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 禅宗 | 密宗 | 成实宗 | 地论宗 | 法相宗 | 华严宗 | 律宗 | 南传 | 涅盘宗 | 毗昙宗 | 三论宗 | 摄论宗 | 天台宗 | 综论 | 其它 | 护持 |
索达吉堪布:《藏传净土法》讲记 第八十四课 |
 
索达吉堪布:《藏传净土法》讲记 第八十四课
在十种殊胜善业中,前面已经讲了救护他命和布施,今天讲第三个——持戒。 持戒: 所谓的持戒,一般是指守持居士戒以上的别解脱戒,但在此处而言,则是指不但不邪YIN,还要守持梵净行。 守持清净的戒律非常重要。《中观四百论》云:“尸罗生善趣,正见得涅槃。”如果没有守持清净的戒律,连善趣的身份都得不到,更何况说获得解脱呢?佛法进入再弘期以来,法王如意宝曾向僧众提出佛教的三大要点:清净戒律是佛法的基础,闻思修行是佛法的精髓,弘法利生是佛法的结果。现在看来,这三点的确是归纳一切佛法精要的金刚语。所以不管在家人还是出家人,都应该精进持戒,最起码要守持一分以上的戒律。 《亲友书》中说:“戒如动静之大地,一切功德之根本。”戒律就像大地一样,如果没有大地,万物都不能生存,如果一个人相续中连一分戒律都不具足,要想转生善趣或者获得解脱也是非常困难的。因此每个人都要根据自己的情况受持相应的戒律:如果自己的烦恼比较轻微,可以选择受持出家戒;如果不能这样,也可以受持在家居士戒。总之,通过智慧抉择后,至少要选择一条以上的戒律终生守护。如果没有戒律的所依,虽然你在世时行持了一些善法,可是临终时有没有不堕恶趣的把握也很难说。那个时候也许你会后悔莫及,就像《正法念处经》中所说的那样:“若不护戒,临终悔恨,故应持戒,守护莫犯。” 得到戒体之后,就要全力以赴、如护眼目般认真持戒,一点学处都不能违犯。以YIN戒来说,在家人不能行邪YIN,出家人不要说不能作不净行,甚至以贪心眼看、手触女人都是不允许的。这些要求看似过于严格,但对于真正希求解脱的人来说,完全是可以做到的。下面看一则守护戒律的公案。 《毗奈耶经》中记载,迦叶尊者出家前是婆罗门之子涅珠达,而金色比丘尼是萨迦婆罗门之女妙贤。虽然他们有出家的善根,对世俗的成家生子非常厌烦,但在父母逼迫下不得已举行了婚礼。婚前他们立下盟誓:父母之教不可违抗,在婚礼上我们暂时手拉手,但以后我们绝不再互相接触。立下盟誓后,他们在十二年中虽然朝夕相处,但彼此甚至连贪恋之心都没有生过,更不用说作不净行了。他们真正是知道守戒功德与贪欲过患的具慧正士。 尽管父母让他们同床共寝,但他们却没有一起睡,而是各自修行善法。每天晚上,一个人睡的时候,另一个人就站着,就这样轮流休息。当时涅珠达对妙贤说:“女人睡眠比较多,初夜和后夜你睡,我中夜稍微睡一会儿就行了。”有一次,妙贤入睡时手臂伸出床外,帝释天为了观察他们的心是否清净,变成一条毒蛇缠在妙贤的手臂上。涅珠达见后,用一把扇子挑那条蛇,结果不小心触到妙贤的手。妙贤惊醒后说:“你干什么,是不是碰到我的身体了?不要违背誓言!不要违背誓言!”涅珠达说:“我不是想碰你,你的手臂被毒蛇缠住了,为了保护你,我用扇柄去挑毒蛇。”妙贤说:“宁可被毒蛇所咬,我也不愿与异性接触。被毒蛇咬只会舍弃今生的生命,如果染上异性之毒,则会永沉轮回感受痛苦。”他们就是这样守持清净的戒律。 后来他们都出了家,涅珠达成为释迦牟尼佛的法太子,即头陀第一的迦叶尊者,妙贤也证得阿罗汉果,即金色比丘尼。 