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 禅宗 | 密宗 | 成实宗 | 地论宗 | 法相宗 | 华严宗 | 律宗 | 南传 | 涅盘宗 | 毗昙宗 | 三论宗 | 摄论宗 | 天台宗 | 综论 | 其它 | 护持 |
索达吉堪布:入行论广解 第八册 第一百一十八节课 |
 
索达吉堪布:入行论广解 第八册 第一百一十八节课
“于静处生欢喜”这一科判,分四个方面来宣说,这四个问题已经讲完了。简言之,有些人不愿到山林里去闭关,原因要么是贪执身体,要么是贪执亲友,要么是贪执财产。作者通过一一破析,使我们醒悟过来,明白这些无有实义。 壬二、断除于彼不喜之因: 吾身速腐朽,彼臭令狐狼, 不敢趋前尝,其变终至此。 我的身体终将死亡、腐朽,它会发出浓烈的臭气,令贪食腐肉的狐狼都不敢趋前品尝,这种结局必定会降临,因而身体不是该贪执的对境。 我们特别执著自己的身体,然而,不管这个身体多么美丽,总有一天会死亡。尸体停放几天后,马上就会膨胀、腐烂,散发出恶臭,尤其在夏天,再美的身体也是臭气冲天,连饥饿的野狗、狐狸、豺狼、秃鹫都不敢去享用。若对身体的组成部分一一剖析,不管是骨头、腐肉,或者黄水、浓血,都无有少许精华,什么地方值得贪执呢? 贪执身体完全是一种迷乱习气。人死后过了几天,即使生前再好看,那时候也会深深体会到人身不净。《学集论》中引用《般若经》的教证说,佛陀告诉须菩提:初学菩萨理应前往尸陀林,第一天、第二天、第三天、第四天、第五天……观看尸体的不同腐坏状况,将尸体的不净与自身进行对比,了知自己的身体也是如此,生起二者本质无别的定解。 大城市里的道友,不一定有亲自去尸陀林的机会,而我们学院里的道友,离尸陀林只有两三公里,方便的时候,为了修行应该去一下。现在很多新闻记者或旅游观光的人,对藏地的尸陀林特别好奇,到了那里以后,举着摄像机、照相机到处拍。其实这没有任何意义,去尸陀林的目的,并不是为了猎奇,而是要观察自身跟死尸本质上有何差别,通过这样的串修,逐渐明白再怎么贪执身体也没有多大意义。 现在的人特别喜欢化妆打扮,在这方面,整天花的时间相当多。我认识一位居士,她对学佛比较虔诚,唯一有个毛病就是特别爱打扮,我说:“你是不是应该把时间用在学佛上,不要太执著外相了?”她回答说:“不行啊,堪布!没有化妆的话,我就像个魔女,而化妆了以后,我会变成天女。”但在我看来,人化了妆之后,有一种虚假的感觉,一看就知道不是本来面目。其实你喜欢天女的话,还不如戴上天女的面具,这样可能更好看一点。 贪执身体根本没有意义,尤其为了身体造恶业更不应理。佛陀在大乘经典中说:“极其珍爱之自身,死时舍弃如破罐,俱生骨肉亦分离,独自随业而漂泊,切莫为身造恶业。”我们极其珍爱的身体,一旦死亡来临,就像被扔掉的破罐一样,根本没办法执为我所。那个时候,和俱生的骨头、血肉也不得不分离,独自一人漂泊于中阴界,唯有业力跟随着自己。因此,为了身体而造恶业,的的确确不合理。 很多人不能到寂静地方去,大多是害怕在深山老林中苦行时,自己的身体吃不消,生起贪执时放不下。我遇到一个上海老居士,他对学佛特别有信心,但让他去山里修行的话,别的贪执倒是没有,唯独担心这个身体。其实,就算不敢去山里,也应该在其他寂静地方修行,否则,一直身陷于闹市中,修行的机会将大大减少。 断除贪执身体的方法,最好是将之观为如梦如幻,或者以小乘不净观的九种相[9]来观修,若能对身体断除贪执,那么很容易获得圣果。佛经中有一个公案说:摩竭陀国有座“观园”,里面风光秀丽、景色宜人。一天,许多男女到那里去烧香拜佛,有个大臣的儿子叫畏间,有个漂亮的女人叫上金光首,二人彼此吸引,在拜佛时一直忍不住偷偷看着对方。 突然间,上金光首仰翻在地上,四肢僵硬,只见她脸色发黑,眼睛、嘴角、鼻孔、耳朵开始流出脓血,一股恶臭扑鼻而来。