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慈法法师安居日授课·听课笔记:安居第十一日 现代人如何看“信心不相续”的问题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慈法法师安居日授课·听课笔记:安居第十一日 现代人如何看“信心不相续”的问题

  五念门的学习,不是为了使大家有什么学问,希望大家能在日常生活中来实践佛法。这是我们讲课的一个主题,要不然学习就可能会慢慢变为知识的学习,那样在学习交流的时间有体验感受,一旦到生活中就间断了。

  三者信心不相续,余念间故。

  传统修法——行持的无间修

  世尊于人寿百岁时示现施教,因为年龄再小,世尊没法住世了。在我们这个时代,任何超乎常伦的人都十分困难住世。古代人有光相、芳香、特殊的能力都很正常的,那时候人朴实,与诸仙天人来往频繁,但随着人类的恶业在减劫中越来越炽盛,超出常伦的人有两个趣向,一个是取灭,一个是湮没,被大家的业湮没,其德行也彰显不出来了,共业所使故。现在要是出现一个光相的人,可能都会被绑架到美国去。过去中国为了得到罗什大师,把龟兹国灭了。

  所以现在要是出现一个超出常伦的作为者,业力的蒙蔽必然造成要么他没法生存,要么他被大家的业湮没了,他也要趣于平常,为了生存。这个平常不是个坏事情。佛在《法灭尽经》中讲,到人寿五十岁以里,一切贤圣隐没于圣山福地,他们没法住世了,再住世就会造成极大的违缘。另外世尊在一些经典上授记,这些超出常伦的智者或有愿力者,他们就隐没在世俗的娼妓、屠夫、外道、大臣、宰官,也可能是沙门里,但都是极平常的生命来示现他们护持佛法正法住世,护持清净戒法的守护,乃至让末世之人在常规的状态下受到教育等等。

  那么那个时代的教育拿到我们这个时代,余念的间断是十分容易造成的,好比说语言、道德、法则相续的状态都不一样了。

  【师父举了两个人的例子:一是师父的师父对十方信施的惜福、严谨、细腻。】

  很多弟子都受不了他(师父的师父)。回过头来看,我们的心力、观察力、生命的体验根本没有他丰富,没有他来的真实,没有他来的条理、踏实。我们现在的修行的状态、心理的状态没法和他比,我尽量地想使自己的作为充分一些、如实一些,在每个作为中都不要失念,或者说恰如其分,或者说不要迷失,能充分地觉悟自己的人生,就是尊重自己的每一时每一刻每一个三业,往往在一些时候就会随着业习,随着昏沉掉举妄想就不知道跑到什么地方了,也可能可以收回来,但往往都会有一段时间。

  【一是祜巴温忠,他做事的密度很大,每个生活过程的严谨度很高】

  举这些例子,是为说人与人之间的差别啊,那古往今来的差别呢?很多都是没法比的。

  关于信心的相续,过去人和很偏僻的地方【师父举杂多谦祥寺的觉姆闭关几年、十几年,座位不凉的例子】用行持的无间修。

  现在,在发达地区,我们人心、因缘接触的东西就特别的复杂,面儿特别的广,所以这种间断的杂缘、杂念、生活意识就多一些。时代空间不一样,经济、信息发达并不一定是坏事,只是这个时代人的业力的变异是不可思议的。我们现在人寿七十岁,修诸禅定的机会基本没有什么了,第四个五百岁人读经忏悔坚固,我们这个时代是斗诤坚固。“斗”就是矛盾,自己跟自己斗,我们看自己是否矛盾?因为我们的生活意识中在取舍得失善恶大小的法则上,往往我们就会造成心理的矛盾与徘徊,把这个矛盾与徘徊一拿出去,就开始诤论。这个“诤”往往是法的诤论,自赞谤他,很多人读过《心材喻经》,讲自赞谤他堕入恶道的法则。

  说这个时代斗诤坚固,“坚固”就是说大家斗的时候会当真,就是真认为谁是佛教,谁不是佛教,相互否定。三传(南传、汉传、藏传佛教)皆是世尊说的心相教法,就是解决心理问题的一个教法,不能说哪儿的人没有心,是对心理的教育、引导和认知,那怎么能说这儿没有佛法,那儿没有佛法呢?大家会当真,所谓当真、坚固者,就是执为实有,执为实有就是障碍了,反而就动摇佛法的根本,就会建立我执与法执,又违背了世尊的教诲了。

