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延参法师文集:走向远方的人生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延参法师文集:走向远方的人生

 

  夜饮东坡醉复醒,归来仿佛三更。

  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

  常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

  夜阑风静榖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苏轼 《临江仙·夜归临皋》

  “归来仿佛三更”,众人皆睡我独醒的时刻,身在黄州的苏东坡还在暗夜中摸索。家童鼻息如雷鸣,敲门无人应答。既然无人应答,干脆藉着月色细听江声,拄着竹杖,迎着江风,潮水拍岸有声。江水呜咽有声,听者思潮起伏。

  在这种难得的体验中,苏东坡发出了“常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的感慨。想自己半生以来为名利奔走,半生高高低低,沉沉浮浮,到如今却不过还是在为了衣食而奔波。

  人在江湖,身不由己。不仅自己的人生难以把握,控制自己的身心也是谈何容易。烦恼重重,借酒浇愁,无休无止,此心难歇。一晚上的狂欢后,这种心情不但不离,自己反而更加沉湎其间,越想越不肯离。虽然遇赦归来,却在逆旅中耗尽心血,求超脱而不能,此身哪里为我所有啊!

  试问世间,多少聪明人到头来一场白忙,多少故事到最后一片虚空。此时夜深了,风静了,波平了。趁此良辰美景 ,驾一叶扁舟,从此天地为伴,任意东西,将自己的生命融化在的山水之中。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据说苏东坡写完此词后,很快外面就传闻他泛舟离开了。苏东坡一生天性不羁,行事洒脱,怎奈小舟不堪风浪,四处漂泊,无奈又苍凉。

  想必每个人的身上,都应该有苏东坡的影子。有心超脱,却烦恼不堪,半日清醒,半日纠缠,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想必每个人都曾在那些不经意间的瞬间,有意或者无意的思考过生命的意义。关于生命中的苦难与幸福、无奈与喜悦,关于对过去的沉沦、对未来的迷茫;关于对时间流逝的无力、对自己的迷失;关于得到与失去、幸福与伤痛;关于人性中的真诚与善良、自私与虚伪;关于此生的安身与立命、功名与成就;关于精神与境界,温暖与自由……

  一念一世界,一梦一轮回。生活是一种感知,人活着是一种心情。

  无论是谁,这一生总是要经历苦难的,人生总是苦乐参半的,生活总是充满希望,同时充满遗憾。从一个婴儿呱呱坠地的那一天起,哭声与泪水,就注定了今后要独自面对生活中的风吹雨打,风霜刀剑。

  十月怀胎,一朝分娩。

  生之苦,人多不复记忆,事实上,十月胎狱之苦,动弹不得,热不能耐。待到一朝分娩,一个六磅八磅重的婴儿,通过狭窄的生门,更要经过一番苦痛方能出世,来到人间的第一件事便是放声啼哭。俗语说:“落地哭三声,好丑命生成”,这哭声也就揭开了一生苦乐荣辱的序幕。

  一朝老去,几番叹息。

  唐人诗云:“公道人间惟白发,贵人头上不会饶。”老,是任何人无以避免的。韩愈祭十二郎文云:“吾年未四十,而视茫茫,而发苍苍,而齿牙动摇”四十如此,未免早衰。但即使天赋过人,或摄生有术,到了七十岁八十岁,上述现象总会发生。又何况一般人在苦苦奔波了数十年之后,除了生理机能衰退外,因过去劳苦积累而贻留的腰酸背痛风湿胃病等等,都是使人难以忍受的痛苦,至于衰老对于女人,则更为残酷,因为除了生理的痛苦外,女人更有着青春消逝的心理的痛苦。由明眉皓齿,倾城倾国而鸡皮鹤发,老态龙钟,固然使人感慨,但谁又能逃出这个老的公例?年华老去是人生必经之路,等到人老以后,所有健康条件尽失,耳聋眼蒙,发白面皱,齿脱背曲,行路龙钟。无论将相王侯,都逃不过这一关。

