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 禅宗 | 密宗 | 成实宗 | 地论宗 | 法相宗 | 华严宗 | 律宗 | 南传 | 涅盘宗 | 毗昙宗 | 三论宗 | 摄论宗 | 天台宗 | 综论 | 其它 | 护持 |
妙境法师:瑜伽师地论242 |
 
妙境法师:瑜伽师地论242
壬五、结简外道 又先所说得三摩地,若中所说三摩地圆满,及今所说三摩地自在,总名无上世间一切种清淨。当知此清淨,唯在正法;非诸外道。 这是第五科「结简外道」。现在这一大段文都是在说明「世间一切种清淨」。这一科裡面分五科,现在就是第五科「结简外道」。我们学到这裡,应该知道一件事;「世间一切种清淨」从未到地定开始一直到三摩地自在,这叫做「清淨」,不在此内的其他的事情,都是染污了。 这第五科「结简外道」。「又先所说」,「又」这一大段文,就是「世间一切种清淨」这一大段文,最「先所说」的一段是「得三摩地」,就是得未到地定。「若中所说三摩地圆满」,就是「中」间一大段「说」的就是「三摩地圆满」,就是由未到地定开始,得色界四禅。「及今所说」,及现在所说的是什麽呢?就是「三摩地自在」。得到了色界四禅之后,进一步的用功修行使令色界四禅入住出得大自在,有神通。这三大段总名「无上世间一切种清淨」。前边没有这个「无上」两个字,这裡边加了个「无上」,是世间一切清淨之一切法中,此是最殊胜的所以叫「无上」。 「当知此清淨」现在正是这一科的题目「结简外道」的意思。「此清淨」是「唯在正法」,这三种清淨,唯独是在佛法裡边这样的圆满地开示;「非诸外道」不是外道所能够讲解的、所能明白的,他们不懂这回事;虽然他们也能得四禅八定,但是不能和佛法所说的相比。这是把这个「世间一切种清淨」这一大段文结束了。 辛二、世间一切种清淨(分二科) 壬一、徵 云何出世间一切种清淨? 这是那个修所成地的最后一段,就是「出世间一切种清淨」。但是在科段上的分判,是把它放在世间一切种清淨合成一科,那麽它就是第二科了。这一科裡面分两科,第一科是「徵」。 「云何出世间一切种清淨」,怎麽叫做出世间一切种清淨呢?这是问。 第二科解「释」,分两科,第一科是「辨诸清淨」。分五科,第一科是「标」。 壬二、释(分二科) 癸一、辨诸清淨(分五科) 子一、标 当知略有五种。 什麽叫做「出世间一切种清淨」?现在简要的,提纲挈领的告诉你就是有五种。这是标出来数目。第二科是…… 子二、徵 何等为五? 你说五种,是那五种呢?告诉我。 下面第三科就是「列」出来这五种。 子三、列 一、入圣谛现观。二、入圣谛现观已离诸障碍。三、入圣谛现观已,为欲证得速疾通慧,作意思惟诸欢喜事。四、修习如所得道。五、证得极清淨道,及果功德。 「一、入圣谛现观」,第二段就是「入圣谛现观已离诸障碍」,第三段就是「入圣谛现观已,为欲证得速疾通慧,作意思惟诸欢喜事」,这是第三段。第「四、修习如所得道」,这是第四段。「五、证得极清淨道,及果功德」。这五种合起来就名为出世间一切种清淨,这是把这五种列出来名字。 下面第四科就来解释这五种。分五段,第一科就是解释这个「入圣谛现观」。「入圣谛现观」分两科,第一科是「徵」。 子四、释(分五科) 丑一、入圣谛现观(分二科) 寅一、徵 云何入圣谛现观? 「云何入圣谛现观」,入圣谛现观是什麽意思呢?这就是问。 这个「圣谛」,就是苦集灭道四谛。这个苦集灭道四谛称之为「圣谛」,就是圣人才知道是苦、是集、是灭、是道。我们凡夫虽然也在苦恼的境界裡生活,但是不知道是苦,不感觉到苦,除非是三恶道的众生,有的感觉是苦,但是他也不是真实能明白。我们人间的人天上的人不知道苦,不感觉到是苦的。所以知道是苦,这是圣人的境界。这个苦谛,集谛,能够明白什麽是灭谛,那当然是圣人的境界,和这个道谛,这都是圣人的境界,所以称之为「圣谛」。 「现观」呢?要得到这个清淨无漏的无分别的智慧,这样智慧现前了呢?就和圣谛的真理和合,就契合了叫作观,这叫作「现观」,「入圣谛现观」。这是简单这样解释,下边它有详细的解释了。 寅二、释(分二科) 卯一、辨入现观(分二科) 辰一、辨(分二科) 巳一、明渐次(分二科) 午一、由正知 谓由如来诸弟子众,已善修习世间清淨,知长夜中,由妙五欲,积集其心。食所持故,长养其心,于彼诸欲生爱乐故;而于诸欲,深见过患。于上胜境,见寂静德。 「辨入现观」又分两科,第一科是「辨」。又分两科,第一科「明渐次」,成就入圣谛现观不是顿然间成就的,是要有一个次第,逐渐的次第才成就的。分两科,第一科「由正知」,你先要有正知的这种条件。 「谓由如来诸弟子众」,怎麽叫做入圣谛现观?现在告诉你。