  我们为什么要反复地分析我们这个时代的共业呢?因为不认知共业的话,往往我们会认为自己能干些什么,你要是不了解共业,你做不成的。比如明朝之后,大家特别向往僧法、戒律的恢复,很多有禅定的律师们到后期就转换一个方法了,因为他观察到共业的背离。我们往往对自己很有信心,然后又没有信心,有信心的时候脑子发热,以为自己什么都能做,但你要了解了共业,你就不会气馁,也不会骄傲,因为你的平等心、平常心就会出来了,因为大家都是这样一个环境状态了,你反而能够安下心来,你会从容不迫地做事情,包括修行。共业的事实我们不能忽略,就是我们现在的意识与体力、共业的牵制,一旦忽略,我们就会学习不相应。

  所以,关于不相续,我们现在不能拿老办法比了。过去人用行持的无间修。从作为上来相续地修持。

  现代应机——佛愿载负故本净相续、安心相续

  在我们这个时代用什么方法呢?我们可以在本净的认知、顺性的认知、佛力的认知上下功夫。无间修是靠行持来表达的,这里是靠认知表达的,用载负的东西,我们被佛力载负着、佛愿载负着、本净载负着的这个警觉、这个认知不会忘掉。古代不轻易这样引导人,因为人可能会进入到放逸中,现在把握不好也很容易放逸,就是人会很容易进入放逸的借口,那这个内容就丢失了。所以我们就用念佛来认证本净,你不管持名念佛也好,是忆佛也好,你这个地方还要去用,因为这儿是无修的修法,你念佛、忆佛什么也得不到,但这里面有轻安,有喜悦,有放松,有逾越了业习这样一个内容。所以这个念佛是依止本净、本性,依止着佛力的载负,来观察这个载负力,乘着这个载负力,安住在这个载负力的因缘上忆佛念佛,就是说他不用得失的心念佛,而是被载负的心,就是安心的情况下念佛。只要没有这个方法来勘验,你天天说“我被载负了,被载负了……”,晃晃悠悠的,可能你就是个放纵者,你把阿弥陀佛的愿力,或者说顺性的功德、本净的真实,你当成一种借口了,可能就会丧失利益。所以用念佛来勘验。古代人就是用行持的无间来勘验,来成熟的。

  所以,这个“相续”,我们能不能依本净的心,来用感激的心念佛呢?就是说佛愿回施给我们了,令我们能观察到本净,观察到顺性的功德,我们在这里用一念感激的心来念佛,知恩报恩的心念佛。

  这个地方转不过来,人十分容易放逸。所以很多人看到念佛人,一部分人很勤苦,就是追求“成片”、“一心不乱”的,实际古代人能做得到的,因为外围因缘成熟,比如善导大师一闭关就是十年。那么在这个时代,让我们被载负着,在安心的情况下,审视自己安心在佛力佛愿、顺性的角度,就是不依得失的角度来念佛,是这个时代相对平稳、如实的修法,比较契合我们这个时代的人。依这种方法来认知、实践,认知就是安心,先在安心的问题上解决,再去持名念佛,这样人就比较容易去实践,我们可以对比着做。

  可以把这两个方法来对比:一是依认知来安心,认知佛力、法性、本净的载负,不以得失心念佛,就是依圆满心的心来念佛;再一个是依求一心不乱,求功夫成片的心念佛,求是不足的,不圆满的,亏欠的、不具足的心,现下的业缘现象下的心。

  这两种方法我们可以对比,因为我们不能扼杀任何一个人的思维观察,大家可以在这儿对比观察。我们这个共业时代对法的感召。虽然有个别人与区域能做的到无间的修行机遇,但我们大部分人很难逾越这个共业,所以我们可以对比对比:用无间的行持达到功夫成片的传统修法(过去人修持是要洒净结界设坛的,是要授受的,即一个成就了一心不乱的善知识来引导大家修行),与依圆满、本净、本具、顺性、佛力这样一个圆满安心的认知,在安心基础上来念佛这样一个相续。什么相续呢?本净相续,安心相续。把相续跟安心挂上钩,安心跟本净、佛愿挂上了钩,这样在我们这个时代无疑地是个比较契合我们的机和时代精神的方法。大家可以自己对比实践。

  龙树菩萨、天亲菩萨五念门中所传的,乃至善导大师所传的“安心起行作业”,就是依佛愿来激活本净(实际还是佛愿最重要的),顺性的安心的认知,形成了一个安心的相续,在这个相续上要用功夫,用念佛来表达。

