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资料形态】硕博文库|中国台湾 【文献属性】[台湾]南华大学,生死学研究所2002年度,硕士学位论文 【出版年代】2003年 【文章标题】佛典语言的诠释学问题──以观诠教的建构 【英文标题】The Hermeneutical Problems in The Language of Buddhist Texts──The Construction of Interpreting Teaching through Contemplation 【文章作者】王兴焕 【指导教师】释慧开 【文章页数】206页 -------------------------------------------------------------------------------- 【中文关键词】佛学|诠释|诠释学|方法|方法论|高达美 【英文关键词】Buddhology ; Interpretation ; Hermeneutic ; 【中文摘要】本文讨论佛典语言的诠释学问题。透过海德格存有学所揭橥开显的真理观、高达美哲学诠释学论述理解如何可能,对符应真理观、逻各斯中心、联系动词式命题的思考进行批判。当真理或意义不再是传统所预期的先在、客观、完整、封闭时,吾人如何面对宗教性的佛典语言?如何可能解释佛典语言?本文的目的在于:以哲学诠释学为基础反省,建构一种动态的佛典语言诠释原则,笔者名之为“以观诠教”。 从哲学诠释学对理解如何可能的反省,本文对“主体─客体”二分的诠释学态度进行批判,主张真理或意义是动态的开显过程。佛典语言的意义及其所标示的真理,既非客观存在于释迦的意图或文本自身,亦非源自于理解者主观的赋予。佛典的意义如同一切存有──存有只在理解者的存有网络中如其所是地开显而为存有,所以佛典的意义及其所标示的真理,只存在于某个正在进行的理解事件中,由理解者与文本因辩证而开显,是正在进行着的生产。 在这种诠释学反省下,意义或真理必须是非客观性、非本质性、非普遍性、非封闭性、非单一性,如何可能有佛典的诠释原则?本文批判了以联系动词式命题进行的佛典诠释,朴素而静态的“释迦说什么(What)”不足以构成思考的力量与佛教哲学的生命;由联系动词之外的运动──对“释迦对谁说╱谁听释迦说(To Who╱Whom)”、“释迦为何说(Why)”、“释迦说如何做(How)”进行讨论,才足以开显动态、非客观、非本质的“释迦说什么”。这就是本文所建构的“以观诠教”。 以观诠教的基调是将佛典语言视为“为了达到解脱目的所对机施设的观行指南”,建构于释迦说法的目的性、般若智荡相遣执的功能性、天台智顗判教所彰显的对机实践性。在目的性方面,以《中阿含经》释迦不答十四无记为主线,再以《法华经》的开显总说释迦说法本怀,而后以《大智度论》的四悉檀因缘别明释迦说法目的,凸显释迦是为了引导解脱的观行而言说。在功能性方面,以《大品般若经》、《中论》为主,以狄立希的新教原则、傅伟勋所提倡“一切佛教语辞只具功能性意义,决无实体性意义”为辅,论述佛典语言只是观行的指南。在对机实践性方面,选择智顗的教相判释,让佛典语言的目的性与功能性落实于对机实践中。以观诠教在目的性──四悉檀、功能性──空有四门、对机实践性──化法四教的交错中,具体形成六十四门诠释原则。佛典语言在此原则下,成为对机施设的目的性与功能性语言,彻底避免了本质性、客观性、普遍性的危机。 -------------------------------------------------------------------------------- 【论文目次】 第壹章、绪论 1 第一节、研究动机 1 一、什么是真理? 1 二、文本的意义或真理 4 三、佛典诠释的反省 (一)对符应的真理观的批判 10 1、宗教真理与客观性 10 2、文本真理与客观性 11 3、真理在哪儿? 