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帕奥禅师: 转正法轮 七、皮带束缚经(二)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帕奥禅师: 转正法轮  七、皮带束缚经(二)

  如是我闻,一时世尊住在舍卫城。当时世尊对诸比丘如此说:

  「诸比丘,生死轮回的源头是无法察知的。在生死轮回中一再流转的众生,被无明所蒙蔽、被爱欲所束缚的起点是难以得知的。

  诸比丘,就像一只以皮带束缚的狗被绑在牢固的木桩或柱子上,当牠行走的时候,牠靠近那根木桩或柱子而行走;站立的时候,牠靠近那根木桩或柱子而站立;坐下的时候,牠靠近那根木桩或柱子而坐下;躺下的时候,牠靠近那根木桩或柱子而躺下。

  同样地,诸比丘,未曾闻法的凡夫认为色是如此:「这是我的;这是我;这是我的自我。」他认为受、想、行、识是如此:「这是我的;这是我;这是我的自我。」行走的时候,他靠近这五取蕴而行走;站立的时候,他靠近这五取蕴而站立;坐下的时候,他靠近这五取蕴而坐下;躺下的时候,他靠近这五取蕴而躺下。

  是故,诸比丘,应当经常如此地反省自己的心:『长久以来,这个心就一直受到贪、瞋、痴所污染。』诸比丘,众生透过心的烦恼而染污;众生透过心的清净而净化。」

  在本经中,佛陀也是如此地以狗来比喻未曾闻法的凡夫:「诸比丘,就像一只以皮带束缚的狗被绑在牢固的木桩或柱子上。」那只狗被皮带束缚住,而且被绳子绑在牢固的木桩或柱子上,因此无法逃脱。同样地,如果未曾闻法的凡夫有强烈的身见(sakkayaditthi萨迦耶见;认为有个体存在的邪见)与爱欲,就无法解脱生死轮回。为什么呢?因为他被身见的皮带所束缚,被爱欲的绳子绑在五取蕴的牢固柱子上。

  当未曾闻法的凡夫看待五蕴为「这是我的自我」时,这就是身见执;当他看待五蕴为「这是我的」时,就是爱欲执;当他看待五蕴为「这是我」时,就是骄慢执。无明经常与这三种执着同时生起。无明与身见蒙蔽他的慧眼,使他无法如实地照见诸法。身见犹如束缚在他颈上的皮带;爱欲犹如绳子,将他绑在五取蕴的柱子上。在身见、爱欲与骄慢这些烦恼的影响之下,他造作善业或恶业。这些根源于烦恼的业力有潜在力,能在死亡后产生下一世的生命。有了新的生命之后,就会再生起病、老、死与愁、悲、苦、忧、恼,所以他无法解脱生死轮回。

  是故佛陀说:「诸比丘,应当经常如此地反省自己的心:『长久以来,这个心就一直受到贪、瞋、痴所污染。』诸比丘,众生透过心的烦恼而染污;众生透过心的清净而净化。」

  佛陀接着开示说:

  「诸比丘,你们是否见过称为『行图』的图画?」

  「见过,世尊。」

  「诸比丘,称为『行图』的图画其多样化也是由心设计出来的。然而心远比那称为『行图』的图画更多样化。」

  这里所说的「图画」是指「行脚图」。由于桑卡婆罗门(Savkha Brahmin)带着这种图四处行脚,宣扬他们的教法,所以称这种图为「行脚图」或「行图」。桑卡婆罗门是异教婆罗门的一派,他们在画布上画出善趣与恶趣的各种图案,用以说明成功与失败。他们将图画展示给人们看,解释说:「若人做这种行为,则得到这种结果;若做那种行为,则得到那种结果。」

  那些图画非常精细,但是心又远比那些图画更精细,因为他们必须事先想好如何在画布上画出那些图画,然后才依照所想的去画。有时候也许他们会想要画一颗比太阳光更亮的红宝石,但是那只能想象而已,实际上无法画得出来。由此可知心远比画布上所画的图案更多样化。所以佛陀说:「称为『行图』的图画其多样化也是由心设计出来的。然而心远比那称为『行图』的图画更多样化。」

  「是故,诸比丘,应当经常如此地反省自己的心:『长久以来,这个心就一直受到贪、瞋、痴所污染。』诸比丘,众生透过心的烦恼而染污;众生透过心的清净而净化。

  诸比丘,我未曾见过有其它任何众生界像畜生界的众生那般多样化。即使畜生界的那些众生也是心使牠们多样化的;然而心远比畜生界的那些众生更多样化。」

  要点在于:畜生界众生的多样化反映出造成牠们投生为畜生的过去业的多样化。而业的多样化又根源于爱欲(tanha)心所的多样化。

  鹌鹑、鹧鸪等畜生在过去世造种种业时并不会如此想:「我们将要变成如此这般多样化。」但是,当过去某种恶业的业力成熟时,就造成他们投生于相称的鹌鹑、鹧鸪等物种(yoni)当中。牠们的外表型态、生活方式等差异都根源于物种。投生于某一物种的众生就相称于该物种而有多样化的差异。因此差异在物种中形成,而物种反映出过去的业。

  例如,若你在过去生累积了投生为人的善业,当那个善业的业力成熟时,你就会投生于相称的人类物种里,而且根据那个物种而产生五取蕴。这就是父母与子女之间通常有相似之处的理由。

  同样地,如果你在过去世累积了投生为鹌鹑的恶业,当该恶业的业力成熟时,就会使你投生于相称的鹌鹑物种里,而且依照该物种而产生五取蕴。因此差异在物种中形成,而物种反映出过去的业。

  当你在过去世累积善业时,如果存着在未来世享受感官快乐的强烈欲望,当那个业力产生今世的果报时,你就会有享受感官快乐的强烈欲望,成为具有贪欲性格的人。同样的因果关系可以运用于具有瞋恨性格、愚痴性格、骄慢性格、嫉妒性格等人。

  当你在过去世累积善业时,如果对佛、法、僧三宝、业果法则等具有坚强的信心,当那个业力产生今世的果报时,你就会成为充满信心、具有信心性格的人。

  当你在过去世累积善业时,如果那个善业伴随着强而有力的慈爱,或者被慈心禅那所围绕,当那个业力产生今世的果报时,你就会成为充满慈爱、具有仁慈性格的人。

  当你在过去世累积善业时,如果那个善业被强而有力的智慧(如观智)所围绕,当那个业力产生今世的果报时,你就会成为利根性、具有智慧性格的人。再者,如果是像行舍智(savkharupekkhabana)那样强的观智之业力产生今世的果报,你就会具有证悟涅盘的强而有力、敏锐的智慧。如果修行止禅与观禅,你将能快速地彻悟四圣谛。

  由于这个缘故,所以佛陀如此开示:

  「因此,诸比丘,应当经常如此地反省自己的心:『长久以来,这个心就一直受到贪、瞋、痴所污染。』诸比丘,众生透过心的烦恼而染污;众生透过心的清净而净化。」

  在《中部》(Majjhima Nikaya)里有一部经,名为《小业分别经》(Culakammavibhavga Sutta)。我想依照那部经来解释业与果的多样化。

  一时世尊住在舍卫城祇陀林给孤独园。那时婆罗门学生须婆都提子来见世尊,与世尊互相问候。互相问候之后,他坐在一旁,问世尊关于业与果多样化的十四个问题。

  为什么他会问这些问题呢?根据《中部》的注释,他的父亲都提婆罗门(Brahmin Todeyya)是憍萨罗国王的国师。由于都提在世时极端吝啬,所以死后投生为自己家里的狗。佛陀将这件事告诉须婆,并且要那只狗将牠前世作人时所埋藏的宝藏挖出来,藉此证明此狗确实是须婆的父亲投生的。这件事激起须婆对佛陀的信心,促使他来见佛陀,并且请问业报的作用。请聆听他所提出的十四个问题:

  「大师乔达摩,是什么因缘使人类有高下之分?人类有:(一)短命与(二)长寿;(三)多病与(四)健康;(五)丑陋与(六)美丽;(七)无影响力与(八)有影响力;(九)贫穷与(十)富有;(十一)出身低贱与(十二)出身高贵;(十三)智慧暗昧与(十四)智慧高超。大师乔达摩,人类有这些高下之分的原因是什么? 」

  佛陀首先以简要的方式回答他:

  「学生,众生是他们自己所造之业的拥有者,业的继承人;他们起源于业,系缚于业,以业为依靠处。就是业使得众生有高下之分。」

  那时须婆如此请求佛陀详尽地解释:

  「对于大师乔达摩简要说明而未详细阐述的这段话,我不了解其中的详尽含义。如果大师乔达摩肯为我说法,使我了知大师乔达摩所说的详尽含义,我将感到非常欢喜。」

  为什么佛陀会以闻法者无法明了其话中含义的方式来说法呢?那是因为婆罗门通常很骄傲,他们自认为是一切人当中最有智慧的。如果佛陀一开始就详细地回答,他们可能会说他们早也已经知道佛陀所说的道理。因此佛陀先简要地回答,当须婆请求佛陀详细地说法时,佛陀才逐一地回答其问题。

  在开始解释佛陀的回答之前,我想先讨论业果法则;这将使我们对佛陀所作的回答有更深入的了解。业果法则非常深奥,是凡夫很难清楚地见到的。它是佛陀教法的核心。要成为真正的佛教徒,最重要的就是要了解与深信业果法则;因此我们必须密切地注意业果法则的解释。

  根据佛陀的教导,一弹指之间就有数百万个意门心路过程生灭过去。每一个意门心路过程里有七个速行心(javana)。业就是在速行心剎那中形成。速行心剎那中的思特别称为业。但是《发趣论》(Patthana)的业缘章里提到:速行剎那中名法的力量(业力)也称为业。请先记住这一点。

  业可以分为四种,即现法受业(ditthadhamma- vedaniya kamma)、次生受业(upapajja-vedaniya kamma)、后后受业(aparapariya-vedaniya kamma)、既有业(ahosi kamma)。

  「现法受业」是指会在当生产生果报的业。「次生受业」是指会在下一生产生果报的业。「后后受业」是指会在下一生之后的未来生中产生果报的业。「既有业」是指所谓的「虽然有这种业形成,但是过去没有产生果报,现在没有产生果报,未来也将不会产生果报」。

  在这些业里头,(一)、七个速行心当中第一个速行心的思,不论是善的或恶的,都称为「现法受业」。就欲界众生而言,第一个速行心是七个速行心当中最弱的一个,它可能会在当生结成果报。若是没有在当生结成果报,则它称为既有业,意即虽然有这种业形成,但是过去没有结成果报,现在没有结成果报,未来也不会结成果报,而只是有业的名称而已。

  (二)、达成目标的第七个速行心的思称为「次生受业」。就欲界众生而言,它是七个速行心当中第二弱的。所谓「达成目标」是指完成布施等或杀生等目的。当这个思获得适当的助缘及受到前面那些速行心重复(asevana习行)的资助时,就可能会在下一生结成果报。若是没有在下一生结成果报,则它称为既有业,即只是有业的名称而已。

  (三)、在第一与第七个速行心之间那五个速行心的思都称为「后后受业」。它们具有潜在能力,可以在下一生之后的未来生中结成果报,例如在因缘成熟时造成投生,形成结生识剎那的五蕴等。只要它们还未结成果报,它们的这种潜在能力就还会一直潜藏在名色相续流当中,无论再经过多么长久的生死轮回,它们都不会变成既有业,直到般涅盘为止。

  当第一个速行心的思由于未受到负面妨碍及得到殊胜助缘而具有效力,并且明确地以适当的优先业行生起时,它会在当生结成果报,如此称它为「现法受业」,因为当那个思如上述那样有效力时,它能帮助在同一速行剎那中的相应名法。由于它对未来展望的力量弱,并且由于缺乏其它速行心的重复(asevana习行)资助,所以它的果报小,也不像另外两种业那样能期待到未来世的机缘。它只能在当生结成单纯的果报,不能造成未来的投生;正如不能结成果实的花只是单纯的花一样。相反地,另外那两种业分别能造成下一世与更远的未来世的投生,它们所结成的果报也比较大。

  「若是不能结成果报」:业只有在适当的因缘条件聚合时才能结成果报;若缺乏适当的因缘条件,就无法在当生结成果报。以布施为例,若想要第一个速行心的思能在当生结成果报,布施者必须有德行,接受者必须是刚从灭尽定出定的阿罗汉或阿那含圣者,所布施之物必须是以正当的方法取得,布施者在布施前、布施时与布施后都必须有坚强的意愿与欢喜的心,他也必须对业果法则深具信心。如果这些条件不具足,第一个速行心的思就无法在当生结成果报。

  为了得到更清楚的了解,我想讲述发生在佛陀时代的一个故事:

  富楼那(Punna)是优多罗难陀母(Uttara- Nandamata)的父亲。他是王舍城的贫穷人,替富翁须摩那(Sumana)做工。然而他与他的妻子都对舍利弗尊者有很强的信心。在一个节庆的日子里,虽然他的主人允许他放假,可是他仍然到田里去做工,因为他实在太穷困了,连稍微享受一下的条件都没有。当他在田里忙的时候,舍利弗尊者走过来,坐在距离他的田地不远的地方,进入灭尽定。富楼那见到了舍利弗尊者,感到很欢喜。等到舍利弗尊者出定之后,他就供养尊者清洁牙齿用的木枝及水。然后舍利弗尊者就离开了。

  那时,富楼那的妻子为丈夫送饭来,遇到舍利弗尊者。她心里想:「有时候我们有物品可以布施,可是找不到接受的人;有时候有接受的人,但是由于我们非常贫穷,没有物品能够布施。今天我真是太幸运了,不但有这位尊者作为接受者,而且又有物品可以布施!」于是她很欢喜地将带在身上的饭供养给舍利弗尊者。然后她回家去重新煮饭,再带去给丈夫。富楼那听说妻子供养食物给舍利弗尊者,心里感到非常高兴。吃完饭之后,他就小睡片刻。