作为欲界众生,两个年轻的异性住在一起这么长时间,要守持清净戒律确实很不容易。为什么他们能做到这样呢?一方面是他们具有强烈的出离心,由于出离心特别强烈,所以对世间的欲乐没有任何兴趣;另一方面是因为他们前世的发愿力所致。 《毗奈耶经》中记载:以前在一个聚落里有一个农夫,他每天早上到地里务农,中午的时候妻子给他送饭。有一天,妻子去送饭,在森林中见到一位庄严的独觉。见到圣者的庄严身相,她久久不能离去,一直以欢喜心瞻视不已。 现在有些人寻找上师就是这样,他们不以经论为标准,只是看一些表面现象。有的人说:“我的上师太好了,因为他给了我一串念珠。”好像上师的法相就是给一串念珠。还有的人说:“这位上师很了不起,因为他经常微笑,所以我一定要依止他,要把身口意都供养他。”有很多诸如此类的可笑说法。 农夫看中午已经过了,妻子还没有送饭来,就去找自己的妻子。最后他在森林中见到妻子跟一位独觉在一起,农夫未经观察就生气地说:“你不给我送饭,却在这里(和他)做非法之事。”独觉心里很清楚,农夫这样诽谤自己会造下严重的罪业,对他生起了怜悯之心。于是他犹如鹅王一样飞到空中,上身出火,下身流水,显示种种神变。农夫见后深生惭愧,像大树一样倒在地上,虔诚地合掌顶礼独觉,并忏悔说:“我起恶念,皆由欲心,愿我二人,生生常得,少诸欲染。”那个农夫就是后来的迦叶尊者,农夫的妻子就是金色比丘尼。因为当时发了这样的愿,所以今生他们虽然在一起生活了十二年,但是没有做任何不清净的行为。 现在有些人烦恼特别炽盛,内心一旦燃起贪嗔痴的熊熊烈火,要用对治之水当下扑灭有一定的困难,这些人去朝拜神山或者遇到上师三宝等殊胜对境时,也应该像农夫那样发一些清净的善愿:愿我生生世世烦恼微薄,愿生生世世出家并守持清净戒律,愿早日从轮回中得到解脱,等等。 看了上面的公案,世上确实有这么高尚的人。不管古代还是现代,也不管印度、汉地还是藏地,都有很多戒律一尘不染、内外清白、犹如莲花般的好修行人,我们应该追随他们的足迹。 近代禅宗大德虚云老和尚也有类似的示现。《虚云老和尚年谱》中记载:虚老刚生下来时是一个肉球,母亲看到后当时就吓死了。第二天有一个卖药翁来到他家,破开肉球得到一个男孩,这个孩子就由庶母王氏抚养。十四岁时,他对尘世生起了厌离心,产生了出家修道之念。十七岁时,他偷偷跑出去出家,结果半路上被家人抓了回来。为了打消他出家的念头,父亲给他娶了两房妻子,一个是田小姐,一个是谭小姐。在和两个妻子共同生活的两年里,虚老没有任何染污的行为,还教化两个妻子信仰了佛教。十九岁时,虚老终于逃离了俗家,到鼓山涌泉寺出家为僧,临行前留下一首《皮袋歌》[65]。又过了几年,虚老的父亲去世了,两个妻子也都出家为尼。几十年后,一个比丘尼已经去世了,另一个比丘尼还没有放弃对虚老的执著,她给虚老写了一封信,但虚老看后根本不为所动。当然那时虚老已经开悟了,所以更不可能有染污心了[66]。 从很多大德的传记可以看出,只有守持清净戒律才能利益众生。正因为如此,法王如意宝才提出“清净戒律是佛法的基础”。不管是弘扬佛法的高僧大德,还是独自修行的修行人,都不能缺少了清净戒律这个基础。因此我们一方面要随喜他人持戒的功德,另一方面自己也要守持清净的戒律。 末法时代,许多人刚开始出家时的发心都很清净,可是时间一长则不同了:在遇到持戒的违缘时,有些人因为前世的发愿比较殊胜,即生的正知正念也比较强,所以修行能够善始善终;而有些人因为前世的业力现前,再加上即生的烦恼炽盛,在内外因缘的夹攻下,结果修行出了问题。总之,在出家人中有各种情况。