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净界法师:摄大乘论 讲记 第五十七卷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净界法师:摄大乘论 讲记 第五十七卷

 

  《摄大乘论》,和尚尼慈悲、诸位法师、诸位居士,阿弥陀佛!(阿弥陀佛!)请大家打开《讲义》第一九○页,「庚十三、三智差别」。

  第五七卷

  我们前面一大段,讲到菩萨六波罗蜜的法门,也就是说,菩萨根据六度的法门,来积集福德跟智慧二种资粮,而趋向无上菩提。如果从广义的角度来说,事实上这六度的法门,是通于五乘的修行。也就是说,你看二乘人,事实上他也是修习六度;你看人天乘的人──一贯道、基督教,也是修六度。这个地方,大家就提出一个问题:那菩萨的六度跟其他乘的六度,有什么差别呢?本论当中,提出了菩萨的六度有二种的差别。第一个,菩萨的六度有增上的功德:菩萨在修习六波罗蜜的时候,他对自己的菩提心是有增上的功德。你每一次的持戒,你的菩提心就增上;你每一次的布施,你的菩提心也会增上,这一点是其他乘所没有的:他在六度当中,能够使令自己不断的展转增上,而趋向无上菩提。第二个,菩萨的六度有解脱的功德,它能够让你在烦恼障、所知障当中得到解脱,这一点也是其他乘所没有的。为什么菩萨修习六度,能够产生增上、产生解脱的功德呢?因为菩萨修习六度的时候,他有一种甚深的观照。我们大家都知道,每一个法门在修行的时候,你用不同的观照,它会有不同的结果。菩萨是用什么因缘来观照,能够产生这样的功德呢?我们简单的说明一下。菩萨在修六度的时候,是二层的观照:第一个是因缘观,观察整个十法界的因果,我们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这一点,在因缘观,我们前面「增上戒学」菩萨的戒法当中,就讲得很清楚,从因缘观而生起一种增上的功德。第二个是菩萨能够修习真如观,观察我空、法空的真如,这个时候能够成就解脱。这一部分,在菩萨的「增上心学」跟「增上慧学」,对菩萨的真如观有详细的说明。所以菩萨因为透过因缘观跟真如观的观照,能够使令整个六度,变成能够产生增上跟解脱的力量,这一点是大乘的六度跟其他乘所不同的地方。我们现在这一科是讲到「增上慧学」,「增上慧学」当中,讲到无分别智的差别相貌有十六段,这个地方讲第十三段:

  庚十三、三智差别(分二:辛一引喻;辛二配显) 辛一、引喻(分四:壬一约无言说及言说喻;壬二约无了别及了 别喻;壬三约无分别及分别喻;壬四约无领受及领受喻) 壬一、约无言说及言说喻

  「三智差别」,讲到加行智、根本智跟后得智的差别相貌,这个地方有「引喻」跟「配显」,我们先说譬喻。譬「喻」当中有四段:我们先看第一段「约无言说及言说」来作譬「喻」,心中有言说跟没有言说,来譬喻三种智慧的差别。

  如哑求受义,如哑正受义, 如非哑受义,三智譬如是。

  第一个,讲到「哑」巴,就是一个不会说话的人,他向人家请「求」种种的法「义」,也就是说他这个时候对法义还没有完全了解,正在请「求」;这样子是比喻加行

  智,加行智在带相观空的时候,他心中对于真如理还没有完全明白,对真如也不能够实际的加以言说,所以叫做「如哑求受义」,他不能够真实的了解义理,也不能宣说的,他要有所宣说,一定要依止古德的名字来学习,这是第一个。第二个,「如哑正受义」:这个「哑」巴「正」在「受」用种种的「义」相,他已经了解义相,但是他不能言说;这个是比喻根本智契证真如理的时候,他心中很清楚分明的跟真如相应,但是这个时候是离一切言说相,不会说话的,这个是譬喻根本智。第三个,「如非哑受义」:一个会说话的人,他已经「受」用「义」相了,他不但能自己受用,也能够安立名词加以表达,这个地方指的是后得智。「三智譬如是」,这个地方,是约我们嘴巴表达的这一部分,来分别这个三智的差别。

