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禅门十邪论
2014-9-3|513
⊙ 禅宗的传承
2014-9-3|615
⊙ 《云谷禅师授了凡功过格》
2014-9-3|292
⊙ 中国禅宗的振兴
2014-9-3|237
⊙ 《金刚经》研究(上)
2014-9-3|419
⊙ 《金刚经》研究(下)
2014-9-3|347
⊙ 禅定修证系列之一——禅定之种类
2014-9-3|236
⊙ 禅修的身心
2014-9-3|498
⊙ 慧思的禅观思想与首楞严三昧
2014-9-3|296
⊙ 生活禅修指引(讲义摘录)
2014-9-3|318
⊙ 坐禅漫谈
2014-9-3|243
⊙ 禅观正脉研究(一)
2014-9-3|473
⊙ 禅观正脉研究(二)
2014-9-3|340
⊙ 《维摩诘经》中直心、深心及其相关概念的探讨
2014-9-3|275
⊙ 大学院校禅修教学之理念与内涵
2014-9-3|240
⊙ 念头的剥剔——参话头种种
2014-9-3|264
⊙ 唯心识观-无相禅
2014-9-3|527
⊙ 禅宗要领
2014-9-3|293
⊙ 佛心禅话
2014-9-3|442
⊙ 略述以定为禅之现象
2014-9-3|258
⊙ 禅定之种类
2014-9-3|225
⊙ 从慧能禅学看禅宗的内在超越性
2014-9-3|194
⊙ 禅定的身心效应
2014-9-3|497
⊙ 佛教禅思想的形成发展及主要特点
2014-9-3|203
⊙ 支遁禅学思想中的道家因素
2014-9-3|195
⊙ 论达摩禅
2014-9-3|256
⊙ 《坛经》的书名、版本与内容
2014-9-3|294
⊙ 敦煌本《坛经》首章校释疏义
2014-9-3|422
⊙ 从南宗与北宗心性思想的差别看禅宗的正式形成
2014-9-3|4207
⊙ 马祖道一禅法评析
2014-9-3|313
⊙ 赵州和尚、赵州语录与赵州禅
2014-9-3|1404
⊙ 雪窦重显及其禅法
2014-9-3|309
⊙ 茶道与禅道
2014-9-3|387
⊙ 论禅宗与念佛——以四祖至六祖为中心
2014-9-3|500
⊙ 神圣化与世俗化——以《大金沃州柏林禅院三千邑众碑》为例
2014-9-3|364
⊙ 生活禅的思想渊源
2014-9-3|501
⊙ 胡适对禅宗研究的贡献
2014-9-3|246
⊙ 印顺法师与禅宗史研究
2014-9-3|372
⊙ 禅宗研究一百年
2014-9-3|299
⊙ 赵州和尚、赵州禅与柏林禅寺
2014-9-3|1092
⊙ 禅宗名刹柏林禅寺
2014-9-3|367
⊙ 努力再现禅思想的真实历程——评葛兆光《中国禅思想史——从6世纪到9世纪》
⊙ 一部独辟蹊径的禅宗思想史——评麻天祥《中国禅宗思想发展史》
2014-9-3|379
⊙ 大乘佛典印禅心——评吴言生《禅宗思想渊源》
⊙ 文化视野中的慧能禅学精神——评董群《慧能与中国文化》
2014-9-3|221
⊙ 从洪州禅到临济禅的津梁——评刘泽亮《黄檗禅哲学思想研究》
2014-9-3|354
⊙ 永明延寿的《禅净四料简》(摘要)
2014-9-3|250
⊙ 达磨以前的中国禅学
2014-9-3|267
⊙ 禅宗的创立
2014-9-3|233
⊙ 禅宗的传法授衣
2014-9-3|253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www.wmxf.net),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