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 禅宗 | 密宗 | 成实宗 | 地论宗 | 法相宗 | 华严宗 | 律宗 | 南传 | 涅盘宗 | 毗昙宗 | 三论宗 | 摄论宗 | 天台宗 | 综论 | 其它 | 护持 |
西藏佛教·观察与研究:雄伟壮丽的藏式建筑(元旦尖措) |
 
西藏佛教·观察与研究:雄伟壮丽的藏式建筑(元旦尖措)
元旦尖措 藏式建筑的历史源远流长,最早可以追溯到距今4500年左右的新石器时期,它是藏族人民的伟大创造,是雪域高原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结晶,也是中华民族建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千百年来,勤劳勇敢的藏族人民在崇尚自然、适应自然、艰苦劳作、奋斗不息的长期建筑实践中,因地制宜,就地取材,不断吸取多民族文化,发明和积累了十分宝贵的建造技术和建筑经验,并创造力了独特而鲜明的建筑艺术形式和风格。 藏式传统建筑的设计思想 藏族聚居区在历史上曾被人们称为“佛教圣地”,历史上长期处于统治地位的藏传佛教及其学说和思想,对营造建筑形式和组织建筑空间等建筑实践活动,在主观和客观上都起到了重要的引领作用,并形成了藏式传统建筑设计思想和设计理念。总的说来,有天梯说、女魔说、中心说、金刚说、来世说等五种。 藏式建筑的种类 藏式建筑的类型众多,而且各具特色,大致说来,可分为寺院、宫殿、园林、住宅、塔等五种类型。 一、寺院建筑 宗教生活是藏族社会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寺院是宗教活动的中心,因此,寺院建筑集中了藏族人民在长期实践中所创造和积累的工程技术和文化艺术的精华,在选址、建筑结构、材料、装饰灯方面都独具特色。最早和最著名的寺院有大昭寺、小昭寺和桑耶寺等。 二、宫殿建筑 宫殿建筑是西藏古代建筑中最引人注目的一类建筑,它将藏式传统建筑中的基本特点尽融其中,是藏族传统文化的浓缩和升华。多依山而建,庄重华丽,是权力的象征。其中雍布拉康是藏区最早的宫殿,布达拉宫是“世界屋脊”的明珠。 三、园林建筑 园林建筑的特点是:高处筑台,低处挖池,任其自然,以取景为胜。藏式园林建筑中的代表是西藏拉萨的罗布林卡。 四、住宅建筑 藏区住宅建筑的主要形式有帐房、碉房、干阑式建筑等。 帐房:帐房俗称帐篷,是牧区最普通而古老的一种居住形式。根据放牧的方式和季节的不同,又有冬帐房、夏帐房之分。 碉房:因居住地不同,盛产石材的地方则以碉房居多。它多采用木结构框架,外墙壁多用石砌,有明显的收分,下厚上薄,结构稳固,门窗小,通风和采光较差。平顶,外形厚重,一般2—3层。 干阑式建筑:一般在木材丰富、多雨潮湿地区构建。干阑式即把房屋下面架空,使空气流通,减少潮湿。用木材构建井子式墙壁,因而墙壁薄,窗户多,建筑风格轻盈疏透。 五、塔 塔起源于印度,是为了埋藏佛舍利,供佛教徒礼拜而用。塔是多层建筑,层数一般为单数。材料采用木、砖、石、金属等。塔的结构分为地宫、塔基(塔座)、塔身、塔刹四个部分,有佛塔、灵塔之分,佛塔多在室外,塔内安放佛经、擦擦、法器等;灵塔多在室内,用以安置活佛、高僧的遗骸、遗物等。 藏式建筑的特点 藏式传统建筑有着十分独特和优美的建筑形式和风格,它与雪域高原壮丽的自然景观浑然一体,给人以古朴、神奇、粗犷之美感,形成自己独有的和鲜明的基本特点。 一、坚固稳定 收分墙体和柱网结构是构成藏式传统建筑在视觉和构造上坚固稳定的基本因素。收分墙体有效地提高了建筑的稳定性:一是墙体下面宽,上面窄,建筑物重心下移,保证料的稳定性;二是加厚墙体,使得建筑物十分坚固;三是做边玛墙,不但减轻了墙体载荷,又有很好的装饰作用。 二、形式多样 藏式建筑形式多样,富于变化,内容丰富。从空间上分,有依山建筑、平川建筑等;从建筑类型上分,有一层平房、多层楼房等;从屋面形式上分,有平顶房屋、坡面房屋等;从平面形式上分,有矩形、圆形和不规则多边形等;受各地民俗和自然环境的影响,又形成各自不同的建筑形式和风格,如碉房、木屋、土楼等。 三、装饰华美 藏式建筑装饰艺术是藏区宗教艺术、文化艺术和建筑艺术的综合体现。藏式建筑装饰运用料平衡、对比、韵律、和谐和统一等构图规律和审美思想,艺术造诣深厚,工艺技术达到很高的水平,手法主要有铜雕、泥塑、石刻、木雕和绘画等。不但有坚固粗犷的一面,也有精雕细刻、流光溢彩、富丽堂皇的一面。 