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妙境法师:瑜伽师地论166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妙境法师:瑜伽师地论166

 

  寅二十五、观待生乐诸欲差别

  又有三种,诸受欲者劣中胜欲,观待诸欲所生乐故。一、多用功力依缘诸欲,谓现前住所有诸欲。二、少用功力依心诸欲,谓乐化天所有诸欲。三、极少功力依心诸欲,谓他化天所有诸欲。

  「又有三种诸受欲者劣中胜欲,观待诸欲所生乐故」,这是第二十五科,一共是分四十科,现在是第二十五「观待生乐诸欲差别」。

  「又有三种诸受欲者」,这个享受欲乐的人有三种不同,就是「劣中胜」这三种欲。这三种欲怎麽来的呢?是「观待诸欲所生乐故」,这诸欲所生乐,这个乐是由欲生的乐。由欲生的乐,怎麽会有差别呢?就是这个受欲的众生,就是欲界里边的人,不是色界、无色界;欲界里边的众生,去看他们受欲的情况,彼此的差别,归纳起来就是有三种不同,这样意思。

  这个「观待」这句话怎麽讲呢?这个「待」这个字,实在来说就是因的意思,这个待是因,因缘的因的意思,观察他的因缘。说这个「乐」是怎麽有的呢?要「待诸欲」,若没有欲的时候,这个乐是没有的;这个乐要待诸欲。譬如说是我们伸手拿东西,我们拿东西这件事,你一定要有手,不然的话不能拿东西。这个执持要待这个手才可以执持,不然的话不行。禽兽,有些兽牠那个足、那个爪不够、爪不够,不够你要牠拿东西牠拿不来;那个大鸟牠的爪很长,牠能拿东西;像猫那个爪,牠不能拿东西,就是那个手指,牠那个指不行,不长不可以。

  而且要待,观待那个因,要有因才有这件事,执持要待那个因,需要有因才能够有这件事。譬如说我们这个手,胳臂能屈伸,就是因为有个节,这个地方有个节,如果这裡没有节就不能屈,屈伸都没有了;所以屈伸这件事,这个作用要观待这个节。说我这个人会走路就是因为有足,不然的话不能走路,所以走路这件事,这往来的行动要观待这个足,这叫做「观待」。这个观待的意思就是要有因,才有因缘所生法,就是这麽意思。这个「乐」是观待诸欲,才会有乐的,才会生起来乐,就是这麽意思。

  这个「观待诸欲所生乐故」,就是看、观者,看也是内心里面事情,内心里面看众生「待诸欲所生乐」,归纳起来有三种不同,就是这样。哪三种呢?

  「一、多用功力依缘诸欲,谓现前住所有诸欲」,这是第一种。第一种是「多用功力依缘诸欲」,这个欲的乐你要多用功力,这个功力,当然一个是体力、一个是心力;你这个体力和心力要多用的时候,才会有乐。这里面都有什麽事情呢?「依缘诸欲」,要有所依、要有所缘的,这样才有很多的欲。眼见色、耳闻声乃至身感觉到触,都有所依、所缘。从这里面有你所欲的事情,你所欢喜的事情,从这里面就生出来乐了;要有所依、所缘而还要多用功力,就这些诸欲的事情才有乐。

  可是这里面还是有一点差别,是什麽呢?就是「谓现前住所有诸欲」,就是这些因缘已经出现在前了,叫做「住」;这个住已经出现在前了,那叫做住。已经出现在前的时候,你譬如说是现在把这个饭菜都烧好了,你正在饥饿的时候要吃饭,你还要吃,可口了就感觉心里欢喜,这就是「现前住所有诸欲」。但是你若不去拿过来吃你还是没有乐,还不能解决饥饿的苦;是已经现前了,你还要多用功力你才有乐。这样的乐就是我们人间的人,人间的众生都是这样子。说是那个人的福报很大,他还是要做生意,或者是做官,工、商各式各样的事情去动作,这样子就来了很多的财富,然后还要多用功力才能有如意的事情,这样子叫做乐。「诸天」,天上的人,四天王、忉利天、夜摩天、兜率天也还都属于这个范围内的,也还是「多用功力依缘诸欲」;也还是「谓现前住所有诸欲」,是这样的意思。

