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 禅宗 | 密宗 | 成实宗 | 地论宗 | 法相宗 | 华严宗 | 律宗 | 南传 | 涅盘宗 | 毗昙宗 | 三论宗 | 摄论宗 | 天台宗 | 综论 | 其它 | 护持 |
人生的三种财富(愚子) |
 
人生的三种财富(愚子)
《澳门佛教》 序言 一个很有钱的富翁,每天坐车去上班时,都会经过一个公园。这个富翁每天都看见一个衣衫褴褛的人坐在公园的凳子上,死死盯着他住的酒店。富翁对这个人产生了极大的兴趣,有一天,他让司机停下车并走到那人的面前说:“请原谅我冒昧打扰你,我实在很想知道你为什么每天早上都盯着我住的酒店看?”穷人望着富翁:“因为我没有钱、也没有家、没有一间屋子可以住,只能睡在这条长凳上。不过,每天晚上我都梦到自己住进了那座酒店。”富翁觉得很有趣,便对那人说:“这样吧,今天晚上我就让你的梦想成真。我会在酒店订一间最好的房间给你住,并为你支付一个月的房费。”几天后,富翁路过穷人住的房间,想顺便问一问他是否觉得满意。然而,富翁发现那个人已经搬出了酒店,重新住回到公园的凳子上。富翁百思不得其解,于是来到公园,问穷人为什么搬出了酒店。穷人说: “我睡在公园的凳子上时,会梦见自己睡在豪华的酒店里,那感觉真是妙不可言;可一旦我睡在了酒店里,就梦见我又回到冷冰冰的凳子上,这样的梦真是可怕极了。” 这则故事告诉人们,仅仅改善、提高物质财富,并不一定能确保一个人的幸福,因为财富有三种:物质财富、情感财富和精神财富。物质财富很容易理解,它是人们生存的基础;情感财富就是提高你处理消极情感如压力、焦虑等的态度和能力,也包括对物质财富的正确态度;精神财富就是正确对待生活的态度,人的一生有很多无法控制的突发性的灾难和困难,当你遇到后你如何处理如何面对,这就牵涉到你对生活的理解和态度,精神财富教会我们超越问题本身、追求卓越,赋予生命真正的价值和意义。本文从佛教的角度探讨物质财富、情感财富、精神财富三者之间相辅相成的关系,以期说明一个千古不变的道理:平衡人生的三种财富,在“心”与“物”之间取得平衡,才能心灵富足、身心健康,拥有幸福完满的人生。 一、物质财富 佛陀成道后,四处游化教导众生。一次佛陀和弟子们应供归来,途中遇见一个好几天没吃东西,极度饥饿的人,那个人十分痛苦。弟子们把那人带到佛陀的面前,请求佛陀他讲法,以减轻和解除他的痛苦。但佛陀并未替此人说法,反而给弟子讲起法来:“弟子们啊!这个人此时此刻最需要的是一碗饭,而不是佛法。拿一碗饭来吧。”等此人吃饱饭后,佛陀才给他讲法,引导他如何获得财富和思想上的宁静。 由此可见,物质财富是我们生存的基础,更是引导一个人进一步走入精神世界的阶梯。因此佛陀特别重视引导人们如何正确对待物质财富、如法获取财富、妥善管理与使用我们所拥有的物质财富,让其带给我们真正的幸福与快乐。 1、佛教并不主张贫穷 佛教主张物质生活是所有精神生活发展的基础,没有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作为基础,就没有作为情感生活和精神生活的人的主体生存与存在。当年,佛陀为了寻求解脱人类痛苦之道,六年苦修,骨瘦如柴,身体极为虚弱,犹不得要领,终于意识到极端的苦行无助于人们对真理的认识。最后他接受了牧女供养的乳汁,重新恢复了体力,于菩提树下静坐四十九天,才成就圆满的正等正觉。像佛陀这样大雄大力的人,尚且要借助于物质条件后才能集中精力走入精神世界,最终圆证佛果,更何况我们这些普通人呢﹖在佛教的经典《增支部》的《鸯觉经》中,佛陀把人类分成三种: 1、盲人,这种人不知如何使自己拥有的财富增长,不知如何获得新的财富,这种人也无法区分道德上的好坏。正因为这种人什么都不懂,所以称之为“盲人”。 2、独眼人,这种人眼里除了金钱,其他的什么都没有,一辈子只知道如何使自己拥有的财富增长和创造新财富,但不知道如何培养好的道德质量。这种人只有一只金钱眼,而没有道德的慧眼,所以称之为“独眼人”。 