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 禅宗 | 密宗 | 成实宗 | 地论宗 | 法相宗 | 华严宗 | 律宗 | 南传 | 涅盘宗 | 毗昙宗 | 三论宗 | 摄论宗 | 天台宗 | 综论 | 其它 | 护持 |
傅味琴:初发菩提心修行观法(20~29) |
 
傅味琴:初发菩提心修行观法(20~29)
初发菩提心修行观法 (20) (初发菩提心修行观法方便颂) 傅味琴讲于太湖法雨山佛学苑 2008.2.13 佛门里得到了歪风邪气的成就,就得不到清净 僧团的成就;修行转不了根,众生也成不了佛 提要: ·如果不放下拜金主义,人就会被金钱所害 ·如果单靠物质刺激来推动,人就会迷在物质生活的享受里 ·三恶道的门关不住,因为冲向三恶道的众生太多了,这也靠贪嗔痴的动力 ·动力虽要,方向最重要,佛门里得到了歪风邪气的成就,就得不到清净僧 团的成就 ·贪荣耀易傲慢,骄者必败 ·修行转不了根,众生也成不了佛 ·如果钝根不会变利根,你心里的佛也就活不起来了 如果不放下拜金主义,人就会被金钱所害 世间上人他们鼓励年轻一代,全是用荣耀来鼓励,什么“锦绣前途”、“大富大贵”,现在这种话更多了,都在鼓励你抓金钱。成了拜金主义。到那时你能放下很好,放不下,你就被金钱所害。 如果单靠物质刺激来推动,人就会迷在物质生活的享受里 当然这种荣耀是会有推动的力量,从前有个华侨,他说:没有刺激就没有动力。他还做个样子给我看:比如打针,屁股上戳一戳,人就跳一跳,不戳就不跳。如果单靠物质刺激来推动,人们就容易迷在物质生活的享受里。 三恶道的门关不住,因为冲向三恶道的众生太多了, 这也靠贪嗔痴的动力 本来三恶道的门是关着的,为什么打开了?因为往三恶道里冲的众生实在太多了,这么多人都朝这个门里挤,门就冲开了。冲开了再要关,要后面没人才好关得起来,可是这么多人一代跟一代全往里冲,前面老头子,后面中年人,再后面小孩儿,再后面小猫小狗……冲到门口,年轻人变了老头子,还往前面挤啊,这个门永远也关不住。一直到今天,还在往里冲,这也靠贪嗔痴的动力。 动力虽要,方向最重要,佛门里得到了 歪风邪气的成就,就得不到清净僧团的成就 动力虽然要,方向对不对?我们做弘法事业的,方向最重要,别看有的人事情做得大,方向错了,只有弊没有利。他可以得到弊上的成就,得不到利上的成就;他可以得到邪上的成就,得不到正上的成就;他可以得到歪风邪气的成就,得不到清净僧团的成就。 贪荣耀易傲慢,骄者必败 而且将来没好结果。骄者必败,凡是贪荣耀的人必然会傲慢,傲慢的人必贪荣耀,这两者是分不开的,哪怕你各种条件都好,一骄傲必定失败。小时候听龟兔赛跑的故事,兔子条件多好啊,腿又长,全身毛是雪白的,惹人可爱,非但跑得快,它还会跳。两旁观众看兔子跑得快,鼓掌啊:兔子行啊。跟乌龟说:加油啊。乌龟腿短,加也加不进去。结果兔子迷掉了:你跑得过我吗?我即使睡一觉,你也不行。等它醒来,乌龟早到了。 修行转不了根,众生也成不了佛 所以哪怕你是利根,你贪荣耀傲慢,利根会变钝根;哪怕你是钝根,笨鸟先飞,钝根会变利根。可现在很多话都不符合佛的教导,把人说死了。二十岁进佛门,佛门里的人说:“我们都是钝根”,过了十年还是“我们都是钝根”,到了八十岁还是“钝根”。我就不信:难道根不会转啊?不会变,修来修去老样子,那还修什么呀?如果说死了,众生也成不了佛。你照着他的话去修,将来就成木偶佛。所以我最反对这一套。这种观点连世俗上的人都比不上,世俗上还有句话:十年媳妇十年婆,再过十年做太婆。七十岁八十岁了,人家总是称她“老奶奶”,从来也没有叫她小媳妇。(众笑) 如果钝根不会变利根,你心里的佛也就活不起来了 十多年前我们在莫干山,我讲的法印出来一点。我记得有一篇叫《要让心里的佛活起来》。我是主张活的,怎么能说死呢?不会变,就不是佛法。你们都回家探过亲,回家都听到一句话:“怎么你变得这么快了?”还有说:“你现在怎么这么会说话?”笨嘴变成利嘴了嘛。我是摆事实、讲道理,一切都会变。佛法就顶用,笨嘴会变利嘴,难道钝根不会变利根啊? 初发菩提心修行观法 (21) (初发菩提心修行观法方便颂) 傅味琴讲于太湖法雨山佛学苑 2008.2.13 以佛法的观点看问题叫正观, 世俗人的迷惑受苦就是不正观 提要: ·一切皆无常,人不会变,众生会成佛吗? ·不会变的话,违反三法印,你既然是钝根,又怎么知道我是钝根 ·发了菩提心,就要弘法度众生,发了心不行动,怎能叫修行呢 ·观是心的辨别,菩萨住在众生心里,所以菩萨能知道众生的一切苦难 ·以佛法的观点看问题叫正观,世俗人的迷惑受苦就是不正观 一切皆无常,人不会变,众生会成佛吗? 我从小讲话口吃,连自己的姓名都说不出来,那时我最怕见人,一直躲在房间里,人家称我是绣房姑娘。我六岁死了父亲,上初中时,住在父亲的好朋友家里。