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原始佛教基本教义的苦、空、无常、无我概说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原始佛教基本教义的苦、空、无常、无我概说
  李普琛记;广义讲
  贝叶
  第八期
  页49-51
  --------------------------------------------------------------------------------
  页49
  有许多人之所以有烦恼有痛苦,都是由于不明白宇宙间的一切都是无常的道理,执因缘和合的一切为实有,执数十年的生命体为实我,结果为了这个由四大五蕴假和合的生命体,我们不择手段的去争取名誉、财产……等种种享受,于是我们就有了烦恼,有了痛苦了。如果我们能够澈悟到宇宙间的一切都是「苦、空、无常、无我」的道理,那么,我们就不会有烦恼和痛苦了。
  什么是「苦、空、无常、无我」呢?现在我们就逐一的把它加以解释。
  第一、说到「苦」字。我们要知道世间的一切是不永恒的,不澈底的,不自在的。虽然我们观察一般人的感受,有些人是喜乐的,有些人是忧愁苦恼的,有些人是不苦也不乐,但我们所能看到的只是表面的,如果我们做深刻的观察,我们就可以知道人生一切是苦了。
  就以一个人身体上来说,不分男女,不分贫富贵贱的人,都免不了有生老病死四种苦——上自有财富、有权势、有地位的帝王,下至最贫穷的乞丐谁都免不了,没有人可以用金钱买自身不衰老和不痛、不死的——如果可以的话,当年曾经千方百计叫人到海外去求长生不老药的秦始皇就可以活到现在了。
  上面所说的是身体上的痛苦,我们心理上又有忧愁苦恼、嫉妒、愤恨等苦恼,再加上外界给予我们的种种苦缘,如:饥饿、风雨、劳役、寒热所生的苦——举例来说,就好像新加坡地处热带,终年都是炎热异常,我相信每一个人热起来都很苦恼,绝对没有人说热得很舒服的,其它的种种苦也是大家不愿意受的,这些身心上的苦叫做苦苦。
  那么,再看看每一个人有生必有死——由婴儿、少年、中年到老年,日日都在变化;而每一个家庭都免不了有悲欢离合;一个国家也免不了有兴衰。我们常常觉得童年的事历历如在眼前,但转眼间已经大了、老了。再以器世间来说:也是日日有新变化——荒凉的变成热闹的,破坏的又有了新建设,高山夷为平地,大海变成良田,这些迁流、造作的,佛经上把它称为行苦。
  有些人认为自己事事如意,不但有名誉地位,也有财产,眷属美满,儿女孝顺,每天都享受看快乐的生活。但是我们要知道世间是无常的,我们可以看到多少有钱人在遇到生意失败或意外的灾难就倾家荡产,又有多少美满眷属生离死别或成为怨偶,又有多少人在官场得意之余身败名裂,最近美国总统尼克松被迫辞职就是一个最鲜明的例子;又有多少人在欢乐时乐极生悲,所以纵然自己处在顺境中,一旦乐境坏时也难免痛苦,这是佛经上所说的坏苦。
  以上所说的苦苦、行苦、坏苦佛经上称为三苦。三苦是包括了世间与器世间的。
  如果单从人类的立场来说,最切要的是八苦。
  有很多人认为生是值得喜悦的事,其实,一个新生命体的诞生,不只做母亲的要受极大的痛苦,在佛经中说,婴儿诞生时,由于有十个月的长久时间都是在温暖的母胎中,一旦呱呱堕地,接触到外面的冷空气或坚硬的物体,他所感受的痛苦,就像钢刀刺鼻一样的难受。我们每一个人都是由母亲十月怀胎生下来的,所以每一个人都曾经吃过这种苦头,只是现在都忘记罢了。
  再说到老苦,一个人在年轻力壮时做什么事都感到方便自在,但是一到年纪大了,种种毛病就都来了——往日能跑能跳的腿
  页50
  ,到老了就不听指挥了,走起路来步履蹒跚,牙齿也动摇了,耳朵也不管用了,眼睛的视力也减退了,一天到晚不是头痛就是腰痛……人一到老就免不了这些痛苦。
