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 禅宗 | 密宗 | 成实宗 | 地论宗 | 法相宗 | 华严宗 | 律宗 | 南传 | 涅盘宗 | 毗昙宗 | 三论宗 | 摄论宗 | 天台宗 | 综论 | 其它 | 护持 |
海云继梦法师:华严经经首 第三集 |
 
海云继梦法师:华严经经首 第三集 我们今天要看的是第二段。应该要说第一段后面还两句话“佛神力故,令此道场一切庄严于中影现”。这个“佛神力故,令此道场一切庄严于中影现”,这是接前一段,前一段的结束。“其菩提树高显殊特”是第二段。 第一段是到这个地方。这里讲“佛神力”就是果地。我们有没有“佛神力”,我们也有,不过你暂时把它存在银行,叫做长期定期存款,无限期存在银行里,所以你现在动不得。我们大家都具足这个部分,但是你没有显现出来,没有办法显现。你要显现呀,就是要“佛神力”。 佛是觉悟,所以我们一再跟各位讲,你生命中要觉醒。你活着干嘛?这样活着对吗?我们这样过日子,人生就这样一天一天过,到底干什么?这样子叫做人生的意义、人生的价值吗?当然你现在没答案,不要紧,但是这个疑情要起。就像那种子一样,它一定要发芽,不发芽种子久了会烂掉,顶多是给人家炒菜吃而已,但是你发芽,你的生命就会成长,会茁壮,当然你说那可能也会死掉,那是你业障。知道吗,业障重,过去好事不干坏事一堆,所以你这个一发芽,就三个月不下雨,对不对?要不然一发芽就掉到水里,要不然就干死了,要不然就烂死了,那就是业力,你所造的前因嘛。 你现在要不管这些,你一定要觉醒,觉醒的神力。因为你觉起,你要这样问,不要变成口头禅。我这样活着干嘛?活着对吗?跟动物有什么不同?对不对?我曾经跟各位讲过,人和动物最大的不同有两个:第一个,动物只有惯性,它受制约而不自知,知道吗?动物被制约在那个环境里,它不知道,它有的吃就吃,没得吃就死嘛,就这样而已。它的制约相当大,它只剩一个吃跟死而已,对不对? 人的第一个呢?第一个特点就是我看到那个制约。你现在看得到吗?通常有挫折感的人比较看得到,有点苦难的人也看得到。所以说三分病好修行,就是指这个意思;有七分病那就好往生了,那不是好修行。那有七分病受不了,不然快点死好了;那三分病,我明天会更好。可是每天都会更好,并没有更好啊,那你到底怎么了?你就会去找一个:怎么搞的?所以人生有一些挫折其实是好的。 常有人这样骂我,他跟我讲,他怎么怎么又遇到挫折,又怎么样。我说:“好哇,这个好,恭喜你。”“你这个师父怎么这样?没替我消灾,还跟我说好。”不是,因为你遇到挫折你就会觉醒,你会去思考:我这么做对吗?为什么这个样子?你看IQ不比别人差,说努力嘛,死的都做活了,差点没变成牛马而已。这么聪明又这么肯干,又这么能干,到最后,怎么搞的,都差一点点就被骗了,差一点点又怎么了,这个时候你就会反省。 那一直都在顺境中的人,叫富贵学道难,因为他没有反省的余地。他想他这样也对,他乱讲也对,讲错了,人家也依教奉行,对不对?因为福报大嘛,没有对不对,他讲的都对啊。我们因为有点业障,有点业相,明明就对,人家就不听,那你就好修行了嘛,对不对?你去留意看看。所以为了避免你产生那一种富贵学道难,所以就告诉你:修圆融道。圆融道就是顺境,你想:奇怪,我今天怎么乱讲?人家都对。那就要去拜忏,因为你在造业,对不对?你讲错了,讲坏的,人家都依教奉行,那你不是造业吗?