畏间这才明白上金光首死了,而且在炎热的阳光下已经开始腐烂。转眼间,美丽的上金光首变成一具腐烂的女尸,臭不可闻,一群群苍蝇逐恶臭飞来,在尸体上吃喝那死肉败血。 畏间怎么也想不出上金光首的死因,不禁惊恐万分,准备拔腿跑掉。刚要跑的时候,身边的树神说起话来:“这个人只贪图她生前的美丽,不管她死后的凄惨,真是没有良心!”畏间感到万分惭愧,便从身上脱下外套,将那腐烂发臭的尸体盖住,搬到树林中埋起来。 他很想知道上金光首的死因,于是就去佛陀居住的精舍。顶礼之后,正打算询问佛陀,突然看见从外面走进两个女子,年长一点的正是上金光首。畏间大吃一惊,转头一看佛陀不见了,面前却站着文殊菩萨。畏间顿时明白,这一切都是文殊菩萨为了教化他而示现的,并体会到美丽如同泡沫一样,快乐也是瞬息的幻想,只有佛道才是永恒的依靠。后来他精进求道,成了德光耀菩萨,最后成佛。所以,自己因缘成熟时,佛菩萨便会显现于面前,幻化出各种形象来断除我们的贪执。 若始终贪著身体不放,打扮穿着、爱护保养……日日夜夜为它操劳,那修行肯定不会成功。诸佛菩萨的这些教言,大家理应铭刻于心,反反复复观察这个身体值不值得贪执。当然,学佛并不是一天就有明显的效果,如果一天就有明显的效果,这不一定是很好的征相。世间上的任何知识,都要依靠日积月累,我们学佛也不例外。 当今社会中,懂得佛法的真理很重要。观音上师在台湾开示时说:“我经常灌‘时轮金刚’的顶,就是为了召集人们宣说佛法。因为佛法是万法的真理,有智慧的人不可能不接受。而没有智慧的人将其抛之脑后,这一点我也没办法,佛陀时代这种现象也比比皆是。”因此,大家应该多闻思佛法,并将所学的知识运用起来,以此对治自己的烦恼,尽量发愿前往寂静山林修行。 孑然此一身,生时骨肉连, 死后各分散,何况是他亲? 我们独自来到世间,从母胎里出生时,与骨肉本是连在一起,可是死后也得各自分离——在尸陀林中,头、四肢、身肉一一地割下来,骨头被全部砸碎,最后整个身体东离西散、四分五裂。既然与生俱来的骨肉尚且有支离破散的一天,个体相异的亲友就更不用说了。 很多人对感情非常执著,希望与喜欢的人永远不分开,生生世世都在一起,平时发愿也是:“不能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愿同年同月同日同时同秒死。”实际上,即使两人一起死,死后也会随各自业力而在中阴长道中分离。世间上的很多观念,都是颠倒的邪念,完全不符合实际真理。 在修行的道路上,危害最大的就是亲友。藏地有些大德说:“外面的魔并不可怕,家里的亲人才可怕。”上师如意宝在讲《入行论》时也说过:“人与非人的外在袭击,可以通过念咒语、依止正知正念来遣除,然而亲朋好友的软言慰语,很多人都无力抵挡。” 对一个山里的修行人来说,怨敌来到面前,强迫他不准修行,必须离开这个道场,他不一定会言听计从。但若亲人打电话哭诉:“我身体痛得不行了,你可不可以回来照顾我?”他可能就不得不下山了。或者有些道友想出家时,父母好友竭力劝阻:“你千万不能出家啊!我们只有你一个孩子,你如果出了家,我们以后怎么办哪?你太不负责任了!”这样一劝说,有些人的心就软了,不得不随顺亲人了。所以,许多修行的违缘并不是外来的,而是身边亲人带来的。为什么印藏汉的高僧大德,出家后决心修行时,必须与亲人彻底隔离?他们还是有一定的密意,如果不离开,自己的修行不会成功。 因此,我们前往寂静地方时,首先要观察自己能不能割舍对亲友的耽执?不能的话,暂时还是应该在都市中随顺他们,否则,即使你跑到寺院里出家了,过段时间也抵不住他们的甜言蜜语,最后重新回到城市中去。 亲友对修行的障碍非常大,为了修行而跟他们断绝关系,这是上等修行人,也是最好的办法。