他们孩子上学前,总要和大人打个招呼,道别一下,“奶奶,我走了。”我也知道应该要道别一下,我从房里走到门口,奶奶刚好坐在客厅的藤椅子上,其实我在房里已经准备很久了,一直准备说这几个字,“奶奶,奶奶,奶奶。”一走到门口,又说不出来了,只好再回进去,所以我上课经常迟到。(众笑)有一次出来,实在叫不出来。后来他们家孩子的爸爸跟家里人说:“你们别让他叫了,太可怜了。” 还有一个笑话,后来我去当学徒,有一次跟一个同事一起在黄昏时走路,看到一只蝴蝶,我也高兴,想说:“蝴蝶”,“蝴”字说出来,“蝶”怎么也说不出来,摒气、挤眼睛还是说不出,只好重说:蝴,蝴,蝴,(众笑)等我摒足了气,总算把“蝶”爆出来,他说:“小傅啊,我给你数了一下,你一共‘蝴’了十八个。” 我做梦也想不到我今天会滔滔不绝地讲法。人会变的呀!人不会变,众生会成佛吗? 不会变的话,违反三法印, 你既然是钝根,又怎么知道我是钝根 所以那种不会变的话听不得,那是违反三法印的。一切都无常,你一天到晚说“钝根、钝根、钝根”,那么你呢?“我也是钝根。”你既然钝根,又怎么知道我是钝根? 发了菩提心,就要弘法度众生, 发了心不行动,怎能叫修行呢 “初发菩提心修行观法方便颂”,我们“菩提心”讲过了。发菩提心不能不放下烦恼,不能有所贪图,不能被环境迷惑。修行第一步就是修正你的行为。修行的关键是在行上,修是修正,行是行动,要你去实践,没有行动怎么叫修行呢?你把一切坏的、邪的发心修正后,你必须去行动啊。拿大乘佛教来说,弘法度众生就是你的行动,光自利不广大的利他,那是小乘。 “观~观谓正观,能观是智,所观是境,境智不谬,是为正观。金刚经云: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此为正观” 观是心的辨别,菩萨住在众生心里, 所以菩萨能知道众生的一切苦难 “观谓正观”,真正的观,不是指眼睛看,是指心里的辨别,可是现在“观”常跟“看”连在一起,一般统称观看。我们摆个事实,观世音菩萨观察世间上的苦难,到底是用眼睛还是用心?我看不是用眼睛看的,眼睛只看到现象,只有心里观,才能见到真实面貌。观世音菩萨为什么会观得这么清楚?很简单,观世音菩萨就住在众生心里,如果他不住在众生心里,他能够观到众生的心吗?即使你说观世音菩萨在极乐世界,实际上他也在你心里,因为极乐世界就在你心里。如果极乐世界在你心外,那么往生极乐世界,岂不是心外求法?心外求法是名外道。 以佛法的观点看问题叫正观, 世俗人的迷惑受苦就是不正观 为什么要正观?我们眼睛看东西总是正着看的,这就叫正观,这样看庄严啊;斜着眼睛看就不是正观,样子也不庄严,可能也看不清楚吧?如果你真的斜着看也能看清楚,你眼睛肯定有毛病,叫斜视眼。所以不正观就是不正常,这种人最好到眼科医生那里去纠正纠正。 佛法是正。如果你要正观,就必须有个严格的不可动摇的原则,就是以佛法的观点来看一切问题。如果你不扫除你的世俗习气、世俗观念、世俗感情,你就达不到正观。世俗人最容易迷惑人的本事就是不正观,有的女的斜着眼看人,她的眼珠一转,这个男人就迷掉了,这叫“斜送秋波”。世俗上人的迷惑受苦,就是因为不正,如果佛门里也是如此,没有正观,肯定也邪掉了。 初发菩提心修行观法 (22) (初发菩提心修行观法方便颂) 傅味琴讲于太湖法雨山佛学苑 2008.2.13 佛从不主张学愚,所以 佛弟子不能学愚,而成愚观 提要: ·要正观,就不能抓片面,误导太多就致成了末法时期 ·佛讲的智慧是正观,佛从不主张学愚,所以佛弟子不能学愚,而成愚观 ·没有佛法的智慧,你想的观点及所说的话都会错 ·无根无据地附会全是不正观 ·说佛是万能的,这个跟斗翻得离开了佛法的原则 要正观,就不能抓片面, 误导太多就致成了末法时期 现在不懂佛法的佛弟子实在太多了啦,不知从哪个朝代开始,不重视佛法,所谓好好修,用不着多听法,再抓片面的话,“你学了那么多,你准备做经书里的蛀虫啊?”做经书里的蛀虫,那是指只学不修,不等于叫你不要经书,也不是说只要修不要学。没有正确的理论哪有正确的实践?正是由于这些误导,就致成末法时期。 佛讲的智慧是正观,佛从不主张学愚, 所以佛弟子不能学愚,而成愚观 更厉害的是提倡学愚。学愚还要听佛经吗?他只会听愚人讲经,愚人把佛经是向愚的方面去解说。懂法的人照佛经讲,“熄灭贪嗔痴,勤修戒定慧”,他就听不进去。 从前我们在福鼎时,来了个比丘尼,听到我讲:要求智慧来消除愚痴。她就屁股上像针刺那样,当晚就要走,同学们留也留不住,到底什么原因?她说:“我就是要学愚,我要一辈子做个愚人。”还翻出一本什么人写的书,“你看,书上写的‘愚人容易往生’。”(众笑)阿弥陀佛从来没说过:我这儿最欢迎愚人。释迦佛叫我们学智慧消除愚,他不听智慧要学愚,全颠倒了,这是大方向错误。所以要正观,不要愚观,正观从佛法来,因为佛法里讲的都是智慧,佛从来没有讲过愚法。 