  醒来之时,他发现刚才自己耕过的田地全部变成黄金。他将这件事报告国王,国王就派出车辆去取黄金。然而,当国王的部下宣称要为国王拿取黄金而动手取时,黄金立刻变回泥土。只有宣称要为富楼那拿取时,才能取得黄金。于是那些黄金全部归属于富楼那所有。国王还赐给他一个封号──「多富长者」(Bahudhanasetthi)。他建造一栋新房子;在新屋落成典礼时对佛陀与僧团做大布施。当佛陀宣说随喜的谢词时,富楼那与妻子及女儿优多罗全部证得须陀洹果。

  在这个故事里,富楼那与妻子都是有德行的人;他们所供养的物品是以正当方法取得的;他们在供养时有清净无染的心;他们对业果法则有坚强的信心;他们在供养之前、供养之时与供养之后心里都很欢喜;而最重要的一项因素是:接受者舍利弗尊者是刚从灭尽定出定的阿罗汉。由于所有的必要因素都已齐全,所以他那次供养的意门心路过程中第一个速行心的思在当生就结成很大的善报。这种业称为「现法受业」(ditthadhamma-vedaniya-kamma)。

  虽然这种果报似乎好得令人难以相信,但是与他的第七个速行心及其余五个速行心的思将在未来世结成的果报相比之下,这种现世的善报就显得微不足道了。第七个速行心的思成熟时称为「次生受业」(upapajja-vedaniya kamma);它会产生来世天界的殊胜微妙善报。而中间五个速行心的思成熟时称为「后后受业」(aparapariya-vedaniya-kamma);它们会在更远的未来世产生极为殊妙的善报,而且持续很长久的时间。这是由于他在那次布施之前、之时与之后累积非常多善业的缘故。如果你还记得一弹指之间有数百万个意门心路过程生灭,而业就是在每一个意门心路过程里七个速行心中形成的,你就能明白为什么他累积了那么多的善业。

  业的另一种四分法是:重业(garuka-kamma)、惯习业(acinna-kamma)、近业(asanna-kamma)、已作业(katatta-kamma)。

  「重业」(garuka-kamma)包括非常令人谴责的、非常不利的不善业,以及非常强而且有利益的善业。重业是非常强的业,必定会产生下一世的结生,没有任何其它业可以阻止它。当同时有几个重业即将成熟时,最重的业会优先成熟,而造成投生。

  不善的重业包括:

  一、  杀母;

  二、  杀父;

  三、  杀阿罗汉

  四、  以恶意使活着的佛陀身上流血;

  五、  使和合的僧团分裂;

  六、  坚持地执着于否定因果的决定邪见(niyata-miccha-ditthi),到临命终时都还不舍弃。

  在上述这些业当中,前五种(即五逆罪)都是只要做了一次就成为重业;而第六种(决定邪见)则必须坚持到临死时还不舍弃才成为重业。这类邪见当中经常被提到的三种是:

  一、    无作用见(Akiriyaditthi):否定善业与不善业能产生作用。

  二、    无因见(Ahetukaditthi):否定果报有原因。

  三、    空无见(Natthikaditthi):否定因能产生果报。

  这些决定邪见的业力是如此的重大,它们乃至能使人在地狱里受苦一大劫或更长的时间。只要这种业力还未耗尽,即使在大劫末期世界被毁坏,欲界众生都投生到梵天界去的时候,正在地狱里受这种邪见的苦报者仍然无法脱离地狱之苦。那时他不会像其它恶道众生那样投生到人间或天界去精进修行禅定,而会投生到他方世界的地狱里继续受苦报。

  然而,如果一个人在临命终之前舍弃这类的邪见,那么他的邪见业就不是重业,也不会造成那样严重的苦报。舍利弗尊者的外甥长爪梵志(Dighanakha paribbajaka)就是一个例子:他原本执着断见;但是与佛陀交谈之后,他舍弃了断见。这就是为什么他在听闻《长爪经》(Dighanakha Sutta)之后能证得须陀洹果的因素之一。

  善的重业是指维持到临死时定力都还不退失的八定而言。它们是广大业(mahaggata-kamma)。然而,如果无法将定力维持到临死时还不退失,那样的八定就不算是重业。

  「惯习业」(acinna-kamma)是指经常、习惯、重复做的业。若临死时有惯习业与非惯习业都即将成熟,则惯习业会优先成熟;若有几个惯习业即将成熟,则最惯习的业将优先成熟而造成下一世的投生;不论是其惯习的是善行或恶行。如法居士(Dhammika)就是一个例子:他一生当中都持续地布施。在他临死时这种善业成熟,他见到诸天神驾着荣耀辉煌的天界马车来迎接他。

  「近业」(asanna-kamma)是指在临死时非常清晰地回忆起来的过去所造之业或临死时所造之业。当一个人临死时清楚地回忆起过去所作的某一种业时,那个业的业力会造成他下一世的投生。波斯匿王的王后末利迦(Queen Mallika)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虽然她是一位虔诚的佛教徒,但是她在临死时回忆起那一生中所做的一件错事,于是那个业造成她投生到地狱里。不过后来由于善业的缘故,她在地狱受苦一段短时间之后就投生到天界去了。

  过去所做而不包含在前面这三种的业称为「已作业」(katatta-kamma)。当没有前三种业成熟时,则「已作业」将造成下一世的投生。

  在上述四种业当中,「重业」最优先成熟,这就是它之所以称为重业的缘故。当没有即将成熟的重业时,最惯习的业优先成熟。若也没有即将成熟的惯习业时,临死时回忆起的业──近业──将会成熟。如果也没有近业成熟,则当世或过去世曾作的业(已作业)将会成熟。

  业的另一种四分法是:令生业(janaka-kamma)、支持业(upatthambhaka-kamma)、妨害业(upapilaka- kamma)、毁坏业(upaghataka-kamma)。

  「令生业」(janaka)是造成投生的业,能够产生下一世结生时及那一期生命中的果报名色蕴。它可以是善的或不善的。唯有在临死时成熟的业才是令生业,才能造成下一世的结生。

  「支持业」(upatthambhaka)本身不能产生投生的果报,但是当其它的业产生投生的果报之后,它能够强化已经生起的苦报或乐报并且使它延续下去。例如当善的令生业导致某个众生投生为人时,支持业即协助延长其寿命,确保其健康乃至丰衣足食等。

  「妨害业」(upapilaka)则是在其它业产生投生的果报之后阻挠与障碍已经生起的苦报或乐报,不使它延续下去。它切断其它业的果报,但并没有产生投生的果报。例如当某个众生由于善的令生业而投生为人时,妨害业会带来许多病痛,而阻止那人享受其善业带来的善报。

  「毁坏业」(upaghataka-kamma)本身可以是善的或不善的。它中断弱的业,而结成自己的果报。正如一阵敌对的力量能够中止正在飞行的箭,使它坠落。例如,某个众生由于善的令生业而生为天神,但是某个毁坏业突然成熟,使他突然死亡而投生于四恶道之一。

  另一种理解的方式是如此:当某种业被造作之后,在投生时或一期生命中,由于那个业的结果而有名色法(精神与物质)产生,则那个业称为「令生业」。当某种业被造作之后,它借着抑制干扰因素与激起强化因素而帮助与延续其它业所结成的苦报或乐报,那种业称为「支持业」。当某种业被造作之后,令生业所结成的苦报或乐报被它以生病或四大不调的方式阻碍,那种业称为「妨害业」。当某种业被造作之后,其它种业的果报由于令生业效力的缘故,原本能够持续得更久,但是却被这种业毁坏、切断及取而代之,这种业称为「毁坏业」。

  让我们举提婆达多(Devadatta)为例来说明这四种业:他有善的令生业使他投生在皇族里。由于该令生业及支持业的缘故,他得以继续活在幸福的生活中。但是后来当他造作恶行而被僧团隔绝时,妨害业即开始生起效力,他开始受人轻视。他造成僧团分裂的重业则是毁坏业,使他投生到阿鼻地狱里。

  唯有佛陀的业果智才能清楚地照见上述十二种业其业果相续的真实本质;那种智慧是弟子们所没有的。然而修行观禅的人还是能部份地了知业果相续的情况。

  心中有了这种业果法则的知识之后,让我们开始来看佛陀如何逐一地回答婆罗门学生须婆的十四个问题。佛陀说:

  「那么,学生,谛听并且密切地注意我将说的话。」

  婆罗门学生须婆问答说:「是的,尊者。」世尊如此说:

  回答一

  「在此,学生,有男人或女人杀害众生,性情凶暴,双手沾满血腥,从事殴打与暴力,对众生残酷。由于履行与从事如此的行为,身坏命终之后他投生于苦界、恶趣、堕处、地狱。然而,如果在身坏命终之后他没有投生于苦界、恶趣、堕处、地狱,而是再投生为人,那么无论出生于何处,他都会短命。学生,这就是导致短命之道,即杀害众生,性情凶暴,双手沾满血腥,从事殴打与暴力,对众生残酷。」

  投生为人是善业的果报,投生于四恶道则是恶业的果报。如果杀生的业直接决定投生的方式,它会造成投生于四恶道之一道。但是,如果有善业成熟,造成他投生为人,那么杀生的业会产生与造成投生的业相反的作用,带来种种灾难,乃至严重时会造成提早死亡。再者,尽管善业造成他投生为人,但是由于杀业的缘故,那善业不能使他长寿;他还是会短命。同样的原则也适用以下将谈到的不善业在人界成熟的例子:在每一个例子里,不善业借着引起与其本身特质相符合的灾难而妨碍造成投生人界的善业。

  我想讲述目犍连尊者的故事:他在过去某一生中,曾经受到妻子煽动而企图杀害自己的父母亲。他的父母都双眼失明。他的妻子不愿意侍候他们,因此捏造了许多关于他们的不实故事。由于妻子的那些诬告,使他生起想要杀害父母的念头。有一天,他带着父母坐着牛车穿过森林,要到另一个村子去。走在森林中时,他们在某处停下来。他假装是强盗而狠狠地殴打自己的父母,不过他的父母并没有死。

  在那次事件中,他累积了多少不善业呢?许许多多的不善业。如果那时他殴打父母五分钟的话,他就累积了数以万亿计的不善业。他的动机是要杀害他们;那是一个罪大恶极的不善思。但是当他听到不知内情的父母满怀慈悲地呼唤他,叫他赶快自己逃命,不要管他们时,他被父母的爱深深地感动,而停止残酷的行为。他的内心立刻充满了悔恨。在这里,他在殴打父母之前已经累积许多不善的念头,想着如何杀害他们;殴打过之后,每当他一想起自己忤逆的恶行时,心中就充满悔恨与难过;这些都是不善法。当这些恶业成熟时,就会产生极端严重的恶报。

  在他那一世身坏命终时,第七个速行心的不善思造成他投生于地狱,遭受剧烈的痛苦。第二乃至第五个速行心的不善思造成更后来世的地狱投生。如此,他在地狱里遭受极端痛苦的时间以数百万年计算。然而另一方面,他累积了成为乔达摩佛第二位上首弟子的波罗蜜(parami);从最上见佛(Buddha Anomadassi)的时代开始算起,他累积如此的波罗蜜长达一阿僧祇与十万大劫之久。这些波罗蜜是善业。每当一个善业造成人界的投生之后,过去世企图杀害父母的恶业就造成种种灾难,乃至造成他提前死亡。基于那项恶业,有两百世以上他都由于头骨被打碎而死。乃至在他的波罗蜜成熟而成为我们佛陀的第二位上首弟子这一世,尽管他是一位阿罗汉,他仍然因为那项恶业的缘故,头骨被打碎之后而般涅盘,那个业就是毁坏业。

  当他证得阿罗汉果时,他的心因为灭除烦恼而清净,但是他仍然免不了由于过去世恶业的果报而受苦,因此佛陀说:「是故,诸比丘,应当经常如此地反省自己的心:『长久以来,这个心就一直受到贪、瞋、痴所污染。』诸比丘,众生透过心的烦恼而染污;众生透过心的清净而净化。」

  接着请聆听佛陀的第二个回答:

  回答二

  「然而,学生,在此有男人或女人舍弃杀生,禁绝杀生,抛开棍棒与武器,心地温和与仁慈,安住于对一切众生的慈悲。由于履行与从事如此的行为,身坏命终之后他投生于善趣,乃至天界。然而,如果在身坏命终之后他没有投生于天界,而是再投生为人,那么无论出生于何处,他都会长寿。学生,这就是导致长寿之道,即舍弃杀生,禁绝杀生,抛开棍棒与武器,心地温和与仁慈,安住于对一切众生的慈悲。」

  在此情况下,不杀生的善业可以直接造成天界的投生或人界的长寿。再者,如果一个人除了不杀生之外,还累积其它的善业,如布施、修行止禅或观禅等,那么在不杀生的戒行基础上,其它的善业变得更殊胜,而且也能直接造成人界的长寿果报。同样的法则也适用于以下所有关于善业成熟的经文。

  关于这一项善业,摩诃迦叶尊者、阿难尊者与两家尊者(Ven. Bakula)都是典型的例子。摩诃迦叶尊者与阿难尊者都是活到一百二十岁才般涅盘。两家尊者则活到一百六十岁才般涅盘。