当然,世间人可能不理解,觉得我们没良心、不孝顺、忘恩负义,这也情有可原,因为在某些问题上,世间与出世间的观点截然不同。 若想变成上等修行人,追寻印藏大德们的足迹,就要断绝世间的一切牵连。反之,如果想利益他们,就要与之保持联系。上师如意宝讲过:“你有能力弘法利生时,若以修行为借口,什么事情都不管,每天都是闭目打坐,这是不合理的。你一个人呆在山洞里,任何众生也见不到你,见不到的话,就听不到佛法,这与大乘的精神相背离。所以,自己该怎么做,要根据自己的境界、定力和因缘作决定。” 对初学者而言,刚开始的时候,弘法利生不是很重要,因为自己的境界还没有稳固,世间的诱惑力又相当强,倘若随顺世间,则无法抗拒强烈的吸引力,最后所有的修行会荡然无存。所以,到了一定的时候不能忘记度化众生,但在此之前,自己还是要学会取舍、抉择。 对每个人来讲,身体、受用、亲人只是暂时的,唯有自己的心才是永远的。佛经中有一个比喻说:从前有个商人娶了四个妻子:四夫人最得丈夫宠爱,丈夫对她言听计从;三夫人是经过一番辛苦才得到的,所以丈夫常带在身边,甜言蜜语;二夫人与丈夫天天见面,犹如一个推心置腹的朋友;大夫人像个女仆,毫无怨言地任由使唤,但在丈夫心目中没有地位。 一天,丈夫要远行,必须离开故乡,他问四个妻子谁愿意跟他去。四夫人说:“不论你怎么疼我,我也不想陪你去。”三夫人回答:“连你最爱的四夫人都不愿去,我为什么陪你去?”二夫人说:“我可以送你到城外,但不想陪你去那么远的地方。”只有大夫人说:“不管你去哪里、走多远,我一定陪着你!” 这个故事是什么意思呢?最宠爱的四夫人,代表我们的身体,人活着的时候,对身体最为执著,可是死了以后,肉体轰然倒地,没有办法跟随自己;三夫人是我们的财富,不论多么辛苦积累起来,死时也不能带走一分一厘;二夫人是世间的亲朋好友,他们最多在我们死时哭哭啼啼,把我们尸体埋到城外的坟墓里;大夫人则是人的心,它和我们的关系最密切,跟我们一起漂泊于轮回,但我们也最容易忽略它,反而将全部精力贯注于虚幻的色身上。 我们自己也有体会,人死的时候,亲友只能在一旁哭泣,除此以外也无计可施,不要说死的时候,即便是生病,他们也没办法代替。昨天我的身体很痛,旁边有个喇嘛说:“怎么办啊?我有没有办法帮帮你?”我说:“众生的业力各不相同,你再想帮也帮不上,只有自己承受自己的业力。” 世间人之所以贪恋异性,一方面因为无明愚痴迷惑着自己,另一方面,自己有无始以来的习气,再加上没有受过大乘佛法的引导,各方面因缘一聚合,他觉得最贪爱的对境就是自己的朋友。 很多人认为和爱人永远在一起,是世间上最幸福、最快乐的事情,实际上并非如此。为什么现在拍电影、拍电视时,大多将最后一幕的镜头,定格在他们没有成家之前,而不敢拍结婚以后?因为两个人长期生活在一起,彼此的业力不同、爱好不同、性格不同,经常会发生矛盾争执。现在很多的人,刚开始将幸福完全寄托在对方身上,希望对方能给自己带来快乐。但结婚久了以后,两个习气不同的人,关在一个屋子里极其痛苦,连做中午饭都意见不统一,一个说做稀饭,一个说做干饭,在这个问题上吵得不可开交。因此,我们没有必要过于贪执,否则心里会产生很大的痛苦,修行佛法也绝对不会成功。 生既孤独生,殁复独自亡, 苦痛无人摊,亲眷有何益? 生时,自己孤零零地来到人间,死时,也没有任何陪伴而前往中阴。漫长的轮回生涯中,我们感受过各种各样难忍的痛苦,但自己的苦痛只有自己承受,他人根本无法取代。佛陀在《教王经》中说:“人在临死时,父母兄弟眷属不能代受丝毫苦痛。众生生也孤单,死也孤单。”既然我们独生独死、独来独去,一切都是随自己的业力而转,亲友眷属不能分担,那贪执他们有什么利益呢? 我们在遭受生老病死时,亲友们对解除痛苦毫无帮助,连一刹那的代受也无能为力。当然,高僧大德通过自他交换代众生受苦,这种现象倒是有,但这并不是此处叙述的内容,这里讲的主要是凡夫人。