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心灵教育--以晓云法师禅画的文化意涵为例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心灵教育--以晓云法师禅画的文化意涵为例
  陈娟珠
  华梵大学人文教育研究中心讲师
  一、前言
  华梵大学创办人晓云导师向重视文化、教育,深入佛法,结合生活教育,以文化艺术美育,其有助于净化人心,社会安宁。办学以华梵命名,提倡觉之教育,并以“人文与科技融汇,智慧与慈悲相生”为创校宗旨。法师秉持“艺通乎道,道与艺合”之艺术创作理念。认为提倡东方哲学(儒释道)之治心,智慧慈悲之善法,导正人心,则必从教育文化引领。
  禅,是最高的文化。晓云法师期以禅画艺术,引发潜德幽光,薪传智慧的火炬。其画艺在师承中自求创新,融合儒道佛三家思想,运禅心于画意,我们可由法师作品中体会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之精华,所谓禅画,当然要有禅机,然而只有禅机,不是就会创作禅画,画,是艺术,禅画不只是艺术,而以禅融于艺------“艺通乎道,道与艺合”,艺术贵乎新意,禅画还须贵乎净意,发挥生命之智趣,提升生命之意义,使智慧活现生命中,则画是用,禅是体,体用相彰。晓云法师(当时是游云山)旅德期间,曾有一幅画作,画题“莲花与葡萄”,即是与哲学家海得格Martin Heidegger及天主教几位研究佛教和禅宗的神学教授及久居德国的学者如萧师毅等,谈论之后而完成的。象征东西文化融会的开始,以巩固世界和平的基础。
  晓云法师洞识生活禅机,发人深思的艺术面貌,正是中国人文之美与宗教情操的一种伟大融合,正足以彰显二十世纪,当中西思潮互动交融之际,中国哲人维护与发扬中华文化精神的志业。
  “挹取传统优良文化,创造新进时代之适时教育”,结合人文与科技而融汇发展。“觉之教育”是生命教育,是博雅教育,是自性、本体的圆融,是人文精神的最高发扬。觉性教育是启发觉悟性的人生,觉之教育,是对正知正智的追求,对生命意义的彻然了悟所施的一种教育,觉是启发,觉是自性的通达,豁然开朗的一种境界。
  本文试以晓云法师禅画中的文化意涵说明之:
  晓云法师早年初习画艺时,即亟探讨其中蕴涵之人生哲理,所以重视个人之潜修以开拓画境,故有“艺通乎道、道与艺合”的感通;所以谈师父的画艺,是不能与她的人生修养、佛法禅行的修持分开,因为这正是提供她画艺创作的源头活水。(释仁朗,民国89年)
  晓云法师思考宗教与学术,理论与实践两个层面的融通之道,故分别创作了“恒河之晓”与“寻解”两幅大中堂巨作。前者画面荆棘满布,有一女童身背行囊正汲汲求道于途中;后者画面一片祥和,一女士身穿印度纱丽,瞻望晨曦中的晓月。深感“有宗教而无学术,不明其智;有学术而无宗教情操则不深”。这种心中始终观照的主题,在后来依天台倓虚大师出家,因此由禅法再加天台教观之后,终于体悟“教海同登岸,观澜悟性空”,教观两者乃一体之两面,不可偏废。在近年几幅新作中,如:“我欲遁世无可遁”、“想入深山山未深”更流露以教育耕牛自居,菩萨悲愿的心境;然而,在“华梵校园”作品,似乎把自己入画,与一二随侍弟子徜徉于最心怡的后山新辟的“藏六池”、“话农苑”园地,禅人自得自在之风范又自然地流露无遗。(释仁朗,1990年)
  二、禅与心灵教育
