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妙境法师:摩诃般若波罗蜜经讲记 尊导品 4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妙境法师:摩诃般若波罗蜜经讲记 尊导品 4

   阿难白佛言:世尊!云何以不二法回向萨婆若布施,是名檀波罗蜜;乃至以不二法回向萨婆若智慧,是名般若波罗蜜?

  这是阿难尊者问。下边「佛告阿难」回答。

  佛告阿难:以色不二法故,受想行识不二法故,乃至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二法故。

  这是回答这个问题。

  世尊!云何色不二法,乃至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二法?佛言:色、色相空。何以故?檀波罗蜜、色,不二不别,乃至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檀波罗蜜,不二不别;五波罗蜜亦如是。

  从这里开讲。佛回答阿难尊者的问题。「色、色相空」,就是我们佛教徒学习佛法以后,愿意转凡成圣,有这样的愿,我不愿意有老病死苦的这个凡夫境界,不高兴这一件事,我现在愿意成为圣人。有了这样的愿以后,能够发心修学圣道。修学圣道,其中一件事呢,就是「色、色相空」,就是在奢摩他里面做如是观,修这样的止观。

  修这止观的时候,也修止、也修观。修止的情形呢,也可能是才开始修止,修这个叫奢摩他的止,也可能修学很久的时间了,有多少成就了,也可能是这样子。不管是才开始修止,或者是止有成就了,其中也都可以修观的。

  修观呢,修两种观:第一个就是观这个色是因缘生起的;这个色,主要是自己的身体,我们这个身体,就是色成就的,其中也有受想行识,色、受、想、行、识,这五种,做我们的所缘境。但是观察的时候,分两部分,先观察色是因缘有的,就是缘起观。缘起观呢,就是有的人身体高大,为什么我的身体矮小,他的高大呢?就是因缘有。我为什么是女人?因缘有的。你为什么是男子大丈夫?因缘有的。就是缘起的,不是自然的就是女人,不是自然的就是男人,不是的,都是因缘有的。那么现在先观察我自己这个身体,不管是高大也好、是矮小也好、是非常的美妙也好、或者丑陋也好,都是因缘有的,这个色这个地方就是观因缘有,这是第一个观。

  第二个观呢,「色相空」。这因缘有的色,它是自性空的,也就是自相空,或者自性也可以、自相也可以;自性空,观察它自相空无所有的,就是没有因缘的时候,这个色的体性、相是没有的,就是这样观察。

  「何以故?」什么因缘,我们要这样观,这样观有什么事情呢?「檀波罗蜜、色,不二不别」,这样观的时候,你就会感觉到,你布施的时候,这个檀波罗蜜也是因缘有、自性空,色也是因缘有、自性空,在自性空上檀波罗蜜和色没有差别,「不二不别」,不是两件事,它们这两件事是无差别的,都是空无所有的,这样观察。

  「乃至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檀波罗蜜,不二不别」,这其中呢,有受想行识;受想行识也是都是缘起的,缘起的也就是自性空。这个地方,我们尤其是欢喜看话头的人,你要注意,注意这件事;注意什么事情呢?譬如说:色缘起有,然后色相空就是自性空,受也是这样子,想行识,我们这个明了性的心,它也是因缘有,它也是自性空。这个和我们看话头的人,不学习经论的人,他们去静坐的时候,心里不一样的、不一样的。我们不学习经论的人,他也会静坐,有的时候他心里有个想法,就是:我现在这个心没有一切虚妄分别,什么都不想,也没有贪、瞋、痴,什么都不想,就是明静而住,就会出现这件事。我们不修行的人,心里很多的妄想;等到修行久了,你看话头,或者是其他的方法,当然多数是不修观,只是修止,就会出现这件事;出现这件事,感觉我这一念心啊,明静而住,没有杂念、没有妄想。这时候,这一念心是什么?我们自己会怎么想?这不是我的真心吗?不是我的常住真心吗?就会这么想。

  但是现在《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呢,它告诉我们自相空,你这一念明了性的心是缘起的,是自性空的,这就是不同。我们不学习经论的人,就是看话头这个人,或者是没有看话头,你只是修一点不净观,或者修一个制心止,或者修什么止,就是让这个心寂静住,就会出现这件事,我虚妄分别,那是妄心,我现在心里面离一切虚妄分别,我这是真心,这是我的真心,就会有这件事,会这样想。这样想,这件事对不对呢?这件事对不对?

