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 禅宗 | 密宗 | 成实宗 | 地论宗 | 法相宗 | 华严宗 | 律宗 | 南传 | 涅盘宗 | 毗昙宗 | 三论宗 | 摄论宗 | 天台宗 | 综论 | 其它 | 护持 |
林崇安:止观的实践──兼评《菩萨道次第广论》的奢摩他及毗钵舍那 |
 
林崇安:止观的实践──兼评《菩萨道次第广论》的奢摩他及毗钵舍那
一、前言 「奢摩他」汉译为寂止,简称为「止」。「毗钵舍那」汉译为胜观、内观,简称为「观」。止与观是佛法的二大主题,其内容依次相同于定与慧。西藏格鲁派祖师宗喀巴大士的《菩提道次第广论》在上士道的最后段落(卷十四,法尊法师译),特别详译止与观,本文一方面探讨止与观的实践,一方面略评宗师的观点。 二、止的实践 什么是止?广义的说,止是心意的集中,由浅而深分成九种心住:(1)内住、(2)等住、(3)安住、(4)近住、(5)调顺、(6)寂静、(7)最极寂静、(8)专注一趣、(9)等待(T30, p450c)。狭义的说,止是达到第九心住的等待之后,并且产生了「身轻安」及「心轻安」,这时才算是修成了「止」。 修止的时候,心中专注的对象,称作「所缘」。所缘的种类有很多种,依据《阿含经》的记载,有五种重要的净行所缘:(1)不净所缘、(2)慈愍所缘、(3)缘性缘起所缘、(4)界差别所缘、(5)阿那波那念所缘。(T30, p428c)这些所缘,依个人的习性来选用,依次是对治(1)贪行者、(2)瞋行者、(3)痴行者、(4)慢行者、(5)寻思行者的贪心、瞋心、痴心、慢心及寻思心。此中第五个「阿那波那念所缘」,在《杂阿含经》中,有「阿那波那念相应」的一个独立章节,显示「阿那波那念」的重要性。「阿那波那念」汉译作「入出息念」,是直接观察呼吸的入与出,经由观察入出息,可以依次悟入诸蕴、悟入缘起、悟入圣谛以及十六胜行,故此方法为释尊所重视。 接着,来探讨《菩提道次第广论》中,止的实践方法。此论主要先依据《瑜伽师地论》(声闻地)的解说,详述各种所缘,而后依据觉贤论师的说法: 止略有二,谓向内缘得及向外缘得。内缘有二,谓缘全身及缘依身法。缘身又三,谓即缘自身为天形像、缘骨缫等不净行相、缘骨杖等三昧耶相。缘依身法又有五种,谓缘息、缘细相、缘空点、缘光支、缘喜乐。向外缘者亦有二种,谓殊胜及平庸。殊胜又二,谓缘佛身及语。 以上是印度佛教后期大师觉贤论师的归纳所得,此中,向内缘的缘息就是「阿那波那念」;缘喜乐是缘于身上的感受。而缘自身为天形像、不净行相、三昧耶相等,都是以观想为主,透过意识去想象;缘细相、空点(明点)、光支等也离不开想象。至于向外缘佛的身与语,前者缘想佛身,后者持佛之咒语等。宗师特别推崇缘佛之身,他说: 其缘佛身摄持心者,随念诸佛故能引生无边福德。若佛身相明显坚固,可作礼拜、供养、发愿等积集资粮之田,及悔除防护等净障之田,故此所缘最为殊胜,又如《三摩地王经》说,临命终时,随念诸佛不退失等功德。若修咒道,于本尊瑜伽尤为殊胜。有如是等众多义利。 因此,《菩提道次第广论》所推荐的主要修止方法,便是以意识缘想佛的形相,要观得非常明显、稳定,此佛身,可作自己礼拜、供养等额外功德之用。由此可以看出,在印度佛教的后期,将修止的方法,变成以观想佛(或本尊)的身像为主,并且衔接至密宗的本尊瑜伽;传至西藏后,也承袭这一种修法,这是时代潮流使然。但若回顾释尊在《阿含经》中的教导,我们可以看出他特别强调的是直接观察自己呼吸的入出(阿那波那念、安那般那念),释尊说: 修习安那般那念,若比丘修习安那般那念,多修习者,得身心止息,有觉有观寂灭,纯一明分想修习满足。何等为修习安那般那念,多修习已,身心止息,有觉有观寂灭,纯一明分想修习满足?是比丘,若依聚落、城邑止住,晨朝着衣持钵,入村乞食,善护其身,守诸根门,善系心住。乞食已,还住处,举衣钵,洗足已。或入林中、闲房、树下,或空露地,端身正坐,系念面前,…念于内息,系念善学;念于外息,系念善学: (1a)息长;(1b)息短;(1c)觉知一切身入息,于一切身入息善学;觉知一切身出息,于一切身出息善学;(1d)觉知一切身行息入息,于一切身行息入息善学;觉知一切身行息出息,于一切身行息出息善学。 (2a)觉知喜;(2b)觉知乐;(2c)觉知心行;(2d)觉知心行息入息,于觉知心行息入息善学,觉知心行息出息,于觉知心行息出息善学。 (3a)觉知心;(3b)觉知心悦;(3c)觉知心定;(3d)觉知心解脱入息,于觉知心解脱入息善学,觉知心解脱出息,于觉知心解脱出息善学。 (4a)观察无常;(4b)观察断;(4c)观察无欲;(4d)观察灭入息,于观察灭入息善学,观察灭出息,于观察灭出息善学。 是名修安那般那念,身止息、心止息,有觉有观寂灭,纯一明分想修习满足。…(T2, p206a) 有一法,多修习已,乃至能分二法满足。何等为一法?谓安那般那念,多修习已,能令四念处满足。四念处满足已,七觉分满足。七觉分满足已,明、解脱满足。…(T2, p208a) 当修安那般那念!修安那般那念,多修习已,身不疲倦、眼亦不患、乐随顺观、住乐觉知、不染着乐。(T2, p209a) 以上这些经文,释尊指出修习安那般那念(入出息念)的修法及其重要性和功效;首先到林中、闲房、树下,或空露地,端身正坐(不闭目),将注意力摆在面前,以正念觉察自己当下的入出息变化(1a-1d),接着单纯观察发生在自己身心内的感受(2a-2d)、心识(3a-3d)、念头的变化等(4a-4d),此即四念住的修习,如此共有十六胜行,由此可达成七觉支(七觉分)、明与解脱,在《摄事分》中,对入出息念的功效有如下的解释: a奢摩他品诸随烦恼所染污时,发身惛沉,生心下劣,由正修习入出息念,身心轻安,能令惛沉下劣俱行身心粗重,皆悉远离。 b毗钵舍那品诸随烦恼所染污时,发生种种寻伺、妄想,谓欲寻等不正寻伺,及无明及寻伺所起诸欲想等种种妄想,由正修习入出息念,令寻伺等悉皆静息。 c复次,修习如是入出息念,令身无劳,善能除遣奢摩他品随烦恼故;令眼无劳,善能除遣毗钵舍那品随烦恼故。由随观察涅盘乐故,名随观乐;由随领受第三静虑地中乐故,名领受乐;无染住故,无恐畏故,名安乐住。(T30, p866a) 故知经由修习「入出息念」的方法,除了达成「止」的标的外,可以身不疲倦(令身无劳)、眼亦不患(令眼无劳)、乐随顺观(随观乐)、住乐觉知(领受乐)、不染着乐(安乐住)。此为释尊当年所教导的观息方法以及所得的效果,然而印度后期的「入出息念」,或以嗡阿吽的咒字配合气息的入出,或配合不同的光彩,或闭气调脉,这些修法当然就不是释尊当年单纯的入出息念了。 三、观的实践 什么是观?广义的说,是用智慧来观察,共有四种:(1)能正思择(尽所有)、(2)最极思择(如所有)、(3)周遍寻思、(4)周遍伺察。狭义的说,已修成「止」之后的正确观察才是「观」。 在《阿含经》中,观的实践是直接由身心的五蕴观察下去的,例如《杂阿含经》第一经中,世尊告诸比丘; 当观色无常,如是观者,则为正见。正见者则生厌离,厌离者喜、贪尽,喜、贪尽者说心解脱。如是观受、想、行、识无常,如是观者,则为正见。正见者则生厌离,厌离者喜、贪尽,喜、贪尽者说心解脱。 如是比丘!心解脱者,若欲自证,则能自证: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如观无常,苦、空、非我,亦复如是。(T2, p1a) 此中释尊指出:要从色、受、想、行、识等五蕴直接去观察其无常、苦、空、非我的性质,也就是前引十六胜行最后的(4a)观察无常,(4b)观察断,(4c)观察无欲,(4d)观察灭,这观察不是只落在理性上的思惟而已,必须亲自「看到」五蕴的无常、无我。 接着,来探讨《菩提道次第广论》中,观的实践方法。此论主要依据印度佛教后期大师们的著作来解说,例如,《入中论》、《修次三篇》等。其一重点在于驳斥「全不作意」的修行方法,宗师认为: 唯摄散心,弃舍作意,显然不能悟入无相或无分别。… 应于有事、无事决定全无尘许实性,引生定解,及当安住所决断义,迭次而修,乃能引发无分别智。 此中强调为了引发无分别智,必须先经过理性的思考,分析「有事」、「无事」,知道这些法都没有一丝一毫的实性,而后进入「修所成慧」,现观空性。本论的一大重点,在于依据种种正因来驳斥「自续派」的宗义以及别家的修观方法,于此,宗师以甚大的篇幅来剖析,是一重要的论述。