12 (二)诠释问题的提出 13 (三)二种语言观的区别 18 第二节、研究目的 20 一、佛教诠释活动的层次 20 二、二个诠释学问题 23 第三节、研究原则 29 一、方法与原则之辨 29 二、本文的研究原则 32 第四节、研究范围与研究步骤 33 一、研究范围 33 二、研究步骤 35 第贰章、诠释的基础反省──不同理解的必然性 36 第一节、意义在何处?──诠释学立场的分类 36 一、主观主义的诠释学立场 38 (一)说明 38 (二)评论 40 二、客观文本主义的诠释学立场 41 (一)说明 41 (二)评论 43 三、客观历史主义的诠释学立场 46 (一)说明 46 (二)评论 46 四、辩证诠释学立场 50 (一)说明 50 (二)评论 54 第二节、佛典意义的决定 57 一、释迦说法内容的意义 57 二、“经典”与“诠释经典的著作”内容的意义 60 三、佛教谛理的开放性 61 第三节、结前启后 63 第参章、建构“以观诠教”的诠释原则(Ⅰ)──从释迦说法意图论佛典语言的目的性 64 第一节、因作者意图所引发的诠释学立场问题 64 一、作者的类型 65 (一)真实作者的意图 66 (二)暗含作者的意图 66 二、本文的作者意图 67 第二节、从释迦说法意图论佛典语言的目的性 68 一、对十四无记的默然 68 二、总论释迦说法意图──一佛乘 70 三、别明释迦说法目的──四悉檀 75 四、佛典语言的目的性 76 第肆章、建构“以观诠教”的诠释原则(Ⅱ)──从般若智论佛典语言的功能性 77 第一节、《大品般若经》的要旨──不坏假名而说诸法实相 77 第二节、龙树中观学派的遮诠 89 第三节、从傅伟勋的功能说论教相为观行指南 84 第四节、信仰是终极关怀的态度──论狄立希的“新教原则” 89 第五节、“语言是存有的开显”与“语言是存有的符应”二种语言观的分辨 95 一、语言是存有的符应 96 (一)简介 96 1、柏拉图式的逻各斯中心论 96 2、结构主义式的逻各斯中心论──语言是表达的工具 97 (二)批判 98 二、“佛典语言的功能性意义”的“指─月”关系100 第六节、功能性的四门 101 第伍章、建构“以观诠教”的原则(Ⅲ)──从教相判释论佛典语言的对机实践性 104 第一节、教义差异之0所以与教相判释之必要 104 一、教义差异之所以 104 二、教相判释之必要 104 第二节、古今判教系统概述 105 一、经典本身所透露的判教讯息 105 二、印度论师的教相判释 109 三、中国学者的教相判释 111 第三节、教相判释的检讨 133 一、判教对象的反省 133 二、判教设准的反省 139 (一)判教设准与判教的关系 139 (二)唯识宗、华严宗、天台宗的判教设准及其判教 141 1、唯识宗的判教设准及其判教──以窥基三教八宗为代表 141 2、华严宗的判教设准及其判教──以法藏五教为代表146 3、天台宗的判教设准及其判教──以智顗四化法为代表 150 (1)《法华经》的圆教规模 150 (2)智顗对圆教的设准 151 (3)简别本体论 156 (4)化法四教 158 第四节、释迦说法的对机实践性──四化法 163 第陆章、以观诠教的具体化与举例操作 166 第一节、以观诠教的具体化 166 一、六十四入道之门 166 二、以观诠教的特色 172 第二节、举例操作:关于《大乘起信论》本体论争议的评议 175 一、译本 175 二、《起信论》的思想争议 175 三、以观诠教的诠释操作 185 第柒章、结论 192 第一节、以观诠教的诠释学定位 192 第二节、以观诠教对佛教诠释的价值 194 第三节、当代佛教诠释学的展望 196 参考文献 199 -------------------------------------------------------------------------------- 【参考文献】 壹、参考书目 一、佛学类 提婆译,《中阿含经》,T1 佛陀耶舍、竺佛念译,《长阿含经》,T1 提婆译,《增壹阿含经》,T2 