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圣者言教 第六课(六)将佛法用于生活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圣者言教 第六课(六)将佛法用于生活

 

  可能很多信众有时会有这样的感觉,这位导师讲解的很多话题似乎与生活有着很大的关系。是这样吗?的确如此,实际当中也应该这样。

  在高原地方,由于全民族信仰佛教,可能我不会以这样的方式为信众传讲。但如今汉地信仰佛教者非常少,对佛法有正知正见者就更加稀少了。对于很多初次开始进入佛门者而言,有一个良好的修学环境非常重要。现今汉地有些地方保留了一些历代传承祖师遗留下来的古刹寺院,当我们进入这样的寺院时,都希望能够借着幽静的环境改变自己的心态,令自己对佛法生起更大的信心,但令人痛心的是,有些历代修行道场如今已经成为一种商业场所。虽然它的建筑风格与摆放的塑像看上去与佛法有关,可是所做的事情,却与世间法完全一致。这样一来,原本清净的寺庙不但没有对我们进入佛门起到推动作用,反而令很多信众滋生很多不好的念头。所以,想在城市中寻求一个理想的修学环境,是非常困难的。

  这时候,作为一个真正的佛教徒,更应该多学一些佛教的道理,时时关注自己的内心,令自身体现出学佛的功德。否则光拍着自己的胸,号称自己有很高的见解,但谁能看得见呢?恐怕这只是你的一种感觉而已。若真打开你的胸腔,可能看到的不是肉就是血,胖一点的可能还有脂肪,还有什么?恐怕什么都没有。

  因此,只有在现实生活中懂得如何运用佛法,我们的生活才会充满幸福。往昔我们讲过,贪嗔痴烦恼是漂泊轮回的根本,也是令我们走向痛苦的根源。现前由于懂得这些道理的缘故,在我们从事世间事业的时候,内心不会与往昔一般,充满极端的贪欲。当然当下就能如我等导师释迦牟尼佛般,圆满见解恐怕是不现实的,但相对来说,已经知道贪欲的过失,就会渐渐懂得知足。当内心逐渐远离贪欲,相信你所从事的事业不但不会退步,反而会日日增上,甚至还能增加自己很多福报。

  作为居士,大家都要从事不同的世间工作,但为什么有些人在从事事业的过程中,工作反而成为一种逆缘、一种痛苦呢?因为他在行持过程中,内心的贪欲太强了。当贪欲达到极顶的时候,所做的一切都像赌博一样。但赌场上有谁是常胜者呢?也许在某段时空中存在一两个常胜将军,但细致观待,这次的胜利能否代表下次的胜利?很多以失败告终的例子都在警示我们,失败的最大原因是贪心。例如很多人都会说,他要发展自己的事业,要做得多么广大,但是问他何时才能达到他的理想?恐怕他自己也不知道。

  前两天我看到一个故事,觉得非常有趣。有一个老年人在河边喝茶钓鱼,这时有一个人跑过来对他说,这样的钓鱼方式钓不了多少鱼,他应该到大海之中捕鱼,并且开始为这位老人一步步制定发展计划。最终他对这位老人说:“当你具备这一切的时候,就可以不用辛苦,只要在河边放一把椅子,一边喝茶一边钓鱼,享受休闲时光了。”老人笑着对他说:“我现前不就是这样吗?你费了这么大劲,最终还不是回到我现前这个状态吗?”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当人的内心被强烈的贪欲束缚时,他永远不知道安心的尽头在何处,每日的辛苦忙碌,只是为了满足自己的贪心,而非要达到真正的目标。

  作为修行者,当对这些道理有所了知的时候,相信你在从事自己事业的过程中,知足的心会给你带来很多快乐。这种烦恼减少带来的知足,与一个思想单纯的世间人的知足,并不完全相同。作为一个很单纯的世间人,在刚接触社会的时候,我想他的贪欲也不重。例如前段时间我遇到一些大学生,他们说:“上师,我也没有那么多想法,觉得以后能在一个小小的房间里摆上张茶桌,与几个人一起喝喝茶、看看书,就是我最大的心愿。”是的,这样的愿望听起来还是挺浪漫的,一开始可能也的确如此。但是当这个目标达到的时候,内心还会如此纯真吗?那时候首先想到的可能是,目前这样的确非常好,但现前房间只有五张藤椅,似乎少了一点,要是有十张藤椅就好了;几十平方的房子小了一些,要是有一百平米多好;环境似乎简单了一点,要是能变得更华丽一点更好……人的贪欲就是这样永无止境。所以若不懂得知足常乐的道理,就无法一直保持单纯。细致想想,我们从小到大,所追求的是不是一直都在变化?难道仅仅是由于我们长大的缘故吗?不,其实是我们的贪心在作怪。

  因此要时时记住,贪嗔痴烦恼是漂泊轮回之根源,如今我们所从事的一切都是为了对治它。当我们懂得这些道理并在尽量调伏内心的时候,相信无论是家庭还是事业,一切都会越来越增上。

 
 
 
前五篇文章

圣者言教 第六课(七)何谓修行

圣者言教 第六课(八)调心方能成办解脱

圣者言教 第六课(九)若真修道人 不见世间过

圣者言教 第六课(十)禅定与菩提心

圣者言教 第六课(十一)讲解显密差异并非讲解显宗之过失

 

后五篇文章

圣者言教 第六课(五)端正心态才能成办快乐

圣者言教 第六课(四)调心令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

圣者言教 第六课(三)三乘教法调伏烦恼的方便

圣者言教 第六课(二)调心才是修行

圣者言教 第六课(一)调伏内心才是真正的功德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