3、双眼者,这种人既有能力使自己已有的财富增长,不断的获得新财富,又能培养良好的道德质量。由于这种人既有金钱之眼,又有道德之慧眼,故是一双眼睛完整无缺。 这部经典美妙之处,正在于它对只有一只金钱之眼的人进行了生动的描绘。仅有道德之慧眼而无金钱眼的人并未被单独列为一类人,因为满足最基本的物质需求比单纯的道德更有实际价值。这就是佛教中所谓“法轮未转,先转食轮”的道理。为了进一步论述这个道理,在《中部》的《巴陀伽摩经》中,佛陀又把人类的最基本的渴望分为四种: 1、愿我的财富通过正当的途径一天天的增加。换而言之,每个人都希望自己富有,财富是人们最渴望得到的东西。拥有物质财富,过上好日子,是一般的人与生俱来的基本愿望。 2、当一个人富有后,他进而会追求和渴望的是:美名远扬。他会如此祝愿:愿我的美名传遍四方,特别是要在我的亲朋好友、师长中流传。俗话说:“名利双收。”这是最好不过的,这种进一步的追求是自然而然形成的。事实上,“名成利就”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少人的梦想。 3、当一个人既富有,又有好名声,他就会祈求健康长寿。他如此祝愿:愿我健康长寿。没有健康,一天到晚生病吃药,身体不是这里疼就是那里不舒服,手脚活动不自如,做什么都不会称心如意,再多的钱,日子也不好过。进而言之,长寿就更重要了,人们常说:“钱财名利乃身外之物,生不带来,死不带去。”命都没了,有钱又有何用? 4、当一个人富有、美名远扬又健康长寿,他自然希望死后幸福,就想到来世如何如何,就想要来世的幸福。他如此祝愿:愿我死后生天享福。 通过以上对《巴陀伽摩经》的分析,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获得财富是人类的第一需求。所以佛教把必要的物质条件放在一个十分重要的位置。在通常情况下,一贫如洗之人是不会过多地去考虑获得美名、长寿和死后幸福的,这是由他们的心理状态决定的。因为贫穷的人饥寒交迫,为生存而奔波,整天与贫困作斗争,哪有时间和精力去追求高层次的精神生活?!所以人生的追求是从物质的逐步过渡演变为情感上,进而到精神上的,但不管你有钱没钱,最终每个人还是会面对同一个现实的问题──死亡,所以还有一个死后愿望,才有了今生来世或者进入天国这些话题。这是一个必然的过程,不单是人的渴望,也是人真正的需要。 正如管子所说:“衣食足然后知荣辱。”因此,贫穷很难与道德共生,而更容易与不道德成为孪生兄弟,贫困和不健康的思想往往是并肩而行的。原因很简单,当一个人连最基本的物质生活都不能满足时,他不可能想到精神生活和道德生活,他总是在想:怎样设法去满足他最基本的生存需求。所以说,和一贫如洗、饥寒交迫的人大谈道德义务,是不合时宜的,因为他们迫切需要的是一块面包去充饥!我们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帮助他们解决温饱问题。 只有当人们不用为吃和穿担忧,他们才有可能进一步考虑他们的美名、长寿和死后幸福,他们才能逐步走进精神世界。所以说,在一般情况下,拥有一定财富的人比一贫如洗的人更容易讲美德,更容易走进精神的世界。 佛陀常常说:“在这个世界上,贫困对于人类来说是痛苦,是求得高尚的精神生活的一大障碍。”发展社会经济,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消除贫困,满足人类生存的物质基础需求,把人类的生活水平提到较高的水平,事实上,是为人们享受高尚的精神生活打基础,铺平道路。 也许有人会问,孔子的弟子颜回能“居陋巷,一箪食,一瓢饮,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这又作何解释﹖难道颜回没有精神生活﹖首先我们必须承认,颜回不但有精神生活,而且十分丰富。但我们也必须承认,像颜回这样的圣人千古少有,能和他比肩者自古能有几人﹖﹗这也就是为什么千百年来他一直是人们学习的榜样。