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索达吉堪布:《金刚经》开示录 第三十四节课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索达吉堪布:《金刚经》开示录 第三十四节课

 

  “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三十二相观如来不?”

  须菩提言:“如是,如是。以三十二相观如来。”

  “须菩提,你是怎么想的?可否以三十二种清净妙相来观如来?”须菩提回答:“可以。因为在名言中,佛陀具足了三十二种妙相。”

  在名言中,佛陀确有万德庄严的三十二相,每一种相以何种福德而成就,龙猛菩萨在《中观宝鬘论》中也有详细介绍。《金光经》云:“世尊百福,相好微妙,功德千数,庄严其身。”了义的大乘经典,如《如来藏经》中也常提及佛的相好。因此,名言中可以这样承认。

  佛陀和须菩提作了一个辩论,说他的这种回答不是很圆满:

  佛言:“须菩提,若以三十二相观如来者,转轮圣王即是如来。”

  佛说:“须菩提,若能以三十二相观如来,那转轮圣王也具足三十二相,他也成如来了。”

  这里是一种文字上的辩论,当时须菩提说能以三十二相观如来,佛陀从词句和意义两方面破了须菩提的观点:

  词句上:若承许三十二相是如来,则有转轮王也成如来之过,因为转轮王具三十二相。《本生传》中讲,释迦牟尼佛刚降生时,净饭王请相士来看相,相士说他如果不出家,就会成为一代转轮王,出家则会成为佛陀。由此可见,转轮王也有三十二相,须菩提在词句上有漏洞。

  意义上:三十二相有胜劣之别,不应一概而论。《俱舍论》云:“能仁相正明圆胜。”能仁佛陀的妙相,在庄严、明显、圆满方面远远胜过了转轮王。比如佛陀的肉髻生在正中位置上,而转轮王的肉髻偏左或偏右,不是非常庄严;佛陀的三十二相十分明显,而转轮王的若不详察看不出来;佛陀的相好圆满无缺,而转轮王的相好尚有欠缺。尽管都是三十二相,但怎能以转轮王略为逊色的三十二相观如来呢?

  释迦牟尼佛这么一说,须菩提就醒过来了: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如我解佛所说义,不应以三十二相观如来。”

  尔时,世尊而说偈言:“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

  须菩提说:“世尊,按照我的理解,不应以三十二相来观如来。”看须菩提已经真正通达了,世尊很高兴,遂以偈颂宣说自己的真实密意:“若想以色相见我、以音声求我,此人已步入邪道,无法得见如来本面。”

  藏传佛教的高僧大德特别喜欢这个偈子,在我的印象中,宗喀巴大师的《中观根本慧论大疏》、荣索班智达的《入大乘论》、无垢光尊者的《七宝藏》以及麦彭仁波切的论典中,都曾引用过。

  从法身或空性的角度来说,有缘弟子见到佛陀的庄严身相,只不过是清净依他起,并不是真正的佛陀。此外,通过持诵名号、佛经等声音来求佛也是不了义的。如来的本来面目,不是眼根所见的色法,也不是耳根所闻的声音,若以色相、声音想见如来,此人的修行已偏离了正轨。当然,此处的“邪道”,并不是指邪魔外道,而是世间执著相状的见解,《六祖坛经》云:“正见名出世,邪见名世间。”(有些人在解释这里时,没有分开了义、不了义,若没有以究竟胜义来解释,肯定是不对的。)

  《四百论》中言:“究竟涅槃时,无蕴亦无我。”佛陀证入究竟涅槃时,无有诸蕴,也无有依蕴假立的我,若把如来看成由蕴而生的色法,这是完全错误的。《中论》云:“邪见深厚者,耽执有如来,如来寂灭相,分别有亦非。”凡夫因为对“如来以自性而存在”怀着强烈耽著,继而成为一种执取,并以分别之心妄加揣度,而说如来在涅槃后存在或是不存在。然而,按照显宗和密宗的究竟观点,心的本性现前时,即是诸法法性,也是如来之相,此外并无形象上的如来。

  这一点,大家务必要搞清楚。不然的话,喜欢积累资粮的人,学了《金刚经》以后,可能认为烧香拜佛没有意义了,因为如来根本不存在。不要有这种邪见!在胜义当中,相好确实不能代表如来,如《诸法无生经》云:“无佛无法无僧伽,谁知此理乃智者。”这是从空性方面讲的。但究竟而言,如来也不是什么都没有。

  藏文中此后还有一偈,玄奘、义净的译本中也有,唯独鸠摩罗什没有翻译,可能是梵文中缺漏或整理者疏忽所致。希望大家以后念诵时,能把这个偈子也加上。

  “应观佛法性,即导师法身,法性非所识,故彼不能了。”

  藏地大德在引用上偈时,此偈也会一并引用。意思是说,诸佛的本体,应观为离戏法性,即引导众生的导师之法身,它是光明离戏的无为法,非能取所取的境界,故以凡夫的分别念无法衡量。

  《入行论》云:“胜义非心境,说心是世俗。”胜义不是凡夫分别念的境界,凡夫的分别念只是世俗谛,故无法测度不可思议的法性。如《金光明经》云:“诸天世人,于无量劫,尽思度量,不能得知。”

----------------------------------------------------------------------------------------------------------------

更多索达吉堪布佛学内容

----------------------------------------------------------------------------------------------------------------

 
 
 
前五篇文章

索达吉堪布:《金刚经》开示录 第三十五节课

索达吉堪布:泰国游记 前言

索达吉堪布:泰国游记 1、黄袍佛国

索达吉堪布:泰国游记 2、超越时代

索达吉堪布:泰国游记 3、佛教教育

 

后五篇文章

索达吉堪布:《金刚经》开示录 第三十三节课

索达吉堪布:《金刚经》开示录 第三十二节课

索达吉堪布:《金刚经》开示录 第三十一节课

索达吉堪布:《金刚经》开示录 第三十节课

索达吉堪布:《金刚经》开示录 第二十九节课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