  但是现在我们读这《摩诃般若波罗蜜经》,这《摩诃般若波罗蜜经》有龙树菩萨《大智度论》有解释,解释这个《摩诃般若波罗蜜经》,他告诉你,这一念心是因缘有,是自性空,自性空里面色不可得、受不可得,想、行、识,识不可得,就和那个完全不一样,和那个想法不一样。

  我们…这个《大智度论》,如果是学习佛法的人,有可能是学习到这里,也可能还没有学习,只学习过《楞严经》,其他的不学习,这是一个情形。但是古代的,佛法来到中国来,在南北朝的时候,不同。我多说几句哦!这个达摩禅师是禅宗的人所尊重的,他是初祖,尊重他;实在来说,我认为后来的禅宗的人不尊重达摩禅师的,大概要写文章的时候,说达摩禅师是初祖,赞叹几句,但事实上你没有尊重他。因为什么知道呢?因为他告诉我们的华人、汉人学习禅的时候,就是慧可禅师跟他学禅,他告诉他学习《楞伽经》,以《楞伽经》来印心,是这样子。《楞伽经》怎么样说禅呢?《楞伽经》说到「妄想无性」,说到这句话,就是过去的圣人辗转地传到现在来,告诉我们学禅,就是「妄想无性」,说这句话。这句话怎么讲?就是我们打妄想的「妄想」,「无性」是有无的「无」,「性」就是人之初性本善的「性」,「妄想无性」。我们这句话怎么讲?我看,你若不学习《楞伽经》,你不学习唯识的道理,你这句话不会讲,你讲不来的。我们很容易就是,就是我这一念心明静而住,那是常住真心,这是我的本来面目,多数就是这么讲,这样感觉讲得很明白了,自己也感觉到欢喜。但是你若学习这个《楞伽经》,《楞伽经》不是这个意思。现在我们学习这《摩诃般若波罗蜜经》;《摩诃般若波罗蜜经》,我们在禅宗来说,初祖是达摩,二祖是慧可,第三祖是僧灿,第四祖是道信禅师;你看道信禅师传,他学习禅,他不学习这个《楞伽经》,学习《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学习这部经啊!当然是也没有看话头这件事,都是依据经论来学习禅,学习这个禅,当然我们一定是要读龙树菩萨《大智度论》对它有注解,对这个《摩诃般若波罗蜜经》有注解,那一定是要看看龙树菩萨的解释,一定是这样。

  但是另外还有一件事,是什么呢?就是在隋唐时代,就是和智者大师同时,和天台智者大师同时,大概比智者大师稍微年轻一点吧,这位法师他是三论宗的大德,他对这部经也有注解,就是《摩诃般若波罗蜜经义疏》,解释这部经叫「义疏」,仁义道德的「义」,疏就疏通的「疏」,就是解释它的道理。这部经呢,在大正藏里没有,在续藏里就有,续藏里有是什么样子呢?残缺了,不全了,就是那一段文还是有,但是那个字就是乱了,你要多用点心,才能知道它什么意思,那个句子前后,有些地方不是原文了;有的地方也还是原文,但是有的地方错乱,有的地方是残缺了。为什么会这样子?就是我们中国佛教不重视这本书,不重视,不重视这本书,使令这本书就是残缺了,这就是看出来我们中国人,我们应该怎么说好?这么宝贵的书,我们这个《摩诃般若波罗蜜经》自己读,应该很多地方不大容易懂,有这么一本书来做注解,我们应该尊贵它,宝贵、好好地保护它,怎么会让它残缺了?就是我们中国人不重视这件事,所以,现在总算还有这本书,在藏经里面有,但是不容易读了。如果你好好努力呢,还可以对付,也可以知道多少。这是我们中国人哪…怎么说呢?就是这样子,不知道重视这个宝贝啊!不知道!而使令我们学习佛法的人,不能够体会,不能认识古德对佛法的开示,教…我不知道;我们自己现在这么想是这样子、这样子,可见这件事遗憾不遗憾?我认为非常地遗憾!