  禅是定,心不摇动,才能启发智慧,安定情绪,当下便有些禅味。“非禅不智,非智不禅”,唯知禅定观照,才能明智。而定是成就一切之功果。可知“制心一处,无事不辨。”有善缘的人皆想要参究人生的意义。释迦牟尼佛六年冥思禅行,觉性开发,从心底流露出来的真智慧,此“内明”真知真见觉性,须要自我训练调摄。天台止观是禅教并弘,解行并进,有经藏禅,般若心经:“行深般若”是禅。故云:“曰止观、曰定慧、曰寂照、曰明静,皆同出而异名也。”但尤赖于修持摄养工夫,修持工夫。修习禅定的实践法,以般若空义,破执,解惑开慧,为善导心识净化。
  “般若将入毕竟空,绝诸戏论,方便将出毕竟空,严土熟生。”(大智度论)
  而为禅观觉照安养。
  若欲明心静虑,当摄养心性于“止”与“观”,定慧力均等庄严。“调身、调心、调息”,善于调摄。自“觉心任运,从一至十不如功力,心住息缘,觉息虚微,心相渐细。”如数息的工夫做得好,“应当放数修随,随息之出入….。”这样的“工夫教工夫”深入禅定。天台六妙门的:“一数二随三止四观五还六净”是最妙好的息定修禅,即使只能习“数”都很受用。
  何名坐禅。此法门中无障无碍.外于一切善恶境界. 心念不起. 名为坐。内见自性不动.名为禅。
  何名禅定。外离相为禅. 内不乱为定。外若著相.内心即乱。外若离相.心即不乱。本性自净自定。只为见境思境即乱. 若见诸境心不乱者.是真定也。外离相即禅.内不乱即定。外禅内定.是为禅 定。(六祖坛经 教授坐禅第四)
  禅定,乃得于勤修般若之“力”。力足,有助明理起行之“德”。二者不可偏。若偏执于一,或有功而无德,或现德而失于功。(内心谦下为功,外行忍让为德)。故以牧牛喻己内学调练,牧牛犹己之心,使明析了了“云何得不坏身语意业”(华严经.净行品),然后可“与众生为依,为趣,为导”。禅,在中国,发展到惠能时代,直指心源,“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妙在简截了当,智愚之分,一念之隔,此禅风之绝唱,直盛千百年。
  “夫入道多途,要而言之,不出二种:一是理入,二是行入”。 “理入者,谓藉教悟宗。深信凡圣含生同一真性,但为客尘妄覆,不能显了。若也舍妄归真,凝住壁观:无自(无)他,凡圣等一,坚住不移,更不随于言教。此即与真理冥符,无有分别,寂然无(为),名之理入”。 “行入者,所谓四行;其余诸行,悉入此行中。何等为四行?一者报怨行,二者随缘行,三者无所求行,四者称法行”。 “云何报怨行?修道行人,若受苦时,当自念言:我从往昔无数劫中,弃本逐末,流浪诸有,多起怨憎,违害无限。今虽无犯,是我宿殃恶业果熟,非天非人所能见与。甘心忍受,都无怨诉。经云:逢苦不忧。何以故?识达本故。此心生时,与理相应。体怨进道,是故说言报怨行”。 “第二随缘行者,众生无我,并缘业所转。苦乐齐受,皆从缘生。若得胜报荣誉等事,是我过去宿因所感。今方得之。缘尽还无,何喜之有?得失从缘,心无增减,喜风不动,冥顺于道,是故说言随缘行”。 “第三无所求行者,世人长迷,处处贪著,名之为求。智者悟真,理将俗反。安心无为,形随运转,万有斯空,无所愿乐。功德黑闇,常相随逐。三界久居,犹如火宅。有身皆苦,谁得而安?了达此处,故于诸有息想无求。经云:有求皆苦,无求乃乐。判知无求真为道行”。 “第四称法行者,性净之理,目(原作“因”)之为法。此理众相斯空,无染无著,无此无彼。经云:法无众生,离众生垢故。法无有我,离我垢故。智者若能信解此理,应当称法而行。法体无悭,于身命财行檀舍施,心无吝惜,达解三空,不倚不著,但为去垢。