  再其次说到病苦,一个人只要生到这个世界上来,都免不了有病魔的折磨,只不过是大病小病的差别罢了。我们只要有些头痛、牙痛或肚痛就感到痛苦难当了,那些躺在医院中患了绝症或重病的病人那就更不用说了。如果不信,各位只要到医院去看一看那些开刀的、锯腿的、断手的……听到他们的哀叫声,真的像人间活地狱一样,由此可见,不管是大病小病只要是病都不是好受的。
  第四是死苦,一个人出生以后,经过了童年、少年、壮年、老年、最后总是难免一死。大家对死却心怀恐惧,但不管你多么怕死,还是没有办法不接受这个事实。我们看到人要死时辗转床第,呻吟哀号,就知道死是多么痛苦了。老年人死时固然很痛苦,而少壮的人如果遇到什么突然的灾祸——好像车祸等等,死时更加痛苦。佛经里面说,人死时就好像生龟脱壳,活被剥皮一样,由此就可以想象到死时是如何的痛苦了。
  以上所说的四苦是我们身心方面的。
  下面再说到求不得苦,这是我们对外物所引起的苦恼。只要是人,都希望自己有很好的名誉、崇高的地位、强大的权势、美满的眷属和无尽的财富……但是这些人人希求的东西并不是想有就有的。想求而求不到就会心生苦恼了,求得而再失去,心中更加苦恼。举个例子来说:一个人到了中年,他虽然有名誉、有地位、有财也有势,但是却没有子女,这样就不免有苦恼了,如果能够中年得子,心中当然很高兴,但是如果不幸好不容易才得到儿子忽然又遭夭折,相信他心中的哀伤是难以形容的。这就是求不得苦。
  在人事方面,有爱别离苦和怨憎会苦。
  有人说:「人生最大的悲哀莫过于生离死别」这是对自己最关心、最亲爱的人而说的;好像自己的父母、夫妻、子女、兄弟、师长、朋友,谁不希望能够长相厮守,永不分离呢?但是一旦人老了,或者是遭遇到天灾人祸和疾病……,到这时候,不想生离死别都不可能了,这就是爱别离苦。
  另一方面,谁都不愿意和冤家仇人共处,所谓「仇人见面分外眼红」,这种心情真是如被火烧,万般气恼,如果能够避得远远那该多好?但是为了工作或其它原因,却偏偏要日夜共处,常常见面,真是苦恼之极。这就是怨憎会苦了。
  以上所说的七种苦,却是由于我们有了四大五蕴所和合的身心才有的,如果没有我们现在的这个身心,怎么还会有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和求不得苦呢?所以和我们这五蕴炽盛的色身合为八苦。
  说完了苦,其次我们谈到「空」字,有很多人对「空」字误解成什么都没有了,或者什么都不要了,这样叫做空,更可笑的是有人把佛经上「四大皆空,五阴非有」的「四大」解释成「酒、色、财、气」,这真是天大的笑话。
  须知道这一个「空」字是一种真理,是佛教的宇宙观,也就是「真空假有」的道理。什么叫做「真空假有」呢?也就是说宇宙间的万法本来是真空的,而我们所能够见到的一切事物都是假因缘和合而有,所以叫做真空假有。
  就以人体来说,大家都知道这个世间本来没有我,但是有了父母为因缘才能生下我来,而我这个包身又是「四大、五蕴」和合而成的,所谓四大就是「地、水、火、风」,我们的骨肉等坚硬性的东西属于地大、血、汗等湿润性的东西属于水大,身体的温热属于火大,呼吸运动等轻动性属于风大。如果四大中有一种不调和就会生病或死亡了,如火大不调就会发烧或发冷,风大不调,一口气不来也就会死亡了;你说温暖是你的身体吗?血液是你的身体吗?呼吸的空气是你的身体吗?都不是,但是四大之中如果缺乏其中的一大人就要死亡了。
  不只是人的身体是靠四大五蕴的因缘和合而成,就是器世间的一切也是靠因缘和合而成:如一间房子,并不是有了钢筋、有了洋灰,有了木材它自己就会成就一所房子,而是有了这些东西还要靠木匠和水泥匠去着手建筑,这些材料是主因,那些建筑工人便是助缘。又如我们所穿的衣服,也不是自然有的,而是要经过种棉花、纺纱、织布、更要经过裁剪和缝制;一本书,不但要
  页51