  所以这上面说「色、色相空」,受想行识,「识」也是自相空,那和我们在那里坐在那里感觉这一念心明静而住,这是常住真心、性净明体,这是我的本来面目,它们是一样的吗?是一样吗?应该是不同的。不一样。

  「何以故?檀波罗蜜、色,不二不别,乃至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檀波罗蜜,不二不别;五波罗蜜亦如是」,也都是这样子,都是缘起的,都是自性空,在自性空里面,一切法无差别相,应该这么去理解。

  以是故,阿难!但称誉般若波罗蜜,于五波罗蜜乃至一切种智,为尊导。

  而这个你能观察它是缘起,观察它是缘起自性空,不二不别,这完全是般若波罗蜜的力量。这是佛告诉阿难、招呼阿难尊者,所以「但称誉」赞叹般若波罗蜜,于五波罗蜜乃至到一切佛的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一切种智,为尊导,它是最重要的,是我们的老师,我们应该这样学习般若波罗蜜。

  这前面是法,这下面第二科,是譬喻。

  阿难!譬如大地,以种散中,得因缘和合便生,是诸种子依地而生。

  佛又招呼阿难尊者说个譬喻。譬如这个大地,「以种散中」,以各式各样的,或者是包米、或者是谷子、或者是高粱、或者是这些植物,散在大地里面。「得因缘和合便生」,散在大地里面,还要得因缘,还要有水、要肥料,各式各样的因缘;这个芽,这个种子才能生芽,才能生出来。「是诸种子依地而生」,各式各样的种子,都是以大地为依止处才能生芽,然后生根、茎、枝、叶、花、果才能生出来。

  这是说譬喻,下边合法。

  如是,阿难!五波罗蜜依般若波罗蜜得生,四念处乃至一切种智,亦依般若波罗蜜得生。

  「如是」,就是前面这个譬喻,前面这个法、前面这个譬喻是这样子。佛又招呼阿难,「五波罗蜜依般若波罗蜜得生」,我们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它也要以般若波罗蜜为依止处,它才能出现的,它才是「波罗蜜」;如果没有般若波罗蜜的话,那些它不是出世间圣道,不是的。

  「四念处乃至一切种智,亦依般若波罗蜜得生」:「四念处」,就是身受心法,也就是三十七道品之一,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觉支、八正道,这个地方就没有提;「乃至一切种智」,在佛的一切种智。这么多的圣道,「亦依般若波罗蜜得生」,也是要依靠般若波罗蜜,观一切法是缘起的,缘起都是自性空,要依它这个智慧,才能成就圣道。这个「一切种智」,是果,就是佛的无上菩提,它也是要依这个智慧,才能出现的。

  这是前面这一段,前面阿难尊者提出一个疑,然后佛为他解释这个疑惑。下面第三段,就是结束这一段。

  以是故,阿难!般若波罗蜜,于五波罗蜜乃至十八不共法,为尊导。

  结束这一段文。「为尊导」,所以赞叹般若波罗蜜,是这样意思。

  尔时,释提桓因白佛言:世尊!佛说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般若波罗蜜乃至正忆念者,功德未尽。

