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 禅宗 | 密宗 | 成实宗 | 地论宗 | 法相宗 | 华严宗 | 律宗 | 南传 | 涅盘宗 | 毗昙宗 | 三论宗 | 摄论宗 | 天台宗 | 综论 | 其它 | 护持 |
证严法师:静思晨语 佛畅本怀度无边 |
 
证严法师:静思晨语 佛畅本怀度无边
宇宙万法 寂然微妙 难以言喻 佛为一大事因缘 需由巧妙引领导向 方能发挥明洁心光 佛畅本怀度无边 佛陀,就是为一大事因缘,他来人间,用巧妙的方法,引领我们的方向,所以这个方向能够集中,发挥明洁的心光,畅演他的本怀,真的是每天我们在生活中,却要知道在宇宙间,万法寂然微妙,不是用我们的语言,能够描述天地万物的真理。 其实万法万物的真理,每一天,都是在我们的生活周围,却是我们浑然不知,佛陀就是为一大事因缘,他来人间,就是要让人人能够了解,在我们的生活中,隐含着万法的真理,真理在我们生命寂然中很丰富,却是我们不了解。 所以这一大事因缘,我们无法体会到,所以这必定要用,巧妙的方法来引导,将我们导向一个正确方向。 我们人人的心都是散掉了,要怎么样才能集中回来,化杂念为清净,实在是不简单,所以佛陀他就要用耐心,一一来诱导我们,一一来教导我们,用巧妙的方法引领我们的方向,所以这个方向能够集中,发挥明洁的心光。 佛陀想,他在四十几年间,为了要除掉人人心灵杂念,让人人杂念的心能够归一,花了这么久的时间,在人群中来引导,到现在能够让人人心集在一处,用追求的心灵,来追寻佛陀现在,要如何发挥他的本怀。 从开权,过去的「权」方便法,要如何将它拨开,让人人,集中这个心念来体会大法,现在佛陀就是要畅演,他的本怀的时刻,《法华经》是佛陀的本怀,所以他要将这个经典,一定留下来,所以大教永垂,千古恒时。 大教,佛陀的本怀,教菩萨法,必定要不断延续下去,在这部经里若没有讲出来,菩萨道无法永恒留在人间,所以这时候要把真实法解释,触处明真,圆现法界。 《法华经》,希望它永远永远,都能够流传在人间,大乘经典所到的地方,都能够明真,让人人心的方向,能够真实去体会能够接受,能够应用人间,这才是真正的触处明真,圆现法界。 不管这个法到哪里,所接触到的都能够真实接受,这个法在人间中能够真正圆满,不管在什么样的法界,都能够应用,应用在哪里?让人能够了解,众生、心、佛,是平等的,平等在那里呢?平等在这念心。 所以生、佛平等,这是在法界最透彻圆融的法,我们这念心,若不和佛平等,那我们永远都是凡夫,凡夫众生和佛还离得很远,所以我们必定要从迹佛的身教,体会本佛人人本具,这个法我们若能够了解,在法界才能圆现,真正地圆融显现。 所以事相始终如一,宇宙万法寂然,其实这么寂然的宇宙,和我们的心境,本来我们将杂念去除了,同样我们的心境也是寂然啊,所以世间的事相,始终如一,虽然世间很复杂,其实都是一样,不离开三理四相,成、住、坏、空,生、老、病、死,这都是在我们的人间生活中,不断不断,始终如一。 事,这就是事相,在这个事相,我们看得到,接触得到的,不都是这些事情吗?大地、宇宙、万物,用很长的时间,它就是不断地,在成、住、坏、空的里面,只是我们人的寿命短,看我们人的寿命跟四天王天比,它的一天是我们的五十年,忉利天,它的一天,是我们的一百年,若想到人间与天人的寿命来比,我们的生命是很短暂。 我们能感触到的,就是生、老、病、死,我们大家都感触到,这就是「事相始终如一」,世间的事相,从开头到现在,从我们祖先的祖先,不断的祖先,看,还不都是生老病死吗? 在我们现在,我们的未来的未来,在天地间不就是事相始终吗?所以生、佛平等,光说我们这念心,不管是在法界里,时间有长的,很长,我们无法去了解,地球的生命,宇宙万物的真理,那个时间是以劫来算,在这个长的劫中,其实生生灭灭,成住坏空,无不都是在这个宇宙之间。 所以说起来,人只不过在宇宙间,生命界的其中一类,人类,无不都是在生老病死中,既然都是在生老病死,为什么原来的本性,我们无法能够透彻呢?佛陀就是要让我们了解,宇宙万物的真理中,人类就是能够在这宇宙万物,能够作为透彻领悟,要如何让天地之间能够很祥和,也是要人类,或者是要让这个世间,能够很祥和,和平相处,也是人类啊! 人人都能觉悟,宇宙万物真理通彻,整个宇宙间的万物,不全都是净土吗?