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 禅宗 | 密宗 | 成实宗 | 地论宗 | 法相宗 | 华严宗 | 律宗 | 南传 | 涅盘宗 | 毗昙宗 | 三论宗 | 摄论宗 | 天台宗 | 综论 | 其它 | 护持 |
太虚法师:上佛教总会全国支会部联合会意见书 |
 
太虚法师:上佛教总会全国支会部联合会意见书
──民国二年三月作── 原我佛设教,教会组织之法,本极完善。凡从佛出家之比丘、比丘尼众,莫不摆脱君亲家国之累,以个人为教会单纯份子,以教会为个人直接团体。无论贫富贵贱,一入佛法大海,胥得萧然解脱,混然平等。故能泯竞争,息贪嗔,唯弘教度人是责任;而渐进乎道,以成其至德。如是之人,其心地光明,不为知见执著所锢蔽;其身体自由,不为名分尘累所拘牵;虽未成就菩提,亦几近之矣!及传入中国,沿承纲伦劣制,宗法恶习,于净虚空妄加彩画,致破坏平等大同之佛教教会,坐受纲伦宗法之宰割,以产生出非驴非马之佛教家族制,此寺彼庵,各自封执,传徒及孙,俨同世俗。日肆其贪嗔以奔竞于烦恼尘劳之场,薾然既疲;反置弘教度人之责任于无暇顾问。解脱还自缚,学佛竟成魔,盖尝深有慨于是也!今幸也因家族分裂,不能自保,团一盘散沙之僧界,有佛教总会之组织,随中华民国以同时涌现。然心理难返,积习犹沿,因地不正,果招纡曲,又不能不为佛教总会惧也。兹值开成立周年联合会,莽莽神州,济济佛子,萃聚于一堂,应不无高论卓议,焕发佛教之精神,以改善积弊之法;勇猛进行于未来际,系人心于不坠,扬佛日之真光也!太虚适因疾苦,不克赴会,深引为怅。独坐沉思者久之,私谓今日之佛教,非有远大之计划,根本之改革,不足以振先启后,以变全地球人类之思想,而起真正之信仰。又虑速则不达,急则生变,因多方调融,取便随顺,俾东辕西辙,就路齐归,彼是此非,同焉均得。本是愚见,摅为刍议,幸我最敬仰最企望诸大德,共垂察焉! 一、昌明佛学条:兴复各宗专科大学,列表甚美。然此系佛教之根本,事业之首要,应实力建设,庶不虚泛。窃谓宜即以现有各丛林寺庵,分别调查,择宜开设。但改变其规则法度,俾讲习修持,各由一门深入;因利而导,不难坐收事半功倍之益也。 二、依融通真俗二谛之宗旨:窃谓于十宗之外,宜增设忏摩、异方便二宗以广摄机而资弘护。盖佛住世日,为供养礼拜者咒愿祈福,俾得消灭罪业;比即僧徒为人诵经礼忏、供佛施食之滥觞也。此道传至今日,不堪已甚。法门腐败,大半因是。然芸芸僧侣,大都习是为专业,为僧界生计所赖之一大宗。未能廓清,不如设立专宗,攻习其事。于每省县城乡,区定专修经忏处若干寺庵,既广善缘,亦资生源。且可与其余各宗,不致混淆有妨专修。异方便宗,大致略同日本真宗。以五戒、十善为基,念佛往生为归,使善信男女皈依者,皆为有统系之教徒。则外护既众,财施有出,而实业慈善公益等事业,自易举行也。 三、普及教育条:分设之各种学校,诸乘研究社,讲习所,其功课等及程度等,应由总会编制一定专章。使各地开设者,照章办理,按期填表报告,派员调查,庶可以昭划一而收效果。 四、善哉!山寺田园本属四方僧物,佛教公团应得保守,及佛教财产应为佛教公有之说乎!但于是不图一根本之解决,胶胶扰扰,终难的当。窃谓公私之间,理无两是。若财产属于各寺庵住持人私有也,私则不可公,授受变卖,亦属其私有权,总会应不能干涉之。不宁惟是,既属私有,则各寺庵产捐之多寡缴否,亦应凭各住持之热心,而总会亦不得按产调查,使一律应缴。今既可干涉其授受变卖,乃迫使其一律缴捐,则其产属于佛教公有明矣。