  壬二、约无了别及了别喻

  前面约嘴巴的说话,这个地方约心中的「了别」。

  如愚求受义,如愚正受义, 如非愚受义,三智譬如是。

  (这个地方「二智」写错了,应该「三智」譬如是。)说一个没有读过书、没有知识的「愚」痴人,他现在「正」向人请求种种的「义」相;这个地方也是一样,这是比喻加行智。「如愚正受义」:一个「愚」痴的人,他内心已经了解「义相,但是他这个时候,因为没有读过种种的书籍,也不能表达;这个地方是譬喻根本智。第三个,「如非愚受义」:一个有智慧的人,他能够通达「义」理,又能够生起种种的宣说,这个地方是譬喻根本智。「三智譬如是」,这个地方是约心中的了别,来分判三种智慧的相貌。

  壬三、约无分别及分别喻

  这个地方是约前六识的计度分别跟没有计度分别来作一个说明:

  如五求受义,如五正受义, 如末那受义,三智譬如是。

  比如说我们讲前「五」识,前五识跟色、声、香、味、触接触的时候,那是一种直觉的反应,它不带言说相,它不能去形容这个五尘的相貌,不可以形容的,这个指的是加行智。它在「求」,当然也没有得到真实的「义」相,还在「求」嘛。第二个,「如五正受义」:前「五」识清楚的看到种种的「义」相,但是也不能言说,这个是譬喻根本智。第三个,「如末那受义」:这个地方的「末那」,古德说是指第六意识,第六意识跟前五识配合的时候,了别外在的人事因缘,它也能够生起计度分别,安立种种的名言,为人家描述、宣说,这个地方是譬喻后得智。「三智譬如是」:这个地方是约着计度分别来说明。

  壬四、约无领受及领受喻

  这个地方是约法义的「领受」。

  如未解于论,求论受法义, 次第譬三智,应知加行等。

  比「如」说一个菩萨,他对某一部论的法义不能明白,那他怎么办呢?他有三种次第:第一个「求论」,第二个「受法」,第三个「受义」。我们说明一下。刚开始他「求论」,他是向人家请教这个论的法义,正在请教的时候,是比喻加行智;这个时候他「受法」了,能够通达种种的名相,能够背诵种种的名相,但是不能宣说它的义理;第三个「受义」,他不但通达名相,也能够明白当中的道理,来作种种的宣说,这个受义就是指后得智。「次第譬三智」:我们透过这四个譬喻,就知道这三种智慧的差别相。

  辛二、配显

  应知加行等。

  「应」该「知」道「加行」智、根本智、后得智的相貌,就像前面所说的情况一样。我们菩萨在观照的时候,有因缘观跟真如观。在果地上,我们讲根本智、后得智,其实因地上就是因缘观跟真如观,一个是有分别,一个是无分别。比如说,一般我们在念佛的时候,是这一念心去分别弥陀的功德,因缘观你一定是要分别的,因为你要增上,因缘观是让你增上的,在所缘境当中种种的增上。那你在念佛的时候,你很清楚的信愿具足,对弥陀功德的信心、发愿,这一念心的作用,是一种善业的作用。但是你有时候要想一想,想什么事情?你不能老是活在因缘观,你想说:你这个善念,你要问一句话说:你从什么地方来?这句话很重要。就是我现在念佛的心,是从什么地方来?我们的心,一般来说是向外的,不管是攀缘杂染的相貌、或者攀缘清净的相貌,都是向外。这个时候你从什么地方来?这个时候,你的心开始向内观照,逆流照性,你就回归到你最初清净的本来面目去了,就回到你的整体生命。《楞严经》把这个个体生命──我们这个因缘观的分别心,跟你的本来面目,作一个譬喻,它说:就像这个大海跟一个小波浪。大海是一个无穷无尽的深广大海,它打到石头,突然间出现一个小波浪,它也会打到另外一个石头,又生起另外一个小波浪。我们现在这一念心,你是一个女人、或者是一个男人,你现在的心是什么?是一个小波浪。就是你整个清净的本性当中,被业力碰触以后,创造你现在的心念,这个心念是生灭的,它不是你的本来面目;但是你要增上,还得靠这个心念;但是你这个心念的本性是清净的,你又回到你的整体生命,又回到大海去。所以当你死亡的时候,你现在的心念又回到大海;这个时候,它又创造另外一个心念,你来生可能是一个转轮圣王,又创造一个转轮圣王的心念,你又用这个转轮圣王的心念,来行菩萨道,断恶、修善、度众生,增上;死了以后,这个心念又回到大海去:就是有时候依体起用,有时候摄用归体。当然有人会说:那我为什么要回到我的本来面目,我就活在当下就好?很多人讲「修行活在当下」,其实活在当下这句话是不够的。活在当下,你的心念只会增上,没有办法解脱。我们在现前的因缘当中活动,会产生很多的执取,你一定要把心带回家以后,《楞严经》说:一个人能够把这个小波浪回归到大海,再从大海回到小波浪,经过这个过程,你会有一个很明显的感觉,就是「再来观世间,犹如梦中事」,你心中的执取会淡薄很多,你知道今生只是无量波浪其中的一个水流而已,它不是你生命的全部,它是你生命的一部分。当然你今生有今生的责任义务要了,但是它毕竟是你生命的一部分而已。所以,我们在修菩萨观的时候,你的因缘观产生增上、真如观产生解脱,这二个要交互作用、交互观照,一个是破执,一个是增上。