  你安心不安心,就看你念佛不念佛。“我安心了”, 不能这么说,你要念佛。因为啥呢?安心的是闲人,是静人,是智慧的人,是慈悲的人,他没有什么事情了,他只能念佛了,他用念佛来表达这个安心,他不会忙着造业,忙着世俗,忙着名利,他不会这么做了,为什么呢?他安心了。他心宁静下来了。怎么宁静下来了呢?因为依佛愿的回施人人得以往生,他得以安心;因为安心观察到了性德;依性德、本净的载负使自己不断安心;安心在相续中念佛。

  这样一种修法是龙树菩萨传下来的,实际再往早一点是文殊菩萨,再早一点是释迦文佛,再早一点就是阿弥陀佛了,这一支是依智慧教为体。审观智慧人最简单的就是无染的喜悦,他是在意识的无染的喜悦之相续下去修行的,这是其教法的主体。所以释迦文佛说“但得诸乐,无有众苦,是名极乐”,实际这一支(传承)最主要是传播这样一个无染的喜悦。因为我们染著就会很沉重,不管是法我的染著还是人我的染著,都很苦的,没有什么可喜悦的东西。

  如果你说你是个持戒的人,一个求功夫成片的人,我执很难去掉。如果你说“我是个随顺佛愿的人”,你这个“我”本身就消融在随顺这个力量上了。随顺把执著消融了。你说“我们在顺着佛愿念佛,顺着佛力念佛,顺着佛给予的’一切众生咸能往生’念佛”,顺着这个力在念佛,那我们的执著,我执与法执,在这个执著的过程中消融了。我们可以去实践的,不能仅是言说,要实践对比的。

  你说“我要求个功夫成片,一心不乱”,那这个执著就会愈行愈坚,不是故意的就会这样。

  早期我持戒念佛的影子特别重,苍山有个老出家师父过来给我说:“法师,你出问题了。”

  我说:“那你给我开示开示。”

  他说:“你现在这个作为自利不足。”

  当时我十分感动。这个“不足”说到点子上了,很准确,我是十分能感知得到的。因为你依着自己的作为与业相,你怎么反思它都不足,怎么都不足,只要是反思到自己的作为与认知上,它就是不足。大家也可以去反思自己,你的持戒也好,作为也好,心灵深处的认知上,你认为你是满足的十分困难!以前我尝试过,在一天中自己明显的念头很少的,但反馈回来观察,说“不足”是百分之百的准确,描述自己当时的状态——你的作为不足,或者行持不足。

  因为不管是人我、法我,它愈行愈坚是事实,就是说你越往后实践,你越要反思自己的每一个作为,每一个细微的角度,这个反思它就会坚固着法我,这个是难免的,即你依法、依法的感知、法的进趣以为守护,这个守护就是“我”。你一细观,你就感到不足。

  随顺着佛愿平等给予,这个执著就会在你行持随顺的过程中消融了,并不是说我们不执著了,我们还在执著,因为没有亲证法性、性空,你的作为执著是难免的。所以这个时代,我们能随顺佛愿的平等给予,令它相续,那么相续中就会消融你的业力、业习,在这个过程中消融。

  为什么我们费这么大的力气反复地分析自力与佛力呢?或者说本净力呢?因为这个“本净”是不假于修证的,我们都知道佛陀的三身功德中,一切无为之行、寂静之行,在寂光中的无为之为法身分善巧,称为清净法身。法身是顺性彻底的展现,非是造作而来的。所以我们一般称为“实相身”。报德是依愿而起,化身是顺众生的需求而展现的对应的功德与作为。在我们行持的过程中,我们要随顺着三身的功德,这三身是人人心智本具的。这一点我们要是认知不清楚,我们是安不下来心的,就是说三皈依不能产生事实!你说皈依佛,但你的心不具足,没办法造成皈依佛的事实!所以,心智本具,我们所说的人人都有佛性,这是很重要的一个皈依与认知!是作用力的一个载负点,就是说它是一个起点,这个点要是丢了,我们修行就是以亏欠心修,必然有亏欠的结果。亏欠心就是种子,你在漫长的作为中,亏欠必然会结果,结什么果?亏欠的果。

