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圆持法师:佛教伦理 第二章 第十一节 斗争与和合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圆持法师:佛教伦理 第二章 第十一节 斗争与和合

  概 述

  “斗争与和合”如同“战争与和平”的关系一样,是人类社会需要永远面对的问题,选择其中的哪个方面必然就意味着崇尚哪种方式。佛教反对“斗争”,崇尚“和合”,并且通过两千五百余年的历史作出了证明。

  “和合”与“和平”比较,“和合”的内涵更加丰富,“和合”包含“和平”。“斗争”与“战争”相比,“斗争”包含“战争”。更突出的是,佛教所说的“斗争”与“和合”,其着眼点在伦理道德,而非军事与政治。

  二十一世纪初的今天,科技的发达和信息、交通的便捷,大大促进与凝结了人类全方位共同生存的相依关系。尽管人类社会尚存在着军事冲突和斗争,人类社会追求“和平”的理念仍具有其意义,但从其内涵来分析,“和平”只是相对于战争破坏状态而言的一种平静状态,它可以作为人类社会健康发展的良好基础,但不能指导或促进人类社会进一步发展的局面。如中国现在是一个和平的国家,之所以在政治上大倡建设“和谐”社会,从道德角度观察,正是为了促进社会各组成部分之间更好地相互结合,以利于社会的健康发展。佛教所倡导的“和合”属动态的理念,它鼓励人们以“和”的方式去广泛结合不同的力量来谋求共同幸福的目标。

  第一章  斗争

  提 要

  人类自相斗争给自身带来的“道德灾难”是显而易见的,给自身所带来的生存灾难远远大于自然力量的影响。斗争表现在个人与个人,群体与群体,以及不同的民族和国家之间。斗争除了首先会产生“道德灾难”以外,还会因斗争的形式不同而带来相应的灾难。总之,斗争是愚痴的反映。人类若想文明健康的发展下去,消除斗争是唯一的出路。佛教反对斗争,崇尚和合与慈爱的道德思想,给人类未来的正常发展提供了依据。

  本章共由十节组成,依其内容差别可分为六个部分,第一至第二节为一个部分,概括了产生斗争的有关原因;第三节为一个部分,指出了斗争者无所顾忌的状态;第四节为一个部分,对斗争与和合的损益作了比较;第五节为一部分,表明了诸佛及贤圣赞叹不斗争之德的主张;第六至九节为一个部分,分别提出了三种消除斗争的方法;第十节为一部分,指出了于现实社会中所不应与之争竞的六个方面。

  第一节  六斗争根本

  (一)

  有六争本:

  一者瞋恨不语;

  二者恶性欲害;

  三者贪嫉;

  四者谄曲;

  五者无惭愧;

  六者恶欲邪见。

  是名六争本。

  《十诵律》卷第五十,《大正藏》第二十三卷367页A7-9行

  (二)

  六种斗争根本是佛所说。

  谓有一类补特伽罗自乐作罪又乐亲近彼作罪人,常欲他人爱敬于己;

  有一类补特伽罗自乐作罪又乐亲近彼作罪人,常欲他人爱敬于己,又复不尊敬佛、不尊敬法、不能观法;

  有一类补特伽罗自乐作罪又乐亲近彼作罪人,常欲他人爱敬于己,又复乐欲与僧斗争;

  有一类补特伽罗具有谄、诳、悭、嫉、覆等诸随烦恼及身见、邪见、边见、见取不能远离;

  有一类补特伽罗具身见等起颠倒心,又复不尊敬佛、不尊敬法、不能观法。

  有一类补特伽罗具身见等起颠倒心,又复常乐与僧斗争。

  如是等名为六种斗争根本。

  《大集法门经》卷下,《大正藏》第一卷232页A7-19行

  第二节  二十二种斗

  云何二十二种发愤?一伪斗;二伪称;三伪函;四邪业方便;五拒斗;六轻调;七违反;八争讼;九骂詈;十忿怒;十一诃责;十二迫胁;十三捶打;十四杀害;十五系缚;十六禁闭;十七割截;十八驱摈;十九谄曲;二十矫诳;二十一陷逗;二十二妄语。

  《瑜伽师地论》卷第二,《大正藏》第三十卷288页C20-25行

  第三节  斗争八无忌

  斗争劫中诸有情类,略于八处互不相数:

  一、不数正法;

  二、不数名闻;

  三、不数宗族;

  四、不数可愍;

