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禅并重”可否演化为“商禅并重”?之一 |
 
目前寺院通过商业渠道发展经济,已经是很普遍的现象了,但经商在当今寺院的建设、乃至于佛教的发展上占有多大比重,能否可以和务农一样,将其与修行并重,既保障了寺院的生存发展,又有利于修行,从而担负起续佛慧命的时代责任?佛教界的法师与学者就这一问题发表了看法: 一、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副研究员凯朝博士:浅析"农禅并重"的传统禅修与现今的"商禅并重"的根本区别 历史上的中国佛教提出的“农禅并重”的传统禅修与现今佛教界一部分人提倡的“商禅并重”或“工禅并重”的意义和目的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问题。佛教传到中国的最初时期,应该说,应属是以农业主体经济模式为主的国家,是自给自足模式的自然经济,出家僧侣隐居森山老林,远离世俗社会的一个修持道场,所以说,僧侣如果不自己丰衣足食的话,谈不上学佛行佛,坐禅念佛念咒了,释尊也从来没说过,出家为僧后,立刻就摆脱远离吃喝衣食住行,也需要持久地如法修持之后,方可渐渐觉悟脱离烦恼障和所知障等恶业,成就福德资粮和智慧资粮等善业,究竟成佛。以往,高僧大德提出的“农禅并重”的修持方法方式结合当时的情况,是应机入世的具体表现。 可是现在与过去历史背景,社会条件有了根本性的区别,时代发展的这么快,交通各个方面非常便利,如今的人们基本上解决了温饱问题,大家到佛家寺院来的目的主要是需要佛教的精神食粮,现今的佛教僧侣用不着经商,用不着务农,作为出家僧人,把精力主要放在修持方面,严修经藏,僧像僧样、寺像寺样;以佛教的六波罗蜜之一的法布施(财布施、法布施、慈布施、无畏布施)给与善男善女以及企业家商人们足够的精神食粮;善男善女们又以物质财力方面的布施做佛教寺院的经济后盾,佛教提倡,众缘合和、互相依赖生存,就像台湾星云大师讲的五个指头一样,五个指头加在一起成为拳头。世人做事,只是社会需求不同分工不同而已。无论做什么,只要勇猛精进,人人皆可成佛离苦得乐;乘愿再来,普度众生。 藏传佛教高僧兰仁巴大师说过:“凡能起到佛的作用者就是佛,这些上师(法师)从事佛的事业,起到了佛的作用,因而就是佛。那么佛的历史使命和责任是什么呢?佛的主要历史使命就是向能够度化的众生施教善道。上师承担了这样的历史使命,起到了佛一样的责任心,因此,上师就是佛。” 二、台湾辅仁大学宗教学系郑志明教授:准备好了吗? 佛教讲动机而不论结果,为何要“农禅并重”?为修行与弘法则可,为谋生则不可,若只是农作意义不大,若不修行则有背佛法。同样地“工禅并重”或“商禅并重”的动机与目的何在?为了修行与弘法有必要从事工商行为吗?工商行为与弘法有必然关系吗?若有则可为,若只是为了谋生或募集钱财,或者动机不单纯,那都是违背佛法的行为。 现代社会真正的问题是过度的世俗化,佛教不能只为了投合世俗的需求而忽略了自身的神圣需求。工商行为原本就是极度世俗化的行为,在投入的过程中若缺乏修行的意志,很容易丧失自身的神圣性,完全走向世俗化的社会。若修行者想经由工商的行为来获得弘法的经济资源,先衡量自己的发心是否纯粹,再思考自己是否有足够的生命修持,可以抗拒世俗的引诱。还有从事工商行为能否有助于对信众的开导与启示呢?是否有碍于自身的修行与弘法呢? 佛法是没有绝对,没有一定可以,也没有一定不可以,有佛法则可以,没佛法则不可以。若在心态上与方法上都准备好了,一切都从佛法出发,那么工禅并重与商禅并重有何不可以。问题是真的准备好了吗?能否契合佛法真义,又能引领现代工商行为转向神圣性的弘法布道呢?这需要两方面的准备,在佛法上扩充工商活动的理论体系,在另方面在工商活动提升佛法的实践体系。若这两方面都尚末成熟,还是不要冒然为之。 三、江苏省苏州市太仓双凤寺住持、太仓同觉寺住持曙提法师:谈"农禅并重"是否应演化为"商禅并重" 对“农禅并重”是否应演化为“商禅并重”这一问题,个人认为:一、农禅并重的产生 农禅并重也好,商禅并重也好,都是在不同的社会形态下所产生的。比如农禅并重,在佛教最初传入中国的时候,不独是禅宗,实际上当时绝大多数的高僧都是聚集在山林里面修行布道的,或独居、或三或五、乃至千百。