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 禅宗 | 密宗 | 成实宗 | 地论宗 | 法相宗 | 华严宗 | 律宗 | 南传 | 涅盘宗 | 毗昙宗 | 三论宗 | 摄论宗 | 天台宗 | 综论 | 其它 | 护持 |
观辉:六祖大师法宝坛经自序品第一之一 |
 
观辉:六祖大师法宝坛经自序品第一之一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白话会解) 自序品第一(又名行由品) 一 韶州刺史请大师说法 [经文] 时,大师⑴至宝林,韶州韦刺史与官僚,入山请师;出于城中大梵寺讲堂,为众开缘说法。师升座次,刺史官僚三十余人、儒宗学士二十余人、僧尼道俗一千余人,同时作礼,愿闻法要。 【注】 ⑴ 大师 惠能大师(公元638~713年),广东新州(今广东省新兴县)人,得黄梅(今湖北省黄梅县)禅宗五祖弘忍大师密授衣法,为禅宗六祖,倡顿悟法门,开创禅宗南宗,灭度后谥大鉴禅师。 [星云大师译文] 唐高宗仪凤二年春天,六祖大师从广州法性寺来到曹溪南华山宝林寺,韶州刺史韦璩和他的部属入山礼请六祖到城里的大梵寺讲堂,为大众广开佛法因缘,演说法要。六祖登坛升座时,闻法的人有韦刺史和他的部属三十多人,以及当时学术界的领袖、学者等三十多人,暨僧、尼、道、俗一千余人,同时向六祖大师礼座,希望听闻佛法要义。 [净慧和尚解说] 行由,就是讲六祖大师的家庭出身和他得法的经历。用现在的话说,这一品,就是他从出生到开法这一段时间的一个简单的历史自述。 时 是个不定词,指的是六祖在大梵寺讲经的那个时候。 大师至宝林 大师就是指六祖。大师,在佛教里面,可以说是一个最尊贵、最高尚的名称。宝林即是曹溪宝林山。在梁武帝时,印度来了一个和尚,叫做智药三藏,他是从海路到中国的,然后从广州北上长安,经过宝林山,赞叹一番,说这座山跟西天佛说法的灵山没有区别。他在山下一条小河(这条小河就是曹溪)边喝了河中的水,觉得曹溪的水非常甘甜。他赞叹说,曹溪的水与西天灵山脚下的水无二无别。然后,他说:这个地方,到170年后,一定会有肉身菩萨“于此开法,度无量众”。宝林,即是在那时起的名字。 韶州韦刺史 刺史,相当于现在的地区专员,是行政长官。 与官僚入山请师出,于城中大梵寺讲堂为众开缘说法。 这位专员和他的同僚一起到宝林山请六祖到韶关城中的大梵寺给大众说法。开缘说法,即是第一次说法。现在这个大梵寺还在,由于六祖曾在这里说法,又由于六祖后来被唐朝的皇帝封为“大鉴禅师”,所以大梵寺现在就改名为“大鉴寺”。 师升座次 讲坛上面有个高座。六祖大师登上讲坛,升上高座之后。 刺史官僚三十余人、儒宗学士三十余人、僧尼道俗一千余人,同时作礼,愿闻法要。 那时,说法的规模比我们今天大得多。官僚有三十多人,儒宗学士也就是当时的知识分子有三十多人,再加上僧尼道俗一千多人。“道”,不是道教人士,指僧尼,因为僧尼是修道之人;“俗”,指在家居士。众人同时向六祖作礼,希望听闻六祖开示佛法要义。 [经文] 大师告众曰:善知识!菩提⑴自性,本水清净,但用此心,直了成佛。 善知识!且听惠能行由得法事意。 【注】 ⑴ 菩提 用般若智慧观照禅中的玄妙境界,从而净化心灵,建立无分别智,得诸法实相,这样的殊胜境界,称为菩提,意译觉悟,又译智慧,又译道。 [星云大师译文] 六祖对大众说:善知识!