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 禅宗 | 密宗 | 成实宗 | 地论宗 | 法相宗 | 华严宗 | 律宗 | 南传 | 涅盘宗 | 毗昙宗 | 三论宗 | 摄论宗 | 天台宗 | 综论 | 其它 | 护持 |
依正不二与和谐生态的唯心智慧(王春华) |
 
依正不二与和谐生态的唯心智慧(王春华)
佛教圆融生态观强调依正统一、身心统一,而依正和身心最终又统于“一心”。《华严经》卷十九说:“心如工画师,能画诸世间;五蕴悉从生,无法而不造。”大乘唯识宗以“三界唯心,万法唯识”为终极理念,认为三界有情无情一切世间都是唯心所现、唯识所变。众生身心和外部世界终归为众生心识所变造。宇宙万法无非众生心的外化、变现和妙用。此心就是法界实相心,就是众生各自本具的阿赖耶识(梵语alaya音译,意译藏识、种子识),又称如来藏识、真相识等。每一众生阿赖耶识中都蕴藏着无始以来的善恶种子,种子遇缘现行,变现出自己依止受用的环境。作为果报,众生的依正二报都是阿赖耶识的变现,皆统归于阿赖耶识。这是依正不二的最究竟处。离此真心阿赖耶,则无依报也无正报,更无依正不二。所以,众生的生存状况及其相互关系最终都归于法界一心阿赖耶。 天台慧思提出圆融一语时,就是指此“一心”的圆融。他在解释“一心三观”时说:“依止一心以修止观也。……此心即是自性清净心,又名真如,亦名佛性,复名法身,又称如来藏。”宋代永明延寿论“一心作三界”圆融思想时则一语道破:“异熟赖耶,名为一心。……性相俱融,说一心,谓如来藏举体随缘,成办诸事,而其自性本不生灭,即此理事混融无碍。””习佛教将有情众生的身心和宇宙万象的根源归结于一心,并概括为“万法唯心”。依报环境是众生业力所造,业由心起,故依报环境终归是一心所造。此真女口心虽自性清净,但含藏了世间染污种子。《心地观经·厌舍品》云:“心清净故世界清净,心杂秽故世界杂秽。”《维摩诘经》也说:“心秽世界秽”、“心净国土净”。当一心流注清净种子时则世间美善,当流注染污种子时则环境恶劣。所以呈现于人们眼前的世界,净秽与否全在于众生心性的染净。 据此,《维摩诘经》提出了改善环境的究极方法:“欲得净土,当净其心;随其心净,则佛土净。”这一实践观,对当今生态环境建设有深层次的意义。它将生态建设视角由外部世界转向人的内心世界,将生态良性平衡归因于人们,心灵的净化。生态重建与环境优化从心开始,这是佛教生态实践的根本智慧。 贪欲被现代西方社会视为发展的基石。近代以来,西方人文主义者出于对传统基督教的逆反而走向另一个极端,主张人生目的不是拯救灵魂,而是追求财富。现代西方经济理论认为,人的欲望是经济发展的杠杆。无限欲望与有限资源之间存在永远无法填平的沟壑。这种相对的资源稀缺性,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无限的可能,近现代经济繁荣的事实似乎证实了这一理论。人们在欲望的驱使下,以前所未有的热情向大自然攫取,获得了一个又一个经济奇迹,但奇迹背后却是日益严重的生态破坏和环境恶化。生态的“依正不二”陷入恶性循环:人类的贪欲恶化了环境,环境反过来染污人的身心,助长人的贪婪习气。人性的贪婪可谓环境恶化的祸首。 佛教对贪欲的看法与此相反,持一种客观冷静的态度。佛教认为,贪欲是毒,因为它戕害人的心灵;是根本烦恼,因为它遮蔽人的理性智慧,所以贪欲是应断除而非助长的。佛教要求人们要节制自己的欲望,甘于过少欲知足、恬静淡泊的质朴生活;珍惜并合理利用自然财富;勿为物奴,一切以合宜为度。 因此,依佛教生态智慧,要清净国土,当先清净其心,欲清净其心,当先洁净贪欲;随其欲净,则心清净,随其心净,则国土净。 佛教更进一步认为,治贪欲仍是治标之策,非根本之方,还应深挖贪欲的根源。贪欲之根就是“我执”。“我”是梵语阿特曼(atmau)意译,含义是“自在者”,即不依任何条件而存在、恒常不变的自我主宰者。“我执”是指入自认为心中有一个永恒不灭的主宰者存在。由于“我执”,人们天生就有维护自我的意欲,割裂自我与世界的缘起关系,一切思想言行以“我”为轴心,将私我无限膨胀,演化为向外扩张的占有欲,执取一切可能的东西为我所有。这种“我执”非个别现象,而是人的群体意识,即“人类中心主义”。由于“我执”作怪,人类自许为自然的主人,其他一切生物都是供人征服的对象或享用的资源。在佛教看来,“人类中心主义”之群体“我执”,是导致人与自然冲突,导致生态环境恶性循环的终极之因。 佛教从因缘法则出发,认为人的生命由色、受、想、行、识“五蕴”集合构成。“五蕴”身心是因缘法,生灭不已,终归散坏,没有永恒常驻的主宰者“我”的存在,所以“五蕴”无我非我;“五蕴”外的世界也是因缘所生,无常变坏,无我无主宰。五蕴“假我”与世界相互缘起,依正圆融,而人的真心阿赖耶识体性具有无我性,无贪无嗔无痴,清净无染,不会执著自我,也不会执著世界。瞰口此,人们执著于虚妄不实的“假我”,由此而执著于生灭变幻的世界并进而贪占,显得极其荒谬。佛教为我们展示了终极意义的生态唯心智慧——破除我执。这种不执著的无我生态智慧彰显了解脱自在的生命境界。 对于佛教生态思想,我们应从人类共性文化的角度去解读。如,依正圆融观,强调人和自然(包括动物)相依而存的一体性,有助于人们站在全局、整体的高度理解和处置人与自然的关系;众生平等观,隐含了动物权利思想,有助于消解人类中心主义的狭隘观念,摆正人在世界中的位置。这一思想已为现代西方生态学家所接受,并在深层生态学的建立上提出了“万物平等”、“生物圈平等”的观念。尤其是“一即一切,一切即一”的小中见大思想与生态和谐从心开始的实践观,提示人们从生活点滴中着手,从自我身心调适和欲望节制中实践。但是,佛教终归是一种宗教文化,其圆融思想也是为宗教修持服务的,其思想和实践难以为现代世俗社会完全理解和接受。因此,我们对佛教圆融思想中显示的生态思想应持开放但理性的态度,合理汲取其精华,并熔铸在构建当代生态学理论和推行社会生态的实践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