  庚十四、二智譬喻(分二:辛一闭目开目喻;辛二虚空色像喻) 辛一、闭目开目喻

  前面是三智,这个地方把根本智跟后得智拿出来作一个「譬喻」,把这个差别作一个譬喻。这当中有二段:第一个是「闭目」跟「开目」的比「喻」:

  如人正闭目,是无分别智, 即彼复开目,后得智亦尔。

  说一个人的眼睛有二种状态:在睡觉的时候,你的眼睛「闭」着,你就看不到一切法的相貌;这个指的是「无分别智」契证真如的时候,当你把心带回家的时候,是一切法不可得,那是回归到清净的本性上去了。但是你睡醒了,眼睛一张「开」,哦!又看到种种人事的境界,又开始去断恶、修善、度众生;这个时候「后得智亦尔」,又是属于我们的因缘观。就是从打开眼睛跟闭上眼睛,来譬喻真如观跟因缘观。

  辛二、虚空色像喻

  应知如虚空,是无分别智, 于中现色像,后得智亦尔。

  比如我们讲「虚空」,「虚空」有二个特性:第一个它是清净无染,第二个是广大无边。所以我们经常说:虚空「清净本然,周遍法界」,这个清净跟广大,是比喻「无分别智」。我们这个分别心、生灭心,都是一个有相的、单向的执取;但是你回归到「无分别智」的时候,你内心是回到大海,广大的所缘境,所以它能够调伏执着,因为它的所缘境是广大的。「于中现色像,后得智亦尔。」你在虚空当中「现」出种种房子、树木的色相,这个就是「后得智」了,这菩萨那一念的菩提心当中,开始思惟怎么去断恶、修善、度众生,完成今生的使命,这个是「后得智」。

  庚十五、无功用作事

  这个地方是有人提问:因缘观能够产生增上的功德,但是这个真如观、无分别智,它完全不能分别,菩萨修习无分别智,对菩萨根本不能增上,那修无分别智干什么呢?有人提出这样质疑。无著菩萨就回说:无分别智的妙用无穷。