每个人的菩提自性本来就是清净的;只要用此清净的菩提心,当下就能了悟成佛。 善知识!先且听我惠能求法、得法的行由与经历事略。 [净慧和尚解说] 大师告众曰 六祖大师第一次说法,就直截了当地告诉大家一件事,开宗明义的一件大事。 善知识 他不称听法着为善男信女,而是称善知识,就是说,我们每一个人都具备着向善、求知识的心愿和追求,所以我们大家都是善知识。 菩提自性,本来清净。但用此心,直了成佛。 六祖告诉大家一件非常重要的事:菩提,即觉悟。我们每个人的自心自性,本来就是清净的,是觉悟的,我们只要用这个心,就可以直截了当地成佛。学佛多么简单! 二 发心赴黄梅求法 [经文] 惠能严父,本贯规阳,左降流于岭南,作新州百姓;此身不幸,父又早亡, 老母孤遗,移来南海;艰辛贫乏,于市卖柴。 [星云大师译文] 我的父亲原本祖籍规阳,后来被降职流放到岭南,于是作了新州的百姓。我这一生很不幸,父亲早逝,遗下年老的母亲和我相依为命。后来迁移到南海,每天只靠卖柴来维持生计,日子过得十分艰难困苦。 [净慧和尚解说] 六祖大师是初唐时期的人,他的老家是现在北京郊区的房山县附近。他的父亲是一位官员,可能在做官时犯了错误,就被流放到了广东。广东在明代以前是最荒凉的地方,犯了错误的人,就往往被“下放”到边远的地方去“劳动改造”。六祖的父亲被“下放”到现在的广东新兴县。在当时,那是非常苦的地方,那里瘴气很重。 六祖本身是出生在广东,祖籍是河北。出生不久,他的父亲就去世了,剩下他与母亲,孤儿寡妇相依为命。因为他父亲很早就去世了,加上又是一个下放户,谁也瞧不起,经济条件非常艰难,所以六祖大师在童年时候就是以砍柴为生。天天上山砍柴卖,卖了的钱就买点米回去,奉养母亲。 [经文] 时,有一客买柴,使令送至客店;客收去,惠能得钱,却出门外,见一客诵经。惠能一闻经语,心即开悟, [星云大师译文] 有一天,有位顾客买柴,嘱咐我把柴送到客店去。客人把柴收下后,我得了钱退出门外时,看见一位客人正在读诵佛经。我一听那位客人所诵的经文,心里顿时豁然开悟。 [净慧和尚解说] 六祖大师的这段经历,使得他对于人生有很深刻的觉悟,体悟到人生的苦,体悟到解脱的珍贵,使得他追求解脱的心很迫切!所以当他到二十岁左右,一天,在挑着柴火走街串巷寻觅买主时,走到一个客店旁边,听到一个住店的人在那里念《金刚经》,他一听到这声音就觉得亲切,就站在那里不走,听那位客人诵《金刚经》。 [经文] 遂问:客诵何经? 客曰:金刚经。 复问:从何所来,持此经典? 客云:我从崭州黄梅县东禅寺来。其寺是五祖忍大师在彼主化,门人一千有余;我到彼中礼拜,听受此经。大师常劝僧俗,但持金刚经,即自见性,直了成佛。 [星云大师译文] 于是问那位客人说:“请问您诵念的是什么经?” 客人答说:“金刚经。” 我再问问他:“您从哪里来?如何得以持诵这部经典?” 客人答说:“我从崭州黄梅县东禅寺来,那是弘忍大师住持教化的道场,跟随他参学的门人有一千余人。我就是去东禅寺礼拜五祖,而听受此经的。大师经常劝出家、在家二众说,只要持诵《金刚经》,自然就能够见到自心本性,当下就能了悟成佛。” [净慧和尚解说] 六祖大师马上把柴火放下,走到客店里去,找到那位诵《金刚经》的人,向他请教:“你这是什么书?怎么会有这么好的书?” 那人说:“这是一本《金刚经》。” 六祖说:“你从那里得到这么好的经典?” 