧异,以手扪面问师父:“我明明有眼、耳、鼻、舌等,为什么经中却说没有呢?”师父很赞叹他的好奇心,对他说:“我没有能力作你的师父了!”于是指示他往五泄山跟默禅师剃度出家。他出家后多方参学,终于开悟并成为曹洞宗的开山祖师之一。这位小朋友便是后来的良价悟本禅师,曹洞宗的“洞”,就是以他家乡瑞州的洞山为名。 在现象的变化无常下,一切有形的物质财富或无形的精神力量不会固定不变,故此亦没有实质的自我、环境对象、管理知识。 我们的眼、耳、鼻、舌、身、意是无;故此它们所接触的外界对象色、声、香、味、触、法也是无;因而衍生的六种识别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亦是无。这是说,自我、对象和意识是不会固定不变的。譬如,同是别人一句赞美的话,在心境开朗时听起来是衷心欣赏,但在心情烦躁时就可能以为是奚落讽刺,可见说话本身是“空”的,是无实质性的,对说话的演绎是由于听者的过往经验影响了当前耳识,故此不同人会从相同的声音得出不同的结果。 有一个笑话,从前有个主人请客摆酒,看到开席时间已差不多,可是宾客还没有到齐,感到焦急于是说:“应该到的人还未到。”已到的宾客听到后以为他的意思是不应到的人却先到了,觉得不是味儿,一半客人就先告辞走了。主人更感焦急,于是说:“不应该走的人却走掉。”余下的宾客以为他的意思是应该走的人却没有走,更觉不是味儿,也匆匆走了,只剩下数个老朋友。老朋友告诉他这样说话很容易令人误解为反面的意思,不明白他的真正意思。主人也很认同说:“对!不应该明白的人却明白了。”至此,老朋友也忍无可忍,唯有一走了之。因此,在沟通的时候,我们应留意评议在不同意识下所产生的不同影响。 我们对周遭环境的看法受到即定的观感所影响,从之而得出的知识也就没有绝对的客观性,在此情况下万不能执着自己的正确性而贸然作出决定,应多从种种不同的条件推断,再下判断。 《心经》:“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 这就是要破除我们对法的执着,再次体证“法无我”。 “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是没有十二因缘的流转和幻灭,意思就是待我们对十二因缘的理解和运用纯熟,已经可以不自觉地应用于日常生活中的时候,便不应该再将它停留在意识层面上作为理论概念的推敲。佛教要求凡事要中道,不可过火,即使我们以善心来结善缘,假若流于过分、做作,反而会引起别人怀疑,得到相反效果。故此,佛法修行讲究中道、要自然,最终要把理论概念一并放下,所结的善缘在理实生活中自然地运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