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比丘律仪与比丘尼律仪 一、戒律的起源与分派 戒律,为三藏之一——律藏。律有显密、大小的不同。但律中最主要的是比丘律,比丘居七众之首,固已重要,然较之于菩萨戒、三昧耶戒,亦独有其特色,犹不失其重要。何以比丘戒会这样重要尊高?因为比丘戒是佛法纲维,由戒而摄僧,由僧而后佛法得久住于世,从其离俗出尘以佛法为任上说,没有比这更重要的。所以说「一切众律中,戒经为上最。」而三藏之中,律藏又是自行化他的宗本,所以根本律云:「佛说三藏教,毘奈耶为首。」关于这一意义,四分律卷一有段文字说得最为明白「舍利弗白世尊言:向者我于静处坐,作是念:何者等正觉修梵行佛法久住;何者等正觉修梵行佛法不久住;愿为开示?佛告舍利弗:毘婆尸佛、尸佛、拘留孙佛、随叶佛,此诸佛修梵行法得久住;迦叶佛,拘那含牟尼佛法不得久住。」佛复告言:「拘那含牟尼佛、迦叶佛,不广为诸弟子说契经,乃至优波提舍经,不结戒,亦不说戒,故诸弟子疲厌,是以法不久住……尔时彼佛及诸声闻在世,佛法广流布。若彼佛及诸声闻灭度后,世间人种种名种种姓种种家出家,以是故疾灭,佛法不久住。何以故?不以经法摄故。譬如种种花散置案上,风吹则散。何以故?以无线贯穿故。」「毘婆尸佛、尸佛、拘留孙佛、随叶佛,为诸弟子广说经法,从契经乃至优波提舍经,亦结戒,亦说戒,弟子众心疲厌,时佛知彼心疲厌,作如是教:是应念是不应念,是应思惟是不应思惟,是应断,是应具足住。彼诸佛及声闻众在世佛法流布,若彼诸佛及声闻众灭度后,诸世间人种种名、种种姓、种种家出家,不令佛法疾灭。何以故?以经法善摄故。譬如种种华置于案上,以线贯,虽为风吹而不分散。何以故?以线贯摄故。」舍利弗听了过去诸佛,法久不久住的因缘,于是「白佛言:世尊!今正是时,唯愿大圣与诸比丘结戒说戒,使修梵行法得久住。」佛以结戒说戒时节因缘未到,所以说:「且止!佛自知时……若比丘得名称乃至多财业,便生有漏法,若有漏法生,然后世尊当为诸比丘结戒,欲使彼断有漏法故。」由此可知:佛制戒的本意,在令正法久住,而令正法久住的动力,在于僧团,而僧团组成分子,若不健全,亦不足于住持正法,而策发僧众,健全僧团的方法,卽是戒律。佛成道后,乃至十二年中,随佛出家者皆利根上智,或闻法见谛,或卽证无生,皆自然中律,没有有漏法(卽犯戒事)生,故佛未制戒,只为无事僧说略教诫经:「善护于口言,自净其意志,身莫作诸恶,此三业道净,能得如是行,是大仙人道。」十二年后,出家者日渐增多,根性不一,不免凡圣交渗,龙蛇混杂,于是佛卽根据所犯诸事,一一 为之结戒,是卽名为比丘广律。至于佛制戒的本义,除了为「断彼有漏法故」,佛于结戒之初,还说有十句义:「一、摄取于僧,二、令僧欢喜,三、令僧安乐,四、令未信者信,五、已信者令增长,六、难调者令调顺,七、惭愧者得安乐,八、断现在有漏,九、断未来有漏,十、正法得久住。」此十句义,是佛制戒的根本意趣,也是出家受戒持戒必有的利益。由遵行戒法故,可以断除自己现在未来的有漏,可以依之保障有惭有愧的人,可以制罚或灭摈难调伏的人。僧团因此而清净健全了,自然可令世人不信仰佛法者起信,已经信仰佛法者,使其信心倍复增长坚固。僧团清净,信众增多,佛陀的法化卽可以周流普遍,而达成令正法久住的目的。由此看来,戒律的重要,关系着个人的修持、僧团的和乐、世人的教化、正法的兴衰,所以说:「毘尼藏者,是佛法寿,毘尼藏住,佛法久住。」而佛告诫弟子们说:「佛子离吾数千里,忆念吾戒,必证道果;在吾左右,虽常见吾,不顺吾戒,终不得道!」(四十二章经)佛临般涅盘时复诫敕弟子们说:「汝等比丘,于我灭后,当尊重珍敬波罗提木叉,如闇遇明,贫人得寳,当知此则是汝等大师,若我住世,无异此也。」(佛遗教经语)佛语是何等的恳挚而悲切!佛灭度以后,大迦叶语诸比丘言:「世尊舍利,非我等事,国王、长者、婆罗门居士众,求福之人,自当供养,我等事者,宜先结集法藏,勿令佛法速灭。」卽于是夏于王舍城北之七叶窟,集五百阿罗汉结集法藏,先由优婆离诵出毘奈耶,次由阿难诵出修多罗。优婆离以八十座诵出毘奈耶藏,故世称为八十诵律,为后来诸部戒律的原本。直到佛灭百余年后部派分裂,才有诸部戒法的不同。而部派之分裂,首先亦导源于对律法的歧见,如阿育王时代的第二(七百)结集,卽是因毘舍离跋耆族比丘十事非法而起。而大迦叶尊者领导的第一次(五百)结集,看来虽似一味和合,但其中并非毫无异见。律中记载富楼那于窟内结集后,来到王舍城,曾提出内宿内煮等八事。富楼那谓制而复开,大迦叶则谓开而又制,结果各行其是。当结集法藏之时,阿难尝提出佛言:「大众若欲弃小小戒,可随意弃。」但何为小小戒,阿难既未进一步请示世尊,大家意见又不一致,有的说小小戒是众学法,有的说至四波罗提提舍尼,有的说至九十波逸提,有的说至三十舍堕乃至十三僧伽婆尸沙。迦叶以众见纷纭,乃宣告时众:「佛所未制,今不别制;佛所已制,不可少改。」由此可见,对于戒律的不同看法,五百结集时卽已开其端绪了。不过因为佛初灭度,歧见不深,犹未分派而已。佛灭百年以后,一味的 佛教,分裂为二部,继之五部、二十部,乃至五百部。其中本末,乃至交互影响之迹,难以缕述。而诸部所诵戒经,可得而言者,中国盛传五部之说,而五部之名,传说少异。如大集经二十二卷虚空目分初声闻品中,说有五部,而列有六部之名: 一、昙摩毱多部;经云:「我涅盘后有诸弟子,受持如来十二部经,书写读诵,颠倒解义,颠倒宣说,以倒解说,覆隐法藏。以覆法故,名昙摩毱多。」 二、萨婆帝婆部;经云:「我涅盘后我诸弟子,受持如来十二部经,读诵书写,而复读诵书说外典,受有三世及以内外,破坏外道,善解论义,说一切姓悉得受戒,凡所问难,悉能答对,是故名为萨婆帝婆部。」 三、迦叶毘部;经云:「我涅盘后我诸弟子,受持如来十二部经,书写读诵,说无有我及以受者,转诸烦恼,犹如死尸,是故名为迦叶毘部。」 四、弥沙塞部;经云:「我涅盘后我诸弟子,受持如来十二部经,读诵书写,不作地相、水火风相、虚空识相,是故名为弥沙塞部。」 五、婆蹉富罗部;经云:「我涅盘后我诸弟子,受持如来十二部经,读诵书写,皆说有我,不说空相,犹如小儿,是故名为婆蹉富罗。」 六、摩诃僧祇部;经云:「我涅盘后我诸弟子,受持如来十二部经,读诵书写,广博遍览五部经书,是故名为摩诃僧祇。」 说者谓以摩诃僧祇为本,其余五部则系依此采集同于己见者集为一部而成,故经结云:「如是五部虽各别异,而皆不妨诸佛法界及大涅盘。」舍利弗问经亦说有五部,如云:「如是众多久后流传,若是若非,唯余五部各举所长,名其服色:摩诃僧祇部,勤学众经,宣讲真义,以处本居中,应着黄衣;昙无屈多迦部,通达理味,开导利益,表法殊胜,应着赤色衣;萨婆多部,博通敏达,以导法化,应着阜衣;迦叶维部,精勤勇猛,摄护众生,应着木兰衣;弥沙塞部,禅思入微,究畅幽密,应着青衣。」此则以摩诃僧祇部为五部之一,而无婆蹉富罗(犊子)部。若据义净三藏之南海寄归内法传:「诸部流派生起不同,西国相承,大纲唯四」;其注并云:「一、圣大众部,分出七部。二、圣上座部,分出三部。三、圣根本说一切有部,分出四部。四、圣正量部,分出四部」。且谓「分为五部,不闻于西国。」此则以正量部代前大集之犊子,而复于大集、舍利弗问经之五部外,多一上座部。如是新旧传说之不同,世代更替,见闻有殊,亦不必为异。