但不管别人怎么样,作为希求解脱的修行人,我们自己一定要守持清净的戒律,尤其是要经常提醒自己认真持戒。这一点非常重要。 现在有些寺院的出家人确实不太重视戒律,只是满足于形象上的出家,至于出家后要守护什么戒条、奉行什么威仪,则从来不去关心。这种现象在个别地方比较严重。这样的人是没法获得解脱的。大家一定要记住:对于真正想获得解脱的人来说,清净的戒律绝对是不可缺少的! 此处所谓的持戒,主要是从邪YIN的违品而言的。对在家人来说,就是要以自妻为满足,断除一切邪YIN。现在很多人行为不如法,这种人最终只会自食其果。佛经中对此说得很清楚:“自妻不生足,好YIN他妇女,是人无惭愧,常被世呵责。现在未来世,受苦及打缚,舍身生地狱,受苦常无乐。” 真正观察起来,YIN欲确实没有任何好处,它只会折磨人,不仅耗时间、耗精力、耗钱财,而且会因此而感受各种强烈的痛苦。因此,看破世间的恩爱,抛弃低级的欲乐,走上出家之路,这的确是一种明智的选择。如果有些人实在没有出家的因缘,也应该过离欲清净的修行生活,这也是非常有必要的。 作为出家人,更要远离一切YIN欲,如果出家后还贪爱女人、不守戒律,这种人就像黄豺狼一样,不仅不能称为佛陀的追随者,还会对佛教带来不良影响。如颂云:“伪装释迦子,犹如黄豺狼。”有些人就是这样,表面上身披袈裟,可是一点出离心都没有,更谈不上如理如法修行,这种人出家确实没有任何意义。 如今是烦恼炽盛的浊世,要守持清净的戒律非常困难,也正因为如此,现在持戒的功德也更大。佛经中说,在清净刹土或者圆满劫时,即便百千万劫守持圆满的戒律,也不如末法时代半天守持一条戒律的功德大。《三摩地王经》中也说,在恒河沙大劫中,以无数珍宝供养无量佛陀,这个功德当然不可思议,但远远比不上末法时代守持一条戒律的功德。 有些人说:“一切都是心造的,形象上的东西有也可以,没有也可以,诸如皈依、出家、受戒,这些我是不在乎的。”还有些人经常奢谈禅宗和密法的高深法语,如“心就是佛、佛就是心”,以此为自己的放逸行为开脱。这些人应该好好观察一下:如果你的相续中遍满贪嗔痴等自相的烦恼,并非嘴上说的那样处于光明智慧的境界,那你自欺欺人又有什么用呢?还不如老老实实地守持戒律。 在《长阿含经》中,世尊宣说了持戒的五种功德:“一者诸有所求,辄得如愿。二者所有财产,增益无损。三者所往之处,众人敬爱。四者好名善誉,周闻天下。五者身坏命终,必生天上。”我们都是相信因果的人,看了这个教证,应该认识到持戒的重要性。 在持戒的过程中,从自身来说,连一分学处都不能轻视,应该认认真真地守护;从他人来说,即使别人守持一分学处,自己都应该诚心随喜。喇荣五明佛学院聚集了成千上万的僧众,如果你用不清净的眼光去看,肯定会看到有些人行为不如法,有些人很调皮,似乎每一个人都有过患;但如果你以清净的眼光去看,他们毕竟都是出家人,相续中或多或少都有戒体,这样一想,自然就能生起随喜心。其实随喜心随时随地都可以生起。比如在一个大城市,每逢节假日有许多信众前往寺院,这些人至少对佛陀或者善法有一分向往之心,这样的善心也是值得随喜的。 从有些高僧大德的教言来看,守持清净的戒律比表面上的广闻博学重要得多。以前蒋扬钦哲旺波尊者对一位修行人说:“人死的时候,再多的学问都派不上用场,唯有持戒和修行的功德才能带往后世,唯有这种功德才对生生世世有利益。”后来那位修行人说,这是他一生中听到的最甚深的教言。 要想真正持戒,必须有看破世间的境界。当然每个人看破世间的程度不尽相同,有些人完全看破了,有些人部分地看破了。