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宏演法师:菩提道次第略论讲课记录 第1课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宏演法师:菩提道次第略论讲课记录 第1课

 

  略论·3月03日讲课记录

  宏演法师

  本论由宗喀巴大师造,大勇法师译。先简单地介绍一下宗喀巴大师和大勇法师的生平。

  宗喀巴大师:生于1357年,卒于1419年,法名贤慧称吉祥。生于青海宗喀(距西宁五十余里,今湟水县塔尔寺)。父名达惹喀伽炉嘣格,母名馨萨阿其,兄弟六人排行第四,为格鲁巴创始人。大师被称为“第二法王”,被视为文殊、观音、大势至菩萨的化身。大师七岁出家。十六岁(1372年)起,到西藏学法,亲近各处著名大德。十九岁就在前后藏各大寺院,立《现观庄严论》。二十四岁(1380年)受比丘戒。此时大师已经是闻名的论师。此后在刹公塘阅藏数年,又遍从大德学习各种高深密法。三十六岁(1392年)将西藏所译显密一切教授学习圆满。三十九岁,在罗札从虚空幢大师受得内邬苏巴和仅哦瓦所传的“教授派”的菩提道次第教授,又在扎廓寺从法依贤大师受得由博朵瓦传铎巴和霞惹瓦的“教典派”的教授,又从法依贤学圣教次第论,是为菩提道次第论的依据。四十三岁(1399)应拉萨各寺院邀请,广讲教法,尤其注重大小乘戒律的弘扬。四十六岁(一说四十五岁)时由胜依法王等众多大善知识劝请,在惹真寺著《菩提道次第广论》,后又著《密宗道次第论》,详细解释四大部密修行次第。五十三岁(1409),建格登寺(又称噶当寺),是为黄教的根本道场。五十九岁,命妙音法王建哲蚌寺(1416年建成)。又因菩提道次第广论卷帙太多,钝根众生难于受持,另造一略本《菩提道次第》。六十二岁(1418年)由大慈法王建色拉寺(1419年建成),是为黄教三大寺。六十三岁,大师示寂于格登寺。

  大勇法师:生于1893,死于1929年,世寿37岁,俗名李锦章,四川巴县人,毕业于法政学校,历任军政、司法等职。1919年依太虚法师剃度出家。1921年听太虚大师讲经于广化寺,当时有日僧觉随来中国传扬东密,也随着听讲,想邀请太虚大师东渡学密。太虚大师无意于此,自称“无即身成佛之野心”,但他对东渡学密一事颇为重视。在太虚大师的支持下,大勇随觉随东渡,与在东京留学的陈济博结伴,同往高野山学密。因故未能学成。大勇又于第二年春回国筹措学费,于1922年冬再次东渡,入高野山随金山·穆昭阿阇梨专攻密教。经一年多,得传法灌顶,授予阿阇梨位,于1923年10月归国。大勇本想闭关专修,岂料当时国内佛教界学密要求迫切,大勇一到上海,便受江味农、吴启华等居士劝请,在沪开坛传法。随后,又赴杭州传法月余,受学者法百余人。继赴武汉,应请在武昌佛学院灌顶传法10次,武昌佛学院学员和李隐尘、赵南山等居士共237人灌顶受法,致使太虚大师经营的新僧运动大本营武昌佛学院竟因校董、学员因热衷于密法而遭受意外挫折。大勇后来又赴北京传法,因求教于雍和宫白普仁喇嘛,闻悉藏密较东密更为严整圆备,又受多杰觉拔格西的诱引,转而学习藏密,并发下创中华密宗的宏愿,其弘扬东密的事业遂告结束。1924年,大勇法师得胡子笏、汤铸新、刘亚休等居士的赞助,先于北京慈因寺成立“藏文学院”,请多杰觉拔格西为导师,讲习藏文及藏传佛教知识。武昌佛学院职员大刚、超一,研究员法尊、观空、严定、会中、法航等入院学习。1年多后(1925年),大勇将“藏文学院”改组为“留藏学法团”,共发“纵令粉身碎骨、尚期来生满愿”之宏愿,于25年秋率团员20余人由北京出发,经四川入西康,至打箭炉,因为藏汉关系不融洽,藏人怀疑他有政治目的,一行人被阻于西康学藏文佛典。大勇遂译成宗喀巴大师的《菩提道次第略论》()。1927年春,学法团继续西进,抵达甘孜,又为藏军所阻,只好驻于甘孜扎迦寺,依止一位西藏来的喇嘛学习。同行徒众因水土不服,多有丧亡,大勇本人亦于1929年逝于扎迦寺,年仅37岁。

