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清凉胜境中的禅茶——五台山茶文化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清凉胜境中的禅茶——五台山茶文化
  崔 涛
  (山西人民出版社,山西太原030012)
  目前,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人民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也随之不断提高。而茶饮及茶文化这一我国自古以来的传统也迅速地融人人们的日常生活。但有关茶文化的概念还存在一些分歧乃至混乱现象。
  那么,什么是茶文化呢?
  于此,我们先来了解一下文化这个概念。目前通常使用的文化含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也就是说,人类改造自然和社会过程中所创造的一切,都属于文化的范畴。
  狭义的文化,是指社会的意识形态,即精神财富,如文学、艺术、教育、科学等等,同时也包括社会制度和组织机构。
  因此,茶文化也应该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茶文化是指整个茶叶发展历程中有关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的茶文化则是专指其“精神财富”部分。
  按照文化学的研究,文化可分为技术和价值两个体系。技术体系是指人类加工自然造成的技术的、器物的、非人格的\客观的东西;价值体系是指人类在加工自然、塑造自我的过程中形成的规范的、精神的、人格的、主观的东西。这两个体系经由语言和社会结构组成统一体,也就是广义的文化。因而,文化的价值体系是狭义文化。
  文化的内部结构包括以下几个层次: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心态文化。
  物态文化层是人类的物质生产活动方式和产品的总和,是可触知的具有物质实体的文化事物。
  制度文化层是人类在社会实践中组建的各种社会行为规范。
  行为文化层是人际交往中约定俗成的以礼俗、民俗、风俗等形态表现出来的行为模式。
  心态文化是人类在社会意识活动中孕育出来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思维方式等主观因素,相当于通常所说的精神文化、社会意识等概念。这就是文化的核心。
  因此,从文化学的角度看,茶文化也应该有这样的四个层次。
  1、茶文化的四个层次
  物态文化——人们从事茶叶生产的活动方式和产品的总和,即有关茶叶的栽培、制造、加工、保存、化学成份及疗效研究等等,也包括品茶时所使用的茶叶、水、茶具以及桌椅、茶室等看得见摸得着的物品和建筑物。
  制度文化——人们在从事茶叶生产和消费过程中所形成的社会行为规范。如随着茶叶生产的发展,历代统治者不断力口强其管理措施,称这为“茶政”,包括纳贡、税收、专卖、内销、外贸等等。据《华阳国志·巴志》记载,早在周武王伐纣之时,巴蜀地区的“茶、蜜、灵龟……皆纳贡”。至唐以后贡茶的份额越来越大,名目繁多。从唐代建中元年(780)开始,对茶叶征收赋税:“税天下茶、漆、竹、木,十取一。”大和九年(825)开始实行榷茶制,即实行茶叶专卖制。宋代蔡京立茶引制,商人领引时交税,然后才能到指定地点取茶。自宋至清,为了控制对西北少数民族的茶叶供应,设茶马司,实行茶马贸易,以达到“以茶治边”的目的。对汉族地区的茶叶贸易也严加限制,多方盘剥。
