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 禅宗 | 密宗 | 成实宗 | 地论宗 | 法相宗 | 华严宗 | 律宗 | 南传 | 涅盘宗 | 毗昙宗 | 三论宗 | 摄论宗 | 天台宗 | 综论 | 其它 | 护持 |
妙境法师:摩诃般若波罗蜜经讲记 经耳闻持品 2 |
 
妙境法师:摩诃般若波罗蜜经讲记 经耳闻持品 2 《摩诃般若波罗蜜经》〈经耳闻持品〉第四十五 法正老法师慈悲,各位法师、各位居士:不合掌!我们在这里集会,得到慧日讲堂住持的慈悲,共同地学习禅,在学习禅的这七天里面,我们选择《摩诃般若波罗蜜经》的这一品,这个目的是什么呢?也是帮助我们学习禅的,禅里面是有般若的。我们通常说,「布施」、「持戒」、「忍辱」、「精进」这四种功德,是学习禅的基础。在禅里面,有止、也有观。止成就了,就是定;观成就了,就是慧。止是帮助成就慧的,智慧的成就,须要有止的帮助。成就了慧,这句话怎么讲呢?就是得无生法忍以后,那个清净的无分别的智慧,那就叫做成就。这个时候的智慧,就名之为「般若」。 在学习中,都名之为「禅」。这样解释六波罗蜜,就是由凡夫开始修行,到得无生法忍这个阶段,来解释六波罗蜜的。当然已经成就般若波罗蜜的人,得无生法忍以后,他也是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六波罗蜜都修行的。但是,现在按我们凡夫发心修行的境界来说,就是「禅」是在修行的时候说的,成就以后名为「般若波罗蜜」,这么解释。 这个《摩诃般若波罗蜜经》这个题目,我们略去,现在不讲。 〈经耳闻持品〉,解释这个品的题目。般若这个法门,这个无相的般若法门,就是用语言文字把它表达出来,「经」过我们的「耳」根,我们听见了,就叫做「闻」,同时这个第六意识也会生起了;有同时意识、也有不同时的意识。所以,所听闻的般若法门,继续用功修行,也就有「持」的问题。这个「经耳」,听闻般若法门,这是初开始的境界,这是很粗浅的,不是甚深的境界;但是这个「持」这个字,就是有深义了。 这个「持」也通于浅、也通于深;肤浅的意思,我们听闻了《摩诃般若波罗蜜经》这个法门的时候,我们能够受持。这个法门里面,从粗浅的这方面说,有两个意思:一个是文、一个是义。这个「文」,文字的文,文章的文,名句文的文,这个文句是能诠显般若无相的法门的;这个「义」,是所诠显的、所显示的无相法门。我们经耳听闻,就是听闻这两件事,有能诠显的文、有所诠显的义,这个听闻应该有这两个意思在里面。 听闻的时候,由语言文字,明白了般若的无相义,这都是属于浅的方面的,你明白了,你前一剎那明白,后一剎那明白,后一剎那明白,相续不断地,你都能够知道它的文、知道它的义,没有忘失,那也就叫做「持」,摄持。明白一点说,就是我们的念力,念佛的这个念,这个忆念,你的忆念不太差,这个记忆力不错,听闻了这个法句里面的义,你能摄持不失掉,那就叫做「持」;如果听闻了以后,过了没有几个钟头忘了,那就不叫做「持」,这个持的意思不具足了。 这个深义,怎么讲呢?这个「持」的深义怎么讲呢?持的深义分两部份:一个是在凡夫的时候,一个是在入圣位以后的时候。这个凡,应该是外凡和内凡这两个阶级,加上圣位。这个「持」,是能摄持不变的意思,保持不变的意思,那么叫做「持」。我们举一个例,譬如说《般若经》,观一切法空,「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照见五蕴皆空」这里有两个意思:一个是我空、一个是法空。这个文字的般若,语言文字的般若,开示我们:我不可得、法不可得,我们能够这样去通达、理解,但是这是浅义。深义是什么呢?你通达了我空的时候、通达了法空的时候,这里面有相似的我空、相似的法空,这是凡位;真实的通达了、证悟了我空、法空,那就是圣人了。 圣人姑且不说,就是我们通达了什么是我空、什么是法空,常常的静坐、修行,静坐的时候,修止、修观,修观的时候,思惟这色受想行识里面我不可得,色受想行识不可得,这么思惟。思惟还是浅义,不能算是高深。什么境界,知道这个人有深义了呢?