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道源法师:佛堂讲话 第五辑 五、以种种苦行,为修道助缘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道源法师:佛堂讲话 第五辑 五、以种种苦行,为修道助缘

 

  昨天说「以坚持四种戒法,为入道根本。」同时说过:杀、盗、YIN、妄四戒,不论出家、在家弟子,都是以它为根本戒。如果我们一面念佛,一面犯戒,就与道不相应。既然与道不相应,想开悟、想证果、想去西方,是不可能的,所以我们一定要坚固受持这四根本戒,为入道的根本。

  或者有人疑问:在家菩萨戒和出家菩萨戒戒律很多,是否把这四根本戒持清净便可以,其他戒可以不用持清净呢?不是这样说的,其他戒属枝末戒,这四戒属根本戒。这四戒好像大树的根干,其他戒好像树的枝叶,这四戒能持不犯,其他轻戒自然不会毁犯。因为这四戒最难持守,四戒能持清净,其他戒也就能持清净,并不是持这四戒,其他戒不需要持。

  今天说「以种种苦行,为修道助缘。」佛弟子精勤办道,一定要修种种苦行,苦行虽然不是正行,但是可作我们修道的助缘。佛经中所说的苦行很多,我们现在所说的,是在道场中劳苦劳力,为大众服务的苦行。譬如在厨房替大众烧饭、作菜、烧水等,或者是清洁厕所等,这些都是苦行。因为这些事,贡高我慢、养尊处优的人,是不肯做的。苦行可以对治我慢烦恼,因此说苦行为修道助缘。

  前天说:我们烦恼现行时,一定要赶快折服,用念佛的功夫折服。现在说:用苦行的功夫,也能折服现行烦恼。同时说过十烦恼:五利使、五钝使。五利使是五种邪见,第一是身见,执着身体是我,乃我执。修道人一定要把身见打破,因为我执是无始的习气。由于执着身体是我,于是爱惜身体、保护身体,要身体吃好、穿好、住好,甚至娱乐也要好,把身体当成宝贝,不惜一切的爱护,一定要养尊处优,我慢烦恼因此生起。有了我慢烦恼,就会障碍我们修行,所以我们一定要破除身见。否则身见不断,一方面修行念佛法门,求生西方;一方面不能降伏身见烦恼,贡高我慢,怎样能往生西方呢?我们要放下娑婆世界的身体,求生极乐世界。如果娑婆世界的身见不能破,放不下,怎样能求生西方极乐世界?虽然身见烦恼不容易破,我们也要用功,使它逐渐降伏,不然,就是修行的一大障碍。

  佛教有二句开示:「一日不作,一日不食。」是百丈禅师立的。所谓「马祖建丛林,百丈立清规。」因为中国佛教没有行佛制,托钵化食的规则,因此各人都需自己维持生活,至唐朝马祖禅师,开始创立丛林,他的弟子百丈禅师就订立规则,要自耕自食。从此百丈禅师,以身作则,每天拿着种田器具,带领住众,往田中工作,从来没有休息。经过一段很长的时间,百丈禅师已年老,弟子们说:「您老人家年纪太高,请不必去田中,我们去工作便可以了!」但百丈禅师不理会,仍照旧每日去田中工作。一日,弟子们预先把他种田的工具收藏起来,他没有办法找到,便不能出田工作,结果他那一天,什么也没有吃。

  再说一个公案,禅宗一位大祖师,叫赵州禅师。一天他在寺院里扫地,当时他已八十岁,有一位出家师父看见,来到他身边说:「本来无尘,何用你扫?」禅宗是从心上用功夫的,一开口就是禅机。赵州禅师即答曰:「赶快说!赶快说!」禅宗公案本来不用解释,现在简单说:问的是心法,我们真心本来没有尘境,六尘境界是从缘而生,缘生无自性,既然本来无尘,哪用扫呢?故说「本来无尘,何用你扫?」赵州禅师答:「赶快说!赶快说!」因为一开口说,就落在尘境上,既然开口说尘,当然要扫。我们现在不是说公案的禅机,而是说赵州禅师已八十岁,每天还要扫地。

  百丈禅师和赵州禅师,都是中国惊天动地,大彻大悟的大善知识,可以说是开创中国佛教的功臣,他们七、八十岁,还是行苦行。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做?就是为自利利他。他们知道苦行是修道助缘,可以帮助自己修行,可以替佛弟子立下良好的榜样,使佛弟子知道祖师们,大彻大悟后还要苦行,可见苦行对我们修行是有帮助的,不再有贡高我慢的习气,因此祖师们终生修苦行。

  释迦牟尼佛未成佛前,先在雪山苦行,每天只食一麻一麦,这样经过六年,还是不能得道。一天忽然觉悟,知道苦行不是修行方法,于是离开雪山,受牧羊女乳糜之供,又往尼连禅河沐浴清净,气力因此增加,后来到菩提树下打坐,至腊月初八清晨,见到东方一颗明星出现,照耀自己心光,忽然大彻大悟,得成佛果,这就是「夜覩明星,成等正觉」的公案。