  行为文化——人们在茶叶生产和消费过程中约定俗成的行为模式,通常是以茶礼、茶俗以及茶艺等形式表现出来。如宋代诗人杜来“寒夜客来当酒”的名句,说明客来敬茶是我国的传统礼节;千里寄茶表示对亲人的怀念;民间旧时行聘以茶为礼,称“茶礼”。送“茶礼”叫“下茶”。古时谚语曰“一女不吃两家茶”,即女家受了“茶礼”便不再接受别家聘礼;还有以茶敬佛,以茶祭祀等等。至于各地、各民族的饮茶习俗更是异彩纷呈,各种饮茶方法和茶艺也如百花齐放,美不胜收。
  心态文化——人们在应用茶叶中所孕育出来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思维方式等主观因素。如人们在品饮茶汤时所追求的审美情趣,在茶艺操作过程中所追求的意境和韵味,以此生发的丰富联想;反映茶叶生产、茶区生活、饮茶情趣的文艺作品;将饮茶与人生处世哲学相结合,上升至哲理高度,形成所谓茶德、茶道等等。这是茶文化的最高层次,也是茶文化的核心部分。
  因此,广义的茶文化应该由上述四个层次组成。但是第一层次(物态文化)中早巳形成一门完整、系统的科学——茶叶科学,简称茶学。第二层次(制度文化)属于经济史学科研究范畴,而且也是成绩显著,硕果累累。所以作为新兴的学科,茶文化学应该将研究重点放在过去比较薄弱的第三、第四两个层次,也就是狭义的茶文化。, 如此看来,我们要研究的狭义茶文化是属于“精神文明”范畴,但是它又不是完全脱离“物质文明”的文化,而是结合在一起的。不管是茶道也好,茶艺也好,茶礼也好,茶俗也好,都是在茶叶应用过程中体现出来的,离去也就不存在什么茶文化了。
  2、茶文化的核心是茶道
  于此,我们先来讨论一下茶艺。
  茶艺,按狭义的定义来说,茶艺就是泡茶的技艺和品茶的艺术。其中又以泡茶的技艺为主,因为只有泡好茶之后才谈得上品茶。而泡茶又不仅仅是一个技术问题,正如丁文先生所说,技术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便成为一门艺术。因此,我们不但要科学地泡好一壶茶,还是艺术地泡好一壶茶。也就是说,不但要掌握茶叶鉴别、火候、水温、冲泡时间、动作规范等等技术问题,还要注意冲泡者在整个过程中的艺术美感,“欣赏茶艺的沏泡技艺,应该给人以一种美的享受,包括境美、水美、器美、茶美和艺美。”“茶的沏泡艺术之美表现为仪表的美与心灵的美”。仪表的美是指沏泡者的容貌、姿态、风度等;心灵的美是指沏泡者的内心、精神、思想等,通过沏泡者的设计、动作和眼神表达出来。
  那么,茶艺与茶道有何区别呢?:茶艺与茶道是什么关系呢?
  茶道,王玲教授在其著作《中国茶文化》第二编“中国茶艺与茶道精神”中指出:“茶艺与茶道精神,是中国茶文化的核心。我们这里所说的‘艺’,是指制茶、烹茶、品茶等艺术;我们这里所说的‘道’,是指茶艺过程中所贯彻的精神。有道而无艺,那是空洞的理论;有艺而无道,艺则无精、无神。……茶艺,有名,有形,是茶文化的外在表现形式;茶道,就是精神、道理、规律、本源与本质,它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但完全可以通过心灵去体会。茶艺与茶道结合,艺中有道,道中有艺,是物质与精神高度统一的结果。”蔡荣章先生也认为:“如果强调有形的动作部分,则使用‘茶艺’,强调茶引发的思想与美感境界,则使用 ‘茶道’。”“指导‘茶艺’的理念,就是‘茶道’。”我们认为,王玲教授和蔡荣章先生的这些话已经将茶道、茶艺的区别和关系讲得很清楚了。它是在操作茶艺过程中所追求、所体现的精神境界和道德风尚,经常是和人生处世哲学结合起来,成为茶人的行为准则。因此,陈香白教授认为:“中国茶道就是通过茶事过程引导个体走向完成品德修养以实现全人类和谐安乐之道。”不过,以这样的高度来要求茶人毕竟过于严格和空乏,常人不易掌握,一些茶艺大师和专家们便以精练的哲理语言加以概括,提出茶道的基本精神,使所有茶人易于理解和便于操作。这些基本精神就是饮茶的道德要求,亦称之为茶德。早在唐代,陆羽在《茶经·一之源》中就指出:“茶之为用,味至寒,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即饮茶者应是注意操行具有俭仆美德之人,陆羽已经对饮茶者提出品德要求,喝茶已不再是单纯的满足生理需要的解渴了。唐末刘贞亮在《茶十德》中更指出:“茶利礼仁”,“以茶表敬意”,“以茶可雅心”,“以茶可行道”。由此可见,茶道应追溯至唐代陆羽时期。