就是在日常生活里面,这个利害冲突的时候,你能够无我,无我、我所,那就是有深义了。譬如说,这件事对我有伤害,但是这件事是合理的,合乎道理,合乎道理是合乎道理,我若同意这样做,对我就有伤害;但是你这个人通达无我,观察我不可得,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无寿者相,能通达这件事,这里面没有一个受伤害者,没有一个受利益者。你受到伤害的时候,你观察受伤害者不可得,对方得到利益了,也是不可得,你不感觉到有问题,这就是有深义了,那就叫做「持」。就是在理智上,你有了般若的气氛了,在你的行为上,你有般若的气氛了,那就叫做「持」。 如果说是我讲:色受想行识里面我不可得,我无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我能够把它讲得很明白,能叫你都明白;但是利害冲突的时候,我还是有我的,还是有我,没有你,有我!我不能吃亏,那就是肤浅,那么这个「持」义不具足了。就是到这个时候,你不能够有我空的智慧,你不能保持住我空的智慧。我空的智慧就是般若,法空的智慧也是般若,你不能保持了,那就是浅义,那就没有「持」的意思。 所以这个「持」,当然这样子解,就是应该说由外凡进步到内凡了,这样的人,就有这个「持」义,就是在日常生活里面,他有这样的智慧,他这个智慧能活动,能发生作用。当然这个作用,这个人还是凡夫,但是能调伏烦恼了,用我空的智慧、法空的智慧,能调伏这个私心,调伏有所得的这个私心,调伏自己的贪心、瞋心、愚痴心。那么这个人虽然不是圣人,但是他的三业比较清净,有功德庄严了;阿弥陀佛国「成就如是功德庄严」,这个善男子、善女人的身口意上面,有般若波罗蜜的相似的清净庄严,这就叫做「持」。等到入圣位,那是更高了,那是更殊胜了。 这里说〈经耳闻持品〉,有浅义、也有深义,有深义、也有浅义的,这一品就是说明这件事,所以叫做〈经耳闻持品〉。这种浅义和深义,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是你常常地静坐,有正忆念,修止、修观来的,你常常作如是观,你才能有这样的道力,你才能有这样的功夫,你才能有这样的智慧,你才能有这样的清净的气氛,在你的身口意上。这是由修行来的,不修行是没有这回事情的。 尔时,释提桓因作是念:若善男子善女人得闻般若波罗蜜经耳者,是人于前世佛作功德,与善知识相随。 「尔时,释提桓因作是念:若善男子善女人得闻般若波罗蜜经耳者,是人于前世佛作功德」。现在这里论卷数是第十五卷。《摩诃般若波罗蜜经》是三十卷,这是第十五卷;有的藏经里面分为二十七卷,卷数分得不一样,但是内容是一样的,无差别;论品数是第四十五品。 在这一品的前五品,前五品是赞叹般若波罗蜜这个法门的殊胜;这一品〈经耳闻持品〉以下,是赞叹学习般若波罗蜜法门的人,赞叹修行般若无相法门的人的殊胜,赞叹人的殊胜,前面是赞叹法的殊胜,有法、有人的不同。这个赞叹里面,又分两段,先是赞叹人;赞叹人里边分三段,第一段「明信人之德」,就是他相信这个般若法门,这个人的功德广大,这是第一科。这一科又分两科,第一科「叹浅行人」,就是他不是有高深的修行,他的修行很浅薄,赞叹这个人。 「尔时,释提桓因作是念」,这时候,也就是前面赞叹般若法门的殊胜这一大段结束的这个时候,释提桓因这个人他心里面这样忆念。 「释提桓因」这个人,我们大家都知道,他是忉利天主,忉利天王。这个人福德非常大,他的福德非常大,但是这个人福德虽然大,他还是有善根,能得了初果须陀洹;大乘佛法说,就是得无生法忍了,这个人。按通常来说、一般的情形说,人的福报太大了,就为福报所迷,信佛就会困难了,富贵学道难。但是释提桓因还好,他虽然福报很大,他还知道信佛,还能够抽出时间来到人间学习佛法,这是很难得的事情。 这时候他心里面这样忆念:「若善男子善女人得闻般若波罗蜜经耳者」,若是一个很好的男人、女人,这个「善男子善女人」,这个「好」,怎么叫做「善」?怎么叫做「好」呢?就是这个人最低限度他受三皈五戒了,受了三皈五戒,他不杀生、不偷盗、不邪YIN、不妄语、不饮酒,我们就可以称这个人是个好人了。