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吴言生:经典颂古 前言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吴言生:经典颂古 前言

 

   禅宗思想体系,由本心论、迷失论、开悟论、境界论四大基石构成。本心论揭示自性的澄明质性,迷失论揭示自性的迷失缘由,开悟论阐明开悟成佛的方法,境界论体证顿悟成佛的境界。禅宗为了表示这个体系,运用了电光石火的公案,以及吟咏公案的颂古。

  禅的最有特色的形式是公案。广义地说,禅宗祖师的“上堂”所发表的看法(“话头”)是公案,师资间、弟子间的“机锋”(机锋语句)、现存的全部禅师语录,也都是公案。公案既是探讨祖师思想的资料,又是判断当前禅僧是非的准则。禅宗将这些公案(古则),用简洁而精当的偈颂来加以吟咏,称为颂古。

  颂古的本意在于使读者于讽咏吟颂之间体会古则的旨意,是禅文学的一种形式。其中雪窦重显禅师(980~1052)的《颂古百则》,意境浑融,风格高华,语言洗炼,是禅文学的的珠峰。而它之所以喧传禅林,与圆悟克勤(1063~1135)《碧岩录》对它的评唱密不可分。颂古以诗歌形式对公案加以吟唱,仍然是绕路说禅,对于悟性不高的人来说,如蚊咬铁牛,难为下口。因此,有必要对颂古进行再阐释,以适应教禅和学禅的要求,缘此,《碧岩录》应运而生。在圆悟看来,禅是另一种佛经,是活泼泼的佛经,禅与佛经本来就是一而二、二而一的。因此《碧岩录》把公案、颂古和佛教经论结合起来,从禅宗基本理论出发,对疑义丛生的公案一一解释,并加以引申发挥。在生动精警的语言中,禅机泼剌剌地跃动。由于这个缘故,他对公案的解释为禅林所普遍接受,以至于出现了《碧岩录》热,《碧岩录》成了禅宗的新经典,成为古今公认的“禅门第一书”。

  本书在总体把握禅宗思想的基础上,立足于禅本义的立场,对吟咏百则公案的颂古进行分析、欣赏。这些颂古自古以来即喧传禅林,是经典颂古。颂古是吟咏公案的诗歌,与公案密不可分,下面就从禅宗思想角度对这些公案、颂古作一分类,略作勾勒,以使读者了解本书的基本内容和轮廓。

  一、 经典颂古与禅宗的本心论

  见性成佛是禅宗的终极关怀。禅宗认为,本来自性无形无相,以般若智慧觉知自心真性,彻见本源,彰显本来面目,即是见性成佛。

  自性的特点是超越性。一切相对的二元观念,在澄明的自性中都得到了超越。表达超越相对之禅悟体验的有“廓然无圣”(№1)。梁武帝问达摩“如何是圣谛第一义”,摩云:“廓然无圣!”所谓圣谛第一义,是最为殊胜、深妙无上的真理。达摩以“廓然无圣”将武帝凡圣对立的观念粉碎无余。雪窦颂古,以“圣谛廓然”四字,指出寥廓如万里晴空般的圣谛,是纤云不驻一法不立的绝对真心,不容计较思量、辨得辨失。“廓然”中连“圣”也没有,遑论“识”与“不识”。颂古大开大阖收放自如地吟咏了自性的超越性。

  表现自性超越性的,还有“丹霞问僧”(№76)、“《金刚》罪性”(№97)、“风穴一尘”(№61)、“厨库三门”(№86)、“赵州三佛”(№96)、“无缝塔”(№18)、“妙触宣明,成佛子住”(№78)、“吾不见时,何不见吾不见”(№94)、“遍身是手眼,通身是手眼”(№89)等。《金刚经》说由于这一生能承受得了别人的歧视,善力强大,过去所造的罪业就会因此而消失。“金刚罪性”对此种观念进行了深刻的反思,雪窦颂古“胡汉不来,全无伎俩”,表达了禅者超越迷悟、赏罚、因果、善恶的感悟;“无缝塔”象征超越形相的浑整的自性,雪窦以“层落落,影团团”晕染出无缝塔的特性,是自性的传神写照。