他们是惯性嘛,因为你有福报,有福报的人讲的都对嘛,那业通通算到你头上来啊,你要留意到,所以我们要赶快去拜忏。 业相,明明就对,人家还不听,那就更应该要拜了。所以对的也拜,不对也拜,统统去拜就对了。这个是大乘圆融道中的一种特色。你看,《地藏经》拿起来,地藏宝忏也是忏,《金刚经》拿起来,金刚宝忏也是忏,没有一个不忏的,你就赶快忏吧。这是觉醒的力量,它会发挥不可思议的这种能力,这个叫神力。觉醒,有一种不可思议的这种能量,所以我们叫“佛神力故”是这样来的。因为有这样子的不可思议能力,所以“令此道场一切庄严于中影现”。这个“中”就是地,其地坚固,在这地中影现。这个你看到它叫影现。 这个我们昨天跟各位讲的因果,因是暂时性的,因为它会到果来,但是它不是虚幻的,因为透过那个因,你才会有果出现。所以因是暂时性的,你不要讲因也是虚幻的,这个是用词不够精准,我们学佛人在这里,你要看清楚。那么这个“影现”的意思也是一样,“一切庄严”,有没有?有,但是它还是暂时的。为什么?因为它是因地修果地现,那么你只要觉醒的这种不思议力量一发挥作用,它就现前,这个叫做:要,它就到,不要就不要了,不要来了。 我们现在人麻烦就是这样子,穷困潦倒的时候拼命做功课。你看看你什么时候最精进?人在不顺的时候你最精进,你在顺利的时候,coffee time、tea time,在那边胡扯乱说一通,你会精进才怪。当你打电话邀人家,人家说:没空,你以后不要再打给我了。那个时候你鼻子一酸,乖乖就去诵经了。对不对?你吃饱了没事,成天家里都一群人陪你聊天吹牛,你就不会精进了。所以你会发现你的因你的果,你会发现,该来的时候不来,不该来的时候,叫它不要来,它还是硬要来,那个叫做有漏福报。有漏福,你要挡也挡不住。它这个无漏福,佛神力故,一切影现,佛不要,不要就不要了,这个才叫高明。所以因也好果也好,对佛来讲它都是虚幻的,它都是暂时的,因为他要它随时可以出现。对我们就不一样了,要,求不到,求到又怕它跑掉,对不对?所以叫患得患失,所以你一切都如梦幻泡影。 那到佛这个时候,也跟我们一样,可是佛一要,它就到,不要它就滚。什么殊胜不殊胜,佛不在意,这个就是实力。实力,知道吗?我们老先生写了很多字,有没有?我们拿到字就像宝一样,把它框起来,把它裱起来。为什么呢?因为我们不会写字,对不对?所以它是宝啊。对老先生来讲,这什么宝?你要多少,我统统写给你,对不对?这叫实力,知道吗?他有实际的力量,他能创造,源源不断地出来,有没有?现在你想想看,当你有觉悟的这种不可思议能力的时候,那么法界中无尽的宝藏,根本就无所谓了,你就真的不会执着,因为你要多少有多少,要人家就给了嘛。这是从果地看,他很自在呀。 我们在因地就不一样,等了老半天终于中奖了,你说谁要跟我要,连政府跟你要百分之二十的所得税、中奖费,你都跟他计较。为什么?关键就在这里,因为我们没有实力,我们不知道我们得得到还是得不到,因此你有患得患失的情况。所以我们才一直跟各位讲,你一定要培养你真正的实力。什么实力?特异功能、特别能力,其实还都是虚幻,只有“人生的觉醒”这是真实的。 所以我们在很多地方跟各位讲说,你看得到吗?你就开始找了,在哪里?你一定看不到,看得到的那是什么?你有一种珍惜的能力吗?珍惜,疼惜,看到,哇,佛像这么庄严,多看两眼,这个能看到不简单,下辈子还能看得到吗?当你这个一产生的时候,这个福报就跟你结缘了。你说,那个也不知道什么意思,看了看,天天来都有看到,那有什么?那你就不知珍惜了。 