  五、不数善友;

  六、不数有德;

  七、不数有恩;

  八、不数亲友。

  《瑜伽师地论》卷第六十,《大正藏》第三十卷637页A6-9行

  第四节  斗和之损益

  斗争因缘人天损减,善修和敬则得增益。

  《大般涅槃经》卷第十九,《大正藏》第十二卷478页C5-6行

  第五节  佛赞不斗争

  诸佛贤圣及诸得道者,叹说不斗争之德。

  《出曜经》卷第二十,《大正藏》第四卷715页A16-17行

  第六节  慈愍无斗争

  无斗无有争,慈心愍一切,

  无患于一切,诸佛所叹誉。

  《增一阿含经》卷第十六,《大正藏》第二卷629页A8-9行

  第七节  相爱无斗争

  迭互相爱,无有斗争。

  《正法念处经》卷第四十五,《大正藏》第十七卷270页A1-2行

  第八节  相敬无斗争

  普愿一切众生远离斗争,互相爱敬。

  《佛说大方广未曾有经善巧方便品》,《大正藏》第十七卷932页A1-2行

  第九节  博爱无违争

  布恩施德,博爱顺义,慈仁喜与,不贪饮食,与众共之,无所匮惜,都无违争。

  《阿弥陀三耶三佛萨楼佛檀过度人道经》卷上,《大正藏》第十二卷304页C12-14行

  第十节  六种不争竞

  有六种不共争竞,云何为六?

  大富及极贫,下贱极高贵,

  极远及极近,此六不应争。

  《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杂事》卷第二十四,《大正藏》第二十四卷323页B4-6行

  略 解

  第一节“六斗争根本”。此节集相关资料两条且内容具有较大区别。其一所提出的“六争本”中“一者瞋恨不语”义指人在具有仇恨状态下不与他人语言交谈。“二者恶性欲害”,其中“恶性”义指对自己与他人的现在和未来利益有损害,如因贪欲所产生的恶心及一切恶行。在“恶性”的基础上欲加害于人,故名“欲害”。“六者恶欲邪见”,此实际涉及到了两个问题。其中“恶欲”与“恶性”的含义有相通之处,泛指一切有损于自他的欲望;“邪见”义指对事物颠倒的认识。其余“三者贪嫉;四者谄曲;五者无惭愧”的含义于前已作解释。此六斗争根本主要指出了人内在的问题。其二所提出的“六种斗争根本”中,每种前面均说“有一类补特伽罗”。“补特伽罗”是古梵文的音译,义译为人或众生。1、“谓有一类补特伽罗自乐作罪又乐亲近彼作罪人,常欲他人爱敬于己。”此类人行为不端又希望他人的爱敬,在其目的难以达到的情况下,只有通过斗争手段威逼他人爱敬或忠实自己。其余五种斗争根本,除了指出了人自身的道德和思想认识的相关问题外,还指出了对佛教不能信仰甚至相斗争的问题。如:⒍“有一类补特伽罗具身见等起颠倒心,又复常乐与僧斗争。”这种斗争如“文革”期间将佛教僧人等视为“牛鬼蛇神”,采用横扫一空的斗争策略,其正是因为错误的思想认识加上政治上希望人们爱敬所导致的恶果。

  第二节“二十二种斗”。此节首先说:“云何二十二种发愤?”“发愤”在此即是斗争。其中“一伪斗;二伪称;三伪函”属于经济斗争。“四邪业方便”,“邪业”泛指一切不正当的行为,“方便”义指方法便通。前后的含义概括起来说,即是为了不正当的行为而采取相应的方法和便通的手段。“五拒斗”,“拒”义指抵抗。“六轻调”义指对人轻蔑调弄。”“七违反”义指对有关规定或他人的命令故意加以违反。“八争讼”义指争执诉讼。“九骂詈”义指对他人加以侮骂。“十忿怒”义指以忿怒的态度与人斗争。“十一诃责”义指对他人予以诃斥和责难。“十二迫胁”义指逼迫和威胁。“十三捶打”义指对他人施以暴力。“十四杀害;十五系缚;十六禁闭;十七割截;十八驱摈。”这五种斗争的含义明显易解。“十九谄曲”义指曲意谄媚,这是人们相互斗争的一种重要手段,其详细的解释与含义见前文。“二十矫诳”,“矫”义指狡诈,“诳”义指欺骗。“二十一陷逗”,“陷”义指陷害,“逗”义指挑逗,概指诱惑挑逗人掉入陷井。“二十二妄语”义指以妄语这种完全欺骗的手段与他人斗争。这二十二种斗争几乎概括了人类所有的斗争手段和方法,对人类的道德觉醒当有启发。