就是佛的弟子,「如来」指释迦牟尼佛。「诸弟子众」是佛陀的弟子众。这句话我认为还不容易,虽然是都是出家了,出家的时候是说以释迦佛为师,但是你真是以佛为师了吗?这句话不见得,很多人都没能办得到。「已善修习世间清淨」,佛的弟子众他能放下世间上的名闻利养,放下欲的荣华富贵名闻利养的这些戏论的事情,能够安心地修学禅定。「已善修习世间的清淨」就是未到地定你成就了,你成就了色界四禅了。 达到了这个程度的人呢,「知长夜中,由妙五欲,积集其心」,这样的佛教徒他是明白了,知道了这个凡夫从无始劫以来在「长夜中」,「长夜」是黑暗的境界。我们说是夜间,昼夜二十四小时,夜间有几个小时就是那麽长的夜间,现在不是指这个夜。这个「夜」是很「长」的从来太阳没有出来的,从无始劫以来你都没有得到光明的智慧,都是在无明的烦恼裡面。这样的人「由妙五欲,积集其心」,他不知道这个五欲,色声香味触是个苦恼的境界,是令你苦恼的境界,不知道是苦恼认为这东西太美了,认为这是非常好,「妙」者「好」也,这五欲是很好的,常去爱着这个五欲,在裡面贪着,在裡面愤怒,在裡面愚痴,「由妙五欲」生贪瞋痴来熏习你这一念心,在你的「心」裡面「积集」了很多的贪瞋痴,这样子。 「食所持故,长养其心」,但是你爱着五欲也还不是那麽容易,你要有你的身体,你这个身体要有力量就是要有饮食,有段食、触食、意思食、识食,一共是四个食。这个食,你有这种食,你都具足了这些食就能够长养你这身体,由于身体的长养呢就能长养你的心。你这个身体一点气力没有了你去爱着五欲?这是办不到的。身体强了心也就强了,是「长养其心」。「于彼诸欲生爱乐故」,这个时候你才能够在这个五欲裡边生出种种的爱乐,这贪瞋痴就活动起来了。生爱乐了这时候,就做出了种种罪过的事情,于是乎得种种的果报。「而于诸欲,深见过患」,所以这个「佛弟子众」、「已善修习世间清淨」的人,知道这个五欲令一切众生得大苦恼,这五欲有很多的过患,知道这件事。 「于上胜境,见寂静德」,对于世间上的五欲知道是有过患的,不和一般的凡夫的想法相同了。「于上胜境,见寂静德」,这个「上胜境」就是超过了世间。前面这个「欲」,是「而于诸欲,深见过患」;当然在欲界的众生、欲界的色声香味触的欲,也包括了色界天、无色界天的欲,也应该包括在内的,这些「欲」都是有过患的。什麽是没有过患的呢?「于上胜境」,就是超过了欲界、色界、无色界以上的那个殊胜的圣人的世界,「见寂静德」他是感觉到那个世界是有殊胜的功德的。这个「寂静」对这个浮动说的,你有烦恼你心就不安。我们没有得定的人心裡面有烦恼心就不安,你贪烦恼来了心裡不安,你瞋烦恼来了也是不安,你疑惑心、高慢心、所有的烦恼来了心裡都是不安的。那麽色界定、无色界定裡边也有烦恼,他那烦恼动起来他也是不安,所以这些都是有过患的。没有烦恼了以后呢心裡面寂静,心裡面寂静那就是涅槃境界,「生灭灭已,寂灭为乐」的境界,那是最殊胜的最安乐的最自在的,「于上胜境,见寂静德」。 这叫作「正知」;你想要入圣谛现观你先要具足这个条件,你要有「正知」。就是世间上…,不要说是人间的五欲,连天上的色界天无色界天的禅定都是苦恼的事情了,你要有这样的认识。你还要认识到出世间的圣道、出世间的涅槃是最殊胜的是最微妙的,你也要有这样的认识。你这样子你才有可能入圣谛现观,你才有这个,你才有的。 这是第一科是「正知」,第二科「由厌离」。 午二、由厌离 彼于戏论界易可安住,谓于世间一切种清淨;于无戏论界难可安住,谓于出世间一切种清淨。是故于彼厌恶而住,非不厌恶。 「彼于戏论界易可安住,谓于世间一切种清淨」,也是这个佛教徒,他是知道「彼」那个凡夫。你没得定你是凡夫,你得到色界定无色界定的人你还是凡夫,所以「彼」那个凡夫人「于戏论界易可安住」,这虚妄分别的世界他那个心在那裡能安住,可以安住。但是现在这裡是说什麽呢?「谓于世间一切种清淨」,一般的人,完全不静坐的人那都不要提,不要提这件事。就是已经得到未到地定,得到了色界定、无色界定的人,就这些人还是「彼于戏论界易可安住,谓于世间一切种清淨」就是这些人,这些人都是在虚妄分别的世界安住,安住在那裡。 「于无戏论界难可安住」,对于没有语言文字的戏论,这个《披寻记》有解释。「难可安住」,他们不容易在那裡安住。就是已经成就了世间一切种清淨的人,对于没有戏论的这个涅槃的世界他不能安住其心。因为什麽?他没有得到那清淨无分别智慧不可以呀。「谓出世间一切种清淨」那个地方你不能安住。 「是故于彼厌恶而住,非不厌恶」,所以佛教徒若成就了三摩地、三摩地圆满、三摩地自在,对于所成就的三摩地自在、圆满的境界心裡面并不欢喜的呀,「于彼厌恶而住」还是厌恶它不欢喜它。