摄化众生而不取相,此为自利,复能利他,亦能庄严菩提之道。檀度既尔,余度亦然。为除妄想,修行六度而无所行,是为称法行”。 ”是趣入菩提道;道是道路,方法。大乘道不外乎二入:理入是悟理,行入是修行。入道,先要“见道”──悟入谛理。佛法不只是悟了,悟是属于见(理)的,还要本著悟入的见地,从实际生活中,实际事行上去融冶,销除无始来的积习,这叫“修道”。修到究竟圆满,名为“无学道”。‘楞伽经’说:“顿现无所有清净境界”,是顿入的见道。“净除一切众生自心现流”,“是渐非顿”,是修道。经说与“理入”、“行入”的意趣相合。理入,是“藉教悟宗”。宗是‘楞伽经’说的“自宗通”,是自觉圣智的自证,但这要依“教”去悟入的。什么是“藉教”?“深信含生同一真性,但为客尘妄覆,不能显了”:这是如来藏(性)说。依此如来藏教说的深切信解,发起“舍妄归真”的意乐,从“凝住壁观”去下手。“壁观”,从来异说纷纭,‘传灯录’卷三附注说;“为二祖说法,祗教曰;外息诸缘, 内心无喘,心如墙壁,可以入道”
  (大正五一?二一九下)
  《维摩经》云:“系心一处名为止,静极则明,明即慧为观”如果不能止息妄念的根源,则人人本具的自性清净心也就没有法子给显现出来。故云止观法门的修持是返妄归真,就路返家,直指吾人生来本具的佛性。止能得定,观能得慧,定慧不离,才能明心见性;定慧融和,就是止观妙法的深行;能止而观之,静而明之,所以说定慧的修持,就是天台止观妙法的应用。
  三、晓云法师禅画中的文化意涵[1]
  晓云法师藉画艺以写其心志、其意境,尤以在其禅画中更发挥尽致。其禅画多以山水入画,“独上峨嵋写冰雪”为一生最切身经冰雪之奇寒,夜留金顶寺,然彻夜无眠对著火盘取暖,听窗外风声打户,次晨上金顶,望云海茫茫。
  最早的作品当以写于法国,寰宇周行途中(时约四十五岁)的“一探静中消息”。一禅人独坐于画中左下角,左上角有一鸟正展开双翼而飞,右面则一片水墨五彩而成的山崖;三者位置经营恰当,尤以左面大多的留白,充分发挥了“边角”空间艺术微妙之处。
  1.一探静中消息 Tidings in Tranquility (晓云法师,1952年)
  悟唯一“静”字可通佛国,唯“静”到“净”可了生死。故第一应参究“静”境常住,不失不散,静至扰而不动,真静时,自然“内净”境成。
  息一切尘劳,妄想已净尽,自然妙用繁兴,故曰“般若繁兴大用”(般若净尽虚融故), 然而实相之妙义,不易了知,故先从“静”至“净”的化法,使普为大众得味法味而渐入融贯之境,则“静”之一字,儒道二家,皆言之亦深,因思惟“知静”之乐、之益,庶几“觉之教化”也能普为大众得其门而入矣。“静”思,熟识静与人生之切身大事因缘。
  禅,华言静虑,佛从静中成正觉,万物静观皆自得,静为动之本。写要高飞,必静敛双翅以便举扬。亦由静而净也。禅定,静虑,去恶,澄心工夫,即净也,“心净则国土净”,净,须由静而致之。故止观初门:“息诸缘虑,凝变真心,觉心身混然”,进而心慧开发,安心净虑,自性禅也。生,不从外入…………般若者,唐言智慧也,一切处所,一切时中,念念不愚,常行智慧,即是般若行,一念愚,即般若绝,一念智,即般若生。
  自此画后,此类作品非常丰富,如:“月轮图”、“澄潭月色”、“云暖独行时”、“般若亭中参半偈”、“道人倚仗看云归”、“壁上空悬未扣钟”,及“夜静水寒鱼不饵”等不一而足。禅画禅境浑然一体,与观赏者顿生空灵之境,更令有心人有如面对禅机藉以参究一番。
  (释仁朗,民国89年)