文殊问经云:「十八及本二,悉从大乘出,无是亦无非,我说未来起。」故依之奉行,无不得道。 二、戒法东传与律典之翻译 律学之传入中国,早在曹魏嘉平年(西元二四九——二五三)中,中天竺昙摩迦罗(此云法时)来至洛阳,译出僧祇戒心,止备朝夕,并请梵僧立羯磨法。迦罗既至,大行律法。准用十僧,传授戒法,此为中国有戒律之始。昙摩迦罗未至以前,出家之风虽盛,亦止于削发殊俗而已,未禀归戒,设复斋忏,事同祠祀。同时,于魏正元年中,又有安息国沙门昙谛,来至洛阳,亦善律学,于白马寺译昙无德羯磨,此卽中国比丘羯磨受戒所禀之法。时广律犹未译传,亦未有比丘尼依律受戒。嗣后律典渐备,至刘宋元嘉七年(西元四三0),罽宾沙门求那跋摩于南林寺设立戒坛为僧尼授戒,诸尼苦求,更欲于尼众前受,适值师子国有八比丘尼来,而年腊未登,又十人不满,且令学宋语。别因西域居士更请外国尼来以足十数。及师子国铁索罗等三人至京,足前十数,时求那跋摩已入寂,乃由僧伽跋摩(众[])为尼重受,是为中国尼众二部受戒之始。 至于律部之翻译,向有四律五论之说。自嘉平二年至姚秦弘始五年(卽晋安帝元兴三年),中经一百五十四年,始有广律之翻译,而诸部律典翻译之时代,亦差不多同时: 一、十诵律 十诵律为萨婆多部之广律。弘始六年,鸠摩罗什与弗若多罗于逍遥园中共译,文未竟而弗若多罗卒。嗣有昙摩流支赍此律梵本来长安,遂复与罗什共译,成五十八卷。罗什临寂,犹以文烦未及删治为憾。及罗什昔日从学十诵律之卑摩罗叉来长安,重加校订,改最后一诵为毘尼诵,始开为六十一卷。并讲说之。律学于是大兴。 二、四分律 四分律为昙无德部之广律。弘始十二年至十五年,罽宾三藏佛陀耶舍共竺佛念译。耶舍亦罗什昔时从学之师,善诵昙无德部律。姚兴疑其遗谬,乃请耶舍诵羌籍、药方,可五万言,经二日乃执文覆之,不误一字,众服其强记。乃由耶舍诵出梵文,竺佛念译为秦言。初成四十四卷,今开为六十卷。以上二种广律系译自关中者。 三、僧祇律 摩诃僧祇律,相传为大众部所诵之广律。梵本由法显取回,义熙十二年于京师道场寺与佛驮跋陀罗共译,成四十卷。 四、五分律 五分律为弥沙塞部之广律。梵本系法显取回,未及翻译,而法显迁化。宋景平元年七月,有罽宾沙门佛驮什(此云觉寿)来到扬州,觉寿少受业于弥沙塞部,专精此律,京邑诸僧请令翻译,卽于是年十一月于龙光寺,觉寿手执梵文,于阗沙门智胜译为华言,道生、慧严执笔参正,译成三十四卷,今合为三十卷。并于大部抄出戒心及羯磨文以资别行。以上二部律系译自江左者。 五、根本说一切有部毘奈耶等十八种 为新萨婆多部所传之律。梵本为唐义净三藏自印度携回,于武后久视之后亲自译出,合有一百九十八卷。义净专攻根本说一切有部律。在印度求法时曾着:南海寄归内法传,介绍五天之律制戒行。回国后,虽「遍翻三藏,而偏攻律部。译缀之暇,曲授学徒。凡所行事,皆尚急护:漉囊,涤秽,特异常伦。学侣传行,遍于京洛」云。 六、其它 除以上五部广律外,有属于迦叶遗部之戒本——解脱戒经一卷,元魏般若流支译。另有释律之五论:一、萨婆多毘尼毘婆沙,九卷,译人不详。二、萨婆多部毘尼摩得勒伽,十卷,刘宋僧伽跋摩译。三、毘尼母论(经),八卷,译人不详。以上三书,均系宗萨婆多部律而立论者。四、善见律毘婆沙,十八卷,萧齐僧伽跋陀罗译。此解释四分律者。五、律二十二明了论,一卷,陈真谛译。此系依正量部律而立论者。一般称为四律五论,因义净三藏所译之根本说一切有部律,翻译较迟,道宣律师尚未见及此书,故不在其内。复有谓义净三藏所译之有部律,卽是十诵律之异译,故亦可谓四律五论。此外尚有戒因缘经(鼻奈耶),舍利弗、目犍连、优婆离问经等,皆系别明有关律法之书,皆可附属于律部。 旧传印度律传五部之说,若据大集:一本(摩诃僧祇律)、五支(昙摩毱多等五部)之说,则中土所无者,为迦叶遗部与婆粗富罗部,但迦叶遗部尚有戒本——解脱戒经传来。若据舍利弗问经以摩诃僧祇为五部之一,而无婆粗富罗部,则中土所缺者,仅迦叶遗部之广律而已。 自广律翻译以来,除五分律未曾弘通外,十诵、僧祇,曾盛行于宋、齐,梁之间。江南岭表,则十诵先盛,关中及其它各处,则多尚僧祇。四分律虽译于姚秦时代,六十余年间,几无人研习,有之亦只供旁涉而已。及至元魏孝文帝时,有北台法聪律师者,本学僧祇,开通精研,因穷受体,既部依昙无德律,于是辍讲僧祇,而初弘四分,俾受随相契,事归一揆。自是以后,弘传渐盛,疏释者众。至唐代道宣律师承智首律师之统,专依四分以明受体而谈随行,乃成专尚。并有法砺怀素,亦盛弘四分,与南山道宣律师并称为律部三家。 三、四分律在中国之弘傅及其著述 四分律自法聪律师提倡研习以后,有道覆律师创制律疏六卷。道覆之弟子慧光,专攻四分造四分略疏,并删定羯磨戒本。慧光之弟子道云,「奉光遗令,专弘律部」,造疏九卷。道晖亦慧光弟子,更略道云之疏为七卷。道晖之弟子洪理,著钞两卷;昙隐着疏四卷。又道云、道晖之弟子洪遵,力阐四分,「且剖法华,晚扬法正;来为开经,说为通律。」僧祇至此,乃成绝唱。与昙隐并称通律之道乐,有弟子名法上,法上之弟子法愿,有律虎之称,著四分一本十卷、是非钞两卷。又道云之弟子道洪(一作道照),道洪之下有智首,慨当时「五部混而未分,二见纷其交杂。海内受戒,并诵法正之文,至于行护随相,多委师资相袭,缓急任其去取,轻重互而裁断。首乃衔慨披括,商略古今,著五部区分钞二十一卷。」又比较诸律之同异,定其废立。以道云所撰疏为基本,制四分律疏二十卷,世称为广疏或大疏;与慧光之略疏四卷,及法砺之中疏十卷,合称为律部之三要疏。 智首之弟子,道宣、道世、慧满等。道宣从智首律师受具足戒,从首听律经二十遍,后入终南山,居纻麻兰若,大阐四分,制作宏富。四分律至道宣律师,而成为中土大乘八宗之一——律宗。约其要旨,大端有三:一、立化制二教,于化教中开为三教:(一)性空教,摄一切小乘法。(二)相空教,摄一切浅教大乘。(三)唯识圆教,一切大乘深教悉此中摄。三教摄尽大小乘一切教法。于制教下又分为三宗:(一)实法宗,依萨婆多部明受体为色法。(二)假名宗,昙无德部依成实明受体为非色非心。(三)圆教宗,南山道宣明受体为识藏熏种。所谓「正依成实,旁用多宗,终归圆教。」用三教三宗以判摄如来一代时教。经论所诠定慧法门,是为化教,律藏所诠戒学法门,是为制教。然三乘圣道,以戒为基,戒行清白,定慧斯立,故须先树净戒,后修定慧断除烦恼。二、融通大小两乘:谓四分律义通大乘。业疏中立五义分通:沓婆回心,施生成佛,识了尘境,相召佛子,舍财用轻。谓四分律,当分是小乘,而分通大乘,远超余部,恰合此土根机。三、总戒学为四大科:1戒法,如来所制,法通万境,体通出离之道。2戒体,受戒时所熏识中种子为体,此为出生众行之根本。3戒行,受已随行,遮禁外非,方便善成,顺彼受体。4戒相,形之于身口,则美德外彰;或列之于文,亘通篇聚。道宣所倡四分一宗,受随相称,行相备足,大小途和,解行相应,以有如此之特胜,故古今大德俱共叹美,大小各宗,并承依学。 道世,卽玄恽,与道宣共就智首律师受具习律,亦专精律部,着有四分律讨要及四分律尼钞,树义与道宣不殊,可摄于南山宗下。道宣、道世,称为智首门中之二哲。 由昙摩迦罗(法时)至南山道宣律师,诸师立祖不同,一般多依灵芝元照所立九祖之说,卽律主法正为初祖、法时二祖、法聪三祖、道覆四祖、慧光五祖、道云六祖、道洪七祖、智首八祖、南山道宣为第九祖。 与道宣律师同时并弘四分律者,有相州日光寺法砺,与西太原寺东塔之怀素。 