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 禅宗 | 密宗 | 成实宗 | 地论宗 | 法相宗 | 华严宗 | 律宗 | 南传 | 涅盘宗 | 毗昙宗 | 三论宗 | 摄论宗 | 天台宗 | 综论 | 其它 | 护持 |
净界法师:阿弥陀佛四十八愿导读(8-1) |
 
净界法师:阿弥陀佛四十八愿导读(8-1)
乙二、净土法门之特色 法藏比丘发了这四十八大愿以后,这个愿望开始创造在法界的时候,对大乘佛法到底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当这个愿望成立以后,后世众生在修学圣道的时候,其实深受这四十八愿的影响,所以就开始产生很多的判教出来,首先我们看最早的龙树菩萨的判教,有难行道跟易行道,我们先把这二道念一遍: 惟靠自力,勤修戒定慧,于无量劫,捍劳 好,在整个把心力跟佛力判教的最早最早的祖师就是「龙树菩萨」,龙树菩萨是在佛灭度七百年以后,他在《十住毗婆沙论》的〈易行品〉(T26,20a)提出一个易行道跟难行道的概念, 他说:我们每一个菩萨的成佛之道,其实是有二道的差别,一个是难、一个是易的差别。 什么叫「难」呢?假设你选择的道路是「惟靠自力」,你修学过程当中,完全仰仗你心灵的力量:持「戒」对治你身口的过失,禅「定」对治你的散乱,智「慧」对治你心中的颠倒,这个时候你完全拒绝存在法界当中这种本愿的功德、完全不要,你也不礼拜他、也不赞叹他、也不观想他。 这样子经过「无量劫」的时间,用你内心的力量,来面对你无始的业力,过去所造的杀盗YIN妄,你自己一个人去承当,这个过程只有四个字可以形容,「捍劳忍苦」,「次第」的去「破」除三界的爱见烦恼,也破除界外的「无明」烦恼,也破除了「尘沙惑」,尘沙惑就是法执,通界内界外的,慢慢的「竖出三界」,「为难行历劫修证,是道」,因为你要单独的面对你的业力,当然这个困难度就特别的高。 第二个选择,你怎么办呢?「仰赖佛力」,你一方面修戒定慧,把心灵的力量加强起来,一方面拜佛、念佛、忆念佛陀,「执持」佛陀的圣「号」,当然就「得」到「佛」陀的感应,这个时候你就能够在感应当中,不退转于无上菩提,而且能够很快的「成」就佛道,这个叫做「易行道」。 这个难易当中包括了二个差别:第一个是时间上的差别,龙树菩萨说这个难行道的时间是久、苦的,而易行道是速、超的。也就是说当你选择完全靠心力的时候,你的菩萨道肯定花的时间会比别人多; 第二个、你选择难行道还有一个问题,在空间上有险、堕的问题,一个脚没有踩好,很容易就堕落到深坑里面去了,有危险、堕落的障碍,就是我们讲「很容易退失菩提心」。 龙树菩萨举一个譬喻说:我们从这个地方要到目的地,你有二个选择:第一个、你走陆道步行,「我用走的」,可以,但是很辛苦;第二个、水道乘船,这就比较容易。 这个地方我们要讲一个问题就是说,龙树菩萨当初提出难行道、易行道的时候,跟我们现在的净土法门是有二点差别的:第一个、他讲的仰仗佛力,这个地方的佛没有单指阿弥陀佛,是十方诸佛菩萨,只要法界当中已经成就的──药师佛、阿閦毗佛……,都可以,你都可以忆念他的圣号,启动他的力量来帮助你; 第二个、在龙树菩萨的概念当中,并没有求生净土的概念,他只是说「仰仗佛力,在生命当中保持我们菩提心的善根,来破除我们的遮障」,所以在这个时候,龙树菩萨难行道、易行道的概念,并没有说是念阿弥陀佛,也没有求生净土的概念。 这是一个最早的判教,就是开始思考「我们是不是应该把存在法界当中的佛力引进来」,也就是说我们身为一个菩萨,我们没有必要单独的面对业障,我们没有这个必要,你有更好的选择,因为你拒绝佛力,对你没有帮助嘛。 所以蕅益大师说:修行人你要理智,修行人不能意气用事,因为你意气用事,你选择一条比较难走的路,其实吃亏的还是自己,所以我们研究教理,你可以怎么样? 你还没走之前,「欲知山上路,须问过来人」,你要怎么走要先规划好。那这个菩萨道真的有困难跟容易的差别,有这个差别。那这个是我们最早一个心力跟佛力的判教。 ││ 于娑婆世界,但凭自力,断惑证理, 好,我们把它解释一下。到了这个「道绰大师」的时候,就正式的成熟了,把难行道跟易行道的判教,转成了「圣道」跟「净土」的概念,也就是说把往生净土的思想放进去了。 他说:假设你是在「娑婆世界」来修学菩萨道,「但凭自力,断惑证理,入圣得果」,这叫「圣道门」;假设你「称念」阿弥陀佛的「名号」,仰仗弥陀「本愿」的加持,「往生」西方「净土」而「入圣得果」,这叫「净土门」。 那么从难行道、易行道到圣道门、净土门,其实这个转变有二位菩萨是值得我们说明的:第一个是天亲菩萨。 龙树菩萨是在佛灭度后七百年出世,天亲菩萨是在佛陀灭度后九百年出世,只差了二百年,天亲菩萨应该看过龙树菩萨的《十住毗婆沙论》(T26,20a-),他就把难行道跟易行道升华到一种往生的概念,他做了一个《往生论》。 在《往生论》的〈序分〉当中,他提到一句话说:「世尊我一心,归命尽十方,无碍光如来,愿生安乐国」[1]。他这个时候就已经把往生的因果概念提出来,他说往生的正因就是「世尊我一心,归命尽十方」,他提出一个人要成就净土的因地,就是「一心归命」。 那他一心归命的目的是干什么呢?「愿生安乐国」。他认为这个所谓的难易,应该把求生净土的概念放进去。他到这个后面的颂文,把「一心归命」分成五门,说我们怎么样达到「一心归命」呢? 包括礼拜、赞叹、作愿、观察、回向。就是你今天要归命阿弥陀佛,你要不断身业的礼拜,口业的赞叹,称念他的圣号,第三个心中不断的忆念。 这个礼拜、赞叹、作愿是成就奢摩他的止,安定内心,这个观察门是修毘钵舍那,你要不断的去忆念极乐世界的功德庄严,规划你未来的远景,观察门是成就毘钵舍那的智慧; 最后回向,你希望法界众生同时求生净土,这个回向是修大悲。以这个禅定、智慧、大悲的三个法门,完成一心归命而愿生安乐国。所以在最早的祖师当中,把求生净土的概念提出来的是天亲菩萨,这个是我们第一个注意的。
----------------------------------------------------------------------------------------------------------------- 更多净界法师佛学内容推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