  自性的超越性之一是身心脱落,即脱却身心的一切烦恼妄想,而跃入真空无我的自由之境。表现此种禅悟体验是“体露金风”(№27)。树木凋零、金风飒飒的晚秋清景,象征消除烦恼、脱落悟心的清纯心境。雪窦颂古,展示出大野广袤,凉风飒飒,长天一碧,疏雨蒙蒙的境象,暗示只有忘我地没入大野凉风长天疏雨之中,物我双忘,心境一如,才能超越永恒与短暂、荣盛与衰落、烦恼与菩提的对立。

  青青翠竹尽是法身,郁郁黄花悉是般若。表达自性遍在的禅悟体验有“六不收”(№47)、“药病相治”(№87)。僧问云门:“如何是法身?”门云:“六不收。”法身不受六根门户的局限,而能超越六根、六识的限制和六尘的障碍。雪窦颂古以神龙夭矫之笔,写出法身忽在少林,忽在天竺;既在天竺,又在少林的处处无身处处身之特性。

  由于自性的超越性,它往往以迥超常情的形式显发妙用。表达自性出格机用的,有“拄杖化龙”(№60)。云门示众:“拄杖子化为龙,吞却乾坤了也!”拄杖化龙,“个”回归到它的根源“超个”,“超个”也成为“个”而复活现前。雪窦颂古“拄杖子,吞乾坤”,提示人们摒落情识妄解,显发大机大用;“金牛作舞”(№74)、“南山鳖鼻蛇”(№22)传达出自性当机大用的游戏三昧;“乾坤一宝”(№62)、“透网金鳞”(№49)也对自性妙用作了超离情识的象征。自性犹如“鱼”,而世间种种烦恼犹如“网”,从束缚中解脱而出跃入自由自在之境,即是透网金鳞。雪窦颂古以“摇荡乾坤,振鬣摆尾。千尺鲸喷洪浪飞,一声雷震清飙起”的壮浪气势,描摩自性显发雄奇奔放的活泼大用,使人感受到金鳞透网的自在与通脱。

  二、经典颂古与禅宗的迷失论

  对自性沉迷的反省构成了禅宗思想的第二个主要部分。迷失论反省本来面目失落的缘由。禅宗认为,人的本来面目清纯无染,随着自我意识的产生,人们陷于二元对待的观念之中,从而导致了自性的蒙受沉垢。殊不知清明的自性,仍存在于我们每个人的生命深处。这是禅宗反思本心迷失的基本观念。禅宗经典颂古对此有生动的表现。

  表现对本心迷失之反省的,有“镜清雨滴声”(№46)。自己与雨滴声合而为一,即是无心的世界。雪窦颂古指出檐前雨滴公案机锋之陡峻,连见地透彻的久参禅客也难以酬对。“若谓曾入流,依前还不会”,用《楞严经》意旨,说纵使“入流”(进入法性之流),“亡所”(所听的声音听不见了),一念不生,也仍然没有进入禅的大门。

  本来面目净裸裸赤洒洒,显发大机大妙用。由于受到了诸尘的障蔽,以致于人们不能认识它,不能直下承担,使之显发光明。象征自昧本心的,有“盐官犀扇”(№91)、“玄沙三种病人”(№88)等公案。禅宗时时刻刻以究明心地为念,盐官以犀牛扇子作为象征,提醒人们回光返照,以看到自己的本来面目。雪窦颂古意谓每个人都有一柄犀牛扇,在生命的各种情境,都仰仗其发挥作用,它是生命的本原。但当师家询问它时,学人却并不知道自身本具,不啻迷头认影,自昧衣珠。玄沙所说的三种病人并非指肉体上的盲、聋、哑,而是借以喻指昧于真见、真闻、真语之人。公案的主旨是超越见闻觉知的分别妄想,拨落见尘明见性,荡除妄心见本心。雪窦颂古谓其心不动如须弥山才是参禅者真正的受用处。悟者心灵了无尘埃,见似不见,闻似不闻,饥餐困眠,脱落身心。