竺大力、康孟详译,《修行本起经》,T3 玄奘译,《大般若波罗蜜多经》,T8 鸠摩罗什译,《摩诃般若波罗蜜经》,T8 鸠摩罗什译,《仁王般若波罗蜜经》,T8 鸠摩罗什译,《金刚般若波罗蜜经》,T8 鸠摩罗什译,《妙法莲华经》,T9 佛驮跋陀罗译,六十卷《大方广佛华严经》,T9 实叉难陀译,八十卷《大方广佛华严经》,T10 菩提流志译,《大宝积经》,T11 昙无谶译,北本《大般涅盘经》,T12 慧严等人整理,南本《大般涅盘经》,T12 鸠摩罗什译,《维摩诘所说经》,T14 那连提黎耶舍译,《月灯三昧经》,T15 求那跋陀罗译,《楞伽阿跋多罗宝经》,T16 菩提流支译,《入楞伽经》,T16 玄奘译,《解深密经》,T16 般若流支译,《正法念处经》,T17 佛陀多罗译,《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T17 波剌蜜帝译,《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T19 竺佛念译,《菩萨璎珞本业经》,T24 龙树,鸠摩罗什译,《中论》,T30 龙树,鸠摩罗什译,《大智度论》,T25 龙树,鸠摩罗什译,《十住毘婆沙论》,T26 无着,玄奘译,《大乘阿毘达磨集论》,T31 世亲,菩提流支译,《十地经论》,T26 世亲,玄奘译,《摄大乘论本》,T31 世亲,玄奘译,《唯识三十论颂》,T31 世亲,玄奘译,《大乘百法明门论》,T31 诃梨跋摩,鸠摩罗什译,《成实论》,T32 真谛译,《大乘起信论》,T32 玄奘译,《阿毘达磨大毘婆沙论》,T27 法云,《法华经义记》,T33 智顗,《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T46 智顗,《妙法莲华经玄义》,T33 智顗,《妙法莲华经文句》,T34 智顗,《摩诃止观》,T46 智顗,《四教义》,T46 灌顶,《观心论疏》,T46 湛然,《法华玄义释签》,T33 湛然,《法华文句记》,T34 知礼,《观音玄义》,T34 智旭,《教观纲宗》,T46 谛观,《天台四教仪》,T46 净影慧远,《大乘义章》,T44 吉藏,《法华玄论》,T34 吉藏,《法华游意》,T34 吉藏,《胜鬘宝窟》,T37 吉藏,《净名玄论》,T38 吉藏,《中观论疏》,T42 吉藏,《大乘玄论》,T45 吉藏,《三论玄义》,T45 元康,《肇论疏》,T45 杜顺,《华严五教止观》,T45 法藏,《大乘起信论义记》,T44 法藏,《华严经探玄记》,T35 法藏,《华严一乘教义分齐章》,T45 法藏,《修华严奥旨妄尽还原观》,T45 法藏,《华严游心法界记》,T45 澄观,《大方广佛华严经疏》,T35 宗密,《原人论》,T45 宗密,《禅源诸诠集都序》,T48 窥基,《大乘法苑义林章》,T45 窥基,《成唯识论述记》,T45 窥基,《大乘百法明门论解》,T44 昙旷,《大乘起信论广释》,T85 师子,《折疑论》,T52 法经,《众经目录》,T55 道宣,《大唐内典录》,T55 刘虬,《无量义经序》,T9 竺道生,《妙法莲花经疏》,卍续150 惠均,《四论玄义》,卍续74 莲华生,徐进夫译,1995,《西藏度亡经》,北京:宗教文化 智旭,1989,《法华会义》,收于《蕅益大师全集》册9,台北:佛教 智旭,1989,《大乘百法明门论直解》,收于《蕅益大师全集》册15,台北:佛教 安藤俊雄,1996,《天台学根本思想とその展开》,京都:田中雅博 柳田圣山,吴汝钧译,1995,《中国禅思想史》,台北:台湾商务 静修,1986,《教观纲宗科释》,台南:湛然寺 印顺,1992,《如来藏之研究》,新竹:正闻 印顺,1998,《中观论颂讲记》,新竹:正闻 印顺,1998,《印度佛教史》,新竹:正闻 印顺,2000,《成佛之道》,新竹:正闻 熊十力,1972,《新唯识论》,台北:乐天 牟宗三,1997,《佛性与般若》,台北:学生 牟宗三,1983,《心体与性体》,台北:正中 