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 禅宗 | 密宗 | 成实宗 | 地论宗 | 法相宗 | 华严宗 | 律宗 | 南传 | 涅盘宗 | 毗昙宗 | 三论宗 | 摄论宗 | 天台宗 | 综论 | 其它 | 护持 |
证严法师:斋后语 下篇(尘尽光生) |
 
证严法师:斋后语 下篇(尘尽光生)
合抱之木发于毫芒 一棵高耸的大树,其根源只是一粒种子。 时间可以使人完成事业,也可以成就个人的道业。每个人自呱呱落地后,历经幼年、少年、中年、老年的人生历程;从幼年开始是学习的阶段,到了中年便是奋斗的时期,而老年时就能享受这段人生的成果,所以说:「时间」可以完成人生的学业、道业与事业。 「慈济功德会的发展,是源自最初的六个人,一针一线地缝制婴儿鞋、累积善款开始,而后呼吁三十个会员组成「慈济」团体。多年来,慈济这个队伍,筚路蓝缕、披荆斩棘,开拓了济贫教富的道路。我们已经走了这么长的路途,蓦然回首,慈济队伍竟是如此浩荡,如此长远;会员人数由少增多,道路距离从近渐远,这都是岁月所累积的。 一棵生长在山中的大树也是一样,必须好几个人手牵手才能合抱,它也是靠时间所养成的,「合抱之木发于毫芒」,而这棵大树的「因」却小得有如毫芒。 你们知道「毫芒」是什么?毫芒是比喻最渺小、最细微之物的形容词。一棵巨大高耸的大树,其根源只是一粒微小的种子,这颗渺小细微如毫芒的种子(因),在山林中慢慢生长,渐渐茁壮,终于成为高耸巍峨的大树(果)。这要经过多少个酷暑严冬、多少岁月的累积呢?从「因到「果」,都需要时间来完成啊! 【有感而发】 任何一件事业的成就,都是发自毫芒,从非常细小的事物、最贴近的行为中发迹,经过时间的累积而成。 因是非常细微的种子,果是很庞大的事实。我们的一念心就如一粒种子,所谓「因缘果报」,若要看现在的成果,就必须追究从前播下的那颗种子。所以,务必要警惕当下这一念,多注意自己的心和自己目前的举动。 形直影端 要引领人走正路,自己绝不可走歪斜的路。 我们做事或引领人,绝对不能有差错,有一句话说:「形直无不影端」。 世间一切万物皆有物的形态,阳光或灯光照射下的「影」子,就是那件物的「形」。就像人,人若是直挺,照出来的形影也一定是直的。 要引领人走直路、走正路,自己绝不可走歪斜的路。我们的一念心就如一粒种子,起了一心学佛的动念,即能成佛;但是有的心一动念就可能毁灭世间的一切;这都在于一念之间。「心念」是看不出来的,但是所做出来的事,有时却会惊天动地。 人与事的约束 每一个人除了约束自己外,也要受别人约束。 当年我出戒场时,在台北建国北路的寺院挂单,与慧日讲堂距离不远。有一天慧瑞法师邀我与他到邮局,我正好有一些事情要办,我们就从建国北路走到慧日讲堂,跟师父请假。 到邮局办完事后,我说要顺便到某一个地方,慧瑞法师就说:「刚才你怎么没有跟师父说呢?你没有向师父请假就不能去。弟子不远游,游必有方。」于是我就和他回来,先向师父销假,然后再请假,禀报师父我要去哪里,才又出门。 我对这件事的印象非常深刻,这是出家人修行的规矩。我们若为所欲为,想要做什么就做什么,「反正我已经跟你说要出门就是了,不必管我去东西南北。」这就错了!我们要守时、守方向,除了约束自己之外,也要受别人约束,这是「人与事」规则。 我们做任何事都要对人有交代;这是修行的规矩。 不灭的光芒 一盏烛火点燃其它的烛光后,它本身的光芒会减少吗? 在《四十二章经》中有一段经文—— 佛言:「睹人施道,助之欢喜,得福甚大。」 沙门问曰:「此福尽乎?」 