当我们看到,哎哟,这么殊胜,这人家是怎么想象出来的?怎么想象出来的?他是怎么结构出来的?怎么构思出来的?你带着这个疑情,那个善根你就在成长了。你一看,这个做得不好看嘛,假如大一点更好,假如小一点更好,我告诉你这叫业障,你一定灾难,到时候要讨救济的时候,排队排到你面前说,时间已到,明天从早。因为你太挑剔了。懂得珍惜,懂得欣赏,懂得感恩,这才是重点呀! 各位要留意去注意这个部分,这善根福德因缘都是这样培养的,从你的心展现出来。不是我要拥有那个,那个都是外在的。外在可有可无,你都可以布施掉。所以你看一个人,真布施的人,他是因为有实力。假如你没有实力,你不可能。跟你讲,你假如今天有在上班,收入很稳定,叫你布施,随缘随分随力,这个都没问题。假如今天你是靠遗产或保险救济金在过日子,我告诉你要布施,等一下我算算看,对不对?因为你捐出去就没了,因为你再来的没有,你总共有限的是这些,尽管是大,大也有限。可是当你是个无限的时候,不怕,每个月有固定的收入,那我捐这么一点有什么关系?这就是实力嘛。所以当你的生活不稳定的时候,三天两头要找新工作,告诉你,你肯定不会随便布施,你一定要储蓄要紧。万一又没工作怎么办?所以这里面就牵涉到,你人生也是一样,你有没有觉悟的实力? 我一再告诉各位就是这一个,觉悟不是两个字的问题,是你生活中的一种态度,一种心态。你跟同修在讲话的时候,有没有一种感恩的心?算一算我这辈子有几个朋友,就因为来道场,所以有这几个朋友,真不错。这种感恩的心一起,你珍惜了嘛。对不对?我这么有这种因缘,在这里认识这几个,长得虽然不怎么漂亮但是很仁慈,听说仁慈最美。虽然美不会欣赏,用定义去欣赏嘛。这个你就慢慢在培养你的善根,培养你的真正的因缘,这叫觉悟、觉醒。 你会珍惜,当这个珍惜一起的时候,你的那个不可思议,随着你那个珍惜的这种贴切性越近,那不可思议的神力它就越能发挥。当你那种感受的贴切性很远的时候,不要紧,远种菩提因嘛。师父说,要疼惜,要感恩,怎么疼惜也不知道,不然至少心里没感觉,嘴巴说一说,对不对?那这个时候你的相应就很远了,不相应嘛,但至少你照着那模式在做,你已经结缘了。 知道吗?这个就是修行训练,从你能够感觉到近的地方开始。远的地方不要紧,你就训练从形式上,那叫仪式,你也要有。现在大家来参加各种活动,都变成宗教仪式,佛教的法会,那就是远种菩提因,广结善缘。你能够切入,感受到,那个因缘就近了,那善根福德很容易培养起来。觉醒、觉悟、觉性,你从这里来,那不可思议的神力,就可以发挥作用。 假如你今天有真正的实修,我在跟各位讲的真实法的这个部分,你有真的在历练,这种境界一到你马上会转,这个时候就不叫神力,神力是通称,这个时候叫三昧力。三昧力可以改变你的业力,知道吗?你现在什么业力现前,你为什么受不了?因为你没有什么办法改它。为什么没有办法改它?因为你那个觉性不够。当你觉性很够,很熟练,那已经产生三昧力了。三昧力可以改造业力,你要慢慢地、慢慢地去进行。我们到处跟各位讲,也希望你能够好好的去实践它。正法行的功课要做,那是技术面;工程面的部分你要从日常生活中历事练心,每一件事每一件事慢慢去体验,带着觉性。觉性是什么?每个人在你的生活中,你要自己去历练。就像这么简单的佛像摆这里,你切入对佛像的这种体验、珍惜来讲,每一个人也不会一样。每个人的角度、心境、心态都不会一样,但不要紧,你要去培养,怎么珍惜。这是不同的,但是你开始动了,你的生命就开始改变。 