  如末尼天乐,无思成自事, 种种佛事成,常离思亦尔。

  讲出二个譬喻,说天上有二种的宝物:第一个是摩尼宝珠,这个「末尼」就是如意的意思,你能够向摩尼宝珠乞求,所求如意;第二个是「天」上的「乐」器。这个摩尼宝珠跟天上的乐器,「无思成自事」:它们都没有明了性,摩尼宝珠本身不能分别,天上的乐器也没有人弹奏,它本身也没有分别,但是它们能够「成」办自己的「事」业。摩尼宝珠能够让你所求如意,天上的乐器能够演奏种种美妙的音乐,它们二个都是没有分别,而能够生起这么多的妙用。前面是比喻,这以下合法。「种种佛事成,常离思亦尔。」我们要知道一件事:三世诸佛能够成就广大的事业,到十方世界,月印千江,百界做佛,同样一个法身现出无量无边的应化身,那一定是要有无分别智,才有办法做到的。「常离思亦尔」,那是远离我们凡夫这种个体生命的执取。所以《楞严经》上说:我们现在的生命是怎么样?凡夫的生命,我们追求一个波浪,但是却放弃了整个大海。就是说,我们太重视今生的生命,把今生的生命看得太重要了,把今生的得失看得太重要,产生种种的执着。你太重视今生的生命,你就失掉了无量的生命。佛陀他是怎么样呢?佛陀放弃了个体生命,结果得到了无量生命。这个地方值得我们思惟。你现在有二个选择:第一个,你追求今生的安乐,个体生命看得很重要,但是你死亡的时候,所有的希望全部破灭。这个个体生命、这个波浪,这个大海打到石头的时候现出一个波浪,这个波浪也不会太久,它掉到海里的时候,又消失掉了,你临终的时候,就会非常的恐怖不安。第二个选择,你放弃今生的个体生命,追求无量大海的生命,就像佛陀一样,「种种佛事成,常离思亦尔」。这样子的话,你就要远离对今生的执取。所以这个地方是说,一个修无分别智的人,才能够真正产生广大的佛事,你的心胸才能够开阔。这个是说明佛陀无功用的妙用,当然这个无功用主要是要无分别智、真如三昧的加持。

  庚十六、甚深(分二:辛一境智甚深;辛二法性甚深) 辛一、境智甚深

  这讲到无分别智的意境是甚深的。这个地方的「甚深」有二段:第一个「境智甚深」,第二个「法性甚深」。一个是能缘的「智」慧「甚深」,一个是所缘的「法性」真如是「甚深」。

  非于此非余,非智而是智, 与境无有异,智成无分别。

  这一段我们分成二小段,先看无分别智的所缘境。无分别智的所缘境是什么呢?「非于此非余」,「非于此」这个「此」指的是依他起性。无分别智的所缘境不是「依他起性」,因为「依他起」是有相的境界,凡夫都是在「依他起」产生执取,就产生了障碍。所以无分别智,它不是攀缘「依他起」;但是它也「非余」,它也没有离开「依他起」,因为你修习空观,也就是在人事的因缘当中,观察它无自性,而安住在空性。古德讲一句话:「见相离相」。见相跟离相这二句话,你要把它合在一起讲;如果你认为见相跟离相是矛盾的,那你就没办法修无分别智;那是你同时见相,同时又离相,诶,这个就是「非于此非余」。「非智而是智」,这个地方是讲能观的智,它不是一般的智,因为这个智慧都是要分别──观察、抉择、分别,它不是智,但是它又是一种智慧,也是一种抉择,它是一种不起于相的智慧。「与境无有异,智成无分别。」这种智慧的甚深,它跟所缘境是没有能所差别的,如如智契证如如理的时候,是能所双亡,没有差异的,所以我们安立它叫「无分别」,因为它「能分别」跟「所分别」都是「如」的相貌。这个地方是赞叹无分别智的殊胜,它能够见相而离相,能够能所双亡,趣向一如。当然这个地方所谈的,都是说能观的智慧是甚深的,这个地方讲无分别智所观的真如法性也是甚深的。