  三、经典颂古与禅宗的开悟论

  禅宗开悟论阐明开悟成佛的方法。禅宗迷失论指出,由于二元相对意识的生起,人们逐物迷己,失去了本来的家园。在禅宗看来,一切二元相对的观念都是妄想,都是迷失。要获得开悟,必须超越各种对立。这形成了禅宗思想的第三个重要部分,即禅宗开悟论。对于禅的灵魂公案来说,它所表现的开悟论是电光石火的顿悟法门,而非磨镜调心式的渐修方法。在顿悟法门中,又以不二法门构成其理论基石。

  禅宗的开悟论,主要以《维摩经》“不二法门”(№84)等大乘佛教经典的思想为接机法门。凡是重在否定、剿除情识的禅门公案,其法宝多是不二法门。这在公案颂古中主要表现为泯除拣择、截断意路、语默不二、自他不二、生死不二、圣凡不二、空有不二等。“拣择”是相对,泯除拣择的手段是不二法门,这类公案与颂古主要有“至道无难,唯嫌拣择”(№2、№57、№58、№59)、“俱胝一指”(№19)、“禾山解打鼓”(№44)、“云门胡饼”(№77)、“云门花药栏”(№39)、“洞山麻三斤”(№12)等。

  赵州拈《信心铭》“至道无难,唯嫌拣择”示众,说要体会大道,并无困难,关键在于泯除分别念。雪窦颂古:“一有多种,二无两般。天际日上月下,槛前山深水寒。髑髅识尽喜何立,枯木龙吟销未干。”谓本体是一,现象是二。绝对的本体通过纷纭的事相显现出来,纷纭的事相显现着绝对的本体。“至道”非分别之识所知,只有将心识灭尽,才能大活。

  在机锋作略上较前一类更为孤峻的截断意路的公案与颂古,有“南泉斩猫”(№63)、“赵州顶鞋”(№64)、“对一说”(№14)、“倒一说”(№15)、“坐久成劳”(№17)、“镇州萝卜”(№30)、“随他去”(№29)、“前三三后三三”等。(№35)。僧问香林“如何是祖师西来意”,林云:“坐久成劳。”香林之答,使人自然而然地把担在肩上的一切问题放下,使烦恼菩提一齐消泯,变成洒洒落落光风霁月的状态,具有一切超越、一切脱落之境。雪窦颂古“脱却笼头卸角驮”,即是以骡马戴笼头负角驮喻参学者背负妄念之重,以脱笼头卸角驮比喻“坐久成劳”之语涤荡妄尘。

  表现语默不二、迥超言筌禅机的,有“闭嘴如何说禅”(№70、№71、№72)、“外道问佛”(№65)、“离四句绝百非”(№73)、“文殊白槌”(№92)、“大士讲经”(№67)等。外道问佛:“不问有言,不问无言。”世尊良久,外道赞叹云:“世尊大慈大悲,开我迷云,令我得入。”雪窦颂古活脱脱地画出了超越语默的冰雪澄明之境。

  表现自他不二、能所双亡禅机的有“珊瑚撑月”(№100)、“仰山游山”(№34)等。僧问巴陵:“如何是吹毛剑?”陵云:“珊瑚枝枝撑着月。”吹毛剑象征般若智剑,一切无明妄念都不可栖泊。心光炳射,即是珊瑚玉枝撑映天际明月。雪窦颂古以“倚天照雪”赞叹光境双亡,透体澄明,头头物物,皆是吹毛,启发学人回光返照,看取人人具足、个个圆成的般若自性。