这个是我们跟各位谈第一段的一个轮廓,从果地讲是佛的神力,从因地讲是你觉醒的不思议力量,都可以。从因地就讲行法,从果地是讲境界。这个部分我相信,每个人来做都可以彻底了解。 这一段讲的是讲地,“其地坚固”,我是从曼荼罗的立场讲。那么前一次讲的部分,我们书籍也结集出来了,我是讲说“地”就是心地,心地坚固,那是从禅的立场来讲的。现在这个讲的,是从密法的立场来讲的,它也讲心的作用,但是不像禅这样直接的挑明,一切唯心造,所以它就直接从心地法门讲,其地坚固是心地坚固。 心地坚固是什么?就是信心坚固,这个信心里头它包括很多,包括志愿。志,我们现在都叫愿,古代是叫欲,欲没有,你的信不能建立,欲是讲志愿,要有这个志,古代是叫欲,古代有几个字我们现代人不会用。古代这个欲是志愿的志,我的志愿的那个志。忍这个字,忍,忍现在都当忍耐,你骂我,我就忍下来,这个忍是智慧的意思。智慧,容忍是一种智慧,包容是一种智慧,它是一种运用的智慧。但是我们现在都不会用这些字了,所以古代把智慧是翻成忍,所以又叫忍智。我们不懂,你都不知道弄到哪里去了。这个都是自己要慢慢从经文中,读读读,一直读,慢慢地含涌,慢慢地去提炼它。从心地来讲是这样解释,那么从曼荼罗来讲修行的部分,我们这一次跟各位讲得很清楚了。再来他就分开。 第二段他又讲:“其菩提树,高显殊特:金刚为身,琉璃为干;众杂妙宝,以为枝条;宝叶扶疏,垂荫如云;宝华杂色,分枝布影”。我们这个地方先看菩提树的这个部分。菩提树,我们有个同修雕了一个佛像。我们先给各位看看这个地方所讲的菩提树,那么跟你所想象的菩提树有什么不同。 这张雕像是佛在菩提树下开悟的那一刹那,就是昨天跟各位讲的,他是个化身佛。那化身佛手上有没有拿那些东西呢?开悟的时候啊,菩提树下成道的时候,头上是不是放光呀?这个已经不重要了。因为这是后来艺术家他的创意,他好像有看到,不然他怎么画出来?我想,当时他跟悉达多太子对坐的时候,肯定一定说:“怎么不点一盏灯?不然怎么没看到你的脸?”因为那个时候,刚刚是太阳要出来之前最黑暗的时候,因为他夜睹明星,朗然大悟,就在这个时候他什么也没看到,更何况他根本不在场。 那么,艺术家怎么美化这个部分,我们不认为有亵渎的情况,或者有增添他美感或神格化的情况,那个都无所谓,就像你要形容他一样,这个你不用在意,但是要告诉各位的是,化身的状况是这样的一种情形。那么我们在制作的时候,在描述的时候,你会由化身逐渐地转变,进入到法身的领域里头去。你要留意到,这是一个很麻烦的事情,一个教徒对教主,从人变成神基本上是迷信的。不幸的是,所有的宗教都犯这个毛病,它只要是宗教,都犯有这种毛病,随着时间越拉远,他的教主就越不可思议,一直把他神格化。越神格化,他就越成为那个宗教的叛徒,他就远离了那个教主当年的教法,他不是教主的信徒,他只是那个宗教的教徒。你要留意到,不管任何宗教都一样。你要成为那个宗教的教徒,那就有可能,大概百分之九十九以上,都成为那个教主的叛徒。而你要知道,当你坚持成为教主的信徒的时候,你很可能就是那个宗教的叛徒,你要留意清楚,弄清楚这种状况。 因为你进入宗教领域,要追求的是宗教的真理,而不是宗教的文化。但是宗教在弘扬的过程里,常常会堕落,成为一种文化。当它成为文化的时候,它的真理就消失了。这段话你要听清楚,所有的宗教人士不可能跟你讲这段话,因为讲这段话等于自打嘴巴。而所有的宗教人士在所谓弘法的时候,无非就是要给他制度化,规范化,因为这样子广大的信众,他好依循,而且越庸俗越好办,你留意一下看看。