  千百年来,人们在这个“老”的话题上可是下足了功夫。当头上的青丝转为第一根白髮时的那一声叹息,尤其是红颜老去,青春不再,美人迟暮的那一种苍凉,女性应该比男士体会得更深刻。当脸上开始有了鱼尾纹,当步履不再矫健,你会察觉到,不知从什麽时候开始,苍老已经不可避免的来临了,如今,人们费尽心思千方百计想留住青春,于是市面上热销肉毒杆菌,胎盘素,脉冲光这些千奇百怪的美容品,只要看看那动辄几百元的名牌化妆品柜前的热闹景象,就知道衰老这个词有多麽可怕,有多少人害怕衰老的来临。

  病痛难熬,谁人除外?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只要是人,没有不生病的,人只要跟病魔一握手,再强壮的人也会蔫,那些得了癌症的病人,为了治疗,花费大把的金钱强忍巨大的痛苦化疗,为的就是一个健康的身体,健康是身体的本钱,即使是感冒的小病,有一点鼻塞打喷嚏,就难受得要命,大病自不必说了,少年的病如天花麻疹,中年的病如胃溃疡肺结核,老年的病如高血压心脏病。也许有人说,科学进步,新药日出,只要有钱,何愁治不好病?其实不然,特效药固然层出不穷,新的疾病也日有所见,如小儿麻痹症,癌症,在近年来日渐增多。进一步说,即是药物能治愈身体上的疾患,但由于社会竞争剧烈而致精神紧张憔虑所引起的神经衰弱,精神分裂,妄想狂,躁郁狂等心理上的疾病,又岂是药石所能奏效的?身体难免有寒热失调的时候,病了,就要躺在病榻上挨受痛患,短时间还好受,倘长年缠绵病榻,日与药物为伍,这种痛苦,岂可言喻?所以,有些人宁愿选择安乐死也不足为奇了,病魔的折磨还不算苦吗?

  油尽灯灭,身归何处?

  生老病死谁也无法迴避。秦始皇为了长生不老,曾经遍寻不老药,然而,他死的时候也才五十岁;汉武帝到了晚年的时候也曾经梦想长生不老,结果,他还是带着满腔的遗憾走了;曹孟德作为一世枭雄,然而当华佗提出要根除他的头疾必须开刀时,在未知的恐惧当中,他选择了逃避,结果是华佗死了,他也活不久了;历史上因为不怕死而青史留名的人也有不少,那是一种豁达的人生态度,金圣歎临刑前的从容,王国维的自沉;文天祥的慷慨激昂;还有史可法的悲情殉国;然而,即使他们对于死亡如此蔑视,他们仍然要经历死亡。

  有道是“壮志未酬身先死”,每一个死者都有他尚末完成的壮志,因之世界就有多少死不瞑目之人,同时死前肉体上和精神上的痛苦,呼吸困难,心里有千言万语,一句也说不出来。这时娇姿稚子,环绕榻前,生死离别,凄惨无比,尤以将死未死之际,这一生所作所为,善善恶恶,一一自脑海映过。对于那些善的,无愧于心的,会感到欣慰宁静,但对那些恶的,有背天理良心的,将会感到懊悔,痛苦和恐怖。这又是怎样一番折磨呢。

  生死别离,呜呼哀哉。

  “乐莫乐兮新相知,悲莫悲兮生别离,”生死离别,人间惨事,青春丧偶,中年丧子,固然悲痛万分,即使不是死别,或为谋求衣食,或因迫于形势,与相亲相爱的人生离,也将感到痛苦。然而,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亲如父子,近如夫妇,亦难得终身相守,又何况其他呢?世事无常,爱别离之苦,是谁也无可避免的。生离死别最让人伤感了,每次说起这个话题都令人肝肠寸断啊。“问世间情为何物,直叫人生死相许。”虞姬在中军帐中辞别了项羽,明妃在马上谢别了君王。深深的眼泪就是红海也装载不下,绵绵的幽恨就是天地也没有它长久。父母去世,子欲养而亲不在,那是怎麽样的一种痛,自不必言说。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当要与所爱的人分离时,孤鸟独飞、花枝单放的感觉,最是令人苦痛又断肠。