在座的有些人以前对世间的贪恋特别大,学佛后有了很大的进步:以前天天看电视、看电影,经常做邪YIN、杀生等不如法的行为,现在则彻底断除了这些恶行,只不过暂时没办法完全丢下家庭和工作,所以不得不以在家身份修行。这也是一种看破放下的境界,各位佛友应该随喜他们,也要向他们学习。如果能看破世间,在此基础上守持戒律、坚持修行,即使你没有大彻大悟的境界,也没有在虚空中飞来飞去的神通,但在值遇难逢难遇的佛法之时,这也是极其可贵的。 《三宝感应要略录》中记载:以前罽宾国有两位比丘,一个人受持律藏,另一个人受持论藏。一天晚上,有一个天人前来礼拜持律比丘,但没有礼拜持论比丘。连续一个多月都是如此。持论比丘对此心怀忿恨。天人呵责他说:“戒律能开人天善道和涅槃大道,所以天人都尊重受持律藏者,你不应该对此生恶心。”从那以后,持论比丘也精勤受持律藏,后来两位比丘都获得了初果。 如果在持戒的基础上,再有一个甚深的见解,那不管在寂静的深山修行,还是在繁华的城市弘法利生,肯定都会获得成功。如果这两者中缺了一者,那不管自己修行还是弘法利生,恐怕都不会成功。所以各位道友首先要以戒律守护自相续,然后以菩提心或者证悟的智慧饶益众生。 对于在家男女来说,甚至受持一天的八关斋戒也有极大的功德,只要能严格守护学处,会轻易获得转生天界等功德[67]。现在汉地和藏地有很多上师在弘扬八关斋戒,希望各位佛友精进受持。 持戒有极大功德,反过来说破戒也有极大过患,甚至破一分学处,都将感受苦乐交替的果报。佛经中记载,以前有一个贫穷的婆罗门,看到给孤独长者经常向比丘和受八关斋戒的居士供斋,于是他也受了八关斋戒。有一天他到了一个山村,夜幕降临时借宿在一个婆罗门家中。主人叫他用餐,他说:“我受了八关斋戒,午后不能进食。”主人说:“你如果不吃就不要住在我家里。”他听后很害怕,就说:“不要紧,虽然我受了斋戒,但吃一顿饭是无所谓的。”于是他吃了晚饭。本来,以受八关斋戒的功德,他死后可以转生到三十三天,但因为破了一分斋戒,结果他转生到四大天王的天界中,并被取恶名为“破斋戒天子”,受用、威光也远逊于其他天人,他为此经常感到羞愧难当。 这个婆罗门只是破了一条学处,但转生天界后也感受了相应的果报,可见破戒的体性就是恶法,必定会像服毒一样感受不快乐的果报。所以大家持戒时务必要小心谨慎。《诸法集要经》云:“一切有为法,皆从因缘起,未见无恶因,而受于苦报。”意思是说,一切有为法都是依靠因缘产生的,从来没有见过没有恶因而感受苦报之事,只要有了恶因,就必定会出现恶果。有些人因为肉眼暂时看不到果报,就认为干坏事没有果报,这是不信因果的邪见。实际上,只要在阿赖耶上种下了恶因,迟早都会感受苦果。所以,相信因果的人对于感受痛苦并不是很害怕,他们认为这是在消往昔的恶业,而对于造苦因则特别害怕。 再看一则破戒的公案。以前有一位业障深重的老妇女,她受了三天斋戒。第一天她吃了少量食物;第二天她喝了水;第三天她认真地守持了斋戒。因为一天认真持戒的功德,她死后转生为一个国王的太子;因为一天吃了食物,这个太子面目丑陋;因为一天喝了水,他心绪起伏不定,犹如疯子一样。 在上述公案中,持戒的功德和破戒的过患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大家要重视持戒,受戒后一定要努力守持净戒。 说实语: 即不但不说妄语,而且在此基础上说真实可靠的语言。 《大方等大集经·宝女品》中说:“菩萨摩诃萨有三种实。何等为三?一者不诳诸佛,二者不诳己身,三者不诳众生。”