  另一个例子是持五戒尊者(Ven. Pabca-sila Samadaniya):他在胜莲花佛的时代持守五戒长达十万年都没有违犯。在我们乔摩佛的时代,他证得阿罗汉果连同四无碍解智。因此我们可以了解:从胜莲花佛的时代以来,他必定曾经在过去佛的教化期中修行止禅与观禅达到行舍智(savkharupekkha bana)的阶段。虽然他以持戒为重,然而不单只是持戒而已,他还培育强而有力的禅定与观智,这就是他能保持戒行清净无瑕的理由。临死之时,他思惟自己的清净戒行,心中充满愉悦与欢喜,死后投生于天界。由于善报的果报,他从一个天界到另一个天界,从天界到人界,从人界到天界,如此地展转投生。每一世他都具有良好的性格,享受快乐的生活,以及具备高深的学识。在每一生中,他的这三项成果都超越一般人之上。

  现代大家都希望获得这三项成果。由于在强而有力的禅定与观智的支持之下,戒行能造成这三项成果,所以大家应当振奋精勤地在佛陀的教法中修习这戒、定、慧三学。持五戒尊者在我们佛陀的教法中证得阿罗汉果与四无碍解智,这就显示清净的心能使众生清净。

  接着请聆听第三个回答:

  回答三

  「在此,学生,有男人或女人以手、土块、棍棒或刀伤害众生。由于履行与从事如此的行为,身坏命终之后他投生于苦界、恶趣、堕处、地狱。然而,如果在身坏命终之后他没有投生于苦界、恶趣、堕处、地狱,而是再投生为人,那么无论出生于何处,他都会多病。学生,这就是导致多病之道,即以手、土块、棍棒或刀伤害众生。」

  我将引用一个例子来说明不善业如何产生果报:在我们佛陀的时代,有一个月圆的晚上舍利弗尊者坐在山谷里,进入某一种定境。那天他刚剃完头,所以他的头在月光下显得闪闪发亮。难陀夜叉(Nanda)由于瞋心的缘故,以拳重击舍利弗尊者的头。难陀夜叉的力量非常大,乃至能够一拳将一座山打碎。但是由于该定境的保护,当时舍利弗尊者只是感到轻微的触觉而已。由于那项不善业,难陀夜叉走开没多远就死了,投生到地狱里。这就是佛陀之所以说众生被自己内心的烦恼所染污的理由;难陀夜叉无法抑制想要伤害舍利弗尊者的那股瞋心,所以他堕入地狱。如果想避免这种恶报,大家应当克制自己的心,不要去造作任何不善业。

  另一个例子是布提卡达尊者(Putigatta Thera)。在迦叶佛(Buddha Kassapa)的时代他是一个捕鸟人。他捉到许多鸟。他将多数的鸟献入王宫,剩下的也多数都卖掉了。对于卖不完的鸟,由于害怕牠们逃走,因此他折断牠们的翅膀与脚,使牠们既无法飞走也无法跑掉。由于他从事这样残酷的业几千年的时间,身坏命终之后他投生于地狱恶趣,遭受种种痛苦煎熬几百万年之久。后来由于他在迦叶佛时代所造的善业,在我们佛陀的时代他出生为人。他供养一位比丘种种资具;但是那个业的力量不足以抑制过去世伤害与残杀众生之业所造成的多病与短命果报。后来他出家为比丘。有一天他生病了,全身长满了脓疮,而且那些脓疮一天比一天扩大,全身的伤口都流出脓血。于是他的全身变得肮脏、可厌与恶臭。同伴比丘们照顾不了他,就丢下他不管。佛陀知道这件事之后,就亲自以温水为他擦洗身体,并且为他清洗袈裟。对于佛陀的慈悲照顾,布提卡达由衷地生起感恩与喜悦,他的心变得愈来愈平静。佛陀为他讲了一个简短的开示。听闻开示之时,他能观照行法的无常、苦、无我本质。开示完后他就证得阿罗汉果,解脱诸漏。所以佛陀一再地如此地敦促诸比丘:「是故,诸比丘,应当经常如此地反省自己的心:『长久以来,这个心就一直受到贪、瞋、痴所污染。』诸比丘,众生透过心的烦恼而染污;众生透过心的清净而净化。」

  接着请聆听第四个回答:

  回答四

  「然而,学生,在此有男人或女人不以手、土块、棍棒或刀伤害众生。由于履行与从事如此的行为,身坏命终之后他投生于乐趣,乃至天界。然而,如果在身坏命终之后他没有投生于天界,而是再投生为人,那么无论出生于何处,他都会健康。学生,这就是导致健康之道,即不以手、土块、棍棒或刀伤害众生。」

  在此情况下,不伤害众生的善业能直接造成天界的投生或人界的健康果报。此外,如果那个人还造作了其它善业,如布施、修行止禅与观禅等,那些善业也能由于该不伤害众生的清净戒行而产生天界的投生或人界的健康果报。因此佛陀曾说:“Ijjhati bhikkhave silavato cetopanidhi visuddhatta.”──「戒行良好者的愿望可以由于其清净的戒行而圆满达成。」

  两家尊者(Ven. Bakula)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在一阿僧祇与十万大劫之前,当最上见佛(Buddha Anomadassi)还未出现于世间时,他是一位博学的婆罗门。后来他出家作隐士,以追求来世的安乐。他住在森林里修行禅定,成就八种定与五种世间神通。他将宝贵的时间都用于享受禅定中的快乐。最上见佛出现于世间之后,有一次他得到机缘听佛说法,因而归依三宝,成为佛教徒。当佛陀胃痛时,他供养药品,医治佛陀的病。这种善业是很殊胜的,能够产生圆满的果报。正如佛陀在《中部.布施分别经》(Dakkhina Vibhavga Sutta, Majjhima Nikaya)中所说的:

  「当一位有德行的人,以净信心深信业有大果报,布施如法得来的物品给另一位有德行的人时,我说那样的布施能带来圆满的果报。」

  在这件事情上,那位隐士是有德行的人;他的德行伴随着八定与五神通。再者,他已经归依三宝,他的德行非常清净,使得他能够实现自己的愿望。

  还有,接受者是佛陀──全世界德行最高的人;所供养的药品是以正当的方式从森林里取得的;他在供养前、供养时与供养后都有清净的信心;他对业能产生大果报具有坚定的信心,因为他能以天眼通见到业果的作用。由于这些因素,所以他的供养非常殊胜,能产生圆满的果报。

  有一天,当佛陀的病痊愈,身体恢复健康时。他来见佛陀,并且如此发愿:

  「世尊,如来因为我的药而身体痊愈。以此善业,愿我生生世世没有疾病,即使是几秒钟的不舒服也没有。」

  由于他的善业与愿望,他在之后的每一生中都未曾生病,即使几秒钟的不舒服也没有。因此佛陀说:「戒行良好者的愿望可以由于其清净的戒行而圆满达成。」

  在我们行布施的时候,应当效法如此的榜样。

  两家尊者在最上见佛的时代累积种种波罗蜜长达十万年之久。身坏命终之后,由于禅定的业力,他投生于梵天界,这是善的重业。在数不尽的大劫里,有时他投生于天界,有时投生于人界。在所有那段期间里,他不曾受到病苦或恶道之苦。

  在胜莲花佛(Padumuttara Buddha)的时代,他是汉纱瓦帝城(Hamsavati)的在家居士。他听到佛陀宣布某一位比丘为健康第一的弟子;于是他累积许多善业,如供养种种资具给佛陀与僧团,并且发愿在未来佛的教化期中得到同样的荣衔。他得到胜莲花佛授记将来能成为健康第一的比丘。他在十万年的生命里持续地累积善业,如布施、修行止禅与观禅达到行舍智的阶段。

  在毗婆尸佛(Vipassi Buddha)出现于世间之前,他出生于曼都瓦帝城(Bandhumati)。后来出家为隐士。遇到毗婆尸佛之后,他以佛陀为师。他治好许多比丘由于嗅到有毒花朵而引起的疾病。他以神通在森林里采集各种药材,将它们供养给生病的比丘。尽管他对佛陀具有充分的信心,有时间就去见佛闻法,但是他仍然过着隐士的生活,依照佛陀所教导的方法在森林里修行止禅与观禅。在那一生中,他医治比丘疾病的善思是很强的善业,能造成他生生世世健康。身坏命终之后,他由于禅定的业而投生于梵天界,那是善的重业。在大约九十一大劫里,他在天界与人界之间流转。在迦叶佛(Kassapa Buddha)的时代,他重新整理古老的医方;这个善业直接造成他的健康与长寿。

  在我们的乔达摩佛(Gotama Buddha)出现于世间之前,两家尊者出生于憍赏弥(Kosambi)的一户长者家中。当他的褓姆在雅慕那河(Yamuna)为他沐浴时,他滑入水里而被一只大鱼吞入腹中,然而他并没有死。两家尊者之所以能够存活是因为他那最后一生的神圣力量的缘故,这是「智慧遍满神通」(banavippharaiddhi)所产生的现象,意即在那一世里,他不可能在尚未证得阿罗汉果之前死亡。这种「智慧遍满神通」由于他过去世累积的业而在他的身上产生:他在胜莲花佛的时代得到授记,将成为健康第一的大阿罗汉;那是因为胜莲花佛已经见到他已累积及将累积足够的波罗蜜,以成为如此的阿罗汉。「智慧遍满神通」就是由那些波罗蜜产生的;那些波罗蜜当中有些是促使他长寿的支持业。

  一个渔夫捕获那条大鱼,将牠卖给波罗奈城一位长者的妻子。当那条鱼被剖开时,他们发现鱼的肚子里有一个婴儿,活得好好的,分毫没有受损。长者的妻子将他看成是自己的儿子一般地养育。当这个消息传出去而婴儿的家人前来认领时,长者的妻子请求其父母允许她将婴儿留下来抚养。国王裁决这两家共同拥有这婴儿,因此他被取名为两家(Bakula)。他过着荣华富贵的生活。到了八十岁的时候,他有机缘听闻佛陀说法,对佛法生起信心而出家修行。出家后的七天当中他精进地修行,到了第八天就证得阿罗汉果,连同四无碍解智。

  后来佛陀宣布他是健康第一的大弟子。他活到一百六十岁才般涅盘。他是我们乔达摩佛时代四位大神通者(mahabibba)之一。另外三位分别是舍利弗尊者、目犍连尊者及耶输陀罗长老尼(Bhadda Kaccana; Yasodhara Theri)。

  两家尊者的长寿与健康乃是过去生中在戒清净的基础上累积善业所造成的。

  结论是我们应当记住佛陀的这段教导:

  「戒行良好者的愿望可以由于其清净的戒行而圆满达成。」

  接着请聆听第五个回答:

  回答五

  「在此,学生,有男人或女人具有容易忿恨与恼怒的性格,即使只是稍微受到评论,他就忿怒、生气、怀有敌意、愤慨,显现出忿恨、瞋恚、不满。由于履行与从事如此的行为,身坏命终之后他投生于苦界、恶趣、堕处、地狱。然而,如果在身坏命终之后他没有投生于苦界、恶趣、堕处、地狱,而是再投生为人,那么无论出生于何处,他都会长得丑陋。学生,这就是导致相貌丑陋之道,即具有容易忿恨与恼怒的性格,即使只是稍微受到评论,他就忿怒、生气、怀有敌意、愤慨,显现出忿恨、瞋恚、不满。」

  在此我想讲述五丑(Pabcapapi)的故事:她是波罗奈城(Baranasi)一个穷人的女儿,她的手、脚、嘴巴、眼睛、鼻子都长得很丑陋,所以被称为「五丑」;然而她的触感却是殊妙迷人的。这些都是她过去世所累积的业所造成的。

  在过去的某一生中,她是波罗奈城一个贫穷人的女儿。有一位辟支佛(Paccekabuddha)需要一团黏土来整理其住处,所以他进入波罗奈城托钵,以便取得黏土。那位辟支佛静静地站在她家门口。第一眼见到的时候,她很生气地看着那位辟支佛,心里责怪他为什么来要黏土;不过她还是将黏土给了那位辟支佛。她的善业被瞋恚所围绕。虽然那个善业使她投生为女人,但是由于她的瞋恚,所以她长得很丑陋,被称为五丑。她的触感很迷人是因为那时她供养辟支佛一团黏土,可用来整理他的住处。

  然而,她过去世的善业透过迷人的触感而产生果报:有一天,她无意间碰触到波罗奈的国王巴卡(Baka)。巴卡迷恋上她,就化装成一位绅士去拜访她家,然后娶了她。后来,巴卡想封她为王后,但是恐怕她丑陋的外表会成为众人嘲笑的话题。于是巴卡想出一个办法,使人民都能体验到五丑极为殊胜美妙的触感,然后顺理成章地封她为王后。后来其它王妃嫉妒她,而将她遗弃在一艘船上,任水漂走。另一个国王巴瓦里亚(Pavariya)获得了她,而宣称她属于自己所有。巴卡听到这个消息之后很生气,准备对巴瓦里亚宣战。不过后来他们和解了,决定从那个时候开始,五丑隔周地轮流住在他们的王宫。是故佛陀在《小业分别经》中如此说:

  「就是业使得众生有高下之分。」

  接着请聆听第六个回答:

  回答六

  「然而,学生,在此有男人或女人不具有忿恨与恼怒的性格,即使是受到许多评论,他也不忿怒、不生气、不怀敌意、不愤慨,不显现出忿恨、瞋恚、不满。由于履行与从事如此的行为,身坏命终之后他投生于乐趣,乃至天界。然而,如果在身坏命终之后他没有投生于天界,而是再投生为人,那么无论出生于何处,他都会长得美丽。学生,这就是导致相貌美丽之道,即不具有忿恨与恼怒的性格,即使是受到许多评论,他也不忿怒、不生气、不怀敌意、不愤慨,不显现出忿恨、瞋恚、不满。」

