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 禅宗 | 密宗 | 成实宗 | 地论宗 | 法相宗 | 华严宗 | 律宗 | 南传 | 涅盘宗 | 毗昙宗 | 三论宗 | 摄论宗 | 天台宗 | 综论 | 其它 | 护持 |
普巴扎西活佛:“信心”圆满诸法 |
 
普巴扎西活佛:“信心”圆满诸法
作为密乘弟子,不要将五圆满安立在外境上,而是要安立在自心中,更确切地说是在“信心”上。若不理解此道理,就说明与真实见解相距甚远。信心圆满诸法,是大圆满不共的教授,此中荟萃了一切乘法的精华。 按闻思方式讲解中,分别以出离心、菩提心、信心摄持小乘、大乘、密乘。然而心的本体不会有三种,三层佛法之究竟果位即是无上大圆满。要证悟大圆满,只有依靠圆满的信心,此义在《上师瑜伽》之〝圆满三种殊胜〞中已详细讲授过。所以“信心”为佛法根本,包含了诸乘要义。 五浊恶世中,异端邪说多如牛毛,我们之所以选择正法,作为永恒的依止,是因为对佛陀的教言生起了信心,正是信心引导我们出离轮回,趋向解脱。由于深信一切有情都曾经是自己的父母,都对自己有哺养之恩;而且众生与己平等,内在皆具足佛性。故依此信心,而生出大悲菩提心,受持如海佛子行。由此可知,获得佛果,应以信为首。 我等为即生成办自他二利,而进入无上密乘,而其首要者就是对善知识生信,然后如法依止上师。外续部(事、行、瑜伽三部)之密乘行者,修持事相本尊、密咒手印、观想上师瑜伽,祈请本尊赐予共与不共成就,其中以信心为根本,自不待言。内续部行者,首要依清净的信心,抉择万法为本净任运,受持能成熟之灌顶与能解脱之教言。如生起次第观修如幻本尊坛城,而要断除烦恼、获得悉地,必定有赖于上师与本尊的加持,此中能不具足信心吗?圆满次第虽绝非简单的观修世俗气、脉、明点,然以其方便之见,获证此义,就要对乐空无别的甚深智慧生起信解。 如是可知,未离勤作之诸乘,尚需信心才能契入,作为诸乘之巅的大圆满,其见、修、行、果,无一能超离信心。当我们通过闻思而了知大圆满之殊胜后,自然生起强烈信心,进入此法门。依靠具德上师的指导和加持,应能于自相续中生起大圆满有寂无二的见解,此见解其实就是一种无有贤劣分别的清净信心。 现今,很多禅修者不去仔细辨别真实与相似见解的异同,却以“妄念多少”来判断功德的大小、见解的高低。然而,实已误入歧途。试问:如果要消除妄念以获得清净,或破除烦恼再树立空性的话,岂能叫有寂无二、贤劣平等呢?永嘉禅师《证道歌》云:「绝学无为闲道人,不除妄想不求真,无明实性即佛性,幻化空身即法身。」其义云何?《令生信力手印经》云:「除烦恼自性,余无智慧故;诸烦恼自性,即是智慧也。」其义即没有在烦恼以外再树立一个智慧,类似的教证很多。所以,修法者当依止善知识,仔细辨别自己的见解。 大圆满的见解是显现与本体无别之见解,故阿底峡尊者说:「于一日中生起四次粗大烦恼,而现见四次法界本面。」这种见解,就得依靠未被伺察分别念所染污的信心来体会的。初行者的信心虽于意识中不稳定,但只要配合方便,就能逐渐转变为智慧中的真实信心。 “清净的信心”就是法界之功德,正如全知无垢光尊者所言:「证悟何时无有变化相,彼若证得具有诸功德:自心恒具无常出离心,呈现无有偏袒之诚信,大慈大悲等显诸功德。」所以大圆满的见解可用「无有偏袒之诚信」来描述。 大圆满的修习,如‘要诀’所示:「安住彼性之中时,无有所修无散乱,……自然安住本来性;无被勤作束缚染,自然法性禅定者。」既然已经超离勤作修持,其中还具有信心否?当然具有,否则又何以能「自然安住本来性」呢?「本来性」与「无有偏袒之诚信」,并不是各自独立之法,而是如水入水,平等一味。这种诚信,尤其体现在弟子对上师的信心上。例如那洛巴虽为声名远播的大班智达,但为了寻找上师帝洛巴,他舍弃一切资财与地位,怀着强烈信心,历经十二个困境,锲而不舍,终得帝洛巴摄受。复以生命为代价,承受十二大苦行。虽然表面上看来那洛巴为了寻找和依止上师,未能离事专修,但由于内心真诚的信念,仅仅依靠上师的加持,就获得上师密意功德,成就与帝洛巴无别之佛果。「聪明精进非修行,唯有信心能成圣。」法王如意宝在《诸乘要诀》中讲道:「不论是什么样的人,或聪明或愚笨,只要对上师有信心,那他的相续中就必然生起智慧觉受。