  辛二、法性甚深

  应知一切法,本性无分别, 所分别无故,无分别智无。

  所以我们要知道:你修无分别智的时候,你要了解一个道理──一切的缘起法,它的本性是没有分别。这个观念很重要。我们修无分别智,不是说一切法本来是有分别,那我们修无分别智,把它变成无分别,不是这个意思。不是说它本来是有分别的,那我们自己一厢情愿的把它观成无分别,不是这样,这样就不合道理了,这样就变成颠倒了。而是说,「一切法」本来就是「无分别」,我们修无分别智,刚好跟它的本来面目完全相随顺,这个地方你要了解,一切法本来就没有分别。那为什么会有分别呢?因为「所分别无故」,这是第二段,因为我们自己安立了名言,产生了很多的想象,这一切法就产生分别了;但是这个「分别」,从真实义来看是不存在的,是活在每一个人的妄想当中。比如说,我们今天看到桌上有一盘榴槤。这个榴槤是──「应知一切法,本性无分别」,它没有什么义相存在;但是你看到榴槤以后,你把它想象成:诶,这个榴槤的味道是甜美的,它的性质是滋养的,哦!它的义相就出现一个正面的义相,就会推动你想要去吃它。如果你看到这个榴槤,你想象这个榴槤是臭秽的、性质是刺激的,你马上会离开那个地方。所以你说它是什么性质呢?「所分别无故」,因为它所缘的义相是不存在的,所以就给我们很多想象的空间。但是你不管怎么想,这些在真实义上都是不存在的,所以「无分别智无」,这第三段。什么叫做「无分别智无」呢?古德解释说:既然一切法本性是无分别,而且是恒常的现前,那我们凡夫为什么不能看到这个清净的本性呢?如果一切法本性本来就现前,那应该每一个都能够契证真如,为什么我们没办法契证呢?这个地方的答案是说:因为我们「无分别智无」,我们缺乏无分别智的智慧,随顺妄想而转,就把真相给遮盖了。所以「无分别智」的意思,就是把我们心中的妄想消灭掉,看到诸法的真相,这个就是无分别智的目的。这个地方的观念,这句「无分别智无故」是很重要。

  一切法为什么会产生这么多的变化?主要就是因为它没有真实相,所以给大家很多想象的空间。我们人跟人之间的相处,我们经常会讲一句话说:解决问题,我们之间有障碍,要解决一下,沟通一下。其实解决问题,只是对了一半,有些问题是不能解决。比如说:有些事情是有对错的,这个在因果上是有对跟错的,那应该解决,大家把话讲清楚、说明白,这样子就把问题解决掉了,因为这个在经论上的戒定慧里面,有明确的规定、有教理的印证,这个事情,大家可以把话讲清楚、说明白,解决问题。但是有些问题,是没有标准的答案,通通对,只是个人看法不同而已,这样子,诸位要知道,人跟人之间就不能解决问题,叫做化解问题。诸位你可能会觉得有些事情,人跟人之间有些事情把话讲清楚了,会比较好;有些事情话不能讲清楚比较好,话没讲清楚,彼此间的差异还能够互相包容,达到一定的平衡跟默契。有些事情把话讲清楚了以后,大家扯破脸,永远形成对立。为什么会这样子呢?因为一切法本性是没有分别,问题是大家都捏造很多很多的想法在心中。而这个想法,如果不牵涉到对错的,其实不要去碰触,让修行者自己慢慢提升、慢慢提升。所以诸位研究戒律,你知道这个「七灭诤法」,其中有一个,佛陀告诉我们:如草覆地。就是这件事情很难处理,佛陀告诉用这个草把它盖起来。我刚开始出家的时候想:佛陀怎么这么消极呢?事情应该要讲清楚、说明白!我们以前受西方教育,就是说什么事情请你过来,你怎么样,我怎么样,讲清楚。其实这样子,可以处理一部分的问题;有些问题真的是不要处理,通通不要动,不要动的时候,还能保持一定的平衡。大家不断的提升自己,从个体生命慢慢回到整体生命,把心带回家,慢慢慢慢悟到真如理的时候,大家看到生命是如梦如幻的,这个时候,大家会一笑置之。但是程度不够的时候,你去碰触这个,尤其是法执的问题,很容易就引起诤议。所以你要读到这句话:「应知一切法,本性无分别,所分别无故」,其实你在人世间的相处,你就知道很多事情是不能解决的,只能够化解问题,大事化小、小事化无,让时间慢慢的淡化,这个是最好的方法。

  己二、释三智别(分三:庚一加行智;庚二根本智;庚三后得智 ) 庚一、加行智

  前面是讲到三智差别的相貌,这地方是说明三智个自的品类。我们先看「加行智」:

  此中加行无分别智有三种, 谓因缘、引发、数习生差别故。

  「加行智」就是一种观照的智慧,假藉名言的观照,叫四寻思。这个寻思的智慧,「有三种」因缘会生起。第一个是「因缘生」:「因缘生」指的是,你过去生曾经听闻大乘佛法,有这样的正见善根,所以你今生遇到大乘佛法,很自然的产生欢喜好乐的心情,这个是过去正见的善根。第二个「引发」:你在过去生当中,曾经修习无分别智的止观加行,有这个思慧,这个就不是正见了,而是正念。所以你前生有这样正念的善根,你听到大乘佛法,很快的就随顺悟入。第三个「数习生」:「数习生」是指你今生能够听闻、又能够修习止观,使令它增长。所以这个「加行智」,「有三种」的因缘可以生起。蕅益大师在菩萨戒,讲到大乘善根,就是我们一般说的菩萨种姓,有二种。一种菩萨种姓是不坚固的:就是说你发了菩提心以后,很容易退的,就是你只有过去的善根,而今生没有数数的栽培;或者你前生没有善根,今生才开始栽培的:这种善根都是容易退的。有一种菩萨种姓的善根是坚固的:就是你有「因缘生」跟「引发生」的前生的栽培,又有今生的数「数」熏「习」,这样子菩萨的善根就坚固了。所以这个「加行智」,「有三种」差别。

  庚二、根本智

  根本无分别智亦有三种, 谓喜足、无颠倒、无戏论无分别差别故。

  这个「根本智」也「有三种」的品类:第一个是「喜足无分别」。这个地方,古德的解释有一点不太一样,我们就根据天亲菩萨的解释。天亲菩萨说这个「喜足」,是指胜解行地的菩萨。这个菩萨,他透过闻、思的智慧,能够思惟我空、法空的真理,内心产生一种欢喜、满足的心情,这就是「喜足」。这个「喜足」,就是形容菩萨跟真如相应的那种相貌,就是我们一个人从小波浪回到大海的时候的那个心情,感到非常的欢喜跟满足。这个讲胜解行地菩萨的无分别智。第二个是「无颠倒无分别」。这个地方,古德是一致认为是小乘四果的无分别。小乘的学者修习四念处观,对治凡夫的常、乐、我、净四种颠倒,所以他在我空的真理当中,是远离凡夫颠到的,所以他这个无分别叫做「无颠倒无分别」,这个地方是指小乘我空的智慧。「无戏论无分别」,这个地方是指大乘,大乘的我空观、法空观,它在一念的清净心当中,是决断名言、契会真如,是我不可得,一切的法──清净的法相,生死、涅槃的法都不可得,这个是大乘真正的无分别智,「无戏论无分别」。我们看第三段的「后得智」:

  庚三、后得智

  后得无分别智有五种,谓通达、随念、安立、和合、如意思择差别故。

  这个后得智「有五种」,「后得无分别智」,就是后得智。第一个是「通达思择」:后得智当然是要分别,但是它这个分别叫做「通达」,就是说他证到真如三昧,从真如三昧出来以后,他自己能够证知自己已经通达真如了,所以这个五分法身讲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为什么他解脱以后,要多一个解脱知见呢?就是说,他自己能够证知自己已经解脱了,不必靠别人的印证。这个「通达」真如,就是说他自己能够证知自己已经通达真如理,它能作出这样的「思择」。第二个是「随念思择」:这个地方是说这个菩萨能够忆念真如的相貌。前面的通达,是讲通达真如的道理;这个地方是忆念真如的相貌,真如是清净的、广大的,他能够忆念它的相貌。第三个是「安立思择」:他能够安立种种的名言,来宣说真如的相貌,来开导众生。第四个是「和合思择」:这个「和合」的意思,就是说它能够统摄一切的六度,会归到真如。刚开始他可能是观照这一念心,最后他能够历事练心,把这一念心,普遍的运用到整个五度的修行上去。第五个是「如意思择」:这个「如意思择」是讲神通,菩萨从真如三昧出来以后,它能够随所思念皆能如愿,成就种种无碍的神通。