其次,颜回是那种“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之人,根据当时他的条件,他能随遇而安,知足常乐,而不能简单的理解为他穷得连饭都吃不上。 更何况我们并非说穷人将永远贫穷,绝对无法获得任何精神生活,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东西是一成不变的,因为事物是不断变动的,人的思维也是在不断变动的,今天没钱不代表明天没钱,而且物质上的贫穷也不代表精神上的贫乏,而事实上,在我们周围,物质上并不是很富有但是精神生活丰富充实者大有人在。 为了说明这个问题,佛教的一些经典把人类分为黑暗者和光明者两大类: 1、黑暗者,又可分为两种,第一种人既贫穷,又无信心,所以他们只能从黑暗走向黑暗,永远没有机会获得解脱。第二种人贫穷,但具有布施心肠,又有信心,他们将会从黑暗走向光明,最后得到解脱。 2、光明者,也可分为两种,第一种人富有,但无信心,他们将会从光明走向黑暗。第二种人既富有又有信心,他们将会从光明走向光明。 由此可见,一贫如洗的人也能从黑暗走向光明,最后获得解脱。所以在佛教中,贫穷并非完全被谴责。佛教承认贫穷的人也能走出他们的困境,最后进入美好的精神世界,只是他们所要面对和经历的困难相对会比较多,普通的人一般不能直接进入精神世界,他们必须用自己的双手创造财富,使自己走出贫穷,才能早日走进精神世界。 综上所述,佛教并不主张越贫穷越光荣,也不反对拥有财富,恰恰相反,正如孔子、孟子倡导的那样:人民必须富庶,社会才会更和谐更稳定。同样,佛教也鼓励人们富有。 在佛教的经典中、在敦煌的壁画中,西方极乐世界被描绘成世界上最富有、最堂皇的一个国土,是荣华富贵的象征。为什么呢?人生于世,每个人都向往美好,都希望自己幸福快乐。这是很自然的想法。 在《阿弥陀经》中,西方极乐世界为“七重栏楯,七重罗网,七重行树,皆是四宝周匝围绕,是故彼国名为极乐。又舍利弗,极乐国土有七宝池,八功德水充满其中。池底纯以金沙布地,四边阶道金银琉璃玻璃砗磲赤珠玛瑙而严饰之……”这也许是世界上最富丽堂皇的国土! 而阿弥陀佛本身就是: 阿弥陀佛身金色,相好光明无等伦。 白毫相光五须弥,绀目澄清四大海。 所以人们一见到阿弥陀佛便生恭敬心。根据佛经记载,佛陀也是相好光明无等伦,人们一见到佛陀就生恭敬心、欢喜心。所以在短期内皈依佛陀的人不可胜数。如果一个人因缺少营养而面黄肌瘦,人们一见到你便不容易生起恭敬心及欢喜心了。在药师佛十二大愿中,第一是自他身光明炽盛之愿、第三是使众生饱满所欲而无乏少之愿、第十是使众生解脱恶王劫贼等横难之愿,第十一是使饥渴众生得上食之愿、第十二是使贫乏无衣者得妙衣之愿,所以在十二大愿中,就有七个是关于物质方面的。在早晚课诵中,我们每天念诵的消灾吉祥神咒、功德宝山神咒、如意宝轮王陀罗尼等咒都是祝愿国土庄严、人民丰衣足食。所以佛教不但不主张人们贫穷,恰恰相反,佛教特别重视庄严国土,这样才能利乐有情。 布施是利乐有情的一种手段,它为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之首,又在四摄(布施、爱语、利行、同事)中居第一位,可见布施是多么重要。然而只有当一个人拥有一定的财产时,他才有可能布施。当一贫如洗的人看到一个即将饿死的小孩时,他再有慈悲心肠,也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他饿死!因为他空有布施之心,却无布施之力。心有余而力不足啊!更何况在商品经济高度发展的今天,无论做什么事,若缺少资金,则困难重重。汽车没有油就不能运行。同样,即使我们都非常热心佛教事业,但若无必要的资金,则寸步难行,也只能是摇头叹息,无可奈何!因此佛教徒应该是华严富贵的象征,而不是贫穷落后的代表。 也许有人会提出这样的问题:既然佛教主张华严富贵,为什么又要讲四大皆空、舍弃一切、离俗出家呢?其实这一点也不矛盾。这只是同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是空和不空的辩证统一。