  「二、少用功力依心诸欲,谓乐化天所有诸欲」,这是第二种。他们不需要用很多的力量,不需要。那麽就是「依心诸欲」,就随顺他心所愿的这一切诸欲,就来了、就出现了,就这样。他们不必用很多;也要用力,但是不多,这是谁呢?「谓乐化天」,就是第五层天,由下向上数那第五层天,他们的那麽多的五欲都是属于这一类的「少用功力」,就有了乐了。

  「三、极少功力依心诸欲,谓他化天所有诸欲」,他们不需要用那麽多的功力,这更少的功力,更少的功力而他这个功力就是依他的心,他心里想一下,这个欲就来了,「依心诸欲」就出现了。就是「谓他化自在天」,他们的欲就是这种境界。

  这个他化自在天,是要人间修成就未到地定的人,才能生到他化自在天,要有这种境界。其馀的空居天都还是要有寂静住,也都要有欲界定,要有欲界定的;这个地居天不需要那麽多的定,不需要定,空居天都是要有一点定的。这可见受持五戒十善还要修定、还要静坐的。静坐你要成就了欲界定。智者大师把它大概的分开有粗住、细住,那麽《瑜伽师地论》分九心住,分得更细了,细一点。所以要往生兜率内院,兜率天要修一点欲界定,你要能得到未到地定是更好;没有得到未到地定也可以,就是要有一点欲界定。这个欲界定似乎是,只要你常常静坐,都会有一点,就可以了。这个求生阿陀佛国就是一心不乱、一心不乱,一心不乱我看那个境界,也就是在未到地定以下的境界,还没能达到色界定。

  他们有人说呢,‥‥我以前,我说我自己的功德,我在香港华南学佛院,一九四九、一九五○,大概就是五○、五一年这个时候。我忽然间向倓老法师告假七天,我是有理由、有原因的,我就七天我专心念佛,唸到那个时候,唸到什麽程度你们知道吗?就是一心不乱,的确是一心不乱,就是一切的杂念都没有,任运的就是佛号一直这麽念,的确是有这种事情。但是到了七天以后,这个假期到了就是要上课了,也就没有这种事情了。那麽这种一心不乱,当然可能我只是唸七天,假设要是更多的唸,可能有更殊胜的境界。只是在这个一心不乱的境界呢,那个境界啊!当然我们是出家人,不是在家居又不同。如果在家居士也在庙上住,那和出家人应该是一样,你要离开庙,那就不一定,又一回事。那麽这就是属于欲界定的境界,不是很高深的境界。

  所以这上面说,欲界天、地居天、空居天,空居天是要有一点定的,这样说呢,求生兜率内院的条件和求生阿陀佛国的条件,我看差不多,差不多,不是要求很高就可以。只要临命终的时候你心不散乱,念弥勒菩萨名号,当然这个上面要有五戒十善,往生兜率内院去;往生阿弥陀佛国,也是应该有五戒十善,最低限度要有五戒十善,还要心要不乱。心要不乱实在来说就是没有欲了,就是欲不现行,心就不颠倒;你要欲现行心就颠倒了。颠倒了那还能往生?哪都不能去了,你兜率内院也不能去,阿弥陀佛国也不能去了。这裡面说把欲界天和人间的欲,分这麽三类,这是三类的受欲。

  寅二十六、超过诸欲劣等乐别

  又有三种超过诸欲劣中胜乐:一、有寻伺喜,二、无寻伺喜,三、离喜之乐。

  「又有三种超过诸欲劣中胜乐」,这是二十六科「超过诸欲劣等乐别」,这是第二十六。有三种的不同,虽然是不同都是超过诸欲了,「超过诸欲」实在就是解脱了欲,欲的这种心。欲的事没有了,欲的心也没有了,这个时候得到的乐也有三种差别,也有劣、中、胜。这个第一种这算是劣,就是「有寻伺喜」,就是初禅,初禅的时候它是有寻有伺地,还有这样的心所法,但是也是心一境性。