  这是前面说般若波罗蜜为尊导,这下面第二科「重明二世功德」,就是我们若学习这个般若波罗蜜,我们有二世的功德,就是现在世和未来世,都是有功德的、有利益的。这一科里分四科,第一科是「天主明受持般若功德」,这个天主是佛的弟子;不是天主教、基督教的那个天主,不是。天主教说的那个,他是万物的创造者,按佛法的态度来说,根本没有这个人;世间上的万事万物,都是我们众生自己创造的,不是天主给我们的,不是。这个孔夫子有这个思想,孔夫子有一点天主教、基督教的思想,但是这个「天」是不是说的是一样?这个事不知道,因为在我们读孔夫子的书,这个《论语》、《孟子》这些书里面说到天,但是「天」怎么回事,没有明白的…说得不够明白。我们简单地这么讲呢,譬如说是《中庸》说:「天命之谓性」,这句话就有一点天主教的思想,「天命之谓性」。明白一点说是就是这个「性」,你看朱熹他的解释,我不同意;要我的解释呢,「天命之谓性」这个「性」是什么东西?「性」就是我们的心,天命之谓性。这个心,我们这一念心从那里来的?「天命」,就是天老爷给的,天老爷给我们的心,你读那个《中庸》那个文,你读《论语》,它就有这个意思。「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中节谓之合」:「喜怒哀乐之未发」,有未发、已发,从那里发?就是从这个「性」里头发出来的,就是从心嘛!心有喜怒哀乐嘛!这前后文这样就合。这样说,我们的心,也就是我们的身体嘛!身体以心为主,是天老爷给我们的,孔夫子,儒家有这样的思想,有这样的思想;这和佛法是不合的,佛教是你自己创造的,不是天老爷给你的。

  那么现在说这个「天主」也更不是天主教的那个天主,这个是谁呢?是欲界天那个三十三天的主,其中,须弥山上有东西南北,每一方有八个天,四八三十二,这个中间有释提桓因就是「天主」,是三十三天。而这个呢,他是有生有死的缘起的,而不是所谓上帝的,按佛法来讲,根本没有那件事。

  所以这个「天主」,就是释提桓因「明受持般若功德」,他是佛教徒,学习过佛法,说他在法会大众里面说明受持般若的功德,我们学习般若,不会白学习的,会有功德成就的,这个意思。这又分两科,第一科是「总标」,总标他的功德。

  「释提桓因白佛言」,就是这个天主他对佛说:「世尊!佛说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般若波罗蜜乃至正忆念者」,佛曾经这样开示我们,曾经这样教授我们。说「善男子善女人」,这个「善」字怎么讲呢?就是受三皈五戒的人,名之为善,这个人归依佛、归依法、归依僧,他还能够受持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修十善法,这个人是善。如果这个人没有归依相信佛法,而这个人又杀生、又偷盗、邪淫、妄语、饮酒,这个人能称之为善吗?所以最低限度是受了三皈五戒的,对于佛法有信心,说这叫做「善男子善女人」。

  「受持般若波罗蜜乃至正忆念者」,就是有三皈五戒的基础这个人,他再来学习般若波罗蜜,学习呢,是有个次第的,在这个地方简单说就是有三个次第:一个「受持」,「乃至」就是中间还有经过一段,就是读诵,受持、读诵、正忆念,就是三个阶段。三个阶段,这个读诵和受持有什么差别?这个「受持」是有两个解释:第一个解释就是温习的意思,我读诵这个《摩诃般若波罗蜜经》的文句,我读、我还可以诵,能背它,这个受持呢,还不断地温习,这是一个解释。第二个解释呢,这个「读诵」是读诵《摩诃般若波罗蜜经》的文,「受持」是受持文里面的义;读诵它的文、而受持它的义,就是你读诵这个文的时候,你不可以只是读诵它的文,你还要通达它的义,而这个义在你心里面能受持不失掉,是这个意思。读诵其文、受持其义,受持其义而不失掉,常常能忆念不失掉。

  这个「不失掉」,什么叫做失掉?什么叫做不失掉?就是譬如说有人赞叹我好,我就执着这个赞叹好,忘掉了《摩诃般若波罗蜜经》的义,这个义忘掉了。如果你没忘掉呢,这个赞叹我这句话,里面的义都是因缘有,是自性空的,不为他赞叹所动。譬如说这个人骂我、毁辱我,或者是真实的有错误,或者是没有真实、他冤枉我,你就生了忿怒起来了,那就是忘了,忘了《般若经》的义了。譬如说没有忘呢,就是这也是因缘所生法,它就是自性空的,自性空里面,这个骂我这个事没有,没有这个事。你若能这样思惟、观察呢,那就是受持,没有失掉,《般若经》的义没有失掉,有这个意思。