一方面由于战乱的原因,百姓颠沛流离,无法供养僧人;另一方面,中国的传统文化也并不能完全认同佛教托钵乞食的习惯,于是佛教的高僧们开始提倡“自给自足”的在生活中修行的方式,直到唐代的百丈禅师,才正式提出“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农禅并重的修行准则,并沿用至今。 农禅并重的提出,最初是为了解决吃饭温饱的问题的,后来慢慢发展成为一种修行的方式,比如不仅仅打坐是参禅,下田劳作,乃至吃饭穿衣都是在参禅,所谓“行亦禅,坐亦禅,语默动静体安然”,事实证明后来还是有不少的禅师就是在农禅的过程中开悟的。所以,农禅的核心在禅不在农。 当然了,百丈禅师在最初提出“农禅并重”的时候是被同时代的佛教界的许多人批评为外道的。不得不提的是:农禅并重的形成,不仅改变了佛教在印度托钵乞食的传统,而且还产生了佛教后来的大部分的资生事业,随着僧人的增多,寺院的规模越来越大,产生了比如属于寺院的田产(到宋朝后期很多寺院的田产已经是相当的可观了),寺院的法物流通(生产或者流通香烛、法器)等等,由此可见,这时候的农禅,已经不是原始意义上的农禅了,但是这个时候还是有禅的,个人甚至以为,这样的形势是否可以算“寺院商业化”的雏形呢? 二、佛教商业化的产生 佛教商业化并不是今天才产生的,如上文讲到的田产等(现代社会不存在),已经逐步成为寺院的经济来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了。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宗教政策的落实,许多寺院逐渐恢复,但是恢复的同时相关部门也为寺院的建设和管理定下了一个原则:自给自养。通俗的讲,就是自己想办法养活自己。所以,恢复宗教最初的十年,佛教寺院的建设,基本上都是靠出家人自己想办法,动脑筋来筹措资金的,在这种情况下,有很多大和尚是靠自身的德行来感召人天一起护持的,当然也不免会有一些法师,通过商业运作,或者借助商业运作来恢复寺院的。我觉得这两种情况同样值得敬佩,毕竟不是为个人。到90年代初期,佛教开始兴旺起来,于是有人又看到了商机,提出了一个口号“宗教搭台、经济唱戏”,于是各地大批的围绕着宗教活动场所的景区、名山相继出现,各场所收取门票也是这个时候兴起的,这在当时,无疑为地方经济文化旅游业发展的确是带来了许许多多的收益的,当然了,佛教也在这个时候得到了真正的繁荣发展,同时也引起了很多的争议,这样的情况,一直持续到现在,直到大家更多的关注到僧团的素质教育,文化教育,道风教育了。综上所述,佛教商业化的形成不是简单的人们所认为的少数人,或者几件事就能形成的,用佛法的一句话:“众缘和合”。 三、对于商禅并重这个说法,个人以为第一,理论上是对的,因为,禅是不离生活的,商也是生活之一。但是怎么样在生活中体现禅,这却不是那么容易做到的。换而言之,商和禅怎么样才能做到并重,才能既不背离佛家本怀,保持禅者风骨,又能实现商机呢?个人以为,台湾的某些道场很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譬如:慈济功德会的系统里面,也有很多的资生事业,也有很多的商业行为,可是慈济展现在世人面前的更多的是慈悲济世,关怀世间的情怀,这其实恰恰是禅者在生活中的活泼体现,人们并没有因为慈济参与种种的活动而非议,反而更加的认同他们,慈济也因此在全球的影响逐步扩大,其余的如佛光山、法鼓山等等也是如此,个人以为,这恰恰做到了商禅并重,从教内出发,商禅并重关键在禅,而不在商,这和文化产业,产业文化是同一个道理,你有文化了,自然会形成产业,你有佛法了,自然也会带来经济效益。反过来说,如果一味地围绕如何推广自己的产品,冠上“禅”、“佛”名头,追求其商品本身的价值,则反而舍本逐末,且容易授人以柄,成为众人争议的焦点,所以个人以为,佛教本身就是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完善自身,竖立禅风,自然会有人觅宝而来,如果有一天,佛教的道场给人的感觉就是一个商场,我想佛教本身也就没有了市场,既然是商业,那么谁都能做,何必要你和尚来呢?我们的资源就是禅,我们的宝藏也是禅,我们的商机更是禅!因此,商禅本来不二,然而还是请以禅为重吧!