  所以以前入关的仪式要求十分严格,在入关前,你一定要表明你怎么入关、你要修什么法、你的发心是什么,环境有什么亏欠马上就调整,心里有亏欠了马上就调整,然后封关的人要给他说一个圆满的偈赞或提示,令其有所依从,令其无有亏欠。一旦有亏欠,关就破了,若不出关就出大事情。我曾遇到过一个闭关九年的出家师父,后来他又闭了三年关,最后跳崖了。为什么呢?你心里最初的那个种子它会起作用的,我们要不依本具的心,即本来圆满的心去修行,我们要成个什么呢?你那个种子第一个就出问题了,你一起步就出问题了。

  而以佛的果地觉为因地心,种子是圆满的。随顺着佛愿的回施,种子圆满!随顺这个力是极大的善巧!这个地方真是希望大家反复地、耐心地去观察、寻味、对比,不辜负我们这一生,起码说不辜负我们出家修行,或安居学习这一个机会!这一定要反复地去观察审视,就是种子问题!

  龙树菩萨秉承了无量寿佛——释迦文佛——文殊菩萨这样一支无染的喜悦的种子,或说清净平实的种子,在相续着一个教法,即意乐修持。这是一个体系。善导大师称为“安心修持”,近代人提出来的“果地觉因地心”,都在相互地传承着一个东西。这个“清净平实”,就如释迦文佛在觉悟时说“大地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这就是一个种子。如果说自己亏欠、他人亏欠,修什么呢?修下去的结果是什么呢?种下去的就是焦芽败种,怎么会有结果呢?所以,在这个传承中,清净,即所谓智慧门,它依智慧来作为一个种子。果地觉种子,安心种子,意乐种子,清净种子,都是一个种子,都是清净的、真实的、没有亏欠的、圆满的、智慧的。

  这个传承体系,总体是依智慧的种子。因为文殊菩萨是阿弥陀佛的正教令身,即正面使者。藏传佛教中的愤怒金刚、大威德,那是愤怒教令身。就如两国打仗,有唱白脸的有唱黑脸的,有的说一定要打,有的说和谈吧,互不伤害。佛教育众生也要派两个使者,一个是大力的、好战,一定要打败你的顽固;一个是慈悲智慧的,说我们不要战争,你本来都具足,不用打,你很有智慧的。说“不要打仗”的就是文殊菩萨,称为正教令者,即智慧交流,意乐交流,启发你本有的种子,启发你的如来智慧德相,去掉一切众生表面的染著,让你本有的佛性起作用。就象把你海底的摩尼宝取出来,告诉你说:看,你有这个,你需要什么,它是如意的,可以出生一切功德。

  所以文殊菩萨的教法在净土中是源远流长的,即一个正面的教法,它的种子是十分有意思的,清净啊、安乐啊、果地觉啊,让你一起步不入邪见,一起步就圆满,一起步就没有亏欠,在相续中,你安安稳稳地、轻轻松松地、踏踏实实地往前走就行了,不会出现问题、故障。

  以前提倡读《圆觉经》,其中有一个因缘就是《圆觉经》能揭示如来觉性。四种觉性(众生觉性、菩萨觉性、入地菩萨觉性、如来觉性)中,我们能看到什么是圆满的,为什么如来觉性是圆满的,此圆满如何修法?其后面有个修法与净土修法是一样的——“末世众生于诸妄想不加了知,于妄境界无有染著……”,就象我们现在的安心念佛、无染念佛、心不留著念佛,其教法体系是一模一样的,如此行人末世不入邪见,入如来种性故,随顺如来觉故。现在,众生觉性、菩萨觉性、入地菩萨觉性我们都不管了,我们只用如来觉性来念佛,这样就有一个相互启发、印证的东西。

  所以,想不间断地修持、“信心相续”,这个时代我们用认取佛平等回施的方法。阿弥陀佛平等回施的愿就是令一切众生安心的方法,“一切众生咸能往生”,为什么不直接说“一切众生皆有佛性”呢?不起作用故。作用力很重要,“一切众生皆有佛性”大家都听得耳熟了,但你还继续犯习气、做毛病、搞自己的我执与法执。而阿弥陀佛的回施“咸能往生”,就是咸能从自他共业中走出来,这是作用力。

  最重要的一关,就是佛愿的作用力。通过这个佛愿,令我们安心,即让我们所拥有的智慧德相起作用。佛愿的作用,即其回施十分重要!没有他的回施,你的佛性不起作用,你的业力起作用,佛性被埋没了!现在阿弥陀佛把埋没我们佛性的东西全部拿走了!把你的业障都清除了!这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