  「二、无寻伺喜」,就是二禅以上了,二禅是把寻伺破掉了,破掉了以后他心里面有喜乐,也还是心一境性。「三是离喜之乐」,就是三禅,三禅又把初禅、二禅里面的喜破除了,只有乐;这个乐是更殊胜了,这是初禅、二禅所不及了。三界中乐最殊胜的就是三禅,离喜之乐。这是这个欲乐分三种,这个三昧乐也分三种,有这样的不同。

  寅二十七、悟入所知方便差别

  又有三种觉悟所知,能令三乘出离众苦。一、从他闻音种类,二、内正思惟种类,三、长时修习止观种类。

  「又有三种觉悟所知,能令三乘出离众苦」,这是二十七「悟入所知方便差别」。「又有三种觉悟所知」,这个觉悟所知境,所知的境界、所知的事情,能觉悟所知的事情有三种不同。「能令三乘出离众苦」,这个觉悟所知有什麽好处呢?就是能令三乘根性的人,他们在佛法里面修行,你有这三种的觉悟,你就能够解脱生死苦,这些生死的众苦能得解脱,哪三种呢?

  「一、从他闻音种类」,就是从他闻音,从佛菩萨或者是师长听闻了法音,佛法的音声,你听到这样的音声。这个种类怎麽讲呢?种就是类,就是相似的意思。这是什麽呢?这个闻音,音是佛菩萨的法语,你经过了耳识,耳根发耳识,经过耳识落入到第六识的时候,那个时候就叫做种类;那个识和所闻的法音相似,那就叫做种类,这样意思。或者说是听闻了法音,由耳识落入到第六识熏成了种子,种子再发现行,这都是种类也可以这麽讲,「从他闻音种类」。

  「二、内正思惟种类」,「种类」这个地方,有一个什麽意思呢?就是没有颠倒,没有颠倒的意思。譬如人家说是要有戒、定、慧这样修行,你一听闻的时候,反倒成为一种邪知邪见了,那就不是种类了,那就不对了。这个意思,听闻了佛法,是很没有颠倒的听闻正法,有这样的意味在里面。「二、内正思惟种类」,听闻了以后,你心里面还要如法的去思惟,思惟所闻的法,这一思惟就能够温故而知新,「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就是有一个思惟的意思。思惟了触类旁通,使令你对佛法的真理更深入的明白了,所以心里面快乐。这还是有种类的问题,而这个种类还是辗转深入的,并不是停留在那个程度上。

  「三、长时修习止观种类」,前面「从他闻音种类,内正思惟种类」,这都是散乱心,散乱心的境界。但是这个事情,因为并不是一个人,很多的人去听闻佛法,这个情况就是各式各样的不同了。怎麽不同呢?说要是我去听闻佛法,我是一个没有得定的人,什麽定都没有,这是一种很标准的散乱心,去听闻佛法。但是有的人,他已经得到未到地定,他已经得到初禅了,这样的人他去听闻佛法,那就又一回事,那就不同了。他就是他若「从他闻音种类,内正思惟种类」,随时就是修慧的境界了,他心里面一注意思惟,就是在禅定里了,那就变成修慧了那就不同了。所以这种人,就可能,当时就可能会得道,就是已经得定的人,他有这种境界。要我们散乱心的人,说一听佛说法立刻得定,这个是很难的,那是不容易。

  所以「长时修习止观种类」,这就是进入了修慧的境界了,修慧的境界也还不是说一下子就成功了,刹那间就成佛了,没有这回事情,所以是长时间的修习止观。这个时侯也是有种类的问题,也还是要与佛所说法要相似的,你不能够说是自作聪明,又出来一个事情,不是的。而要佛和佛说的正法要相似,然后由种子生现行,现行薰种子;由止而后观,观而后止这样子;这样子就「能令三乘出离众苦」,是这样意思。这样子这就是闻、思、修,这也就是学习佛法的次第。学习佛法怎麽样的次第?就是这样的次第。

  当然这个次第里面也还是有差别,如果你是拜一个阿罗汉做师父,拜观世音菩萨做师父呢,他不需要说很多的法,就是简单一个法门你可以用就好了。你就可以修行,那麽随时和观世音菩萨去学习,随时有问题可以请教,那就够了。但是我们不是,我们不行,我们就得多学一点、多学一点。你说我嫌太多,南传佛教很简单,北傅佛教太麻烦,那麽多;我不想学那麽多,那好!那你就不要学。