法砺为洪遵律师下洪渊之弟子,先学四分,复往江南研学十诵,后还邺都,随缘教化,前后讲四分律四十余遍。尝慨律文之广博,乃折衷诸说,制四分律疏十卷,称相部宗。又着羯磨疏三卷,舍忏仪轻重叙。二并不传。法砺宗成实论,以无作戒体为非色非心之不相应行法。道宣曾游法砺之门,始得一月,法砺卽入寂。宣公亦以无作戒体为非色非心,略同法砺,唯进而与大乘唯识种子义合为异。法砺弟子满意、怀素,满意传大亮,亮传昙一,一着发正义记十卷,明南山、相部两派之不同。一之弟子有朗然、神皓、清江等。朗然着四分律钞及古今决,评议古说。又满意之弟子定宾,作四分律疏饰宗义记,解法砺之疏。复着破迷执记救法砺义。 怀素曾就道宣受具足戒,学行事钞。复及法砺之门,学相部律。叹其未能尽善,乃依俱舍论,倡无作戒体为无表色之说,着四分律开宗记二十卷,世称新疏,以对破法砺之旧疏。并自讲新疏五十余遍。又着新疏拾遗二十卷,四分僧尼羯磨文两卷,四分僧尼戒本各一卷等。素弟子法慎,慎弟子义宣,着折中记,以调合两宗之说。 相部、东塔两派,此后诤论迭起,唐代宗大历十三年,曾敕南山、相部、东塔三派之大德,集安国寺,定其是非。采集新旧两疏之长,成「敕[]定四分律钞」十卷。因此次集会,系意出丞相元载,虽以调和为名,实欲藉此推行怀素之新疏,摧残相部。书成未久,诸大德更奏请仍许新旧两疏并行,从学者所好,勅亦允之。高僧传三集曰:「盖以两宗俱盛,两壮必争;被擒翻利于渔人,互击定伤于师足!」后相部、东塔两派俱衰,终归废绝。惟南山独盛,绵延不绝。 道宣律师之弟子甚多,举其著者:大慈、文纲、名恪、周秀、灵萼、融济,及新罗之智仁等数十百人。弘景、怀素、道岸,亦受戒之弟子。弘景之弟子一行、鉴真。一行卽密教之学者。鉴真后被日本沙门荣叡、普照等请赴日本传弘戒法,为日本律宗之初祖。道岸为文纲弟子,以江表多行十诵律,不知四分,因请中宗墨敕执行南山律宗,四分律之盛于江淮间,实因于此。道岸弟子有行超、玄俨等。天台之玄朗亦从岸受戒。俨着辅篇记十卷及羯磨述章三篇。 周秀之弟子道恒,作行事钞记。道恒之弟子志鸿、省躬、昙清。志鸿着搜玄记二十卷,省躬作行事钞顺正记,昙清着显宗记。省躬之弟子慧正,慧正之弟子玄畅,着行事钞显正记。经元表、守言、元解而入宋代。元表作行事钞义记。守言以后,元解、法荣、处恒、择悟次第相承。处恒作拾遗记,择悟作义苑记。择悟之弟子有允堪(卽习天台之智圆),着行事钞会正记、戒疏发挥记、业疏正源记、毘尼义钞辅要记、教戒仪通衍记、净心诫观发真钞等十部之记解。世称为四分律之会正宗。允堪之弟子择其,择其之弟子元照,居杭州之灵芝寺,专学毘尼,博究南山一宗,着有行事钞资持记、戒本疏行宗记、羯磨疏济缘记等。元堪、元照用天台教意疏释四分,颇具特色,与南山导四分入圆教之义正合。至此四分律宗,号称中兴。元照之后有智交、准一、法政、法久、了宏、妙莲,次第相承。又玄畅之弟子慧则,慧则之弟子希觉,希觉之弟子赞宁。宗系承传未已。而四分一宗,自宋末以后,亦日渐衰歇。 南山律师以下,宏敷南山律宗者,以周秀律师为二祖,苏州道恒律师为三祖,扬州慧照寺省躬律师为四祖,慧正律师为五祖,京兆玄畅法寳大师为六祖,越州元表律师为七祖,守言律师为八祖,杭州元解律师为九祖,法荣律师第十祖,杭州处恒律师第十一祖,宋杭州择悟律师第十二祖,宋台州允堪律师第十三祖,择其律师为第十四祖,杭州元照大智律师第十五祖,开元经院智交律师为十六祖(或立道标律师为第十六祖),东堂准一律师第十七祖,竹溪法政律师第十八祖,石鼓法久律师第十九祖,上翁妙莲律师第二十祖,石林行居律师第二十一祖。自此以下卽入元朝,律宗衰废,卽传承不明。 四分律宗自允堪、元照以后,虽未中绝,然宋末以及元、明之间,典型尽失。明末之莲池、藕益、弘赞、元贤诸大师,均有意扶持律教,惟以废坠既久,大势所趋,殊难有成。莲池有具戒便蒙、沙弥律仪要略、梵网经义疏发隐等。藕益有沙弥十戒录要、毘尼珍敬录、毘尼事义集要、四分律藏大小持戒犍度略释、律要后集、梵网经合注等。弘赞有沙弥日用、沙弥律仪要略增注,比丘及尼受戒录各一卷、四分戒本如释、四分名义标释、式叉摩那尼戒本、归戒要集、八关斋法、梵网经略疏等。元贤有四分戒本约义、律学发轫等。约与莲池大师同时,有如馨律师者,号古心,谥慧云,恳求戒法,因矢志步礼五台,感文殊于云中垂手摩顶授戒,于是顿悟五篇三聚心地法门,视大小乘律恍然自胸中流出,自是卽专弘戒法,于振古、香林、灵谷、甘露、灵隐、天宁等寺,开授戒法。着经律戒相布萨轨仪,律教自宋末以来,荒芜已久,至如馨律师而渐振起。声下之弟子有性相、永海、寂光、澄芳、性祇等。寂光律师,号三昧,受具于如馨,馨嘱以专弘律宗。于是精究力行,博觉五部,剏立戒坛于寳华山,受戒禀法者甚众。其著名之弟子,有香雪、见月二人。见月,讳读体,受具于三昧律师,随侍弘戒。昧寂时,以衣钵付之嗣主寳华。凡授戒、安居,自恣等规模法范,皆依律而作。寳华戒坛原以九人一坛受比丘戒,见月律师依律改为三人一坛。至是香雪以不合三昧遗教,乃下山至常州天宁寺,宏敷律宗。见月着有:毘尼止持会集十六卷、毘尼作持续释十五卷、传戒正范四卷,薙度正范、僧行规则、三皈五戒八戒正范、毘尼日用切要、沙弥尼律仪要略、黑白布萨、幽冥戒正范各一卷。见月弟子六十余人,以德基、书玉为最着。书玉,号宣洁,居杭州昭庆寺,弘宣律范,着有梵网经菩萨戒初津八卷,毘尼日用切要香乳记二卷、沙弥律仪要略述义二卷。德基嗣席寳华山,严整规约,御众宽严交济,凡遇劳作,以身先之,四方缁素,从学者甚众。杭州昭度寺,请开戒址,皈依者踵相接,乃嘱同门书玉居之。着有羯磨会释十四卷、比丘尼戒本会主义十二卷、毘尼关要十六卷等。嗣法弟子三十八人,以松隐继嗣法席。 松隐传闵缘,闵缘傅珍辉,珍辉传文海,文海奉世宗召入京师,主大法源寺席,开坛传戒,于是华山律范乃分灯于京师。此下有理筠、浑仪,恺机、卓如、朗鉴、体干、敏通,圣性、浩净,次第相传。自如馨至浩净已十七世。晚近律学,唯华山一系,以开坛传戒为任,到了末流,虽仅余呼号作会之形式,然出家受戒之仪制得以勉存,佛法藉以弘宣,其功亦不可没。但若卽此而名为律宗,亦足见律学之扫地而已! 民国以来,律学衰弱愈甚!志习此道者,有若麟喻。有弘一、慈舟法师者,以弘律著称。弘一律师,民国七年出家(时三十九岁),受戒于杭州灵隐寺,因阅传戒正范及藕益大师之毘尼事义集要,而发心学戒。师遍觉律部,志业精勤。居常以戒检自重,内外崇服。尝慨戒法之多舛,颇思挽正。着有四分律比丘戒相表记、行事钞资持记表解、行事钞资持记扶桑集释、比丘尼钞集解、含注戒本随讲别录、删补随机羯磨随讲别录、删定僧戒本略解、羯磨略义、教诫新学比丘行护律仪集解、南山律在家备览及略本、南山律宗传承史、南山律宗书目提要、南山律苑文集等。入寂于民国三十一年十月,时年六十二岁。其志行颇为人所乐道,律学著作,嘉惠于后人者亦殊多。 慈舟律师,宣统二年出家,勤精三学,解行相应。生平以教宗贤首、持戒、念佛为职志。自行教人,均以戒法为本。行踪所至,常讲说戒品,并力行不懈。着有菩萨戒本疏、四分戒本悬谈、毘尼作持录要等。年八十二岁,入寂于民国四十七年一月,时贤从而承教学戒者亦不乏人。 四、四分律与四分比丘戒本 四分律,因部筴而得名,又称昙无德部律,此从律主之号立名。四分者,以本律系四大分所组成:第一分,二十一卷,专明比丘二百五十戒。第二分,自第二十二卷至三十七卷(有十六卷文):前之九卷明比丘尼戒;后之七卷明受戒犍度、说戒犍度、安居犍度,自恣犍度上。