  第三节“斗争八无忌”。此节首先说:“斗争劫中诸有情类,略于八处互不相数。”“斗争劫”泛指人类崇尚斗争的时代,如中国的“文化大革命”。“有情类”在此特指人类。“数”在此有顾忌或眷顾的意思。“一不数正法”,“正法”在此泛指一切正确的道德、法律和思想方法;“二不数名闻”,“名闻”义指名誉;“三不数宗族”义指不顾忌宗族之情或宗族利益;“四不数可愍”义指斗争的行为不顾忌亦不同情那些值得怜愍者的安危;“五不数善友”义指为了斗争而不顾忌与善友的关系;“六不数有德”义指为了斗争而不眷顾有德之人;“七不数有恩;八不数亲友”之义例前可知。此“斗争八无忌”对提高人的道德及构建和谐社会都是具有极大危害的,明白了这个道理即不难鉴往知今。

  第四节“斗和之损益”。此节说:“斗争因缘人天损减,善修和敬则得增益。”“人天”义指人类社会和天界中的人类。此节表明一切形式的斗争对人类都有损害和衰减,而积极地去致力于和敬关系的发展则会获得并增加各种利益。从中国数十年来由崇尚斗争到崇尚和谐的社会历史来观察,其损益之差别可谓悬殊至极。

  第五节“佛赞不斗争”。此节说:“诸佛贤圣及诸得道者,叹说不斗争之德。”从人类走向文明以来,凡有较高道德修养的人,没有一位是因宣扬斗争或通过斗争而成就的。因此,本节只是对人类文明发展规律的一种归纳而已。

  第六节“慈愍无斗争”。此节说:“无斗无有争,慈心愍一切,无患于一切,诸佛所叹誉。”此说前三句明确指出了三大道德准则。人类只有首先实现“无斗无有争”,社会才有建设道德和文明的基础,进而做到“慈心愍一切”,人类社会才会变得文明、有道德。人们只有做到所有言行“无患于一切”,人类社会的道德和文明才臻于完善。这也正是佛教所推崇和赞叹的道德境界。

  第七节“相爱无斗争”。此节说:“迭互相爱,无有斗争。”“迭”义指相配合。相爱与互斗是道德的对立关系。佛教提倡的是“迭互相爱”具有道德意义的人际关系,反对相互斗争违背伦理道德的人际关系。这里的“相爱”是道德意义的,非狭隘的情感之爱。佛教有关“爱”的伦理道德思想很丰富,可参阅本书第三十八篇“自爱爱人”。

  第八节“相敬无斗争”。此节说:“普愿一切众生远离斗争,互相爱敬。”此节表达了佛教对社会道德伦理的殷切期望和美好祝愿。

  第九节“博爱无违争”。此节说:“布恩施德,博爱顺义,慈仁喜与,不贪饮食,与众共之,无所匮惜,都无违争。”此说展示出了一种理想的社会道德景象,其中包含了良好的道德关系、道义关系和物质关系。

  第十节“六种不争竞”。“争竞”虽不完全等同于“斗争”,但具有斗争的性质。“大富及极贫,下贱极高贵,极远及极近,此六不应争。”此六种争竞的内容,属于社会生存和发展的经验,也具有伦理道德意义。

  第二章  和合

  提 要

  “和合”是佛教所倡导的重要道德思想。中国固有的传统思想中虽亦推崇“和”,但其思想内涵和深度远没有佛教“和合”思想更丰富、更透彻。佛教“和合”的思想与以儒学为代表的“和”的思想具有相通之处,共同形成了中国社会道德进步及稳定的关键力量。在今天构建和谐社会的大环境下,佛教“和合”的思想内容,更突显出其存在的价值。

  本章由十三节组成,依其内容可分为四个部分。第一节属于一个部分,提出了僧人集体生活准则的“六和敬”思想;第二至四节属于一个部分,指出了谋求和合的基本原则;第五至十二节属于一个部分,分别指出了谋求和合的八个方面;第十三节属于一个部分,指出了以智慧为行事基础有利于事业和合与稳固。