佛言:「譬喻一炬之火,数千百人各以炬来分取,熟食除冥,此炬如故,福亦如之。」 佛陀常常告诉他的弟子:要培养宽大的心胸,而且要身体力行于正道。所谓「道」就是菩萨道,要赶紧发菩提心,好好地行菩萨道。不只自己要行菩萨道,看到有人行菩萨道,也要随喜助人,所以说「助之欢喜」。不只自己做了之后有所得而欢喜,帮助人家行道也能得到欢喜心。 帮助他成就 慈济功德会成立以来,委员们与我同甘共苦,同甘的是享受「为善最乐」这分心灵充实的喜悦;共苦的就是他们不怕辛苦、不断付出。慈济每个月的发放日,花莲委员必须大清早就出去买菜;采买回来,又到厨房里工作。他们的工作主要是让全省各地来的大德安心拜佛、听法;拜佛、听法之后,能安心用餐,以尽地主之谊。这就是见人施道,助之欢喜;看到别人做善事,不但生欢喜心,并发心帮助他完成,这就是「助之欢喜,得福甚大」,可以得到很大的功德。 佛陀这样语重心长地鼓励大家,但是佛陀的弟子听了之后,觉得非常疑惑——有人说:「他修的功德,我见了之后生欢喜心,我也会有功德吗?」也有人说:「他人看到我所做的功德而心生欢喜,我的功德会不会被他分走?」 吉祥的地方 于是,有人问佛:「此福尽乎?(我做了功德,他生欢喜心也有功德,我的功德会不会减少?)」佛言:「譬如一炬之火,数千百人,各以炬来分取,熟食除冥,此炬如故,福亦如是。」佛陀的智慧很高,因为弟子不能了解,佛陀就举个例子说:「比如一支蜡烛,只要你将烛火点着,不论有几千几百人手持蜡烛,都靠你的烛火点燃,当这些蜡烛都点着后,你的烛火会减少吗?不会的,不但不会减少,还会增加光明。因为一支蜡烛有一分的光明,千百支蜡烛有千百分的光明」。 世间的灾难与吉祥,都是众生的共业所造成的,我们居住的世间有越多的好人,则此地越吉祥,好人少而坏人多,则此地的灾难就多了。多鼓励人做好事,这样比我们自己做的功德更大,自己做好事自己得功德,即使自己功德很大,而周围坏人多,也会被拖累下去,所以若想住在吉祥地——安稳、多福的地方,就必须鼓励他人共同造福人群。 只有点燃更多的烛光,才有大放光明的喜悦。 【有感而发】 学佛的目的是明心见性,「明心」就是我们的心地能够光明磊落,本性光辉自然能显现出来。就像点燃心地里面这支蜡烛的烛光一样,不只可以照耀自己、了解自己,还能够照耀别人、了解别人。 年轻、健康、贫穷 年轻能拥有多一点的时间来完成心愿;健康则有饱满的精神,可发挥人生的智慧;贫穷则斗志高而易有成就。 时日推移,回顾一下人生的过程,可以知道「人」生活在空间,消逝于时间。每一个人的生命、事业都是在空间与时间中完成的,所以,人人都需要把握时间、利用时间,从时间的累积中成就学业、事业、道业。 如果有来生 美国有一位非常博学多闻的学者,在八十多岁时,慨叹宇宙之间有无穷尽的道理,尽管他以数十年的时间从事研究工作,仍然觉得所学不周;而最遗憾的是他还不能透彻生命的奥泌。他说了一句话:「如果能有来生,我只求三个愿望——一是年轻,二是健康,三是贫穷。「年轻与健康是人人企求的,为什么这位学者还求贫穷呢?当然有他的道理。 求年轻是希望拥有更多的时间。人的身体和精神总是受到岁月的磨损而衰弱,人过了中年以后,就会觉得时间不够用,体力弱、脑力差。年轻时有着无穷的希望及冲劲,也有长久的时间来完成心愿,所以,人到了年老时才知道年轻的宝贵,总希望自己年轻一点,能够有较长久的人生。 第二项是健康。一个人即使年轻,如果身体不健康,则智慧、脑力也无法充足。人一定要善加调节日常生活,不论是睡眠或食量都要有适度的调节,有好的身体就有饱满的精神,才可以发挥人生的智慧效用。 