第三分,自第三十八卷至四十九卷(有十二卷文):明自恣犍度下、皮革、衣、药、迦絺那衣,拘睒弥、瞻波、呵责、人、覆藏、遮、破僧、灭诤、比丘尼法、法犍度。第四分,自第五十卷至六十卷终(有十一卷文):明房舍犍度、杂犍度及五百结集、七百结集、调部毘尼、毘尼增一等。此中比丘,比丘尼戒法为止持,中间二十犍度为作持,后之四类明与戒有关之各事。律中详明比丘、比丘尼应止应作之法,以是住持幢相,僧中导首。余三小众(沙弥、沙弥尼、式叉摩那尼)则随文兼制。故言戒法者,应包括止持与作持两类而言。应止者不止,名为犯戒,应作者不作,亦名犯戒。故修学戒法,应从止作二持两方面着手。作持者,卽是二十犍度。其中僧法羯磨总有一百三十四法;僧中轻事,应作罩白羯磨,有三十九法。中事,应作白二羯磨,有五十七法。重事,应作白四羯磨,有三十八法。又对首羯磨三十三法,心念羯磨十四法,连前共有一百八十一法。此外如随律诸威仪等,皆是作持。止持者,卽是比丘、比丘尼戒。今所讲者为四分律中第一分之比丘戒。而为比丘者,不但应详悉本部之止持与作持,也应兼善比丘尼法。以比丘应为比丘尼授大戒及为依止、教诫等事。故应「四分」俱学。但初学应有次第,先学本部(比丘)戒法,由止持而作持,力有余裕,再学尼部。比丘戒本卽是从四分广律第一分比丘戒法中摘出,以便行者诵持修学者。 言戒法者,有其三种:一、律仪戒,亦名别解脱戒。二、定共戒,亦名禅戒。三、道共戒,亦名无漏戒。律仪戒者,律谓戒法,仪谓威仪,依律而行,自然有威有畏有仪可则。此卽指比丘二百五十戒及随律诸威仪等。定共戒者,在定境中,三业自然调善,不起诸过。律仪与定并起,故名定共戒。道共戒者,证无漏道,自然远离毁犯,如初果耕地、虫离四寸等。律仪与道力并起,故名道共戒。今言戒法,正指律仪戒说。然律仪为定慧之基本,遗教经云:「因依此戒,得生诸禅定,及灭苦智慧。」是则律仪戒为因,定道为果。而由定道之力,又可令律仪戒转复清净,所谓戒能净慧,慧能净戒,如人双手,互相磋磨,则两皆清净。故戒为一切功德之根本。经云:「纵有多智,禅定现前,如不持戒,必落魔道」。萨婆多论云:「此波罗提木叉戒,若佛出世则有,佛不在世则无;禅戒、无漏戒,一切时有。波罗提木叉戒,从教而得;禅无漏戒不从教得。又波罗提木叉戒,但佛弟子有;禅戒外道俱有。夫能维持佛法,有七众在世间,三乘道果相续不断,尽以波罗提木叉为根本;禅无漏戒不尔。是故于三戒中最为殊胜。」由此可见,诸戒法中律仪戒最为重要。 (一)律仪戒的名称,常用者约有三种:一、毘奈耶,或云毘尼,古译曰灭,灭有三义:(二)灭业非,谓受持戒法,能灭除一切犯戒罪。(二)灭烦恼,持戒能调伏贪等烦恼。(三)得灭果,由烦恼、业灭故,得寂灭(涅盘)果。又译为调伏,卽调练三业,伏诸烦恼,令过非不生。此二皆从功能立名,非是正翻。南山云:「正译曰律;律者,法也,从教为名。断割重、轻,开、遮、持、犯,非法不定。」如世间法律,可以楷定是非轻重,以量刑科。今道与俗违,其居常止作,有犯无犯,若重若轻,亦应有常法,以便遵循而资处断,此佛教律法之所由兴,其义与世间法律不殊。又戒因缘经云:「鼻秦言去,奈耶秦言真,去若干非而就若干真,故曰真也」;亦是别解脱义。 二、梵语尸罗,旧云性善,正译清凉,傍译曰戒。性善者,智度论云:「好行善道不自放逸,是名尸罗。」清凉者,谓持戒之人,三业清净,绝诸罪非,既心安而理得,则内无热恼,外无羞惧,故名清凉。又戒者,禁义,警义;戒能防禁恶非,警勉三业,故名为戒。大集月藏经云:「离欲义是戒义,解脱义是戒义,休息义是戒义,尽义是戒义,灭义是戒义。」大乘义章一曰:「言尸罗者,此云清凉,亦名为戒。三业之非焚烧行人,事等如热,戒能防息,故名清凉。以能防禁,故名为戒。」此从因行而立号。 三、梵语波罗提木叉,此云保解脱,或别解脱、随顺解脱等。保解脱者,谓受持戒法,可以保任行人不为业坠,终必趋于解脱。言别解脱者,谓七众弟子所受戒律,随一一戒护持不犯,各能解脱身口七支之恶非,别别防非,则别别解脱,能防之戒与所防恶非皆有别义,故名别解脱戒。又别解脱者,为拣不是定道二戒,故称为别解脱戒。言随顺解脱者,谓戒法能随顺有为无为二种解脱果。此则就果立名。 南山律但列以上三名,其次第有:教、行、果之三义。含注戒本讲录云:「依此三名次第而言:律者,教也,能生行解,故在初。教不孤立,必诠行相,戒则因之而立。戒不虚因,必有果克,故解脱绝缚,最在其终。」律部诸书,多用此三名。如曰:四分「律」、比丘「戒」本、「波罗提木叉」(别解脱戒)是。 七众弟子皆有其本位之律仪戒,而律仪戒中以比丘、比丘尼戒最为严谨周密。在家之五戒、八戒,出家小三众之十戒、六法戒,皆摄于比丘、比丘尼戒法中,并是具足戒之方便。故若论戒位,由浅至深,总有五阶:一、优婆塞、优婆夷之五戒。二、八戒,为在家二众所授暂时之出家戒。三、沙弥、沙弥尼之十戒。四、式叉末那之六法戒。五、比丘、比丘尼具足戒。比丘、比丘尼为律仪戒中最尊高者。比丘戒,略则二百五十戒,中则三千威仪,六万细行,广则无量。比丘尼戒,略则三百四十八戒,中则八万威仪,十二万细行,广亦无量。以比丘、比丘尼于受戒时,并得无量无边戒法,量等虚空,境遍法界,莫不圆足,故俱名为具足戒,也名近圆戒;圆谓涅盘,以比丘、比丘尼戒为近涅盘之法,因以得名。南海寄归传云:「既受戒已,名邬婆三钵那。」其自注云:「邬婆是近,三钵那是圆,谓涅盘也。今受大戒,卽是亲近涅盘。旧言具足戒,言其泛意。」恒水经云:「持五戒者还生人中,持十善戒者得生天上,能持二百五十净戒者,现世可得阿罗汉、辟支佛、菩萨、佛泥洹大道果。」故比丘、比丘尼戒法,确是卽生成办,断烦恼、了生死之法。而今人反视此为畏途,更别求了生脱死之徯径,诚为怪事! 此具足戒法,授受均甚为不易:受者须年满二十,更须无诸遮难。而授者三师七证,必须戒行清净,年夏已满,具足众德,羯磨如法,方堪其事。此等广如律说。既受戒已,名为比丘。比丘者,此是梵语,具有多义:有云除馑,谓众生无有法财,多所馑乏,出家志行清洁,是良福田,能生物善,若世人皈信供养,如种播于良田,必生嘉禾,而无所馑乏。有云内含三义:一者乞士义,谓远离种种邪命,去世资财,乞求取足,所谓上乞法以资法身,下乞食以养躯命。二、怖魔义,谓受具足戒,羯磨成就时,魔王波旬,卽生恐怖,怖其出离三界,复教化众生,亦出离三界故。三、破恶义,谓修诸道品,断欲去爱,降伏烦恼。由因中有此三义,故得阿罗汉果时,卽有应供、无生、杀贼之名。新译名「苾刍」,是香草名,产于雪山,具五种德以喻比丘:一、体性柔软,喻比丘能折伏身语意业之粗犷。二、引蔓旁布,喻比丘能传法度人,使佛种延绵不绝。三、馨香远闻,喻比丘戒德芬馥,为众所闻。四、能疗疼痛,喻比丘能断烦恼毒害之痛。五、不背日光,喻比丘能正见思维,常向佛日而不背逆。律中说有八种比丘:谓名字比丘、相似比丘、自称比丘、善来比丘、乞求比丘、着割截衣比丘,破结使比丘、受大戒白四羯磨如法成就得处所比丘。律中正取第八受大戒白四羯磨如法成就得处所比丘。其中善来与破结使两种比丘,皆烦恼已断,梵行已立,自然具足威仪,离犯戒垢。所余五种,皆是非法之众,但有其名而无实义。 言戒本者,亦称戒心。本,有原本、根本之义。心有中心、枢要之义。今此戒本二百五十戒法,尽是从广律中录出,以此而居中统要,以简驭繁,故喻之为本,为心。 五、比丘戒本中之名数与篇聚 比丘二百五十戒,分为八类,合为五篇七聚(或六聚)。