没有佛法的智慧,你想的观点及所说的话都会错 “观谓正观”,这个观用“能所”来说明,“能观是智,所观是境”,今天时间关系,用一句话给你们交待一下:要用智慧去观外界的一切境,你就没错了。所以我们要学佛法,否则不管你眼睛多么明亮,哪怕连只蚂蚁都看得清,不管你说起话来多么头头是道,没有佛法的智慧,你理解都错啦。 无根无据地附会全是不正观 从前很多事都是理解错误,比如从前有位大法师在讲堂里讲法,忽然院子里摇摇摆摆走来两只鹅。它们看到讲堂里坐了这么多人,也有点稀奇,人也没去赶它们,所以它们就在讲堂门口呆了一会儿。有人就说:这个法师了不起,鹅都来听法。你怎么知道它听得懂啊?鹅能听得懂,除非这两只鹅是大菩萨。 有一次,清定上师讲经的时候,屋梁上几只老鼠爬出来了,爬了几步就不动了。有人又说:“清定上师讲经,老鼠都来听法。”老鼠不一定爱听法,老鼠是爱大米。(众笑) 有一次我在诵经,有只小虫飞到我这儿,旁边人又说,“虫都来听傅老师诵经啊。”无根无据乱说话就不是正观。我不信这一套,我是现实主义。我的风格是摆事实讲道理,不要胡扯。 说佛是万能的,这个跟斗翻得离开了佛法的原则 现在有人胡扯到佛身上了,前几年有人说:佛是万能的。我就不信,我听到这句话之前碰到一件事情,跟这句话也有关系。十多年前我在深圳讲课,有个同学陪女朋友来听课。这个女的不信佛,休息的时候,她来问我:“老师,我想问一个问题,佛是不是万能的?”我说“不是万能的。”这么一句话,她就不开口了。如果我说是万能的,她就会抓住我的辫子不肯放,“佛既然是万能的,我天天不上班来求佛,公司会给我发工资吗?我家里没钱买米求佛,屋顶上会掉下来一袋米吗?”(众笑)佛是万能的,你会死吗?所以这种都不属于正观。离开佛法不知道有多远了,跟斗翻得比孙悟空还厉害。孙悟空翻跟斗十万八千里,翻不出如来的手掌,他跟斗翻出如来的手掌啦,一点佛法的气味都没有,这都叫邪不叫正。今天就讲到此。 初发菩提心修行观法 (23) (初发菩提心修行观法方便颂) 傅味琴讲于太湖法雨山佛学苑 2008.2.14 我们是大般若法流,种的是成佛的种子, 走的是菩提大道,修的是菩萨行 提要: ·发菩提心,是为众生修大供养 ·要广度众生、摄持众生,以菩提心力量最大 ·发了大心还要修精进波罗密去实现,躺在床上,也出不了果实 ·发大菩提心,能扫除你一切成就上的障碍,每个地方都能发挥你的作用 ·我们是大般若法流,种的是成佛的种子,走的是菩提大道,修的是菩萨行 ·大乘必须建立在出离乘基础上,修行不要离开三士道 ·小家庭称不上伟大,吃胖了,也不过身大而不是心大 发菩提心,是为众生修大供养 今天接着讲《初发菩提心修行观法方便颂》。这一学期一开头我就叫你们发菩提心,是希望你们将来给众生修大供养。进佛门第一件事情就要修好供养,不供养没有福气。 要广度众生、摄持众生,以菩提心力量最大 什么才是大供养?菩提心才是大,希望你们将来给一切众生供养菩提心。还没有发菩提心的,你供养他一个菩提心,他就有了菩提心;菩提心力量不大的,你再供养他一点,那他不是变得大了?度众生要引导众生,要摄持众生,这要靠你的力量。什么力量最大?菩提心力量最大,大到能使你成佛,少讲一点,任何方法都消除不了的业障,你发菩提心就能消除。 发了大心还要修精进波罗密去实现, 躺在床上,也出不了果实 将来结果要靠种子,小种小果,大种大果,什么种子最大?菩提心种子最大。你们发了大心,还要通过你的精进波罗密去实现,种子大了,你躺在床上睡觉,也出不了果实。 发大菩提心,能扫除你一切成就上的障碍, 每个地方都能发挥你的作用 根据我亲身体会,一发大菩提心,你在成就上、在弘法事业上,会扫除一切障碍,每个地方都能发挥你的作用,很自在,路路通。当然我这个话不能死板板地理解,要活学活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嘛。 你们可以根据我的话去实践实践,我们佛教是靠实践来证明释迦佛的话没错,释迦佛从来没叫我们对他盲目崇拜,搞个人迷信,释迦佛是要求我们从实践中证实他讲的话,这就是科学态度。 我们是大般若法流,种的是成佛的种子, 走的是菩提大道,修的是菩萨行 有许多人说,现在是末法时期,弘扬正法非常困难。你认为困难,因为你发的菩提心不够大。从前阿底峡尊者从印度到藏地,天天讲菩提心,佛教就好起来了。我以前去过甘肃的拉卜楞寺,拉卜楞寺有个出家人会讲汉话,他给我取了个名字,叫“香曲金巴”,意思就是“布施菩提心”。他说:“我观察你这一生,就是供养别人菩提心。”我们学的是大乘,我们法流是大般若法流,我们种的是成佛的种子,我们走的是菩提大道,我们修的是菩萨行,所以我们讲的就是大乘佛法的课。 大乘必须建立在出离乘基础上, 修行不要离开三士道 大乘必须建立在出离乘基础上。