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 禅宗 | 密宗 | 成实宗 | 地论宗 | 法相宗 | 华严宗 | 律宗 | 南传 | 涅盘宗 | 毗昙宗 | 三论宗 | 摄论宗 | 天台宗 | 综论 | 其它 | 护持 |
菩萨为何于无量劫往来生死修学大乘? |
 
菩萨为何于无量劫往来生死修学大乘?
既然三乘共入无余涅槃,菩萨为何勤苦修学十地,不如二乘速证解脱? 十住毗婆沙论》说声闻、缘觉与佛这三乘圣者都可以断尽烦恼,同样都可以得无余涅槃;于是就有人问:既然三乘圣者最后都是入无余涅槃而没有差别的话,那么菩萨何必于恒河沙等大劫往来生死来修学大乘? 如《十住毗婆沙论》卷1,大正26,20b15-19云: 问曰:三乘所学皆为无余涅槃,若无余涅槃中无差别者,我等何用于恒河沙等大劫,往来生死具足十地,不如以声闻、辟支佛乘速灭诸苦? 十住毗婆沙论》这里说“三乘所学皆为无余涅槃”,依《般若经》来说:“三乘都是共入无余涅槃”的;不过也有的经论说:“菩萨不住涅槃”;有关这个问题各经论有些不同的讲法。不过《般若经》与龙树菩萨基本上都是主张“三乘共入无余涅槃”的。 有关“入无余涅槃”,在经论经常会看到这样的比喻:入了涅槃,就好像各地不同河川的河水,一流到大海里面,都是同一咸味[1]。[1]以此来比喻入涅槃以后,已经是心行处灭、言语道断,不能够再分别谁的涅槃高、谁的涅槃低了。 从原始佛教以来,经典对涅槃的解说,大部分都是用否定词,如“不来、不去,不有、不无,不生、不灭”等,用烘云托月的方式来说明“涅槃”,而不直接去表显涅槃是什么样子。因为一积极的表显,众生很容易就产生执著,会再去想像涅槃到底是什么。所以一般而言,涅槃已经是不可思、不可议了。不可思,你想像不到;不可议,你不可以用言语表达。涅槃是有这样的特性,所以不管是声闻、缘觉、佛,共入无余涅槃的话,是无法比较了,不作高低的差别。若一定要说声闻、缘觉与佛有差别的话,一般会用另外的语词来表达,一个是“涅槃”,这是共三乘的,另外一个是“无上菩提”,这是大乘不共的。既然是无余涅槃,它本身是没有差别的。 所以就有人问:如果无余涅槃中没有差别的话,我们何必于恒河沙等大劫往来生死?一个大劫已经够长了,而且像恒河沙那样的大劫,就更多啦!要在这样的恒河沙等大劫,往来生死,修学菩萨十地[2],那太辛苦了,太难了,不如以声闻、辟支佛乘速灭诸苦,早得解脱! 一切声闻、辟支佛皆由佛出,若无诸佛,何由而出? 《十住毗婆沙论》(大正26,20b19-c23)接著说: 答曰:是语弱劣,非是大悲有益之言。若诸菩萨效汝小心,无慈悲意,不能精勤修十地者,诸声闻、辟支佛何由得度,亦复无有三乘差别。所以者何?一切声闻、辟支佛皆由佛出,若无诸佛,何由而出?若不修十地,何有诸佛?若无诸佛,亦无法、僧。是故汝所说者,则断三宝种,非是大人有智之言,不可听察。所以者何?世间有四种人:一者、自利。二者、利他。三者、共利。四者、不共利。是中共利者,能行慈悲饶益于他,名为上人。……如是声闻、辟支佛、佛烦恼解脱虽无差别;以度无量众生、久住生死、多所利益、具足菩萨十地故,有大差别。 树菩萨的回答很严厉,他说:“是语弱劣,非是大悲有益之言。”如果诸菩萨都跟你一样发小乘的心,没有慈悲意,不能够精勤修学菩萨十地的话,那么,诸声闻、辟支佛怎么能得度呢?如果大家都像你这样的话,正法从那里听闻而来?大家都只求开悟,那谁来弘法?如果大家都各管各的,那么佛法怎么延续下去? 龙树菩萨说:“一切声闻、辟支佛皆由佛出,若无诸佛,何由而出?” 声闻,是听闻音声而悟道的;辟支佛,虽然说在没有佛的时候能无师自悟,但一般的讲法是:他在佛世的时候已经种下得度因缘,因为当时没有得解脱,隔了几世以后才得解脱,得解脱的那个时候,佛没有出世,就是辟支佛。所以辟支佛基本上也是从菩萨处种下得度因缘而得度的。释迦牟尼佛于菩提树下无师自悟,严格来说,也是独觉的根性,但是如果看释尊的种种本生,如被燃灯佛授记等,多少也可看到释尊也是从以前的佛、菩萨种下得度因缘。 从这个意义来说,总要有人舍己为人来弘扬佛法;如果每一个人都是只顾自己,没有慈悲意度众生的话,那么大家如何得度呢?