「非不厌恶」,虽然是禅定裡面有种种殊胜的境界,他「不是不厌恶」,他还是厌恶的,还是不满足的。 你要有「厌离」心,这就叫作「渐次」。你想要入圣谛现观你要有这样的认识,你要有这样的认识你才能够有可能入圣谛现观。 巳二、明趣入(分二科) 午一、善修治(分四科) 未一、标列厌患 又此住正法者,于无戏论涅槃界中,心乐安住,乐欲证得。由阙沙门果证增上力故;于己杂染相应,心生厌患;于己清淨不相应,心生厌患;于己杂染相应过患,心生厌患;于己清淨不相应过患,心生厌患;于己清淨见难成办,心生厌患。 这底下是第二科「明趣入」。前面是「说渐次」,「渐次」主要是说你要有这样的认识,欲界色界无色界禅定的境界,还是不留恋这些事,不爱着的。现在第二科是「趣入」就趣入于圣谛现观。分两科,第一科是「善修治」。分四科,第一科是「标列厌患」。 「又此住正法者」,「又」这个人发了出离心了安「住」在佛法中的这个佛教徒,「于无戏论涅槃界中,心乐安住」。这个「无戏论」这个《披寻记》解释;这涅槃界于一切有为法不可说异也不可说不异,说异说不异都是戏论,涅槃界是不可戏论的。在这裡「心乐安住」,这个佛教徒对于三乘圣人所得的涅槃,心裡面欢喜安住在那裡。「乐欲证得」,心裡面欢喜能够成就能够契合,有这样的愿望,有这样的愿望了。我不知道各位同学你们有没有这种愿望?你有这个愿望没有? 「由阙沙门果证增上力故,于己杂染相应,心生厌患」,这底下「标列厌患」。这一行多的文,先说欢喜得涅槃,先说欢喜心,下面就说这个厌患。 「由阙沙门果证增上力故」,这个「果证」,「沙门果证增上力故」就是已经得到这个须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罗汉果了。得到阿罗汉果的时候他有清淨无分别的智慧,清淨无分别的无我的智慧,这个智慧是非常有大力量的所以「增上力故」。现在这位佛教徒呢,虽然得了很高的禅定了但是没有这个力量;「阙」,缺少了这个圣人的这个无我、无我所的无分别智慧,缺少这个力量的时候那麽他的内心是什麽面貌呢?什麽相貌呢?「于己杂染相应,心生厌恶」,就是这些不清淨的事情他这个心就能契合,自己欢喜这些不清淨的事情,这个不清淨的事情出现的时候心裡面与它相顺,相顺叫「于己杂染相应」;这样的情形呢这个佛教徒「心生厌恶」。「心生厌恶」,心裡感觉到不欢喜。「我对于杂染的事情心裡面欢喜」,我不欢喜,我认为这是个「患」我厌恶这件事,我认为这是个大患是个大灾难,是这样子。 我不知道各位同学心裡面怎麽样?有没有这种感觉?这个杂染的事情出现了:我的贪心来了、我的瞋心来了、我的高慢心、我的疑惑心,这些烦恼出现的时候,心裡面对这件事欢喜不欢喜?这裡面说「心生厌患」,这个佛教徒因为他没有圣道的这无分别的智慧,所以这个烦恼这个杂染的事情出现的时候,还不能不出现,出现了但是心裡不欢喜,有这样事情,我们怎麽样?这是一个,这是一件事。 第二「于己清淨不相应,心生厌患」。这个「清淨」的事情这个戒定慧,譬如说是经律论这是个清淨的一个因缘,佛说这些经律论的佛法这是一个最重要的清淨的一个增上缘;在这些事情「不相应」。你叫我去学习佛法我不欢喜,我不欢喜。说是勉强地可以学习了,但是你叫我去试验试验,你实际上去体验这件事,用这个佛法来沐浴这个内心的污垢,「游心法海六十年」,你在这佛法裡面沐浴你的心,把心裡面贪瞋痴的垢洗一洗,这件事你愿意做?不愿意做?如果说不愿意做,那叫「清淨不相应」。这「清淨」的事情我不契合我不欢喜,如果有这样的事情呢这个佛教徒「心生厌患」,心裡感觉是不对的,「我这样是不对的,我不欢喜这样子」。因为没有沙门果证的增上力,所以心裡面与清淨的事情,与清淨法有相远这件事我心裡面不欢喜,虽然是自己是这样子但心裡还不欢喜,这足见看出这个人有道心,这个人有向道之心。这是第二,第二个。 下面第三个。「于己杂染相应过患,心生厌患」,说是我这些污秽的贪瞋痴、杀盗YIN妄、随便说谎话这些事情这个事情和我相应,我再思惟:「现在似乎是没有什麽事情,但是将来有大患啊!」。你现在在五欲上放逸,哎呀没有什麽事情,也不犯国法嘛!就是犯了国法警察也不知道嘛!」那麽心与这个杂染相应。但是佛教徒可不是这样说,佛教徒:「这件事将来有大患,有过患」;「心生厌患」,心裡面不欢喜。这是和前面有点不同,前面只是「杂染相应」心裡面就不欢喜,这裡是「杂染相应的过患」心裡面不欢喜。当然这是佛教徒才能这样思惟,佛教徒相信有因果嘛,所以我这样做似乎是谁也无可奈何,谁也不能管我,但是将来有大患呀!这件事想一想,「唉呀!不好、不好」,心生厌患,心裡不欢喜。 「于己清淨不相应过患,心生厌患」这是第四样。这个清淨的事情,清淨的戒定慧,清淨的经律论戒定慧,这个修止观这些事情,我不欢喜「清淨不相应」。