  有纸,而且要经过排版,印刷和装订;不只是这些,就是植物的生长也要靠因缘——如果我们有一粒种子把它放在因缘不具足的洋灰地或石头上,那就不能生长了,我们一定要把它放在泥上中,而且还要靠水的滋润和阳光的照射才能生长。由以上我所举的几个例子来看,我们可以了解到世间上的万事万物本来都是没有的,但经过因缘的和合才能生起、存在,这就是佛教所说的「因缘所生法」,也就是「真空假有」的道理。
  现在我们再看看,缘生的东西,缘灭时又如何呢?好好的一本书,我们如果把它撕成一张张的碎纸,你会再叫这一堆碎纸为书本吗?一件好好的衣服,你如果把它一条线一条线的抽开,那么你还会叫那一堆乱线做衣服吗?再说一间好好的房子,如果你把它的砖一块块的拆开,钢筋一根根的拆开,你还会说那一堆废铁破砖是一间房子吗?我想没有人会的。碎纸是书本上撕下来的,乱线是衣服上抽下来的……我们为什么不再叫它是书本、是衣服?因为成为书本和衣服的条件已经不具足了。可见因缘灭时,一切因缘生时所存在的东西就成空了。
  学佛的人能够了解缘生即住,缘散即灭的道理,知道世界上的一切事物,本来都是空的,不过都是因缘所生的,那么对于我们所贪着热爱的一切就能不起贪着了,贪念一息,烦恼也就没有了。
  现在我们再说到「无常」,诸位一定读过「沧海桑田」这句成语吧?这正是「无常」的写照,还有句俗语说「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这也正是无常的说明。我们可以看到某人在几个钟头前甚至于几分钟以前还谈笑风生,但一下子听说他已去世了;曾经海誓山盟的人没有多久就变成了反目的仇人;富贵的人一夜之间变穷了;高官显爵忽然成了落泊人,杜工部有诗说「昔日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这不是对无常的感概吗?由此可见不只人命,世间和器世间的一切都没有一种是一成不变的,没有一种是永恒的,这就是无常了。
  最后我们讲到「无我」,我们前面曾说到我们的身体是由四大五蕴和合而成的;也就是由地水火风四大所成的肉体,再加上受想行识才成为一个「我」,那么那一种是我呢?如果说色身是我,那么,刚刚死去的人,他的身体不是还好好的吗?为什么没有作用了呢?你也许会说:「死去的人虽然有身体,但他已没有思想,不能行动了,所以这个身体不能成方「我」,这样说来是「受想行识」才是我了?那么我又要问你了,小时的感受和长大以后的感受会相同吗?既然不同:应该是大时的感受是「我」呢?还是小时的感受是「我」?再说,我们的思想、意识是不断的在改变,那么你说前一念是我呢?还是后一念是我?不只是我们的受想行识有所变异,我们的身体从出生到老死也没有一天不变易,所以我们可以说以前的我不是现在的我,现在的我更不是以前的我,由此我们可以发现,原来我一直执以为「我」的这个身心,原来不是真正的「我」,而是由四大五蕴和合而成的,所以佛经上说「四大皆空,五蕴非有」,各位一定明自这个道理了。
  人之所以有烦恼有痛苦,就是因为不了解「苦、空、无常、无我」的道理,而误认为「我」是确确实实存在的,由我为出发点,产生了对物的执着,顺意,就生喜乐,不顺意的就生苦恼而造作种种不净业,我们众生的轮回生死,受种种苦报皆由此而来。如果我们能了解「苦、空、无常、无我」的道理,对一切名利财色等都能看得开,放得下,我们的一切痛苦一切烦恼自然就会消失了。
  佛陀说法四十五年,为我们开示了许多人生的大道理,这也不是我们用短短的时间就能谈得完的,希望诸位同学以净化自己的身心,进一步去净化别人的身心,使我们的世界成功清净和乐的世界。
  ——二五一八(七四)年八月廿二日讲于南洋大学佛学联欢会

 
 
 
前五篇文章

圆霖法师净土思想浅说

中观学的基本观点

中观之诸法实相

中国禅宗的心性论主张与传统思想背景

中国大乘佛学的本体诠释学

 

后五篇文章

原始佛教、泰利士与伯阳父的哲学精神之比较

我对这次两岸禅学研讨会的体会

俱舍论时间之研究

文晟法师:谈禅

唯识指掌要论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