由于过去给你们讲四谛法、十二因缘,已经讲得够多了,你们这些老同学基础也有了,新同学呢?虽然这些你们没有听到,也不要紧,因为我每次讲大乘都离不开出离乘,有时候跟你们谈心,也谈到人天乘。所以我讲法从离不开三乘,因为咱们修的就是三乘修法,也叫三士修法。 小家庭称不上伟大,吃胖了, 也不过身大而不是心大 你们新同学辞亲离家来到这儿学佛法,至少你也出离了嘛,你没有被家绑住。被家绑住的人都是渺小的。这不是批评,而是一句实在话。我们不说大道理,说个事实:你的家庭是大家庭还是小家庭啊?“是小家庭。”被小家庭绑住的人还能伟大吗?即使你在小家庭里吃胖了,也只是身子大,而不是心大,还要被人家取笑是“黄胖橄榄”。 初发菩提心修行观法 (24) (初发菩提心修行观法方便颂) 傅味琴讲于太湖法雨山佛学苑 2008.2.14 逃避是消极的,投入才是大乘精神, 学大菩萨不入三界亦不出三界 提要: ·世俗人多傲慢,因为理虚不得不胀一胀,所以常蛮不讲理 ·修大乘法,能把众生关在门外吗?哪怕众生难度,也得在众生堆里滚啊 ·逃避是消极的,投入才是大乘精神,学大菩萨不入三界亦不出三界 ·现在修行人很苦恼,因为有人把佛法抬进了空中楼阁 ·我们随时随刻都在成佛,可惜的是一会晴来一会雨 ·人人都有他心通,你跳一跳也能离地五寸,今天没有大成就,仅仅是力 量不足呀 世俗人多傲慢,因为理虚不得 不胀一胀,所以常蛮不讲理 小家庭的人再傲慢,也不过是打肿脸充胖子。举个例子,我们规章制度规定,请探亲假要符合请假规定。有的小家庭就蛮不讲理,如果你说:这个假不好请啊。“你们规章制度算什么?”这就是打肿脸充胖子。你敢跟你的老板这么说话吗?世俗上的人都是虚张声势。因为他虚,所以不得不胀一胀。 修大乘法,能把众生关在门外吗? 哪怕众生难度,也得在众生堆里滚啊 修行要看你有什么行动,行就是行动,如果你是关起门来修,也不错,可是不能叫修菩提心,因为你没得行动。发菩提心的人能关起门来修吗?即使你闭关了,还得出关,否则你菩提心就死掉了。一个修大乘法门的人老是强调关起门来修,这样子大乘还修得起来吗?大乘法门就是度众生啊,哪怕众生蛮不讲理,也要在众生堆堆里滚啊。释迦佛也讲:不要看这个人有某些缺点就舍弃他,应该看到他的佛性圆满。 逃避是消极的,投入才是大乘精神, 学大菩萨不入三界亦不出三界 人是万物之灵,猪喜欢在脏水里洗澡,因为它不能辨别肮脏跟清净。人能区别肮脏跟清净,即使在泥土里滚得肮脏,最后还是会在清水里洗干净。所以你们别怕,只要有一颗菩提心存在,只要你的觉性不失,怕什么在娑婆世界打滚。逃避是消极的,投入才是大乘精神。菩萨的精神就是不入三界,亦不出三界,不入三界是不入三界的烦恼,不出三界是为了度众生。 现在修行人很苦恼, 因为有人把佛法抬进了空中楼阁 有人总把佛法讲得很玄虚,或者是愚蠢的好心,把佛法抬得高高的,众生看了害怕,可望而不可及啊。他以为是抬高释迦佛,难道释迦佛还不够高吗?这就把佛法架空了,把修行也架空了。所以现在想修行的人很苦恼:我到什么时候才会成就?由苦恼就产生了怀疑:我是修行的料吗?我这个业障众生能成佛吗?制造这种思想是釜底抽薪啊,把修行架空了,你还有什么希望?我就把架空的再拉下来。 我们随时随刻都在成佛, 可惜的是一会晴来一会雨 其实你们随时随刻都在成佛,只是你自己不知道。我们成佛跟释迦佛的成佛一样的,区别就是释迦佛天天是晴天,咱们一会晴来一会雨。 你们今天能够离开温暖的家,冲破种种障碍,来到这儿学佛法,你这个觉悟就是佛呀。觉悟在你身上,佛就在你身上,佛的解说就是觉悟。听听法高兴了,法喜充满,你这个法喜就是佛,仅仅是现在法喜充满,到了下午又起烦恼了,就这一点差别。 人人都有他心通,你跳一跳也能离地五寸, 今天没有大成就,仅仅是力量不足呀 从前有人总说我有他心通,有人还抓我辫子,“老师,我还没有说,你就讲出来了,这不就是他心通吗?”我朝他笑笑:“这是心理学。”你们也有他心通,我摆事实讲道理,有时候你们跟我讲话,我讲到半路,下面的话你已经知道了,那不也是他心通吗?修成就的人能够腾空,阿罗汉走路离地五寸,你会离地八寸,不信你跳一跳。我这么一讲,你们对将来的成就还有什么怀疑啊?你们已经拿到了,今天没有大成就仅仅力量不足呀。看看清楚,就叫正观。 初发菩提心修行观法 (25) (初发菩提心修行观法方便颂) 傅味琴讲于太湖法雨山佛学苑 2008.2.14 观谓正观,能观是智,所观是境, 境智不谬,是为正观 提要: ·观谓正观,能观是智,所观是境,境智不谬,是为正观 ·供养三宝是培福,供养道粮是为了使僧众安心修行,可不能搞世俗名利 ·看见种种不如法的现象,竟然不能辨别,这个人心理也有点问题 ·今天讲观特别强调心,因为六根是互通的 ·如今佛门里的人也颠倒,例如说笑不庄严,难道哭比笑庄严 ·佛法的智慧是佛弟子的眼睛,佛门里的人没有佛法,也会高兴,等于瞎 公瞎婆去相亲 能观谓正观,能观是智, 所观是境,境智不谬,是为正观 今天再接着讲,“修行观法”。