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功夫》的佛教解读——一部佛的献歌
2014-9-7|257
⊙ 药师经旁解序——何子培
2014-9-7|779
⊙ 一个极为感人的往生故事
2014-9-7|5916
⊙ 联中有问,如何作答
2014-9-7|190
⊙ 佛教推动音韵学与律体诗的发展
2014-9-7|332
⊙ “破天荒进土”刘蜕与诗僧齐己
2014-9-7|234
⊙ 同庆寺与诗僧齐己
2014-9-7|438
⊙ 齐己诗歌的楚文化特质
2014-9-7|470
⊙ 百僧一案·序
2014-9-7|436
⊙ 刘禹锡与《乌衣巷》诗慨谈
2014-9-7|567
⊙ 一粒残芋十年相——李泌和懒残的故事
2014-9-7|529
⊙ 天下惟豪杰神仙立地成——浅析文天祥的悟道诗
2014-9-7|476
⊙ 双重角色——山水诗人与佛学家
2014-9-7|266
⊙ 永嘉玄觉证道歌
2014-9-7|224
⊙ 关于仓央嘉措及其情歌研究的六个问题
2014-9-7|268
⊙ 越传越多的“仓央嘉措情歌”
2014-9-7|401
⊙ 试论《仓央嘉措情歌》之美
2014-9-7|307
⊙ 略述佛教对中国文学的影响
2014-9-7|152
⊙ 佛教文学的定义及其分类
2014-9-7|366
⊙ 安期诗僧云外云岫
2014-9-7|599
⊙ 敦煌变文《燕子赋(乙)》 “一冬”、“独舂鸟”和“欲无常”试解
2014-9-7|2000
⊙ 敦煌文学研究漫谈
2014-9-7|158
⊙ 访韩随笔
2014-9-7|389
⊙ 佛教的无常思想与中国古典文学
2014-9-7|428
⊙ 木钗的故事
2014-9-7|117
⊙ 石头与佛的对话
2014-9-7|139
⊙ 惠能大师的故事
2014-9-7|563
⊙ 慧远的诗风与对诗歌创作的认识
2014-9-7|203
⊙ 阿难的洗澡水
2014-9-7|168
⊙ 法眼宗的传说
2014-9-7|181
⊙ 刘建英:慧远与山水诗及佛经翻译
2014-9-7|345
⊙ 香的故事
2014-9-7|320
⊙ 从素心铭到佛家庄
2014-9-7|946
⊙ 焦山诗话
2014-9-7|632
⊙ 照全法师塔铭
2014-9-7|308
⊙ 佛与人(遍照金刚圆五大士口说 弟子陈历典笔记)
2014-9-7|333
⊙ 慈济现象的活水源头——《慈济法髓——慈济40周年纪念专书》推荐序
2014-9-7|279
⊙ 望海寺乾隆御诗碑诗抄
2014-9-7|175
⊙ 恢弘正法 满腹文章
2014-9-7|344
⊙ 焦山诗话——海云堂的由来
2014-9-7|897
⊙ 焦山诗话(二)
2014-9-7|264
⊙ 焦山诗话(三)
2014-9-7|260
⊙ 焦山诗话(四)
2014-9-7|302
⊙ 老去能添晚节香--读弘一大师的咏菊诗偈
2014-9-7|394
⊙ 《佛经故事》序
2014-9-7|194
⊙ 《觉悟的智慧》《欢喜的智慧》《自在的智慧》序
2014-9-7|475
⊙ 滴水归沧海 诗留片石情——读朴老诗兼评朴老诗论
2014-9-7|398
⊙ 梵语诗学在中国的译介、研究和运用
2014-9-7|290
⊙ 谈佛教对中国古典诗歌的影响
⊙ 诗人白居易与佛教因缘
2014-9-7|801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www.wmxf.net),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