如果这个人连五戒都不肯受,你劝他受五戒,他不受,那表示他就是要杀、盗、YIN、妄、酒,表示他有这个意思;那我们能称他为「善」吗?这个「善」这个字不能给他。现在这里说,这个男人也好、这个女人也好,都称之为「善」,就是这个人明白一点说,也就是有慈悲心,希望大家都快乐,有这个慈悲心的人。 「得闻般若波罗蜜经耳者」,他有因缘他能够听闻般若波罗蜜这个法门。为什么会有这个因缘呢?就是应该说是有好朋友,有好朋友去引导他。佛在说般若波罗蜜法门,那个人他不会主动来听佛说法的,但是有好朋友信佛,引导他来听,他就肯接受,所以「得闻般若波罗蜜」。「经耳者」,只是经过了他的耳根和耳识这样子,当然这里面应该包括第六意识,耳识和第六意识,听闻了这个法门。 「是人于前世佛作功德」,这个人只是听闻了一下而已,这个人为什么会听闻般若波罗蜜法门呢?就是前世栽培过。前世还不是一般的栽培,他前生遇见佛了,他遇见过佛,在佛那里作功德了,或者礼拜佛、赞叹佛,或者是在佛那里听佛说法,修过四念处,栽培过善根,他有这样功德的关系。 这个「功德」两个字,「德」就是一种良好的事情。譬如说孝顺父母也是一种功德,有慈悲心也是一种功德,能够相信佛法,能够持戒、修定、修慧、修四念处,这都是功德。这个「功」是什么意思呢?就是你要用了力,用力了,你用了力了。就是你用你的身口意,你的身口意用力地去做这种良好的事情了,那就叫做「功德」。如果心里面没有用力,没有用你的心力,那还有一点问题,还有一点问题。「于前世佛作功德」,这个功德,这上面只是这么说,究竟作什么功德,没有标出来。这个「是人于前世佛作功德」,这个「前世」,就是过去生,过去那一生也没有详细说,作过功德。 「与善知识相随」,应该指现在世,现在生,这个人现在世能得闻般若波罗蜜,就可以知道他现在这一生他有好朋友,善知识就是他的好朋友。这个「知识」,他相知、相识、相认识的人里面,有个「好」,大家有多少感情的,其中有一个是佛教徒,是他的好朋友。他和这个朋友相随,就是常和他来往,所以他就能够得闻般若波罗蜜经耳,这个原因就在这里。这也可以看出来,过去生中已经过去的事情,这个不说;就是说现在,你和什么人来往,这件事很重要。你常和好朋友来往,这是一种情形;你若同恶知识来往,也有问题。「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是很有关系。除非你是大菩萨,那另当别论;我们心随境转的人,还是很有关系的。 这一段,是赞叹这个浅行人,他只是闻般若波罗蜜经耳,他就知道这个人前世在佛那里栽培过善根,可见这个人很不简单了。 何况受持、亲近、读诵、正忆念、如说行。当知是善男子善女人多亲近诸佛,能得听受乃至正忆念、如说行,能问能答。当知是善男子善女人于前世多供养亲近诸佛故,闻是深般若波罗蜜,不惊、不怖、不畏。当知是人亦于无量亿劫,行檀那波罗蜜、尸罗波罗蜜、羼提波罗蜜、毗梨耶波罗蜜、禅那波罗蜜、般若波罗蜜。 「何况受持、亲近、读诵、正忆念、如说行。当知是善男子善女人多亲近诸佛,能得听受乃至正忆念、如说行」。这底下第二段「叹深行人」,这个人他在般若法门里面,有高深的修行,赞叹这个人的功德。这一段文里面先说这个「天主叹」,就是释提桓因的赞叹。 「何况受持」,这是释提桓因心里面的话,何况这个人「受持、亲近、读诵、正忆念」呢。前面只是经耳,还有那么多的功德;何况这个人不只是经耳,他听闻了般若法门之后,他还能够受持。这个「受持」就是刚才说的属于浅的这一方面:就是能诠显般若法门的文句,你能够受持;和这个文句所诠显的般若法门的义,你也能受持。的确这个地方有差别,我们有的人,只是对于这个文句可以受持,我能够把《金刚经》背下来,但是《金刚经》里面的义是怎么回事,不大明了,不明了,就是只能文持,而不能义持,这是不同。现在说,文持还要有义持,文义你都能受持。这当然,你就是一定要常常地温习,常常要温习才可以,所以在其他的经论上,不说受持,说温习,常温习。 「何况受持、亲近」,这个「亲近」就是常和它接触,就是有欢喜心,你有欢喜心,你就常和它接近,这就叫做「亲近」。也有一个精进的意思,就是常常地亲近。如果是经过几个月以后再去读一读这《般若经》,经过多少年以后再去读读《般若经》,那就不能说「亲近」,那就是疏远了。