  寅二十八、觉悟所知凡圣差别

  又有三种觉悟所知:一者、具缚,二,不具缚,三、全无缚。

  「又有三种觉悟所知」,这是二十八种、第二十八科「觉悟所知凡圣的差别」。「三种觉悟所知:一者是具缚」,就是这个人爱烦恼、见烦恼一点都不缺少,他是一个十足的凡夫。「二、不具缚」,这个爱烦恼、见烦恼的繫缚不具足,有所少,他可能是没有见烦恼了,那麽这个人就是缚不具足;或者这个人虽然是个凡夫,但是得了四禅八定了他没有爱缚了,欲界的爱没有但是见烦恼还是有。总而言之,还是有缚但是不具足,就是这样子。「三、全无缚」,那这个人是圣人了,是阿罗汉果以上了,这又是有这种凡圣的差别。

  寅二十九、所应作事次第差别

  又有三种所应作事,修观行者由此三事增上力故,修习信等一切善法。一者、永断见道所断诸烦恼已,证预流果;二者、永断修道所断诸烦恼已,渐次证得一来、不还、阿罗汉果;三者、证得阿罗汉已,现法乐住。

  「又有三种所应作事修观行者,由此三事增上力故,修习信等一切善法」,这底下二十九科「所应作事次第差别」。

  这是说修行里面又详细的说明修行的内容,有三种所应该注意用功的事情。「修观行者」,就是修止观的这个人。「由此三事增上力故」,由这三种事情的增上力,这三种事,你若学习它就使令你善根增长,这个道力就逐渐地增长,所以叫做「增上力」。

  这个佛的正法,佛说的正法,实在来说,无论什麽事情,都是有增上力的。这世间上这个文学家,他写了一篇文章,你要注意读,他就对你有影响,那就是他的增上力;这些文学家写的小说,你去读的时候,他就影响你是名增上力。但是也看什麽人,也是看什麽人。

  我以前听说一件事,有个圆心,从中国来的有个圆心的气功,气功大师,有人向我讚歎他怎麽怎麽了不起,我心不动、没有动。但是后来听到消息,就是他什麽带功讲座,是什麽的,一边讲说一边发功,在听他讲的人就在那里,就是发生作用了,好像怎麽地全身都抖起来了,各式各样的情形。但是平常有静坐功夫的人不动,有静坐功夫的人,只是坐那里还是坐在那里听,身体还是保持正常,身心都是正常不动。所以有增上力这句话,也是各式各样的情形,有的人他对你有增上力;有的人他对你没有增上力,也还是有这个情形。这里说的是佛法里面的事情,佛法里面的事情,这三种事有增上力。

  「修习信等一切善法」,这个增上力,有三种所应作的事,「修观行者由此三事增上力故,修习信等一切善法」。修习信等一切善法,这「信等」,就是信、进、念、定、慧这五根。应该开始就是四念处,四念处、四正勤,四正勤就是精进的修四念处,就叫四正勤,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足,是有一点不同,四如意足就有定,其实修四念处的时候也是有定,也还是刚才说的这个情形。人与人各式各样,有的人已经有了禅,有了未到地定,或者有了什麽定修四念处;有的人没得,没得欲界定,只是在欲界定里面,有多少欲界定修四念处。由四念处、四正勤精进修行,这时候感觉到定力不够,有点不合适,那麽就加强去修定,这时候叫四如意足。

  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定,这时候定力强了的时候,在强的定力里面去修四念处,就有五根出现了;就是有信、进、念、定、慧了。也就是你的四念处的道力又加强了,这个信心也加强了,你的精进力也加强了,而这个信、进、念、定、慧都加强了,都有根了。根就是坚强了,强大了的意思。所以「修习信等一切善法」,等于说就是修学四念处的时候,你这个时候这个力量强大了,你所成就的信、进、念、定、慧,这五种善法都有力量了。