  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所长程启坤和研究员姚国坤在1990年《中国茶叶》第6期杂志上发表的《从传统饮茶风俗谈中国茶德》一文中,则主张中国茶德可用“理、敬、清、融”四字来表述:
  (1)理——“理者,品茶论理,理智和气之意。两人对饮,以茶引言,促进相互理解;和谈商事,以茶待客,以礼相处,理智和气,造成和谈气氛;解决矛盾纠纷,面对一杯茶,以理服人,明理消气,促进和解;写文章,搞创作,以茶理想,益智醒脑,思路敏捷。”
  (2)敬——“敬者,客来敬茶,以茶示礼之意。无论是过去的以茶祭祖,还是今日的客来敬茶,都充分表明了上茶的敬意。久逢知己,敬茶洗尘,品茶叙旧,增进情谊;客人来访,初次见面,敬茶以示礼貌,以茶媒介,边喝茶边交谈,增进相互了解;朋友相聚,以茶传情,互爱同乐,既文明又敬重,是文明敬爱之举;长辈上级来临,更以敬茶为尊重之意,祝寿贺喜,以精美的包装茶作礼品,是现代生活的高尚表现。”
  (3)清——“清者,廉洁清白,清心健身之意。清茶一杯,以茶代酒,是古代清官司廉政之举,也是现代提倡精神文明的高尚表现。1982年,首都春节团拜会上,每人面前清茶一杯,显示既高尚又文明,‘座上清茶依旧,国家景象常新’,表明了我国两个文明建设取得了丰硕成果。今天强调廉政建设,提倡廉洁奉公,‘清茶一杯’的精神文明更值得发扬。 ‘清’字的另一层含义是清心健身之意,提倡饮茶保健是有科学根据的,已故的朱德委员长曾有诗云:‘庐山云雾茶,示浓性泼辣。若得长年饮,延年益大法。’体会之深,令人敬佩。”
  (4)融——“融者,祥和融洽、和睦友谊之意。举行茶话会,往往是大家欢聚一堂,手捧香茶。有说有笑,其乐融融;朋友、亲人见面,清茶一杯,交流情感,气氛融洽,有水乳交融之感。团体商谈,协商议事,在融洽的气氛中,往往更能促进互谅互让,有益于联合与协作,使交流交往活动更有成效。由此可见,茶在联谊中的桥梁纽带作用是不可低估的。”
  两位专家还认为:中国的茶,“能用来养性、联谊、示礼、传情、育德,直到陶冶情操,美化生活。茶之所以能适应各种阶层,众多场合,是因为茶的情操、茶的本性符合于中华民族的平凡实在、和睦相处、重情好客、勤俭育德、尊老爱幼的民族精神。”也就是说,我们可以认为中国茶道精神的核心就是“和”。“和”意味着天和、地和、人和。它意味着宇宙万物的有机统一与和谐,并因此产生实现“天人合一”之后的和谐之美。“和”的内涵非常丰富,作为中国文化意识集中体现的“和”,主要包括:和敬、和清、和寂、和廉、和静、和俭、和美、和爱、和气、中和、和谐、宽和、和顺、和勉、和合(和睦同心、调和、顺利)、和光(才华内蕴、不露锋芒)、和衷(恭敬、和善)、和平、和易、和乐(和睦安乐、协和乐音)、和缓、和谨、和煦、和霁、和售(公开买卖)、和羹(水火相反而成羹,水火相成而为和)、和戎(古代谓汉族与少数民族结盟友好)、交和(两军相对)、和胜(病愈)、和成(饮食适中)等意义。“一个‘和’字,不但囊括了所有‘敬’、‘清’、‘寂’、‘廉’、‘俭’、‘美’、‘乐’、‘静’等意义,而且涉及天时、地利、人和诸层面。请相信:在所有汉字中,再也找不到一个比‘和’更能突出‘中国茶道’内核、涵盖中国茶文化精神的字眼了。”香港的叶惠民先生也认为“和睦清心”是茶文化的本质,也就是茶道的核心。
  以上这番话,不但有助于我们对中国茶道精神的把握,也有助于我们对其国家及民族茶道与茶礼的理解。
  总之,茶道精神是茶文化的核心,是茶文化的灵魂,是指导茶文化活动的最高原则。我们应该根据茶道精神来从事茶文化活动。
  3、茶文化的社会功能
  任何文化都具有其各自的社会功能。那么,茶文化到底有哪些社会功能呢?前述的众多有关茶道、茶德的论述,已包括这方面的内容,也就是说,那些茶德所要求做到的,就是茶文化的社会功能,就是茶文化对社会的贡献。