也就是说,所谓的实语就是不欺骗诸佛、不欺骗自己、不欺骗一切众生。此经又云:“菩萨实者,凡所言说,口意相称。”所谓实语,就是口中所说的话和内心的想法相称。 如果心里装一套,口中说另一套,这种口是心非之徒就是狡诈者。所以说实语非常重要,大家应该尽量断除妄语,甚至开玩笑都不要说妄语。如果一个人常说妄语,他念的咒语不会灵验;如果一个人恒时说实语,他念咒作加持会有不共的效果,最终还能成就谛实语。因此道友们今后要说实语,这对自他都有很大意义。 《正法念处经》云:“甘露及毒药,皆在人舌中,实语成甘露,妄言则为毒。”人们喜爱的甘露以及厌恶的毒药都在自己的舌头上——实语就是甘露,妄语就是毒药。到底是要甘露还是毒药,这完全取决于我们自己的选择。 学习这些道理后,大家要认识到妄语的过患和实语的功德。很多人以前都有说妄语的习惯,甚至开玩笑或者没必要时也要欺骗别人,这样做确实很不好。《大智度论》中说:“实语第一戒,实语升天梯,实语小而大,妄语入地狱。”讲得很清楚:实语是转生天界之因,说实语看似为小事,其实它的功德非常大;反之,妄语看似为小事,可是过患却极大,是堕入地狱的因。现在很多人觉得:我很会吹牛,我特别会骗人,我好聪明啊!实际上,欺骗别人就是欺骗自己,终有一天会伤害到自己。 不过有些佛经中说,如果不分时间和场合,在任何情况下都原原本本地说实话,这也很难了解佛陀的密意。在特殊情况下,适当说一些方便语也是开许的,如果任何方便语都不能说,有时候也会遇到一些麻烦。当然,什么情况下能说方便语,什么情况下不能说,只有具智慧者才知道,没有智慧的人很难抉择,所以在这个问题上大家还是谨慎为妙。 《因缘品》中说:“实语如甘露,实语乃无上,住于实义法,佛说为诚实。”实语就像甘露一样,实语在世间是最无上的,如果我们的心安住于诚实的状态,口中所说的话也会真实,佛说这样的人是诚实之人。这种人不仅今生能得到别人的信任,生生世世人们都会相信他。 在现实中可以发现,有些人虽然说了很多话,可是别人都不相信,而有些人说的话虽然不多,却非常有分量。为什么会这样呢?原因就在于他们的语言存在真实和虚妄之别——诚实之人宛如纯金一样,是众人的信任、欢喜之处;而不诚实之人不会得到他人的信任,只会遭到人们的厌恶和唾弃。 在座的各位都是佛教徒,自己的言行应该与世间人有所不同,如果以前有不诚实的毛病,今后应该尽量改正。对有心人来说,通过一次学习就能断除从前的恶习。有些大德依止上师的时间并不长,有些依止了六七年,有些依止了十来年,可是通过短期的依止,一生也发生了质的改变。我们也要成为这样的好修行人。 化怨: 不但不说离间语,而且说和合语化解怨恨。如果不是为了地位、财富或者名声,而是以好心化解他人的怨恨,平息战争和冲突,这样做有极大的功德。这是随喜的一大要诀(即应该随喜这种善行)。 有些人认为,别人发生矛盾或者冲突时,自己最好不要卷入其中,否则会难以自拔,给自己带来很多麻烦。所以很多人不愿意多管闲事,只想当老好人。其实,作为发菩提心的菩萨,这样的心态不是很好。当身边有人发生矛盾时,如果自己有能力却不管,这会犯菩萨戒。所以大家不要怕麻烦,应该想办法化解他人的矛盾。 在藏地,如果家族发生仇杀或者村落发生冲突,很多出家人都不辞辛劳地调解[68]。这样做确实很有必要。今后见到不和时,我们一定要尽量调解。很多人以前都没有这样做,旁边的人一直在吵架、打架,明明自己有能力化解,可是却一笑置之,根本不管,这样很不好。 《梁皇宝忏》中说:“菩萨摩诃萨,救苦为资粮,解怨为要行,不舍众生,忍苦为本。”