在我以前摄受弟子的过程中,也遇到过种种现象,有些聪明的人没有认识见解,然有些愚笨者则认识,主要是对上师的信心强弱。」因此,修法者根器的差别,其实就是信心的差别。修行是否有进步,就看信心是否在增上。如果具足上品的信心,就能获得上品的加持与成就。信心对于修行者,犹如翅膀之于飞鸟,不可须臾分离。 现在,还有些学者,于上师处求得灌顶、传承后,就自命不凡,以密乘弟子自居,轻视显教戒律,行持密法中的不共行为。但要知道,只有真实证悟本体见解者,才是真正的密法弟子。在未证悟前,应谨慎地根据自己的定量,守持诸乘戒律与学处。因平常所修之经行,均为获得本体之助伴,故不轻视彼法,应谨慎行持。密乘的一切行为和誓言,都可放在信心中行持。信心清净,则一切显现无非净相,不会导致犯戒、违誓等。 如华智仁波切教言曰:「一切情器清净剎,此中无有不净相,了知万物坛城轮,此乃密乘之誓言。」行者若对上师有信心,明观上师与金刚持无别,就不会诽谤欺侮上师;对法生起信心时,就能依止教言调服自相续,不会诽谤自他宗派或舍弃正法;若对道友有信心,如上净相观为菩萨圣众,就不会诽谤金刚道友;行者若对众生本具如来藏功德生起信解,就不会舍弃众生及菩提心,或诋毁自身及他人……。 故此清净信心中,已聚集密乘十四条根本誓言之要义。若护持自心,配合明观五种圆满,就能如法受持清净的行为。故喇嘛仁波切在《上师瑜伽》后文中写道:「若具净相及信敬,万物无非皆上师,一切皆观待于己。 此圆满信心中实已具足本来法界之一切功德。未有污染故,恒常具有对自性上师的无伪诚信、无勤出生对无怙众生的大慈大悲、真实相信丝毫无欺的因果法则……。有人认为,此时已超越因果,成就者在任运行持中,不必取舍因果等等。但超越因果绝不等同于拨无因果,任运而行绝不是胡作非为。圣者功德的显现,与凡夫习气的显现,即使表面相似,实质却迥然不同。大平等见解中,固然无有破立取舍、善恶分别,但是又何曾离开过法度与智慧呢? 纵观释迦牟尼佛及诸大成就者的一生,可谓尽善尽美,已远离一切业际颠倒、无明迷乱。凡夫以分别心无法揣摩之处,只能承认是具有密意的。而所谓密意,即智慧之别名。因此,真正的大成就者,对因果正理的信心,是远超常人的。因为通过智慧的抉择,已经细致入微。 以前喇嘛阿秋的根本上师昌根阿瑞仁波切午炊时,若划了三根火柴还没能将火燃起,这一天他就不再吃饭了,因为他觉得划三根火柴已够浪费了。阿瑞仁波切对一切(藏汉)文字从不践踏,因为文字是诸佛菩萨智慧与事业的一种显现,故此阿瑞仁波切纵是日常所用的钞票,也不随便乱放。有一次,阿瑞仁波切搬家时,侍者一时找不到捆绑口袋的绳子,便随手拿了一条旧哈达用上。此哈达是弟子献予阿瑞仁波切的,又短又细,几乎就是几缕破线而己。但当昌根阿瑞发现后,严厉呵责侍者:「你觉得这不是一条哈达吗?它代表别人的一片诚心,你却随随便便把它糟蹋。从今以后你不要再当我的侍者了!」类似的故事很多,正如莲花生大士所言:「证悟见解广于虚空,取舍因果细于粉末。」那么能说成就者不信任因果吗? 总而言之,从初入佛门直至成就佛果,信心为根本。「信为道源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根。」佛陀对信心的赞叹,无以复加矣! -------------------------------------------------------------------------------- 威德上师长寿永无尽,无边有情获得快乐福, 自他众生积资断诸障,愿得捷径大觉之胜地。 生生世世愿遇清净师,不离殊胜妙法恒受用, 五道十地功德胜圆满,祈请速得金刚持果位。 大觉导师降临世间处,教法如日普耀十方界, 受持教法僧徒相和合,教法长久住世愿吉祥。 ----------------------------------------------------------------------------------------------------------------- 更多普巴扎西活佛佛学内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