  这个时候有什麽不同呢?由五根到五力,那麽就到了七觉支,就见道了、就是见道。五根是煖、顶,五力是忍、世第一;五根是煖位和顶位,五力就是忍位和世谛一这样子。这样说呢,五根以后是内凡位,以前面那个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足是外凡位,还在外凡,都是修四念处但是有点不同,还是不一样。

  「修习信等一切善法」,你修这个善法的时候,就是见道了。「一者、永断见道所断诸烦恼已,证预流果」,这三种所应作事,第一种是什麽呢?就是「永断见道所断诸烦恼已,证预流果」,这是第一件事,证预流果。「证预流果」,是怎麽证的呢?就是修四念处,四念处就是五根,也就是五力,这样子初开始入了见道,入了见道的时候,有什麽特别呢?「永断所断诸烦恼已」,就是见烦恼、分别我执,把这个我执断了,修这个四念处把我执断了。把我执断了的时候,就是证悟了我空的道理了,证悟了我空的道理,证悟我空道理这时候,就是见到真理,见到无为的真理了。「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初果圣人也见到无为的道理了,所以证预流果,这是第一件事所应作事,要做这一件事,要得初果,第一件事。而得了初果,就是「由修习信等一切善法」,而来的。

  「二者、永断修道所断诸烦恼已」,这个修道所断的诸烦恼,也就是爱烦恼,这里包括了俱生我执在里面,所以说是初果之前是修四念处,那麽得初果以后怎麽修行,还是四念处,也还是要观身不淨。初果圣人还要修不淨观,观身不淨、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还是这样修行。这样修行就能断爱烦恼,也断那个俱生我执,这时候继续这样断,「渐次证得一来果」就是二果;不还果就是三果;阿罗汉果就是四果,就是这样。这个烦恼断了,就是永断的,因为是断掉了种子。

  这佛法里面说断烦恼不是表面上,表面上是说我自己感觉我没有烦恼了,我没有烦恼,不是真的。是要烦恼的种子断掉,才算是断烦恼;不断种子是不能断烦恼的,怎麽样子才能断烦恼种子呢?要见到诸法实相的道理,要见到诸法实相的道理,不是得定了就是圣人,不是的。说是你得了四禅八定了,但是你没能见到无为的真理,你只是心里面寂静住而已,你这诸法实相的智慧没得到,这个我空的智慧你没得到。我们从这个道理来讲,你去比量、你去观察,那些修行人,他说他得初果了,他说他明心见性了,你相信吗?他这麽一说你就相信吗?我看不一定,你可能要用尺量一量,他说他有十六尺高,那用尺量一量看有没有十六尺。所以你要学习佛法,然后才能分别他是圣人、是凡夫,才能知道。

  我以前讲过那个故事,一个优婆塞看见三十二相,八十种好的这麽一个人,为他现神通说法,现完了神通,说完了法了,这优婆塞说你不是佛,会说出这麽一句话来。所以我们感觉,要是我们不深入的学习佛法,你看见三十二相,八十种好,你敢说他不是佛吗?你敢不敢说这句话。所以这上面就是,由四念处经过这三个阶段,这是有「三种所应作事」,这三种,这是说了两种。

  底下第「三者、证得阿罗汉已,现法乐住」,这「证得阿罗汉已,现法乐住」,这个意思有什麽不同呢?有可能得阿罗汉这个人,他没有得四禅,只是在未到地定里面得阿罗汉果,这时候还需要得四禅,得初禅、二禅、三禅、四禅。「现法乐住」,现法乐住以前讲过,这个「现法」,就是现在的色、受、想、行、识叫现法。你若成就了色界四禅的时候,四禅还就是在你的五蕴里面,你一摄心不乱,就是初禅、二禅、三禅、四禅了,你就安住在这里头。安住在这里面,继续的还是修四念处,修四念处还是这样子,这是「三种应作事次第差别」。

  从目犍连尊者,他的神通不如舍利弗尊者那件事;从舍利弗尊者再到佛的境界,这是一大段的差别,那就可以知道,从这里就是应该比量的,可以推知道佛是更高的境界。佛是更高的境界的,并不是只是得阿罗汉,就是所作已办了,不是那麽回事情。