禅宗在讲修行时,常常强调空,说世间名利皆如过眼之烟云,我们的身体为四大、或五蕴和合而成,是缘生法,无自性,因而是空的,以此来破除我执,放下一切,在修行的道路上勇猛精进,以期早证佛果。以上这些都是从道心上讲的。然而我们必须清楚地认识到,我们必须在生活中了生死,在了生死中生活。了生死并不等于不让你生活,恰恰相反,我们应在了生死中学会生活。试想一想,不会生活的人怎能了生死?连人尚且做不好,怎能成佛作祖?!所以我们必须学会生活,使自己有一个强壮的身体,这是修行的根本。没有一个好的身体,我们就不可能专心致志地修行。试想一下,一个病魔缠身的人,想要专心致志地修行是多么困难啊!为了借假修真,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必要的物质条件还是相当重要的。事实上,有情众生根本竟离不开物质生活。因此《俱舍论》讲:“经说世尊自悟一法,正觉正说,谓诸有情,一切无非由食而住。”《增一阿含经》亦云:“一切众生皆依食住,有食则存,无食则亡。”所有这一切都说明佛教中还有不空的一面。如果我们为了强调空的一面,而否定了不空的一面,那么,这种空是偏空、顽空,未能真正理解空之真谛。其结果必然会使人们误以为佛教主张贫穷,终将导致极端苦行。反之,如果我们片面强调不空的一面,拼命地去积聚财富,这只能导致另一极端——纵欲主义。佛陀在《初转法轮经》中早就明确地指出,苦行和纵欲是两个极端,对正常的修持是十分有害的,我们应该抛弃。正确的修行方法是中道——八正道。因此我们必须正确地理解空与不空之间的辩证关系。 1.2如何获得物质财富 既然人类的生存离不开物质,既然衣、食、住、行是现代社会中人们生存的基本需要;既然获得物质财富是人们最基本的渴望和追求。那么,我们又该如何去追求物质财富? 近年来,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经济的发展造就不少中国富豪,随着大量富豪的出现,大家都关心一个问题:“你的财富从哪里来?” 其实,任何的财富本身并没有任何颜色,只是因为追求的方式不同,让财富有了“金色”或者“灰色”,甚至“黑色”等不同的颜色,但只有阳光下的财富才是最具有亮色的。比尔·盖茨曾说过:“你活着的每一天,都应该努力地去追求财富。只要你制造的财富是正大光明的,你会得到所有人的尊敬与赞扬。” 俗话说:“君子爱财,取之有道。”那么,我们要怎样获取物质财富,才算得上是取之有道呢?要弄清楚这些问题,就必须从人类物质财富的来源着手分析。佛教讲究“缘起法”,它的意思是一切事物皆依因缘条件而生起或出现,换言之,宇宙间的一切诸法(有情世界和无情世界)皆是由种种条件(即因缘)按一定的关系组合而成的,佛教认为人类物质财富主要来源于三方面: 一是大自然界的生力:一年四季,春夏秋实,土地给我们提供了五谷、水果等丰盛的食物;大地也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之宝藏。 二是众人的助力:一个人的力量毕竟有限,我们时常须依靠众人之力才能创造和获得财富。 三是自己本身的努力和辛勤的劳动。 在以上三种财富的来源中,佛教特别强调通过本身辛勤的劳动去获取财富。因为自然界的生力是一个客观存在的事实,我们只能充分利用它。例如土地再肥沃,如果我们不在春天播下五谷,深秋来临之际,田野长满的只能是荆棘野草,而不可能是沉甸甸的谷穗!同样,地下的宝藏再多,如果我们不去开发,它将永远埋藏在地下!其次,众人的助力也仅仅是一个助缘。例如,如果我们想办好一个工厂,亲朋好友可以帮助我们出谋划策。若资金不足,别人也可帮忙解决一部份,但是工厂最后能否盈利,还要看我们能否善于管理、努力工作。因此,只能通过我们的辛勤劳动才能创造和获得更多财富。尽管人们获得的途径千变万化,但佛教将个人获取财富的方法分为三种: 1. 不合法和暴力; 2. 不合法和暴力与合法和非暴力同时并存; 3. 合法和非暴力。 