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 禅宗 | 密宗 | 成实宗 | 地论宗 | 法相宗 | 华严宗 | 律宗 | 南传 | 涅盘宗 | 毗昙宗 | 三论宗 | 摄论宗 | 天台宗 | 综论 | 其它 | 护持 |
成观法师:大日经疏讲解 第38集 |
 
成观法师:大日经疏讲解 第38集 南无大悲毗卢遮那佛 主讲者:释成观阿阇梨 日本高野山真言宗[东密] 第五十三世三国传灯灌顶阿阇梨 贤首宗兼慈恩宗第四十二世法脉传人 大毘盧寺 第38集 好,我们继续讲 入真言门住心品者,梵本具有二题:初云修真言行品,次云入真言门住心品。这句话是说,梵文的原本,本来有两个题目:第一个就是说修真言行品,第二个是说入真言门住心品。窃谓入、住之义以兼修行语,故离烦文但着其一。窃就是私下,开示的善无畏阿阇黎谦称自己,我私下,因为窃是偷,偷偷地说就私下;私下地说叫窃谓,是一种谦称的话。这个入跟住,合在一起就来表示是修行的意思,兼有修行的意思。故离烦文但着其一,所以翻译者就离于烦文,不用比较烦的文字。因此只写了这一品的品题,就叫入真言门住心品,只用这一个。 真言梵曰漫怛攞。即是真语如语不妄不异之音。真言就是真实语言,梵文漫怛攞mantra,跟那个曼陀罗不一样,这个是真言的意思,另外那个曼陀罗是Mandala,但是翻成中文就很相像了。这个真言mantra的意思就是真语、如语、不妄、不异之音,也就是说,什么是真言呢?就是真语、如语、不妄语、不异语的意思。我曾经说你要修真言法,必须要持不妄语戒,要不然你一边打妄语一边念真言你看这个不是很笑话吗?所以最起码要持不妄语戒才对。可是有的人五戒受三戒或是四戒,单单就少掉一个不妄语戒,可是他又修密法,那就麻烦了。所以不持不妄语戒跟真言是相违背,而且不相应的,应该要持不妄语戒,你的一切的语言都真语、如语、不妄语、不异语才对。 龙树释论,谓之秘密号,旧译云咒,非正翻也。龙树就解释说这是秘密号,真言是秘密的意思,秘密的话。旧译就是在玄奘大师之前都翻成咒,非正翻也,这个是不正确是错的,为什么呢?咒是我们中国本来有的,很多民族也有,可是那些咒语通常都是为了求灵验为了要使唤鬼神乃至是想要害人,可是佛法的真言不是这样子,都是为了求菩提发悲心这种事情,所以不是为了让你作世间的种种追求,但是很麻烦,我们中国到现在还是把真言称作咒,讲大悲咒,不讲大悲真言,药师咒,往生咒,还是咒。这个咒本来是不好的,咒诅本来是不好的。 谓之秘密号。旧译云咒。这个是翻译得不对,而且这个咒从哪里来?从道教来的,道教那些东西称为咒,佛法到现在没办法改。譬如说我们中文佛法里面还有一个很了不起的名词,叫做和尚或者和上。这个和尚其实是错的,不知怎么搞的,怎么翻成这样子。因为完全牛头不对马嘴,它的原文是Upadaya,和尚这个“尚”就是这个“上”的意思,所以本来是称师父是和尚,可是梵文跟和尚完全没有相关,以前的翻译大师都很诟病这个词。可是我们却把它当做一个很庄严很了不起的,譬如说请和尚说法,表示很恭敬,事实上那是错误的。乃至后世把出家人剃光头的就叫和尚,那是错的。另外还有一个误翻的,我们三皈依的时候不是有一个和南圣众,这个也不知怎么来的,也是乱翻的。和南的意思是顶礼的意思,和南圣众就是顶礼圣众,可是梵文的原文是Wandana,Wandana跟和南你看差多远,所以一塌糊涂。但是现在大家都习惯这样讲,没办法了。Wandana是作礼、顶礼的意思,这个(和南)suppose(假设)是翻译Wandana的音,可是这个差太远了吧,绝对不是翻它的义,因为和南有什么义啊?!和南没有什么意思嘛。 好,接着往下看。此品统论经之大意。统论是总说,这一品就是总说这部经整个的大意。