佛陀说:「诸苦患中,病苦为最。」病比老更痛苦、比死更难过,所以身体的健康非常重要。 接着,他所求的就是贫穷。 这一点使我们感到非常困惑,每个人都要求事事如意、生活富有,为什么这位学者却要求贫穷呢? 原来富有的人生容易使人丧失斗志。有很多成功的学者、伟大的人物,都是在贫穷、困苦的环境中产生斗志而有所成就的。例如释迦牟尼佛,他虽然生活在富有的环境中,但是为了完成道业、透彻宇宙的道理,他毅然舍弃荣华富贵的享受,自愿择取常人无法忍受的贫穷——苦行生活。 德雷莎修女 不只是这位学者,就是其它宗教,如基督教、天主教也有同样的情形。譬如近代的德雷莎修女,她可谓是天主教的光荣,我个人也非常敬仰。她只是一位修女,为什么能够得到国际人士的称赞、敬重?那是因为她真正守持天主教的三条教戒——贞洁、奉献与守贫。 贞洁方面,她也一样舍弃了小家庭,出家走入修道院,保持身心的贞洁,这就是他们的规戒。 其次是奉献。我常说,真正的修行人是没有自我的,佛陀就是为了众生而修行、为众生而成佛;德雷莎修女也是为人类而奉献,她把心献给天主、人民,并且走入最艰苦、最困顿的地方,在贫病饥饿的处所,献出她的心力,救济那些穷苦的众生,这就是救贫。 三者守贫,因为身边一无所有,所以她的心一无挂碍。没有事业的牵绊,没有物质的累积,我们的心灵自然没有挂碍。这就是圣者所持有的规戒,也是学者所追求的境界。 看到他们如此致力于入世的志业,我们更应以出世者的精神,坚强而超脱,抱持着只要有一口气存在,就贡献一分力量;一天能够行动,就做一天志业的信念,绝对不可有逃避的心态,要生活在贫而乐道的境况中。孔子称赞颜渊,就是因为他能够安贫乐道。 所以,有智慧的人并不要求财富,也不求享受。他勇于接受各种磨练的环境,因为有磨练的环境才能升华人格。铁块一旦丢入洪炉里,就会被熔化,但光在洪炉里烧熔,仍然无法成器,必须再经过几番锤炼,才能够造就各式各样的器具。所以要成就精纯的人生,除了接受一番磨练,还要再经过无数次的挫折打击,才能真正完成历练的过程。 【有感而发】 我们要好好把握现在,利用环境、时间及健康的条件,除了自性的启发之外,还要赶紧发挥我们的良能,以无牵挂、无污染的感情,奉献给人类一分爱心。 别让生命睡着 让时间空过,浪费人生,将使我们不知何去何从? 人要尽量发挥自己生命的价值,能多付出一个钟头或几十分钟去做有益的事,就是在应用生命价值。 年轻时总是觉得时日还很多,等到年纪稍长时,才会警觉时光不多了,尤其身体的各项机能逐渐耗损时,想多利用时间,却已所剩无几了! 我年轻时非常爱惜时间,分分秒秒、点点滴滴都不敢任它随意流逝;尤其是现在这个年龄,更感到时光的可贵,过去已经不敢浪费了,现在我更爱惜它。 当我疲累得坐立不住时,总想躺一躺休息一下?但是一到床上时,我就想到:不对!这个时候不是休息的时间,于是又马上起来。 不但年纪稍长的人要爱惜时间,年纪轻的人,更要把握时间,不要借口:「已忙碌几天了,就要休息几天」应该好好利用人生,发挥生命的良能。 人生本来就是苦多乐少,苦有物质、精神、环境、身体上的苦,和许多不能如意的苦,「苦」完全是由日常生活的人我是非累积而成。除了感情挫折的苦,还有时日空过的苦,总是留给我们一分空虚的遗憾。 人生世间,如果任由时间空过,浪费人生,带给我们的将是不知何去何从的彷徨,这种失落感比什么都苦啊! 【有感而发】 我们要好好做一个耕耘良田的农人,不要浪费时间任良田荒芜。田地不播撒种子就会杂草丛生,杂草一生就变成荒野之地,等明年要耕耘时,就很困难了。 所以我们要好好利用时间,好好地耕耘我们的田地——心田,不要让它杂草丛生。 