  寅三十、于所知境能照差别

  又由三分,照了一切所知境界增上力故,建立三眼。一者、肉眼能照显露,无有障碍有见诸色;二者、天眼能照显露、不显露,有障、无障有见诸色;三者、慧眼照一切种,若色、非色所有诸法。

  「又由三分照了一切所知境界增上力故,建立三眼」,这是第三十科「于所知境能照差别」。这个「又由三分照了,一切所知境界」,「三分」,或者说三种力量,或者说三种功德分,他能照了一切所知的境界。这个「所知境界」,我们若没有成就的时候,只是一大块而已,但是由功德的不同,看见的境界就不同,就不是一大块,而是里边有很多的分别的。「增上力故」,那「三分」有增上力,所以「能照了一切所知境界」,能通达一切所知境界;这「三分」是增上力故。「建立三眼」,由这三分就建立「三眼」,三种眼,哪三种?

  「一者是肉眼能照显露,无有障碍有见诸色」,这个肉眼的功能,就是能够照见显露于外,没有障碍的有见诸色也可以;眼识可以看见的叫做有见,其他的不能算是有见。那麽这个显露地,那麽这一道牆隔住了,牆外的什麽就不知道了,所以牆内就叫做显露;牆外边障碍住就不是显露了。这个障碍事也是很多,太远了也是障碍,太微细了,也是障碍,有各式各样的障碍。

  「二者、天眼能照显露、不显露,有障、无障有见诸色」还是这样,它能照见,显露的诸色能照见,不显露的也能照见。这个不显露是什麽?就是因为有障碍;什麽叫做「显露」?就是无障碍,显露不显露,有障碍、无障碍的有见诸色,天眼都能看见。我们肉眼黑暗的时候,诸色就看不见,但是天眼能看见,很远很远也能看见,但是还是有限度。

  「三者、慧眼照一切种若色、非色所有诸法」,这个天眼当然凡夫得禅定,一定要得到色界四禅,你修天眼通得天眼通,才叫做天眼。那麽你还是个凡夫,要是圣人,圣人的天眼和凡夫的天眼还不一样,所看见的境界是不一样;圣人与圣人那又不同。说初禅的天眼和二禅天眼也不一样,和四禅也不同,你和大菩萨境界又是不一样,所以还是有差别。但是这个都还是属于物质的,精微的物质组织成的肉眼、组织成的天眼;但是肉眼是散乱心的人,天眼是有禅定的人。

  「三者、慧眼」这就是心法了,「能照一切种若色法、若非色法」,所有的一切法他都能照见。这个我们通常说五眼,另外还有法眼、有佛眼,那麽这地方好像没有说;实在法眼也是智慧,也在慧眼之内的。这个慧眼就包括了,慧眼、法眼,佛眼也应该包括在内,这样还是具足了。但是只说肉眼、天眼、慧眼,那就是三乘圣人都有,若说法眼、佛眼的时候那就不行了,这个阿罗汉、辟支弗就不具足了,只说三眼呢,他们也可以说是具足,这样子。

  寅三十一、能害烦恼怨敌差别

  又有三法能害现行烦恼怨敌:一者、信顺善友,二者、不与在家、出家诸众杂住,三者、内正作意觉悟所知真实道理。

  「又有三法能害现行烦恼怨敌」,底下三十一科「能害烦恼怨敌差别」。有三种法,他能够违害现行的烦恼怨敌。烦恼就是怨敌,而这个烦恼不指种子说,指现行说;就是活动出来的烦恼,它能够杀害它,杀害这个烦恼贼,哪三种法呢?

