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晋大翻译家竺法护——中国佛教史话之十三
2014-9-8|197
⊙ 帛法祖兄弟的不幸遭遇——中国佛教史话之十四
2014-9-8|491
⊙ 华夏第一尼——中国佛教史话之十五
2014-9-8|320
⊙ 东晋时代的南方佛教——中国佛教史话之十六
2014-9-8|177
⊙ 玄学化的僧人支道林——中国佛教史话之十七
2014-9-8|179
⊙ 法显西行求法的成就——中国佛教史话之十八
2014-9-8|280
⊙ 清高淡雅的释慧持——中国佛教史话之二十
2014-9-8|247
⊙ 顽石真会点头吗——中国佛教史话之二十一
2014-9-8|137
⊙ 东晋时代的北方佛教——中国佛教史话之二十二
2014-9-8|180
⊙ 支谦与吴国的佛教——中国佛教史话之七
2014-9-8|273
⊙ 后秦大译师鸠摩罗什——中国佛教史话之二十三
2014-9-8|259
⊙ 竺佛念与二秦时代的译经事业——中国佛教史话之二十四
2014-9-8|382
⊙ 罗什门下十哲简介——中国佛教史话之二十五
2014-9-8|272
⊙ 以神通教化人的佛图澄——中国佛教史话之二十六
2014-9-8|742
⊙ 释道安对佛教的贡献——中国佛教史话之二十七
2014-9-8|227
⊙ 刘宋时代的佛教——中国佛教史话之二十八
2014-9-8|213
⊙ 偏重弘律的求那跋摩——中国佛教史话之二十九
⊙ 萧齐时代的佛教——中国佛教史话之三十一
2014-9-8|205
⊙ 中国佛牙的由来——中国佛教史话之三十二
2014-9-8|315
⊙ 梁武帝萧衍与佛教的关系——中国佛教史话之三十三
2014-9-8|831
⊙ 儒释兼通的释僧旻——中国佛教史话之三十四
2014-9-8|343
⊙ 俊朗英秀的释法云——中国佛教史话之三十五
⊙ 代替皇帝出家的释智藏——中国佛教史话之三十六
2014-9-8|1018
⊙ 陈代的佛教概况——中国佛教史话之三十七
2014-9-8|293
⊙ 一肩担却古今愁——佛教创始人之一:巨赞
2014-9-8|506
⊙ 中国史上的五大“佛门皇帝”
2014-9-8|455
⊙ 宁波保国寺历史内质三掘
2014-9-8|283
⊙ 乘佛乘穿越历史——印顺法师的教乘教史思想
2014-9-8|751
⊙ 僧青年的历史使命
2014-9-8|438
⊙ 南北朝佛教史
2014-9-8|321
⊙ 《金版大藏经》史迹考
2014-9-8|464
⊙ 开光仪规及历史
2014-9-8|598
⊙ 唐宋时期的敦煌生活(一)
2014-9-8|154
⊙ 易哲学发展史之一嬗变——陆王心学的易哲学思想探析
2014-9-8|191
⊙ 敦煌文献与历史研究的回顾和展望(二)
⊙ 敦煌文献与历史研究的回顾和展望(之一)
2014-9-8|367
⊙ 佛教东传历史的图像记录
2014-9-8|291
⊙ 西域佛教史简介
2014-9-8|913
⊙ 回鹘文《弥勒会见记》译写年代及相关史事探赜
2014-9-8|371
⊙ 太湖佛教的历史地位及弘扬佛教文化的现实意义
2014-9-8|204
⊙ 中国历史文化的奇葩(序跋选)
2014-9-8|286
⊙ 互动适应:中国禅宗的历史证明
2014-9-8|186
⊙ 最澄传略
2014-9-8|624
⊙ 楞严经咒之历史科学考证
2014-9-8|3240
⊙ 从《历代三宝记》论费长房的史学特质及意义(1)
⊙ 从《历代三宝记》论费长房的史学特质及意义(2)
2014-9-8|445
⊙ 解读《鸠摩罗什传》:兼谈中国中古早期的佛教文化与史学(1)
2014-9-8|173
⊙ 解读《鸠摩罗什传》:兼谈中国中古早期的佛教文化与史学(2)
2014-9-8|355
⊙ 南京毗卢寺历史
2014-9-8|238
⊙ 法幢和尚传略
2014-9-8|164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www.wmxf.net),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