  唐代刘贞亮在《茶十德》中曾将饮茶的功德归纳为十项:以茶散闷气,以茶驱腥气,以茶养生气,以茶除疠气,以茶利礼仁,以茶表敬意,以茶尝滋味,以茶养身体,以茶可雅心,以茶可行道。其中“利礼仁”、“表敬意”、“可雅心”、“可行道”等就是属于茶道范围。因此,除了增进人们健康、促进茶业经济发展、弘扬传统文化之外,还可以将茶文化的社会功能简化归纳为下列三个方面:
  (1)以茶雅心——陶冶个人情操。茶道中的“清”、“寂”、“廉”、“美”、“静”、“俭”、“洁”、“性”等,侧重个人的修身养性,通过茶艺活动来提高个人道德品质和文化修养。
  (2)以茶敬客——协调人际关系。茶道中的“和”、“敬”、“融”、“理”、“伦”等,侧重于人际关系的调整,要求和诚处世,敬人爱民,化解矛盾,增进团结,有利于社会秩序的稳定。(3)以茶行道——净化社会风气。在当今的现实生活中,商品大潮汹涌,物欲膨胀,生活节奏加快,竞争激烈,人心浮躁,心理易于失衡,人际关系趋于紧张。而茶文化是雅静、健康的文化,它能使人们绷紧的心灵之主弦得以松弛,倾斜的心理得以平衡。以“和”为核心的茶道精神,提倡和诚处世,以礼待人,对人奉献一点爱心,一份理解,建立和睦相处、相互尊重、互相关心的新型人际关系。因此,必然有利于社会风气的净化。
  4、茶禅一味
  禅宗思想可在现代生活条件下具体应用,因它是以佛所说的教义为理论依据,默契人间佛教思想,强调了禅最精要的内容:在生活中体味禅悦,在禅悦中落实生活。禅乃至今的全部佛法所要解决的根本问题,就是生命中存在与解脱的问题。存在即是生活,解脱即是觉悟。儒家经典《中庸》里说:“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在儒家看来,道就在生活中,在百姓的日常应用中,道和我们的日常生活密不可分。禅宗是汉传佛教最精要、最重要的部分,虽然其源头直指灵山一会,但其实融人了很多中国传统文化内容和人文精神,是完全“汉化”了的佛法。禅宗强调“不立文字,直下承当”,“直下承当”是要在日常生活中完成。从上古德,有闻歌声悟道者,有聆鸟鸣悟道者,有见桃花悟道者,有击土悟道者,有临流水悟道者,有汲水搬柴悟道者,不胜枚举。这都是在“日常生活”中觉悟的例子。如果我们能够在日常生活中时刻关照自心,一念清净,直下承当,就是禅,就是解脱。所以禅不离于我们的日常生活,禅就在生活应用之中,或者说,禅就是生活本身。我们要求得解脱,要证悟到禅的境地,就要在生活中体味,在生活中落实。在生活中觉悟人生,奉献人生,这是生活所追求的目标。
  我国茶文化诞生于两汉之际,兴盛于唐宋之际,衰落于明清之后,其兴衰期恰好与佛教发展不谋而合。也就是说,中国茶文化从一诞生起就与佛教有着不解之缘,在佛教昌盛的唐代,僧众们非但饮茶,且广栽茶树,采制茶叶。僧人喜茶的原因有很多方面,其中之一是因为在僧人们的打坐修行中,佐之以清茶,有提神、清脑等功效,可以防止打坐中“昏沉”、“掉举”等不良情况的出现。另外,由于佛教有“禅遍一切处”、“佛性不离当下”的思想,许多高僧往往借茶论道、在传播禅的时候用茶做“标月手指”,进而产生了许多诸如“吃茶去”、“禅茶一味”等品茶与佛教精神之间的文化交叉点。这就使饮茶这种行为,成为了一种具有文化内涵的活动,原本只是一种饮料的茶,也逐渐成了一种东方特色的文化载体。寺院饮茶不单纯是为了解渴,它已经升华为人们对某种精神境界的追求。饮茶可使我们轻松宁静,自在喜悦,涤除我们的凡尘杂念,使我们得以身心安然。正所谓“为饮涤尘烦”是也。佛教也是为了涤净心灵之凡尘,以求得明心见性、了脱生死。所以,就此目标而言,佛教与茶有着某种精神的契合。所以佛门与茶结缘,实在是诸缘和合的必然结果。隋唐时期,以“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的禅宗开始在我国确立,直指灵山会上佛陀拈华、迦叶微笑之故事,可谓“别有用心”。