你现在不相应好像也没有事,但是将来还有过患,将来有大患,将来就有大患的。这个大患这件事,这个佛教徒就是这样思惟:「说我现在我不欢喜戒定慧,不欢喜经律论,不欢喜这些事情」,但是又思惟:「将来还有生死大患不能灭除,可怎麽办?」心生厌患,「唉呀!不好不好」,心生厌患。这是第四个。 「于己清淨见难成办,心生厌患」这是第五样。第五样呢,说是「杂染相应」也不好,「清淨不相应」也不好,这个「杂染的相应的将来有大患」我也不好,「清淨的不相应将来有大患」也不好。好!那我就开始学习佛法努力地修学戒定慧吧!结果这样做呢,「于己清淨见难成办」又感觉到很困难,真是要这样学习也不容易,真是去静坐也不容易,修学止观也不容易。「见难成办」感觉到自己很不容易成就这个清淨的戒定慧,这无漏的戒定慧不容易成就。「唉呀!我很难…,这件事做起来很难啊!」「心生厌患」,心裡也不欢喜,心裡也不欢喜。 这个《瑜伽师地论》就是《瑜伽师地论》。就是把这个凡夫的这些分别心这个相貌很详细地开示,为你说出来了凡夫这个相貌是这样的。 这是「标列厌患」,这是第一段。下边是第二段「别释其相」,把标列的厌患再一样一样地把它相貌再解释出来。分五科,分五段,前面这正好是五段,一共是五句,第一句先解释这个「杂染相应」。分三科,第一科是「标」。 未二、别释其相(分五科) 申一、杂染相应(分三科) 酉一、标 此中略有三种杂染相应。 这个「于己杂染相应,心生厌患」,什麽叫做「杂染相应」呢?这裡说有三种,「略有三种相应」。 这是「标」,下面是「列」出来三种。 酉二、列 一、未调未顺而死,杂染相应。 这个「调」是因「顺」是果,因调而顺。用戒定慧来调你的身口意,使令这个贪瞋痴完全地消灭了,这个时候你有清淨的无分别的智慧,与第一义谛就相契合了叫做「顺」。说「未调未顺」,你没有修学戒定慧,「没调」当然你没得圣道,你没有得到无分别慧不能契合第一义谛,没得涅槃,那这是什麽?就是一般的凡夫,生死凡夫。这样的人他生存的时候也不调、也不顺,那麽死的时候也就不调不顺就死掉了,就是煳煳涂涂死掉了。这就叫做「杂染相应」,这「杂染相应」是这麽解释。 二、死已当堕烦恼大坑,杂染相应。 死了以后就没有事了吗?不是啊!死了以后,他「当要堕」入「烦恼」的「大坑」裡面。烦恼的大坑,烦恼是个大坑,落到那个大坑裡出不来了。烦恼的大坑,就是贪瞋痴,主要就是无明,这叫做「杂染相应」。这个杂染相应,说到杂染的根本了,看这个《披寻记》。 《披寻记》七四○页: 死已当堕烦恼大坑等者:烦恼大坑,谓即无明,普于一切杂染能作因缘根本依处故。此说烦恼杂染相应当知。 「死已当堕烦恼大坑等者:烦恼大坑,谓即无明」,就是指无明说的。「普于一切杂染能作因缘根本依处故」,「无明」,不明白道理,不明白生死的缘起,不明白涅槃的缘起,这一切完全都不懂,不明白善恶果报,不明白清淨的因缘,这是一个很重要的事情。这个无明「普于一切杂染能作因缘」,一切杂染污染的事情都以「无明」为因缘而生起的,它是一切杂染事情的「根本的依处」,根本的住处。一切杂染法都以无明为住处。「此说烦恼杂染相应当知」,就是「死已当堕烦恼大坑」,实在生存也是在这裡,死的时候还是在这裡头。但是在时间上说呢,死的时候叫做「未调未顺而死,杂染相应」,死了以后「当堕烦恼大坑,杂染相应」。 三、由彼烦恼自在力故,现行种种恶不善业,往有怖处,杂染相应。 第三个「杂染相应」,就是生存的时候,他那个烦恼力量很大很自在,你这个正念控制不住它,你相信佛法的信心,你相信善恶果报的信心,你相信出世间因果的信心都没有力量,所以那个烦恼不受到威胁,它要怎麽地就怎麽地,这个烦恼,所以「自在力故」。「现行种种恶不善业」,这个贪心也好、瞋心也好、愚痴心也好,就显现出来种种活动,做种种的恶,「恶不善法」有罪过的这些事情,于人有伤害的事情,于自己也有伤害的事情,做了很多的罪过。「往有怖处」,你造了这个罪业将来会怎麽样呢?将来就到那恐怖的地方去了,大恐怖的世界去了。 这是前边这个「未调未顺而死杂染相应」,这是指这个三杂染裡面的「生杂染」,第二这是「烦恼杂染」,第三是「业杂染」,这是三杂染。这个《披寻记》上说: 《披寻记》七四一页: 由彼烦恼自在力故等者:当堕恶趣生那落迦,是名往有怖处。此说业杂染相应当知。 「由彼烦恼自在力故等者:当堕恶趣生那落迦」,生到地狱去。「是名往有怖处,此说业杂染相应当知」。这个杂染相应分这麽三种,有这麽三种不同。 酉三、释 彼观己身阙沙门果证,由彼阙故,与三种杂染相应。如是观已,心生厌患。 这是第三科解「释」。「杂染相应」分三科,第一科「标」,第二科「列」,现在第三科解「释」。 