吃素就是个问题,不但要你吃素,而且要告诉你什么不能吃。本来讲葱、蒜等等五种不能吃,现在一跑出来就很麻烦,韭菜不能吃,韭菜花不能吃,这还不打紧,洋葱也没说不能吃,你也不能吃了,因为有个葱。真倒霉,它取名,以后叫洋茄子就好了,就可以吃了嘛。为什么会这样?因为吃是最普遍的,为了摄受你,要从吃上面来管你,你就成为那个教徒了。对不对?这就是个问题了。所以你到底是在追求真理呢?还是在追求文化呢?你要弄清楚。那么这个图像的改变你就可以看到这种影子在。 今天你是佛陀的信徒,你常随佛学吗?你在学佛,记得你在学佛。佛怎么说你怎么说,佛怎么做你怎么做,佛怎么想你怎么想吗?佛陀身、口、意,你都把他学起来嘛,这叫学佛。我在学佛,佛的身、口、意,我跟着佛的身、口、意走嘛。佛学就不一样了,佛学是大脑的知识,所以你一掉进去,那就跟佛没关系了。因为一变成知识,是研究者自己的大脑在推理,跟佛没关。佛用的思考,他的意到底是怎么用的?你不会用,你就用你自己的大脑推理去运作,基本上都不是佛的东西。弄清楚啊。 现在我们要告诉各位的是,他化身佛里有菩提树,对不对?他坐在菩提树下,那这没有问题。那我要跟各位谈,这菩提树长成什么样子。我想很多人到菩提迦耶去,看看那菩提树,那个菩提树是第三代。它爷爷的时代,是佛陀坐在它下面开悟的,它这个已经离它爷爷很久了。这个时候你看的菩提树,不是佛陀时代的菩提树。它有多大呢?你现在想象不到。而且那个菩提树的长相也完全不一样。现在我们看的这个菩提树,你看到,它是一棵树,佛坐在它的前面,大概你看到的是树,然后树枝、树叶覆荫着他。佛陀当时坐的这棵树应该,我跟你讲用“应该”,你比较有想象空间,它这棵树应该独木成林,一棵树它的气生根生下来,已经变成有几十颗了,它成为一个森林一样,那个磁场才美。你要坐在那个磁场下,只要你用点功,你都很容易开悟。但是台湾看不到,台湾第一个树不高,第二个都是单棵的。在印度,东南亚尤其缅甸那一带,这种树木很多,它那个好几代的树,它气生根生下来,那个根已经变成树干了,然后又有气生根生下来,然后又变成干。你想看的话,明年四月泼水节我们要再去看,你可以跟,不要一直瞪我,机票自己出,不要瞪我,就好像我替你出机票。 你去看看那个地方,人家打坐是怎么坐的。那个树很高,很凉快,那个磁场非常好。就坐在下面只有两种状况,一种就是昏昏欲睡,像我这种欠周公那么多的,一定很好睡;一种就坐下去神清气爽,很容易开悟,就这两个状况。而且你进到那里面去,根本就不想出来。那个树就像个冷气机一样,那里面非常凉快,这个叫做“高显殊特”,你没看过,那个大概三层楼以上的高度,你坐在下边当然凉快,慢慢地去体会。那么物理世界上有这样的情况,所以人家在境界里,他才好跟你讲真实的生命领域,就第二世界的领域里,他的菩提树长相是什么样子,我们没有这种情况,你不知道,法身慧命的菩提树是长成什么样子,这是我透过这个部分来形容给你了解。 法身里面所讲的菩提树,它不是我们讲的这棵树。不管它叫毕迦罗树也好,或者叫龙华树也好,都无所谓,不是指这种物理世界的这种树。 菩提就是觉悟,觉悟的本身需要一大堆工程。我们前面讲“宝树行列”的时候跟你讲过,树是一种建设、建树。对不对?你以为觉悟用想的吗?没有那么简单。为了觉悟这件事情,你有好多事要去做。你不要以为我说,参“菩提”这两个字我花了六年的时间你就以为我都打坐这样:菩提,何谓菩提?什么叫菩提?菩提者何也?然也菩提。那叫神经。