  除了山水之外,…还兼写有君子之风的竹与大丈夫气魄的松、更多写代表禅行坚忍精神的梅、与喻佛法妙的莲华等之题材,例如写松竹则题“与我为友”喻加上画者自己则为松竹梅三友之意。写莲则题“妙法如莲华”、“华开莲现”、“华落莲成”等。至于写梅的画作则更多,画题也更引人入胜。如:“忽将鼻孔冲开”,喻禅人参透意境之超脱根尘不相应了。“才有梅花便不同”、“不经一番寒彻骨,焉得梅花扑鼻香”喻禅人禅行禅境非得自偶然,而是经过真修实练的工夫。(释仁朗,民国89年)
  2. 君子之风 Gentlemans air
  凌霄气节
  画竹喻君子之高风亮节。另有画题不可居无竹,心不可不虚,虚则义理来居,心虚如竹,有节有度 (晓云法师,民国78年)。
  3别有洞天 Sailing to the paradise of wisdom
  一洞水深云静处,别开天地者人间。
  天地寥廓为自渡者别有洞天。自渡己而渡人,此又天地中之大天地也。
  昔年旅法京之作
  4到头终是一堆泥To dust, you shall return. (晓云法师,1957年)。
  弯弯壶嘴似蛾眉,手做泥壶为阿谁,随手捏来随手碎,到头终是一堆泥。
  水月楼主奥马诗意 丁酉时客法京
  佛说诸法如幻以示世人(看)破,则知成往坏空为诸因缘地,波斯古诗哲奥马珈音之鲁拜集,处世出世间之超世语,西海古文化之源,悟生死玄机,亦见其一面矣。
  5月轮图 The moon (晓云法师,1970年)
  如天河之不息,似孤月以常轮。诗云千江有水千江月月轮也,悟妙谛融通法尔宛然日用云为常在妙中
  开出宽敞空灵的精神领域,实是极之需要。
  我佛有言如皎月  照人烦恼作清凉
  就是能见到皎月,如果目而不视,虽有皎月,亦不曾一见,那人的烦恼亦不得自在清凉。人们
  为现今时代物欲蒙昧,不易见到皎月,故须指月之引导,心体之安顿,心灵的自然清凉。
  6参究大事 To give up is to die ; to raise ,to live. (晓云法师,1976年)
  放下是死提起是生,今晨晓雾窗前,世尊座下结跏趺坐活然涌现,以后,愈参愈明,愈明愈契,那是般若堂中止静参究大事之讯息,故云:小悟无数,我知之矣。
  放下是死提起是生昨夜仁者随同常跪佛前,晚课后至心回向:“若临命终心无贪恋无贪恋绝对放下,以后,愈观愈还,愈还愈净,故云:止乃伏结之初门,观是断惑之正要”,我知之矣!!!丙辰九月二十三晨,涌念大事。而宗教思忱,生是虚生,死是业死,死去偷生而活佛心,其义了了。
  7研几且向深山远山后Study in a secluded place(晓云法师,1996年)
  8且向有人行处行Walking towards the crowd(晓云法师,1996年)
  9坐倚千峰听鸟鸣Seated attentively listening to the birds’ singing
  (晓云法师,1991年)
  坐倚千峰听鸟鸣,几时偷闲山中坐,于今只作如是想。
  (未元月初二写,十二题高僧山居诗句自怡)
  人生的受用,要自在安详,能保持以静看动, 以定力处理忙碌的事务。静中看世上一切动态而本体不动,才能解惑开慧、生命升华而更认识人性尊严的自尊自贵,这是慧命开拓心理的转化。
  石屋禅师之机趣空前,深契默识那“一道神光”之胜境。
  百鸟不来山寂寂,万松常在碧沉沉;
  分明空劫那边事,一道神光自古今。