  「一者、信顺善友」,信顺好朋友的说话,朋友的教导你能相信他,能随顺这样用功,这是一个力量。谁是善友呢?就是佛菩萨是善友,这是约人说佛菩萨是善友;还有法也是善友以法为友,这个经、律、论是我们的好朋友,也是友。要「信顺善友」,这是一者。

  「二者、不与在家、出家诸众杂住」,在家人,连出家人都在内,我不和他在一起住,那叫做「不与在家、出家诸众杂住」。为什麽要这样子呢?为什麽要这样子呢?就是触恼,你在一起住,他有的时候会触恼你。因为这个人,你若道业没有成就的人,要触恼他,他修行上就有妨害,就能妨害他的修行。感情太好了,也有问题;感情不好,也有问题,很难适中,那不如他就是一人独住好了,就没有那个问题。但是我们另外再想一个方法呢,不触恼,大家在一起住不触恼,我不触恼你,那麽也就等于是独住。很多人在一起住谁也不触恼谁,那就等于你一个人在这里住,也叫做独住,但是这件事情很难办到。

  「不与在家、出家诸众杂住」这件事,对于「能害现行烦恼怨敌有增上力」,这件事,人的感情好了,增长你的爱烦恼,增长贪心;要是感情不好了,增长瞋心,所以你在一起住,能帮助你有现行烦恼。要是一个人独住,没有人触恼你,所以没有现行烦恼的问题。但是这话说起来,「信顺善友」,又好像不是一个人,这裡还有个善友,还有个善友还是和你住,最底限度可能不是很远吧!那麽可见这个事情,这里面的意思,能对你的道业有增上缘作用的,还是可以的;如果是增长你烦恼的,那就不要住,不要在一起住,这个意思。

  这样说呢,我们说是以人为友,我们又说以法为友,那要以法为友,这上面也有事情,应该就是佛法,就是佛法的经书,其他的书你还是远,敬而远之好一点。等到你得无生法忍的时候你再去读,现在你不要读,可以这麽说吧!不过这可能有人不同意了。

  「三者、内正作意觉悟所知真实道理」,这是第三个「能害现行烦恼」的力量,就是「内正作意觉悟所知真实道理」。「内正作意」,这里面包括奢摩他在内;「觉悟所知真实道理」,这应该是毘钵舍那也在内,就是自己在一个寂静处修止观。但是你心里面还是有个善友的,还有善友并不是孤独的。那麽这三种法,「能害现行烦恼怨敌」,是这样意思,当然这主要还是要修止观,主要还是修止观。

  寅三十二、教诫数习方便差别(分二科) 卯一、举教诫

  复有三种正教诫方便,能展转证后后所证及得涅槃。一、于尸罗正教诫方便,二、于心住正教诫方便,三、于觉悟所知真实道理正教诫方便。

  「复有三种正教诫方便,能展转证后后所证及得涅槃」,前面这三种法能害现行烦恼怨敌。这底下又有三种,这是三十二科「教诫数习方便的差别」分两科,第一科是「举教诫」,「有三种正教诫的方便」。

  这个以「教诫为方便,能展转证后后所证及得涅槃」,有这种作用,这个教诫的方便有这个作用,哪三种呢?

  「一、于尸罗正教诫方便」,第一种是于尸罗,就是戒。「正教诫」,这个「正」就是如理,如理的教诫我们学习戒,学习这个尸罗波罗蜜,学习戒法,这是我们成道的一个方便,学习戒。我那一天,早晨过斋堂的时候,看见来早晨吃饭的没有这麽多人,我心里想可是明相没有出来,所以你们持戒清淨,所以不来吃早餐,可能是这样。但是我今天早晨特别注意一下,我看现在这个时候,还是明相出来了,还是明相出来。我又想,那麽不是戒的问题,可能还在大殿里静坐,没有放腿子,静坐,反正一个戒,一个定、慧,这三因缘没有来吃早餐。哎呀!这真是好!心里这麽想。

  「二、于心住正教诫方便」,前一开始教诫我们学习戒,现在是第二个教我们学习心住,就是心定教诫我们学习定,学习奢摩他这个定,这个也是得道的方便。

  「三、于觉悟所知真实道理正教诫方便」,这是第三个教我们学习慧,学习慧比学习定难一点,学习定还比较容易。这个教诫毘钵舍那是不容易,这有三种教诫,前面这是「举教诫」,这底下第二科「例数习」。

  卯二、例数习

  如正教诫方便有三种,当知数习正教诫方便,亦尔。

  如正教诫方便有三种不同,当知数习正教诫方便,也是有三种不同。「教诫」,教诫我们戒、定、慧,我们要学习戒、定、慧当然也是这三种。而这个是数习,你不可以怕重覆,数数的学习戒、定、慧,数数的学习,也有这三种差别。