在当今社会中,一些人为了获取财富而说谎、偷盗、恐吓、敲诈、勒索、贿赂,甚至走私、谋杀;偷税漏税,制造伪劣商品,以权谋私、假公肥私、诈骗投机﹐甚至发动战争等。所有这一切都属于通过非法或暴力手段获得钱财,这不但为佛教所反对,更为国法所不容!有些职业尽管国法也许是允许的,但为佛法所不容。例如佛教把酤酒、贩毒、贩卖人口、出售武器和屠宰业看成是五种不正当的职业,佛教徒不宜去做。还有从事赌场和酒吧间、捕鱼和打猎等职业,虽不违犯国法,但从佛教慈悲济世的本怀上讲,佛教徒也是不宜过多地参与。 因此佛陀在《陀然经》中说,获取财富必须符合正命。如果某人不择手段地获取财富,即使他将此用于照顾父母、妻儿、供养僧人等,然而当死神降临之时,狱卒仍会用铁锁链套住他的脖子,毫不犹豫地把他拖下地狱。此时此刻,该人争辩说: “请停一停,我如此赚钱是为了养活我可怜的父母、妻儿以及供养僧人。”尽管如此,他仍会被拖下地狱。由此可见,拥有财富,佛教是许可的,但通过非法和暴力的手段获得的财富,则为佛教所不容。事实上,佛教坚决反对通过任何一种不合法或暴力的手段获取财富,不管其目的如何! 佛教主张合法和非暴力地获取财富。正如俗话所说,君子取财,取之有道。佛教主张人们必须从事正当的职业去获得财富,使人们的生存符合佛教的正命生活。由于各人所选择的职业不同,人们就被分为不同的阶层。例如,佛陀在《中部》的《伐沙陀经》说: 1. 种田人叫农民。 2. 做卖买的叫商人。 3. 为国作战者叫士兵。 4. 主管村落、城镇的人叫国王。 5. 行乞化缘、出家修行者叫婆罗门。 这就是否定了公元六世纪古代印度流行的四种姓制度。佛陀认为每个人都有选择自己职业的自由。但根据四种姓制度,出生决定了一切。婆罗门天生下来就应受到人们的尊敬,接受供养;刹帝力一生下来就是国王武士阶级;吠舍天生应种地、经商;首陀罗命中注定是奴仆,侍奉以上三个种姓。这些都是大梵天规定的,命中注定的,天生的,人力是无法改变的。但是,佛教认为,一个人地位的高底,不是由其出生所决定,而是取决于他是否如理如法地去做好自己所从事的职业。 为了进一步阐明如何才能合法地获得财富,在巴利语三藏经典中有一个正当职业的名单: 1. 用手指计算的人; 2. 演算家; 3. 推算者; 4. 农业劳动者; 5. 牧牛者; 6. 商人; 7. 政府公务员; 8. 棉纺者; 9. 毛纺者。 在以上九个职业中,前三个都与算术有关系,最后两个都是妇女从事的工作,而农业劳动者和商人是所有职业中最重要的。所以佛陀讲了很多有关农业和商业方面的事。譬如,当地讲到农业时,佛陀把农业分为三种:上好的田、普通田和贫瘠田。佛陀说:“种田时应先从上好的田开始,然后是普通田,最后是贫瘠的田。” 公元前六世纪,印度是东西方的交通要道,商业十分发达,所以佛陀十分注重商业的发展。在《增支部》中,佛陀说,作为一个商人,他必须具备三种优良品质: 1. 精明——他应知商品的质量。 2. 熟悉卖买技巧——懂生意经,非常能干。 3. 取信于顾客——由于昼夜六时,他都能专心致志地努力工作,明智地使用他获得的资金去扩大再生产,因此他能使已有的财产增加,并创造新的财富。如此,他的财富便会一天天地增长,人们都信任他,把钱存在他那里,以便获得更多的利息。这对一个商人来说十分重要。 在另一地方,佛陀讲,作为一个好人的商人,他必须具备如下五种品德: 1. 熟知卖买技巧; 2. 具有盈利的观点; 3. 具有足够的资金; 4. 他的服务使顾客感到十分亲切、满意; 5. 勤奋工作; 尽管以上五种品德是佛陀在两千五百年前对商人提出的要求,但对今天的工商界仍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总而言之,佛教主张从事正当的职业,利用自己的双手努力去创造和获得财富。正如佛陀在《中部》中所说,流下许多汗水,使用双臂之力,从艰苦奋斗中获取财富。也就是说,财富是来之不易的,我们只有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才能获得财富,没有其它捷径可寻!