傅伟勋,1990,《从创造的诠释学到大乘佛学》,台北:东大 傅伟勋,1994,《死亡的尊严与生命的尊严》,台北:正中 傅伟勋,1998,《学问的生命与生命的学问》,台北:正中 李志夫,1997,《妙法莲华经玄义研究》,台北:中华佛教文献编撰社 蔡耀明,2001,《般若波罗蜜多教学与严净佛土》,南投:正观 尤惠贞,1993,《天台宗性具圆教之研究》,台北:文津 林镇国,1999,《空性与现代性》,台北:立绪 韩廷杰,1991,《三论玄义校释》,台北:文津 程恭让,2000,《欧阳竟无佛学思想研究》,台北:新文丰 吴聪敏,《大乘起信论义记提要》 二、文哲类 Kant,韦卓民译,1964,《判断力批判》,北京:商务 Heidegger, M. ,王庆节、陈嘉映译,1994,《存有与时间》,台北:桂冠 Gadamer, Hans-Georg,洪汉鼎译,1999,《真理与方法──哲学诠释学的基本特征》,台北:时报 Gadamer, Hans-Georg,洪汉鼎译,1995,《真理与方法──补充和索引》,台北:时报 Palmer, R. E. ,严平译,1997,《诠释学》,台北:桂冠 洪汉鼎,2002,《诠释学史》,台北:桂冠 Foucaul, M. , translated by Hurley, R. 1990,“The History of Sexuality” (volume2), New York: Random House Tillich, P., 1975,“Dynamics of Faith”, New York: Harper&Row Tillich, P. ,鲁燕萍译,1994,《信仰的动力》,台北:桂冠 Piaget J.,倪达生、王琳译,1984,《结构主义》,北京:商务 Cohan S.&Shires, L. M.,张方译,1997,《讲故事──对叙事虚构作品的理论分析》,台北:骆驼 Saussure口述,Bally&Sechehaye编,高名凯译,1985,《普通语言学教程》,北京:商务,台北:弘文馆翻印 Magliola, R.,王岳川、兰菲译,1992,《文艺现象学》,北京:文化艺术 沈清松,1987,《物理之后──形上学的发展》,台北:牛顿 蔡铮云,2001,《从现象学到后现代》,台北:五南 杨大春,1997,《后结构主义》,台北:扬智 张京媛等译,1994,《文学批评术语》,香港:牛津 李醒尘,2000,《西方美学史教程》,台北:淑馨 方珊,1999,《形式主义文论》,山东:教育 锺嵘着,王叔岷笺证,1992,《锺嵘诗品笺证稿》,台北:中研院中国文哲所 胡亚敏,1994,《叙事学》,武汉:华中师范大学 贰、期刊论文 一、佛学类 梁启超,1978,《大乘起信论考证》,《大乘起信论与楞严经考辨》,“现代佛教学术丛刊”册56,台北:大乘文化 汤用彤,1978,《论中国佛教无十宗》,《中国佛教的特质与宗派》,“现代佛教学术丛刊”册31,台北:大乘文化 黄忏华,1979,《南三北七教判之说》,《天台宗之判教与发展》,“现代佛教学术丛刊”册56,台北:大乘文化 黄忏华,1984,《道生》,《中国佛教人物与制度》,“现代佛学大系”册25,台北:弥勒 太虚,1980,《我怎样判摄一切佛法》,《太虚大师全书》册2,台北:太虚大师全书影印委员会 太虚,1980,《佛法总抉择谈》,《太虚大师全书》册9,台北:太虚大师全书影印委员会 欧阳渐,1976,《释教训》,《欧阳大师遗集》册1,台北:新文丰 欧阳渐,1976,《辨唯识法相》,《欧阳大师遗集》册2,台北:新文丰 欧阳渐,1976,《与章行严书》,《欧阳大师遗集》册2,台北:新文丰 欧阳渐,1978,《抉择五法谈正智》,《大乘起信论与楞严经考辨》,“现代佛教学术丛刊”册56,台北:大乘文化 欧阳渐,1998,《杨仁山居士传》,收于蔡日新《中国佛教复兴之父:杨仁山居士评传》,台北:圆明 唐君毅,1978,《华严宗之判教论》,《中国佛教的特质与宗派》,“现代佛教学术丛刊”册31,台北:大乘文化 