第一品是讲整个大日经的大意。事实上,大部分佛经的第一品都是讲这整部经的大意的,是最重要的。这个也是西方人,包括印度人做文章时的一个要点,做文章时第一段最重要,而第一段的第一句最重要。那第一句通常一定要点出整篇文章的大意,那一个叫Topic Sentence讲出本题的最主要的话。一切佛经大部分都是这样,譬如说六祖坛经来讲,最重要的一品就是第一品行由品,行由品就讲出了六祖大师除了他的经历以外,还有他所悟的道理,以及他的开悟以及他第一次度人都在这里面,最重要的道理都在这里,下面都是发挥。入真言门住心品也是一样,这是整部大日经最重要的一部分。 所谓众生自心,即是一切智智。如实了知,名为一切智者。你不读大日经或不读大日经疏,你就不知道真言密教是做什么的,你真正深入大日经疏,你就知道了,你就变内行人了,你就看门道了,但是你如果没有研习大日经疏,那你就是看热闹。会看的看门道,不会看的看热闹,大部分人都是看热闹。所以虽然念几个咒打几个手印,但是不知道整个真言密教是什么意思、什么用意。众生自心即是一切智智,这不是很禅味十足,这就是第一义谛,真言密教在在处处都是在讲第一义谛的东西,如果说你参禅参到最高了以后入不思议,从那个地方密法接上去,所以参禅让你悟不思议最高的境界,修密让你证;一个是悟,一个是证,证了第一义谛不思议的最高智慧。众生自心就是一切智智,这是以最究竟的讲法来讲。为什么?因为众生的本体就是佛性,佛性就是一切智智的本体,是一样的。如实了知名为一切智者,能够如实了知了这一切智智的众生本心就称为一切智者。 故此教诸菩萨,真语为门,自心发菩提,即心具万行,见心正等觉,证心大涅磐,发起心方便,严净心佛国,从因至果皆以无所住而生其心,故曰入真言门住心品。你看看,这个金刚经又来了对不对?这就是般若波罗密多。是故此教诸菩萨,这个就是要教导所有的菩萨,怎么样呢?教导下面这个真语为门。诸菩萨要以真语当做一个门禁,所以你既然要修如来的真言,自己也要真语,你讲话要真实不能虚妄,不能说了不算数,不能说了不负责任,说了就是要做,不是说来骗人的,不是说来敷衍人的,所以说敷衍敷衍,那就是虚妄了,是真心话,或者是门面话。 那一天有位弟子跟另外一位弟子在那边聊天,聊到什么叫真心话,什么叫门面话。其中一个弟子就说:有人说啊(好像一个很有名的人讲的吧,我也不知道这个人是多有名),你如果分不清什么是真心话,什么是门面话的话,那你就一律把它当做门面话看。我听这话就觉得不太对,只是你自己没有智慧就一竿子打翻所有的船,这是不公平的。那我就马上说,什么是真心话呢?如果是有行动的就是真心话,或者进一步讲,有立即帮助的行动的就叫做真心话,否则的话就叫门面话。你看看这个必须要立即你知道吗?所以这个就是教你怎么修真语了。有立即帮助的行动的就叫做真心话,我刚说有行动的就叫真心话,但是光是行动还不行,还得有帮助的行动,有帮助的行动还不够,还要立即帮助的行动,为什么呢?因为你如果是拖延的,说好好好,我答应帮助你,但是要等三年以后,那不就饿死了吗?或者说好好好,你现在需要钱,可是我把钱都拿去投资了,等两年以后才有钱帮助你。可是说你现在不帮助我,譬如我就要倒闭了或是饿死了,譬如说我要盖庙,两年后我早就盖好了,那你来帮助什么。所以必须要立即行动,这样才是真心话,否则就变成门面话,门面话是什么?安抚安抚、敷衍敷衍、乃至于就是逗一逗。我有钱但是我现在不能帮助你,逗一逗你,这就显出来什么是真心,什么是门面了。 话说二十多年前,我那时还没有道场,刚刚出家没多久,住在一个居士家。后来那个居士用种种方便暗示我他不让我住了,幸好北投有一朋友,他的母亲的朋友借给我两层楼的公寓,于是我就要搬走了。全都搬完了以后,最后一样东西送上车,那位居士就送我出来,跟我临别讲一句话:师父,等你以后变成大法师的时候,我再来护持。