蜘蛛与蚕 蚕为利益人群而吐丝,蜘蛛却吐丝以捕杀他命, 两者相较,何者可爱呢? 我看了王端正先生的一篇社论,写得很好、举例譬喻恰当,这是一只蚕和蜘蛛的故事。 蜘蛛对蚕说:「你和我虽然都会吐丝,但是我的丝,帮我建立王国,纵横天地之间,而你却作茧自缚,丝尽而死。哈!我的丝有价值多了。」 蚕就回答:「我的丝能够供给人们织布,上至皇帝百官大臣,下至平民百姓,都能有衣可穿,我是牺牲自己、利益社会人群。 而你吐的丝,虽然经纬分明、形状美丽,但是这些丝网只能捕捉蚊蝇小虫。为了自己果腹求生,不惜捕杀他命,这些损人利己的丝,价值何在?」 蚕与蜘蛛两者,一个是为社会人群之利益,不断地吐丝而牺牲自己;另一个则是为了自己的生存而损害他人,两者比较,哪一个可爱呢?蜘蛛捕食时是一副青面獠牙的模样,而蚕却是如此温顺可爱。 人生也是如此,同样是过日子,何不牺牲享受,利益人群呢! 手脑并用 做事应该手脑并用,觉得某件事需要改善, 就要用心恩考,合力推动。 一件工作,在动手苦干的时候,也要同时动脑,将复杂与浪费时间的工作程序简化,使其一目了然。 有力量固然重要,更重要的还是要有心,因为只靠体力是不够的,还要凭借心力。所谓「四两拨千斤」,有时候用心地动一下脑筋,就可以轻易将事情解决,若不肯用脑思考,只想靠两只手来硬推,不但很辛苦,而且效率不大。做事应该手脑并用,觉得某件事需要改善,就要用心思考,提出建议来互相检讨,合力推动。 【有感而发】 一项事业成功的主因在于带动、领导他人,若只是不断地辛苦工作,却不负起带动的责任,便只有苦劳,而没有功劳;这就像一盘散沙一样,无法凝聚力量。因此,我们除了自己努力工作外,还要培养人事上的和睦,带动其它人一起做。 职业与志业 每个人的时间,都一样会消逝; 应该多为人群服务,开拓大事业。 人生不要抱着「职业」的心理来工作,而要秉持「志业」的精神来服务,将身心投入,不要怕麻烦,把所有的事情都整理妥当,打好基础。 人生并非只为个人眼前立竿见影的事业而努力,应该为将来的目标和大众着想。每个人的时间都一样会消逝,何不发广大心,多为人群服务,开拓大事业呢? 【社会传真】 假日,我在慈济医院「社会服务部」看到一位在供应部服务的年轻人,就问他:「你今天怎么在这里帮忙?」 他说:「今天是休假日,我必须利用时间来从事社会服务工作。」这种不计较物质上的报酬,只希望发挥良能的愿心,多么可爱又可敬啊! 最有成就感的人 只要有垃圾车经过的地方,所有大街小巷都收拾得一干二净;所以,清洁员最有成就感。 什么样的人最有成就感呢? 我觉得在街道收垃圾的人最有成就感! 第一是他们不贡高我慢,又守本分; 第二是因为他们没有任何优越感及超越的希望。 凭这两样,他们就能安分守己的每天与垃圾为伍,随着垃圾车前进;只要有垃圾车经过的地方,所有大街小巷都收拾得一乾二净,所以我觉得清洁员最有成就感。 植树者的精神 我们不要妄想在树下乘凉享受,只希望树大成荫, 使后代能遮荫乘凉。 我常常告诉弟子们:「你们既然不怕辛苦,跟随师父,就是知道自己不能轻松安闲,所以要有种树人的精神,不论树苗多么幼小,仍然要继续不断地栽种、浇水。」不要妄想树大成荫时在树下乘凉享受,我们唯一的责任是小心栽培,让树木生长茁壮,使后代能遮荫乘凉,这就是种树人的精神。 所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我们应该以服务的精神,奉献我们的能力和时间,致力于利益人群的志业。 时间可以成就一切事业,与其无所事事地空过时间,倒不如从事有意义的工作。 