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 禅宗 | 密宗 | 成实宗 | 地论宗 | 法相宗 | 华严宗 | 律宗 | 南传 | 涅盘宗 | 毗昙宗 | 三论宗 | 摄论宗 | 天台宗 | 综论 | 其它 | 护持 |
济群法师:大乘百法明门论讲义 14 |
 
济群法师:大乘百法明门论讲义 14 《大乘百法明门论》讲义—14 2006年3月30日讲于戒幢佛学研究所 接下来讲到第三类心所,善的心。善的心所一共有十一种。 这十一种心为什么称为善的心所?善,在佛教是是种什么样的定义?善的内涵有这样的一些内容。首先善作为一种心理,它本身是具有安隐的,所谓安隐,是一种安定,一种和谐这样的心理,对你的生命而言,它是一种安定的、和谐的心理。相对而言,不善的心理就是不安定的、扰乱我们内心安定的心理。另外,从它的作用方面来说,善的心理能够招感未来的、可爱的果报,即我们喜欢的果报,乐果、可爱的果。这是善的特点。反过来说,如果说不善,不善的结果将是痛苦的,当它产生作用的时候,产生的是痛苦的结果,那就是不善。当它产生作用的时候,结果是能够招感快乐的结果,那就是善。所以,我们了解善和不善,一个是当下的心行,一个是结果,从这二个方面来看。 那么,善的种类也很多,善也存在着质量的不同,种类的差别。比如说,凡夫的善通被称为有漏的善,建立在无明、我执的基础上的善。什么叫有漏的善?就是有缺陷的。那么,圣贤依空性建立起来的善,依无漏智慧建立起来的善,就是无漏的善,即没有缺陷的。质量比我们有漏的善要好。 善有止善、行善。止善,止恶就是善;行善,通过一种善行,比如我们通过放生、布施,这是一种积极的善。 所以,善的种类也蛮多的。比如说《成唯识论》还把善分为四种: 第一种,胜义善,如涅槃就是胜义的善。 第二种,自性善,它的本质就是善的,指的是《大乘百法明门论》中所说的善心所里,如无贪、无嗔、无痴、惭愧,这些心所在本性上就是善的。 第三种,相应善,跟这些自性善相应而起的心理活动。 第四种,等起善,由善的心理引发的善的行为。 这里主要讲的是十一种善心所。我们看论上: “三善十一者。一信二精进。三惭四愧。五无贪六无嗔七无痴。八轻安九不放逸十行舍十一不害。” 这十一种心所称为不善的心所。 第一种是,信。 信,信仰。信是种什么样的心所?我们看书上: “言信者。于实德能深忍乐欲心净为性。对治不信乐善为业。” 这是讲的善的心所的特征、作用。首先,善的心所的产生是有它的特定的对象,这个对象是有规定的,不是随便信什么都是善的心所。我们讲到信,有正信,有迷信,有邪信。如果是邪信,算不算善的心所?邪信就不是善心所了。那如果是迷信呢?迷信也说不上善心所,但是也说不上不善心所,只是它没有达到我们这里所说的正信的标准的。作为正确的信仰是有标准的:信仰的对象是什么,然后产生什么样的心理。这是考核的标准。 正信的心所,关键是它所信的对象,这个对象是什么?是实、德、能。 实,指的是实相,佛法所揭示的宇宙人生的真实的道理,比如佛法所讲的缘起、因果、无常,对这样的真理生起信心。 德,指的是三宝的功德。比如说佛陀的大悲大智,法的空性的功德、解脱的首先,僧的这种无漏智慧和成就解脱的功德。 能,指的是相信我们通过修行最终能够解脱、能够成就,能够圆满无上菩提。 所以,所信的对象就是实、德、能,对实、德、能“深忍乐欲心净为性”,忍就是对实德能高度的认可,不但认可,而且随顺;不但随顺,并且希望自己的心和三宝相应。随顺就是建立一种信赖。当你建立一种高度的信赖之后,就希望自己的心和三宝的功德相应。当我们希望自己的心和三宝的功德相应的过程,我们就会不断地忆念三宝的功德,就会不断地强化三宝的功德在我们心目中的地位,那我们在忆念强化的修行中,我们的心就会被所信的对象给净化了。所以,通过信,能够达到内心清净的效果。这个内心清净是通过我们对三宝实、德、能功德信仰的过程中,三宝的功德把我们的心给净化了。这个信不是一般的信,首先它是一种正信,而且这个信是有深度的信。 信在佛法的修行过程中,也是有深浅不同的。比如说,声闻人证得初果之后,就会证得四种正信,即对佛法僧三宝的正信。正,就是正德的信,跟我们现在信仰有不同。我们仰望三宝的功德,我们推崇三宝的功德,这些我们只是从书上看来的,因为书上介绍三宝的功德是多少伟大,书上给我们讲了很多这些道理,我们觉得这些首先是很好,但是我们还没有真正体会三宝的功德是什么,没有在我们生命中实践。但是证得初果的圣人,就能像佛菩萨一样体会到三宝的功德。就是信仰的对象和信仰的人,在佛教中不是二元,到最后就是统一的。我们信仰三宝,其实最终我们就是在生命中成就三宝的功德,要把自己和三宝统一的,这才是信的目标。所以,我们信佛菩萨,不是说佛菩萨永远都是高高在上的,不是这样子的。所以,当我们的心和三宝的功德有越来越多的相应之后,我们的心也就慢慢地越来越清净,因为三宝的功德是清净的。 信在佛法的修行中非常重要,《大智度论》讲:“佛法大海信为能入。智为能度。”你要进入佛法的大海,首先要信。