  所以是「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般若波罗蜜乃至」中间还有读诵。这个「正忆念」呢,那和前面的受持、读诵又不同了,什么不同呢?这个人修止观了。前面受持、读诵是散乱心,还是各式各样的分别境界;若是正忆念的时候,去打坐了,打坐,在心里面修止、修观,这个时候叫「正忆念」,是那么意思。

  「正忆念」这个「正」这个字,就是心里面不打妄想,心里面寂静住,在寂静住这里正住,这个正住的时候就是在定里面的时候,而心里面还忆念般若的义,就是修观了;「正」是止,「忆念」就是观,是这样。

  这是分三个次第:一个是读诵、一个受持、一个是正忆念,这三个次第。在学习佛法的次第,读诵是属于闻慧,受持就是思慧,正忆念就是修慧。这有什么不同呢?这三个阶段有什么不同?我们只是读一读这个经的文,读诵这个经文,这是闻慧;闻慧就是知道这件事,但是不能发生作用,不能调伏烦恼,我们照样还是贪瞋痴。但是若是受持,时时地忆念,时时地思惟这个道理,它就作用大一点,就是有可能会没有忘,人家骂你的时候,或者是赞叹你的时候,给你占便宜的时候,你可能不忘这个般若波罗蜜的义,这就有一点多少能调伏一点烦恼,多少能调伏一点。这个正忆念呢,是得了禅定,在禅定里面能够深入般若波罗蜜经的义,就有可能会得圣道了。那个时候,你才尝到了般若波罗蜜经的味道,你可能会由凡而圣了。我们今天的佛教徒,《摩诃般若波罗蜜经》这个名字都不容易听到,就是听到了,只念一念就算了,若肯学习啊,不容易;你想要学习这部经,还不容易。说我听说《大智度论》是它的注解,但是听说就算了,你想要读一读《大智度论》吗?也不容易,也不是容易的。

  但是现在,佛菩萨是慈悲告诉我们,「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般若波罗蜜乃至正忆念者」,能这样按照这个次第学习《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功德未尽」啊!佛说,这样的次第地学习《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功德是很多的,得到的利益是很多很多的,但是刚才前面说的,没有说完,它的功德你没有完全说出来。这是「总标」,就是把这个大意例出来。

  下面第二科呢「释有五种功德」,就是这个天主,佛的弟子这个天主,他解释受持、读诵、正忆念《摩诃般若波罗蜜经》有五种功德,所以分成五段。第一就是「明由受持般若即受持三世诸佛道」,这是第一个。

  何以故?受持般若波罗蜜乃至正忆念,则受三世诸佛无上道。所以者何?欲得萨婆若,当从般若波罗蜜中求;欲得般若波罗蜜,当从萨婆若中求。

  「何以故?」前面说「功德未尽」,怎么知道呢?「受持般若波罗蜜乃至正忆念」,如果这个善男子善女人肯这样学习《摩诃般若波罗蜜经》的话,「则受三世诸佛无上道」,这个「受」在这里就是能得、能获得,你若这样学习《摩诃般若波罗蜜经》,你就能成就过去佛、现在佛、未来佛的「无上道」。「无上道」是什么?就是佛的智慧。这个「道」应该说是无障碍,譬如这里有条道路,没有障碍,能通、能达到、能到你到的地方去,中间没有障碍,那么这就叫做「道」。现在是说我们凡夫修学圣道,能到佛的境界去,中间没有障碍,那么这叫做「道」。这个「道」呢,全部的说,就是戒定慧;戒定慧是有无障碍的,能达到佛的无上菩提到那里去,但是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般若为尊导,般若是无上道,它能成就佛的无上道。

  这是学习《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得到的功德,下面再加以解释。

  「所以者何?」什么理由这么说呢?「欲得萨婆若,当从般若波罗蜜中求」:「欲得萨婆若」,「萨婆若」就是佛的智慧,就是无上道,你想要成就佛的无上道,「当从般若波罗蜜中求」,你要学习般若波罗蜜,才能成就的。这样说呢,这个「萨婆若」这是果,般若波罗蜜就是因,由因而得果。