指那个有修行的,得了禅定的那个佛教徒,「彼观己身阙少沙门果证」,就是没有无漏的戒定慧的这种道力。「由彼阙故」,由于你阙少这个功德,「与三种杂染相应」,这三种杂染你都有的。「如是观已,心生厌患」,这样思惟以后心裡面不欢喜,心裡面厌患。 申二、清淨不相应(分三科) 酉一、标 当知清淨不相应亦有三种。 要记住,这个杂染相应这裡有三种。现在第二科,这个「清淨不相应」分三科,第一科也是「标」。 当知清淨不相应也有三种,那三种呢?这第二科「列」出来。 酉二、列 一、诸烦恼断究竟涅槃,名无怖处。 这是清淨,这是清淨法,就是爱烦恼、见烦恼你究竟地息灭了,这个时候就是涅槃的境界,这个涅槃是大安乐境界,是没有可恐怖的,是一个大安乐处,所以叫「无怖处」。 《披寻记》七四一页: 诸烦恼断究竟涅槃名无怖处者:〈有寻有伺地〉说:有怖畏者,谓惧当生苦所依处故。(陵本五卷三页)翻此,应知涅槃名无怖处。 「诸烦恼断究竟涅槃名无怖处者:〈有寻有伺地〉说:有怖畏者,谓惧当生苦所依处故」,将来恐怕生到苦恼的地方,所以叫有怖畏。「翻此应知涅槃名无怖处」,涅槃是安乐的,所以不是恐怖的地方,这是清淨。 二、能证此,谓依增上心学善心三摩地。 第二个是「能证此」,就是能证悟能契合涅槃的,这个「此」就是指「涅槃」说。能证此涅槃的是谁呢?「谓依增上心学」,增上心。这个「增上心」就是禅定,就是四禅八定。四禅八定当然这指佛教徒,佛教徒所学习的增上就是这个。这个「增上」有个「趣向」的意思;这个戒,增上戒、增上心、增上慧,这个戒能趣向于定,定能趣向于慧,慧能趣向于涅槃,有个「趣向」的意思。若对外道来说呢就是特别殊胜的意思,外道没有佛法的戒定慧,有佛法的戒定慧是特别殊胜的。 「依增上心学」,「增上心学」就是定。定是谁?定就是你的心不动叫做定。而这个「增上心」是「善心三摩地」,就是没有这个爱、见、慢、无明、疑的这些,这样的禅定就是「善心」。当然你这佛教徒,你得到四禅八定你不修四念处,你也一样,你在禅定裡面还是有爱、见、慢这些烦恼的。所以这「善心三摩地」这是能证「诸烦恼断究竟涅槃」的,它有这个力量,这是清淨的。 三、能证此,于增上慧学正见所摄微妙圣道。 这是第三个清淨法。「能证此」涅槃,能证此涅槃的是什麽呢?是「于增上慧学」,就是你在佛法裡面,这个闻思修,闻所成慧、思所成慧、修所成慧,这都是增上慧。由闻思修的学习最后你能得到正见,你知道什麽是佛法了什麽不是佛法了,你得到正见了。由这正见所摄的,属于正见范围内的微妙的圣道,就是清淨的智慧了,就是这个智慧。这个无分别智慧,这清淨的无分别的智慧才能证悟这涅槃的境界,但是它也要有增上心的力量的支持,所以它们两个都是能证。 这是说这个「清淨不相应」。这「清淨」是什麽呢?「不相应」。与你不相应的「清淨法」就这三种:一个涅槃、还有一个增上心善心三摩地、一个是增上慧学正见所摄的微妙圣道,这三种清淨法。 现在第三科解释。 酉三、释 彼观己身,与此三种清淨不相应故,心生厌患。 说那个修行人虽然得了禅定他再反省自己:我有这三种功德吗?「与此三种清淨」法都「不相应」,都没有。「心生厌患」,哎呀!我没有这种清淨的功德,心裡面不欢喜,「心生厌患」。 人没得到……,不要说得圣道,没得禅定的人心裡总是有妄想,想东想西,我们有没有这种想法?我们有这样想法?有没有这样想法? 申三、杂染相应过患(分三科) 酉一、标 当知杂染相应过患,亦有三种。 前面这两句说完了,现在解释这个第三句「杂染相应过患」。分三科,也是「标」、「列」、「释」,现在是「标」。 当知杂染相应的过患,什麽过患呢?也有三种。前面这两句也各有三种,现在还是有三种。 前面是「标」,这是「列」。 酉二、列 一、老病死苦根本之生。 「一、老病死苦根本之生」这是一个杂染相应的过患。这个老苦、病苦、死苦,以「生」为「根本」。生缘老死,有生而后才有老死,若不生就没有老病死了,所以生是老病死的根本,这是一个过患,这是杂染相应的过患。看这个《披寻记》。 《披寻记》七四一页: 老病死苦根本之生者:由生为先,老病死苦差别可得,是故生为老病死苦根本,以是众苦之所依故。 「老病死苦根本之生者:由生为先,老病死苦差别可得」,老不同于病,病也不同于死,老病死有差别才有这种不同的苦恼。「是故生」是「老病死苦根本,以是众苦之所依故」,这是一种过患。 二、自性苦生无暇处。 这个自性苦能令你生到无暇之处去,什麽叫做「自性苦」呢?看这《披寻记》解释。 《披寻记》七四一页: 自性苦生无暇处者:谓为诸行麤重所随,名自性苦。生于边国及以达须、蔑戾车中四众贤良正至善士不往游涉,是名无暇处。 「自性苦生无暇处者:谓为诸行麤重所随」。这个「麤重」就是种子,不是那麽轻妙的东西,它是粗劣沉重这种东西。