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佛教期刊文章选读:什么是佛教中的“过堂”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佛教期刊文章选读:什么是佛教中的“过堂”

   什么是佛教中的“过堂”

  “过堂”,是上斋堂用餐之意,就是佛门中的“吃饭”,有别于印度僧徒之托钵乞食。又称上堂、赴堂。是中国汉传佛教丛林中特有的仪制,早、午斋两次过堂,中国汉传佛教将进食视为一种重要的修行方法,在僧团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佛教思想和礼仪的统一。

  所谓二时过堂,食存五观。

  早晨、中午到“五观堂”或“斋堂”用食。五观之意为:一是思念食物来之不易,二是思念自己德行有无亏缺,三是防止产生贪食美味的念头,四是对饭食只作为疗饑的药,五是为修道业而受此食。

  在过堂时,住持和尚坐在堂中的法座上,僧众在两边就座。饮食之前,先要敲挂在寺庙走廊上的大木鱼(梆)和葫芦型铁板(云板)。梆是吃饭号令,又叫长鱼。鱼昼夜均不合眼,隐喻佛徒修行也应精勤不息,废寝忘食吃饭。

  当云板响起,大众搭衣鱼贯进入五观堂,依序就坐,向上问讯后维那起腔,大众齐唱“供养偈”。

  接着维那师呼僧跋后,大众便开始用斋。丛林过堂多使用碗盘,少数寺院使用钵,碗盘皆有一定位置,不得恣意摆放,添汤加菜由行堂服务,也不得出声、恣动。在饭食中须心存五观(一、计功多少,量彼来处;二、忖己德行,全缺应供;三、防心离过,贪等为宗;四、正事良药,为疗形枯;五、为成道业,方受此食。)并摄心用功,或持佛名号或参“吃饭的是谁”。末了,大众唱结斋偈。

  整个过堂是一个安静的用食过程,住持和尚如有事便会在此时向大众宣布,称为“表堂”。每月初一、十五或特殊节日便加菜施众,或有居士斋僧布施也加菜。

  中国佛寺通常在大殿外右侧会设个小小的施食台,体恤饑困的众生。它是根据佛经中“旷野鬼神众”及“罗剎鬼子母”的典故而来,大众过堂时,都由一僧人负责出食,将七粒米或指甲许的面条,透过观想及大众的加持,施食给众生,愿他们同得饱满并去除悭贪。

  简朴的丛林用斋,象征的是高远的智慧与宽广的情怀。

 
 
 
前五篇文章

佛教期刊文章选读:佛教家庭的妇女应取的态度(心源)

佛教期刊文章选读:佛教生活的要谛(心源)

佛教期刊文章选读:痛苦(达弥卡)

佛教期刊文章选读:放生三施俱全

佛教期刊文章选读:云门敲门(王志跃)

 

后五篇文章

佛教期刊文章选读:《从游心法海六十年》谈印顺导师之佛学

佛教期刊文章选读:如何照见五蕴皆空(显明法师)

佛教期刊文章选读:心灵的净化(释显如)

佛教期刊文章选读:如何认识自己(释显如)

佛教期刊文章选读:学佛者的苦闷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