你要去做很多事,经历很多事,然后去印证:菩提就是这样吗?它是有形的还是无形的?它是个什么状况?你能拿捏得到,然后又没有办法抓住,它无形无相,但是又具体有迹可循,你要慢慢地去体会。 菩提是觉悟呀,为了这个觉悟,你要下好大的一个工程下去,你工程下得越大越彻底,你的菩提树就越高显殊特。你就坐在那边翻两个身,师父说菩提要参,等一下他又要问了,问了不会,他又要骂了。所以呢,菩提,菩提,菩提就是觉悟,菩提就是佛陀,随便掰一个理由,师父一赞美说“很好,书读得很多。“你就很高兴了。不是,它不是只有想象,也不是了解或知道,它是一项工程。这个工程对自己是一种建设,对大众也是一种建设,你能够彻底贯穿这个菩提树,树这个建设,它一定是高显殊特。 而我告诉你,不只佛,所有菩萨菩提树都高显殊特。知道吗?你的菩提树有多大你知道吗?冻顶乌龙茶那么大,有没有?有,你都向下看的菩提树,不是向上看的菩提树,差别就这里呀。这个工程都要自己下,这个才是修行。你要记得,菩提树你不要轻易的简称说像那一棵树那样。那当然是菩提树呀,名字你起的,人家叫毕多罗树,你叫菩提树,结果中国人说的菩提树是什么树啊?你知道吗?银杏树。你现在看那个尾巴尖尖的菩提树,对不对?那是自己取的,谁说那是菩提树呀?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差距呢?因为都着相。台湾银杏树少,就那个树叫菩提树。你到大陆去看,人家菩提树是银杏树,差别在这里。 所以我们不从相上去,你一定要从真实上说。人生的觉悟,你是下了很大的功夫摸索出来,不但对自己有所帮助,对广大的群众,所有的众生也都有所帮助,这个时候的菩提树才叫“高显殊特”。不但这个样子,这菩提树是你的身,身就是本体,所以学佛绝对是从菩提上面来的,所以才跟各位讲“不能忘失菩提心”。你一忘失菩提心,你那个树马上变成孬柴。孬柴,知道吗?中空的已经烂掉了,那不是啊,要非常坚固,所以叫“金刚为身”,这本体很坚固。 你一定是透过这样子,穿透而得成就的。所以菩提本身不离开——不会离开你,但是当你不是用建设的方法,没有透过一套解脱的模式来完成你人生的觉醒,你没有这个本体。所以这个本身就是一项工程,这个你一定要掌握好,不然你会流为枝末,跑到别的地方去。我常常讲说,你到底在学什么?你来学佛到底在学什么?关键就在这里呀。我要快乐,我要高兴,你在外面像落水狗是吗?跑到道场来就要快乐要高兴,不是,你要知道,我们追求菩提,本体的部分先架构好。这个是第一个部分,讲体,这个就是“金刚为身”。 “金刚为身”下面它有一个叫根,根他没讲,这个身就连根在一起了。从相上来看,他是根、干、枝、叶、花、果六个,所以他讲身的时候,就连根一起讲了。这个经文里头没有讲根在哪里,他只讲身而已,这个身就连根在一起,所以我们附带的跟你谈。我们在做坛城布置的时候,也是根、干、枝、叶、花、果。根用什么代表呢?找不到树根只好用人参。人参是不是根?应该是比较庄严,对不对?马根也可以也是根,对不对?与其用马根就好像用人参比较好。其实不一定,你用天麻也是一种根,用地瓜也是根,对不对?都可以。那只是表法而已,你不要去看哪个高级哪个低级。不过,世间还是觉得用人参比较好,那只是认为,是不是一定要人参,不一定,你小地瓜来放着也可以,不过七天结束都长蚂蚁就麻烦了。所以你还是要有点区别。 根是表示身的意思,就根本,身的本体也就是根本。这语言里头它本身就是有一个重复的地方,表法的意义上有重迭,有种种不同。