什么叫凡夫人呢?有关经典中说,在六道轮回中独自漂泊,自己没有任何陪伴,这就是所谓的凡夫。因此,我们没有必要为了贪执亲人而放弃修习善法,藕益大师说:“世情断得一分,佛法即有一分得力。”若能断除对世间情感的牵挂,定会产生修持佛法的境界。 我希望在座的道友,在没有特殊的情况下,跟外面的联系越少越好,自己有吃有穿就够了。我认识有些居士,以前世界各地的朋友非常多,后来自己通过学佛,基本上跟外面不怎么联系了。因为联系得越多,修行的障碍越大,每天都是接电话,不是陪这个一起吃饭,就是跟那个一道喝茶,短暂的人生就这样虚度了,哪里有时间修行佛法?经论中常说:“断一分烦恼,证一分菩提。”作为修行人,世俗的琐事交往断除一分,就会在菩提道上前进一步,弘一大师也说过:“世情一定要看淡,要看破。”虽然完全看破有一定的困难,但也要尽量少联系。 移动公司在学院周围建了信号发射塔,但除了有些弘法利生的负责人以外,我们要求大家最好不要用手机。本来按照国家的法律法规,你拿三四个手机都可以,但这对修行非常有障碍,我们没必要跟国内外经常联系,个人的生活能解决就可以了,要尽量减少亲人的干扰、打扰、骚扰。假如有了清净的环境,自己就能空出很多时间来观心,对佛法自然而然会生起定解。 佛陀在《弥勒经》中说:“得到人身、值遇佛法、对佛法生信、发菩提心,这四种法在千百万劫中难以得到。”然而,我们很多人完全具足这四种缘分,人身已经有了,佛法遇到了,对佛法也生起信心了,(昨天有个道友到我家,说:“我需要您的《华严经》,可不可以给我看看?”当时我心里很高兴,觉得这个人至少对佛法有信心。)并且发了菩提心,这是千百万劫难以获得的,一定要把握、珍惜,不要错过! 对亲朋好友要少联系,但有些在家人也不能过于极端:“堪布今天这样讲了,我从此以后不管孩子上学了,也不给丈夫做饭了,家里的人也不照顾,马上背起包前往寂静地方!”这是有点冲动了,既然自己业力现前,已经落入这样的网当中,马上跳出来也有困难。 其实,只要对佛法有信心,做在家人也不要紧。现在很多虔诚的居士,有时候比我们还好,我们到大城市里去时,经常还有一些散乱,而他们从来都不看电视,也不对亲朋好友请客,除了上班和家里该做的事情外,全部的时间用于修习佛法。当这样的在家人也很不错,因为佛陀时代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出家,在家人还是占大多数,佛陀在经典中对在家人的开示也相当多。 所以,你们有些在家人,即生中如果没有出家的因缘,我觉得也不要紧,自己应该当个很好的在家修行人。刚才佛经中也讲了,假如得到了人身,遇到了佛法,对佛法有信心,发了菩提心,四样全部具足的话,那是相当难得的,对此理应生起欢喜心。 下面以比喻说明不应贪执亲朋好友: 如诸行路客,不执暂留舍, 如是行有道,岂应恋生家? 譬如,去远方的旅人,不会贪著暂时歇脚的旅舍,毕竟那不是最终的归宿。打个比方说,我们从这里去拉萨,今天到这个地方住一晚,明天到那个地方住一晚,每晚都会跟来自各地的旅客集聚一处,但并不会执著“这是我的旅客”,对客栈也不可能执为“这是我永远的处所”。同样,在三有中漂泊流浪的人,怎么会留恋偶尔一遇的身体与亲友呢? 再过几年,我们这里所有的道友都会各奔东西,每个人随自己的业力而漂泊,有些造善业前往清净刹土,有些造恶业堕入三恶趣,有些还是获得人身,各种各样的情况都有。所以大家聚在一起时,不应该造恶业,也不要过于贪执。 现在的世间人,喜欢一个人的时候,一直依依不舍,这种贪心太强烈了;对这个人不满时,就互相开始争斗,一定要杀死对方,这种嗔恨也太过分了。其实我们应该以不怨不亲的态度对待所有的人。上师如意宝经常说:“在座的金刚道友不要互相有矛盾,大家在上师身边求法,只是暂时住一段时间,应该珍惜彼此的缘分。