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贤愚因缘经白话:贤愚经白话 师质子摩头罗瑟质缘品第五十四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贤愚因缘经白话:贤愚经白话 师质子摩头罗瑟质缘品第五十四

 

  摘要:其实,无论我们自认为修行有多么好,我们依然有恶劣的习惯与习气,如果我们只是根据自己的标准与喜好,去妄加观察、评论、修正甚至指责他人的过失,是极容易造业的。

  观察、评论他人的过失本身就是一种过失。摩头罗瑟质比丘现身说法,提醒我们的身口意业不可不小心防护啊。

  师质子摩头罗瑟质缘品第五十四

  【白话】

  这样的经法我(阿难从佛亲自)听闻,讲法时,佛住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当时国中有一位婆罗门名叫师质,居家大富,却没有儿子。他便到六师那里询问没有儿子的原因,六师告诉他:“(从)你的相上(来看),没有儿子。”师质回到家里,穿着脏脏的衣服,忧愁担心,闷闷不乐,心中想着:“我没有儿子,一旦我死了,家里的所有财物就会被国王没收。”想到这里,愈发忧愁苦恼。

  婆罗门的夫人与一位比丘尼相互认识,当时正遇到比丘尼到她家来,见她的夫君忧愁憔悴,就问夫人:“你丈夫为何这般憔悴?”婆罗门夫人就告诉比丘尼:“因为家里没有儿子,便去询问六师,六师察看夫君的相说应该没有儿子。因为这个缘故,他(整日)忧愁不乐。”

  当时比丘尼就对她说:“六师这类人不是一切智(人),怎能通晓人的善恶业的因缘?佛现在住世,通晓明白万法,过去未来无所不知,你们可以前去请教佛,必定能完全了知。”比丘尼走了以后,夫人便对丈夫讲了刚才听到的话。

  婆罗门听后,心开意解,就穿上了崭新的衣服,来到佛的精舍,头面礼拜,对佛说:“像我这样的命相,会不会有孩子呢?”佛告诉他:“你会有儿子,且具足福德,长大以后将会欢喜出家。”婆罗门听后欢喜无量,于是就说:“只要能有儿子,他修道又有什么可忧愁的?”因此邀请佛和比丘僧众。明日到他家受供,佛默然答应了。

  次日到了斋食的时间,佛和僧众就前往师质家。大家坐定以后,师质夫妇同心协力,恭敬地供奉饮食。僧众用斋后,佛和比丘们就告辞还归精舍。路上经过一片草泽,中间有一眼泉水,清澈甘美,就停留休息。当时比丘们便纷纷去洗钵,这时有一只猕猴过来向阿难要他的钵,阿难担心它会把钵盂弄破,就不想给它。

  佛告诉阿难:“快给它,不要担心。”阿难听从教言就给了它,猕猴得了钵,拿到蜂巢所在的树上,盛满了蜂蜜来献给佛。佛对它说:“去除里面不干净的东西!”猕猴立刻把蜜中的蜂虫拣出,使蜂蜜非常洁净。佛又告诉它:“加上水调和!”猕猴按着佛的话在蜜中加水,调和好后,再次献给佛。佛接受后便分给比丘们,大家全部饮用了。

  猕猴非常高兴,跳跃起舞,结果掉进一个大坑里,当即命终,神识便投胎到师质家中。于是师质夫人感到有了身孕,孕期满时便生下一个男孩,相貌端正,世间少有。这孩子出生时家里的器皿自然盛满了蜂蜜,师质夫妇喜出望外,邀请许多相师为他察看吉凶。

  相师们观察后,对婆罗门夫妇说:“这孩子很有福德,非常好,无与伦比。”以此便给他起名叫摩头罗瑟质(汉语:蜜胜),是因他出生那天有蜂蜜充盈的瑞兆,所以取了此名。孩子长大后,恳求父母让他出家,父母爱惜不舍,不肯让他去。

  孩子就再三地对父母说:“如果你们一定要阻拦我,不顺从我的意愿,我就选择自杀,无论如何我不能留在俗世。”父母商量说:“过去世尊已经授记说他会出家,现在如果勉强把他留下,说不定他真会死去,就答应他吧。”商议停当,就对儿子说:“就按你的意愿去做吧!”