印顺,1979,《世亲的年代》,《唯识学的论师与论典》,“现代佛教学术丛刊”册96,台北:大乘 印顺,1998,《读“大乘三系概观”以后》,《无诤之辩》,台北:正闻 印顺,1978,《唯识学探源》,《唯识学的发展与传承》,“现代佛教学术丛刊”册24,台北:大乘 吕澄,1978,《华严宗》,《中国佛教的特质与宗派》,“现代佛教学术丛刊”册31,台北:大乘文化 吕澄,1991,《大乘起信论考证》,《吕澄佛学论着选集》册1,济南:齐鲁书社 吕澄,1991,《起信与楞伽》,《吕澄佛学论着选集》册1,济南:齐鲁书社 吕澄,1991,《大乘起信论考证》,《吕澄佛学论着选集》册1,济南:齐鲁书社 吕澄,1991,《观行与转依》,《吕澄佛学论着选集》册3,,济南:齐鲁书社 吕澄,1991,《试论中国佛学有关心性的基本思想》,《吕澄佛学论着选集》册3,济南:齐鲁书社 吕澄,1978,《起信与禅──对于大乘起信论历来的探讨》,《大乘起信论与楞严经考辨》,“现代佛教学术丛刊”册56 王恩洋,1978,《大乘起信论料简》,《大乘起信论与楞严经考辨》,“现代佛教学术丛刊”册56 傅伟勋,1996,《佛学、西学与当代新儒家──宏观的哲学考察》,“儒学与现代世界”国际研讨会,台北:中研院中国文哲所筹备处 冯耀明,1997,《佛理、禅悟与逻辑》,《逻辑思想与语言哲学》,台北:学生 何建兴,2002M,《“不可说”的吊诡》,第三届比较哲学学术研讨会,嘉义:南华大学哲学研究所 王兴焕,2001,《天台别圆教的形上学立场》,第十二届佛学论文联合发表会,嘉义:南华大学宗教学研究所 王兴焕,2001,《以天台观法论教法的建立》,天台学第四届学术研讨会,台北:华梵大学东方人文思想研究所 王兴焕,2002,《以观诠教──论佛典语言的诠释》,第十三届佛学论文联合发表会,台北:慧炬佛学会 二、文哲类 Hick, J., 1989, “Religion and Reality”, in An Interpretation of Religion, Yale University Foucaul, M., 1993, “What is an author?”, in Language, conter-memory, practice, Cornell University Betti, E. ,洪汉鼎译,1999,《作为精神科学一般方法论的诠释学》,《揭谛》第二期,嘉义:南华大学哲学研究所 Magliola, R. ,李正治译,1991,《螽斯翼上之釉:现象学的批评》,《当代文学理论》,台北:合森 林维杰,2002,《万物之理与文章之理:朱熹哲学中形上学与诠释学的关连》,《揭谛》第四期,嘉义:南华大学哲学研究所 林维杰,2003,《主观与客观解释──徐复观文史论述中的诠释学面向》,“当代儒学与西方文化”国际研讨会,台北:中研院中国文哲所 林维杰,未发表,《理解的条件性──高达美对理解条件的说明》 潘德荣,2002,《伽达默尔的哲学遗产》,《二十一世纪》双月刊,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 曾庆豹,1994,《《存有与时间》的语言观》,《哲学杂志》第10期,台北:业强 黎慕娴,2003,《叙事的时间性探讨──艺术符号间的对话》,《第三届文学符号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嘉义:南华大学文学研究所 参、工具书 丁福保,1992,《佛学大辞典》,台北:新文丰 2000,《佛光大辞典》[光盘版],台湾:佛光 2001,《哲学大辞典》,上海:上海辞书 2002,《剑桥哲学辞典》,台北:猫头鹰 梅光羲,1994,《相宗纲要》,台北:新文丰 圆瀞,《教乘法数》,台中:荣富文化基金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