既然没有办法听闻佛法,不能够懂解脱道的话,当然也就没有声闻、没有缘觉、没有菩萨,就没有三乘的差别了。 菩萨是发菩提心,渐渐修学十地而成佛的。如果没有菩萨来修十地的话,当然没有佛啦!如果没有“佛”的话,当然也没有人体悟无上妙“法”,更没有人去组织“僧团”了!所以没有佛,也就没有法、没有僧,那就没有三宝了。因此龙树菩萨说:“是故汝所说者,则断三宝种,非是大人有智之言,不可听察。”这个话讲的满严厉的。意思是说:如果照你这种说法,家都跟你一样不发大菩提心的话,佛法的传承将因此而断绝,轮回中的芸芸众生又该怎么办呢? 从智慧、悲愿、断习气与具足的功德来看二乘、大乘的差别 因此,声闻、辟支佛与佛,虽然在“断烦恼、得解脱”上没有差别,但是从另外几个角度来看,还是有些不同的。 (一)从“智慧”来说:三乘圣者皆断我执,证得“我空”,所得的“般若慧”差不多;然而度化众生的“方便慧”,当然是菩萨比较善巧;因为二乘比较著重在“共相”的解脱,而菩萨除了深入了解“共相”之外,因为要度化各种不同的众生,以必须对“别相”(自相)的应用上多一点善巧。 (二)从“悲愿”来说:虽然也有阿罗汉证悟之后随缘度化众生的,但是因为阿罗汉三界烦恼都断尽了,一旦入灭之后便不会再来三界受生了,即使他非常积极度众生,顶多也只是一生一世而已。而菩萨则发愿于无量劫久住生死,以大悲心度无量众生,比起二乘来说,时间特别长,度化众生的量也大多了。 (三)从“断烦恼、习气”来说:声闻、缘觉虽断尽“烦恼”,但习气未除[3];佛不但断尽一切烦恼,更断尽一切习气。 (四)从“具足功德”来说:佛具有十力[4]、四无所畏[5]、十八不共法[6]、大慈大悲等功德,这是二乘少者所不及的。 总之,“同样是出三界得解脱的话,菩萨何必那么辛苦花无量劫来修学大乘法”这是很多人会提出的问题,我们从龙树菩萨的回答中,可以体会出他的悲心,为了“不忍圣教衰,不忍众生苦”,大家共同发大心吧! [1] (1)印顺法师〈佛教之涅槃观〉:“得了涅槃的,如大小冰块的溶入于大海,岂可再分别是什么样子!到达涅槃,便是融然一味,平等平等。经上说:“灭者即是不可量”。涅槃(灭)是无分量的,无数量的,无时量与空量的。平等法性海中,不可分别,不能想作世间事物:一个个的,有分量,有方所,有多少。”(《学佛三要》p.230) [2] 《华严经》菩萨十地:欢喜地、离垢地、发光地、焰慧地、难胜地、现前地、远行地、不动地、善慧地、法云地。 [3]参见《大毗婆沙论》卷16,大正27,77a24-b4;《大智度论》卷27,大正25,260c2-25。 [4]十力:(1)处非处智力,(2)业异熟智力,(3)静虑解脱等持等至智力,(4)根胜劣智力,(5)种种胜解智力,(6)种种界智力,(7)遍趣行智力,(8)宿住随念智力,(9)死生智力,(10)漏尽智力。(参见《大品般若经》卷24,〈四摄品第78〉,大正8,395a10-18;《大智度论》卷24,大正25,235c22-241b;卷25,大正25,245c6-246a13;印顺法师《成佛之道》(增注本)p.421) [5]四无所畏:(1)说一切智无所畏,(2)说漏尽无所畏,(3)说尽苦道无所畏,(4)说障道无所畏。(参见《大品般若经》卷24,〈四摄品第78〉,大正8,395a18-b13;《大智度论》卷25,大正25,241b-c20;246a13-22;印顺法师《成佛之道》(增注本)p.422) [6]十八不共法:(1)身无失,(2)语无失,(3)念无失,(4)无异想,(5)无不定心,(6)无不知已舍。(7)欲无减,(8)精进无减,(9)念无减,(10)慧无减,(11)解脱无减,(12)解脱知见无减。(13)智知过去无著无碍,(14)智知未来无著无碍,(15)智知现在无著无碍。(16)身业随智慧行,(17)语业随智慧行,(18)意业随智慧行。(参见《大智度论》卷26,大正25,247b-255b25;印顺法师《成佛之道》(增注本)p.422) (摘录自 福严推广教育班《十住毗婆沙论》录音稿) 净懿 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