这就有力地否定了一些人认为佛教因为提倡三世因果而助长了懒人之威的谬论。因为如果我们想要获得更多的财富,就必须努力工作。这肯定不可能助长懒惰之人的威风! 3、如何善用与分配财富 香港华懋集团原主席龚如心于2007年4月3日突然辞世,留下千亿港元遗产。有关她遗产之争的报道,占据了亚洲乃至欧美许多国家媒体的主要位置,可见此消息对社会大众确实有一定的冲击力。回想起龚如心与丈夫王德辉历经数十年的打拼,好不容易建立起自己的商业王国,却给她丈夫带来横祸,进而引发8年的遗产官司。等到一切回复平静,有心情支配自己辛勤挣来的财富时,为时已晚,病魔已悄然降临,最终还是无法逃避生老病死这一人生自然规律的支配,又留下了千亿遗产的争夺案,至今尚无定论。这使我情不自禁地联想到印度古代最伟大的国王阿育王(约公元前304年至前232年)晚年的苦楚心境。 阿育王是印度孔雀王朝的第三代君主,一生南征北讨,统一了印度。据说,阿育王由于在征服羯陵伽国时亲眼目睹了大量屠杀的场面,深感悔悟,于是停止武力扩张,而采用佛法治国,国泰民安,开创了古代印度历史上空前的一代盛世,他本人也因而深受臣民爱戴,拥有至高无上的权位。然而,到了阿育王晚年,卧病在床,自知不久于人世,向监国太子三波提表达他最后的心愿:施舍一些财物,积蓄功德,以求有一个好的来世。但众臣对太子说:“如果依照大王的心愿施舍财物,国库便会枯竭,今后你靠什么来治理国家呢?”于是太子便禁止任何人替阿育王把宫中的财宝拿出去施舍。无奈之下,阿育王只能把自己吃饭的金碗布施给鸡园寺;太子见状,令伺者换用银器给阿育王进餐,阿育王吃完饭,又将银器布施给寺院;太子又令人将阿育王吃饭的碗换成铜器,结果阿育王又将之施舍出去;太子得知后,再令伺者将阿育王进餐的器具换成瓦器。到此时,伤心的阿育王把众臣叫到跟前,拿吃剩的半只庵摩勒果问大家:“你们说,谁是天下的主子?”众臣齐声回答:“当然是你大王啦。”阿育王眼中噙泪、心中淌血,自嘲说:“我现在恐怕仅剩下支配半只水果的权力了。”然后令伺者将之布施给鸡园寺的僧众。 以上两则真实的人物故事让我的心情十分沉重。不少人辛苦了一辈子,只知埋头积累身外之物,却不知自己的健康才是最大的资源。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我们的健康如同“皮”,票子、位子、孩子、房子、车子等身外之物如同皮上的毛。命都没有了,身外之物对特定的人而言也随之而失去了意义。临命终时,眼看着自己辛苦挣来的钱却无法享受,更来不及善用自己的资源去做一些自己认为有意义的事,心有不甘,但又能如何?无论你现在积聚多少财富、官位有多高,临命终时,一样也带不走。由此可见,人生的快乐来自两个方面。通过科学发明、发展经济和经商,获得物质财富,以解决生存问题。另一方面,如何合理分配、善用来之不易的财富。 首先,佛陀在《善生经》中列出了不善用财富的六种行为:一者耽湎于酒,二者赌博,三者行为放荡,四者沉溺于歌舞娱乐,五者结交恶友,六者懈怠堕落。为什么呢? 饮酒有六种过失:一者失财,二者生病,三者斗诤,四者恶名遍地,五者恚怒粗暴,六者智慧日损。 赌博有六种过失:一者财产日耗,二者虽胜生怨,三者为智者所责,四者众人不敬信,五者为人疏外,六者生盗窃心。 放荡有六种过失:一者不爱身体,二者不护财产,三者不惜子孙,四者常感惊惧,五者苦恶之事挥之不去,六者喜欢无中生有,惹事生非。 迷于歌舞有六种过失:一者追求靡靡之音,二者沉溺舞蹈,三者沉溺琴瑟乐器里,并会费时常追寻:讲说在何处?鼓乐在何处?聚会在何处? 结交恶友有六种过失:一者方便生欺,二者喜好屏处,三者诱他家人,四者图谋他物,五者财利自向,六者好发他过。 懈怠堕落也有六种过失:一者不肯工作,二者不肯勤修,三者贪图美味,四者妄念纷飞,五者受人轻视,六者事业无成。 《增支部》中的《虎住者经》(VyagghapajjaSutta)也告诉我们:如果某人想保护他的财富,他就必须戒除如下四件事:纵情于女色,饮酒过度,赌博和结交坏朋友。