  山林云水自然幽趣,田园林荫,山色远近,朝暮云霞,风晴雨露,都有感人之处。禅,不只是清高,尚妙不可言,禅是佛心(经教是佛语);佛心,悲智双运。真修内明禅行三昧,工夫到时心力健;行亦禅,坐亦禅,行住坐卧体安然。运水挑柴无非佛法,栽花种树也是禅功;只在端心凝虑,事理无碍,事忙心不忙,训练恒持,不退不失,累积见工夫,主人翁在。 (晓云法师,民国81年)
  憨山禅诗句:
  云散长空雨过,雪消寒谷春生;
  但觉身如水洗,不知心似冰清。
  10.十牛图
  华梵大学牧牛地有普明禅师的十牛图颂,为创办人 晓云法师香港的学生梁宇的作品。牧牛地(牧心牛),培养“心田不长无明草,觉苑常开智慧花”。
  未牧第一
  狰狞头角恣咆哮 奔走西山路转摇 一片黑云横谷口 谁知步步犯佳苗
  初调第二
  我有芒绳蓦鼻穿 一回奔竞痛加鞭 从来劣性难调制 犹得山童尽力牵
  受制第三
  渐调渐伏息奔驰 渡水穿云步步随 手把茫绳无少缓 牧童终日自忘疲
  回首第四
  日久功深始转头 颠狂心力渐调柔 山童未肯全相许 犹把芒绳且系留
  驯服第五
  绿杨阴下古溪边 放去收来得自然 日暮碧云芳草地 牧童归去不须牵
  无碍第六
  露地安眠意自如 不劳鞭策永无拘 山童稳坐青松下 一曲升平乐有余
  “山童稳坐青松下,一曲升平乐有余”,就是能稳坐后,才得“一曲升平”,唯其能“一曲”,故得乐有余,此乐非独享,而是分享之乐。如图之第一“未牧”、第二“初调”乃至第三的“受制”等,皆应之不暇,忙个不得了,何能一曲升平呢?能一曲升平,已是能稳坐之时候,稳坐即自在之开端。 
  任运第七
  柳岸春波夕照下 淡烟芳草绿茸茸 饥餐渴饮随时过 石上山童睡正浓
  相忘第八
  白牛常在白云中 人自无心牛亦同 月透白云云影白 白云明月任西东
  独照第九
  牛儿无处牧童闲 一片孤云碧嶂间 拍手高歌明月下 归来犹有一重关
  双泯第十
  人牛不见杳无踪 明月光含万象空 若问其中端的意 野花芳草自丛丛
  宋代廓庵禅师,全名为廓庵思远,是大隋元静禅师法嗣。在他的十牛图颂, “十牛”为一、寻牛;二、见迹;三、见牛;四、得牛;五、牧牛;六、骑牛归家;七、忘牛存人;八、人牛俱忘;九、返本还源;十、入垂手。这是在宋元时期非常流行的禅宗绘画题材。这里所说的牛,譬喻或象征自家生命的真实的本性、真性,或佛性,或如来藏自性清净心,这是众生本来具足的真心,是觉悟成佛的潜力或基础。
  “觉”即指对这真心,或心牛的自觉,“尘”指客尘烦恼,是使心牛迷失的染污的因素。只要能扫荡无明客尘,找回心牛,使之显露光明,便能觉悟成佛。
  11 洞山良介 (八0七──八六九),洞山的悟道偈,‘传灯录’卷一五(大正五一?三二一下):
  “切忌从他觅,迢迢与我疏。我今独自往,处处得逢渠。渠今正是我,我今不是渠。应须恁么会,方得契如如”。
  洞山起初参洪州门下的南泉普愿,伪山灵祐等。后来参石头弟子云岩昙晟,问无情说法。昙晟没有为他说,后来睹影而大悟,自认昙晟为师。洞山的禅,是出入于洪州、石头,近于牛头而进一步的。洞山依牛头的“无心合道”而作颂(大正五一?四五二下)说:
  “道无心合人,人无心合道,欲识个中意,一老一不老”。 这一“无心合道”偈,应与洞山的悟道偈相对应。 洞山良介得悟后要离开其师云岩昙晟,临行时问:“百年后,忽有人问还邈得师真否?如何只对?”云岩良久说:“只这是。”良介沉吟,云岩云:“价阇黎,承当个事,大须审细。”良介还有些疑惑。一日因过水睹影,大悟前旨
  12. 西来初祖(晓云法师,1979)