  本论共六卷,根据现在的学习习惯,依现代章法划分为十二章。章法的划分,可以参考《菩提道次第略论》的学习计划。

  第一章 概说

  这是一部说明成佛的方法、过程、次序的论典。它是西藏黄教的创始人宗喀巴大师所造,是大师关于显教方面的集大成著作,在黄教中有着深远的影响。该论以下士道、中士道、上士道统摄了一切佛法,用出离心、菩提心和中道正见指示了成佛的通途。民国年间,由大勇法师、法尊法师介绍来汉地,受到了太虚大师的高度重视,在汉地佛教界也有着重大的影响力,许多佛学院开设了这门课程。

  释题:

  菩提:菩提译为觉。觉诸法法性缘起无自性,了达诸法空无自性,但有缘起。能自己觉了缘起,同时令一切众生觉,自觉觉他,觉行圆满,而成就佛果。这是目标。

  道:道是方法。道有声闻菩提道、缘觉菩提道、菩萨菩提道。向无上菩提道行,得证无上菩提道的方法就是道。修学声闻菩提道有声闻的方法,修学缘觉菩提道有缘觉的方法,修学菩萨菩提道有菩萨道的方法。不一而同。

  次第:修学的过程必须经历的步骤和阶段,自下而上,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不可缺略、紊乱或越次。如果没有次第,要么乱走,要么徘徊在歧途,不能快速到达目的地,不能快速地成就佛道。

  第一节 本论的渊源和著者

  一、 敬礼本尊和传承诸师

  颂文:“敬礼于诸至尊正士具大悲者足下

  堪忍刹中自在王  补处慈尊法中王

  善逝智父妙吉祥  龙树无著佛所记

  深观广行两大宗  传承诸师我皈命

  为欲易入深广道  再以略法于此说”

  归敬颂:在经、律、论之首,先述归依礼敬佛菩萨以及三宝等文词。

  归敬的用意,依《俱舍论光记》卷一举出三种说法:(一)恐有魔事而礼请佛菩萨加被之故。(二)了知世尊具有殊胜功德而对佛所说之法生信尊重。(三)犹如孝子,凡有所作,皆禀告父母。

  依《大乘起信论义记》卷上也列举了六项原因:(一)为荷恩之故,即表示对佛法僧三宝恩之感念致敬。(二)请加护之故,即恳请三宝之威力以助益弘传大法。(三)为生信之故,盖造论者自惭为不足之人,故归敬三宝以助他人之信受。(四)为敬仪之故,如世间之忠臣孝子,凡有所作,必启白君父。(五)为表胜之故,盖以三宝为吉祥,故标之于首,以示殊胜。(六)为益物之故,为令众生于三宝之中,发心趣求,信解观察,供养归依,是故以归敬之文表示顶礼。

  “敬礼於诸至尊正士具大悲者足下”:敬礼上师,作者现时上师为竹青郎喀降却,及堪钦却加护波(疑为虚空宝幢和法依贤上师),得道次第承传,还有显密不共直传的文殊师利。“至尊”二字,意思是能作众生救度引导之王。“正士”二字,有知善别恶之意。这句是敬礼根本师,以下礼敬承传师。此中关系甚大,表示道次的法直接承袭于佛陀。   “堪忍刹中自在主”:“堪忍”,谓能忍烦恼(烦恼最大为贪瞋痴),刹,谓刹土,三千大千世界为一刹土。自在主,指释迦佛。佛陀具足断证二德,不能被三千大千世界的烦恼所侵害,所以称自在主。这句是礼敬释尊佛陀。

  “补处慈尊法中王”:“补处”,释迦佛曾经是兜率陀天法院天主,降生南赡部洲时,诸天悲伤哭泣,释迦佛为他们作授记,说乌多天王将生一子,即弥勒菩萨,将补释迦为一切天人说法之处。这句礼敬弥勒菩萨。

