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法门寺佛学院·学僧园地:心是生命无尽的积累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法门寺佛学院·学僧园地:心是生命无尽的积累

 

  ——本四班:释广秉

  在我眼里,佛法给我的感觉是这样的:所谓生命,它就是一场无尽的积累过程。

  我们所有的言行乃至于起心动念,即使已经成为了过去,也会在内心留下痕迹,形成相应的心理力量。用佛教的话来说,就是“功不唐捐”。在客观上,所有事情都会成为过去,甚至被逐渐遗忘,但在内心留下的烙印,在生命品质中形成的记录却不会自动消失,并会积聚为影响未来生命走向的力量。从小到大,我们的兴趣、能力、习惯就是这样不断养成的。

  其中有些是先天因素,来自往昔的习气,有些却是后天培养的,在成长过程中逐渐积累而成,在形成过程中,还会受到不同的思想观念,周边环境及生活方式的影响。

  其中,又以观念的影响力为主。有什么样的观念,就会形成什么样的心态,形成什么样的生活方式。当观念发生错误,就会导致不良心态和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比如人死如灯灭的观念,会导致及时行乐或消极厌世的心态。在这两种极端心态之下,生活质量就可想而知了。

  很多人都知道,佛教强调因果,往往局限于现象,局限于具体事件,事实上,意识活动也离不开因果,我称之为“心灵因果”。在每个人的生活中,这种因果时时都在发生,只是我们未加关注而已,当我们不断重复某种想法时,会使其力量不断增强,久而久之,成为重要的心里因素,进而固定为习惯,性格乃至人格特征。这就是由因感果的过程。

  在我们的内心,每天会出现各种心理,但能够得到重复乃至不断重复的,都是我们最在意的事。因为我们对内心缺乏关照,所以,这种重复往往是被动的,是不自觉地被串习推动了。我们看到喜欢的人,不由自主的就高兴了;看到讨厌的人,不由自主的就起嗔心。但从来不去想一想,为什么会产生这种情绪?这种情绪是否健康?是否会使心陷入贪著或对立中?如果不加观察,这些情绪就会随串习自动复制。就像电脑中了善于复制的病毒一样,最后发展到难以控制的地步。

  佛法以为,心是无常的、刹那刹那间的迁流变化,这一特征,决定了我们可以对心进行改造。在生活中遭人排挤,若嗔心较重,不但当时会生气,事后还会越来越生气。因为这种得到重视的嗔心不会轻易善罢甘休,而会继续搜索出种种“值得”生气的理由,为怒火不断地添加燃料,古德云:“一念嗔心起,百万障门开。”嗔心的危害不论对修学,还是身体等方面都会造成相当的危害,嗔心越重,危害就越大,轻则伤及身体,重则累及生命。嗔心一起,轻则坐立不安,烦躁头晕,重则怒发冲冠,甚至挺刃而起,铸成大错。如果在逆境现前时保有智慧观照,怒火就不会被点燃,如果在怒火点燃后还有一点智慧的观照,就不会继续火上加油,使内心完全燃烧起来。由此可知,用智慧的三昧水,熄灭嗔火最吉祥!

  因此,我们在慎言慎行的同时,应着重培养智慧观照,这样才会避免错误行为的发生和扩大,避免负面心理的重复和增强。

 
 
 
前五篇文章

法门寺佛学院·学僧园地:春天里给自己的心田播下永恒的道

法门寺佛学院·学僧园地:学到用时方恨少

法门寺佛学院·学僧园地:怎一个“真”字了得

法门寺佛学院·学僧园地:平凡,一个小和尚的心态告白

法门寺佛学院·学僧园地:立身行道,行道在心

 

后五篇文章

法门寺佛学院·学僧园地:结夏安居由始及意义

法门寺佛学院·学僧园地:孰是佛像孰是阶梯

法门寺佛学院·学僧园地:忍着,笑着,众生都在忍中过

法门寺佛学院·学僧园地:由一则禅录引起的感悟

法门寺佛学院·学僧园地:佛学院里的春天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