  寅三十三、得安隐住修法差别

  又于正教诫方便现修习时,由三种法得安隐住。一者、空、无愿、无相、灭尽等至,二者、四静虑,三者、四无量。

  「又于正教诫方便现修习时,由三种法得安隐住」,这是第三十三科「得安隐住修法差别」。

  「正教诫方便现修习时」,现修习时就是现在就开始行动,不是我等一等,我等一等不是的,现在修习时「由三种法得安隐住」。这个我们小孩子可能不大知道,年纪稍大一点,社会上有一点经验了的人,都会有这种感觉,希望心里面安隐住,不要天天的动乱,心里面在动乱,就是不得已不动乱,或者也是愿意静下来,所以有战争以后,人都欢喜和平,而不欢喜有战争。

  我们出家人修行也是一样,就欢喜心里安隐住,安隐住的时候,我在这个地方不安隐住,我再另外去找一个地方去安隐住;那地方又是不安隐住,还去找安隐住,那什麽时候才安隐住呢?我们看这个文上很明白了,你就知道什麽时候安隐住?你到什麽地方都不会安隐住的。那麽什麽时候才能安隐住呢?你要修习空、无愿、无相、灭尽、等至,你要修四静虑、四无量,这时候才能够安隐住的。原来是心里面安隐住,才能安隐住,你到外边去安隐住,外边那里安隐住,我看那里都是一样,天下的乌鸦都是黑的,不容易啊!不容易啊!

  说你们这里工作太多,对于我修行有妨害,我再另外找一个工作少的地方,做事情少的地方,不是那麽回事情,不是那麽回事情的。所以「由三种法得安隐住」,就是心里面没有贼的时候,没有烦恼贼的时候,才是安隐住,要做这件事,你要注意这件事。

  第一个安隐住的方法,就是空、无愿、无相、灭尽、等至,我们前面讲过,三三昧讲过,修这个空三昧、修无愿三昧、修无相三昧,得到灭尽定;等至就是定,得到灭尽定了,这时候是安隐住。我们假设是在未到地定、未至定,或者是在四禅里面修空、无愿、无相、三昧,但是你若不是灭尽定,你第六识还在动,还有第六识,第六识还是在那里刹那刹那的,要到得灭尽定的时候第六识灭了,那的确是安稳处。就像《大毘婆娑论》说,入灭尽定就好像涅槃法安置身中,像那种境界,当然那是特别微细的境界,要是这样时候,是得安隐住,这是圣人的境界了,这是圣住。

  「二者、四静虑」,第二个说是我们不想修学圣道,我只是修世间的禅,那麽你由未至定到了初禅、二禅、三禅、四禅,你成就了四静虑,所以在四静虑处也是安隐住。这个安隐住什麽原因?就是你没有欲,就是安隐住,明白点说也是没有欲,这也可以明白,有欲的时候都是不安隐住的。有欲的时候心里面动,欲扰乱你心里不得安宁,所以欲是个苦恼。是四静虑。

  「三者、四无量」,四无量心是在四静虑里面修四无量心,或者是在空无边处定、识无边处定、无所有处定里面修四无量心,这个功德是更高了一步的境界。那麽你若成就了这样的三昧了的时候,也是安隐住,也是得了安隐住了,但是这个还是属于凡夫境界。这样说《披寻记》上说,前面空、无愿、无相、灭尽定,这是圣住;四静虑是天住;四无量心是梵住,有这三种住,你就能得安隐住,这地方是这样,就讲到这里。

-----------------------------------------------------------------------------------------------------------------

更多妙境法师佛学内容

-----------------------------------------------------------------------------------------------------------------

 
 
 
前五篇文章

妙境法师:瑜伽师地论167

妙境法师:瑜伽师地论168

妙境法师:瑜伽师地论169

妙境法师:瑜伽师地论170

妙境法师:瑜伽师地论171

 

后五篇文章

妙境法师:瑜伽师地论245

妙境法师:瑜伽师地论244

妙境法师:瑜伽师地论243

妙境法师:瑜伽师地论242

妙境法师:瑜伽师地论241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