换句话说,你的根是金刚为根,金刚为身。你的根已经很坚固了,不会因为泡在水里所以就烂掉了。所以你看看佛菩萨发愿,宁在地狱受诸苦。有没有?为什么在地狱受苦他愿意?而不在正法不闻佛,宁可在地狱受诸苦来听闻佛号,也不在正法中享受种种快乐而听不到佛。他在地狱这个金刚不坏。我们不是,我们要学佛,就问:有没有冷气?有没有电视?还有没有电饭锅?这个是享受的。这个根是腐败的不是金刚为根,要弄清楚。所以他讲身,因为他用譬喻,用菩提树来做譬喻,所以我们要把这个部分跟各位附带的说明。 “琉璃为干”,这干就树干。中间那个树干是琉璃做的,真的用琉璃做?那个可以请杨慧珊做,王侠军也做得不错。那不是真理,那是物质界。所以我们是用琉璃来形容什么?多彩、变化,也就是说这个干是可以起着种种作用的,所以叫“琉璃为干”。它不但强壮,而且是多用途,琉璃为干是指这个意思。 第三个“众杂妙宝以为枝条”。就树枝,树枝不会只有一根。树干只有一个,树枝很多,树枝众杂妙宝。所谓众杂妙宝用物相来讲,除了玻璃以外,琉璃就是玻璃以外,珍珠、玛瑙、金银、砗磲等等。这里告诉我们,从理论上你要弄清楚:金刚为身是坚固的信心,信心为主,这个是绝对不变的。前面是金刚为地,这里金刚为身,都是讲信心的。那么琉璃以后“众杂妙宝”,他讲的就是我们讲的四摄法、五分法身、六度、七菩提分、八正道等等,就是指这个部分,这个叫做“众杂妙宝”。 从实际修行的立场来看,这个琉璃是什么呢?就是你第一个定位的生命因素,叫“琉璃为干”。也就是我们在事修上面,你所定位的那一个。我要为众生服务,比如我为最贫穷的众生服务,或者是我为最苦难的众生服务,或者我为最痛苦的众生服务,或者是我为病苦的众生服务。我们北京那边的同修他发起,他们叫做太阳村。太阳村知道吗?我们大概不知道,因为很多家庭发生,比如说先生把太太杀死了,先生要抓去关,对不对?乃至要枪毙。可是他儿子呢?这大家都没有想过。社会上有很多这些不幸的事故,那么那个孩子就有问题了,他们就发心为这些孩子,协助这些孩子。因为这些孩子有的惊吓以后,都已经自闭了,有的忧郁了,那么要协助他们走出来。这个就很辛苦的工作了,就有人会发心专门做这个服务,这个叫定位。 定位以后,那个就是你的琉璃了,知道吗?所以这个琉璃,可以因为你的定位不同而有不同,没有说一定是哪一种,琉璃多变嘛,所以那干就是指这一个,定位去做。会不会遇到挫折、不愉快的事呢?一定会有,这个叫业相,你就归零功课,做了,这个就对了。那么你这个地方一直成长到六十七分的时候,你的净土就会出现,而且你的其它的生命因素会跟着发展出来,但那不是重点。它会跟着发展出来,那就是“众杂妙宝以为枝条”,有没有?很清楚了。这其实前面都讲过了,现在就一个一个告诉你怎么做。 好,发展出来以后,这些枝条,树枝有粗的、有细的,大大小小等等,上面都有叶子,对不对?“宝叶扶疏,垂荫如云”,这个叶子还是宝叶,不是像你随便长一叶就好了,它还是众宝。这个枝就像这个一样,树枝还有叶子啊,这叶子也是四摄、五分法身、六度、七菩提分、八正道,一直是这些交错在一起,表现出来的,已经是琳琅满目了。 所以我跟各位讲,修行本身是全方位的、整体性的,你不要那么自私,我只要闭关。什么闭关?住鸟笼,闭关,关在一个笼子里面,每天有人拿给你,不是像那主人喂给你吃,鸽子吃一样吗?那个叫闭关啊?那个叫做精进可嘉,愚蠢可愍。偶尔你说我来精进三个月,让我休息休息。那精进什么?精进睡觉了,伸懒腰,可以休息。