「诸行」就是有为法,这些有为法,有为法的种子所随逐那就叫做「自性苦」。但是这个地方是还有一点差别,就是「生于边国及以达须、蔑戾车中」,往生到那裡去受果报的那种业力种子,业力的种子。这个「达须」,翻做中国话是下贱类,下贱类。比如说是你是一个富贵荣华家裡的,你到那个地方去受生那就是比较贵重了一点,世俗上的分别就是这是贵重了一点。你在一个贫贱的家裡面去,不懂得礼貌不懂得仁义道德那就叫做下贱类了。这个「蔑戾车」中国话是乐垢秽,他就欢喜做这些污秽的事情,欢喜做污秽叫「蔑戾车」,那麽是这样。 这上面说「生于边国及以达须蔑戾车中」,就是你这个「诸行」,就是你的色受想行识裡面有粗重的种子,这个也就是业种子,这个业种子叫做自性苦,它叫你生到边国不是有文化的地方,「边」,落后的地方去,叫你生到那个乐垢秽下贱种类的那个地方去得到一个果报,这样子。这个地方「四众贤良正至善士不往游涉」,这个地方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四众不到那边去。四众都是「贤良」的,都是修学圣道就是贤良,「正至」是得圣道了的人;这个不管是贤、是圣都是「善士」,这样的善人不到那个地方去「是名无暇处」,那个地方叫做「无暇处」,就是没有时间学习佛法。这是一种杂染相应过患。 前面「老病死苦,根本之生」普遍地都是了,不管是边地不是边地人都有老病死的,这都是杂染相应过患,这个「自性苦生无暇处」是更重了一点。 三、一切处生无常性。 「一切处」就是不管是三恶道也好、人间也好、天上也好,不管你在那个地方生都是不常的,都是生了要死这有变动的地方,都是有生死的苦恼的地方,这就是在五趣流转的变异,都叫做「一切处生无常性」,这都叫做杂染相应过患。 酉三、释 彼观己身有此三种杂染相应过患,心生厌患。 那个修行人他一观察他自己无始劫来什麽坏事没作过啊!现在虽然是在人间或者是在天上感觉到很好,但是你的阿赖耶识裡面什麽苦恼的种子都是有的,所以这三种杂染都是和你相应的,你都有这个过患。心裡这样思惟观察的时候「心生厌患」,心裡面不欢喜。 申四、清淨不相应过患(分三科) 酉一、标 当知清淨不相应过患有五种。 前边的三种,每一样都有三种。但是这个地方,第四科「清淨不相应过患」也是分三科,「标」、「列」、「释」。这个「标」的地方说「当知清淨不相应过患有五种」,有五个不同。前面三科每一样有三就是九,九加五是十四了,记住这个数。 酉二、列 一、于边地生,未能止息。二、于恶道生,未能止息。三、于在家众诸无间业未能堰塞。四、于出家众无量见趣,未不相应。五、虽由世间道,乃至有顶,若定若生,而于无初后际生死流转,未作边际。 「一、边地生,未能止息」。这五种,那五种呢?就把它列出来。「于边地生」,在那个没有文化落后的地方在那裡得果报这件事,你生了以后「未能止息」不能生这一次以后不生了,不是的,以后还有可能往生,生到那个地方去的。「二、于恶道生,未能止息」,说是我这个阿赖耶识裡边有三恶道的种子将来会生到三恶道去,不就是一次的,没有停下来将来还有机会,还要往生到三恶道去的。 「三、于在家众诸无间业未能堰塞」。「于在家众」,在家众「诸无间业」。实在这个「在家众」,你没有断爱烦恼见烦恼都是在家,你没有得圣道都还是在家都在烦恼之中的。「诸无间业」这五无间业「未能堰塞」,你没能够决定「我不做」,你没有这种智慧,就还有可能做这严重的罪过的都有可能的。这是第三个。 「四、于出家众无量见趣,未不相应」,这个出家众指外道,外道的出家众。外道的出家众也有凡、也有圣,乃至得五神通的,得了天眼通、有神通的人。他们那些人裡面,前面那「不如理作意」那裡面看出来,有无量无边的邪知邪见很多很多的,「未不相应」,自己没有把握说「我永久没有邪知邪见」。你没能够不相应啊!还有可能有邪知邪见的啊!这是第四。 「五、虽由世间道,乃至有顶,若定若生」这是第五个,第五件事。第五件事这个「清淨不相应」。「虽由世间道」,虽是这个人还算是能放下世间上的五欲,但是不是佛法,由世间的这个欣厌的方法那麽修学禅定,你能够成就了由欲界定得未到地定,由未到地定乃至修色界四禅,乃至到无色界的四空,乃至到有顶,你能成功了。「若定若生」,有两种不同,一个是你在人间修行这个四禅八定成功了叫做「定」,死掉了以后往生到色界天、无色界天去那叫作「生」,叫「生」。虽然「由世间道」,你能放下了五欲修学禅定成功了,「而于无初后际生死流转,未作边际」,这件事你还没能有边际。这「无初际」也没有「后际」,这一切众生在生死裡流转没有初际,他从什麽时候开始有生死的?你向前推推不到头,找不到那个第一,那个第一因找不到,没有「初际」。