  第一节  僧行六和敬

  六和敬者,同止安乐不恼行也。起行不乖名之为和,以行和故情相亲重,目之为敬。

  和敬不同,一门说六,六名是何?一身业同;二口业同;三意业同;四者同戒;五者同施;六者同见。六中,前三就身彰同,后之三种就行说同。

  身业同者,略有二种:一离过同,同离杀、盗、邪YIN等事;二作善同,同为一切礼拜等善。口业同者,亦有二种:一离过同,同皆远离妄语、两舌、恶口、绮语;二作善同,同为赞诵、赞詠等善。意业同者,亦有二种:一离过同,同离一切烦恼业思;二作善同,同修信、进、念、定、慧等一切善法。

  言同戒者,略有二种:一受戒同;二持戒同。又更分二:一作戒同;二无作戒同。亦得分三:一律仪戒同;二摄善戒同,三摄众生戒同。

  言同施者,略有二种:一内施同,自舍己身奉给尊事;二外施同,舍余资生。亦得分三:一财施同;二法施同;三无畏施同。

  言同见者,见谓见解,略有二种:一世谛中见解无别;二真谛中见解无别。

  问曰:前三行无不收,以何义故复说后三?

  释言:前三是其能作,后三所作,故复说之。又前三中摄行难尽,未知前三所作是何,故复明之。

  问曰:所作、行别无量,何故偏说戒、施及见?以其略故,于六度中戒、施在初,慧见在后,就初、就后以彰其同,中间可知,故略不论。

  六和敬义,辨之略尔。

  《大乘义章》卷第十二,《大正藏》第四十四卷712页C26-713页A21行

  第二节  和合为职责

  (一)

  见离坏者能为和合,既和合已令增善心。

  《优婆塞戒经》卷第三,《大正藏》第二十四卷1046页C24-25行

  (二)

  离坏之众能令和合。

  《优婆塞戒经》卷第二,《大正藏》第二十四卷1042页B4-5行

  (三)

  不和合众能令和合。

  《大般涅槃经》卷第二十八,《大正藏》第十二卷534页A12行

  (四)

  造作和合求无争讼。

  《菩萨本生鬘论》卷第六,《大正藏》第三卷349页C13-14行

  (五)

  和合争讼。

  《菩萨地持经》卷第一,《大正藏》第三十卷888页C19-20行

  第三节  和合作义利

  和合造作净妙义利。

  《菩萨本生鬘论》卷第六,《大正藏》第三卷348页C11-12行

  第四节  和合远忿争

  当念和合远离忿争,言当护口无乱彼此。

  《十住断结经》卷第二,《大正藏》第十卷973页A10-11行

  第五节  尽物求和合

  尽多种物求和合行。

  《菩萨本生鬘论》卷第六,《大正藏》第三卷350页A13行

  第六节  上下和合

  上下常和同,于此得善誉。

  《长阿含经》卷第十一,《大正藏》第一卷72页B13行

  第七节  亲族和合

  亲族和合。

  《菩萨本生鬘论》卷第十六,《大正藏》第三卷381页C27-28行

  第八节  有情和合

  有情和合。

  《菩萨本生鬘论》卷第七,《大正藏》第三卷353页B25行

  第九节  一切和合

  一切悉和同。

  《大宝积经》卷第九,《大正藏》第十一卷51页C8行

  第十节  进退和合

  进退和合。

  《菩萨本生鬘论》卷第十六,《大正藏》第三卷383页B4-5行

  第十一节  和合安静

  和合安静。

  《菩萨本生鬘论》卷第十二,《大正藏》第三卷368页B24行

  第十二节  相貌与和合

  (一)

  一合相貌,有情无慢。

  《菩萨本生鬘论》卷第六,《大正藏》第三卷349页C17-18行

  (二)

  相貌寂静,和合之本。

  《菩萨本生鬘论》卷第八,《大正藏》第三卷358页A1-2行

  (三)

  和合相貌,灾祸本息。

  《菩萨本生鬘论》卷第八,《大正藏》第三卷355页C11行

  第十三节  智慧与和合

  智慧施设,和合无动。

  《菩萨本生鬘论》卷第六,《大正藏》第三卷350页A18行

  略 解

  第一节“僧行六和敬”。此节解释了出家僧众集体生活准则的“六和敬”思想。“僧”作为古梵文音译的一个名词,其义译即是“和合众”。“六和敬”即是“和合众”之所以和合的准则。在此之所以将“六和敬”展示出来,是因为其精神实质同样对世人道德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如此节开头解释说:“六和敬者,同止安乐不恼行也。起行不乖名之为和,以行和故情相亲重,目之为敬。”若以此解释用于对“和谐”的理解,那才会促进和谐社会的发展。