那也是精进,然后再出来,因为在外面已经被众生修理得满头包了,去躲个三个月半年,那可以,短期性的可以。你说这辈子就要精进住山,都没有用,不是说不行,你除非已经破初关,破重关,准备要破牢关,牢关不破我不出山,那可以。你什么关都没有,你生死关也过不了,玉门关也不知道在哪里,老是跑到山海关去。你要闭什么关?那不行。 所以你要看看经文,华严在教你的就是这样子,个个都一起来。但是你的基本定位就是琉璃为干,会跟着你一直成长起来。这是讲佛,果地是这样,你因地也是一样,人家模范摆在眼前,你照着来嘛。你多少事工,历事练心,你现在还没开始,就要人家恭维你,人家巴结你,人家说你好话。这个时候你记得,只有有人说你不得了,你很有成就,你就最好回去,每讲一次,你就拜十个忏。你不要以为我真的修的不错,那都是魔啊。我们什么德行,德行在哪里,就是这个“众杂妙宝,以为枝条,宝叶扶疏,垂荫如云”,你要没有的话你根本不可能。这个就是行法,你在修的时候。 好了,叶子,你看根、干、枝、叶,再来就是花:“宝华杂色,分枝布影”。这个花是因,那从成长的过程里,生命到这个时候是最灿烂的,你可能会想说,一种树开一种花,可是生命的树是开无量的花,各种不同的花,因为那是宝。因为布施,因为持戒,布施的花,持戒的花不同;因为忍辱,因为精进花不同;四摄法、四无量心,那不同的宝,不同的花,对不对?你六度万行那就讲不完了。七菩提分,八正道都是不同的花,那你各种宝都修,当然各种不同的花。花的意思跟叶、跟枝干有什么不同呢?同样都是宝,都是这些宝,你要留意到:根干是定位以后的发展,枝叶就是它产生的效果,花是影响的作用一直产生出来;花之后就结果了,那个果是表示众生的成就。你有没有这样子一直教化下去?所以他层次会不同。 所以我们不是说,我七菩提分修到这里圆满了。你鬼呀,你怎么圆满?这不可能的事嘛。你菩提分要修圆满,就你的七菩提分除了自己圆满,众生要圆满,根、干、枝、叶、花、果都出来。所以现在大家在看的是,我自己修得怎么样。你自己修得怎么样又怎么样,没用。经典里面已经很明白的告诉我们,成佛的境界是什么样子。生命整体的全方位的发展,而众生在这个时候,也统统因为你的精进,而获得利益,也就是他也开发出他的菩提心,这个才是修行。那个分枝布影有没有?统统影响出去了,都在个个枝干上面,发挥各种不同的影响力,有吗? 我们现在修行,我们现在学佛,你不学佛我们不管,因为世间人有碗饭吃就好了,日子能过,混下去就好。今天我们是修行人,你就不一样了。不是我混个日子,搞个道场,弄点收入不负债。这样叫做心安理得,那这样你最好在外面赚钱。在佛门中不是这样,一定从自己在自受用的立场来讲,你的生命是整体性的发挥,整体性的成长,整体性的发展才对。而在这整体性当中,你一定要利益到众生,而众生是启发菩提,这才叫利益众生。所以你要这两方面同时完整性,整体性的去进行去兼顾。所以我们跟各位提出很明确的情况叫做三世间圆满:智正觉世间、器世间、眷属世间都要圆满,你不能够自己只为自己,这是我们一再提醒各位的。我们先讲到这个地方。
----------------------------------------------------------------------------------------------------------------- 更多海云继梦法师佛学内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