  儿子欢欣鼓舞,就前去佛的精舍,以头顶礼,请求出家,佛对他说道:“善来比丘!”于是他须发自行脱落,法衣披身,便成为比丘。佛于是为他演说苦集灭道四谛种种微妙法义,比丘心开意解,烦恼断尽,证阿罗汉果。他每次和其他比丘一起到世间教化众生,如果感到口渴难耐时,就把钵抛到空中,钵中自然就会充满蜂蜜。大家一起饮用,都得到满足。

  于是阿难对佛说:“世尊,摩头罗瑟质以前积下什么功德,出家修行不久就获得了阿罗汉果,想要什么都能随意而得?”佛对阿难说:“你还记得那次师质婆罗门请我们受斋的事吗?”回答说:“记得。”佛说:“阿难,在师质家用斋回来,途经一片空旷的草泽。当时有一只猕猴向你要钵后,盛来蜂蜜供佛。佛接受了,它就欣悦起舞,结果掉进了深坑摔死,你还记得吗?”回答说:“记得。”

  佛就对阿难说:“那只猕猴就是现在的摩头罗瑟质,因为它见佛欢喜,供养蜂蜜,所以得以投生到师质家,相貌庄严,出家修道,并迅速成就了无漏果。”阿难长跪,又对佛说道:“他又以什么因缘投生在猕猴中呢?”

  佛告诉阿难:“过去迦叶佛在世时,有一个年轻的比丘,看见一位出家人跳过一个水渠,便说道:‘那沙门轻快得简直像猕猴一样。’那位出家人听了这话,就问他:‘你认得我吗?’回答说:‘认识,你是迦叶佛时的修行人,怎么会不认识呢?’那位出家人又说:‘你不要称呼我为假名沙门,沙门的每个果位我都得到了。’年轻比丘一听,吓得毛骨悚然,急忙五体投地跪拜,请(上座)怜悯,(接受我的)忏悔。

  因为他忏悔的缘故,没有堕入地狱;由于他对罗汉说恶语,致使五百世中一直作猕猴。又因为他当时出家严持禁戒,所以现在能够遇上我,以法雨沐浴相续清净,灭尽诸苦。”佛告诉阿难:“当时那年轻的比丘,就是现在的摩头罗瑟质。”

  阿难等大众听佛说法,悲喜交加,都这样说道:“身口意业不可不小心防护。这个比丘因为不能善护口业,竟得了这样的报应。”佛对阿难说:“正如你说的那样。”因此就为四众弟子宣说种种佛法,清净身口意,除净心垢,各自都证得道相。有的证得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罗汉果,有的发无上正真道意,或有住于不退转地的,大众闻法,皆生欢喜,恭敬地奉行。

  附原经文:

  师质子摩头罗瑟质缘品第五十四

  【古文】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国中。有一婆罗门。字曰师质。居家大富。无有子息。诣六师所。问其因缘。六师答言。汝相无儿。尔时师质便还归家。著垢腻衣。愁思不乐。而自念言。我无子息。一旦命终。居家财物。当入国王。思惟是已。益增愁恼。

  婆罗门妇。与一比丘尼。共为知识。时比丘尼。值到其舍。见其夫主。忧愁憔悴。便问之言。汝夫何故。愁悴如是。婆罗门妇。即答之曰。家无子息。往问六师。六师占相云当无儿。以是之故。愁忧不乐。

  时比丘尼。复语之言。六师之徒。非一切智。何能知人业行因缘。如来在世。明达诸法。过去未来。无所障碍。可往问之。必足了知。比丘尼去后。妇便白夫。如向所闻。

  时夫闻已。心便开悟。更著新衣。往诣佛所。稽首作礼。而白佛言。我之相命。当有儿不。世尊告曰。汝当有儿福德具足。生长已大当乐出家。婆罗门闻欢喜无量。而作是言。但使有儿。学道何苦。时因请佛及比丘僧。明日舍食。是时世尊默然许之。

  明日时到。佛与众僧。往诣师质家。众坐已定。婆罗门夫妇齐心同志。敬奉饮食。众会食竟。佛及众僧。还归所止。路由一泽。中有泉水。甚为清美。佛与比丘僧。便住休息。时诸比丘。各各洗钵。有一猕猴。来从阿难。求索其钵。阿难恐破。不欲与之。