但也没有必要过于贪执,众生的业力各自不同,缘合则聚、缘灭则散,所以与人交往要有一种分寸,这样才能掌握自己的行为。” 《佛子行》中云:“长伴亲友各分离,勤积之财留后世,识客终离身客店,舍弃今世佛子行。”我们相当于客人,而亲友好比是旅店中聚在一起的客人。印度的帕单巴说:“夫妻无常犹如集市客,切莫恶语争吵当热瓦。”有些家庭非常不和睦,吵架就是他们的专业,以前没有成家时,对对方的希望很大,一成家之后,每个人的想法和意乐不同,整天都处于一种敌对的关系。其实这也没有必要,真正懂佛教道理的人,家庭一定要和合。 前不久开法会时,一个居士对我说:“非常感谢您!您讲了《入行论》以后,我们好几个居士的家庭重新和睦相处。”对我来讲,这种话是好听还是不好听也不好说,但不管怎么样,作为佛教徒,还是应该和睦相处。不仅是家庭要和睦,人与人之间、金刚道友与金刚道友之间、佛教徒与非佛教徒之间,也要和睦。一位国外的上师说:“我们佛教徒与非佛教徒之间,应该彼此学习、彼此恭敬、彼此尊重,但不一定要学别人的宗派,学外道,或者学非宗教徒的论典。”这番话确有甚深密意,大家应该仔细体会。 尽管彼此要和睦,但也要尽量断除贪心,不然的话,即生中不一定有修行的因缘。在明朝嘉靖年间,有一个人叫祩宏,他不到两年时间,就送走了两个亲人:先是不到一岁的儿子死了,接着妻子因为忧郁过度,不到一年也死了。他对世间产生了强烈的厌离心,但后来在父母的催促下,不得已又娶汤氏进门。汤氏是一个贫家之女,对于嫁给祩宏这样的大户人家,总有挥之不去的自卑感,经常在丈夫面前低眉顺目、小心翼翼。 一个大年三十的晚上,祩宏正在看《金刚经》,汤氏为丈夫泡了一杯热茶,轻轻放在桌子上。突然茶杯自己碎裂,汤氏吓得手足无措,觉得不吉祥,害怕丈夫不高兴。没想到祩宏抬起头来笑笑说:“没关系,世上没有不碎的茶杯,世上也没有不散的因缘。”他终于将自己的意愿表达出来,然后等着汤氏的号天抢地。而令他意外的是,汤氏平静地回答说:“我懂,我不耽误你。君请先行,妾随后就去。”说完,走进屋里,给丈夫整理出门的衣服。祩宏挥笔写下《七笔勾》,一笔勾销了红尘俗世的一切因缘,后来到西山寺出家,成为莲宗八祖——莲池大师。祩宏出家不久,汤氏也削发为尼,为孝义庵主。 有些人说:“丈夫出家,妻子出家,孩子也出家,这对佛教会不会不庄严?”其实这没有什么,上师如意宝也讲过,在佛陀时代就有这种情况,而且他们出家以后,各自守持清净的戒律,互不干扰。我们学院就有这种现象,夫妻俩出完家以后,在守戒方面非常不错。自古以来,有些夫妻在家时虽造过恶业,但修行因缘成熟时,也有一起出家的。即使不能一起出家,也可以一个先出家,另一个后出家。那天有个广东人说:“我先把妻子送到这里来,一定要让她出家。她剃完光头后我就看一下,然后回去挣钱三年,三年之后我准备出家。”说是这样说,但三年之后,他是出家还是成家?我有点怀疑。 壬三、教诲依止静处: 迨及众亲友,伤痛及哀泣, 四人掮吾体,届时赴林间。 此颂教诫我们在还没有死之前,趁早趋往寂静的森林中,独自一人修行。等到死亡来临之时,四个人扛起我的尸体,送到尸陀林就可以了,没必要有很多亲朋好友围着大哭。 人死之后,尸体的处理方法,各个国家和民族的传统不同,但除了土葬、火葬、天葬、水葬以外,基本上没有别的方式了。这里是按照印度的传统——天葬来讲的,人死了以后,把尸体放在担架上,四个人掮着前往尸陀林,亲朋好友则跟在后面哭。藏地也有这种传统,人死时如果自己不哭,说明对死者根本不关心。其实这是世间的说法,从佛教的角度而言,人死时最好不要哭,尽量控制住自己的情绪。昨前天一位施主的母亲死了,她内心虽然很悲伤,但跟世间俗人完全不同,她觉得母亲能遇到佛法,有佛菩萨的加持,已经很满足了。 