  「欲得般若波罗蜜,当从萨婆若中求」,那么得无上菩提,要从般若波罗蜜中求;学习摩诃般若波罗蜜,我们才能够得无上道。这个般若波罗蜜从那里中求呢?到什么地方去求这个般若波罗蜜呢?所以欲得般若波罗蜜的因,「当从萨婆若中求」,从这个佛的智慧告诉我们,就是佛的大智慧为我们讲解《摩诃般若波罗蜜经》,你要从这里求。这话里头可是很有意思啊,就是我们相信佛的话,佛这么告诉我们的,你从这里求般若波罗蜜。你若一个普通的凡夫,说出来的话那靠不住,凡夫说的话靠不住的。但是我们凡夫就有这个问题,不知道要尊重佛,其他的人说的话就变成宝贝了,一直地不放松,而不知道学习佛的法语,这是个问题。

  世尊!受持般若波罗蜜乃至正忆念故,十善道现于世间;四禅、四无量心、四无色定乃至十八不共法,现于世间。

  「世尊!受持般若波罗蜜乃至正忆念故,十善道现于世间」,这是第二个功德,前面说的那个无上道,那是最殊胜的功德。下面第二科,第二科是从发心开始。

  释提桓因他就说:「世尊!受持般若波罗蜜乃至正忆念」的缘故,「十善道现于世间」,我们学习摩诃般若波罗蜜的人,我们会表现出来什么事情呢?就是十善道,就是我们身口意三业,这个身业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这三种善法出现世间;我们不说妄语,不妄言、绮语、恶口、两舌,这四种过失都没有,我们说诚实语,这是又四种善法;我们心里面还有贪瞋痴,这是三种罪过,现在也能够消除,这加起来就是十种善法。「十善道现于世间」,这是一种功德。

  下面这「四禅、四无量心」;我们一般人修学十善法,有的人也能做到,虽然不静坐我们也能做到,这十种善法能做到,但是也有人可能有困难。下面若加上静坐呢,就有可能十善法容易做到。这「四禅」就是初禅、二禅、三禅、四禅,这色界天的四种定;在这四种定之前,就是还有欲界定、还有未到地定这两种定,这两种定是四禅的前方便,我们若是按照坐禅的方法去做呢,最初是先得欲界定,而后再进一步得到未到地定,得成就了未到地定的时候,得初禅就容易了,得初禅不难;你若是在欲界定的时候,得初禅还是难的,还是不容易。得了初禅、二禅、三禅、四禅的时候,有什么特别的境界?就是没有欲了;我们欲界的人都有欲,但是成就色界初禅以后,就欲界的欲没有了,没有欲。没有欲的时候四种禅定成功了,对于世间上的事情都没有看在眼内,都是愿意寂静住,在高山、深山里面住;小小吃一点东西就可以,不用像我们一天吃几碗饭,不须要,他就感觉到很快乐;没有我们人世间的这些烦恼,没有,这些烦恼完全没有。

  「四无量心」,四无量心就是在四禅里面有慈悲喜舍,发慈悲心,有喜、有舍,在禅定里面修这个慈三昧,悲、喜、舍,都是三昧,四种三昧,那个功德就是很殊胜了。「四无色定」,这个四无色定就是无色界天,在你成就了色界的四禅之后,在色界第四禅里面修无色界的四空定,那就容易成功;你把色界的四禅修成功了,那无色界的四空定就很容易成功。若是色界的四禅修成功了,如果这个是佛教徒,想要得圣道也容易,也不难。「乃至十八不共法」,中间我们前面说过,就十力、四无所畏这个他没有提,就佛的这个十八不共法也成就了。「现于世间」,如果我们能够受持、读诵,乃至正忆念般若波罗蜜的时候,我们就会有十善道现于世间,会有四禅、四无量心、四无色定,乃至十八不共法现于世间,就是这个佛教徒这些功德都成就了,成就了这样的功德。

  这个事情呢,也还是这句话,这些都是缘起的,都是因缘生起的。就是我们佛教徒有这样的愿,你肯这样做就成功了,就是这样意思。但是我们现在的佛教徒没有这个愿,只是嘴讲一讲,而不肯这样做;不肯做,什么功德也没有,都是平平常常的,我们现在的佛教就是这样子。