所以这个「亲近」这个地方,也有个精进的意思;也就表示这个人很欢喜,对于这件事有欢喜心。 「读诵」,这底下说这个亲近的相貌,怎么叫做「亲近」,就是常读,常阅读这个般若法门的文句;读了以后,又能够诵,就能把这个文句背下来。我们佛教徒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就是不是有意地说谎话,本来是照本读,他说他诵,我诵《金刚经》、我诵《华严经》,有人他说他诵《华严经》,哎呀!我说《华严经》八十卷,你能诵下来?不是,我是照本读。我想,你照本读,为什么说诵呢?不是有意地说谎话,这不对的,诵就是诵,读就是读。读熟了,也就容易诵,或者有意地把它诵下来,这个「诵」还是很重要的一件事,因为你不可能常常拿着本子。譬如说是,我们从经论上会知道,佛菩萨开示我们要思惟这个法义,我们听闻的法义,内心里面要常常思惟,常常思惟。你没有文,你思惟就不方便;你若能背下来,随时可以思惟那一段。背那一段,然后就思惟,背那一段,然后思惟。所以,读诵对于你的思惟有方便,能帮助你思惟,所以读诵也是很重要。 「正忆念」,这个正忆念,下边有个「如说行」,正忆念就和如说行是相通的。前面说「读诵」,这个正忆念也有一个思惟的意思。就是你所读诵的文,你对于这个文句你读诵,然后忆念文里面的义,也就是思惟的意思。思惟和忆念是相通的。譬如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这是个文句,文句里面有义,义比这个文是更深、更广;经过思惟、观察,才能知道,你明白了,思惟、观察,就把这里面更深、更广的义显现在你的心里面,那就叫做「忆念」。所以,这个忆念也有思惟的意思。 前面这个「读诵」还是属于闻慧,属于闻所成慧;忆念就是有思所成慧的意思。这个思所成慧,比闻所成慧更高深了一点,更高深,就是更深刻了一点。经过思惟,你对于那个般若的道理会认识得更深刻,这个地方也是很重要。但是我们汉文佛教徒,对于这个地方多数还有点问题,多数是疏忽了,只是把文读一读,也可能会想一想,就完了,这个思所成慧不是太具足。 「如说行」,这个如说行,就是修所成慧了。修所成慧和前面闻所成慧、思所成慧有什么不同呢?闻所成慧、思所成慧,都是在散乱心里面的境界,心里面没有得定。这个修所成慧,你要修奢摩他,要得定。先是欲界定,而后到未到地定,到初禅、二禅、三禅、四禅,这就是得定了;在定里面去思惟般若义,思惟诸法实相的道理,这个时候叫做「修所成慧」。 这个闻所成慧,如果你得到了,可以讲,也可以为人讲一讲这个道理,的确就是讲一讲而已。这个思所成慧,就能够比闻所成慧所讲说的道理,更深刻了一点,更深刻,力量也会强了一点,也能多少地改善自己的行为。这个思所成慧,能改善自己的行为,当然改善的不是很多。修所成慧可是不简单了,能断烦恼、能得圣道,可以得无生法忍了。 所以,闻所成慧、思所成慧这两种智慧,力量不是很大;修所成慧力量非常大,能够断除我们内心里面贪瞋痴的烦恼。无始劫来,时时地不是贪、就是瞋、再就是愚痴、邪知邪见,熏习的力量非常大,你想要贪心若动的时候,不要贪,不可以,这个瞋心动了,不要瞋,不可以,非瞋不可,非贪不可。现在,虽然是烦恼力量那么大,这个修所成慧能把它断掉,能使令它不贪。贪的境界出现,能不贪;瞋的境界出现,能够不瞋,我就是不发脾气,心就是平静不动,能够不动心,这就看出修所成慧的力量大。修所成慧为什么力量大?就是因为有定的关系。 我们佛教徒修禅定,目的就是为了断烦恼,目的就是在这里,所以这叫做「如说行」,如你为人所讲说的,如佛所说的,如自己为人讲说的,或者也可以这么说,如佛法说的般若法门,在你的身口意上,尤其是在你的心里面、第六意识要加以修行,要加以实践。这个「行」,修行这个行这个字,是我们人在走路,一步一步地向前走,叫做「行」;现在这个行,是从凡夫这个地方向圣人的那个地方去了,一步一步地向圣人那个地方去了,叫做「行」。这个「行」可不是一般的这种境界。 所以,「亲近」,亲近是精进的意思,怎么叫做「亲近」呢?你能够读诵、还能正忆念、还能如说行,这就是亲近的相貌,也就是你学习佛法的一个次第。 