  由此公案,于是有人说:「苦行不是究竟法,是释迦佛亲自证明的,苦行是外道法,我们为什么要修呢?」我们要知道,学佛法要善学,如果不善学,没有学佛法之前,已有执着,学了佛法之后,更增加执着,反而生出种种障碍。释迦佛说:「苦行不是究竟法。」是为降伏印度外道而说,外道以为苦行可以得道,释迦佛亲自证明,自己日食一麻一麦,再没有超过这种苦行,但仍然不能得道。我们以释迦佛修行用功证明,他在菩提树下,经过四十九日禅定,没有吃饭,怎样能坐那样久呢?这种功夫,是从六年苦行中磨炼出来的,所以苦行不是究竟法,苦行的确是修道助缘。

  再引一个人证明,释迦佛门下的大弟子──迦叶尊者,他未出家之前,是一位大富长者,是一位养尊处优,环境富裕的人。出家后,听佛说法,知道养尊处优是修行的大障碍,所以他依释迦佛教他的头陀行去苦修,以对治他的习气,因此终身修苦行。本来佛制修头陀苦行,是春秋二季,天气不冷不热而行,并不是整年行,但迦叶尊者,他不但长年行,而且终生行苦行,后来他得到大彻大悟。因此释迦佛在世,对大众讲经说法的时候,每让半坐给他,使大家知道,他是修行者的榜样,大家应该向他学习。后来释迦佛涅槃,大弟子中,公推迦叶尊者为第一代祖师,就是因苦行为修道助缘之故。

  再说一个祖师公案:虚云老和尚是大家都闻名的,他的皈依弟子可说满天下。他出家不久,就在福州鼓山修三年苦行,当时饥吃野果青草,渴饮山泉,身穿一袴一衣,因日久,已破烂不能遮体,而另一件御寒的棉袄,还没有破烂到这样,所以他不分冬夏,都穿着这件棉袄,这样苦行三年。后来为报母恩,三步一拜,朝五台山。从普陀山起拜,不论平地高山,不管城市乡井,都是一样拜。中途艰苦重重,几乎丧身失命,仍不退心。如是经过三年,才至五台山,朝拜文殊菩萨。他能够三年如此苦拜,就是以前三年苦行的帮助。

  有一次,虚公要去扬州高旻寺,参加打禅七,中途经过一河,需要小船才可渡过,因为他身上不名半文,向船夫请求和他结缘,不收钱渡他过去,但询问两艘船,都是非钱不可。当时天色将黑,心情焦急万分,正在引颈张望,看看有没有别的小船经过,肯载他过河,怎知一不小心,失足堕在水中。因为黑暗已临大地,并没有人见到,经过数小时在水中漂流,饱饮河水,已经奄奄一息。半夜的时候,一渔翁在船上,正欲张网捕鱼,忽见海面漂流一黑团,点火靠近看看,原来是人,赶忙捞起,才知是一出家人,尚有一点气息,于是施以急救,结果把他救醒了。第二天,虽然起死回生,疲倦不堪,还是走上高旻寺的路上。当到达目的地,因饱吃河水的缘故,患上水泻病,但他毫不理会,一样参加跑香坐香。一次当坐香开静的时候,大家手执杯子,行堂师拿着一壶开水,忙着向各人杯中倒下。当走到虚公面前,一不小心,开水倒在虚公手上,因开水太热,烫着手,杯子就碰的一声,跌在地上,虚公因此开悟,说:「烫着手,打破杯,哇的一声虚空碎。」现在不是说虚公开悟的公案,而是说他能不顾身体抱病,忍受辛苦去打禅七,由定力的功夫,得到开悟。他有这种难忍能忍的力量,就是他出家不久,苦行三年,朝五台山,又三年苦行,因此得到这样的成就,所以苦行的确是修道助缘。

-----------------------------------------------------------------------------------------------------------------

更多道源法师佛学内容

-----------------------------------------------------------------------------------------------------------------

 
 
 
前五篇文章

道源法师:佛堂讲话 第五辑 六、以一心不乱,为净心归宿

道源法师:佛堂讲话 第五辑 七、以种种灵瑞,为往生证验

道源法师:佛堂讲话 第六辑 序

道源法师:佛堂讲话 第六辑 一、念佛要发菩提心

道源法师:佛堂讲话 第六辑 二、念佛要为了生死

 

后五篇文章

道源法师:佛堂讲话 第五辑 四、以坚持四种戒法,为入道

道源法师:佛堂讲话 第五辑 三、以折服现行烦恼,为修心

道源法师:佛堂讲话 第五辑 二、以摄心专注而念,为下手

道源法师:佛堂讲话 第五辑 一、真为生死,发菩提心,深

道源法师:佛堂讲话 第五辑 序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