  表现生死不二、断常一如之禅悟体验的,有“日面佛月面佛”(№3)、“大龙坚固法身”(№82)、“洞山无寒暑”(№43)、“生也不道,死也不道”(№55)等。僧问大龙:“色身败坏,如何是坚固法身?”龙云:“山花开似锦,涧水湛如蓝。”大龙以山花涧水的当体即是实相,表示五蕴和合之身即金刚不坏之法身。雪窦颂古“手把白玉鞭,骊珠尽击碎”,谓大龙之答提示色身即法身,斩断学人色身败坏法身坚固的妄执,将学人尊贵得如骊龙颔下宝珠似的谬执,一击粉碎,将学人断常的意识铲除,以使之洒洒落落。

  表达不居圣境、圣凡不二之禅悟体验的,有“资福圆相”(№33)、“保福游山”(№23)、“莲花拄杖”(№25)、“长沙游山”(№36)、“国师十身调御”(№99)等。长沙游山,以“始随芳草去,又逐落花回”显示住于无所住处、去来任运的禅悟三昧。雪窦颂古引此二句,谓彻悟的禅者,能由凡入圣,由色界悟入空界,如游人登山,随芳草而直到孤峰顶上。但于已证之后,不高踞圣位,沉空滞寂,而有转身一路,如游人随落花而重返人间;又以“羸鹤翘寒木,寒猿啸古台”批评能寂而不能动、不能回机起用、缺乏转身一路的人,枯坐蒲团,好似羸瘦的孤鹤栖息在寒冷的树木,宛如狂猿觅果哀啸于荒古的石台,了无生机活趣可言。

  表现空有不二、死中得活禅悟体验的,有“禅板蒲团”(№20)、“大死却活”(№41)、“麻谷振锡”(№31)等。龙牙先后问翠微、临济“如何是祖师西来意”,被两人用禅板蒲团所打,这是因为龙牙把禅片面理解为否定一边,以“无”为禅,唯将“无”的否定方面来应用。翠微与临济,都是超过了否定和肯定、差别和平等的向上义,提示非禅道、非佛道、超越凡圣的向上一着。雪窦颂古:“龙牙山里龙无眼,死水何曾振古风”,感叹龙牙本欲向翠微和临济张牙舞爪,却不能当机运用禅板、蒲团,只不过是一条瞎龙,堕入死水,了无生意。死水,没有掀天纲倒地轴的怒涛活力,所以难以振起达摩的真风。

  禅宗开悟论注重石火电光,箭锋相拄的机锋。禅宗公案中,有相当丰富的部分表现禅宗对机,这主要表现为击节机锋迅疾、赞叹机锋互换、激赏大机大用、贬斥机锋迟钝等方面。禅宗对机,讲究机机相副,如激箭流星般锋芒相拄。

  考镜机锋的高低深浅、赞叹机锋迅捷的,有“啐啄之机”(№16)、“德山到沩山”(№4)、“翠岩眉毛”(№8)、“风穴铁牛机” (№38)、“一切声是佛声”(№79)、“定上座开悟”(№32)、“刘铁磨到沩山”(№24)、“明招茶铫”(№48)、“云门问僧”(№54)、“独坐大雄峰”(№26)等。

  表现机锋互换的,有“慧寂慧然”(№68)、“乌臼问僧”(№75)、“末后句”(№51)等。禅宗对大机大用特别重视,“好雪片片”(№42)、“麈中麈”(№81)表达了对大机大用的赞叹。在禅者看来,真正的大机大用,是返朴归真的大巧若拙。看似平易寻常,实则是脱落锋芒的至淳至朴的极境,这以“赵州石桥”(№52)、“赵州四门”(№9)为代表。僧问赵州:“久向赵州石桥,到来只见独木桥。”州云:“汝只见独木桥,且不见石桥。”僧云:“如何是石桥?”州云:“渡驴渡马。”独木桥喻机锋的浅狭。赵州之答,于平实之中,显出昆仑擎天石桥渡世的雄阔之气。雪窦颂古“孤危不立道方高”,指出壁立万仞的机法固然能显出孤危峭峻,却不如不立孤危的机法之高。这一类大师只须运用平常的作略,即可得心应手左右逢源,不立而自立,不高而自高。超越奇特,才是真正的奇特。