  在此我想讲述须菩提尊者(Ven. Subuti)的故事:在胜莲花佛的时代,他出生于一个富有的家庭,名叫难陀(Nanda)。后来他出家为隐士,成为四万四千名隐士的领袖。他们住在一座大森林里修行止禅,成就八定与五神通。

  有一天,佛陀与十万位阿罗汉以神通飞到他们的住处。那些隐士非常高兴,所以就在几分钟内以神通力采集各种花,做成花座。佛陀与诸阿罗汉就坐在那些花座上进入灭尽定(nirodhasamapatti:在所预定的一段时间内,名法与心生色法都暂时不生起的一种定境)七天。在那七天里,难陀都一直站在佛陀的后面,撑着一支华盖以遮护佛陀。各位,请看他在累积善业时毅力多么坚强!他在七天当中都不移动、不躺卧、不吃、不上厕所。他的心非常专注,因为那时他已经精通八定与五神通。他以专注的心站在佛陀后面,撑着花朵制成的伞盖遮护佛陀连续七天。你可以想象他累积了多少善业:即使只在一弹指之间,就已经有数百万个善的意门心路过程生灭;七天以来,难陀的心路过程中产生的善业是不计其数的,这些是欲界的善业。在每个心路过程里七个速行心的中间五个是比较强而有力的,它们有潜在力,能够在下一世之后的未来世长期地产生欲界的殊胜果报。至于他的下一世,则由禅那的业(广大业)产生果报,使他投生于梵天界,因为他的禅那业是重业。

  当佛陀与诸阿罗汉从灭尽定出定时,正是供养他们的最佳时机。那些隐士从森林里采得水果与花,供养佛陀与僧团。佛陀交代一位慈心禅那及接受供养第一的比丘开示佛法,以表达感谢、随喜、回向与祝福(anumodana)。

  开示完后,除了难陀之外,其它的隐士全部都证得阿罗汉果。难陀则由于倾心于那位比丘庄严的威仪,所以没有证得任何圣道、圣果。当他知道开示的那位比丘获得那两项第一所需具备的特质时,难陀发愿将来自己也能得到同样的成就。

  当时难陀的戒行清净,犹如明亮的宝珠,而且伴随着八定与五神通;在供养前、供养时与供养后他都对佛法僧三宝有净信心;他深信业有大果报,因为他能以天眼通清楚地了知业果的作用;接受布施者是世间无上的福田,而且他在最佳的时机布施给他们;因此他的愿望肯定会由于布施者与接受者双方的清净而圆满达成。他发愿之后,就得到胜莲花佛的授记:他将在乔达摩佛的时代成为慈心禅那与接受供养第一的比丘。

  虽然他并没有改变隐士的身份,但是他经常去见佛闻法。他依照佛陀的教导而修行止禅与观禅,尤其注重于慈心禅那,并且以慈心禅那为基础进而修行观禅,达到行舍智的阶段。

  在此我想对「缘起」再稍加解释:在他供养水果与花给刚从灭尽定出定的佛陀与僧团之后,他发愿要成为慈心禅那与接受供养第一的比丘。根据佛陀的教导,我们的身心是由究竟名色法构成的。如果我们了知它们是究竟名色法,那是正确的、是观智、是正见;但是如果我们将它们看成是男人、女人、比丘、比丘尼,那就是错误的,如此的错知称为无明。因此,在他这种情况下,他将一堆究竟名色法看成是慈心禅那与接受供养第一的比丘,这是「无明」;基于无明,他发愿成为慈心禅那与接受供养第一的比丘,这是「爱」;他执着于那样比丘的生命,这是「取」。无明、爱、取称为「烦恼轮转」(kilesavatta),意即造成生死轮回的烦恼。

  基于无明、爱、取,他供养水果与花给无上的福田──佛陀与僧团,这些善业称为行。它们是无常的,一生起后就立刻坏灭,然而它们在他的名色相续流当中留下了业力;在《发趣论》(Patthana)的业缘那一段里,业力称为业。行与业称为「业轮转」(kammavatta),意即造成生死轮回的业。

  以上总共是五种过去因:无明(avijja)、爱(tanha)、取(upadana)、行(savkhara)、业(kamma)。同样的原理也适用于所有业力成熟、结成果报的情况。

  然而他的业被强而有力的慈心禅那所围绕。为什么他的慈心禅那能够强而有力呢?因为他特别注重于修行慈心禅那,这是一项因素。以慈心禅那为基础,他修行观禅。由于慈心禅那的支助,他的观智清晰、深入、彻底、强而有力。他强而有力的观智回过头来促使他的慈心禅那更稳固与强而有力。根据《发趣论》,这是强而有力的助缘,称为「亲依止缘」(upanissaya paccaya)。为什么会如此呢?因为他进入慈心禅,出定之后立即观照禅那名法为无常、苦、无我。然后又再进入慈心禅,出定后又再观照禅那名法为无常、苦、无我……如此一再地重复修行。由于这样不断重复的禅修,所以他的慈心禅那与观禅都变得稳固与强而有力,这是另一项因素。

  再者,慈心禅正好与瞋恨互相对立。这就是为什么他的心经常没有瞋恨的缘故。经由修行止禅与观禅,他能够长时期地抑制瞋恨,不使它生起。此外,他的神通也能帮助抑制包括瞋恨在内的一切烦恼;他的观智也同样能抑制这些烦恼,所以他的心得到净化。由于净化的心,他的愿望将能圆满达成。在那一生中,他修行止禅与观禅长达十万年。他的意志力非常坚强,此意志力就是业。当意志力坚强时,没有什么愿望是不能实现的。

  在我们佛陀的时代,他出世为富翁须摩那(Sumana)的儿子,给孤独长者(Anathapindika)的弟弟。由于他的相貌英俊、清秀、美好,所以他被取名为须菩提(Subhuti),意即「善相」。这是他过去世没有瞋恨或其它烦恼围绕之善业的果报。

  在给孤独长者供养祇园精舍那一天,须菩提恭敬地聆听佛陀说法,因此对法生起信心而出家。出家后他精通两部毗尼。从佛陀那里得到业处之后,就独自在森林里修行。他以慈心禅那为基础,进而修行观禅,证得阿罗汉果。他平等地说法,不分别亲疏好恶。佛陀宣称他为寂静远离(aranavihari无诤住者)与接受供养(dakkhineyya)第一的大弟子;他那强而有力的慈心禅那使他的心经常寂静,而且长久以来就已经远离烦恼,无诤而住。

  据说他在入村托钵时,先站在每一家施主的门口进入慈心禅那,出定后才接受供养,以便使施主们能得到最大的福德。他行脚来到王舍城,频毗娑罗王答应要为他建造一个住所,但是忘了履行诺言;须菩提尊者就在露天的地方禅修,结果很久的时间都没有下雨。频毗娑罗王后来发现不下雨的原因,就赶紧命令部下先为须菩提尊者建造一间树叶盖成的小屋。须菩提尊者一进入小屋,坐在稻草制成的床上时,天就开始下雨。他的心由于慈心禅那与出世间智慧而清净,因此天神也来保护他免受雨淋湿。由此可知清净的心使众生清净。

  接着请聆听第七个回答:

  回答七

  「在此,学生,有男人或女人心怀嫉妒,对别人获得的供养、名誉、重视、礼敬、致意与恭敬感到嫉妒、愤慨、满怀妒忌。由于履行与从事如此的行为,身坏命终之后他投生于苦界、恶趣、堕处、地狱。然而,如果在身坏命终之后他没有投生于苦界、恶趣、堕处、地狱,而是再投生为人,那么无论出生于何处,他都会没有影响力。学生,这就是导致没有影响力之道,即心怀嫉妒,对别人获得的供养、名誉、重视、礼敬、致意与恭敬感到嫉妒、愤慨、满怀妒忌。」

  这种嫉妒性格在社会生活中会产生许多问题。被嫉妒心征服的男人或女人不能依循佛法的教导而表现正当的行为;他们总是互相折磨与毁灭,及折磨与毁灭弱者。

  在此,我想解释罗沙迦提舍尊者(Losaka Tissa Thera)的故事:在迦叶佛的时代他是一位比丘,接受该地区一位富翁的护持。有一天,一位阿罗汉进入这位富翁供养的寺院。富翁很欢喜那位阿罗汉的威仪,就请他住下来,自愿要供养他。阿罗汉答应住下来;但是原本居住在那里的比丘对他生起嫉妒心,因此他向施主说新来的比丘很懒惰,一无是处。他将施主托他供养给那位阿罗汉的食物倒入火炭中,这是他由于嫉妒而造作的不善业。那位阿罗汉知道他的心念,就动身离去,以神通力飞过天空。当这位比丘见到阿罗汉如此离去时,他的心中生起悔恨。他的善业无法优先产生果报,于是死后他投生于地狱。受完地狱之苦后,他投生为夜叉,从来没有吃饱过。之后的五百世他都投生为狗,每一世都遭受许多恶业的果报,经常饥饿,不曾吃饱过。

  在我们佛陀的时代,他投生为憍赏弥一个渔夫的儿子,取名为罗沙迦(Losaka)。在他们的村子里住着一千户人家。在罗沙迦投生的那一天,那一千户人家都挨饿,而且受到种种灾难,所以他们将罗沙迦一家人赶走。罗沙迦生长到能走路的程度时,他的母亲就交给他一块陶器的破片,赶他出去行乞。他四处流浪,无人照顾,像乌鸦一般地捡地上的饭团来吃。在他七岁的时候,舍利弗尊者遇到他,同情他的不幸而剃度他。但是他的运气总是很差:每次托钵时,得到的食物都很少,从来没有吃过象样的一餐。当他修行到相当程度时,就证得了阿罗汉果。为什么他能证果呢?因为他在迦叶佛的教化期中修行了足以支持他证得阿罗汉果的波罗蜜将近两万年之久。尽管他证得了阿罗汉果,但是他还是得不到足够的食物。每当施主将食物放进他的钵里时,食物就立刻消失。原因是过去世他将施主托他供养阿罗汉的食物倒入火炭中,而且他对别人获得的供养、名誉、重视、礼敬、致意与恭敬感到嫉妒、愤慨、满怀妒忌。

  到了他快要般涅盘的时候,舍利弗尊者认为他应该吃到象样的一餐。他与罗沙迦一起进入舍卫城去托钵,但是没有人注意到他们。于是他带罗沙迦回到寺院,自己去托钵,然后托人将食物带去给罗沙迦。然而,受他托付的那个人将食物全部吃了。当舍利弗尊者发现这件事时,时间已经过了日正当中。于是他到国王的宫殿里去,得到了一碗由蜂蜜、酥油、奶油与糖混合成的甜品(catumadhura),然后带去给罗沙迦。他自己捧着碗,而叫罗沙迦吃那碗里的甜品,以免那甜品消失。当天晚上,罗沙迦提舍尊者就般涅盘了。人们在他的舍利上盖起一座塔来纪念他。因此佛陀在《皮带束缚经》中如此开示:「是故,诸比丘,应当经常如此地反省自己的心:『长久以来,这个心就一直受到贪、瞋、痴所污染。』诸比丘,众生透过心的烦恼而染污;众生透过心的清净而净化。」

  接着请聆听第八个回答:

  回答八

  「然而,学生,在此有男人或女人不心怀嫉妒,对别人获得的供养、名誉、重视、礼敬、致意与恭敬不感到嫉妒、不愤慨、不满怀妒忌。由于履行与从事如此的行为,身坏命终之后他投生于乐趣,乃至天界。然而,如果在身坏命终之后他没有投生于天界,而是再投生为人,那么无论出生于何处,他都会具有影响力。学生,这就是导致具有影响力之道,即不心怀嫉妒,对别人获得的供养、名誉、重视、礼敬、致意与恭敬不感到嫉妒、不愤慨、不满怀妒忌。」

  我将举例来说明,优楼频螺迦叶(Venerable Uruvela Kassapa)就是很好的例子:

  在胜莲花佛的时代他是一位在家居士。有一天他见到胜莲花佛宣布狮子音比丘(Sihaghosa)为随从者人数第一的大弟子;他感到非常欢喜,并且发愿自己也能在未来佛的教化期中得到同样的荣衔。为了实现这个心愿,他累积了许多善业。

  在此例子里,他对狮子音比丘获得的供养、名誉、重视、礼敬、致意与恭敬不感到嫉妒、不愤慨、不满怀妒忌,而是随喜其成就:他全身充满了喜悦与快乐。这种态度带给他很大的利益,使他获得愈来愈高的生命。

  就缘起法而言,如果他了知比丘只是究竟名色法的组合,则他的了知是正确的,是正见;因为从究竟谛的角度来看,只有究竟名色法存在而已,没有真实的比丘、比丘尼存在。他将究竟名色法看成是随从者人数第一的比丘,这是他的「无明」。基于无明,他发愿自己在未来佛的教化期中成为那样的比丘,这种对生命的渴望就是「爱」。他执着那样比丘的生命,这就是「取」;事实上,由于不断重复而变强的爱就是取,他对那样比丘的生命有不断的渴望。为了达成那项愿望,他累积许多善业,那些善业就是他的行:他持戒清净,奉行布施与供养资具给佛陀与僧团,修行止禅,并且修行观禅达到行舍智的阶段。那些善业是无常的,一生即灭,但是它们在他的名色相续流里留下了业力。因此总共有五种过去因,即无明、爱、取、行、业。

  后来他出生为马兴达(Mahinda)之子,弗沙佛(Phussa Buddha)的同父异母之弟。他与另外两位兄弟平定了边境的动乱,因此国王赐给他们供养佛陀与十万位比丘三个月的权利,作为酬劳。他们指派三位大臣安排佛陀与僧团的一切所需;他们自己则受持十戒,亲近佛陀,听闻佛法,一有时间就修行止禅与观禅。过去的那三位大臣在我们佛陀的时代分别是:频毗娑罗王(King Bimbisara)、毘舍佉居士(Visakha)及护国尊者(Ven. Ratthapala)。