如此,他的财富才能一天天增长;否则,他的财富将会耗尽,他将会很快成为一贫如洗的人。因此我们在分配财富时,首先必须戒除挥霍浪费,不要把财富用到歪门邪道上去。 其次﹐佛陀要求我们必须戒除吝啬。在《相应部》中﹐佛陀说﹐世人有下面三种分配财富的方法: 1、以聚积财产为乐事﹐吝啬得不愿为他人甚至自己花费一分钱﹐更不做功德。这种人最坏! 2、仅仅把财富用于谋求自身幸福﹐却不愿为别人花费一分钱﹐也不做功德。这种人不值得我们仿效。 3、为人为己谋福利﹐不断做功德。这类人又可分为两种:一些人做以上这些事时希望赚更多的钱或获得好的名声﹔一些人做这些事是因为他们对金钱不贪﹐全心全意为众生谋福利﹐这种人是最理想的人﹐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由此可见,仅仅把财富用于谋求自身的幸福,却不愿为他人花费一分钱﹐更不愿做功德的人﹐比挣钱后一文不花的守财奴要好得多。因为也许你的财富是通过正当的渠道合法地赚来的。即使如此﹐如果你以聚积财产为乐事﹐吝啬得不肯为他人甚至自己花费一文﹐这就等于浪费了你的辛勤劳动。所以最坏的分配财富的方法是积聚财富。因为赚钱本身并不是目的﹐而是手段﹐是为了让我们生活得更愉快。也就是说人们辛勤劳动的目的不是为了聚积财富﹐而是为了改善我们的生活。佛陀明确地教诫我们要尽量避免以上两种极端:挥霍和吝啬﹐合理地使用我们的收入。这样我们就可以用有限的财富做更多有益的事。 那么﹐如何才能合理地使用我们的财富呢﹖前面我们已经提到﹐依据佛教的缘起法,世间一切事物皆是因缘所生,人间的财富也不例外,主要来源于如下三方面: 1)大自然界的生力:一年四季,春花秋实,土地给我们提供了五谷、水果等丰盛的食物﹔大地也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之宝藏; 2)众人的助力:一个人的力量毕竟有限,我们时常须依靠众人之助力才能创造和获得财富; 3)个人辛勤的劳动力。 既然世间的财富来自以上三方面,我们在使用财富时,也必须回馈到以上三方面,才不违背佛教的因果律。 在以上三种财富的来源中,佛教特别强调通过本身辛勤的劳动去获取财富。因为自然界的生力是一个客观存在的事实,我们只有靠自己的努力才能充分利用它。例如土地再肥沃,如果我们不在春天播下五谷,深秋来临之际,田野长满的只是荆棘野草,而不可能是沉甸甸的谷穗!同样,地下的宝藏再多,如果我们不去开发它,它将永远埋藏在地下!其次,众人的助力也仅仅是一种助缘。例如,如果我们想办好一个工厂,亲朋好友可以帮助我们出谋划策。若资金不足,别人也可以帮忙解决一部份,但工厂最后能否盈利,还要看我们能否善于管理、努力工作。由此可见,任何一种财富的积累,个人都需要付出艰辛的劳动,才能获得。因此,分配财富时,首先应该把它用于谋求自身的幸福上去,使自己接受良好的教育,提高自身的素质,以便做好自己的事业,为社会多作贡献! 然而,我们不能因此就理直气壮地把自己的财富完全用于满足一己之私欲上去,因为从某种意义上讲,我们的财富直接或间接地来自大自然,更离不开社会或众人的帮助,所以在分配财富时,不但要将之回馈大自然,保护赖以居住的环境,更应对父母、师长尽责任和义务,照顾需要帮助的人,回馈社会,才能确保社会的良性发展。譬如说,因贫穷而使青少年无法受良好的教育,必将直接威胁到未来社会的发展。更严重的是,社会中穷得连饭都吃不饱的人愈来愈多,总有一天,饥饿的人们为了生存,轻则闹事,严重时会造反,直接影响社会的繁荣、稳定。辛苦挣来的钱也许会在一夜间化为乌有。因此愈来愈多人关注财富的合理分配,而提出三种分配的理论:通过市场实现的收入分配,称为第一次分配,通过政府调节而进行的收入分配,称为第二次分配,而个人出于自愿,在习惯与道德的影响下把可支配收入的一部分或大部分捐赠出去,称为第三次分配。佛教提倡的布施,是确保财富良性使用的重要手段,要求人们在因果律的指导下,学会合理分配财富。 