  这是第二科。下面第三科「受持般若故有人天果报」。

  受持般若波罗蜜乃至正忆念故,世间便有剎利大姓、婆罗门大姓、居士大家,四天王天乃至阿迦尼咤诸天。

  这是前边我们修十善道,修十善道那么就是因,「世间便有剎利大姓、婆罗门大姓、居士大家」这是果。这个「剎利大姓」,「剎利」翻个田主,田地的「田」,主人的「主」,田主;下面还有婆罗门,那么这个田主也就是国王、大臣,就是世间的政府执政的这些人,他们都是大姓,为很多人所尊重的人。「婆罗门大姓」,「婆罗门」是相信婆罗门教,但是也是读书人,他们是读很多书的人。「居士大家」,这个「居士」不是我们说的这个居士、那个居士,不是那个意思;他是积集财富的人,就是这个人是大富翁、有钱的人叫做「居士大家」。而这些人呢,就是前面修十善道的人,前一生你修十善道,你这一生得的果报就是这三类说出来「剎利大姓、婆罗门大姓、居士大家」。

  「四天王天」也可以包括在内,这是欲界天,也是修学十善道所成就的人;但是,这个四天王天、忉利天,都是地居天,在地面上住的天人,你一定要有十善道的因,五戒十善道的因,才能得到这样的果。那么空居天呢,多少要有点静坐的功夫;你有十善道,同时你还要有静坐,心里面多少能有点寂静住,你就能够生到夜摩天,超过了忉利天。夜摩天、兜率天、化乐天、他化自在天;他化自在天呢,要得到未到地定的人才能到这个他化自在天,这是一种。

  「乃至阿迦尼咤天」呢,就翻个色究竟天,就是色界天的第四禅,这个天。你若是成就了十善道,同时你还成就了初禅、二禅、三禅、四禅,你就生到色界天去了,就是有因才有果的。下面呢,就是四无色定的这个也包括在内了,其他的就不提了。下面第四科。

  受持般若波罗蜜乃至正忆念故,便有须陀洹乃至阿罗汉、辟支佛、菩萨摩诃萨。

  这是出世间的圣道;若是在前面都说世间的凡夫境界。如果我们受持般若波罗蜜,受持、读诵、正忆念,这里面有定、还有慧。如果你得了圣道呢,「便有须陀洹」就是初果,小乘佛法名为初果,二果、三果、四果就是「阿罗汉」。

  「辟支佛」,辟支佛翻到中国话翻个独觉,这个我们在《瑜伽师地论》上的解释呢,这个人高慢,这个人还没有得到辟支佛的时候,他是佛教徒,但是他高慢。什么叫做高慢呢?他要得圣道的时候,没有佛出现世间,他就能得圣道,不须要有老师,他自己就能得圣道,他是有高慢心,所以他发这个愿;但是他一定出在有佛出世的世间,多多地栽培圣道因缘,最后那一生才出在无佛世,他就得圣道了,是这么一种人。阿罗汉呢,一定出在有佛出世的世间,才能够得圣道。

  「菩萨摩诃萨」,就是他若能够受持、读诵,乃至正忆念般若波罗蜜,他会成为大菩萨,就是有大悲心。这个「菩萨摩诃萨」,「菩萨」呢翻个觉有情,这个「摩诃萨」翻个大觉有情。一般说是菩萨,按照他的含义来说;须陀洹果乃至阿罗汉果、辟支佛都可以称为菩萨,都是觉有情,按这个义来说应该这么说。但是我们中国佛教、汉传佛教就是简单了,那是阿罗汉、不是菩萨,要发无上菩提心得圣道的人,那叫做菩萨;其实那个就是「菩萨摩诃萨」加个「摩诃萨」,就是我们通常说的菩萨,是这个意思,就是他有大悲心。这个须陀洹乃至阿罗汉、辟支佛没有大悲心,就有一点差别。

  受持般若波罗蜜乃至正忆念故,诸佛出于世间。

  这是第五段。就是我们能够受持、读诵般若波罗蜜、正忆念,诸佛出于世间,就是佛出现世间,能得无上佛道,这样意思。

  前面说是「则受三世诸佛无上道」还是因,这地方说「诸佛出于世间」是果了。

  打引磬了哦!但是我想,我再讲个故事你们听听喔!