  法师者,西域南天竺国是大婆罗门国王第三之子也。神慧疏朗。闻皆晓悟。志存摩诃衍道,故舍素从缁,绍隆圣种。冥心虚寂,通鉴世事。内外俱明,德超世表。悲诲边隅正教陵替,遂能远涉山海,游化汉魏。忘心之士,莫不归信。于时唯有道育慧可此二沙门,年虽后生,俊志高远。幸逢法师,事之数载,虔恭咨启,善蒙师意。法师感其精诚,诲以真道。令如是安心、如是发行,如是顺物,如是方便。此是大乘安心之法,令无错谬。如是安心者、壁观。
  在背景的处理上亦加上岩壁、树枝;山坳、石头等为榇,达摩面对岩壁,闭目禅坐,身后立著慧可,在画幅面积上,有时山水云雾树林占了绝大多数,达摩和慧可只占小面积而已。
  13.白居易会鸟巢禅师
  白居易(西元772~846年)。中年开始习佛,晚年定居龙门香山,自号香山居士。
  假设王维是从理论教义方面认识佛教,并挹注至人生之中,那么白居易就是基于
  客观现实的需要而援佛入俗。唐代道林禅师不住寺院中,在树上学鸟般做了一个窝,居住其中,于是有人因此称他为鸟巢禅师。
  一日,诗人白居易慕名前来访视,见到鸟巢禅师住在树上,便问︰“您这样不是太危险了吗?”
  鸟巢禅师答道︰“我住树上并不危险,反倒是你的处境令人感到危险。”
  白居易不以为然地说道︰“我是当朝的官员,有何危险可言?”
  鸟巢禅师︰“官场之中,勾心斗角,若沉陷其中,怎能说是不危险呢?”
  白居易听了若有所悟,便又问道︰“佛法大义为何?”
  鸟巢禅师答道︰“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白居易本以为禅师有什么高深的道理开示,竟然只听到这么简单的回答,有些失望︰“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这句话连三岁小孩都懂得。”鸟巢禅师道︰“三岁儿童虽懂得,八十老翁行不得。”
  许多人生至道常是浅明易懂的,但人们总是将它视为老生常谈而忽略了。其实许多看似复杂的人生苦恼,其解决关键只是在一个很简明的理念或行动上而已。
  14.高山仰止
  15佛陀的启示
  16修摄六根
  结论
  世界之问题,是人的问题,人的问题,获得了解,则物的问题,亦可迎刃而解。重视人类心灵智慧之培养与发展,使人于现实界之现实生活中,而不遗忘精神领域之精神生活。藉佛学、佛法之薰陶,而启示人类心灵智慧的活动。
  六祖坛经中,具体明确指出:
  “若起正真般若观照一刹那间,妄念俱灭,若识自性,一悟至佛地。智慧内观照,内外明彻,识自本心。”定静之功,可致静净。禅、尤以心的调伏,是属于自己的工夫。本文谨以禅与心灵教育及晓云导师禅画中有关心灵教育略加述明。
  致谢
  本文之作,主要因感佩于哲学系举办儒佛会通学术研讨会深具意义,与工作同仁多年来之辛劳,更要感谢创办人晓云法师二十余年来不辞辛劳的教导,是以不辞浅陋,勉就近年所得有关心灵教育及晓云法师禅画中与心灵教育有关者排比成篇,行文仓促,疏漏难免,尚祈方家有以教正。

 
 
 
前五篇文章

心学与禅宗生态审美观

禅者的对话——记净慧法师访耕云先生

归依中华祖师禅

《普明禅师牧牛图颂》释义

安祥禅曲的美好与力量

 

后五篇文章

黄庭坚诗禅交融的生命实践--论禅学修养对黄庭坚诗歌创作

晓云导师禅画中的儒佛(禅)思想

小乘之分派及其发展

相宗新旧两译不同论

现存最早的汉文佛经《四十二章经》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