君子慎其独 与人相处时,固然要谨慎言行;在独处时,更不能疏忽懈怠。 孔子的弟子颜回,是我很景仰的贤人,他是一位安贫乐道、不争取名利地位而自得其乐的人,在孔子的弟子中,他最受孔子的赞美。平常他对老师的教诲,虽然表面上看起来没有什么特殊的表现,但是他私下的生活举止,却能遵循师教,并能闻一知十,发扬老师的精神教育,这就是学以致用。 《论语》中有一段孔子描述颜回的话—— 子曰:「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 孔子说:「我常常和颜回面对面谈论一整天,他都只是默默地听受,从不曾发言问我一句不了解之处,也从未发言表示领会,或在老师及众人的面前炫耀。老师传授多少,他就领受多少,看起来似乎毫无反应、全无领会,好像一个愚人。但是他离开之后,仔细地观察他的行动,不但平时用功,而且与人交谈时,都能够把老师所讲的道理阐扬得淋漓尽致;他不但在众人之前,将老师的道理以言行阐扬,独处时也非常谨慎,态度丝毫不敢散漫。颜回,实在并不愚笨啊!」 所谓君子者,必须慎其独。与人相处时固然要谨慎言行,在独处时更不能稍有疏忽懈怠,仍要自我警惕,注意自己的一举一动。人生在世,所表现的声与色,会形成一个人的人格,若在言行举止上稍不注意,人格就很容易败坏。所以,我们不但在群众中必须谨言慎行,就是独处时,也不可松懈。 【有感而发】 讲话和举动都是很重要的,虽然说话只是启动唇舌,发出声音,但是有人说出一句话后,可以完成历史上的伟大事业;有的人却因一句话而破坏了修持数十年的形象。有时候一个举动,可以减轻许多人的精神与体力负担;有时却也可能因一个举动,造成许多不可收拾的灾难。总而言之,一个人在日常生活中,不论是言语或举动,都必须非常谨慎注意。 心安的时刻 人生哪一天没有烦恼,哪一刻没有病痛呢? 只要能付出良能,就是幸福。 生老病死、生离死别的情况,不断在人生舞台上演出。不一定是七、八十岁的老者才会生病,即使是年轻人也随时会遭受病苦。 病魔缠着她 我在台中见到一位病痛缠身多年的小姐,她只有三十岁,发病之初,只是眼下长出一颗小瘤而已,现在已经严重到半边的脸肿胀得垂到胸前来,眼睛也因为大肿瘤的影响而不能睁开了。这几年来,可以想象得出她的父母是如何辛苦地照顾她?而病者又是如何过日子? 我想,如果她卧病在床、完全不省人事,可能会好过一些。但是她的意识却很清醒,并且一再表示她唯一的心愿是想见证严法师。于是,我和几个人一起去看她,见到这么多人,她很激动也很不满。我就告诉她:「大家来看你都是好意啊!」她回答:「世间有几个人像您一样慈悲呢?世间又有谁像我一样悲惨呢?」接着又说:「人们来看我,大都是抱持一分好奇心而已。」言下之意,忿忿不平。 世间苦难的众生何其可悯?她才三十岁,遭遇竟然这么悲惨!尽管这样,她仍然具有强烈的求生欲望,并且发愿病好时,要到医院当志工。但是有些佛教徒,不明就里,每天都去帮她念佛,希望她早日往生西方,这让她觉得很困惑。这个例子,让我们深深体会,救度众生除了要有慈悲,还要有智能。 人有生老病死,有身体就有病痛,有爱就有烦恼,人生哪一天没有烦恼?哪一刻没有病痛呢?我认为,只要每一天都能尽量付出我们的良能,为社会、为人群奠定爱的基础,这就是幸福。 人生不是有物质享受就能快乐,也不是有某种力量做我们安全的保障就是幸福。只有良能的付出才是最心安的时刻,我们能使社会幸福,就会得到快乐。如果只是为了自身了脱生死而用功,到底有多少人能够真正受益呢? 【有感而发】 有些佛教徒,一听到某人罹患绝症,没考虑到当事人的心态如何?