  “善逝智父妙吉祥”:“善逝”,是佛的别号,佛有十号,善逝为十号之一。“智父”,意谓一切佛之父。贤劫千佛,开始时都是凡夫,能使凡夫去黑暗愚痴,入菩提道次佛子行而成佛的,乃文殊菩萨。“如诸佛之父”出自月称论师的《入中论》。文殊菩萨为了帮助释迦佛成就佛道而示现弟子相。宗喀巴大师的本尊、上师、护法,都以文殊菩萨为依止。过去诸佛也是这样。这句礼敬文殊菩萨。   “龙树无著佛所记,深观广行两大宗。”佛陀授记,说入灭后四百年,有龙树菩萨传深观(中观)法要。六百年后,有无著菩萨传广行(唯识)法要,以利众生展转增上。

  “传承诸师我皈命”:诸师,从初直至宗喀大师的传承诸师,

  “为欲易入深广道”,说明造论本意。

  “再以略法於此说”,这句说明宗喀巴大师已造广论,再造略论的因缘。因菩提道次第广论卷帙太多,钝根众生难于受持,所以另造一略本,这就是《菩提道次第略论》,以方便众生易入深广的菩提道。

  问:为什么先礼敬上师才礼佛?

  答:因为:1、法虽为诸佛所说,而能令我心行清净入菩提道的,乃依心行二种,如法依止上师而得。因上师善说,及加持之力,恩德尤大。法源虽由佛,而佛已过去,不能直闻故。

  2、法依上师而得,修行也依赖上师的帮助而成就,此恩比佛恩犹大。

  3、修行过程中遇种种障碍上师能直接消灭灾厄的缘故。

  4、上师是三宝的代表。

  文:“此论为总摄佛法之精要。龙树无著二大流派之准绳,胜士趋入一切智地之法规,三类士夫所应修持,乃至菩提一切无不全备之次第也。由此菩提道次第为门,将具堪能者,引入佛地之规律,即此中所说法。”

  此论对于佛陀所应说的教法,用出离心、菩提心、清净正见三种心要来总摄一切佛法的精要。龙树和无著二大菩萨的大乘规律的准绳,上根利智的殊胜根器趣入佛道的法规,下士道、中士道、上士道三类人所应修持的法门,以及修持菩提道所应具备的一切次第,都由此菩提道次第为门,将能够修学的弟子引入佛法的修学次第,这就是宗喀巴大师通过本论对佛法的修学次第所作的全面的、有序的如理阐述。

  二、说法轨则:

  文:“如济迦麻罗寺(印度寺名)说法之轨则,先须讲明作者之重要,与法之重要,及如何听说彼法之三事。”

  印度大寺说法轨则有两种:一为那烂陀寺说法的轨则。那烂陀寺为古代中印度摩揭陀国首都王舍城北方之大寺院,也就是现在拉查基尔(Rajgir)北方约十一公里处之巴达加欧( Baragaon)。为古印度规模宏大之佛教寺院及佛教最高学府。二为济迦麻罗西罗寺说法的轨则。依萨迦派说,济迦麻罗西罗寺距印度捧噶那不远,在恒河北岸,有山凸出,寺在山头,为大妈巴麻所建。寺中迎请如金刚道场佛像。中为祖殿,周围有八院环绕,规模宏大。二寺各有说法轨则。那烂陀说法轨则有三:即上师清净、弟子清净、所说法清净。济迦麻罗西罗寺说法的轨则,即本论所述:先明作者之重要、次法之重要及应如何说法听法三事。宗喀大师对于二寺轨则,取济迦麻罗西罗寺的说法轨则,是因为此寺乃智中之智(即指阿底峡尊者)过去所立,为尊重阿底峡尊者的缘故,所以依济迦麻罗西罗寺的说法轨则。

 
 
 
前五篇文章

宏演法师:菩提道次第略论讲课记录 第2课

宏演法师:菩提道次第略论讲课记录 第3课

宏演法师:菩提道次第略论讲课记录 第4课

宏演法师:菩提道次第略论讲课记录 第5课

宏演法师:菩提道次第略论讲课记录 第6课

 

后五篇文章

傅味琴:菩提道次第摄修求加持颂讲记 159

傅味琴:菩提道次第摄修求加持颂讲记 158

傅味琴:菩提道次第摄修求加持颂讲记 157

傅味琴:菩提道次第摄修求加持颂讲记 156

傅味琴:菩提道次第摄修求加持颂讲记 155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