至晚唐时,全国约八成以上寺院皆为禅寺,出现了无寺不禅、无僧不禅的鼎盛局面。由于坐禅易致昏沉,所以“皆许其饮茶”,以至于“人自怀挟,到处煮饮”。禅门茶风兴盛一时。盛唐时期人称赵州古佛的从谂禅师不仅自己喜欢吃茶,还经常以“吃茶去”三字接引学僧,禅语法言流布天下丛林。南宋时期浙江余姚径山寺里茶道盛行,有一套严格的茶道程序,据说日本茶道最早就是从这里流传过去的。这些古代高僧大德们饮茶的真正目的当然不仅仅是为了饮茶,而是为了参禅悟道。禅门认为茶有三德:“坐禅时通夜不眠,满腹时帮助消化,茶且不发”,因此饮茶便成为当时禅门修道的最好辅助。
  前面讲过,茶道是茶文化的核心,是具体的茶事实践过程,同时也是茶人自我完善、自我认识的过程。由此可见,茶道修持和生活禅是相通的,两者都强调“道”是不可思议的,需要在日常生活中实修实证,最终得以顿悟。
  生活禅是佛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一种修行理念,不但适用于佛教僧众,也适用于在家居士,是一种应时应机的生活禅法,值得大力提倡。生活禅将高深的禅法落实到具体的日常生活中来,生活即是禅,禅即是生活,禅和生活打成一片,如茶如水一般,茶味即是水味,水味即是茶味,茶水交融,密不可分。这种修行理念不仅默契佛陀本怀和佛法真意,而且特别契合现代人的根基,是一个很好的修行法门。
  生活禅的要旨就是要将禅法落实到日常生活中去,落实到饭食茶饮、行住坐卧中去,落实到举手投足、扬眉瞬目中去,在生活中时刻关照自心,在生活中觉悟,在生活中解脱,在生活中落实禅修。而茶道修持可理解为落实“生活禅”的一个重要途径,通过茶道修持,将我们对禅的体味落实到日常生活中来,落实到汲水搬柴的日常茶事中来,落实到一碗茶汤中来,落实到茶炉、茶釜、茶瓯、茶盏中来。禅意与茶事密不可分,禅味即是茶味,茶味即是禅味,这是真正的“茶禅一味”。这是我个人对禅茶的粗浅理解。
  在晨雾缭绕的山峦中,禅院深深,紫烟袅袅,溪涧的清凉石边,佛乐声声,木机案上,茶香悠悠。这是人们对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五台山的形容。千百年来,五台山僧众在不断的佛事活动中逐渐形成了这种“焚香敬佛、敬师敬友、调茶献茶、喜结良缘”的生活风尚。
  茶在这里被佛门一步步的润化,承接着佛教文化的滋养,提升了茶道的精华。启悟茶道的内涵,使更多的人们在青灯摇曳下、语语轻声中,去感知、去品味、去咀嚼、去琢磨这佛家茶道带给我们的无穷意趣和撞击。
  茶宣扬的是一种精神和理念,而五台山的茶文化更是借盏中之物,辅以五台圣水,在空寂之中,将这种精神和理念演绎得通灵透彻。五台山由于其特殊的地理环境致使山上常年有积雪及甘露,而且还有非常丰富的泉水。雪水乃天水,即无根之水,是冲茶的最上等水。乾隆于丙寅(1746)秋季,第一次巡礼五台山时随手写了《雪水茶》七律一首。盛赞五台山的雪水,诗曰:“山中雪水煮三清,大邑瓷瓯人手轻。屏去姜盐嫌襍和,招来风月试闲评。适添今夕灯前趣,宛忆当年霁后程。只有一端稍觉逊,三希即景对时晴。”
  真可谓,感悟禅茶,如石蕴玉,如水含珠。
  参考文献:
  [1]旧唐书·食货志[M]。
  [2]旧唐书·文宗本纪[M].
  [3]蔡荣章、林瑞萱.现代茶思想集[M].台湾:台湾玉川出版社,1995.3.
  [4]陈香白.中国茶文化[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2.4
  [5]唐·封演.封氏闻见记[M].

 
 
 
前五篇文章

西禅茶缘

静处乾坤最大,禅茶两盏最香

禅茶道茶影响成都影响世界

“茶禅一味”源自夹山

茶与禅的结合

 

后五篇文章

武夷禅茶醉天下

佛手茶有禅意

禅茶一味

茶里的禅意

茶道与禅道的文化意蕴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