  禅宗在赞赏机锋相拄的同时,对机锋迟钝予以批评,主要有“如来二种语”(№95)、“睦州问僧”(№10)、“大光野狐精”(№93)、“西院二错”(№98)、“桐峰大虫”(№85)、“黄巢后剑”(№66)、“一镞破三关”(№56)等。雪窦在相关的颂古中,以“卧龙不鉴死水”、“二俱成瞎汉”、“曹溪波浪如相似,无限平人被陆沉”等诗句,生动地表达了对粘著名相、胶柱鼓瑟、把缆放船、落于钝机者的批评。因为扶篱摸壁摹拟沿袭,缺乏真参实悟的优孟衣冠,不能自作主宰的盲禅,只能导致禅悟慧命的丧失。此类公案及颂古,表达了对脚踏实地、天风海雨般禅风的殷切期待。

  四、经典颂古与禅宗的境界论

  禅宗以彻见本来面目为终极关怀。为了重现本来面目,禅宗运用不二法门,通过般若智观,来粉碎迷情,回归于生命源头。当此之际的禅者,以禅悟慧眼观照世界,悟者的身心与其所观照的对象,都通体澄明,晶莹明洁,玲珑剔透,熠熠生辉。禅宗审美境界的范型是一切现成现量境、水月相忘直觉境、珠光交映圆融境、饥餐困眠日用境。禅宗经典公案颂古对此有精彩生动的表现。《颂古百则》涉及到的主要有前三类。

  现量境以山水佛性一切现成剿绝情识为主。象征、吟咏一切现成现量境的公案、颂古,占有很大的比重,主要有“三界无法”(№37)、“钵里饭,桶里水”(№50)、“云门十五日”(№6)、“汝是慧超”(№7)等。盘山垂语云:“三界无法,何处求心?”雪窦颂古:“三界无法,何处求心?白云为盖,流泉作琴。一曲两曲无人会,雨过夜塘秋水深。”诗用公案成句,描画出一幅幅美丽如画的景色,使其如其本然地呈现,摒落了一切主观意念的成分。一切现成的基础是本来现成,即自性之光人人本具。参禅者认识到本来现成、本来是佛,便形成了鼻孔朝天、否定权威的精神气度,表现这类禅悟体验的公案及颂古有“黄檗口+童酒糟汉”(№11)、“南泉圆相”(№69)等。

  直觉境注重“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水无留月心,月无蘸水意,水月相忘,高华明洁,是禅者“观”物的特有方式。表现无住生心的有“急水上打球”(№80)、“银碗里盛雪”(№13)、“花如梦”(№40)等。学人问初生孩子有没有六识,赵州答急水上打球,转眼就流过。其僧又问投子赵州之语意旨如何,投子说:“念念不停流。”雪窦颂古谓修行到了一定境界,跟婴儿一样,虽有六根,对六尘却不加分别。一念一念流转不停,念念皆是正念相续。

  圆融境界犹如珠光交映,在圆境之境中,大小、广狭、南北、体用、一多、自他、心境……都圆融互摄,融瓶盆钗钏为一金,搅酥酪长河为一味。

  表现大小圆融禅悟体验的,有“大地如粟米”(№5)。雪峰示众云:“尽大地撮来如粟米粒大。”旨在破除大小广狭等情见偏执。雪窦颂云:“牛头没,马头回,曹溪镜里绝尘埃。打鼓看来君不见,百花春至为谁开?”芸芸众生漂溺苦海轮转识浪,犹如牛头没马头回。而悟者心明如镜,不受生死轮转的干扰,没有漂泊迁流的波动,对外境了了感知,证得了广狭一如、小大相即的般若智观。百花春至,即是为那些物我双泯、能融入百花深处的有心人而开。