  佛告阿难。速与勿忧。奉教便与。猕猴得钵。持至蜜树。盛蜜满钵。来奉上佛。佛告之曰。去中不净。猕猴即时。拾却其虫。极令净洁。佛便告言。以水和之。如语著水。和调已竟。奉授世尊。世尊受已。分布与僧。咸共饮之。皆悉周遍。

  猕猴欢喜。腾跃起舞。堕大坑中。即便命终。魂识受胎于师质家。时师质妇。便觉有身。日月已足。生一男儿。面首端正。世之少双。当生之时。家内器物。自然满蜜。师质夫妇。喜不自胜。请诸相师。占其吉凶。

  相师占讫。而告之曰。此儿有德。甚善无比。因为作字。字摩头罗瑟质。以其初生之日蜜为瑞应。故因名焉。儿已年大。求索出家。父母恋惜不肯放之。

  儿复殷勤白其父母。若必违遮不从我愿。当取命终。不能处俗。父母议言。昔日世尊。已豫记之。云当出家。今若固留。或能取死。就当听许。共议已决。而告儿言。随汝所志。

  儿大欣躍往到佛所。稽首作礼求索出家。世尊告曰。善来比丘。须发自堕。法衣在身。便成沙门。因为演说四谛妙法种种诸理。心开结尽。得阿罗汉。每与诸比丘。人间游化。若渴乏时。掷钵空中。自然满蜜。众人共饮。咸蒙充足。

  是时阿难白佛言。世尊。摩头罗瑟质。积何功德。出家未久。便获应真。意有所须。随念而得。佛告阿难。汝忆往日受师质请不。答言。忆之。佛言。阿难。于彼食已。至空泽中。时有猕猴从汝索钵。盛蜜施佛。佛为受之。欣悦起舞。堕坑即死。汝复忆不。答言忆之。

  佛语阿难。彼猕猴者。今摩头罗瑟质是。由其见佛欢喜施蜜。得生彼家。姿貌端正。出家学道。速成无漏。阿难长跪。重白佛言。复有何缘生猕猴中。

  佛告阿难。乃往过去。迦叶佛时。有年少比丘。见他沙门跳度渠水而作是言。彼人飘疾熟似猕猴。彼时沙门闻是语已。便问之曰。汝识我不。答言。识汝。是迦叶佛时沙门。何以不识。时彼沙门。复语之言。汝莫呼我假名沙门。沙门诸果。我悉办之。年少闻之。衣毛皆竖。五体投地。求哀忏悔。

  由悔过故。不堕地狱。形呰罗汉故。故五百世中恒作猕猴。由前出家持禁戒故。今得见我。沐浴清化。得尽诸苦。佛告阿难。尔时年少比丘。今摩头罗瑟质是。

  尔时阿难及诸大众。闻佛所说。悲喜交集。咸作是语。身口意业。不可不护。缘是比丘不能护口。获报如是。佛告阿难。如汝所言。因为四众。广说诸法。净身口意。心垢除净。各得道迹。有得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罗汉。有发无上正真道意。或有住于不退地者。众会闻法。咸共欢喜。顶戴奉行。

-----------------------------------------------------------------------------------------------------

更多白话佛经大全

-----------------------------------------------------------------------------------------------------

 
 
 
前五篇文章

贤愚因缘经白话:贤愚经白话 檀弥离缘品第五十五

贤愚因缘经白话:贤愚经白话 象护缘品第五十六

贤愚因缘经白话:贤愚经白话 波婆梨缘品第五十七

贤愚因缘经白话:贤愚经白话 二鹦鹉闻四谛缘品第五十八

贤愚因缘经白话:贤愚经白话 鸟闻比丘说法生天缘品第五十

 

后五篇文章

贤愚因缘经白话:贤愚经白话 贫女难陀品第五十三

贤愚因缘经白话:贤愚经白话 檀腻羁缘品第五十二

贤愚因缘经白话:贤愚经白话 无恼指鬘缘品第五十一

贤愚因缘经白话:贤愚经白话 善事太子入海品第五十

贤愚因缘经白话:贤愚经白话 善求恶求缘品第四十九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