篇者,章品之名。聚者,攒集之号。此约义差别而分。若正结罪科,则为六聚。兹先别明八类名义,再略明篇聚,开合之相: 一、四波罗夷:称为四重戒或四根本戒。比丘法中,此过最重。为所余戒法之所依,故名根本。僧残以下,皆为护持此重而设,不能持轻,重卽易犯故。波罗夷,译名不一:此云弃,谓犯四中之一,比丘戒体卽失,不得与僧共住,应弃出僧海边外,故名为弃,亦名边罪。又译云他胜,才犯之时,卽非沙门,非释种子,失比丘性,乖涅盘性,堕落崩倒,为他净行者之所欺胜,故名他胜。又比丘者,正应降伏烦恼魔军,今反为他烦恼魔军之所胜伏,受败于他,失其所尊,故名他胜。或云极恶,谓无有恶过于此者。或译云堕,谓犯此过者,死堕阿鼻。又于诸智(法智、比智等)退没堕落,无道果分;又于涅盘退没堕落,无证道分;于梵行退没堕落,无道果分;所可犯罪,不可发露悔过,毕竟永堕负处。故五分律云:「波罗夷者,名为恶法,名断头法,名非沙门法。如铁鼻缺,不可复用;如人命尽,不可复活;如石破,不可复合;如断多罗树心,不可复生。」此等皆言其为过至重,犯者不堪僧用。故律摄云:「(未出家)前是俗人,无比丘分;后犯戒时,与前俗人体无有异。」律中虽有「与学」之法,然终身夺三十五事,若僧说戒及羯磨时,来与不来,众僧无过。故母经云:「与学已,名清净持戒,但此一身不得超离生死,障不入地狱耳。」佛说犯罪轻重经云:犯波罗夷罪,如他化自在天寿十六千岁(人间一千六百为彼天一画夜),堕(熖热)泥犂中,于人间数九百二十一亿六百万年。 二、十三僧伽婆师沙:僧伽,此云众,婆师沙,此云残。简称僧残。十诵云:「是罪属僧,僧中有残,因众僧前悔过得灭,是名僧伽婆尸沙。」犯前四波罗夷,名无有余,如入已死,无有余残可治。此十三法,体是有余,尚有余残所治。毘尼母云:「僧残者,如人为他所斫,残有咽喉,名之为残。如二人共入阵间,一为他所害命绝,二为他所害命根少在不断,若得好医良药,可得如瘥,若无者不可瘥也。犯僧残者亦复是,有少可忏悔之理,若得清净大众为如法说忏悔除罪之法,此罪可除。若无清净大众,不可除灭,是名僧残。」犯僧残法,若犯后覆藏,应随覆藏日数,与别住法(波利婆沙),行别住法已,更与六夜摩那埵(些云意喜)行,卽令为大众清厕服诸劳役,使自心欢喜,亦令大众欢喜。喜见律云:「摩那埵者,漠言折伏贡高,亦言下意。下意者,承事众僧。」若犯后卽发露忏悔,不曾覆藏,卽不须行别住法,卽径与六夜(卽六日)意喜行。行意喜行已,然后于二十清净僧中出罪,若少一人不满二十众,则罪不得除,故十三僧残,虽云可治,然二十清净僧,得之亦颇不易!经云:犯僧伽婆师沙,如化乐天寿八千岁(人间八百年为彼天一画夜),堕(大叫唤)泥犂中,于人间数二十三万零四百万年。 三、二不定:不定者,谓此罪体,无有定相,容有多罪,不可定言,须当事者认可后,方可揩定,然后依犯论洽,故名不定法。此有二条,故云二不定。若论烦恼,皆烛YIN摄。初于三法(夷、残、提)中不定,次于二法(残、提)中不定。萨婆多论云:「佛坐道场时,已决定五篇戒,轻重通塞,无法不定。此所以言不定者,直以可信人,不识罪相轻重,亦不识罪名字。设共女人一处坐,不知为作何事:为共行YIN,为作摩触,为作恶语,为过五、六语,故言不定。」不定一类,尼戒中无。犯罪苦报,一一准罪轻重可知。 四、三十尼萨耆波逸提:尼萨耆,此云舍;波逸提,此云堕。又云:尼,此云尽;萨耆,此云舍。谓所犯财物,尽应舍与僧。既舍物已,余有堕罪,应对他清净比丘忏悔法。三十舍堕,与后九十单堕罪同,唯有物可舍为异。犯财当舍,舍具三义:一者舍财,此为犯罪之缘,财不舍则忏法不成。二者舍心,此是起犯之因,心不舍则因流不绝。三者舍罪,所犯堕罪,为感生死之业因,罪不舍则污行不捐。于三舍中,若缺其一,卽不清净。若更得财物,卽获其罪,以为前犯所染污故。萨婆多论云:「衣已舍,罪已悔过,求衣心不断,若当日,乃至一月,得本异财,尽犯舍堕。由心次续不断,卽得衣日得罪,不须经日。若卽日舍衣、悔过、心断,后日更生求衣心,不犯。以中间心断故。若衣已舍,求心已断,罪未悔过,正使多日得本异财,当舍,作突吉罗忏。」故须具足三舍,方云清净。此后,若还本财,事同新得,或受持,或如法说净,得蓄。三十舍堕中,除二寳不得对受大戒人舍,其野蚕绵卧具,应须斩坏永弃,所余尽应于僧中舍。经云:犯波逸提,如夜摩天寿二千岁(人间二百年为彼天一画夜),堕(众合)泥犂中,于人间数一万四千四百万年。 五、九十波逸提:波逸提,此云堕。与前三十舍堕,体性是同,唯无物可舍为异。前约物论犯,故须先舍所贪之物而后忏罪,故曰舍堕。今约行辨非,故径行忏除,以无物可舍,故又名单堕。律摄云:「波逸底迦者,谓是烧煮,堕恶趣义。」烧煮,乃指堕处而言。根本律云:「谓犯罪者,堕在地狱、傍生、饿鬼、恶道之中,受烧煮苦。又犯此罪,若不殷勤说除,便能障所有善法。」虽复余罪皆有堕义,而此特目堕烧煮苦,故独得堕名,此合前三十舍堕,总有一百二十波逸提法。 六、四波罗提提舍尼:此无正翻,义云向彼悔,若论罪性,应同波逸提而少轻。此四法皆因食起贪,坏他信敬,故佛禁之。虽一切罪皆应向他说悔,然若犯此四,卽须向他发露忏悔、请诃,故独受悔名。律摄云:「谓于住处现在苾刍,皆须一一别对陈说。不同余罪,故受别名。又犯罪已,卽须陈说,不得停息,亦异余罪。」僧祇、十诵及本部,并令向一人边一说,发露悔过,罪便得灭。经云:犯波罗提提舍尼,如三十三天寿千岁(人间一百年为彼天一画夜),堕(黑绳)泥犁中,于人间数三千六百万岁。 七、百众学法:此篇戒相繁多,故云众;今但列百数,故云百;法者,谓所应学事。梵语式叉迦罗尼,此云应当学,就行边立名。律摄云:「众学法者,谓于广释中所有众多恶作、恶说,咸悉摄在众学法中,是故总言众学法也。」此众学法,准四分律说有百事,可约为九例:一着衣事,二入村事,三坐起事,四食噉事,五护钵事,六说法事,七塔像事,八便利事,九观望事。余部所列,开合广略不同:僧祇律六十七法、五分律一百八法、十诵律一百十三法、解脱戒本七十六法、根本律四十三法。此等皆是行护威仪,不同余篇,故无定数。大比丘有三千威仪,六万细行,兹所列者,仅及粗显易知者。萨婆多论「问曰:余篇不言应当学,而此戒独尔?答曰:余篇易持而罪重,犯则成罪,或众中悔,或对首悔。此戒难持而罪轻,脱尔有犯,心悔念学,罪卽灭也。以难持易犯故,常慎心念学,不结罪名,直言应当学也。」百众学法,虽不结罪名,然若有犯,皆作突吉罗忏。突吉罗,译云恶作,就过边立名。四分律开之为身口二业:身业失仪名恶作,口业违制曰恶说。犯有故误,故忏分两阶:故犯,须对他说悔;误犯,则自责其心。经云:犯众学戒,如四天王寿五百岁(人间五十年为彼天一画夜),堕(等活)泥犁中,于人间数九百万年。 八、七灭诤:比丘有诤事起,以七法灭之。诤有四种:一、言诤:谓比丘共比丘诤言,引十八诤事:法、非法、律、非律、犯、非犯、若轻、若重、有残、无残、粗恶、非粗恶、常所行、非常所行、制、非制、说,非说;若以如是相共诤言语,遂彼此共闘,是为言诤。若言诤事起,应以现前、多人语二种毘尼灭之。或但用一种现前毘尼灭。二、觅诤:谓比丘与比丘觅罪,以三举事:破戒、破见、破威仪,见、闻、疑,作如是相觅罪,是为觅诤。觅诤事起,以四种毘尼灭:谓现前、忆念,或现前、不痴,或现前、罪处所。三、犯诤;谓犯七种罪:一、波罗夷,二、僧残,三、堕,四、悔过,五、偷兰遮,六、突吉罗,七、恶说,是为犯诤。