“观谓正观,能观是智,所观是境,境智不谬,是为正观”,观不能观错,观错了就不叫正观,没观错就叫正观。我们通常说观看,其实观和看是两码事。就好比我们通常说福德,其实福跟德也是两码事。福是福报,德是功德,两个都要修。现在人以为培福就是修功德,还在释迦佛面前放一只功德箱,他代释迦佛要钱。释迦佛可没有让你在他面前放“功德箱”,即使你给人家供养方便,放一只箱子,我也不反对,因为现在要求不能太高。可别叫:“丢点钱,丢点钱。”功德是戒定慧,戒德、定德、慧德;断智悲,断德、智德、悲德。可没有人把修戒定慧的功德丢进功德箱去。 供养三宝是培福,供养道粮是为了 使僧众安心修行,可不能搞世俗名利 供养三宝是培福,要按照佛教的制度修供养,不能按照世间上的一套来搞名利。为了使佛教事业得到弘扬,佛法得到继承,修行人能好好修行,也需要居士们供养道粮。按照释迦佛规定,是四缘生活:饮食、衣服、医药、卧具,里边没有讲到钞票。当然也可以方便一下,供养点钱,你们自己到米店里买。以吃饱穿暖为标准。真正讲起来造庙是居士的事情,不是出家人的事情。是居士造好了庙,请出家人住进去修行。 看见种种不如法的现象, 竟然不能辨别,这个人心理也有点问题 话再说回来,观与看也是两码事,看是眼睛看,观是心里观。当然你不通过眼睛看,心里也观不起。另外一方面,你眼睛看见了,心里没有观,不知道看到的是青的白的,你这个人可能有点问题吧。现在佛门里的人都有眼睛,看见种种不如法的现象,竟然不能辨别,你这个人心理也是有点问题。 今天讲观特别强调心,因为六根是互通的 眼睛是六根之一,叫眼根。眼睛能看东西,所谓六根对六尘,六尘就是色声香味触法,眼睛能够看到前面的东西,辨别是白的黄的、长的短的,那是眼识的作用。眼识直接通意识,心为王嘛。所以我们今天讲观字,特别强调心。如果你眼睛看不见,你有这颗心,对外面的境照样起作用:或者你欢喜或者你不欢喜。眼睛看不见,耳朵能代替眼睛,使你高兴或不高兴,所以六根是通的。 如今佛门里的人也颠倒, 例如说笑不庄严,难道哭比笑庄严 不跟你们讲大道理,大道理繁琐又枯燥。讲一个好笑的故事给你们听,我讲法欢迎大家笑,从前候宝林最成功的地方,就是能引人哄堂大笑,要讲得人家笑也不容易啊。有人说笑不庄严,我就想不通:笑不庄严,难道哭庄严?怎么这么颠倒呢? 佛法的智慧是佛弟子的眼睛,佛门里的人 没有佛法,也会高兴,等于瞎公瞎婆去相亲 有对夫妻是瞎子,叫瞎公瞎婆,(众笑)起了矛盾闹离婚,果然离掉了。(众笑)男瞎子他有的朋友,虽然眼睛不瞎,可也喜欢“瞎起劲”,竟然给老瞎子做媒人,约好时间去相亲。瞎子怎么相亲呢?而且对方也是瞎子。(众笑)朋友特地给老瞎子买了一件新衣服,还跟他说:这是现在最时髦、最流行的,你这么一打扮可漂亮了。一听漂亮,老瞎子也高兴了,所以没有眼睛也会高兴的。佛法的智慧就是佛弟子的眼睛,现在佛门里的人没有佛法,也会高兴,因为他搞迷信。迷信的人个个高兴,个个是瞎子。 初发菩提心修行观法 (26) (初发菩提心修行观法方便颂) 傅味琴讲于太湖法雨山佛学苑 2008.2.14 证果不在于聪明或笨 而决定于正观不正观 提要: ·听法要法喜充满,哭得太悲哀也不好 ·吃有能吃所吃,所以观也有能观所观 ·“能观是智”是指以佛陀的般若智慧去观外面的一切境 ·证果不在于聪明或笨,而决定于正观不正观 听法要法喜充满,哭得太悲哀也不好 还有一个小插曲,从前听居士讲,他在北京听谁讲法,据说讲得也很成功,听的人都哭起来了。(众笑)何必这么悲哀呢?这样子不叫法喜充满,应该叫法哭充满。佛法叫你哭吗?这是让大家风趣风趣。 吃有能吃所吃,所以观也有能观所观 观有所观能观,眼睛看到墙壁,眼睛叫能观,墙壁是所观。嘴巴能吃东西,嘴巴叫能吃。你们有没有吃到我车子里塞不下了,还特地给你们带的慈溪年糕?开化有个王居士,今年拿了三百斤慈溪年糕来供养文殊院。因为好吃,所以我特地给你们带点尝尝。嘴巴吃年糕,年糕就叫所吃,因为年糕是你所吃到的东西,能懂了吗?哈,你也笑了嘛,他也笑了嘛,有人说我像候宝林,(众笑)不过我说的是佛法。 能观所观给你们讲明白了,聪明人只要打个比方就懂,何必罗嗦?你们以后打电话,尤其是长途电话,不要罗嗦,一分钟要收一分钟钱的。我常说我说话罗嗦,其实我这罗嗦挺风趣的啦,我不罗嗦你们会笑吗?神经不要太紧张,我就是因为从年轻到现在,神经一直紧张,结果得了三叉神经疼,很难治好。总算佛菩萨加被,现在好了,偶然还要跳几跳。(众笑) “能观是智”是指以佛陀的 般若智慧去观外面的一切境 “能观是智,所观是境”,智是指佛陀的智慧,佛陀的智慧就是般若智慧,般若智慧最圆满。同样是智慧,世间上人的智慧与佛陀的智慧不同的。世间上人是世间上的智慧,佛陀是佛陀的智慧,一个叫有漏,一个叫无漏,一个叫不圆满,一个叫圆满,一个叫相对,一个叫绝对。