「当知是善男子善女人多亲近诸佛,能得听受乃至正忆念、如说行」。这是赞叹深行人。这个深行人,什么叫做「深行人」?就是他具足了闻思修三种智慧的人。不只是闻慧,闻慧还是浅,思慧也不够深;要有修慧了,这个时候就叫「深行人」。如果说,没有闻慧、也没有思慧,我就修禅定,我在禅定里面思惟般若义,这个人也不合道理。没有闻慧、思慧的基础,你不可能有修慧。单独去修,也是不合道理。只是闻慧和思慧,也不合道理。就是闻慧、思慧也有,又有修慧,这三种智慧都具足了,这是最如法的,这个人及格了,最低限度有六十分,就及格了。 我们从这里知道一个消息,知道在佛法里面的一个消息:譬如说我想要得无生法忍,我想要成为圣人,你一定先要闻、思,学习佛法。或者是学习《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也可以、学习《摩诃般若波罗蜜经》也可以、你学习《华严经》也可以、学习《法华经》也可以、你学习《维摩诘所说经》也可以、你学习《阿含经》也是可以,经过闻、思,经过这两个阶段以后,然后你还要修禅定,禅定成功了,在禅定里面观般若义,这样子就叫做「禅」。若是我们对于佛法没有闻思修,闻慧也没有,或者有一点闻慧,而思慧没有;或者闻慧只是小小有一点而已,闻思都不具足,说我就要修禅定,我想要得无生法忍,没有那么回事情,没有这件事的。所以从这里知道学习佛法的次第,是应该这样子,才合道理。 「当知是善男子善女人多亲近诸佛」,前边「闻般若波罗蜜经耳者,是人于前世佛作功德,与善知识相随,何况受持、亲近、读诵、正忆念、如说行」,闻思修三慧都具足的这个深行人,他的功德不是更大了吗!有多大呢?「当知是善男子、善女人多亲近诸佛」,就是过去生中他亲近了很多佛的。 「能得听受乃至正忆念、如说行」,他今生,他才能够听受般若波罗蜜法门,乃至到能正忆念、如说行的,他才能的。所以今生若能这样子,就表示他前生亲近过很多佛了,这可见很不简单。 「能问能答」,「乃至正忆念、如说行」,而这个人「能问能答」,在般若法门里面,能提出问题,他也能回答问题,能有这样高深的智慧的。 「当知是善男子善女人于前世多供养亲近诸佛故」,他亲近了很多佛。「闻是深般若波罗蜜,不惊、不怖、不畏」,这个地方说出一件事来,他听闻这个甚深般若波罗蜜法门的时候,他心里面没有惊、怖、畏这件事。我们学习佛法的时候,只是从文字上这么样去念一念,也可能生欢喜心;但是对于般若波罗蜜这个甚深义,你若真实用心去学习的时候,你又能够生欢喜心,这件事还是不简单。所以这里就把这个问题提出来,「惊、怖、畏」,就是有的人,他听闻般若波罗蜜这个法门的时候,他心里面有恐怖心。有恐怖心,什么恐怖心呢?就是「照见五蕴皆空」,这个「空」这个地方,譬如说,我们这个生命体,我不可得、色受想行识也不可得,都是空无所有的,这样的道理,你欢喜吗?你欢喜不欢喜?你就这么一念就过去了,也没有什么,好像没有什么;你真实停在那里想一想,没有我可得、也没有色受想行识法可得,一切法都不可得,这个道理你欢喜吗?那恐怕不一定,恐怕不一定。 这个「不惊、不怖、不畏」这个话,《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也有这种话。当然我们佛教徒,我刚才说,我们汉文佛教里面,这《金刚经》流行得很广,受持、读诵的人也特别多,那个「惊、怖、畏」那个地方,你怎么讲?我看不是容易。「惊、怖、畏」,就是观一切法都是空,真实要想起来这个问题,有的人就害怕,就生出了恐怖心,认为这是不合道理,都是空了,断灭了,都是空了,没有「我」可以吗?没有你可以,没有「我」可以吗?就是很多的问题,就是不相信,认为这是不合道理。所以如果决定这样子去信受奉行的话,就是生恐怖心,认为这不合道理,所以生「惊」。
----------------------------------------------------------------------------------------------------------------- 更多妙境法师佛学内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