  表达一多圆融禅悟体验的有“万法归一”(№45)。僧问赵州:“万法归一,一归何处?”州云:“我在青州,作一领布衫,重七斤。”万法归于一,而一是绝对的存在,所以绝对的一也会回归于现象。有归于空,空归于有,有空一体,即是省悟的世界。

  表现南北圆融禅悟体验的,有“南山起云,北山下雨”(№83)、“不是心,不是佛,不是物”(№28)。云门示众云:“古佛与露柱相交,是第几机?”自代云:“南山起云,北山下雨。”雪窦颂云:“南山云,北山雨,四七、二三面相睹。”谓南山北山一体,起云下雨圆融。诸佛诸祖之奥妙世界与现前之事物诸相,仿佛是截然无关的个别法,却亲切交契浑然一体而无所分别。西天与东土祖师生存的时空各异,如果从东西互存南北一体的完整圆融性来看,则自然可以了达其亲切相交一体无别之境界。

  表现体用圆融禅悟体验的,有“智门莲花”(№21)、“般若体用”(№90)。僧问智门:“莲花未出水时如何?”智门云:“莲花。”僧云:“出水后如何?”门云:“荷叶。”莲花虽未出水,但其性质已经具备,喻自性未发生作用以前,一切妙用已经存在,以后由体起用,均系自性的妙用。莲花以荷叶为根本,喻现象为自性所涵摄。

  表现心境圆融之禅悟体验的有“野鸭子”(№53)。在野鸭子公案中,百丈心随境转,马祖遂扭其鼻孔。百丈经这一扭,豁然省悟到原来马祖问野鸭子飞到哪里去,并不是要研究野鸭子的去向,因为野鸭子的动相是生灭法,马祖是要自己在这一问语上体悟到不生不灭的自性。百丈在忍痛失声的刹那,蓦然开悟。雪窦颂古凸显了公案禅机:当体得万境悉是真如而现前时,心境一如,打成一片,万境即是自己,自己即是万境。

  笔者依照上述对禅宗思想、公案之体证的思路,撰成本书,探讨了禅宗经典颂古一百则,尽可能地揭示出它们的禅悟内涵、运思方式、美感特质。禅宗经典颂古表现了本心论、迷失论、开悟论、境界论,自成一个完整体系,首尾相衔,形成了正(本心论:本心的澄明)、反(迷失论:本心的迷失)、合(开悟论:跃入澄明之境;境界论:体证澄明之境)的回环,彰显着人类精神不断提升臻于光华圆满之境的心路历程。

  颂古是禅文学的珠峰,但向来被研究者视为畏途。笔者不揣谫陋,探讨、欣赏一百则经典颂古,希望通过本书,读者诸君能够感受到经典颂古的魅力与神采,对禅宗思想、思维、诗歌,有较为生动、深刻的了解。在当前同类著作还比较匮乏的情况下,笔者很愿意以本书作为引玉之砖。

----------------------------------------------------------------------------------------------------------------

更多吴言生佛学内容

-----------------------------------------------------------------------------------------------------------------

 
 
 
前五篇文章

吴言生:经典颂古 第一章 公案颂古与本原心性 一、本心

吴言生:经典颂古 第一章 公案颂古与本原心性 二、本心

吴言生:经典颂古 第二章 公案颂古与不二法门 一、泯除

吴言生:经典颂古 第二章 公案颂古与不二法门 二、截断

吴言生:经典颂古 第二章 公案颂古与不二法门 三、悬搁

 

后五篇文章

吴言生:禅的修行与受用

林崇安:汉藏的佛性论

林崇安:止观的实践──兼评《菩萨道次第广论》的奢摩他及

林崇安 :《长阿含经》的【三学·定型句】

张文良:汉月法藏论如来禅祖师禅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