佛陀的智慧是绝对的真理,世间上的智慧既然有漏,就是真真假假,假假真真,最后还是靠不住,所以痛苦不能消除。 这个智是借用世间上的文字写出来的。当年佛陀在印度用梵文,咱们看不懂,如今是借用中国的文化来表达,但不能完全表达佛陀的智慧。六度的第六度,是般若度,翻译成智慧度,勉强得很,很多法师都不愿意这么用,仍然称“般若度”。 智字,上面一个知,下面一个日,日就是太阳。世间上人说“知道了,知道了。”实际上他把太阳放在床底下,太阳放在床底下光明就不够亮,很难看清楚世间上的一切。 世间上的智慧远远比不上佛陀的般若智慧,因为它是不圆满的,所以不能用世间上的智慧来观外面的境,一定要用佛陀的般若智慧去观外面的境。这是原则问题,不能拿原则作交易,这一点马虎不得。我们既然是大般若法流,我们所有的法就不能离开佛陀的智慧,要非常严肃、一丝不苟,完全纯粹。这样观,才能观得不错,观得不错,就叫正观。离开了佛法,所有的观点都不是正观! 证果不在于聪明或笨,而决定于正观不正观 佛陀的弟子很多,以十大弟子做代表:舍利弗,正观;目犍连,正观;阿那律,正观,没有正观他们怎么证阿罗汉果啊?连最笨最笨的周利盘陀也证阿罗汉果了。不在于你聪明还是笨,在于你是不是正观。他们头脑里全是佛陀的智慧,没有其他东西,否则就证不了阿罗汉果。 初发菩提心修行观法 (27) (初发菩提心修行观法方便颂) 傅味琴讲于太湖法雨山佛学苑 2008.2.14 要“境智不谬”,就得纯粹用 佛教的观点去辨析人世间的一切 提要: ·如果装有非佛教的思想,就不可能正观,也不可能证果,因为你不是一 个纯粹的佛弟子 ·要“境智不谬”,就得纯粹用佛教的观点去辨析人世间的一切 ·佛法广博渊深,所以学佛法也要学广学深,没有大般若的智慧就达不到 正观的要求 ·修行人非但眼要观,其实六根在接触外界事物时都要分清楚 ·因为有人在佛教里渗入附加品,所以称“相似佛教” ·佛子从佛口生,从法化生,否则就好比把热水袋当娃娃 如果装有非佛教的思想,就不可能正观, 也不可能证果,因为你不是一个纯粹的佛弟子 如果后世的佛弟子头脑里装了一部分儒教的思想,或者脑里有太上老君的思想,你也不可能有正观,也不可能证阿罗汉果,因为你不是一个纯粹的佛弟子,只是个次等品。是释迦佛叫你学儒教、学道教、学气功的吗?我从前在大讲堂里讲法,有人告诉我:“老师,有人听了你的讲法气坏了,可是拿你没办法,因为你讲得没错。”(笑声)总希望这些人听了我的讲法能醒过来,成为佛陀的弟子是光荣的。 要“境智不谬”,就得纯粹用 佛教的观点去辨析人世间的一切 “境智不谬”要完全正,一点不偏,一点不斜,也就是纯粹佛教的观点。这两句连起来说,我们要用佛陀的智慧作为我们的观点去辨析人世间的一切。 通常都说,妈妈喜欢儿子,爸爸喜欢女儿,按照我的看法,妈也是喜欢女儿的,妈喜欢儿子不过是封建社会传宗接代的思想,现在不同了,墙上写着,“女儿也是传代人”。男孩子太顽皮了,简直像个小猴子。还是女儿好,女儿能派点用场。比如我女儿小的时候,我常跟她说:你看好弟弟啊。你假如叫儿子:你看好妹妹啊。等会一回头,人跑掉了。 很少有女孩子把洋娃娃拆掉,(众笑)男孩子把家里的钟全拆光,所以爱迪生是男孩子。也是好事,不拆光只能看到外貌,不能看到内在,无法知道机器内部的构成。我是男孩子,我在你们面前,看得出来,我是一个阳光男孩。(众大笑)男孩有男孩的特性,我喜欢把佛法拆开来看。我讲法时常有个习惯,“你们还有问题吗?”问来问去,怎么没人吭声?咋的呢?都给傅老师讲光了。这套本事你们也要学会。 讲个故事,解放初期,我义父在上海钢铁厂工作,经常要政治学习,回来说:“我们学了以后就没话说了,你的道理都已经给你说清楚了。”所以他特别敬佩共产党。我也是用这套方法,不管你是邪的,你是外道,你的道理我都说清楚了,你就没话说了。 佛法广博渊深,所以学佛法也要学广学深, 没有大般若的智慧就达不到正观的要求 既然要观,你必须要通过分析,分析清楚才能研究透彻,只有通过分析研究你才能了解彻底,看到全貌。你观到这个程度,才能做到没错,没错就叫正观。大家都知道佛法广博渊深,所以学佛法也要广要深,你真正要达到正观的要求,你不深入经藏,你没有大般若的智慧你是达不到的。 今天我休息为什么要讲呢?因为我看你们小住同学来,我就高兴,高兴嘛嘴巴总要动一动。昨天来了三个同学吧?哎,你好像我很面熟嘛,(女:我到开化去过)哎,还好,我老了嘛,还没有老糊涂。(众笑)今天讲的时间不太多,哎,几点钟讲的?(下:五点半)五点半讲的啊?那还可以讲一点。(众笑) 修行人非但眼要观, 其实六根在接触外界事物时都要分清楚 你听到的这个法到底是正还是邪,是清净还是不清净,是确确实实还是虚假的,第一步要把这些观清楚。其实六根在接触外界事物时都要分清,耳朵也要分清楚,这个声音是什么声音?魔王波旬发出的声音,跟释迦佛的声音不一样的。 