「后际」,如果不遇见三宝一直地流转生死没有边际,后来也没有边际。所以没有「初际」没有「后际」这样的生死流转「未作边际」,你得到了色界定,得到了无色界定,你成就了非非想定那麽高了,但是流转生死这件事你还没有边际的,还是永久地流转下去,这件事。 这是有五样,这个第四条「清淨不相应的过患」说了五样。 这底下第三科解释。 酉三、释 彼观自身此五种清淨不相应过患,心生厌患。 心裡面不欢喜。这是第四科完了。 申五、于己清淨见难成办(分二科) 酉一、初五相(分三科) 戌一、标 于己清淨见难成办,当知亦有五种。 现在第五科「于己清淨见难成办」,这一科分两科,第一科是「初五相」。第一科是「初五相」,最后还有一相,它有六相。这个六相加前边的十四,就二十相。也是分三科,第一科是「标」。 「于己清淨见难成办」这件事呢,当知也有五种的不同。 戌二、列 一、若捨不为,不能自作故。二、于所馀事非请他为能成办故。三、决定应作故。由于自心未令清淨,必于众苦不得解脱成吉祥性。四、非于恶业现在不作,即说彼为已作清淨,即名已得于现见法永离炽然,无对治道,先所造作恶不善恶,必不坏故。五、由彼清淨学无学道证得所显故。 第一个「若捨不为,不能自作故」,若我学习佛法有成就圣道的这个法门了,我弃捨它我不修行,「不能」,这个圣道不能自然成就。你不修行「若捨不为」,弃捨了戒定慧的这种法门我不修行,不修行啊你这个圣道不会自己就成就的。这个事不容易,你非要去做才行。 「二、于所馀事非请他为能成办故」。「于所馀事」除了这圣道之外其他的事情,你自己不做你请你的朋友去代你做,这有可能还可以。但是圣道这件事「非请他为能成办故」不是我请别人;「你给我拜忏来消灭我的罪」。「非请他为能成办故」你请别人这是不行的,非要自己做才行的呀!这是一个意思。 「三、决定应作故」这是第三个。圣道这件事你非要自己决定自己去做,你应该这件事可以「决定」了不需要犹豫了,你自己要努力要修这圣道才可以。但是修圣道这件事呢「由于自心未令清淨,必于众苦不得解脱」,由于我自己的心我没有修学圣道没有戒定慧,我的心它就不清淨,你没修学戒定慧你心就不清淨,这是可以肯定的。「必于众苦不得解脱」,那你的心不清淨你想要解脱众苦是不可能的,这老病死苦、三恶道苦这一切无常的苦恼你不能解脱,「成吉祥性」。你若「必于众苦不能解脱成吉祥性」,「解脱」了以后才能得圣道,这个「吉祥」就是圣道了。所以圣道必须要自己去做,但是你心若不清淨圣道就不能成就,这是困难,不容易。 「四、非于恶业现在不作,即说彼为已作清淨」第四个。说我现在我也没做什麽错误的事情,应该很好嘛!很好?「非于恶业现在不作」,你现在没有作很多的恶事,没有作。「即说彼为已作清淨」就说你现在得圣道了,不是、不能这麽说,不能这麽说的。不是说恶业现在没有做,就说你现在已经得到清淨的圣道了,不是的。你现在虽然没有作恶事,但是你圣道还要重新开始努力才行的。 「即名已得于现见法永离炽然」,这一句话和前面那个贯下来,就是「非于恶业现在不作,即名已得于现见法永离炽然」,不是说你现在不做坏事「即名」已经成就了「于现见法」,于现见的这些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五取蕴,乃至三恶道苦,就永久地熄灭了这些苦恼,不是的,你还不能的,不能这麽说。什麽理由呢?「无对治道,先所造作恶不善业,必不坏故」,你不修学戒定慧,你不修学无漏的圣道,你现在修学五戒十善,但是你没有修学这个无漏的戒定慧,你先所造作的恶业,恶不善业,「必不坏故」,你不能破坏,还是在你心裡面在继续地发生作用,还是要受苦的,非要自己修行不可。 「五、由彼清淨学无学道证得所显故」这是第五样。「由彼清淨」就是涅槃的境界,这个「学」就是初果、二果、三果,「无学」就是四果。这个「学无学」,你要经过了这个学道、无学道「证得」,才「显」示到这个涅槃的清淨才成就的,一定要这样努力才成就的。 这是五样,这个「于己清淨见难成办」,这裡边说出了五样事情。这是「标」、「列」,现在第三个是「结」。 戌三、结 彼观清淨,由此五相难可成办,心生厌患。 这个佛教徒他观察这个清淨涅槃「由此五相」,五件事,五个相貌,可以感觉到不容易成就,「我不容易做到这件事」,我「心生」心裡面不欢喜,心裡面不欢喜。 这是「初五相」,「初五相」这一科解释完了,下面第二科「后一相」。 酉二、后一相 又复发起坚固精进,为欲证得。 当然这麽多的思惟,这麽多的厌患,最后的结论「非要自己努力不可了」。所以「又复发起坚固的精进」,就是不可以破坏的精进,「为欲证得」,为什麽呢?就是想要得涅槃,就是努力的精进了,这是最后的一相。 