  冤家路窄,偏又相聚。

  和爱别离苦相对的,是怨憎会苦。意气相投的朋友,海誓山盟的爱人,恩爱情深的夫妻,或膝下承欢的子女,或生离,或死别,一切不能自主。但相反的,那些面目可憎,语言乏味;或利害冲突,两不相容的人,偏又聚会在一起。像这些可厌可憎的人,能够终身不见,岂不眼前清净?无奈社会上人事问题,繁杂万端,“不是怨家不聚头”,越是你所烦厌的人,越是天天要见面。例如父子成仇、兄弟成恨、姊妹、妯娌不和,老板可怕、同事可恶,你越是不想见他们,偏偏他们就日日在你面前出现,有时冷言冷语,讲几句戟刺的话,恍似冷箭穿心,令人痛恨难过,欲哭无泪,欲骂无由。在某些形势下,愈是互相怨憎的人,愈被安排在一起,如影随形,好像再也没有分散的时间,这岂不是令人苦恼万分?

  求而不得,难以释怀。

  扬帆远行的海上也许会有船破舟沉的游人,金榜题名时偏偏遇到那些落第的伤心人。一世辛勤的耕耘却难以填饱肚子,频年的纺织只换来少少的高粱挂在墙上。面对自己的目标努力奋斗,结果却相去甚远,面对突如其来的现实,挣扎在痛苦的深渊裡。爱一个人,得不到回应,相爱却不能在一起,这种痛苦,如万蚁噬心。咫尺天涯,想见却不得见,那种苦,胜过黄连。一生追求名利、权力、地位,千方百计,一生奔波,用其一生,收获的不过“得之我幸,失之我命”般的混沌安慰。强求是得不到幸福的,这种求不得的苦,更叫人难以释怀。莫说求不得,即使第一个愿望求得,第二个愿望又立即生出来。山谷易满,人欲难平,谁会感觉到自己一切都满足了呢?不满足,即有所求,求而不得,岂不苦恼?

  迷失自我,不能自已。

  前面的七种情况,糅合在一起,我们还希望自己的身体有好的享受,看到别人享受,自己也要享受,眼睛要看好的东西,耳朵要听恭维赞美的说话。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遇到的、感受到的各种形形色色的现象,就会迷失自我,陷入痛苦。世人常常为表象所迷惑,因而深陷其中,似火煎般难过,这种苦名之为五蕴炽盛苦。

  人生一世,岁月沧桑。匆匆一遭,韶华易老。春日才看杨柳绿,秋风又见菊花黄。得失恰如三更梦,百年恍如戏一场。人生就像一场旅行,不知要经过多少的烦恼苦闷,尝尽多少人间冷暖。名利的追逐,情感的纠缠,茫然的奔走,恩怨的煎熬,世事的无常,人情的变故。以上这些,道尽了人生的辛酸。

  人生路上,少不了种种苦难,少不了临风沐雨,但生活是我们最好的老师,在风雨中感悟生活,在风雨中超脱生活,在风雨中把握生活的节奏,在风雨中走向远方,也不枉在人间走一趟。

 
 
 
前五篇文章

延参法师文集:云来去 天淡处

延参法师文集:众缘和合 同愿同行

延参法师文集:寂寞人生

延参法师文集:落日千山还在天

延参法师文集:花开花落一回回

 

后五篇文章

延参法师文集:感恩是生活的底色

延参法师文集:奉献是无我的慈悲

延参法师文集:高贵的头不一定高高扬起

延参法师文集:人生一番风雨

延参法师文集:寻找清凉人生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