  第一天我们着重讲,阿弥陀佛的平等回施,是把我们本有的佛性激活的恩德,这是最大的一个恩德了!我们这个时代若不了解这个恩德,我们修持是很困难的。佛愿,把埋没我们众生心智(即如来智慧德相、佛性)的东西给清除了,“咸能往生”就是一把全拿掉了!不管自业、他业、共业,九界众生的所有业与障全给拿掉!说“你能生,你能成”。这个保证的力量是很大的!世间人相互间的一个承诺都有力量,况且佛菩萨的承诺呢?对此我们要善于观察。

  阿弥陀佛把埋没我们佛性的业力、障碍、执著帮我们清除了,通过“咸能往生”,等于回施一个圆满的作用力,让它起作用,让它去成长,把压抑、减损它的东西都给清除了。你看平时人的举心动念,我们不敢说自己是圆满的,说本性上是圆满的,但作为上、思虑上总不圆满。阿弥陀佛说这个没问题,我来接引你,咸能往生。因为我们的业习、执著、所知障,悄悄地、慢慢地把我们本来圆满的自性沉在最深的海底了,并不是你没有佛性啊。所以阿弥陀佛不管再深,把摩尼宝给你拿出来,让它起作用。“咸能往生”,就是取出一切众生心中的摩尼宝,你拿着就用吧,即你的作为从现在起是圆满的了!就这样安心,安一个缘起心,给了我们一个最殊胜缘起,实际也是最殊胜的一个启发,令一切有情本具的佛性真正起作用于每个当下!这是佛给予的啊,阿弥陀佛给予的安心!

  经典中都用“令”,因为最圆满功德表现出来了,我们只要从意乐上审观,最后必然有这种趣向。实际阿弥陀佛的圆成,是法性最圆满真实的表现罢了,或说作用罢了。我们自己的发心怎么都发不圆,阿弥陀佛观察到二百一十亿个佛土,经过五劫思维,做了个最圆满的答案来供养给我们,使我们知道这个“具足”,即有这样一个任何众生从任何角度都没有任何遗憾、亏缺的参照与缘起。阿弥陀佛为什么发“十方诸佛若不称我国土者,若不称我名者,不取正觉”这样一个愿呢?就是说他发的愿、他的国土周全了。大家有圆满的审视了,才有往生彼国的意愿,所以称为妙观察智的成就。净土法门不怕你思维、观察,这是最不可思议的地方,因为我们作为凡夫就要思虑,就要东看西看,那你就多观察吧,你对极乐世界观察得越多,你把极乐世界和娑婆世界及无量世界越对比得多,你就越产生往生彼国的意乐。

  阿弥陀佛怎么安众生心呢?就是当下让你具足的佛性起作用!“咸能往生”、“咸能成佛”,就是具足、圆满的种子在每个当下起作用。这个“作用”就是你的安心。所以,阿弥陀佛给了我们一个“信心”,不是我们自己拥有什么了,因为拥有而不起作用也白搭。这是依阿弥陀佛的愿力给我们一个最殊胜的启发,又有一个最殊胜的回应,令它起当下作用,这样一个安心的方式。实际这是佛愿所促成的。虽然你本具,若没有佛愿的促成,它激不活。激不活就如沉在海底,那我们就漂流在业海上。一旦我们把摩尼宝取出来了,就是让我们本具的心、本来圆满的心起作用了,就促生一切功德,能消除一切障碍,能满一切愿,就能使我们如实地修行。

  所以,我们的“信”是佛所赐予。佛不扮演上帝,但是若没有佛愿力给予来激活我们心中本有的佛性,你是没法起作用的。我们若把佛力往边儿上一放,我们的心又开始不圆满了,种种对比、种种执著、种种烦恼、种种习惯又开始颠倒了,你的安心又安不成了。所以阿弥陀佛的真实功德利益主要就在这一点。“其佛本愿力,闻名欲往生”——阿弥陀佛的愿力使闻佛名者、闻极乐世界国土者生起往生彼国之愿、之欲、之信心。所以这个“信心”,是来自于阿弥陀佛的愿力所加。这个角度希望大家有个对比,你越真诚越好。

  所以,对于昙鸾法师谈的“信心相续”,是佛力所加,佛愿所加,揭示了我们自性的作用、本具的作用,让本净、佛力载负着我们的每一时每一刻每一个举心动念,在这样的载负下,我们会信心相续、安心相续、念佛相续、忆佛相续。这样的相续是很稳定的一个作为。