公则不可私,应绝对取销其私有权。不独干涉其变卖授受,并使其接产缴捐已矣。仅云与他项公产私产性质不同,犹明于对外而昧于对内,终致公私混淆,而对外亦不能澈底划清也。今根本解决之法将奈何?则宜采行集产制度是也。著手之道,当先将属于佛教范围内之不动产,详细调查。与地方他项公产私产,分别划清,毋稍含混。凡庵寺若干,山园若干,田地若干,概集合为佛教公有,由佛教总会设教产经理处经理之。整顿积弊,开辟利源,总核每岁收入额数:酌派于各学校,各研究社、传习所,各宗专科大学,各支分部,各演教团;振兴各种慈善事业。现闻云南已行之有效,此亟宜仿行者也。 又须知集产与共产有异:集产但各取所值,共产则各取所需。当此社会未能平等,金钱未能废除之时代,各取所需,万难通行。而各取所值,则如集资成一大公司,公司内之股东、经理人、办事人,皆各取其相当之利是也。今集佛教产为资本,所异者,因佛教产本属四方僧物,凡僧徒人人皆股东而已。然不仅不动产概集为公有已矣,即向属于常住之动产,亦应一一调查归为公有。唯个人之私蓄,则仍得独立;但以生为断,死后则仍集归公有,不得他有所遗。言至此,则必有一法以相辅而行,始无障碍,则个人不得传法收徒是也。凡欲出家为僧尼者,得会员二人介绍,二人保证,经总会认可给与出家券,即得礼佛为师,为佛教徒。随其根性程度,受各宗佛学。学有所成,给与某某宗大学卒业券,即为得法。个人既不得传法收徒,则亲爱绝而私心断,财产自易归公而贪竞亦于以泯矣。 处今日以言整顿佛教,无重大于此二端者。一时纵难遽行,然提倡鼓吹,不可不汲汲也。 五、据现势以观之,佛教之统一机关,固非佛教总会莫属也。但其他之佛教团体,固方层出不穷矣。如某所知者,如佛教会、佛学会、佛教宏誓会、维持佛教同盟会、佛教维持会、佛教青年学会等。而某所未知者,更不知其有几也。不与之整理联合,各自扩充其势力,未免自相竞争,以滋纷扰。今当通告各会认定佛教总会为佛教统一机关。佛教总会亦认可各会为佛教特别团体,以自由信仰而结集,共谋佛教之福利。但其章程,须一一经佛教总会核正备案,以符自由结社之国宪。则庶几统一而不妨自由,自由仍不妨乎统一,一致百虑,殊途同归。使佛教团由混含的而化为亲和的,由形式的而进为精神的,固不独佛教之幸,抑亦世界众生之幸也。 六、原百丈之立清规,仅适用于禅宗而已。今欲改各寺为各宗专科大学,即禅宗亦须修改,况其余各宗乎。今整顿教规,当征集各宗上士,分别详订,期于适用为止。至于服制,则除袈裟直裰之礼服外;他项似不妨随俗,而随方现身以说教,则又当别论也。 七、戒律既为会员普通应守之律仪,则自沙弥戒以上,授受之间,尤不可不慎重其事。一、宜于各省县设立专处,以便调查。二、宜于一一戒相详细开解,务使皆得明了,使受者于良心上一一承认,勿稍含糊勉强。三、宜于沙弥、比丘、菩萨三坛戒,按受者之程度分期次第而受,则庶几不致徒具仪式。而三皈、八关、五戒、十善等,则比丘以上,于佛前随机讲授可也。 以上七条,仅随素所蕴悉及偶然忆及者为言。以笔代口,挂一漏万,殊不能免。聊参末议;然有诸公在,某亦何必多呶呶为哉!(见佛教月报第一期) ---------------------------------------------------------------------------------------------------------------- 更多太虚法师佛学内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