佛教寺院“农禅并重”是否应演化为“商禅并重”,针对这一问题,个人觉得必要依据佛陀“以法为师、以戒为师”有关僧伽清净活命的戒律,提出“以禅为重,内修外弘,勿舍本逐末”的一己之见,以此供养一切如法修行的僧伽大众,令佛教正法久住。 关于原始佛教僧伽如法生存的问题,我们从大乘佛教经典如《金刚经》中“尔时,世尊,食时、著衣、持钵,入舍卫大城乞食”得知佛陀以及佛教僧伽为维持物质的色身而每天入城托钵乞食,这就是两千五百多年前,佛教僧伽沿袭印度沙门托钵制风俗,以三衣一钵,日中一食,严持净戒所进行的如法修道生活模式。因为托钵乞食,出家众就没有了经济上的问题。然而,佛法自印度传人中国后,因为托钵制的生活方式与中国传统文化不相契合,而依靠托钵为生的佛教僧众的日常生活就成了大问题。 佛教为了适应中国传统文化,更为了内修的生存与外弘的发展,唐代百丈怀海禅师(720~814)自立禅院,制订清规,率众修持,实行僧团之农禅生活。他倡导:“一日不作,一日不食”,于是中国佛教寺院无不以奉行“农禅并重”为自养的修道生活方式,这是中国禅宗史上划时代之功绩。既然,“农禅并重”已经成为中国佛教的优良传统而沿袭至今,当然就有它存在的理由。如今,随着世界性经济大潮的滚滚洪流,佛教寺院为了自养也不得不受到经济大潮的冲击。目前,汉传佛教寺院通过商业渠道发展寺院经济,自给自足已经是很普遍的现象了。 佛教作为世界性宗教之一,以净化人心、促进社会和谐、从事社会多种公益事业的宗教性职能而自利、利他。寺院作为民众宗教信仰的中心,其主要功能就是以佛陀的教法为民众提供精神食粮,发挥佛教净化人心的宗教性职能。这么和谐、安定、净化人心的宗教活动场所,怎么能够让一些不懂佛陀教义的人在此出卖佛法和任意改变其宗教用途,而把它变成个人市侩经营赚钱的阵地呢?不错,在经济大潮的冲击下,很多寺院以生存为理由,在香火已经长盛不衰的事实面前,还是觉得经济效益不够好,千方百计用尽心机去算计民众有限的腰包,改变佛教“礼敬佛陀“的信仰,一味的“向钱致敬”拜钱为师,却置佛陀“僧伽不得贩卖、经营”的戒律于不顾,舍本逐末,与教法背道而驰。更有人从中淡化佛教寺院的宗教功能而转化为“经济挂帅”,还美其名曰:“商禅并重”或者“工商并重”。这哪里是为了简单的禅修生活,完全是自己的贪欲心过重,以佛法为借口,不知戒律为何物而人心不足蛇吞象的俗知俗见。这种拜金主义式的“商禅并重”过失之大,一者为佛教戒律所不允许,它会直接导致佛法衰微、变质为社会末流,甚至因为经济问题而给佛教带来法难以及致命性地打击。二者这种重经济而轻戒律之风气为有正见的佛教徒所不为,因为传统以禅为重的修道生活,现在因为经营买卖而严重倾斜,导向以钱挂帅的经济生活。如果僧伽每天一门心思都在钱上打转,不能够安心于出家的内修生活,还奢谈什么禅呢?禅,梵语dhyāna,巴利语jhāna,又作禅那,译作静虑、思惟修、弃恶、功德丛林(以禅为因,能生智慧、神通、四无量心等功德)。 禅就是要一心一意,专著于内修外弘。如果想以禅为借口,大搞经济营生,那不但是侮辱了禅义,更是羞辱了自己。假如哪一个僧人特别喜欢钱,倒不如脱下僧装,去做个爱钱的在家众,何必以禅为借口,歪曲佛陀教义,非法非律却不以为耻呢!诚然,佛教要生存,要发展,却应当是在“以戒为师,以法为师“的基础上,依照国法、依照戒律而行,并不能脱离世间一切善法任意而为。即使是农禅并重的方便形式,也要因时因地而行,千万不能错解佛法的方便,以为方便就可以随随便便把佛教寺院变成自己私人经营赚钱的场所。针对佛教寺院“农禅并重”是否应演化为“商禅并重”的问题,我提出“以禅为重,内修外弘,勿舍本逐末”的个人观点,期望一切有正见的佛弟子,真正理解《法华经》上所说:“正直捨方便,但说无上道”的佛法正义。倘若佛弟子能够严持净戒,真正做到“道心之中有衣食”,僧是如法僧,寺院是如法的寺院,内修外弘,积极推动佛教弘法利生的事业。这样,才是真正发挥佛教净化人心的宗教职能,真正的利济一切众生。最后愿三宝久住人间! 愿正法久住,利益一切苦难中的众生! 愿僧伽如法持戒,内修外弘,普渡一切有缘众生! 澳洲法界佛学会 释行愿二零一零年四月五日于泰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