既然人人难逃此结局,我们就应该发愿在死亡来临之前,尽早前往寂静的林间,这样的话,好像你已经死了一样,亲友对你不会太执著,就算你真死了,他们也不会很伤心。有些修行人在山里死了,家里人很多年都不知道,后来得知这个消息时,也没有什么感觉,因为他离家太久了,大家早把他淡忘了。 我认识一个道友,他在山里闭关修行,一年只给家里打一个电话。刚开始家人接受不了,后来慢慢就习惯了,他打电话时,他们都很惊奇:“啊,这么快又是一年了!”这样彼此也不会互相耽著。所以,我们还没有死之前,应当主动舍弃亲眷,到山林里面去修行,如《寂静语》中云:“乃至四人以担架,抬举吾身未临前,一直迈向寂静处,修行寂灭之等持。” 从前,释迦牟尼佛转生为一国王之王子。因以前的王子尽皆夭折,为防止此王子遭非人伤害,就将其置于珍宝装饰的铁室中,依吠陀论典作护身仪轨,众人因此称之为“铁室”。铁室长大后,有一次正逢“睡莲花节”,他身着绸缎妙衣,由众多眷属围绕,一同赴往庆典之地。目睹欢乐场面后,铁室以其宿世善缘牵引,对种种狂欢场面毫无兴趣。(就像舍利子和目犍连的前世——涅甲和邦那杰一样。有善根的人,看电视、看电影时,会觉得世间人的贪嗔痴非常可怕,马上产生修行的境界。但若善业的习气比较薄弱,一看就会入迷了,再也不想看书了。现在个别学《入行论》的居士,整天借一些二三十集的连续片看,我听了以后特别害怕,本来学《入行论》那么紧张,还看这么多的连续片,那已经完蛋了!) 当时铁室王子看后,马上生起厌离心,返回王宫,在父王前竭力请求前往森林中出家。国王不同意,问他为什么这样做,王子回答说:“我因惧怕死亡,所以才决定出家。”国王非常不解:“死亡根本无法避免,你前往森林又有何用?难道躲在林中就不会死吗?”王子解释说:“虽然呆在哪里同样都会死,这一点无有差别。但有一点大为不同:于寂静森林中,有行持佛法的机会,如此临终之时无有痛苦,死后也能转生安乐净土;而在家中,则会遭遇违缘,很难修持正法,死到临头必有大痛苦,死后亦难免堕落地狱。”王子随即将有关情况广述一番,国王还是比较明智,终于答应他出家。(不像现在的有些家庭,通过各方面来调解,也没办法说服对方。)铁室遂将众人羡慕的王位,如丢弃杂草一般舍弃,到森林中苦行修法,终获成就。 所以,人没有死亡之前,到寂静处去出家很重要。听说有个年轻人,他一直说“我退休以后再修行”,结果还没有到退休,他就死了。有些人常说退休以后再出家、孩子找到对象后再修行,有时候我听到这些话,心里就想:“时间会不会等你啊?即使你现在不能出家,学佛也不需要那些条件,你现在为什么不学佛?”有些人光是学佛也要等孩子工作成家才开始,这是一种愚痴的行为,学习佛法要马上学,自己有了善缘和善念时,一定要当下决定。 当然,到寂静地方的缘分,可能大城市里的人不太具足,但是你有空的时候,应该到寺院去参观参观,看一看你跟他们的生活有没有本质上的差别。如果有的话,他们是人,你也是人,为什么他们修得那么清净,对佛法真正生起信心,而你每天忙着一大堆琐事?经常这样反观,自己的因缘也会逐渐成熟的。 其实城市里的有些条件也不错,假如你身体实在不行,也不一定非到寂静地方去。我遇到学院的一个修行人,他说:“现在在城市里闭关是最好的,卫生间也有,水也有,吃的也有,所以最好是租一间房子,在城市里面闭关。”他的话也言之有理,纵然你身处闹市中暂时无法脱身,也应该给自己创造一个寂静的环境,精进地修行。
---------------------------------------------------------------------------------------------------------------- 更多索达吉堪布佛学内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