鼻子要闻闻清楚,到底是香还是臭。什么最香?戒律最香,称为戒香,什么最臭?钞票最臭,因为钞票最肮脏。 嘴巴要吃干净的东西,不干净的东西吃了不卫生的。最低要求,吐出来东西你不要吃。比如世俗气的人刚从酒家出来,打一个嗝,臭死了。假如他忍不住,“哗——”吐出来,你别抓起来吃。你们自己吐出来东西也别吃。你们出家同学还想穿西装吗?(众笑)如果想当西装方丈,岂不是把自己吐出来的东西再吃进去了?你们女孩子出家了还想抱娃娃吗?你们做居士的离了家再想回家,不是吐出来东西又吃进去?佛说的么“反吐不食不尝味”。 因为有人在佛教里渗入附加品, 所以称“相似佛教” 说这些都是衬托,好比从前有部电影叫《渔光曲》,里面有个姑娘在唱:鱼儿难捕租税重,捕鱼人家世世穷,爷爷留下的破鱼网,小心再靠它过一冬。虽然是小插曲,至少也说明了“捕鱼人家世世穷”。 首先要观你学的到底是什么法,尝尝它是不是有正法的味道。别认为味道好就是好,现在很多味道好的东西对身体健康不利的,因为加了很多害人的附加品。真的总是真的,假的总是假的,即使有点像,仍然是假的!所以叫“相似佛教”,有许多连相似佛教都够不上,是邪的。 佛子从佛口生,从法化生, 否则就好比把热水袋当娃娃 小时候小姑娘花样特别多,妈妈在煮年夜饭,几个小姐妹聚在一起也在忙煮年夜饭。样子很像,也有炉子、锅子、菜刀,而且表现得真像,“哎呀,快一点,酱油拿来,快一点,烧火啊。”这叫假烧年夜饭。 小姑娘还爱好抱洋娃娃,“宝宝啊,别哭,别哭啊,”洋娃娃还有头发、有眼睛、有鼻子,画两根眉毛,可它是假的。还有的人呢,家里没有洋娃娃,抱了热水袋当洋娃娃。(众笑)橡皮做的,你能说是真的吗?它有爸爸妈妈吗?谁生得出来啊?(众笑)两个姐妹还抢过来抢过去。(众笑)我希望这些人,有一天能醒过来,明白假的总是假的。别再把热水袋当洋娃娃,连眼睛鼻子小嘴嘴都没有,脸都是橡皮做的,脏得洗不干净。 说“傅老师你到底讲笑话还是讲法?”讲法呀,你不悟嘛还得我给你点一点。佛子从佛口生,从法化生。不懂佛法,你这个佛弟子从何而生?就好比你把热水袋当娃娃,它从何而生?所以我们要正观,就必须学正法,如果你得不到正法,你这个佛弟子就没有小眼睛小鼻子小耳朵,更没有小嘴嘴,好比是橡皮的热水袋。当你发觉不对头,你就对头了。希望大家记住,你没有佛法就没有你佛弟子,必须要学佛法,才是真正的佛弟子。今天到这儿。 初发菩提心修行观法 (28) (初发菩提心修行观法方便颂) 傅味琴讲于太湖法雨山佛学苑 2008.2.20 讲发菩提心是给初发菩提心 的修行人打好修行的基础 提要: ·讲发菩提心是给初发菩提心的修行人打好修行的基础 ·素质不好、基础差的人,修什么都困难 ·遇到困难就苦恼,不是图个方便就能解决,应该找出原因来 ·成就是看你修行功夫,坐禅要入定,听经要开智慧,念佛要一心不乱, 功夫都是一样的 ·修行成就难,难在基础太差了,不肯打基础的人,想把开头跳过,那还有 什么希望呢? ·你不发菩提心,大乘基础打得不牢,你大乘佛法修得上去吗 讲发菩提心是给初发菩提心 的修行人打好修行的基础 我们这一次讲发菩提心特别重要,这是给你们初发菩提心的修行人打好修行的基础。基础没打好,你想把楼房盖得高,要不了多久楼就倾斜了。现在末法时期,修行人已经很少了,即使想修行,很多也是贪高、贪快、贪方便、贪简单,所以佛说:到了末法时期,修行成就的人极少极少。 素质不好、基础差的人,修什么都困难 有人就想:因为末法时期修行困难,成就的人很少,所以我还是修方便法门,求生他方净土吧。这样想,就把释迦佛的四十九年教法否定了。如果你认为现在末法时期的众生都是钝根、烦恼重、业障重,要知道素质不好、基础差的人,做什么事情都困难。比如一个人身体虚,擦桌子也没力气,拿个凳子他也累。同样的道理,素质不好的人修这个法门很困难,修哪个法门都困难。 遇到困难就苦恼,不是图个方便 就能解决,应该找出原因来 天天说苦恼的人,得到了一个方便的办法,以为简单就可以达到目的,所以他们一面苦恼一面高兴,真有点自说自话。末法时期修行很困难,末法时期的人证果困难,禅宗开悟也很困难,念佛要达到一心不乱也很困难。为什么末法时期修行成就的很少?应该找出原因来。 成就是看你修行功夫,坐禅要入定,听经要 开智慧,念佛要一心不乱,功夫都是一样的 真正要成就,是看你修行的功夫,不是嘴里唸唸就能成就。成就的功夫都是一样的,坐禅要入定,听经要开智慧,念佛要一心不乱,还不是一样?佛说法四十九年,初中后一贯,从来没有说出两样的法来,不管是东方佛西方佛,乃至十方佛,说的法全是一样的,所以叫不二法门。比如人吃饭不管是大米饭、秈米饭、面条、馒头,都是厨房里做出来的,都是人吃的,还不是一样的?吃菜呢?不管是萝卜青菜,都是有营养的,也是一样的。如果锅子里装了大便,那就不一样了。 修行成就难,难在基础太差了,不肯打基础 的人,想把开头跳过,那还有什么希望呢? 