  第二节“和合为职责”。此节集相关资料五条,均要求佛教信仰者以消除人的分离和争讼,增强和合为职责。如其一说:“见离坏者能为和合,既和合已令增善心。”此说充分说明了促进人和合的道德目的。其四说:“造作和合求无争讼。”此说在于要求人一切行为要有利于和合,力求不产生争讼。

  第三节“和合作义利”。此节说:“和合造作净妙义利。”此说在于要求人通过和合的方式做出对个人和他人清净美妙的义利。

  第四节“和合远忿争”。此节说:“当念和合远离忿争,言当护口无乱彼此。”此说要求人以和合作为一切行为的准则,既要自身“远离忿争”,也要对他负责“无乱彼此”。

  第五节“尽物求和合”。此节说:“尽多种物求和合行。”此说之“物”的含义概指人与各种事物。这种力求与一切事物和合的行为准则,对现在的生态伦理学是大有启发意义的。

  第六节“上下和合”。此节说:“上下常合同,于此得善誉。”此说中的“上下”主要是指政治关系;“和同”除包含了和合的含义外,还有同甘共苦、同心同德的含义。在“上下常合同”的情况下,有关个人或组织才能“于此得善誉”。“上下”几乎是每人须面对的一个重要社会关系,唯有以和合作为行动准则才能发展好这一关系。

  第七节“亲族和合”。此标题即是此节的全部内容。“亲族”既是每个人都具有的社会关系,也是每个人最基本的社会依靠,又可以说是社会道德的基石。

  第八节“有情和合”。此标题即是此节的全部内容。“有情”较之“上下”、“亲族”是一个更大的关系范畴,狭义地说是指一切人,广义地说是指一切生命。不论是一切人还是一切生命,以和合处理彼此的关系才是共同发展的出路。

  第九节“一切和合”。此节说:“一切悉和同。”此节较之以上三节所包含的对象范围更加广泛。“一切”的含义包括了人与自然界的所有事物。“和同”之义即是和合与共同利益。因为人与人,以及宇宙间一切事物只有相互和合才有共同利益。

  第十节“进退和合”。此标题即是此节的全部内容。就人而言一生始终面临着进退的选择。政治、经济、人际关系、旅行及各种场合等方面莫不存在进退问题。人不论于任何方面只有以和合为准则选择进退,才是道德和理智的。愚痴的人为了政治或经济利益,大凡进也斗、退也斗,若论道德,可谓无德可言。

  第十一节“和合安静”。此标题即是此节内容的全部。“安静”在此有安定平静的意思。不论是个人还是家庭或社会,唯有在和合的前提下才会获得安定平静的结果。

  第十二节“相貌与和合”。此节集相关资料三条,分别从三个方面指出了相貌与和合的重要意义。其一说:“一合相貌,有情无慢。”“一合”义指统一和合。此说义指有情要以统一和合的面貌相待,不应相互骄慢。其二说:“相貌寂静,和合之本。”“寂静”义指无喜怒哀乐等情形于色。人的相貌只有在此寂静的基础上才是“和合之本”。其三说:“和合相貌,灾祸本息。”“本”义指根本。“相貌”属于外在的表现。不论人与人之间,还是各种社会关系之间,外在的和合是避免各种矛盾甚至灾祸的重要因素。

  第十三节“智慧与和合”。此节说:“智慧施设,和合无动。”“施设”义指作为。佛教认为唯有以智慧去发展各种事业,才有益于稳固坚实的存在,所以说“和合无动”。

 
 
 
前五篇文章

李树琦:佛教的法器 第八章 密教的法器 金刚铃

李树琦:佛教的法器 第八章 密教的法器 金刚杵

李树琦:佛教的法器 第八章 密教的法器 羯磨杵

李树琦:佛教的法器 第八章 密教的法器 金刚盘

李树琦:佛教的法器 第八章 密教的法器 金錍

 

后五篇文章

圆持法师:佛教伦理 第二章 第十节 无常与宠辱不惊

圆持法师:佛教伦理 第二章 第九节 嫉妒与谄曲

圆持法师:佛教伦理 第二章 第八节 轻人与谦下

圆持法师:佛教伦理 第二章 第七节 自大与贡高

圆持法师:佛教伦理 第二章 第六节 骄慢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