  昙鸾法师讲“此三句辗转相承,因信心不淳故,无决定。无决定故,念不相续。念不相续故,不得决定。信不决定,故信心不淳。与此相违,名为如实修行相应。是故论主谏言’世尊我一心,归命尽十方,无碍光如来,愿生安乐国’。”论主,即天亲菩萨。

  《往生论》第一句就讲“世尊我一心”。天亲菩萨一开章就讲佛与众生是一心的。世尊与一切众生本来一心,这里的“我”代表一切众生。这就是法界心、无对待心、清净心、圆满心……,赞莫能尽。所以他第一句讲的是“心佛众生三无差别”,这样来安众生心。这是修行的种子啊,修行不能偏离一点。若我们缘佛心,缘与佛心一样,那是什么状态呢?——在忆佛念佛。这是真正的忆佛念佛——世尊我一心,心佛众生三无差别,本无差别,这就是真正地在忆佛、念佛!

  《往生论》第二、三句讲“归命尽十方,无碍光如来”。是揭示“心佛众生三无差别”的如实之相——尽十方无碍光。“心佛众生三无差别”是本质,是尽十方,是无碍之光,众生在此归命,就是忆佛、念佛、成佛。天亲菩萨的每一个字都是法则。

  第四句说“愿生安乐国”。这个“愿”,是成就的意思。世尊我一心,归命尽十方无碍光如来,成就安乐国,成就往生安乐国。此“愿”是已成就的愿,而不是准备做的事情。这是即下即用的教法,当下就是圆满,什么圆满?众生心与佛心无别。

  我们学佛人最大的畏惧,就来自于骄慢与自卑。骄慢会带来畏惧,自卑同样会。我跟佛能一样吗?佛过来说,我跟你一样啊,为什么呢?你可以往生我的国土看看嘛。如果不一样,佛出世不是在欺负我们吗?但是我们的骄慢与自卑,扼杀了这个“一样”的作用。

  所以,“归命尽十方”,表达了心佛众生三无差别的缘起。“归命尽十方,无碍光如来”。“无碍光”是作用,“如来”是成就,成就什么呢?——安乐国。

  这就是忆佛念佛成佛的当下口诀。用龙树菩萨的四句偈子解释这四句话是最简单的——“若人愿作佛,心念阿弥陀,应时即现身,是故我顶礼。”

  “若人愿作佛”,这里连往生都不说了。

  什么人“应时即现身”呢?忆佛者、愿作佛者。佛与众生没有对待啊,是我们与佛对待了!

  “是故我顶礼”,顶礼谁呢?顶礼这些愿作佛的人、心念阿弥陀的人。

  宗下达摩祖师这样讲的:

  “佛具三身。若有众生行诸善事,即是化身。

  若有众生行诸智慧事,即是报身。

  若有众生心地寂静无染无著,即是法身。”

  “即是报身”,就是谁行这个事,谁就是报身!“即”,就是做者,什么做者?心念(阿弥陀)者,愿作(佛)者!

  我们与佛对立着,对着干惯了,说佛在那个地方,佛是那个样的……,我们这个“一心”、“无对待”、“无差别”呢?所有的凡夫就“凡”在这个地方了,很凡,很多杂缘。

  龙树菩萨这四句偈子大家下去可以念一念,讲的十分准确。天亲菩萨的“愿生安乐国”,就是成就往生安乐国。历代的善知识讲法,都不会把佛和众生拉开,都把佛跟我们放在一个因缘上来。我们执著于凡夫,所以佛就是佛,我们就是我们。希望大家善思维,善观察!

  岁次辛卯四月二十六(2011年5月28日安居第十一日)

 

----------------------------------------------------------------------------------------------------------------

更多慈法法师佛学内容

----------------------------------------------------------------------------------------------------------------

 
 
 
前五篇文章

慈法法师安居日授课·听课笔记:安居第十二日(一) 佛住

慈法法师安居日授课·听课笔记:安居第十二日(二) 作愿

慈法法师安居日授课·听课笔记:安居第十三日 “愿望”的

慈法法师安居日授课·听课笔记:安居第十四日(一) 习气

慈法法师安居日授课·听课笔记:安居第十四日(二) 何为

 

后五篇文章

慈法法师安居日授课·听课笔记:安居第十日(二) 现代人

慈法法师安居日授课·听课笔记:安居第十日(一) 现代人

慈法法师安居日授课·听课笔记:安居第九日(二) 阿弥陀

一诚法师:永远以戒为师

一诚法师:了凡四训新解序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