他说,:“我从黄梅五祖大师那里得到这本经,得到这个法门。” 六祖就说:“那我也要去求这个法门,我也要去找五祖大师。” 作为一个砍柴的小伙子,又是一个广东人,语言又不通,他能够发起这个心来,真正是不简单。何况他所处的是古代的封闭社会,不像我们现在的年轻人这么开放,他就想要到黄梅去,也要去学这个法,真正是太稀有难得了。 [经文] 惠能闻说,宿昔有缘,乃蒙一客,取银十两与惠能,令充老母衣粮,教便往黄梅参礼五祖。 [星云大师译文] 我听了客人的这一番话,也想去参拜五祖。由于过去结下的善缘,承蒙一位客人给我十两銀子,教我备足母亲的生活所需,然后就到黄梅县参拜五祖。 [净慧和尚解说] 有位客人是位非常好的人,见到六祖既然有那么好的心,就发心成就他。六祖说,他家里还有一位老母亲,就靠他砍柴来供养她维持生活。 有位客人说:“你不要着急,我给你一点钱,你把老母安顿了,你就去吧!” 六祖因为有这样好的因缘,就回到家里,告诉母亲这一件事,告诉他自己的决心。母亲也很支持他,觉得他有这么好的心,愿意去学佛,就不留他。 三 礼拜五祖 [经文] 惠能安置母毕,即便辞违,不经三十余日,便至黄梅,礼拜五祖。 [星云大师译文] 我将母亲安顿好了以后,辞別母亲,不到三十多天,就到黄梅礼拜五祖。 [净慧和尚解说] 六祖大师告别了老母以后,一路上,日夜兼程,餐风宿露,很快就到了黄梅五祖会下。 黄梅就是现在的湖北黄梅县,现在那里还有那座五祖寺。 惠能大师由于有这位客人的支持与赞助,安顿了老母,就来到湖北黄梅五祖的道场。当时那里是叫东山寺,因此五祖所传的法门,又被称为“东山法门”。 [经文] 祖问曰:汝何才人。欲求何物? 惠能对曰:弟子是岭南新州百姓,远水礼师,惟求作佛,不求余物。 [星云大师译文] 五祖见了我就问:你是什么地方的人?来这里想要求些什么? 我回答说:弟子是岭南新州的百姓,远道而来礼拜大师,只求作佛,不求別的。 [净慧和尚解说] 六祖见到五祖弘忍大师,因为他是广东人,语言和北方人有很大差异,六祖一去那里就要去见五祖,也见到了。 五祖就问:你是哪里来的? 那时候不说广东,是叫岭南。六祖就说:我是岭南来的,是岭南新州百姓。 [经文] 祖言:汝是岭南人,又是獦獠,若为堪作佛? 惠能曰:人虽有南北,佛性本无南北;獦獠身与和尚不同,佛性有何差别? [星云大师译文] 五祖说:你是岭南人,又是獦獠,如何能作佛呢? 我说:人虽有南北的分別,佛性根本沒有南北的分別!獦獠身与和尚身虽然不同,但是本自具有的佛性又有甚么差別呢? [净慧和尚解说] 五祖就说:你是岭南边地之人,又是獦獠身(没有开化的人)。 六祖惠能听了五祖这个话,不以为然,啊,你老人家这样说啊!他就说:人虽有南北,难道佛性也有南北吗? 你是北方人,我是南方人,人是不同,佛性哪里有南北之分?可见他出语不凡。 他又说:我的身体固然是獦獠之身,与和尚不同,但是我们之间的佛性有何差别? 五祖听到他这么一反问,觉得这个小伙子还真是不平凡得很!可见当时六祖大师的心情非常地殷切,而且根性非常地利,所以能够顿悟自心。 [经文] 五祖更欲与语,且见徒众总在左右,乃令随众作务。 惠能曰:惠能启和尚,弟子自心⑴,常生智慧,不离自性,即是福田。未审和尚教作何务? 祖云:这獦獠根性大利,汝更勿言,看槽厂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