就开始要帮他助念,让他往生。我认为,这种做法应该再教育。我们应该鼓励他对人生有信心和斗志,哪怕剩下最后一口气,也要鼓起勇气去面对。内心不沮丧,也不畏惧,才能安详地走完人生旅程。 济贫教富 贫困的人,需要富有人家的力量,而富有与贫困的人, 都需要佛教的精神教育。 台湾虽然富有的人比比皆是,但是在某些角落也有不少人过着暗无天日、艰困污秽、贫病苦难的日子。这些人所需要的是富有人家的力量,而富有的人与贫困的人都需要佛教的精神教育。 我们必须负起这项责任,搭造贫富之间的桥梁,引导富有者救济贫困的众生。尽管我们的财力不足,但是只要有信心与毅力,就可以不断地引导他们发挥力量,这样心力与财力结合在一起,就可以救度贫苦的众生。 名医与良医 名医易得,但是良医难觅; 合良知与良能,才能成为一个良医。 现在的科技教育发达,要培育名医很简单,普天下的名医比比皆是,只要有心学医,便可在科技教育下,凭借仪器的帮助来了解人体的机能,所以,成就名医并不困难。但是要培育良医便非常困难了;良医必定要发挥良心、医德。 现在是功利的社会,每个人都不断地追求、争取功名利禄,因而迷失自我的良知。我们若希望医院能延请到具有良知、良能的医护人员,来解救天下众生的病苦,唯有再求进步,从建医院进入办教育的志业,如此才能成立教学医院。以宗教的精神来启发、教育学医者的良知;用医学科技的功能来教育、引导他的良能;合良知与良能才能成为一位良医及白衣天使。 凡夫与圣者 本性是没有生灭的,能够反观自照, 光明的本性即可显现。 凡夫除了身体有生死之外,心灵也随着生死不得自由;圣者只有身体的生死,而没有心灵的生死。 我们看看释迦牟尼佛,从三大阿僧祇劫前,就生生世世不断地来人间,而且不曾失去其志愿,身体有一生一世的分别,本性却没有生灭,因为本性无生亦无死。只是一段时间结束时,就要顺应世间法,方便现生死,换上另一个身躯再来。 正因为我们的本性是没有生灭的,所以必须不断地净化自己的人生,使光明的本性得以显现。 借水见月 佛性如明月,凡夫心如水;水静而月现,水动而影乱。 佛性如明月,凡夫心如水;水静而月现,水动而影乱。众生都有佛性,每一个人都有爱心与良知,而且人人平等绝无稍减。 即使是一个犯了罪的人,他的良知善念也不比我们少;他只是一时搅动水面而破坏了月影,而我们比较幸运,水没有受到晃动,心月才能常明。所以,能时常发挥良知的功能,处于静态中就能显现善念。希望我们借水见月,借凡夫之心善加修持,以达到圣者的境界。 一心不二志 佛法有八万四千法门,一天学一门的话, 需花用多少时日?浪费多少人生呢? 我们既然学佛,就要深刻体会佛陀的精神,一心不二志,实践佛陀的教法。一心不二志就是「直心为道场」,一心一意行于佛道上,不要三心二意,才能很快达到目标。 佛法有八万四千法门,一天学一门的话,找遍八万四千法门,需花用多少时日?浪费多少人生呢?所谓「博闻爱道,道必难会,守志奉道,其道甚大。」这就是一心不二志。我们若能够一心一意,就不会受周围的环境所动摇了。 【有感而发】 如果要说我有一个法门,那就只有「为佛教、为众生」而身体力行;在日常生活中要缩小自己,包容众生。这就是我们一向的修持法门。既然没有自我,怎么还会去研究我要如何修?如何守呢?我认为:站稳自己的脚步、修养自己的心胸、无代价地付出、不考虑自己的得失,就是正确的法门。 浊世清流 现在的世界实在很乱,而每个人都有安定社会、 平息乱象的责任。 现在的世界实在很乱,不只台湾有民众示威游行,世界各地都发生混乱不安的情形,而教育也亮起了红灯,儿童从十一、二岁开始,讲话都大声叫喊,他们已经不懂得什么是正确的说话态度与礼节了。