犯诤事起,用三种毘尼灭:谓现前、自言治,或现前、草覆地。四、事诤:前三种诤事起,皆名事诤。若事诤起,应随其所犯,若言诤,若觅诤,若犯诤,随其所应,以七种毘尼灭之。故七灭诤,正以所起之四种诤事及能灭四诤之法合以为名。若论犯结罪,有云应摄属于波逸提,亦有谓是突吉罗者。 二百五十戒,分为八类,已如上说,诸部律典,于波逸提下,皆有众学法与七灭诤之二类,然皆不结罪名,上已略及其义。故印顺导师说:「众学法出威仪法中,结句云应当学,与前六者之结罪不类。七灭诤乃悔过、息诤之作法,出杂跋渠中,与波罗提本叉之名义不符。此二直宜说为后学者学习之方便而附益焉。古本之戒经,应为四波罗夷,十三僧伽婆尸沙,二不定,三十尼萨耆波逸提,九十二波逸提,四悔过而止。」(案:此系依僧祇律列数)其说既有所本,附此以供研钻戒法者之参考。 八类摄为五篇:则波罗夷为第一篇。僧残为第二篇(二不定分属于前二篇)中。波逸提为第三篇,此合(三十舍堕与九十单堕)共为一篇。提舍尼为第四篇。突吉罗为第五篇,合(百众学及七灭净)共为一篇。 五篇开为七聚:则于第一、第二篇内开出偷兰遮之一聚,及于第五篇突吉罗中分为恶作,恶说之二聚,故成七聚。恶作,恶说,在百众学中已说。偷兰遮者,译为大障善道,或粗恶、粗过。善见律云:「偷兰、名大,遮、言障善道。后堕恶道,体是鄙秽,从不善体以立名者。由能成初二两篇之罪故也。」明了论解「偷兰、为粗、遮,卽为过。粗有二种:一是重罪方便,二能断善根。所言过者,不依佛立戒而行,故言过也。」偷兰遮罪中有从生与独头之两类:从生者,为犯波罗夷与僧残未遂之因罪,也称方便罪。方便中复论其上中下三品。独头者,也名自性,为五篇所不摄之诸果罪,如YIN死尸、盗五钱以下等。此中虽有因果、轻重之差别,而就其中最重者故列于波罗夷、僧残之次,为七聚中之第三聚。 更摄为六聚者,前五如前,卽复合恶作、恶说为一突吉罗。而正论罪科,则止依六聚。兹列一表以示其开合之相:图略 六、讲说戒法的一点愿望 戒法,尤其是比丘比丘尼戒法,似乎很少有人身体力行,就是连讲说研读的人伯也很少。尽管传戒、受戒的事时有所闻,称作比丘、比丘尼的也日渐增多,但比丘、比丘尼的戒法,像无人要的货色一样,摆在一边,很少有人问津,这确是无可讳言的事实。中国的寺庙制度,以及出家、收徒,受戒等事,都与印度原有的制度不合,到了现在,距离越来越远了!凡是翻阅过戒法的人,都有同感。说这是末法必有的现象,未尝不可,但做为一个以住持佛法为已任的人,面这种法灭之象,如果无动于衷,不思挽救,而自己也不得不表演着法灭之象,那佛教就太可悲了!现在到处可以听到:「戒律不合时宜」、「现在还谈什么戒」、「有那个照着戒律去作啦!」听到某人学戒,持戒,就好像社会某些人听到孔孟学说一样,不免意味若守旧、落伍、不合时宜的想法。一些人以能犯戒为有勇,以犯成为进趣,这些现象是随处可以见到听到的。但是,究竟那些戒不合时宜?做一个现代出家人是不是可以不要戒?我们之所以不能照着戒法去实行,是我们不肯去行,还是戒法本身有什么毛病?似乎很少有人去讨论,研究。只道一声:戒律不合时宜,就把整个佛教的律制给推翻了!老一辈的是这样,晚一辈的人照着学样,大家把制度,准绳的律法抛却一边,各各凭着自己的情见适应着一切,有时博得一些无知者的赞可,或由之而解决了私已的问题,于是更喜形于色,而行无所忌惮了。其他的人也不甘落后,大家互相看齐,以为凡是可以聊博世人一顾的,就可以复兴佛教了。如所周知,一只脱了缰绳的马,一定不会有好结果的;而那种脱离佛陀教授教诫的佛教,它的命运,也注定是必趋于灭亡的。前面曾经说到,戒律是佛法的寿命,现在大家不要戒律,无异就是斩断佛法的寿命。佛教与一般知识学问究竟是不同的。佛教是宗教,是宗教就不能没有规制和约束,否则,又何贵乎为三寳之一?所以不欲住持佛法则已,欲住持佛法,卽不得不保存出家的制度,有出家的制度,就须要有出家的法律和准绳,而这些法制与准绳,必须从固有的律制中去探讨,究竟那些是不合时宜的,是无法行得通的,这些不合时宜,行不通的戒法,对于佛法有什么关联,依据「小小戒可舍」的话,可不可以放弃。又那些是必须遵守的,不遵守就不是佛法,不像出家人。在现代的人类社会中,佛教的一切行事,什么是该适应的,又什么是绝对不可适应的。这一切的一切,都值得仔细研究讨论。 诸位要求在暑假期中讲比丘戒,我自己虽不是专攻戒学的人,更谈不到研究与力行,然近些年来,因为多在教导学人方面致力,又看到教内产生许多偏邪的现象,深深地感到:戒学不但关系佛法的存亡,也关系僧团的良窳,更关系个人的升坠;所以教人与自期自勉,都多少策重在这方面,也愿意大家发心学戒、持戒。诸位多系新受具戒的人,能依据佛陀「五夏以前专攻戒律」的遗训,在戒法方面切实的体察一番,那是很对的。看看何者是必须奉行而又能奉行的,何者是行不通的,最好能逐条加以研究讨论,集思广益,得到一个最后的结论,凡是必须奉行而又可以奉行的就照着去做。佛制须行而事实环境不许可的,用什么方法去补救。例如服兵役这件事,等于在僧团中出出进进,乍僧乍俗,应该用什么方法处理。乃至收徒、住庙、持身、学法、授戒……都有研求的必要。研学的人多了,时间久了,然后来取多数的意见定为标准。太虚大师在律仪之研究里说:「融小彻大,会古适今,探内采外,研末究本,而开建合于时世人心之律仪。见之行履,乃为实学,非徒施于空言而已。」总之,不论时代进步到什么程度,出家僧众必须有一套完好而可行的制度,才可以自存,才可以利人。否则一切都是谈不上的。这就是我近年着重讲说倡导戒行的意趣。 女子出家,位分三阶:沙弥尼、式叉摩那、比丘尼。沙弥尼戒全同沙弥。式叉摩那六法戒,为女子出家进受比丘尼戒之前阶,比丘尼戒,略同比丘,今概述其特异之处,以见僧尼两众之不同。 七、尼众出家受戒之起源 女子出家,起始于佛姨摩诃阇波提,(些云大爱道,或译大生主。经律呼为憍昙弥;憍昙,卽瞿昙,是姓;弥,女声;呼憍昙摩,卽为男声。)其间有一段曲折故事,为众律所共载,当属事实。佛本不拟度女人出家,经过大爱道恳切请求,佛只允许其剃发着袈裟,精进行道,不听受具足戒。如五分律二九云:「往古诸佛皆不听女人出家:诸女人辈,自依于佛,在家剃头着袈裟,勤行精进,得获道果。未来诸佛,亦复如是。我今听汝以此为法。」若据四分律载:「摩诃波阇波提与五百舍夷女人,俱共剃发被袈裟,往舍卫国祇洹精舍,在门外立,步涉破脚,尘土坌身,涕泣流泪。」似为彼等自行剃发着袈裟,以示意志之坚决,而要请佛听许出家者。闻今日暹缅等地,无比丘尼僧,然有剃发着缦衣,住于寺中而修行者,我国刘宋元嘉以前亦有女人剃发着缦友而修行者,与五分律所说之制相合。摩诃波阇波提与五百舍夷女人不以「在家剃头着袈裟」为已足,故不辞长途跋涉,来至舍卫国,请佛听许出家受具足戒。中间经过阿难婉转为之劝请,佛犹多所顾忌,不欲听许。佛曰:「阿难!且止,莫欲令女人于佛法中出家受大戒。何以故?若女人在佛法中出家受大戒,则令佛法不久!譬如有长者家,男少女多,则知其家衰微;如是,阿难!若女人在佛法中出家受大戒,则令佛法不久!又如好稻田而被霜雹,实时破坏;如是,阿难!若女人于佛法中出家受大戒,卽令佛法不久!」阿难复以「女人于佛法中出家受戒,可得须陀洹果乃至阿罗汉果不」为问;佛答以「可得」。阿难更进一步以「女人于佛法中出家受大戒」,既可以「得须陀洹果乃至阿罗汉果者,愿佛听出家受大戒」为请。