在《陀然经》(DhanajaniSutta)中﹐陀然长老(Dhanajani)和舍利弗(Sariputta)相互间讨论了如何分配财富的问题:我们不应完全把财富用于满足一己之私欲﹐还必须为社会﹑为别人谋福利﹐否则就是没有把钱用到最恰当的地方。 在《经集》(Suttanipatta)中﹐佛陀首先告诫信徒﹐第一重要的是使用我们的财富去照顾好我们的父母。在《坠落经》(ParabhavaSutta)中﹐佛陀又说﹐即使是上等种姓的人﹐如果他不好好照顾自己的父母﹐就是最下等种姓。这表明了人们对社会﹑父母应尽的义务﹐即金钱必须用到父母和社会中去。 在《涅槃经》中﹐佛陀对财富的处理方法是﹐除了生活所需之外﹐还应分为四方面: 1、供养父母﹐抚养妻子﹔ 2、补助仆佣属下﹔ 3、施予亲属朋友﹔ 4、事奉沙门。 在《增支部》中﹐我们必须把钱花在五个方面: 1、为了自己的幸福﹔ 2、为了父母亲的幸福﹔ 3、为了妻子的幸福﹔ 4、为了朋友和同事们的幸福﹔ 5、供养修行者。 如果一个人这样做了﹐他就如同山谷中纯洁的湖水﹐每个人都可以喝上一口﹐从他那儿获得利益。否则﹐他就如同沼泽中的一潭死水﹐并且四周围绕着药叉﹐谁都不愿也不敢到他那儿喝上一口。以上这两个事例在《中部》和《增支部》中都有详细的阐明。 在《增支部》中﹐我们必须把财富用于以下四个方面: 1、首先是为了自己﹑父母﹑妻子﹑朋友﹑同事和修行者的幸福﹔ 2、为了自己的安全﹐保护自己﹔ 3、使自己成为布施者。布施有五个方面:招待亲朋好友﹑招待客人﹑为离去的亲人做善事﹑交纳政府税收和供养诸神﹔ 4、供养修行者。 综上所说﹐在佛教中﹐我们应把钱用到下面五方面: 1、自己的幸福﹔ 2、别人的幸福﹔ 3、自我保护﹔ 4、交纳国家税收﹔ 5、积累功德。 保持收支平衡是引导信徒过上幸福﹑繁荣生活的法宝。我们不应使自己的花费超过自己的收入。在《增支部》的《虎住者经》(Vyagghapajja Sutta)和《长部》的《善生经》(Sigalovada Sutta)中﹐佛陀都有如何合理分配财富的教导。在《善生经》中﹐佛陀让我们把收入分为四部份: 1、日常生活费用﹔ 2、工商投资﹔ 3、供养僧人﹔ 4、储蓄以防急需。 《杂阿含经》中也有类似的偈语:“一份自食﹐二份营生业﹐余一份密藏﹐以抚于贫乏。”这首偈子非常重要﹐尽管佛陀在公元前六世纪就教诲人们这样做﹐这对今天来说仍有很大的现实意义。它教导我们应合理合法地赚钱﹐然后将劳动所得的一部份用于扩大再生产﹐以便赚取更多的钱。同时﹐我们必须把收入的一部份储蓄起来﹐以防急需之用。 综上所述﹐我们在分配自己的财富时应当避免两个极端:吝啬和挥霍。我们应充分利用自己的财富为自己﹑为别人﹑为社会谋福利﹐同时还必须将一部份财富用于回馈自然界﹐造福子孙后代。现将生财之道﹑用财之法及其评价详列如下: 生财之道 1、不合法和暴力 用财之法 A、 以聚积财产为乐事﹐吝啬得不愿为他人甚至自己花费一分钱﹐更不做功德。评价──最坏 B、自己尽情挥霍﹑享乐﹔却不愿为别人花费一分钱﹐也不做功德。评价──最坏 C、为人为己谋福利﹐不断做功德。评价──坏生财之道 2、不合法和暴力与合法和非暴力 用财之法 A、以聚积财产为乐事﹐吝啬得不愿为他人甚至自己花费一分钱﹐更不做功德。评价──最坏,比1A好 B、为自己幸福而消费﹔但不愿为别人花费一分钱﹐也不做功德。评价──很坏,比1B好 C、为己为人谋福利﹐不断做功德。评价──坏,比1C好生财之道 3、合法和非暴力 用财之法 A、 以聚积财产为乐事﹐吝啬得不愿为他人甚至自己花费一分钱﹐更不做功德。评价──不太好 B、 为自己幸福而花钱﹔却不愿为别人花费分文﹐不做功德。评价──较好 C、为己为人谋福利﹐不断做功德。 a)有欲有求。评价──好 b)无欲无求。评价──最好 由以上可见﹐合法﹑非暴力地获取财富﹐并无私无求地用于为自己﹑为他人谋福利﹐而且不断地做功德﹐这是佛教中获取财富和分配财富的最佳境界。因此在佛教中﹐我们必须合法地﹑和平地赚钱﹐然后把它用于自身和别人的幸福﹐并不断地做功德。如果某人具备以上这些品质﹐他就是个理想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