因此对大乘菩萨来说,化解怨恨是一种非常重要的修行。在《增一阿含经》中,世尊在宣说了长生太子的公案后,以偈颂总结道:“无斗无有诤,慈心愍一切,无患于一切,诸佛所叹誉。”我觉得这个教证非常好,诸佛所赞叹的就是没有诤斗、没有怨恨,所以当我们身边出现诤斗和怨恨时,作为发了菩提心的大乘行者,一定要以慈悲心去化解矛盾,不要让人们因为不和、摩擦而感受痛苦。 我看过一则新闻:某地有一个八十多岁的老人,当地人都说他多管闲事,但这个老人心地很好,只要见到有人不和,就主动去化解,多年以来一直如此。这个老人不一定有菩提心,但他的行为确实值得大乘行者学习。 作为一个修行人,如果总是考虑自己不要惹麻烦,自己要当一个好人,不肯为众生付出一点行动,这就落入声闻乘的修行了。因为声闻乘行者希求的就是避免烦恼,只要保护好自己的相续就够了。不过声闻乘也有两种:一种是发心比较小的,这种人不会帮助众生;另一种是发心比较大的,这种人会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众生。所以,如果有些大乘修行人从来不肯帮助众生,那就连有些声闻乘行者都不如了。 如果我们天天在诸佛菩萨面前说:“我发了无上菩提心,我已经成了佛子,成了菩萨摩诃萨。”在众人面前也经常说:“我是学习大乘佛法的”、“我是参禅的”、“我是修密的”、“我是证悟者”……听起来非常不错,可是在实际行动中却一直维护自己,所有的心念都是:别人会不会说我啊?我这样出头露面会不会遭受损失?……这种人怎么算大乘修行人呢? 如果一个人对自己考虑得过多,很多利益众生的大门会对他关闭。当然,如果一个人对自己的修行一点都不考虑,这种无所谓的态度也不一定很好。但在利益众生和自己承受损失这两者之间,如果要做一个选择,那我们应该选择利益众生。在这个过程中,哪怕自己再累、再苦,别人四处散布自己的谣言,我们都要坚持以慈悲心去利益众生。 化解矛盾是许多佛经中的要求。《大般涅槃经》中说:“不和合众,能令和合。”《正法念处经》也说:“亲朋与好友,相互不和睦,何人极调解,转生于天界。”看到这些教证,大家应该知道今后该如何做了吧。 我经常有这样的想法:不管是两个人还是两个团体,只要相互发生了矛盾,双方肯定都非常痛苦。如果能化解他们的矛盾,最起码双方当天晚上会睡得很安详,仅此也有很大功德,更何况从此以后双方再不会冤冤相报,所以化解矛盾确实非常有必要。 对大乘佛教徒来说,不管遇到任何众生,只要能让他们获得快乐,这就是我们唯一的目标,所以化解纠纷是菩萨理所应当的行为。今后大家不要再想:唉,又要管这个,又要管那个,真是太麻烦了!以前我也做过很多化解矛盾的事情,在做事情的过程中,很多人都不理解:“你们出家人参与这些没必要吧?你们好好念经、坐禅就够了,如果你们参与世间的事,那成什么样子了?”这种说法是不对的。如果参与坏事当然不好,出家人本来应该好好修行,如果上网吧或者到一些不清净的场合,这样肯定是不好的;如果是为了利益众生,参与一些世间的事情完全是可以的,即使别人不理解也无所谓。总之,只要对众生有利,我们就应该放手去做。
---------------------------------------------------------------------------------------------------------------- 更多索达吉堪布佛学内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