如来至此,虽明知女人出家受大戒,于佛法多所留难,然于情于理已有不得不允许之势,乃提出八不可过法(亦名八敬法)告阿难:「今为女子制八尽形寿不可过法,若能行者,卽是受戒……。」阿难将佛语告知摩诃波阇波提,摩诃波阇波提及五百舍夷女人,闻已欢喜。唯于八不可过法中:「百岁比丘尼见新受戒比丘应起迎逆礼拜」感到不便,希望佛允许她们「随大小礼比丘」。阿难将此意上禀于佛,佛不胜感慨击之曰:「若我听比丘尼随大小礼比丘者无有是处!」并伸其原因曰:「女人有五碍:不得作天帝释、魔天王、梵天王、转轮圣王、三界法王。若不听女人出家受具足戒,佛之正法住世千岁,今听出家,则减五百年!……若女人不于我法出家受具足戒,我般泥洹后,诸优婆塞及优婆夷,当持四供随比丘后,白言:『大德!怜愍我故,受我供养。』若出门见,便当牵臂言:『大德!于我有恩,乞暂过坐,使我获安。 』若道路相逢,皆当解发拂比丘足,布令蹈上。今听出家,此事殆尽!」阿难听完这一番话,也有悔不当初之感。但佛反软语慰之曰:「魔蔽汝心,是故尔耳!」并告勅阿难曰:「今听女人出家受具足戒,当应随顺我之所制,不得有违!我所不制,不得妄制!」阿难复将佛语告知摩诃波阇波提,摩诃波阇波提及五百舍夷女,乃深心顶受,依教奉行,于是「卽成出家,受具足戒。」是为比丘尼出家受戒之本源。 女人出家受大戒,既有如上所说之艰难过程,且必须从比丘僧处受戒,礼敬比丘,乃至安居、自恣、出罪、半月求请教诫等,皆须依附比丘僧。至今看来,尼众制度,似不合男女平等之原则,故有认此为适应封建父系社会而制定者。但深揣佛意,绝不如此简单。佛是一切智人,于诸事理无不现知等随观见。佛陀制戒摄僧,唯一目的在「令正法久住」。出家二众(或五众)既献身于佛教,为佛法幢相,故在家二众无论年岁大小或闻道先后,皆应亲近承事体拜供养比丘、比丘尼僧。而出家众中,复以比丘为尊为首,故制比丘尼礼事比丘,以示责有所归,事有听主,方可收「正法久住」之效益。比丘位居佛教家长之地位,其责任之重大,不言可喻。从法性平等上说,男女无所轩轾,但从事象上论:男性刚健、勇敢、尚理智,生理方面障碍少,堪担当大事。女性柔弱、怯懦、重情感,加之生理上障碍多,依附心强,缺乏卓然自主之精神,难望有所建树。卽盛唱男女平等之现代,也不能不承认男女两性之差异。经律谓女人不得作天帝释乃至三界法王,就是从此立论的。佛法最重平等,但事贸上有此差异,故不得不个别施教、立制。准此,凡经律中呵毁女人处,皆应作对症下药看,若全视同封建父系社会轻视女性之论调,则与佛陀施教设化之精神,绝不相符。佛虽确认男女出家受大戒,皆可得初果乃至四果,然从纲维律范,住持圣教之重任上,则「女性鄙弱,人少敬信,故无弘化之益,反更毁辱。」故尼制依附大僧,使从差别中完成其平等,这实在是佛陀不得已之一番苦心! 八、两种八敬法之对观 八不可过法,亦名八敬法。诸处列相,不尽相同,大抵可别为二种:一律部共说,二经中别载。 律部所载八敬法,皆大体从同,间有小异。如四分律、五分律、根本说一切有部律,八敬名义大同,仅次第先后有异。僧祇律第四敬法:若檀越未曾饭僧施床褥,比丘尼先受者越敬法。」而缺无四分律等之:「比丘尼不应骂詈比丘、诃责,不应诽谤言:破戒、破见、破威仪……。」又十诵律第六敬作「比丘尼半月从比丘受八敬法」,四分律等皆作:「比丘尼半月半月应从僧乞教授」。其第七敬法:「比丘尼语比丘言:听我问修多罗、毘尼、阿毘昙?比丘听者应问,若不听者不得问」;而缺四分律等之「比丘尼不应骂詈比丘、诃责……。」兹依四分律比丘尼犍度列八不可过法于后: 一、虽百岁比丘尼见新受戒比丘,应起迎逆礼拜,与敷净座请令坐;如此法应尊重恭敬赞叹,尽形寿不得过。 二、比丘尼不应骂詈比丘、诃责,不应诽谤言:破戒、破见、破威仪;此法应尊重恭敬赞叹,尽形寿不得过。 三、比丘尼不应为比丘作举、作忆念、作自言,不应遮他觅罪、遮说戒、遮自恣;比丘尼不应呵比丘,比丘应呵比丘尼;此法尊重恭敬赞叹,尽形寿不得过。 四、式叉摩那学戒已,从比丘僧乞受大戒;此法应尊重恭敬赞叹,尽形寿不得过。 五、比丘尼犯僧残罪,应在二部僧中半月行摩那埵;此法应尊重恭敬赞叹,尽形寿不得过。 六、比丘尼半月从僧乞教授;此法应尊重恭敬赞叹,尽形寿不得过。 七、比丘尼不应在无比丘处夏安居;此法应尊重恭敬赞叹,尽形寿不得过。 八、比丘尼僧安居竟,应比丘僧中求三事自恣见闻疑;此法应尊重恭敬赞叹,尽形寿不得过。 经中别载者,如大爱道比丘尼经、中本起经,所列八敬法,与诸律部所说有异,兹列其敬相如下: 一者:比丘持大戒,女人比丘尼当从受正法,不得戏故轻慢之,调欺咳笑,说不急之事,用自欢乐也。(中本起经作:比丘持大戒,女人比丘尼当从受正法) 二者:比丘持大戒半月以上,比丘尼当礼事之;不得故言:新沙门劳精进乎?今日寒热乃尔耶?设有是语者,便为乱新学比丘意;当自恭敬谨勅自修,劝乐新学、远离、防欲、澹然自守。(中本起经作:比丘僧持大戒半月以上,比丘尼当礼事之) 三者:比丘、比丘尼不得相与并居同止。设相与并居同止者,为不清净,为欲所缠,不免罪根!坚当自制,明断欲情,澹然自守。(中本起经作:比丘僧、比丘尼不得相与并居同止) 四者:三月止一处,自相检校,所闻所见,当自省察。若邪语,受而不报,闻若不闻,见若不见,亦无往返之缘,澹然自守。(中本起经作:三月止一处,自相检校,所闻所见,当自省察) 五者:比丘尼不得讼问比丘以所闻所见;若比丘有所闻见,讼问比丘尼,比丘尼卽当自省过恶,不得高声大语,自现其欲态也。当自检校,澹然自守。(中本起经作:比丘尼不得讼说比丘僧事,以所闻见;若比丘僧有所闻见,讼问比丘尼,比丘尼卽当自省察) 六者:比丘尼有庶几于道法者,得问比丘僧经律之事;但得说般若波罗蜜,不得共说世间不急之事。设说不急之事者,知是人非为道也;是为世间放逸之人耳!深自省察,澹然自守。(中本起经作:比丘尼有庶几于道法,得问比丘僧经律之事) 七者:比丘尼自未得道,若犯法律之戒,当半月诣众僧中自过忏悔,以弃憍慢之态,今复如是,自耻惭愧。深自省察,澹然自守。(中本起经作:比丘尼自未得道,若犯戒律,当半月诣众中首过自海,以稾憍慢之态) 八者:比丘尼虽百岁持大戒,当处新受大戒比丘下座,当以谦敬为作礼。(中本起经作:比丘尼虽有百岁持大戒,当处新受大戒幼稚比丘僧下,以谦敬为之作礼)是为八敬之法,我教女人当自束修,不得踰越,当以尽形寿学而行之。 经之第二、第八敬,与四分律第一敬义同,而经离之为二:第二敬制之于口,第八敬系论次而坐。至于谦敬礼事,则二敬相同。经第五敬似四分律之第三敬。经第六敬,四分律等无;与十诵律第七敬义同。此外,经之第一、第三、第四、第七敬,为众律之所无,而四分律之第二,第四、第五、第六、第七、第八敬,又皆为经之所不载。虽律部八敬法,为众所周知,而大爱道比丘尼经与中本起经所列八敬,就尼众之防过、进德而言,更为切近重要。经第一敬,诫敕比丘尼不得藉受正法而共相调笑杂话;第三敬,诫敕比丘、比丘尼不得相与并居同止。此二为防止男女间之染缘,而为僧尼两众清净之根本,所谓:「远离、防欲、澹然自守」;其言虽近,而其制意特深。末世僧尼,于此多未措意,覩兹圣训,能不惶惧!经第四敬,就尼众互相策励以修身进德而言;第七敬就有过发露忏悔为训;皆是修道断惑必具之条件。经以此等列为尼众之敬法,亦颇有其幽致!自今日两部僧制皆已沦坠不行观之,律部八敬,实已成具文难于履践!而经列八敬,多从尼众自身立制,犹[]勉可行,不失为清净。