《披寻记》七四三页: 又复发起坚固精进等者:殷重加行,是名坚固精进。如〈菩萨地〉说。(陵本四十六卷十二页)由此遮止为证清淨中所有懈怠故。 「又复发起坚固精进等者:殷重加行,是名坚固精进,如〈菩萨地〉说。由此遮止为证清淨中所有懈怠故」,不懈怠了,你就能够坚固的精进了。 我把这一段讲完它。 未三、总显差别(分二科) 申一、辨心相(分三科) 酉一、厌患 彼由观见杂染、清淨、相应不相应故,心生厌患。 这是第三科「总显差别」,这个「总显差别」。第一科是「标列厌患」,第二科「别释其相」都解释完了,现在第三科「总显差别」。分两科,第一科是「辨心相」。分三科,第一科是「厌患」。 「彼由观见杂染、清淨、相应不相应故」,那个修行人由于他自己心裡面静下来去思惟观察,感觉到自己「杂染相应」、「清淨不相应」故心生厌患。 这是「厌患」,第二个是「怖畏」。 酉二、怖畏 又由观见杂染、清淨,相应不相应过患故,心生怖畏。 前面是心生厌患,这个心生恐怖了。这个「杂染相应」的过患,「清淨不相应」的过患,心裡面生恐怖。哎呀!将来我会有大患在将来。这是「心生恐怖」。 第三科是「遮止」。 酉三、遮止 又于清淨证得,及杂染断灭中,有懒惰懈怠故,心便遮止。 他心裡面又思惟,这个「清淨」的涅槃大安乐的境界我应该去成就,这我要努力。这「杂染断灭」,杂染的这个贪、瞋、痴在我心裡面时时地活动,我要用戒定慧把它断灭它。这两件事,我若是断恶和修善我心裡面「懒惰懈怠」,那这两件事都做不到,那怎麽办呢?「心便遮止」,要「遮止」这个懒惰懈怠,我不要懒惰懈怠我一定要精进,提起精神来努力的修学圣道。这是「遮止」。 申二、明渐次(分二科) 酉一、举厌患极厌患 又由作意思惟彼相故,心生厌患,即于此相多所作故,心极厌患。 前面第一科是「辨心相」,这是要努力修行了。现在第二科「明渐次」。分两科,第一科「举厌患极厌患」。 「又由作意思惟彼相故,心生厌患」,思惟杂染相应、清淨的不相应,心裡面厌患。「即于此相多所作故,心极厌患」,对于杂染的事情我心裡面欢喜,清淨的事情我不欢喜,「心生厌患」。常常这麽样的思惟呢,「即于此相多所作故」,多多的这样思惟观察的时候,「心极厌患」,这个厌患又进一步的厌患,加强这厌患了,这是一个意思。 酉二、例怖畏极怖畏等 如厌患极厌患,怖畏极怖畏,遮止极遮止,当知亦尔。 第二个是「例怖畏极怖畏等」。「如厌患极厌患」,这样思惟又思惟的时候,这个厌患的力量加强了,「极厌患」。「怖畏极怖畏」,那麽于杂染相应的过患,清淨不相应的过患,思惟又思惟的时候,于此相多所作故心就发恐怖了,有恐怖心。恐怖,极恐怖,「极怖畏」了。「遮止极遮止」,那当然这时候就努力了,「遮止」这个懒惰懈怠,这在心境非常的强,就特别的努力。「当知亦尔」,也和那个厌患极厌患相同了。 这是第三科是「总显差别」。 未四、总结修相 如是彼以由厌俱行想,于五处所,以二十种相作意思惟故,名善修治。 现在第四科「总结修相」。「如是彼以由厌俱行想,于五处所,以二十种相作意思惟故,名善修治」。这个「善修治」这一科到此就是「总结修相」。 「如是」,像前面说的「彼以由厌」的「俱行想」,这个「想」就是思惟这个杂染相应、清淨不相应,这是两句。一个杂染相应的过患、清淨不相应的过患,又两句,就是四句。最后清淨见极难成办,这一共是五句,五个处所。「由厌俱行」的「想」,由「厌」离心,「我这样子我不欢喜」,「厌」和「想」同时地活动所以「厌俱想」。「于五处所」,就这五句,「以二十种相的作意」,前面一共说二十种相的作意「思惟故」,你能这样的思惟观察这叫做「善修治」,「名善修治」,「善修治」这一科。 这个「入圣谛现观」,这个修行的开始要这样子,要这样子生厌离心、生恐怖心。这个厌离心强了,恐怖心也强了,然后自己才能向前进,才能修学圣道。如果自己感觉到我也很好嘛!没有什麽好厌离的,好厌离的事情。我也没什麽苦恼的事情,我修圣道作什麽呢?没有感觉有这个需要,这样是不能修行的。 我们看《阿含经》,佛在世的时候这个听佛说法的人,佛也说到生死是苦,也说到苦集灭道四谛:「色无我、无我所,受想行识无我、无我所」就是修四念处;佛这麽说他就这麽做就得圣道了,好像很容易。现在这个现时代的众生,现时代的佛教徒不能得圣道,就是厌离心不够!
----------------------------------------------------------------------------------------------------------------- 更多妙境法师佛学内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