  那三兄弟在天界与人界流转,到了最后一生,他们出生于族姓为迦叶的一个婆罗门家庭。他们学习三部吠陀。后来三兄弟都出家为隐士。

  在他们结发三兄弟(Tebhatika Jatila)当中,大哥优楼频罗迦叶(Uruvela Kassapa)与五百名弟子住在优楼频罗的尼连禅河(Nerabjara)边;河的稍下游处住着老二那提迦叶(Nadi Kassapa)及其三百名弟子;再往下游处住着老三伽耶迦叶(Gaya Kassapa)及其二百名弟子。

  佛陀在仙人堕处(Isipatana)度过第一次雨季安居之后,就前去造访优楼频螺迦叶。尽管优楼频螺迦叶警告佛陀说他们供奉圣火的屋舍里有毒龙居住,但是佛陀仍然选择在那里住。佛陀先后地以神通力降伏了两条吐烟与吐火的毒龙,优楼频螺迦叶因此很钦佩佛陀的神通,就提议要每天供养佛陀饮食。佛陀住在附近的一个树林里三个月,并且多次显现神通,等待优楼频螺迦叶心态转化、堪能听受佛法。最后佛陀决定直接说穿优楼频螺迦叶还不是阿罗汉,而且他所遵循的修行方法不能使他证得阿罗汉果,藉此来警醒优楼频螺迦叶。那时优楼频螺迦叶才认输,而且请求出家。佛陀要他将这个决定告诉他的弟子们,让他们选择自己未来的方向。他的弟子们早已倾向于佛陀,所以都一起剃发出家,将螺发及作火供的器具都丢弃到河里。那提迦叶与伽耶迦叶见到从上游漂来的供火具与螺发,都赶来问发生了什么事情。了解情况之后,他们也都跟随佛陀出家。佛陀在象头山(Gayasisa)为他们开示《燃烧经》(Aditta Sutta)──见《六处相应》(Salayatana Samyutta)──他们全部证得阿罗汉果。

  佛陀与优楼频螺迦叶及其众弟子离开象头山,来到王舍城。优楼频螺迦叶当着频毗娑罗王及集会的人民大众面前,公开地宣称自己归依了佛陀。

  他之所以被称为优楼频螺迦叶,一方面是为了与其它姓迦叶的人作区别,另一方面是因为他在优楼频螺出家的缘故。他原本有一千名随从弟子,他们跟随佛陀出家之后,还是一直追随在优楼频螺迦叶身边。每一名弟子又剃度了许多人,因此他们这一团比丘人数众多。

  阿难尊者的戒师──毘罗咤狮子(Belatthasisa)──就是优楼频螺迦叶的弟子。当优楼频螺迦叶归依佛陀时,他也随着归依佛陀。

  后来佛陀在比丘大众中宣布优楼频螺迦叶是随从者人数第一的大弟子。这就是为何佛陀说:「就是业使得众生有高下之分。」

  接着请聆听第九个回答:

  回答九

  「在此,学生,有男人或女人不布施食物、饮水、衣服、马车、花环、香、油膏、床、住处、灯明给沙门或婆罗门。由于履行与从事如此的行为,身坏命终之后他投生于苦界、恶趣、堕处、地狱。然而,如果在身坏命终之后他没有投生于苦界、恶趣、堕处、地狱,而是再投生为人,那么无论出生于何处,他都会贫穷。学生,这就是导致贫穷之道,即不布施食物、饮水、衣服、马车、花环、香、油膏、床、住处、灯明给沙门或婆罗门。」

  这段经文的意思是:由于嫉妒或吝啬,虽然自己有许多物品可以布施,但是却丝毫不愿布施。由于吝啬的缘故,可以导致人投生于四恶道之一或成为贫穷的人。

  我想讲述须婆的父亲都提婆罗门(Brahmin Toddeya)的故事:他是大沙罗婆罗门(Mahasala Brahmin),意即在伊车能伽罗(Icchanankala)与玛那沙卡达(Manasakata)集会的婆罗门众当中,被列名为卓越婆罗门者。他的永久住所是在都提村(Tudigama),因此被称为都提(Todeyya)。他是憍萨罗国(Kosala)波斯匿王(King Pasenadi)的国师。虽然他极端富有,但是却非常吝啬。因此尽管佛陀与僧团就住在舍卫城,他却丝毫不曾布施给他们。他经常教诫儿子须婆不要将任何物品给予任何人,而要不断地累积财富,就像蜜蜂将蜜汁一点一滴都累积起来一样,也像白蚁一点一滴地累积泥土,造成白蚁丘一样。由于他的吝啬,死后他投生为自己家中的狗;须婆非常宠爱那只狗。

  当佛陀来到须婆的家里时,那只狗就对着佛陀吠叫。佛陀责备那只狗,称呼那只狗为都提。须婆听了非常生气,但是佛陀要那只狗将牠前世作人时埋藏的宝藏挖出来,藉此证明那只狗确实是须婆的父亲来投生的。那只狗死后投生于地狱。

  也请记住罗沙迦提舍的故事:由于他的嫉妒与吝啬,虽然他受完地狱的苦,投生为人,但是无论出生于何处,他都很贫穷。由此可见众生被自己内心的烦恼所染污。

  接着请聆听第十个回答:

  回答十

  「然而,学生,在此有男人或女人布施食物、饮水、衣服、马车、花环、香、油膏、床、住处、灯明给沙门或婆罗门。由于履行与从事如此的行为,身坏命终之后他投生于乐趣,乃至天界。然而,如果在身坏命终之后他没有投生于天界,而是再投生为人,那么无论出生于何处,他都会富有。学生,这就是导致富有之道,即布施食物、饮水、衣服、马车、花环、香、油膏、床、住处、灯明给沙门或婆罗门。」

  关于这一点,西瓦利尊者(Sivali Thera)是很好的例子:在胜莲花佛的时代,他发愿要像胜莲花佛的弟子善见(Sudassana)比丘那样,成为受供第一的大弟子。为了达成这个心愿,他布施佛陀及十万位比丘僧七天的饮食。这个善业的果报非常大。为什么呢?

  那时候人的平均寿命为十万岁,大多数人受持五戒而且持戒清净。他了解戒行良好者的愿望可以由于其清净的戒行而圆满达成。他修行止禅与观禅,达到行舍智的阶段,这是将来证得阿罗汉果时也具足四无碍解智的必然修行方法。因此他的布施伴随着戒、定、慧的功德。再者,接受布施者是世间最上的福田──佛陀与僧团;布施物是以正当的方法得来的;他在布施前、布施时与布施后都具有净信心;由于他在之前修行观禅时已经了知缘起,所以他对业能产生大果报深具信心。

  由于这些因素,他的布施功德很大,能促使他的愿望圆满达成。而事实上,胜莲花佛就授记他将在乔达摩佛的教化期中成为受供第一的大弟子。

  在毗婆尸佛的时代,他出生于曼都瓦帝城附近。那时人民与国王在比赛谁对佛陀与僧团的布施比较多。当他们需要蜂蜜、凝乳与糖时,他提供了足以供养六万位比丘的份量。

  在利见佛(Atthadassi Buddha)的时代,他作国王,名叫瓦努那(Varuna)。佛陀般涅盘之后,他对菩提树作大布施,后来在菩提树下过世,投生于化乐天(Nimmanarati)。他在人间作国王三十四次,名字都叫作苏巴武(Subahu)。根据《譬喻经》(Apadana)的说明,在他的最后一生里,他的父亲是利加威马哈力(Liccavi Mahali),他的母亲是拘利族(Koliya)的公主苏巴瓦沙(Suppavasa)。因此他出生于一个非常富裕的家庭。

  他住在母亲苏巴瓦沙的胎中七年又七个月;最后她的母亲要生他的时候努力了七天,仍然生不出来。苏巴瓦沙想到自己可能活不久了,就对丈夫说:「我想在死亡之前作布施。」于是交代丈夫送一份供养品去给佛陀。佛陀接受了供养,并且宣说祝福的谢词。由于这个布施的缘故,她立刻顺利地生出西瓦利。当她的丈夫回来时,她交代丈夫再供养佛陀与僧团七天。

  西瓦利自从出生以来就有很高的天分。在他出生的那一天,舍利弗尊者就与他交谈,并且在征得他母亲的同意之后剃度了他。当他的第一绺头发被剃除时,他证得了须陀洹果;第二绺头发被剃除时,他证得斯陀含果。剃度后他就离开家庭,住在一间幽静的小屋禅修。他思惟自己长久住胎之苦,于是精进地修行观禅,提升观智而证得阿罗汉果连同四无碍解智。这是因为他曾在过去佛的教化期中累积深厚的波罗蜜,修行止禅与观禅达到行舍智阶段,尤其是履行「往返义务」。所谓「往返义务」就是在前去托钵与返回时都专注于修行止禅与观禅。

  然而,是什么原因造成他延迟出生呢?

  过去某一生中,我们的菩萨是波罗奈的国王。那时憍萨罗的国王攻打他,将他杀死,而且将他的王后占为己有。波罗奈的王子从下水沟逃走,后来招集大批的军队反攻。他的母亲听到这个消息时,就建议儿子围堵憍萨罗城。她的儿子照着做了。到了第七天,憍萨罗国王被捕捉,头被砍下来送到波罗奈王子那里。

  过去世那个波罗奈王子在我们佛陀的时代就是西瓦利。他围堵城池的业造成他在母胎中住七年又七个月,而出生时经历七天才完成。他过去那一世的母亲就是我们佛陀时代的拘利族公主苏巴瓦沙。

  佛陀讲述这个故事以解释为何苏巴瓦沙怀胎的时间那么久。正是基于这一点,所以佛陀说:「是故,诸比丘,应当经常如此地反省自己的心:『长久以来,这个心就一直受到贪、瞋、痴所污染。』诸比丘,众生透过心的烦恼而染污;众生透过心的清净而净化。」

  后来佛陀在比丘大众当中宣布西瓦利是受供第一的大弟子。据说当佛陀前去探视舍利弗尊者最小的弟弟卡底瓦拉尼亚.离婆多尊者(Khadiravaniya- Revata)的时候,就是带着西瓦利尊者同行,因为那条道路难行而且粮食稀少。

  又有另一次,西瓦利尊者与五百位比丘一起前往喜马拉雅山,以试验自己的福报。结果天神为他们准备了大量的食物。在干吐马塔那(Gandhamadana)地方,有一位名叫那伽达多(Nagadatta)的天神在七天里都供养他们乳饭。这些是他过去世布施之业的果报。

  接着请聆听第十一个回答:

  回答十一

  「在此,学生,有男人或女人傲慢与过慢,不礼敬应受礼敬者,不起立致敬应受起立致敬者,不让座位给应受座位者,不让路给应受让路者,不恭敬应受恭敬者,不尊重应受尊重者,不奉事应受奉事者,不供养应受供养者,由于履行与从事如此的行为,身坏命终之后他投生于苦界、恶趣、堕处、地狱。然而,如果在身坏命终之后他没有投生于苦界、恶趣、堕处、地狱,而是再投生为人,那么无论出生于何处,他都会出身低贱。学生,这就是导致出身低贱之道,即傲慢与过慢,不礼敬应受礼敬者,不起立致敬应受起立致敬者,不让座位给应受座位者,不让路给应受让路者,不恭敬应受恭敬者,不尊重应受尊重者,不奉事应受奉事者,不供养应受供养者。」

  关于这一点,请先聆听善觉(Suppabuddha)的故事:

  他是释迦族的王子,他的父母是安阇那(Abjana)与耶所塔那(Yasodhara),他有一个兄弟名为坦达巴尼(Dandapani),两个姊妹分别是我们佛陀的母亲摩诃摩耶(Maha-Maya)及姨母波阇波提瞿昙弥(Pajapati-Gotami)。他娶阿弥达(Amita)为妻,生了巴达伽加那.耶输陀罗(Bhaddakaccana- Yasodhara)及提婆达多(Devadatta)。耶输陀罗嫁给悉达多太子为妻,因此他是佛陀的岳父。据说他因为佛陀抛弃他的女儿及对提婆达多不友善而受到触怒。有一天,他喝了烈酒而且阻挡佛陀的去路,虽然经过众比丘一再地请求,他仍然拒绝让路。于是佛陀转回头走了。阿难尊者见到佛陀微笑,就请问佛陀为何微笑。佛陀说七天内善觉会在他自己的王宫楼下陷入地中。善觉偷听到他们的谈话,就将所有的财物搬到自己王宫的第七层楼上,撤除楼梯,关闭所有的门,并且每层楼派一个强壮的警卫守护着。到了第七天,善觉御用的马挣脱了绳索。由于除了善觉以外,没有人能够控制牠,所以他走向门去,准备要捉住那匹马。门自动打开,楼梯回复原位,那些强壮的警卫将他丢下楼梯去。当他落到楼梯底层时,土地裂开而使他陷入地里,一直堕到阿鼻地狱(Avici-hell)去。由此可知:众生被自己内心的烦恼所染污。

  也请聆听优波离尊者(Upali Thera)的故事:在胜莲花佛的时代,优波离是一个富有的婆罗门,名叫善生(Sujata)。当佛陀来到他们住的城市开示佛法时,善生在大众中注意到为佛陀支撑华盖七天的善庆沙门(Sunanda)。佛陀授记说善庆在乔达摩佛的时代将名为富楼那弥多罗尼子(Punna Mantaniputta),是说法第一的大弟子。善生也想在未来见到乔达摩佛。当他听到胜莲花佛宣布波提迦比丘(Patika)为持律(vinaya-dhara背诵戒律)第一者时,他发愿自己在乔达摩佛的时代也能得到同样的荣衔。