《华严经》讲:“信为道源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根。”我们整个修行都是建立在对三宝信的基础上,所以我们现在提倡皈依共修就是帮助大家培养对三宝的信心,否则的话,就很容易出现:学佛一年,佛在眼前……然后呢,然后就找不到了。我们修行入道的次第是信、解、行、证,但事实上信也贯穿着信、解、行、证,比如说我们信;信了之后解,在解的过程中就生化信;然后在我们解了之后有更大的信,再去解;解的过程中我们就会去实践,实践了就会行;在行的过程我们的信又得到深化;结果我们就会证;证的过程中,信又得到深化。所以,信又贯穿着信、解、行、证,信不只是一个开始。随着我们学佛的深入,信也在不断地深化。这个深化就是从理论到实践,从认识到体会,这是个过程。在三十七道品的修行里边,五根的第一个是什么?信根。五力第一个呢?也是信力。 我们要认识到信的功德,要认识到信在我们学佛中的重要性,要培养对三宝的信心,要经常思惟,要生起对三宝的信心,有哪一些利益;不信,有哪一些过患?我信的话,有哪一些好处;我不信的话,有哪一些坏处?要经常这样虔诚地思惟。思惟了之后,我们就要不断地观修三宝的功德,因为我们为什么要信三宝呢?因为我们认识到三宝的功德的殊胜,经常观修,这种观修即忆念三宝的功德,是我们生起对三宝的信心的重要的前提。 接下来讲:精进。 “于善恶品修断事中。勇捍为性。对治懈怠满善为业。” 精进,在佛教里也翻译成勤,勤奋。精进也是有前提的,你精进赚钱算不算精进?精进赚钱可能是懈怠,不是精进,因为是属于惰性的范畴。精进是有前提,精进的前提是什么?就是“于善恶品修断事中。勇捍为性。”就是修善断恶的过程中,或者说断惑证真,或者说转迷为悟的这样的一个修行过程中,产生勇猛、无惧这样的心理。在寻求解脱,在断惑证真,在止恶行善的这样的修行中,你产生的勇猛、无惧的心理,这才叫精进。反之,像世俗的勤奋等都不可以称为精进,都不属于佛教中所说的精进。 世间上的人精进,可能很多时候都是在造不善业,干坏事很精进,干一些根本很没有意义的事情很精进。现在的人都很忙,各行各业都很忙,可以说都很精进。为了生存,为了赚钱,精进。但这种精进有多少价值呢?只是生存而已,除了生存以外,没有别的价值。这个价值只是在当下,过了就没了。但是,我们佛教所说的精进,它所追求的是生命永久的意义,所以,它的价值是不同寻常的。 精进心的生起,主要以发心为前提,主要以意念为前提,还要有发心为前提。比如说:我要成就禅定,我有强烈的获得禅定的心理,或者我有强烈的利益众生的心理,或者我有强烈的解脱的心理,那么这种出离心、菩提心,它的力量的强弱直接会影响到我们精进的程度。如果没有这样的一种发心作为动力,精进也难,精进不起来。是不是?因为你很难从惯性里边逃出来,你怎么精进?你没有办法从自己的不良习性里边逃出来,你怎么精进? 在六度里边讲到精进的种类有三种: 第一种,被甲精进。就像勇士上阵一样,身上披着铠甲往前冲。像披着一个铠甲,才刀枪不入。这样的一种精神,精进就是要有一种勇猛的精神。 第二种,摄善法精进。摄善法的过程,产生的一种精进。 第三种,饶益有情精进。精进地去利益众生。 精进的作用,是帮助我们能够成就世间、出世间的功德。就像在家人他们要经营一番事业,要精进。我看世间人的精进,我们是比不上的,他们为了生存,他们的那种干劲很大。在世间上来说,你必须勤奋,否则你不会有成就的。同样地,从我们修学佛法来说,所有的功德的成就,都是要靠精进。我们大家在这里修禅定,乃至在这里修行都要精进。 但是,要精进的这个道理不是不知道,很多人都知道,可就是精进不起来。是不是?所以,就要有一些相应的观修。比如说我们经常思惟精进的功德,懈怠的过患。精进相对就是懈怠。精进为什么很难?就是因为我们很难从惰性里边走出来。惰性的力量太大了,我们没有办法精进。当我们精进的时候,我们就不会懈怠了;我们懈怠的时候,就没有办法精进了。所以,精进和懈怠是二种相反的心理。那么,就是思惟精进的功德,懈怠的过患,发起精进的心。 认识到精进的功德,怎么样才能把精进的心调动起来。你看,我们每天的晚课里念:“是日已过,命亦随减,如少水鱼,厮有何乐?大众当勤精进,如救头燃,但念无常,慎勿放逸。”其实这就是一个念死无常。我们每天要念死无常,每天要想着生命,这么难得的暇满人生,所剩无几。就像头发着火了,过一天生命都在减少,而且什么时候死不一定,死是一定的。所以,我们通过对暇满人生的思惟,通过对念死无常、念三恶道的苦,基于对三恶道的恐惧,基于对暇满人生的爱惜,经常作这样的思惟,这是帮助我们生起精进心的一个心理前提。所以,你要把精进的心理调动起来的话,也是要有善巧方便,不是没有善巧方便。
---------------------------------------------------------------------------------------------------------------- 更多济群法师佛学内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