若并此亦无,则必应如来所说:「若女人在佛法中出家受大戒,则令佛法不久!」发好心出家受具之尼众,于此经文应三致其意。 八敬法,是尼众兴起之初缘,为大爱道等依之得戒之法。从此以后,虽尼众已禀羯磨受大戒,然八敬法亦悬为典范。若依律部八敬,失敬法得波逸提罪。如尼百七十八波逸提法中:不卽往大僧求具戒(百三十九)、不半月请教授师戒(百四十一)、不诣大僧自恣戒(百四十二)、不依大僧安居戒(百四十三)、诃骂比丘戒(百四十五)、先不请比丘尼辄问大僧义戒(百七十二)、百岁尼不敬比丘戒(百七十五)。由此观之,八敬法已摄入尼波逸提法中,若犯八敬,理应作波逸提忏。 九、比丘尼戒之篇聚与名数 女人出家受大戒,称比丘尼。凡事同于僧者,如比丘法中说。局尼部有者,律中有比丘尼戒之广文及比丘尼犍度。其它作持,除受戒、忏僧残罪、半月诣僧求请教诫、安居、自恣等少异于僧外,余诸羯磨,皆大抵同僧。至于止持,诸律出数不同。四分律明三百四十八法,广如第二分说,兹略示其篇聚名数如下: 一、八波罗夷法:前四同僧。更增:摩触戒、八事成重戒、覆他重罪戒、随举三谏不舍戒。(戒名依行事钞,下同)是为八。 二、十七僧伽婆尸沙法:其中七法同僧:媒人戒、无根重罪谤他戒、假根谤戒、破僧违谏戒、助破僧违谏戒、汗家摈谤僧违谏戒、恶性拒僧违谏戒。余十残法,皆别为尼制。唯其中「习近住违谏戒」,尼结残,而僧则不定。 三、三十尼萨耆波逸提法:数同比丘,戒相不全同。其中尼同僧制者十八:长衣过限戒、离三(尼五)衣宿戒,月望衣戒、从非亲俗人乞衣戒、过分取衣戒、劝增衣价戒、劝二家坩衣价戒、过限忽切索衣价戒、畜钱寳戒,贸寳戒、贩卖戒、乞钵戒、自乞缕使非亲织戒、劝织师增衣缕戒、夺衣戒,畜七日药过限戒、过前受急施衣过后畜戒、回僧物入己戒。僧中「畜长钵过限戒」,不净施得畜齐十日,过者犯堕;尼则卽日得长钵,应卽日净施,不者,翌日明相出犯堕。僧尼互异者十一,除前十九戒,余寻律文可知。 四、一百七十八波逸法:僧有九十。其中尼同僧者七十:小妄语戒、骂戒、两舌戒、共女(男)人宿戒、共未受具人宿过限戒、与未具人同诵戒、向非具人说粗罪戒、实得道向未具者说戒、与女(男)人说法过限戒、掘地戒、壤生种戒、身语绮戒,嫌骂僧知事戒,露敷僧物戒、覆处敷僧物戒、强覆戒、牵他出僧房戒,坐脱脚床戒、用虫水戒,覆屋过三节戒,施一食处过受戒、别众食戒、取归妇贾客食戒、非时食戒、食残宿戒、不受食戒、嘱不同利入聚戒、食家强坐戒、屏与女(男)坐戒、独与女(男)坐戒、驱他出聚戒、过受四月药请戒、观军戒、有缘军中过限戒、观军合战戒、饮酒戒、水中戏戒、击攊戒、不受谏戒、怖比丘戒、半月浴过戒、露地燃火戒、藏他衣钵戒、真实净不与取戒,着新衣戒、夺畜生命戒、饮虫水戒,疑恼比丘(尼)戒、覆他粗罪戒、与年不满戒、发诤戒、与贼期行戒、恶见违谏戒、随举戒、随摈沙弥戒、拒劝学戒、毁毘尼戒、恐举先言戒、同羯磨后悔戒、不与欲戒、与欲后悔戒,屏听四诤戒、瞋打比丘(尼)戒、搏比丘(尼)戒、无根僧残谤戒、突入王宫戒、捉寳戒、非时入聚落戒、过量床足戒,兜罗绵贮床褥戒。僧异尼者二十。尼异僧者一百零八。 以上二类,凡僧结舍堕或堕罪而尼无者,非谓尼全无罪,只以缘或难聚,或其事希,或不招讥,故不结堕罪;倘有作者,则各结吉罗。准此,尼结堕而僧无者,若有所作,理亦结吉。 五、八波罗提提舍尼法:僧四法,尼八法,皆别制别学。尼八法系就无病乞酥食,乞油、蜜、黑石蜜、乳、酪、鱼、肉食之八事而制。 六、众学戒法:僧有百法,尼部全同。 七、七灭诤法:僧尼同制。 以上七类,合有三百四十八法。比丘八类,尼无「不定法」,故成七类。至于五篇,开为七聚或六聚之名义,及犯戒果报等,全同僧品,如比丘律仪中说。 十、尼部度人受戒及其他 女人出家受大戒,满十二岁,欲度人者,应白二羯磨请尼僧听许。不听而与人出家授具足戒者犯堕。为人作依止、式叉、沙弥尼和尚者吉罗。获众听许已,一年中得度一大尼、一六法、一沙弥尼、一依止。逾年更欲度者,应更求尼僧听许。六十已去,不得与受大戒,听为沙弥尼。七岁以下亦不许度。和尚尼应视弟子如女,弟子视和尚尼如母。度人出家,先应审视有无遮难,若必无者,始度与出家,应教与沙弥尼法,二岁学戒法,及一切行护律仪,年满二十然后与授大戒;并应以财法摄取弟子,勿令乏短。尼受大戒已,应二岁随和尚尼。习行尼法。尼受具戒,得无量律仪,论次应在比丘后,佛以仪法不便,故制在沙弥后。 尼七种受戒:一、八敬比丘尼,如大爱道及五百舍夷女是。有说唯大爱道一人依八敬法得戒,余五百舍夷女从十一众:卽大僧十及大爱道边受。二、二十众比丘尼:中国出家女众,应从僧尼各十,两部边受。资持记云:「二十众受者,为明女报惑深智浅,喜生慢怠,必欲受具,僧尼各十,方发胜心。」三、小年曾嫁比尼丘:谓年小曾嫁,为夫家所使,任忍众苦,加厌本事;若十岁出家,先与六法,满十二岁,卽可为授具戒。四、遣信比丘尼:尼得本法已,应往僧中更受,因尼貌出众,恐途中有命、梵等难,故律开遣信赴当中乞戒。五、边方十众比丘尼:卽僧尼各五,而成十众。六、善来比丘尼:唯佛世有。所谓「善来比丘(尼)!须发自落。袈裟在身」者是。七、破结使比丘尼:断尽见思烦恼,证阿罗汉果,则比丘尼戒品,自然具足。此与前五通佛灭后有。前五唯局尼受,后二亦通僧。羯磨疏云:「三语一受,唯僧中有。(按:比丘五种受戒:一、善来比丘,二破结使比丘、三、三语比丘,四、边地持律五人受戒比丘,五、中国十人受戒比丘)以成道初,用三语法,八年制断,令兴羯磨;十四年后,尼始剃发,求受八敬,约时不及,故非尼受缘。」又云:「八敬局尼,敬是下众所行,故不通僧。」而八敬受戒,自大爱道及五百舍夷女依之得戒后,卽令兴羯磨,其制亦断。 至于中土,尼受初缘,始于宋元嘉七年,罽宾沙门求那跋摩,来至扬州,于南林寺设戒坛,为僧尼授戒。嗣有师子国尼八人至宋,见此土尼众,问曰:「宋地未经有尼,何得二众受戒?」求那跋摩答云:「尼不作本法者,得戒;得罪。寻佛制意,法出大僧;但使僧法成就,自然得戒。所以先令作本法者,正欲生其信心,为受戒方便耳!至于得戒,在大僧羯磨时生也。」跋摩本于五百舍夷女从十一众受之缘,故云:「若无二众,但一众受,如爱道之缘,得也。」时诸尼苦求更受,然师子国所来八尼,年腊未足,又十人不满,乃令暂学宋语。别因西域居士更请外国尼来,以足十数。不意尼犹未至,跋摩卽已迁化。元嘉十年,僧伽跋摩涉流沙至扬州,俄而师子国尼铁索罗等三人至京,足前十数,乃请僧伽跋摩为师,于南林寺戒坛,为慧果尼等三百余人,依二部重受具戒。此为中土二部受戒之始。然从此以后,二部受戒制是否沿行,既未见记载,不复可知。而灵芝资持记云:「若依神州,自宋(此指赵宋)以前,究勘僧史,尼一众受。」由此观之,中土于刘宋时,虽一度行二部受戒法,并未沿袭成制!赵宋以后,卽僧法亦未能尽如律制,遑论尼僧!迄今僧尼均只在传戒会中如文授受勉维余绪而已。求那跋摩缘于中土无尼,故仿大爱道及五百舍夷女受戒之缘,使从一众边受,犹云:「尼不作本法者,(受者)得戒;(授者)得罪。」若已有尼,卽应更遵佛制,先行本法,然后从大僧受,方称如法。今时尼众日多,出家、受戒,乃至收徒、摄众,多未合尼制;讹滥日甚,尘秽圣教,减损正法,殊堪惋惜!端赖尼中贞干之士,具丈夫志,奋兴而起,栖心正教,究研律法,以便重新尼制为正法久住之增上,则尼众幸甚!佛教幸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