人人都在说,追求极乐世界,极乐世界不是没有,但是都是在人类的心灵境界里,要如何让这个事物能清净祥和,事和理能会合起来,要不然,道理永远都是,在人类的心灵中是一团的谜,迷了,是不是道理存在?它存在,这个明觉的道理,真谛它存在。 只是我们凡夫心迷,所以无法和真理会悟,所以因为这样会造成人间混乱,因为众生心迷,所以说来事相始终如一,如是妙谛无二,真理永远都是这样,这么的寂静清澄的真理,永远都是没有第二种,如一的真理。 但是这要如何能够让人人了解,佛陀,已经隐藏在他的心怀很久了,要如何能够畅演出来,所以在这个时间,《法华经》尚未开讲之前: 于一光中 圆现十法界 生佛事相始终 将一卷离言法华 不启唇皮 呈现诸人面前 这就是现这个光要来导引人人,希望这一道光,能够照进人人的心,让人人复杂的心念,能够归于一线的光明,佛陀为了导引人人的心,归于光,所以佛陀眉间白毫的光,已经照亮万八千国土,各种的境界,甚至诸世界中,六道众生一切的形象,历历都在佛陀的一道光明里,能够透彻到人人的心光,让人人能够知道。 诸世界中 六道众生 生死所趣 善恶业缘 受报好丑 于此悉见 《法华经序品第一》 这是前面那一段经文,这都是弥勒菩萨、文殊菩萨,开始要集中起来,启开大家的心追求这个法,要让人知道佛陀放光,所遍照的这个境界,不是在哪里,在人人的心地里,希望人人这个心地法界,能够接受到这道的光明。 希望大家能够了解天地万物,宇宙真理,其实就是那么纯真,在我们的生活中,在我们的周围中,只是我们心的无明,无法去体会,在成住坏空,这个长劫以前,大地万物我们无法去了解,就是因为我们一念心迷。 回过来想在人事里,你看,哪一个人生,能够脱离生老病死?哪一个时代能够,脱离了天灾人祸?这种作乱的时代。 看,无不都是从人的心开始,心、佛平等人人本具,这个清净本怀人人都有,只是我们不会将它运用出来,所以我们要了解,所以下面这段经文又说: 又睹诸佛 圣主师子 演说经典 微妙第一 其声清净 出柔软音 教诸菩萨 无数亿万 《法华经序品第一》 这就是要描述佛陀放光,照遍了人人的心地境界,让我们能够知道万八千界,上至有顶等等到地狱,全都遍照,这就是描述佛陀的智慧,佛陀的心光,这个光明无染,真谛的道理,永远都在佛陀的心中。 佛陀乃是圣主师子,演说诸经,他不断来人间就是,为一大事因缘,就是不断来,不断说,同一个道理他要不厌其烦,不断再重新设教,重新说理,所以这个大教无二,就是一,一大教就是佛陀的本怀,佛陀的本怀,那就是教菩萨法。 所以他演说诸经,诸经就是同样要用方便,众生还是迷茫,所以要用世间的事相,来引出道理,所以微妙第一。 哪怕是方便法,也是同样在引导众生的心,都是微妙第一,「其声清净」佛陀的声音,一切教法要从声音开始,要讲那么多经,必定要由他的声音,来引导人的心,所以「出柔软音」,来「教诸菩萨,无数亿万」。 当然佛陀来来回回,倒驾慈航来人间,用很长久的时间,宇宙有多长,佛陀的本怀就有多长,因为这就是我们无始以来,人人所怀的本性,人人都含藏着本性,从有天地开始,所以佛性平等,不只是释迦牟尼佛,人人都是有。 释迦牟尼佛,就是这念清净的本性,没有受到世间万物所诱引,没有让它污染到,所以常常保持着真理的光明,所以看到众生的昏暗,他要不断在人间,与人间的事相合在一起,所以理事合一,他无始以来,不断来人间教化众生,所以「教诸菩萨,无数亿万」,很多。 不过,我们是不是有这个因缘,受佛所教化过呢?若有,才能够接受佛陀的教法,只是我们要用较长的时间,佛陀他要用很耐心,不断来陪伴我们,这些众生的钝根,佛陀他就要用耐心来陪伴,这辈子教不完,下辈子再来,所以叫做娑婆教主,释迦牟尼佛,娑婆世界还在,佛陀他去又再来,总是来来回回,来教菩萨法。 所以请大家要用,恭敬、尊重的心,法在,佛也在,佛在,法就在,所以娑婆世界,我们的教主释迦牟尼佛,佛、法、僧都是永恒,所以请大家要多用心啊。
----------------------------------------------------------------------------------------------------------------- 更多证严法师佛学内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