  为了达成这项目标,他累积了许多善行,其中一项就是以重资为佛陀与僧团建造一座寺院,名为所伯那(Sobhana)。他也修行止禅与观禅,达到行舍智的阶段。

  然而,在二大劫以前他是国王安阇那(Abjana)之子,名为善喜(Sunanda)。有一天他骑着大象到公园去,路上遇到辟支佛提瓦拉(Devala)。他以种种方式辱骂那位辟支佛。他之所以造作这些不善业,乃是因为他对自己的王子身份感到骄傲。那时,善喜立刻全身发高烧。直到他在众随从陪同下,去向辟支佛道歉之后,高烧才退下去。辱骂辟支佛的业是他最后一世出生为优波离后成为理发师的原因。

  在乔达摩佛的时代,他出生于迦毗罗卫城一个理发师的家庭,后来在王宫里为王子们服务。当阿那律、阿难等王子们要去阿努比亚芒果园(Anupiya Mango grove)跟随佛陀出家时,优波离伴随着他们。王子们将自己身上所有的金银珠宝都送给优波离,但是优波离一再考虑之下还是决定拒绝接受,而且他自己也想出家为比丘。他之所以作此决定是因为他了解释迦王族多数是急性暴躁的人,他们可能会怀疑他谋杀那些王子而夺取他们的珠宝,如此他恐怕自己的性命难保。

  在那些释迦王子的请求之下,佛陀先剃度优波离,以便让那些王子学习谦虚。优波离的戒师是迦比达迦尊者(Ven. Kappitaka)。当优波离请求佛陀教导他禅修业处及允许他到森林里去修行时,佛陀没有同意让他去森林里修行,因为如果他到森林里去修行,他只能学到禅修而已;然而,如果他与佛陀身边的比丘们住在一起,则他不但能学习到禅修,而且还能学习到佛法。优波离接受佛陀的建议。他精进地修行观禅,并且在五根达到成熟时证得阿罗汉果,连同四无碍解智。佛陀教导优波离整部律藏(Vinaya Pitaka)。佛陀在僧团大众当中宣布优波离尊者是精通戒律第一的大弟子。他经常被提到是律学的权威。在王舍城举行的第一次佛教圣典结集中,优波离尊者负责解答所有关于戒律的问题;阿难尊者则负责解答所有关于佛法的问题。由此可见:就是业使得众生有高下之分。

  接着请聆听第十二个回答:

  回答十二

  「然而,学生,在此有男人或女人不傲慢也不过慢,礼敬应受礼敬者,起立致敬应受起立致敬者,让座位给应受座位者,让路给应受让路者,恭敬应受恭敬者,尊重应受尊重者,奉事应受奉事者,供养应受供养者,由于履行与从事如此的行为,身坏命终之后他投生于乐趣,乃至天界。然而,如果在身坏命终之后他没有投生于天界,而是再投生为人,那么无论出生于何处,他都会出身高贵。学生,这就是导致出身高贵之道,即不傲慢也不过慢,礼敬应受礼敬者,起立致敬应受起立致敬者,让座位给应受座位者,让路给应受让路者,恭敬应受恭敬者,尊重应受尊重者,奉事应受奉事者,供养应受供养者。」

  关于这一点,我想举跋提尊者(Bhaddiya Thera)为例:他的母亲迦里果达(Kaligodha)是释迦族里地位崇高的女性。跋提尊者在比丘众中是出身高贵第一的大弟子。过去他在胜莲花佛的教化期中发愿得到这项荣衔。那时他出生于一个非常富有的家庭,他累积许多善业,包括修行止禅与观禅在内。在迦叶佛与乔达摩佛之间的某一世,他是波罗奈城的一位在家居士。他听说有七位辟支佛常在恒河岸边用餐,于是他为他们在这里设置七张石头制成的座椅,使他们能坐在石椅上用餐。这是他提供座位给应受座位者的美德,也是他为了得到出身高贵的果报所累积的善业之一。

  在他的最后一世,他出生于迦毗罗卫城的一个皇族家庭。当他统治着释迦族当中属于他的那一国时,阿那律王子是他的好朋友。当阿那律向母亲请求出家时,他的母亲在尽力婉留无效之下,同意说如果跋提王也出家的话,阿那律才能出家,希望藉此使阿那律打消出家的念头。阿那律来找跋提王,将跋提王的所有推辞都一一化解,劝他与自己一起出家。于是跋提王、阿那律及其它四位王子都一起在阿努比亚芒果园(Anupiya Mango grove)出家。据说跋提在出家后第一次雨季安居期间证得阿罗汉果,连同四无碍解智。

  证得阿罗汉果之后不久,跋提经常在幽静的树下禅坐,安住于涅盘之乐。出定后他往往由衷喜悦地如此说:“Aho sukham aho sukham,”──「哦,真是快乐!哦,真是快乐!」其它比丘听到了,以为他禅修出了问题,或者想念起以前当国王时的欢乐,所以将此事报告佛陀。佛陀就要人去将跋提找来,当面问他这件事。跋提回答说:以前他住在王宫里,尽管各处戒备森严,但是他内心仍然感到恐怖与惊惶;现在虽然他独自住在树下,却毫无怖畏,内心无为、安稳而住。这就是他之所以有感而发「哦,真是快乐!」的原因。

  由于过去世善业的缘故,跋提曾经连续五百世作国王;乃至在最后那一生中,尽管当时还有许多出身高贵的人,佛陀还是宣布跋提是出身高贵第一的比丘。由此可见:就是业使得众生有高下之分。

  接着请聆听第十三个回答:

  回答十三

  「在此,学生,有男人或女人拜访沙门或婆罗门时不请问『尊者,什么是善的?什么是不善的?什么是有过失的?什么是没有过失的?什么是应培育的?什么是不应培育的?什么行为导致长久的痛苦?什么行为导致长久的安乐?』由于履行与从事如此的行为,身坏命终之后他投生于苦界、恶趣、堕处、地狱。然而,如果在身坏命终之后他没有投生于苦界、恶趣、堕处、地狱,而是再投生为人,那么无论出生于何处,他都会智慧暗昧(劣慧)。学生,这就是导致智慧暗昧之道,即拜访沙门或婆罗门时不请问『尊者,什么是善的?什么是不善的?什么是有过失的?什么是没有过失的?什么是应培育的?什么是不应培育的?什么行为导致长久的痛苦?什么行为导致长久的安乐?。』」

  关于这段经文,此人堕入恶道的原因并不是单纯由于他没有请问上述那些问题,而是在没有请问那些问题的情况下,由于不了解如何从事正当的行为,而做了许多错事。由于那些错事与不善业,才造成他投生于恶道。

  我想讲述须尼达尊者(Sunita Thera)的故事:在过去某一生中,他曾经对正在村子里托钵的一位辟支佛轻视地说:「你跟大家一样有手有脚,你应该跟大家一样工作来谋生。如果你没有任何技能,那么你应该靠捡拾垃圾桶里的垃圾与废物来谋生。」

  为什么他会做出如此的错事呢?因为他不亲近沙门或婆罗门,不去了解什么是善,什么是不善,因此他愚痴蒙昧。由于智慧暗昧的缘故,他累积了错事与恶业。

  他不懂得礼敬应受礼敬者,恭敬应受恭敬者,尊重应受尊重者,奉事应受奉事者,供养应受供养者。相反地,他以轻视的口气对一位辟支佛说话。由于这个恶业,身坏命终之后他堕入恶道受苦。因此,愚痴是众生的一项很危险的烦恼。

  在乔达摩佛的时代,他出生于王舍城一个清道夫的家庭,依靠打扫街道而勉强维持贫苦的生活。有一天,佛陀观察到须尼达过去世曾经累积足够的波罗蜜,能支持他证得阿罗汉果。于是在清晨的时候,佛陀与五百位比丘去造访须尼达。那时他正在清扫街道与捡拾垃圾桶里的垃圾与废物。当他见到佛陀时,内心充满了敬畏,不知道自己该站在那里,就直挺挺地靠着墙壁站着。佛陀走近他,问他是否想出家为比丘。他回答说他非常愿意出家为比丘。佛陀就以如此的话接受他出家:「善来,比丘,法已善说,坚持梵行以究竟离苦。」

  佛陀带着须尼达回到寺院,教导他禅修的业处。须尼达精勤地修行该业处之后,证得阿罗汉果。之后有许多天神与人来礼敬他。须尼达就教导他们自己藉以证悟的修行方法。由此可知:就是业使得众生有高下之分。

  接着请聆听第十四个回答:

  回答十四

  「然而,学生,在此有男人或女人拜访沙门或婆罗门时请问『尊者,什么是善的?什么是不善的?什么是有过失的?什么是没有过失的?什么是应培育的?什么是不应培育的?什么行为导致长久的痛苦?什么行为导致长久的安乐?』由于履行与从事如此的行为,身坏命终之后他投生于乐趣,乃至天界。然而,如果在身坏命终之后他没有投生于天界,而是再投生为人,那么无论出生于何处,他都会智慧高超。学生,这就是导致智慧高超之道,即拜访沙门或婆罗门时请问『尊者,什么是善的?什么是不善的?什么是有过失的?什么是没有过失的?什么是应培育的?什么是不应培育的?什么行为导致长久的痛苦?什么行为导致长久的安乐?。』」

  关于这一点,单纯只是请问这些问题并不足以使他成为有智慧的人。问过了问题之后,还必须依法实行。摩诃俱稀罗尊者(Mahakotthika Thera)就是很好的例子。

  在胜莲花佛的时代,他是一位在家居士,听到胜莲花佛宣布一位比丘为无碍解智(patisambhida- bana)第一的大弟子,他发愿在未来佛的教化期中得到同样的荣衔。为了达成这个目标,他亲近佛陀与十万位比丘,供养饮食七天,并且在最后供养他们每人三件袈裟。

  要达成这种心愿就必须学习三藏圣典,研讨注释及疑难之处,恭敬地聆听佛法,并且实际地修行止禅与观禅,达到行舍智的阶段。

  那时候人类的寿命是十万岁,他在那一生中都累积上述的那些波罗蜜,这是要在证得阿罗汉果时也具足四无碍解智者的必然修行方法。摩诃俱稀罗尊者过去生中就是如此履行波罗蜜,以期达到自己的愿望。最后,当他的愿望达成时,他成为乔达摩佛的弟子当中无碍解智第一者。

  在他最后那一生,他出生于舍卫城的一户富有的家庭,父亲是阿摄拉亚那(Assalayana),母亲是旃陀瓦第(Candavati)。他精通于吠陀典;听闻佛陀说法之后,他出家精进地修行,并且不久就证得阿罗汉果。由于他经常询问佛陀与同修的比丘们佛法,因此他非常精通于无碍解智。正是由于这个缘故,所以佛陀在《中部.根本五十经篇.大方广经》(Mahavedalla Sutta, Mulapannasa, Majjhima Nikaya)中宣布他为无碍解智第一的大弟子。在那部经中,摩诃俱稀罗尊者对舍利弗尊者所提出的问题给予非常深入、玄妙的回答。在不同部尼诃耶(Nikaya)当中,还有数则摩诃俱稀罗尊者与其它杰出尊者之间的讨论。舍利弗尊者相当敬重摩诃俱稀罗尊者。在《长老偈》(Theragatha)(偈1005-7)当中就有三首舍利弗尊者赞叹摩诃俱稀罗尊者卓越德行的偈颂。其偈颂如下:

  内心寂静与善自摄护,

  无掉举而依智慧言说,

  他扫荡一切邪恶之法,

  犹如风吹干枯的树叶。

  内心寂静与善自摄护,

  无掉举而依智慧言说,

  他去除一切邪恶之法,

  犹如风吹干枯的树叶。

  内心寂静而安稳无忧,

  德行明净而毫无垢染,

  持戒清净与深具智慧,

  他是灭尽一切众苦者。

  接着请聆听《小业分别经》的结论:

  「如此,学生,导致短命之道令人短命;导致长寿之道令人长寿;导致多病之道令人多病;导致健康之道令人健康;导致丑陋之道令人丑陋;导致美丽之道令人美丽;导致没有影响力之道令人没有影响力;导致有影响力之道令人有影响力;导致贫穷之道令人贫穷;导致富有之道令人富有;导致出身低贱之道令人出身低贱;导致出身高贵之道令人出身高贵;导致智慧暗昧之道令人智慧暗昧;导致智慧高超之道令人智慧高超。众生是他们自己所造之业的拥有者,业的继承人;他们起源于业,系缚于业,以业为依靠处。就是业使得众生有高下之分。」

  从上述的那些故事里,我们见到许多卓越的尊者在过去世累积波罗蜜的经过。他们累积善业,如布施、持戒、修行止禅与观禅。然而,由于无明、爱、取的多样化,所以业也变得多样化;由于业(业识kammavibbaba)的多样化,他们也就多样化。同样的原则也适用于不善业成熟时的情况。

  接着我想继续解释《皮带束缚经》。佛陀在经中继续说:

  「诸比丘,正如一个画家或油漆匠使用染料、虫胶或郁金粉、靛色或茜草色在已经磨光的平板、墙壁或画布上描绘出具足所有特征的男人或女人形像。同样地,诸比丘,当未曾闻法的凡夫造成某物时,他只造成色,只造成受,只造成想,只造成行,只造成识。」