四、色彩丰富 藏式建筑的色彩运用,手法大胆细腻,构图以大色块为主,表现效果简洁明快。通常使用的色彩主要有白、黑、黄、红等,每一种色彩和不同的使用方法都被赋予某种宗教和民俗的意义。 五、文化交融 藏族人民在长期的建筑实践中,不断借鉴和吸收不同地区和多民族文化,创造了适合当地情况的建筑文化,如大昭寺主殿檐口上的动物造型的木雕是吸收克什米尔地区木雕艺术的代表之作;桑耶寺乌孜大殿的建造,更是吸收多民族建筑文化的杰作;这些大型重要建筑使用的金顶盒歇山式构架,也是借鉴中原地区建筑工艺技术的具体表现。 六、宗教氛围 藏式建筑不同程度地融合和渗透着藏传佛教文化和宗教思想,建筑布局方向的随意性反映出佛陀无处不在。多层建筑的最高一层多设为佛堂或设有佛龛,用建筑语言表达着宗教思想,使得藏式建筑的形式和风格具有强烈的宗教氛围。 重要藏式建筑介绍 一、桑耶寺: 位于西藏山南扎囊县境内,由莲花生大师和寂护在赤松德赞的倡议下建成。工程于公元774年动工,经5年,于778年竣工。它是吐蕃第一座正规寺院,为佛教立足吐蕃和藏传佛教的形成做出了重要贡献。其主殿乌孜大殿高三层,一层为藏式风格,双层檐口,小床,简洁古朴;二层为汉式风格,琉璃瓦檐口,外挑斗拱,庄重肃穆;三层为尼泊尔风格,石刻墙面,屋顶宝瓶,典雅华丽。整个寺院的色彩丰富多样,红、白、黑、绿的用法匠心独具,表达了藏传佛教的不同理念。 二、三大祖寺: 桑耶寺、昌珠寺和大昭寺是吐蕃时期建成的寺院,后成为宁玛派的祖寺。 三、格鲁派六大寺院: 甘丹寺、哲蚌寺、色拉寺、扎什伦布寺、拉卜楞寺和塔尔寺被称为格鲁派的六大寺院。 四、德格印经院: 位于四川省德格县,1729年由四川德格土司丹巴泽仁倡建。丹巴泽仁在德格更庆寺内建印经院,刻印藏文典籍,历代延续。刻有《大藏经》和萨迦、格鲁、噶举、宁玛各派诸上师的各种文集,包括显密乘及其它著作。现存有木刻书版200多种。 五、噶丹颇章: 公元1499年,帕竹大法台阿旺扎西扎巴掌握政权。1528年,阿旺扎西扎巴将哲蚌寺的青石殿堂献给二世达赖更登嘉措。1642年,五世达赖开始在青石殿堂建立黄教政权,后改青石殿堂为噶丹颇章。后世称这政教合一的达赖喇嘛执政时期为“噶丹颇章”政权。 六、雍布拉康: 位于拉萨东南乃东县南约5公里的一座小岗之上,上窄下宽,三面临崖。它是雅隆河谷第一代赞普“聂赤赞普”的王宫,也是西藏历史上第一座宫殿。雍布拉康建于公元前二世纪,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外墙为毛石砌筑,檐口采用边麻墙,顶部设置金顶,立面开窗较少,墙体收分,高低错落,形成了简洁明快的立面效果。 七、布达拉宫: 始建于公元七世纪。建筑高117米,东西长370米,共计13层,是西藏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一座古代宫堡式建筑。它以红宫、白宫为主体,有城墙围绕。城堡呈长方形,东南各设有宫门,其平面布局随意,不强调中轴对称,追求纵向延伸,使得主殿高于其他建筑。布达拉宫以其磅礴的气势和独特的建筑风格,在中国乃至世界古代建筑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八、罗布林卡: 意为宝贝园,园内树木郁郁葱葱,风景秀丽,是达赖喇嘛专用的夏宫,也是藏民族宫殿建筑艺术和园林建筑艺术的杰出代表,也是多元文化融合的代表。其建筑立面形式多样,不拘一格,富于变化,层次较高,显得建筑宏伟高大,单殿讲究对称,开窗较大,明快大气,部分建筑采用双层边麻墙檐口,高贵典雅。外墙装饰讲究,屋顶置镏金饰物,雍容华贵。 九、白居寺白居塔(十万佛塔):(略) 藏式建筑是藏族文化宝库中的一颗光彩夺目的明珠。长期以来,藏族人民在生产、生活的实践中,在建筑学领域中不断探索,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使其不仅在我国建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就是在世界建筑史上也写下了不朽的篇章。他们所创造的独特实用的柱网结构、授粉墙体、梯形窗套、松哥门框等建筑技术和建筑文化,矗立在高山之巅,河谷之上的不同历史时期的雄伟壮丽的藏式传统建筑,成为镶嵌在雪域高原的一朵朵建筑艺术的奇葩。 (作者单位:青海藏医药文化博物馆) 出自: 《群文天地 》 2010年9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