为什么呢?因为他们所见、所听到的各种社会或政治团体聚会以及新闻媒体、电视荧幕的画面,每个人讲话都是大声瞋斥吶喊。人与人之间怒目相向,从来没有看过大家以绅士的风度,心平气和,相互尊重地讨论问题、解决问题。 不论走在街头巷尾的行人或在生意场中做买卖的人,也都是高声喧哗、大喊大叫;而学校里教育学生的老师更是大声斥责,所以,这些学童已经不知道人与人之间说话应有的礼貌与态度。他们所接触到的都是互相叫骂、怒吼,彼此对抗,甚至动用肢体暴力……,根本不知道什么是和平的境界。 我们承认这个社会确实很乱,而每个人都有安定社会、平息乱象的责任。让我们先端正自己的心思,然后实践力行,善尽自度化他的功能吧! 谁来成就我 让我帮助的人,并不需要感谢我们, 因为没有他们,我们就无法成就菩萨道。 一位医生要成为名医,必定要医治很多病苦的患者,才能累积他的经验,成就一位名医。 我们要圆满布施的愿,也需要有贫困、苦难的众生才能成就。 所以我常常以最虔诚的心勉励大家:让我们帮助的人并不需要感谢我们,而是我们要感谢这些贫困苦难的众生,若没有他们,我们就无法成就菩萨道。 随缘立足 因缘到时我们推不走,缘未到时则无法强求, 我们必须随缘立足。 有一位年轻的比丘,出家已经有几年的时间,当初出家本来是抱着积极的心理追求正道,并且在台湾一处名山宝刹求学、修行。但是几年下来,究竟学佛的目标应该何去何从?心中仍然非常迷惘。他一来就问我,他应该朝哪一个方向去学习、精进?我便鼓励他「精进学佛」。他还说,他要以十年的时间用功,若十年后有所成会再回花莲,因为花莲被基督教、天主教占去了大部分的地方。 我便告诉他:「学佛应该有无常观,要随缘立足;因缘到时我们推不走,缘未到时则无法强求,时间并不是自己所能掌握的,必须存着随缘立足的心念。还有,既然我们学佛,就必须具有宗教者的心量来包容一切,所有的山溪小湖、河流沟渠之水,最后都流入大海,大海的容量没有限量。基督教、天主教都是利益人生的宗教,我们应该尊重包容一切宗教,时时赞美有益人群的组织,绝对不可画分是非的界限,一旦产生一条条的界沟,就无法宽容一切众生了。」 这位比丘听了我的话,觉得这几分钟所得到的心得,不但清晰而且深刻。他说,他已知道该做的事了。 静思再三 一、禅定 二、理想与现实 三、空谈与实行 禅宗说:担柴挑水无不是禅、举止动作无不是禅。并不一定要静静地打坐才是禅定,那称为「坐禅」。 禅的最高境界是一切举止行动、工作休息……都不离开禅的功夫,也就是心无杂念、意无他想。 理想与现实常常遥遥相对,但是不管两者之间的距离有多遥远,只要具足信心、毅力与勇气,再长再远的路途也能到达目的地,再遥远的距离也能连结在一起。这些都需要时间,而在这段时间之内所需要的是信心,因此,我们要时时刻刻、分分秒秒建立自己的信心与毅力。 学佛重在实行,如果缺乏实行的步骤,即使学问再高,也不过是在口头上空谈高论,如此反而会造成宗教的损失,因为论调多则问题也多。 我们必须脚踏实地,做一个老实的修行人,安分守己,在日常生活中把握时间多多付出,爱惜自己的秉赋,莫让时间空过,使自己平白地失去磨练的机会。
----------------------------------------------------------------------------------------------------------------- 更多证严法师佛学内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