  这个地方的后得智,我们把安立真如说明一下。在大乘的学习当中,我们观照真如有二个方法:第一个是属于教门,第二个是属于宗门。我个人的学习,刚开始是根据教法来学习真如,就是依教起观。佛陀一个字一个字的告诉我们,比如说我们最习惯用的龙树菩萨《中观论》的无生偈,最有名的「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观察一切法是因缘生,所以它的自性是空的,它这个空是这样安立的。因为它因缘生,它不是自性生,所以它的本性是空,这个时候就观到空性去了。这是由教法的引导,而悟入真如,这个是教门常用的方法。但是我后来觉得禅宗的方法,也是非常的妙。禅宗是不依止教法,禅宗的祖师在开导真如,是「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你看他的传承就知道。比如二祖遇到初祖说:「弟子心不安,乞和尚安心。」我弟子心不安。你看这个初祖,他没有告诉他一个名词让他去思惟,没有!他就说:你心不安,那你「将心来,我与汝安」。结果他回光反照这一念心──觅心了不可得,心就安定下来。三祖去参访二祖的道理,也是这样,你看三祖去参访二祖说:弟子心中有很多障碍,请和尚开示破障的法门。二祖说:是谁障碍你?他一观察,诶,也觅之了不可得,障碍破除。禅宗修行是不靠文字的,它就是说:你从哪里跌倒,就从那个地方站起来。你心中有障碍,你不要去看书本,你就观察那个障碍。你从什么地方来?这个方法非常的妙。这个《楞严经》说是逆流照性,我们一般是顺从它攀缘的流,寻声故流转;它这个逆流就是你回转它这样的流动,往它的根源观进去,你会发觉生命有新的面貌出现。所以禅宗的安立,也是有它不可思议的方法,它不根据文字。就是说,你在那个地方有障碍,他就从那个地方观进去,就路还家,把它的根源找出来。诸位要知道一个观念:我们平常的因缘观,生起善念、生起恶念、生起无记念、生起无量无边的念头,其实这个念头、这样的差别念头,它的根源只有一个,你只要找到一个根源,你其他的根源通通清楚。这个禅宗的理论就是这样,就是安立真如。好,我们看「戊三」说明它「成立」的「因缘」。

  戊三、释成立因缘(分二:己一释由义无;己二结成无识) 己一、释由义无(分四:庚一由识相相唯;庚二由缘无可得; 庚三由无倒成失;庚四由随转有别)

  这个科判,我们解释一下,看一八六页。一八六页讲到无分别智的「广释」,「广释」当中有六段:第一段「释名无分别智」,第二段「释成立相」,第三段「释成立因缘」,第四段「会释契经」,第五段「释简声闻」,第六段「释妨难」。前面二段,把无分别智的名称跟相貌解释了;这个地方是说明,无分别智的成立的道理,为什么无分别智是可以成立的?它是合乎真相而不颠倒的,这是说明它成立的道理。好,我们看《讲义》的一九二页。前面我们说到无分别智的相貌,这以下我们说明无分别智「成立」的道理。这当中有二段:第一段「释由义无」,第二段「结成无识」。先说明道理,再作一个总结。「释由义无」的意思,就是说无分别智的成立理由,主要是「义无」,就是唯识无义。一切法本身是没有义相的,是你心识的分别才有义相。这个道理一定要成立,无分别智才能够成立的,它是由唯识无义而安立无分别智的。

  庚一、由识相相唯

  复有多颂,成立如是无分别智: 鬼傍生人天,各随其所应, 等事心异故,许义非真实。

  好,我们先休息一下。

-----------------------------------------------------------------------------------------------------------------

更多净界法师佛学内容推荐

-----------------------------------------------------------------------------------------------------------------

 
 
 
前五篇文章

净界法师:摄大乘论 讲记 第五十八卷

白话文:佛教经典 佛说睒子经

帕奥禅师: 转正法轮 七、皮带束缚经(二)

净界法师:摄大乘论 讲记 第四卷

帕奥禅师:转正法轮 八、问答类编

 

后五篇文章

白话文:佛教经典 摩邓女经

净界法师:摄大乘论 讲记 第五十六卷

白话文:佛教经典 佛说法灭尽经

净界法师:摄大乘论 讲记 第五十五卷

净界法师:摄大乘论 讲记 第五十四卷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