末法时期证果成道难,关键原因是修行人基础太差了,又不肯好好打基础。打基础很麻烦、很辛苦,凡事开头难,他们最好把开头跳过,那还有什么希望?尤其是现在物质生活发展,五欲泛滥,烦恼更重,别说修行,你要去掉这些贪心就不容易了。 你不发菩提心,大乘基础打得不牢, 你大乘佛法修得上去吗 越是这个时候,基础越要打得牢,那才修得上去。我们今天讲的菩提心就是大乘佛法的基础。你不发菩提心,大乘基础打得不牢,你大乘佛法修得起来吗?佛教传到中国形成很多宗派,这些宗派全是大乘法门,都要发菩提心,否则怎么叫大乘法门呢? 初发菩提心修行观法 (29) (初发菩提心修行观法方便颂) 傅味琴讲于太湖法雨山佛学苑 2008.2.20 修行要懂法义,要照法义去修观, 观法就是修行的方法 提要: ·发了心要修,不修好菩提心也不能称大乘,你不听讲,又怎能修得起来呢 ·修行学坏风气,就没希望,跟释迦佛学就有希望 ·修行要懂法义,要照法义去修观,观法就是修行的方法 ·末法时期修行人抓了方便,丢了根本,真是大颠倒 ·唸佛是以一念止万念,唸佛是方便,根本是一心不乱 ·临终或求往生,或求开悟,或求法身成就,要观得起来,才有把握 发了心要修,不修好菩提心也不能称大乘, 你不听讲,又怎能修得起来呢 发了菩提心只是发心呀,你不修好菩提心也不能称大乘。现在更糟糕了,如果修大乘法门的人只会唱唸,而且唱唸的目的是为了挣钱,那叫菩提心吗?修菩提心首先要懂得怎么修,那就得讲啊。不讲,大家也不懂。现在往往你讲了,他也不听,那怎么修得起来啊? 唸一句佛号吧,只唸六个字,一学就会,谁都会唸,可是他懂得怎么修吗?更别说修念佛法门了。幼儿园老师尚且教小孩子唱:小手放放好,两脚并并拢,小眼睛看老师,小耳朵听老师,说话先举手,唱的内容就是要小朋友做到呀。今天佛门里的人佛法不懂,唱了半天也不知道唱点啥。幼儿园的小朋友说话要先举手,佛门里法师在台上讲法,听法的人在下面自管自说话,修行人败坏到这个样子,修行还有什么希望呢? 修行学坏风气就没希望,跟释迦佛学就有希望 那么我们有没有希望?你不跟他们学就有希望,跟他们学也没希望了。我们不能跟这些人学啊,我们要跟释迦佛学。 修行要懂法义,要照法义去修观, 观法就是修行的方法 “修行观法”,修行不是光烧香、拜佛,那只是礼节。也不是光唸经、唸咒、唸佛,那是读诵。修行最重要的,你听了法、唸了经,懂得法上的意义,要按照法义去修观。你只会唸不会观,还不是木头人?“观法”,就是修行的方法。 末法时期修行人抓了方便, 丢了根本,真是大颠倒 “方便颂”,每种法门都有方便,我们这儿讲菩提心,也有方便。方便是个引导,通过引导,你发菩提心、修菩提心就容易了,可是方便不是根本。打个比方,老太太老花眼,缝衣针穿不进去,有人就发明了穿线器,一穿就过去。可要知道,这个工具是方便不是根本,你不能拿了这个小工具,就不要针,光是这个小工具能缝衣服吗?末法时期的修行人就是抓了一个方便,把根本东西丢了,真是大颠倒,更不可能成就。 唸佛是以一念止万念, 唸佛是方便,根本是一心不乱 一句佛号是方便,它的作用是以一念止万念。你抓住这一个念头,千千万万的念头就不会出来了,也就不会打妄想了,所以念佛是方便。可是根本是一心不乱,哪可以唸起佛来尽打妄想?有人不讲一心不乱,却说只要唸就能往生。那是要了方便丢了根本,会成就吗? 有人宣扬方便法门简单又稳当,所以人就多了。我们也希望人多,可是我们是在弘扬正法,是指导你怎么修行。那些从不弘扬正法的地方,几年都不讲经,邪师邪说多如牛毛,那是在弘扬正法吗? 临终或求往生,或求开悟,或求法身成就, 要观得起来,才有把握 有的人活着不修行,把希望寄托在临命终时,想临终一刹那或求往生,或求开悟,或求成就法身。如果你到时候观不起来,也难成就。七八年前我问一位师父:“我老了,临命终时怎样才能有把握?”他说:“你观得起来有把握,观不起来没把握。” 我们天天修禅定,既修止又修观,止是排除妄念的干扰,目的就是为了观得起来。比如你要成就法身,你就必须要修好空观光明观,把无边无际的空、无边无际的明观起来,明白这个大觉法身就是我。不光是知道这个道理,你还要修起来,要观中有所成就。禅宗的参话头,就是叫你修观,参“念佛是谁”,就是要你观念佛是谁;参“父母未生前本来面目”,就是叫你观自己的本来面目。求往生极乐世界就要修《佛说观无量寿佛经》中的十六观,临终打妄想,阿弥陀佛观得起来吗?所以今天要给你们讲观。
---------------------------------------------------------------------------------------------------------------- 更多傅味琴居士佛学内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