我一听,我那时还是一个很保守的人也不喜欢顶人家,如果我现在我就说:哦,锦上添花啊。事实上世界上就是锦上添花有,雪中送炭难。你真正需要人家帮助的时候,大家都躲得你远远得,你若行的时候,大家都来依附你了,甚至连出家也是一样,这就是非常可悲的一件事情。等我成为大法师了以后,事实上那时候,就讲不好听,我也就不怎么稀罕你的护持了。我的苦难已经过去了。譬如说我现在盖庙,你跟我讲说,两年后再来做大供养,我那时已经盖好了,要不就是盖不成了,对不对?所以这个话就很好笑。修行人,不止是说修真言,你即使是修一般的佛法,就要持五戒,五戒里面就有个不妄语戒,不妄语是什么?不妄语就是言无虚妄。 又例如二十多年前也有一位居士,我那时就没地方去,他那时跟我讲说,他们家有一块地要捐给我,在台北县,请我去看,就在板桥了。那我一去看,他说师父你看行不行,我说行啊,然后呢?然后就没有下文了,你看,也没有说千里迢迢,就专门带我去看他那一块地,看完又没下文,接着过了若干若干时候,才跟我解释说,那块地是他们兄弟共有的,现在没有办法卖啊,等等啊这样子。那这就是什么?这就叫用虚妄语逗我嘛,他跟我讲这样子,让我心里面有一个期望,这就变成妄语了,他这样做就永远欠我一块地。 讲话要很小心,尤其是对三宝,出家人讲话,你不要随便做承诺,甚至于你如果聪明的话,你在世间上生活,你也不要随便给人家承诺。古人说重言诺,你真正想要做,而且有把握做的话,你就讲,否则你就先做了再讲。事实上,我的看法是这样:你做了都不一定要讲,做了就好了。所以有的人讲了一大堆但是都不做,有的人讲了一大堆做了一点点,有的人就是讲了就做,有的人是做了再讲,但是最好还是先做了再讲吧,不要雷声大雨点小,乃至于打了一个干雷,这不是雨点小,连一点雨点都没有。修行人要真语,要有真心,为什么要真语呢?因为真心的关系,你如果心不真,你讲出来的话一定是虚妄的,因为言为心声。所以修行人不要讲门面话,门面话干什么,那就是维持面子让彼此好过一点,可是会不会好过呢?反而更糟,为什么?因为给人家一种虚妄的幻相、虚妄的幻想,乃至于寄望,那会落空的,那都不对的。甚至于说如果你讲了一个什么东西,只光说也不做,然后就是逗他,那被逗的人很不快乐,是不是?就好像我拿来说,给你吃给你吃,可是就不放手,那他只看得到,眼睛随着你的食物跑来跑去的。 好,往下看。真语为门,所以语真故心真,以真语,或是语真故能够令这个心也是真的。自心发菩提,即心具万行,见心正等觉,证心大涅槃。发起心方便。你看都有个心对不对,这就跟禅宗六祖大师讲的自心众生无边誓愿度,加个“自心”,自心烦恼无量誓愿断,都加个“自心”。所以众生无边不是在哪里,是在你自心里面。那这有个秘义在里面,自心众生无边是什么东西?弘法大师,也就是空海大师,他去找青龙寺的惠果阿阇黎求法,惠果阿阇黎给他开示了一篇,是讲真言法的,那部经叫《秘藏记》。那里面所讲的就是类似这样子,就自心菩提。自心如果发菩提的话即心具万行,心具万行就是说心就能够具备、具足万行。所以你心必须要发菩提心所以才能够具备万行,因此就能够见心正等觉,就能看到自己自心有正等觉。证心大涅槃。发起心方便,发起自心所本自具足的方便,证心大涅槃。大涅槃是我们本原心地所本有的,现在只是去证它而已,所以不是再从外面得来,也不是佛赐给我,是我本来就有。如果我本来没有,佛也没有办法给你。佛所帮助我们的是,让我们自己去发觉我们本有的涅槃,见心正等觉就是菩提嘛,就是让我们自己去发觉本有的涅槃菩提。证了菩提涅槃以后就能够起无量的种种方便,能够度众生。 严净心佛国。菩萨所修的最高最高的,或是一切的总目的是什么?严净佛土。严就庄严,净就清净,清净的意思是什么?也就是说度化六道众生,让他们出生死就是净。