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欧阳竟无:辨虚妄分别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欧阳竟无:辨虚妄分别

 

  虚妄分别,凡诸经论,如《楞伽》、《瑜伽》、《显扬》、《中边》,皆诠依他性。而以之诠一切法相,则《辩中边论》与《辨法法性论》独举。藏传弥勒五论,与奘师弥勒五论,书不相同,是大问题,讫未解决。对于此事,安能遽尔率然?然译者既从藏译五论,则藏人谈《辨法法性》时,与《中边》相提并论,谓其说依、圆实有,而遍计实无,如隆都喇嘛集内《慈氏五法名数录》,即有此义,译论者不应于此加之意欤?

  《辩中边论》谈一切法法相,以非空非不空为宗,空是其无,不空诠有,盖有无并举也。虚妄分别有,言乱识上见、相二分是有也。于此二都无,言乱识上所无者是二取也。此中唯有空,言乱识上所有者是空性即法性也。于彼亦有此,言空性上所有者亦此乱识也。乱识从因缘有生,不从计执无生。其相如幻,其体是有,所谓其中少有乱识生是也。乱识非实有,亦非全无,许灭解脱故。谓于乱识相、见分上,择灭二取计执,解脱二取缠缚,种种圣道许以虑托。若乱识全无,安所虑托欤?所谓有无并举非耶?

  今译《辨法法性论》,谈一切法法相,详其趋势,乃在无边。盖非有无并举,以宗其非空非不空也。实无而现,无义唯计,无而现有,无有别非一,有无无别非异,最是有无一异一颂,则竟以全无义边谈法相也。夫谈唯识,偏对外境,无其外义,而内识则唯。若谈法相,则非谈相之作用,而必谈相之体性。体性之质实,体性之赅摄,必一一详之。而《辨法法性论》乃详无略有,何耶?若谓法性是有,法相止可谈无边者,何不举法性真有、法相幻有义耶?若谓观无乃可入真,幻有亦何碍于观无义耶?是则谈《辨法法性论》:一、五论未解决;二、法相异《中边》义未解决也。此论梵文不存,根本无从研核,徒凭重译,辗转相沿,又乌知其中所蕴何若?却怪译者曾不矜慎,匆匆重译,又不署重译之辞,而直书某某所译。一若非译藏文,而直译梵文者;一若原译摩诃闍那等之责,皆可代负者。非所谓侮圣言、凌先哲、掩众明者耶!

  复次,分别与计度或遍计之名词,古不区别,初无异议。至先哲玄奘法师时,则界限精严,不容稍混。计度或遍计义,范围甚狭,唯六、七有;五、八则无。分别义宽,既赅六、七计度,亦摄五、八任运也。《成唯识论》周遍计度,故名遍计。安慧八识皆能遍计,所据理教不能精确,犯过重重。护法破以十义,会以三事,而计度、分别,惟摄属第六、第七心品乃定。自是以后,辨理译文,莫不奉为圭臬,是则计度之范围至狭,不可概虚妄分别之全分也。《瑜伽》七分别,解家以任运分别,为五、七、八识有,余六分别,皆随念计度所摄,计度唯六、七识有。是则必三分别,或七分别,始摄得八种识尽,所谓分别义宽也。

  《辩中边论》谈分别,则悉举五、八、六、七识。曰:识生变似义,有情我及了。而《辨法法性论》谈分别,译者但以无义唯计为分别,又申之曰:分别者,谓一切无唯计度耳。又引其师说,妄现为有,妄执为有,二种俱名分别者,以实一切境义唯自遍计分别故。师弟举分别名词,俱但举计度一面,一若分别唯摄六、七计度,不必摄五、八不计度者。夫其谈妄现妄执于义无失,而名词有失。又使译名词于古时无失,于今时有失。其师是藏人,或以僻远不读中籍,无论矣。译者是中土人,不读中籍而为中国译典,可乎哉?译家不闲千数百年辗转辨别、最后定为一尊之名词,或闲故不用,而徒执先时混沌不分之名相以迷惑国人,又非所谓侮圣言、凌先哲、掩众明者耶!

  (选自《内学杂著》卷上,《欧阳竟无先生内外学》第十一册)

 
 
 
前五篇文章

欧阳竟无:辨二谛三性

欧阳竟无:辨唯识法相

欧阳竟无:支那内学院研究会开会辞

欧阳竟无:法相大学特科开学讲演

欧阳竟无:《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叙卷一

 

后五篇文章

欧阳竟无:辨方便与僧制

欧阳竟无:《内学》叙言

欧阳竟无:心学大意

欧阳竟无:佛法非宗教非哲学而为今时所必需

护法法师:静坐与喜悦之路 心住何处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