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任杰先生的生平、译著事业与佛教思想掠影——任杰先生访谈录
2014-9-8|958
⊙ 万寿寺清朝史事考略
2014-9-8|884
⊙ 北宋佛教史年表(960-1127)
2014-9-8|326
⊙ 铃木大拙年谱与着作目录
2014-9-8|351
⊙ 青藏高原“小故宫”:汉藏交融的历史见证
2014-9-8|346
⊙ 颜尚文:汤用彤的汉唐佛教史研究(1)
2014-9-8|492
⊙ 颜尚文:汤用彤的汉唐佛教史研究(2)
2014-9-8|275
⊙ 王俊中《东亚汉藏佛教史研究》
2014-9-8|259
⊙ 紫柏大师生平及其思想研究
2014-9-8|796
⊙ 永明延寿与圭峰宗密历史境遇之比较
2014-9-8|428
⊙ 佛道二教对魏晋南北朝史学的影响
2014-9-8|250
⊙ 互为背景与资源——从近代东亚佛教史讨论文化传统的普遍性与特殊性
2014-9-8|301
⊙ 中华文化海外传播的历史规律
2014-9-8|443
⊙ 从庙产兴学风波看民国时期的政教关系
2014-9-8|298
⊙ 中国佛教教育的历史发展轨迹
2014-9-8|365
⊙ 哈密(古伊吾)佛教简史
2014-9-8|1531
⊙ 力宏法师传略
2014-9-8|464
⊙ 曼宰龙佛寺历史考
2014-9-8|281
⊙ 唐宋时期武当山佛道之争
2014-9-8|293
⊙ 唐王朝及五代后梁、后唐时期太原佛教发展原因初探
2014-9-8|304
⊙ 十六国时期的敦煌
2014-9-8|413
⊙ 与历史相应的创举
2014-9-8|213
⊙ 敦煌历史
2014-9-8|246
⊙ 白玉寺历代祖师传记
2014-9-8|369
⊙ 清朝金瓶掣签制度及其历史意义
2014-9-8|188
⊙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浙江寺观藏书初具雏形
2014-9-8|204
⊙ 少林寺 一座寺庙的五个历史节点
2014-9-8|390
⊙ 实现人类和谐共生·成就佛教历史使命
2014-9-8|308
⊙ 《西藏西部的佛教史与佛教文化研究》评介
2014-9-8|202
⊙ 初期佛教史的如实清理
⊙ 关于回鹘摩尼教史的几个问题
2014-9-8|432
⊙ 近五十年我国中印文化关系史研究综述
2014-9-8|424
⊙ 明朝思想史之明初朱熹理学思想的确立
2014-9-8|522
⊙ 南北朝时期佛教对法律思想的影响
2014-9-8|521
⊙ 中国历史上的“三武灭佛”事件
2014-9-8|441
⊙ 听见历史的涛音——《印顺导师传》的出版与写作过程
⊙ 佛教的历史存在与现代反思
2014-9-8|448
⊙ 玄奘顶骨收藏史
2014-9-8|336
⊙ 一部颇有学术建树的区域佛教史专著:《江南佛教史》
2014-9-8|225
⊙ 曹山本寂若干史实考
2014-9-8|339
⊙ 从敦煌写本看汉族佛教传入吐蕃的历史
2014-9-8|207
⊙ 中国观音信仰传播历史的基本特征
2014-9-8|249
⊙ 西藏历史文化大事年表
2014-9-8|600
⊙ 九华山佛教传播中心与文化特质的形成及其历史意义
2014-9-8|779
⊙ 浙江瑞安佛教简史
2014-9-8|436
⊙ 永明延寿生平及其对佛教思想的深远影响
2014-9-8|319
⊙ 演培长老传略
2014-9-8|221
⊙ 薪尽火传──开证长老的佛教志业及其开创高雄“新大岗山派”的历史意义
2014-9-8|280
⊙ 释迦也失在南京、五台山及其与明成祖关系史实考述
2014-9-8|256
⊙ 释心觉生平事迹析论
2014-9-8|943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www.wmxf.net),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