  佛在世的时候,在舍卫国的东南部有一条江,这个江的水很深,水也很深、江也很宽,就这么一个地方。这个江的北岸有五百个家人在那里住,但是这五百家人,就是没有听闻过仁义道德的事情,这种智慧的事情,不懂得这些事情,而这些人的性格刚强、虚诳,人都虚伪,常说谎话欺骗别人,那么这样子情形,我们的释迦牟尼佛他的大悲心普度一切众生,这时候想要来这里度化他们,那么就到这儿来。到这儿来的时候,佛就在这个江的边上,一棵大树,坐下来放大光明。这些人看见这个人的相貌庄严,还放大光明,从来没有见过这种人,感觉到很奇怪,有很多人也就到这里来,也有对他磕头的,也有对他合掌的,和他谈谈话。

  佛这时候就请他们坐下来,佛就为他说法,宣说佛法。宣说的时候,这些人常是说谎话欺骗别人,所以心情……你说话也是在骗我们,并不是真实的,也就不相信佛说的话。那么当然这件事,佛是完全知道的,佛说的话他们不相信,佛是知道的。那么佛这个时候,就化现一个人从江面的南岸,就从这个水面上走过来,走过来了,到佛这边就向佛磕头;磕头的时候,这些当地这些人呢,就感觉到奇怪,这个人从水面上走过来,这是怪嘛!然后就和这个人谈话,就对这个人说:我们在这里住很多年了,我们的祖先也在这里住,久远以来到现在,我们没有听说过有人从水面上走过来,你有什么本事?这个脚踏在水面不掉下去,不沉没下去,能走过来;你有什么本事?有什么道术呢?

  这个人说:我是江南的愚痴人,我是一个没有智慧的人,我这心很直、不会拐弯的。我听说江的北岸有佛到这儿来,讲道德说仁义的事情,我很欢喜,所以我愿意来。但是到了江边过不来,过不来了,就是当地那个江的南岸的人,有人在那里,我就问他:说是这个江水有多深啊?几深?几浅?但是当地的人说:这个江水不深,就是这个水就能没到你的脚脖子这么深,没到这里。那么他们这么说,我就相信了,我相信这句话是真实的,那么我就是踏,这个脚踩着水面,就这么走过来了,只此而已啊!我没有什么特别的本事啊!

  这时候佛说话了;佛说:若对佛法有诚信的话,能度生死深渊,这个数里之江何足为奇呢?就那么宽一个江能走过来,那算什么了不起啊?你若有诚信,你都能够度生死的海,都能过来啊!佛一说这个话,加上那个人从水面上走过来,这些人心里面就很惊奇,喔!这是要诚实啊!有这么大的力量啊!就是心里面特别地相信了佛,佛这时候为他们受三皈五戒,有这些事。

  这是,佛是这么说的,从水面上能走过来这个人是佛化现的,但是感动了当地那些虚伪的人。啊!你若相信呢,就能走过来,而不会沉没下去,这是很了不起的,心里很感动,这样子呢,佛就度化他们受了三皈五戒。

-----------------------------------------------------------------------------------------------------------------

更多妙境法师佛学内容

-----------------------------------------------------------------------------------------------------------------

 
 
 
前五篇文章

妙境法师:摩诃般若波罗蜜经讲记 尊导品 5

妙境法师:摩诃般若波罗蜜经讲记 尊导品 6

妙境法师:摩诃般若波罗蜜经讲记 尊导品 7

妙境法师:摩诃般若波罗蜜经讲记 尊导品 8

妙境法师:摩诃般若波罗蜜经讲记 尊导品 1 (2002

 

后五篇文章

妙境法师:摩诃般若波罗蜜经讲记 尊导品 3

妙境法师:摩诃般若波罗蜜经讲记 经耳闻持品 2

宽运法师:西方寺北角码头放生法会开示

宽运法师:断疑解惑凭真信

宽运法师:勤修戒定慧 息灭贪瞋痴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