就其内容来看,不外引经据典,建立「思所成慧」,但对于如何达成真正的「修所成慧」,则将重点移至修习金刚乘法,宗师说: 如是善修显密共道(指,三士道),其后无疑当入密咒,以彼密道较诸余法最为希贵,速能圆满二资粮故。 此中,以密咒道(即,金刚乘、密宗)作为修持佛法的最殊胜法门,此是印度佛教后期的一个看法,也是时代潮流使然。但是密咒道中「无上瑜伽」的生起次第及圆满次第二大部分,以观想佛身开始,到修习脉气、明点,都离不开意识的想象,并依本尊形像、咒字的不同而有显著的宗派色彩,这与释尊在阿含经中所提的直接观察五蕴,显然有很大的差异。《法蕴足论》念住品中,引用《阿含经》如下: 一时,薄伽梵在室罗筏,住逝多林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告苾刍众:吾当为汝略说修习四念住法,谓有苾刍于此内身,住循身观,若具正勤、正知、正念,除世贪忧,…(T26, p475c) 此处指出四念住的修习,要对身、受、心、法本身直接观察,要保持精勤,具足了知无常的智慧,念念分明,如此才可以灭除对身心世界的贪着与忧愁。这种强调对身心直接观察而不用想象的方法,在《阿含经》中处处可以看到。因此,就「五蕴」来观察「五蕴」,可以说是最简捷的修观方法了。而在「五蕴」当中,又特别强调观察受蕴的重要性,例如: 1若彼比丘观于乐受而作苦想,观于苦受而作剑刺想,观不苦不乐受作无常灭想者,是名正见。… 2比丘勤精进,正知不动转,如此一切受,慧者能觉知。觉知诸受者,现法尽诸漏,明智者命终,不堕于众数,众数既已断,永处般涅盘。… 3以我于诸受、受集、受灭、受集道迹、受灭道迹、受味、受患、受离如实知故,于诸天世间魔梵、沙门、婆罗门、天人众中,为脱为出,为脱诸颠倒,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4观于乐受,为断乐受贪使故,于我所修梵行;断苦受瞋恚使故,于我所修梵行;断不苦不乐受痴使故,于我所修梵行。… 5譬如虚空中,种种狂风起,东西南北风,四维亦如是,有尘及无尘,乃至风轮起。如是此身中,诸受起亦然,若乐若苦受,及不苦不乐,有食与无食,贪着不贪着。(T2, p120b) 以上经文指出对身上的各种感受(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要能如实地观察其生灭无常的现象,而不生起贪、瞋、痴的习性反应,如此,将灭除烦恼(尽诸漏)而处在安详和谐的境界中。故知观察受蕴是释尊非常重视的一个修观法门。 四、结语:止观实践的普遍性 释尊在《阿含经》中所提出的止观实践法门,其一大特色就是具有普遍性──可以适用到任何一个人,没有宗派的色彩在(反之,例如,观想某本尊,就有其特定的形象,就易演变成某宗派)。以「入出息念」来修止,只是单纯地观察自己的呼吸在面前附近的进出;在这觉知的过程中,内心就不断地宁静下来,不再散乱。观察色蕴、受蕴等时,只是单纯地观察自己当下的身心交互作用现象,而不生起贪瞋的习性反应,内心的智慧就逐渐生起。这种对呼吸、对身心五蕴的单纯观察,并不具有任何的宗派色彩,就如同科学家的观测气象、观测星辰一样,经由观察而得知现象的如实面目,都得到相同的观测结果。释尊所提出的止观实践法门,便是要每一个人如实地观察自己的身心现象,不断地深入观察,最后必能真正地「了解自己」。这种观察的方式,可适用到任何一个人,因而在释尊时期虽然印度有各种宗教存在着,但不同宗派的大多数人都能接受释尊所教导的这种止观法门,并经由实践而得到相同的证悟。这种不具宗派色彩的止观法门(如入出息念、四念住),只要正确地遵循,其效果在释尊当日如此,在今日也当如此。 (政大民族学报第22期,1996,页161-167,今略补正) ------------------------------------------------------------------------------------------------------------ 更多林崇安佛学内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