  现在,未曾闻法的凡夫每天都造作身体、言语及意念的行为。这些行为是善或不善的行与业,根源于无明、爱、取。只要未曾闻法的凡夫还不修行导致烦恼灭尽无余之道,上述的无明、爱、取、行、业就还会产生它们的果报,即造成五取蕴。善业产生美好的五取蕴;不善业产生丑恶的五取蕴。根据世俗谛,这些五取蕴称为男人或女人。善业造成美好的男人或女人;不善业造成丑恶的男人或女人。因此,累积善业或不善业就像在已经磨光的平板、墙壁或画布上描绘出男人或女人的形像。善巧的画者描绘出美好的男人或女人像;拙劣的画者则描绘出丑恶的男人或女人像。同理,愚昧的未曾闻法凡夫累积不善业;理智的已闻法凡夫或有学圣者累积善业。

  我想举例来说明,以便能更清楚地理解其含义:

  旃普迦尊者(Jambuka Thera)

  在迦叶佛的时代,旃普迦是一位比丘,接受一位在家施主护持。有一天,一位阿罗汉比丘来到他的寺院。在家施主感到很欢喜,就特别殷勤地照顾那位阿罗汉比丘:他供养了丰盛的饮食与袈裟,请一位理发师来帮他剃头,而且送来一张床供他睡卧之用。原本定居在那里的比丘(后来的旃普迦)见到施主对客比丘如此殷勤,心里感到很嫉妒。他无法克制自己的心,被嫉妒所征服。他用尽各种方法使施主对客比丘产生最坏的印象。他甚至辱骂客比丘说:

  一、    你最好去吃污秽之物,而不要吃这家施主的食物;

  二、    你最好用扇椰梳子撕掉头发,而不要让他的理发师剃头;

  三、    你最好裸体,而不要穿他供养给你的袈裟;

  四、    你最好躺卧在地上,而不要躺在他供养的床上。

  由于不能克制自己的嫉妒心,所以他正在描绘丑恶的人像。那位客比丘不愿让他继续因为自己而造罪,因此在第二天就离开了。由于这个不善业,虽然旃普迦修行了二万年,但是却毫无成果。死后他投生于阿鼻地狱(Avici),在两尊佛之间的时期里备受煎熬。乃至在他的最后一生亦然,有许多年的时间他饱受指责。

  由于他在迦叶佛时代累积的善业,所以他出生于王舍城的一户富有的人家里。但是由于上面谈到的不善业,所以从婴儿的时候开始,他就只吃粪便,别的东西一概不吃;他一直像出生时那样全身裸露,衣服一概无法穿得住;他只睡地上,不睡床上。长大之后,他跟随邪命外道(Ajivaka)出家。那些邪命外道用扇椰梳子将他的头发拔掉。当邪命外道发现他吃粪便等污物时,就将他赶出去。他以裸体外道自居,修行各种苦行。他假装除了用草叶尖端沾一点奶油或蜂蜜滴在舌头上之外,不接受其它任何供养,尽管事实上,他在夜里偷偷地吃粪便。如此,他苦行的名声远播四方。

  在他五十五岁的时候,佛陀知道他过去世的善业即将能结成果报,因此去造访他,住在靠近他住处的一个山洞里。当天晚上,旃普迦见到威神显赫的天神都来礼敬佛陀,心里深深感到佩服,因此隔天早上就来请教佛陀。佛陀告诉他造成他当世如此长期苦行的过去世恶业,并且劝他放弃错误的行为。在佛陀开示之时,旃普迦对自己的裸体生起羞愧,佛陀就交给他一块沐浴用布,让他遮覆身体。听完佛陀的开示之后,旃普迦证得阿罗汉果。当鸯伽(Avga)与摩竭陀(Magada)的居民带着供品来见他时,他显现神通,并且顶礼佛陀,声明佛陀是他的老师。如此,就是业使得众生有高下之分。

  接着,请大家看旃阇摩那祇所画的图:

  旃阇摩那祇(Cibca-manavika)

  旃阇摩那祇是某一教派的遍行外道女(paribbajika),她长得非常美丽动人。当这一派异教徒发现由于佛陀的信众增多而使他们的供养减少时,他们要求旃阇摩那祇帮助他们达成破坏佛陀名誉的阴谋,要她假装去祇园精舍拜访佛陀:她故意让人们见到她在傍晚的时候到祇园精舍去,晚间她在祇园精舍附近那派异教徒的地方过夜,隔天清晨人们看到她从祇园精舍的方向走回来。当人们问她时,她说她与佛陀过夜。几个月之后,她将一个木制的圆盘绑在腹部,假装怀孕,来到佛陀面前。当佛陀正在对众多的听众开示时,她指控佛陀不负责任及不顾情义,一点也不为她生产的事作准备。佛陀沉默不语。然而,忉利天上帝释的座位发热起来,提醒他人间发生了需要他处理的事情。于是他令一只老鼠去将绑住木盘的带子咬断。木盘掉下来,切断了旃阇摩那祇的脚趾头。她被在场的众人赶出寺院去。当她走出寺院大门时,地狱的猛火立刻将她吞噬下去。这就是众生被自己内心的烦恼所染污的情况。

  据说,佛陀之所以会蒙受被旃阇摩那祇指控这样的不光彩之事,原因是在过去某一生中,他曾经辱骂一位辟支佛。

  接着请大家看小善贤(Culasubhadda)的图画。大家可以自己判断那是不是一幅美好的图画。

  小善贤(Culasubhadda)

  《六牙本生经》(Chaddanta Jataka)是我们菩萨的本生故事。那一世他是一只名叫六牙(Chaddanta)的象王。这是在谈到舍卫城的一位比丘尼时所说的故事:有一天,当那位比丘尼在祇园精舍听佛陀开示时,由于仰慕佛陀完美的品格而想知道自己过去生中是否曾经作过他的妻子。那时,宿命智(jatissarababa)立刻在她的心中生起,她一生接着一生地回忆过去世。过去她身为六牙象王的配偶小善贤那一世的记忆出现在她的心中。她感到很高兴,所以欢喜地笑了出来。但是她又想着:只有少数的女人真正为她们丈夫的利益着想,多数的女人不为自己丈夫的利益着想。因此她想知道自己是否曾经作一个为丈夫利益着想的好妻子。当她如此进一步回忆的时候,她发现自己导致丈夫死亡,于是她大声地哭起来了。那时,佛陀讲述六牙本生故事,来解释那位比丘尼一会儿笑、一会儿哭的原因。

  有一世,菩萨出生为六牙象族的象王,牠们的族群里总共有八千只象。由于过去世所累积之业,牠们都能在天空飞行。菩萨的身体是纯白色的,脸与脚则是红色的。当牠站立着的时候,牠身体的六个部位都接触到地上,即四只脚、象鼻与象牙。牠住在六牙湖边的金色山窟(Kabcanaguha)里。牠的主要伴侣是大善贤(Mahasubhadda)与小善贤(Culasubhadda)。

  有一天,六牙象王听说沙罗(Sala)树林里沙罗树花盛开,所以领着象群到那里去。六牙象王以身体重击一棵沙罗树,以表达内心的欢喜。这一重击使得沙罗树的干枯树枝、树叶及红蚂蚁掉落在小善贤的身上,而沙罗树的花则掉落在大善贤的身上。原因是那时正好有一阵风吹过,而小善贤站在下风处,大善贤则站在上风处。虽然这只是由于风吹而恰巧发生的事情,并非六牙象王有意造成,但是小善贤对这件事很不高兴,因而不断地抱怨。

  有一天,所有的象都在六牙湖中玩水。那时有一只象供养一朵名叫「增盛繁荣」(sattussada)的多花瓣大莲花给六牙象王。六牙象王将那朵莲花赐给大善贤。小善贤很不满意六牙象王如此明显地偏爱自己的对手,她内心感到难堪而且对象王怀恨。

  不久,六牙象王与所有的象都有机会供养水果与用品给五百位辟支佛,他们都是摩诃波陀玛瓦第王后(Queen Mahapadumavati)所生的儿子。他们是世间的无上福田。

  有一天,当六牙象王在供养五百位辟支佛时,小善贤也供养他们野生水果,并且发了一个愿。她正在描绘一幅图画。她了解辟支佛是德行最高的人,是无上的福田;而包括小善贤在内的所有的象也都是有德行的;供养物是正当地从森林里取得的;供养前、供养时与供养后她都深信业有很大的果报;她也了解戒行良好者的愿望可以由于其清净的戒行而圆满达成。那时她琳璃尽致地描绘出具足所有特征的一个女人形象:

  「尊者,以此功德,在身坏命终之后,

  一、  愿我投生于摩达王(King Madda)的家中,成为一位公主;

  二、  愿我名字叫作善贤(Subhadda);

  三、  愿我成为波罗奈国王的王后;

  四、  愿我能说服波罗奈国王实现我的心愿;

  五、  愿我能指派一名猎人将六牙象王的象牙砍下来。

  为什么她发愿要投生为摩达王家中的公主呢?因为她了解若要说服一个男人帮助她实现心愿,美丽的相貌是绝对必要的,而摩达王家中出生美女,所以她发愿生为摩达王的公主。她也了解波罗奈王的势力比其它国王更强大,因此她发愿成为波罗奈王的王后。如此,依照画者的意愿,一个具足所有特征的女人形象将在人类世间的画布上显现。

  结果她身坏命终之后如愿地出生于摩达王家中,后来也果然成为波罗奈王的王后。当她成为王后──地位最高的女性──之后,理应舍弃对森林里一只动物的怀恨,但是她却无法舍弃怀恨,无法原谅六牙象王。她无法控制自己的心。

  因此,当你在造业的时候,千万要记住这个故事,因为当业力成熟时,就很难避免其果报。让我们继续看这个故事:

  她内心怀着前世的怨恨,计谋如何将六牙象王的象牙砍下来。她怂恿国王召集所有的猎人,选出其中一个名叫所努达拉(Sonuttara)的猎人来执行这项任务。由于善贤熟知六牙象王非常尊敬穿着黄色袈裟的那些辟支佛,所以她交代所努达拉穿上黄色袈裟,如此六牙象王就不会伤害他。所努达拉费了七年七个月又七天才走到六牙象王的住处。他在地上挖了一个大坑,上面覆盖起来。当象王陷在里面时,他就对象王发射毒箭。当六牙象王发现自己被陷害时,牠立刻要攻击所努达拉;但是当牠见到所努达拉穿着一件黄色袈裟时,牠克制自己,不攻击他。当所努达拉告诉牠为何要来害牠的原因之后,牠告诉所努达拉如何将自己的象牙锯下来,然而所努达拉的力量不足以将象牙锯断。于是,尽管六牙象王已经受到重伤,而且由于下颚已被锯开一道伤口而遭受难忍的疼痛,牠仍然以自己的象鼻拿起锯子来锯断自己的象牙,将象牙交给猎人所努达拉,然后就死了。所努达拉依靠象牙的神奇力量,七天内就回到了波罗奈。当善贤知道自己指派的人已经害死了自己前世心爱的丈夫时,她自己也因此心碎而死。

  因此我们应当了解:想要报仇的心只会造成内心混乱,乃至导致自我毁灭。记取这个故事的启示,我们应当培育宽宏大量的心胸,将一切的怨恨化解、释怀,因为我们知道:怀恨在心带给自己很大的伤害,远比任何人所能带给我们的伤害都更大。由此可见,众生被自己内心的烦恼所染污。

  接着请看将成为大莲花辟支佛的那个人所画的图画:

  大莲花辟支佛(Mahapaduma Paccekabuddha)

  在迦叶佛时代之前,他已经累积成为辟支佛的波罗蜜长达二阿僧祇与十万大劫之久。在迦叶佛时代,他以比丘的身份累积波罗蜜二万年。然而,在身坏命终之后,他投生为波罗奈王的司库,掌管国王的宝库。那一生中,他与人通奸。由于那邪YIN的不善业,死后他投生于地狱。受完地狱之苦后,他投生为一个司库的女儿。她的母亲在怀胎期间一直遭受烧热感的苦恼;她住在胎中也一样受苦于那烧热感,这是由于她直接从地狱投生来人间的缘故。她经常记得那样的痛苦。虽然她长得很美,但是由于过去世邪YIN业的缘故,即使连她的父母亲都对她感到厌恶。后来她结婚了,由于过去世邪YIN业的缘故,虽然她很美丽、聪明、体贴丈夫,但是她的丈夫却一点也不喜欢她。

  各位,由这个故事的启示,我们应当记住人们对犯邪YIN的人是多么的厌恶。

  她的丈夫厌恶她,所以不照顾她,而与其它女人一起去参加节日盛会。有一天,她泪流满面地对丈夫说:「即使是转轮圣王的女儿,也仍然为了满足丈夫的需求而活。你所做的行为使我痛苦不堪、伤心欲碎。如果你不愿意照顾我,就请送我回娘家去。如果你还爱我的话,就应当照顾我,不应做出这样不义的行为。」她如此地请求丈夫带她去参加节日盛会。她的丈夫要她作好准备,她照着丈夫所交代的做了。到了节日那一天,她听说丈夫已经到公园去了,就在众仆人的陪同之下,带着食物及饮料,跟随在丈夫身后而去。在路上,她遇到一位刚从灭尽定出定的辟支佛。那位辟支佛很想帮助她。她从马车中出来,将辟支佛的钵装满食物,然后供养给辟支佛。在辟支佛接受她的供养之后,她如此地发愿,描绘出一个众生的形象:

  一、  尊者,愿我未来每一世都从莲花中化生;

  二、  愿我未来每一世肤色都犹如莲花的颜色一般;

  三、  愿我未来每一世都作男人;

  四、  愿每一个见到我的人都喜爱我;

  五、  愿我了知您所了知的法。

  为什么她希望得到如此的生命呢?因为她在母亲的胎中时已经备尝住胎之苦,所以她发愿要从莲花中化生。由于她非常喜爱莲花的颜色,所以她发愿肤色犹如莲花的颜色一般。由于她作女人而遭受许多痛苦,使她非常厌恶女人身,所以她发愿生生世世成为男人。由于每个人都厌恶她,即使连她自己的父母也不例外,所以她发愿每一个见到她的人都喜爱她。最后,由于她过去世已经累积足够的波罗蜜,所以她会发愿想要了知那位辟支佛所了知的法。如此,她在生死轮回的画布上描绘出一个具足所有特征的男人形象。