严呢?令他们入三乘境界,出了六道的轮回后,接着能够证三乘的境界,因此就是庄严。证到贤圣的境界那就是庄严,所以就令这一个佛国清净庄严。可是依这部经讲清净庄严的佛国是自心所现,所以叫心佛国。这个又跟《维摩诘菩萨所说经》:“即其心净即佛土净”,所以在在处处,这一开始整个密教的大要,它的宗旨跟显教是密切相合、相接的,是不违背的,密教跟显教不是另外一套,密教不是另外一套佛法,而且是完全不同的一套,不是这样子的。这两套佛法是密切相合的,所以我就说你必须要懂得显教才能够真正学密教,否则你在学什么呢?你在修什么?还是修这些自心本性的东西。 从因至果。皆以无所住而住其心。无所住而住其心,或是无所住而生其心,一个字不一样而已,但是这个“无所住而住其心”,这就更妙,虽然无所住,但是如是住,这样子。云何应住嘛对不对?应无所住而生其心,那这个叫做住。这个无所住,简单一句话,住就是住着,住着就是贪着,没有任何贪着、住着,住在这个没有贪着、住着的境界就叫无所住。如果能够这样就是住于金刚般若的无住之地,也就是真心地。因此我说显教所说的最高的道理,在密教中依然是有效的,依然是最高的至理,依然是密教行者追求以及要修证的最高境界,没有冲突,也没有二法。显密本来是一体,这就是我所要传达给你们诸位最大的讯息,这其实也是善无畏阿阇黎、一行阿阇黎,这些祖师所要传达的讯息。密法不是另外一套东西,跟显教完全不搭噶。如果能够这样子就是得到最重要的正知见,无分别智的根本,真如一相,法界一真,正法一如。得这样子的正知见就不会再虚妄分别、贪着种种的境界。什么是无分别智呢?就是见真如一相,法界一真,正法一如。 在这里提供一个大家做参考,就说:我怎么样学显教,怎么样学密教,怎么看待显教密教?不止显教密教,而是显、密、性、相都一样,只要是佛所说的佛法,我都想学,我都没有那么大的分别,我都想学而且都想把它学会,我也不去分别这个法高、这个法不高,而只是它的功用会有不同,那我去理解它的功用,在适当的时候把它用上,就这样子而已。心里面没有很多的分别,所以这样子就没有很多的虚妄分别,所以学一切佛法都应该这样子,而且要这样子才会真正地学得好。 从这三行话来看这一切都是自心所生。所以要回到自心的本源,从自心去发菩提心,在自心里面去具修万行,不是表相的,要见到自心的正等觉,见自心的正觉,而不是在追求外面的正觉,外面没有正觉可以求,正觉一定是在自心里面。大涅槃呢?也是自心所现,所以你要证大涅磐也是在自心中证。能够起种种方便来教化众生,严净佛土,也都是在心里面,也都是心里面发出来的,一切法皆是自心所做。因就是因心,果就是果地,从因心就是从菩萨初发心,到果地就证到佛果为止,都应该是以无所住而住那一个心,住在这个无所住的心,那什么意思呢?这个第二个住就是不动的意思,你在这个无所住的这个心不动摇,其它都可以动,就是无所住不能动。所以才说是入真言门住心品。住什么呢?住无所住的心。以真言的方便,门就是方便,以如来真言的方便而让我们住在无所住的金刚般若之心,所以就叫做住心品。那这个方便是什么?就是用真言行的这个方便门,修无所住的住心有种种方便,我们这里所说的是用真言门这一个方便。所以在真言门中修这个金刚般若,可以破一切惑,证一切智这样子。好吧,讲到这里。 回向 愿消三障诸烦恼, 愿得智慧真明了, 普愿罪障悉消除, 世世常行菩萨道。
----------------------------------------------------------------------------------------------------------------- 更多成观法师佛学内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