  那时,她过去世不善业的果报消失了。他的丈夫忽然想起她,就命令人来请她去。从那时候起,不但她的丈夫非常喜爱她,而且每个人都非常喜爱她。那一世之后,她投生于天界的莲花中,成为一个男性天神,名叫大莲花(Mahapaduma)。他在天界里上上下下地流转许多世。后来在帝释天王的建议下,他最后一世投生于波罗奈王公园里的莲花中。波罗奈王的王后没有生育儿女,当她见到公园里的一朵大莲花时,对那朵莲花感到非常喜爱,就命令人去采下来。结果发现莲花中有一个婴儿,犹如睡在摇篮里一般。她收养那婴儿,并且将他抚育在富裕的环境里。每一个见到他的人都非常喜爱他。在王宫里,有二万名女子负责服侍他。由于国王发布了一项宣告:能够喂养这个婴儿──大莲花王子(Prince Mahapaduma)──的女子都能得到一千元的酬劳。这就是为什么王宫里有那么多人服侍他的原因。当他成长到十三岁的时候,开始对这些服侍感到厌倦。

  有一天,当他在王宫大门外玩耍时,见到一位辟支佛走过来,就警告辟支佛不要进入王宫去,因为王宫里的人会逼迫进入王宫去吃、喝的人。于是辟支佛就转身走了。王子心里感到很后悔,恐怕冒犯了辟支佛,就骑着象前往辟支佛的住处,准备向他道歉。到了半途,他从象身上爬下来,徒步行走。走到接近辟支佛的住处时,他将随从的人员都打发回去,独自一个人继续向前走。他发现辟支佛的住所没有人在,就坐下来修行观禅,因而证悟辟支佛果,断尽诸漏,达到究竟的心解脱。因此佛陀说:「是故,诸比丘,应当经常如此地反省自己的心:『长久以来,这个心就一直受到贪、瞋、痴所污染。』诸比丘,众生透过心的烦恼而染污;众生透过心的清净而净化。」

  接着请看素馨(Sumana)的图画:

  素馨(Sumana)

  据说在毗婆尸佛的时代,她出生于一个非常富裕的家庭,但是她的父亲死了。当时的人民非常肯切地请求国王之后,才得到允许供养佛陀及十万位比丘。将军得到了在第一天邀请佛陀与僧团到家里供养的殊荣。

  素馨在外面游玩之后回到家里,发现母亲正在哭泣。她问母亲为何哭泣,母亲回答说:「如果妳的父亲还在世的话,优先供养佛陀与僧团的殊荣一定是我们的。」素馨安慰母亲说:那荣誉还是属于她们的。于是她用一个金色的碗盛满美味的奶粥,再用另一个碗将它盖起来。她将那两个碗以茉莉花团团包住,然后领着众仆人出去了。

  在前往将军家的路上,她被将军的部下挡住;但是她以好话劝诱他们让她通过。当佛陀来到时,素馨说她要供养茉莉花环给佛陀,因而将那两个以茉莉花包住的金色碗放入佛陀的钵中。佛陀接受那个供品之后,将它交给一个在家男居士,要他带去将军家里。那时素馨发了如下的愿,在人界与天界的画布上描绘出具足所有特征的善女人形象:

  一、  愿我在今后的每一世里生活都无忧无虑;

  二、  愿每个人都像喜爱茉莉花那般地喜爱我;

  三、  愿我的名字叫作素馨。

  佛陀到达将军家里之后,当他们要供养正餐前的汤给佛陀时,佛陀以手盖住钵口,说已经有人供养奶粥给他了。那时,携带素馨的金色碗的在家男居士以碗中的奶粥供养佛陀,并且逐一地供养诸比丘。他如此尽情地给予每一位尊者奶粥,结果奶粥足以供给佛陀及十万位比丘食用。这项奇迹乃是由于素馨坚强的行善意志所造成。佛陀与僧团用过奶粥之后,将军就供养他们丰盛美味的食物。餐后将军问奶粥是谁供养的。知道答案之后,将军对素馨的勇气深感佩服,就邀请她到自己家里来,后来就娶她为自己的夫人。从那时开始,每一世她的名字都叫作素馨,而且在每一世她出生的时候都有茉莉花飘聚下来,堆积高达膝盖。

  在最后一世,她出生为憍萨罗国王的女儿,波斯匿王子的姊妹。在她七岁的时候,佛陀第一次来到舍卫城。在供养祇园精舍那一天,她和五百位与自己同一天出生的女伴带着花瓶与花来供养佛陀。听完佛陀的开示后,她证得须陀洹果。她是佛陀的卓越优婆夷弟子当中的一位。有一天,她与五百位皇家少女坐着五百辆皇家马车去拜访佛陀,请问佛陀她们布施的功效。佛陀的回答涉及业果的多样化,因此我想简要地解释如下:

  她问佛陀说:假设有信心、戒行与智能都同样卓越的两位弟子,其中一位作布施,另一位则不作布施,他们之间会有怎样的差异?佛陀回答说:无论他们再投生于天界或人界,曾作布施的那个人在寿命、容貌、安乐、荣誉与力量方面都会超过另一个人。即使在更后来世,当他们都出家加入僧团时,他们之间还是有差异。此差异一直到他们都成为阿罗汉之后才会消失,因为两个人的阿罗汉道智与阿罗汉果智是毫无差异的。这就是佛陀对她所提出问题的回答。

  根据《长老尼偈》(Therigatha),素馨在老年时才出家为比丘尼,因为她必须照顾自己的祖母,所以延迟出家。她的祖母过世之后,她与波斯匿王一起到祇园精舍,她带着小毯与地毯来供养僧团。佛陀对他们开示。听闻开示后她证得阿那含果。她请求出家,并且在佛陀说完偈颂之后证得阿罗汉果。

  听完上述这些故事之后,希望大家都了解到:由于过去世所造业的差异,所以众生有种种差异;而业的差异根源于无明、爱、取的差异。因此以无明、爱、取的多样化为根源,产生业的多样化;业的多样化则造成众生的多样化。从究竟谛的角度来看,众生就是五取蕴。总共有过去、未来与现在、内与外、粗与细、劣与优、远与近的十一种五取蕴。

  善巧的画者造成美好的五取蕴;拙劣的画者造成丑恶的五取蕴。无论美好或丑恶、低劣或高尚,它们都是无常(anicca)、苦(dukkha)、无我(anatta)的。因此佛陀在第二部《皮带束缚经》中如此开示:

  「诸比丘,正如一个画家或油漆匠使用染料、虫胶或郁金粉、靛色或茜草色在已经磨光的平板、墙壁或画布上描绘出具足所有特征的男人或女人形像。同样地,诸比丘,当未曾闻法的凡夫造成某物时,他只造成色,只造成受,只造成想,只造成行,只造成识。」

  佛陀接着问说:

  「你们认为如何,诸比丘,色是恒常的还是无常的?」

  「无常的,世尊。」

  「既然是无常的,那么它是苦的,还是乐的呢?」

  「苦的,世尊。」

  「既然它是无常的、苦的、变化不定的,那么,如此地看待它是否适当:『这是我的;这是我;这是我的自我』?

  「当然不适当,世尊。」

  「受是恒常的还是无常的?……想是恒常的还是无常的?……行是恒常的还是无常的?……识是恒常的还是无常的?……」

  由这些问答当中,我们可以了知五取蕴都是无常、苦、无我的。不应将它们看成是「我的」、「我」或「我的自我」。接着佛陀教导观禅的修行方法如下:

  「因此,诸比丘,对于一切的色,不论是过去的、现在的或未来的,内在的或外在的,粗的或细的,低劣的或高尚的,远的或近的,都应当以智慧如实地如此看待它们:『这不是我的;这不是我;这不是我的自我。』

  对于一切的受……一切的想……一切的行……对于一切的识,不论是过去的、现在的或未来的,内在的或外在的,粗的或细的,低劣的或高尚的,远的或近的,都应当以智慧如实地如此看待它们:『这不是我的;这不是我;这不是我的自我。』

  诸比丘,具备如此的认知之后,善学的圣弟子对色厌患、对受厌患、对想、对行、对识厌患。如此厌患之后,他远离欲染。远离欲染之后,他得到解脱。得到解脱之后,生起了如此的智慧:『我已经得到解脱。』他了解:『生已灭尽,梵行已立,应作皆办,不受后有。』」

  彻底灭除身见与其它一切烦恼之道

  我们已经讨论过如何观照十一种五取蕴;十一种五取蕴就是苦谛。我们也讨论过如何观照缘起;缘起就是集谛。苦谛法与集谛法是行法,是观禅的目标(所缘)。它们空无常、空无乐、空无我。若想照见它们为空,就必须交替反复地观照它们为无常、苦、无我。我想引用佛陀回答莫伽罗阇(Mogharaja)的话来进一步肯定上述的陈述:

  莫伽罗阇是跋婆梨(Bavari)派来亲近佛陀的十六名弟子之一。跋婆梨曾经担任波斯匿王的国师,后来他太老了,无法亲自来见佛陀,所以派遣弟子来跟随佛陀学习。莫伽罗阇请问佛陀说:如何看待五取蕴世间才能脱离死亡?佛陀回答说:

  Subbato lokam avekkhasu, Mogharaja sada sato.

  Attanuditthim uhacca, evam maccutaro siya.

  Evam lokam avakkhantam, maccuraja na passati.

  意即:

  「莫伽罗阇,应当看待十一种五取蕴的世间为空无常、空无乐、空无我。必须经常保持如此的正念。若能如此观照五取蕴世间,就能借着舍弃我见而脱离死亡的魔掌。死亡之神无法看见如此看待世间的人。」

  这是佛陀的回答。因此当禅修者观照行法的三相,照见它们为空无常、空无乐、空无我时,他的观智就会提升,而且渐渐能舍弃对行法的怖畏与欢喜。他对行法的态度变得冷淡与中立,不将它们看成「我」、「我的」或「自我」,就像一个已经与妻子离婚的男人对妻子的态度变得冷淡一样。

  假使一个男人娶了一个美丽、可爱、迷人的妻子。他如胶似漆地深爱自己的妻子,乃至难以忍受与她片刻分离。如此,当他见到自己的妻子与其它男人站在一起、或谈话或说笑时,他会感到生气、不高兴与心神不安。可是后来,当他愈来愈发现妻子的许多缺点时,他感到愈来愈厌烦,而想要舍离妻子。最后他与妻子离婚,而不再将妻子认为是「他的」。从那时候开始,无论他见到以前的妻子与任何人做任何行为,他都不会再感到生气、不高兴或心神不安,而只会感到冷淡与中立。同样地,当禅修者一再地观照行法的无常、苦、无我三相之后,就会想要舍离一切的行法,因为他见到行法中没有什么能被执取为「我」、「我的」或「自我」。他舍离对行法的怖畏与欢喜,对行法的态度变得冷淡与中立。

  当他如此知见时,他的心从三有(欲有、色有、无色有)退缩、退撤、退却,不再向外执取三有。他的心中建立起中舍或厌离。就像稍微倾斜的莲叶上的水滴会退缩、退撤、退却,而不会向外分布;同样地,禅修者的心从三有退缩、退撤、退却。

  正如家禽的羽毛或筋腱的破片被丢入火中时会退缩、退撤、退却,而不会自外扩展;同样地,禅修者的心从三有退缩、退撤、退却。他的心中建立起中舍或厌离。如此,他生起了行舍智。

  如果他的观智知见涅盘(永恒的安乐)为寂静,则该智慧不再注意一切行法的生起,而只会投入于涅盘。然而,如果他的观智还未知见涅盘,就会一再地取行法为目标,持续地观照其三相。如此不断地观照,当五根成熟时,他的观智就能投入涅盘。

  所有四种圣道智都知见涅盘。第一种圣道智(Sotapattimaggabana须陀洹道智)彻底无余地灭除身见与怀疑。第二种圣道智(sakadagamimaggabana斯陀含道智)削弱贪欲与瞋恨的力量。第三种圣道智(anagamimaggabana阿那含道智)彻底无余地灭除瞋恨与欲界的贪欲。第四种圣道智(arahattamaggabana阿罗汉道智)彻底无余地灭除对色界与无色界的一切执着、昏沉与睡眠、骄慢、掉举及无明。

  若要成为须陀洹圣者,就必须观照行法为空无常、空无乐、空无我。若要成为斯陀含圣者、阿那含圣者或阿罗汉圣者,也同样必须如此观照。

  如果禅修者能够逐步地以四种圣道智知见涅盘,他必定能借着舍弃我见而脱离死亡的魔掌。死亡之神无法看见如此看待世间的人。这就是彻底灭除身见与其它一切烦恼之道。

  愿大家尽快了悟佛法!

  愿大家尽快断除诸漏!

  愿大家尽快证得涅盘!

----------------------------------------------------------------------------------------------------------------

更多帕奥禅师佛学内容

-----------------------------------------------------------------------------------------------------------------

 
 
 
前五篇文章

净界法师:摄大乘论 讲记 第四卷

帕奥禅师:转正法轮 八、问答类编

净界法师:摄大乘论 讲记 第五卷

净界法师:摄大乘论 讲记 第六卷

净界法师:摄大乘论 讲记 第七卷

 

后五篇文章

白话文:佛教经典 佛说睒子经

净界法师:摄大乘论 讲记 第五十八卷

净界法师:摄大乘论 讲记 第五十七卷

白话文:佛教经典 摩邓女经

净界法师:摄大乘论 讲记 第五十六卷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