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 禅宗 | 密宗 | 成实宗 | 地论宗 | 法相宗 | 华严宗 | 律宗 | 南传 | 涅盘宗 | 毗昙宗 | 三论宗 | 摄论宗 | 天台宗 | 综论 | 其它 | 护持 |
佛教期刊文章选读:宽恕也是爱(安小悦) |
 
佛教期刊文章选读:宽恕也是爱(安小悦) 宽恕也是爱(外一篇) 安小悦 小学的时候,我的学习成绩一直很好,再加上好脾气,所以一直很得老师的喜欢,班长一职一直当了下去。但是班上却有一个叫杨得吉的男生,不光脾性顽劣不爱学习,还常常欺负女生,也给我这个班长出了不少难题,为此我没少到老师那里去打他的小报告。杨得吉与我渐渐势不两立,常在放学的路上扯我的辫子,抢我的书包。 五年级的时候,杨得吉的父亲在山上放炮炸山石时被炸死了,而杨得吉的母亲又是个腿有残疾的人,自己的生活都无法自理,因而,杨得吉只好辍学在家,一边照顾他的母亲,一边给人放牛谋点口食。 杨得吉和我一个村子,因而我每次上学、放学的时候都能看到他赶着牛出村或回村,于是我就把头抬得高高的,故意显出一副骄傲的样子。他也没有了昔日的顽劣,只是把头一低就过去了。 后来有一天,老师找到我,要我转交给杨得吉一包衣物和两百块钱。我不解,问老师为什么要帮助这样的“坏学生”。老师摸摸我的头,笑笑,说他现在太可怜了,帮助他比怨恨他更有用些。 老师的话让我想了很久,后来我便不再对杨得吉为难我的往事耿耿于怀了,每逢星期天我就带上语文数学课本到山上找到杨得吉,帮助他学习点知识,还有时候我把家里给我买的好吃的东西拿去跟他一起分享,而他若是捉到了叫得好听的蟋蟀就一定会放在编好的草笼子里送给我。我们之间不再是敌对关系,变成了好朋友。 于是也就明白了一个道理,若以宽容之心对待别人,冤恨自然也就会消除了。 后来上了大学,在一本书上看到这样的一个故事: 有一个青年,他自小就聪明异常,尤其是对佛经教义领悟得极快。所以,当一位老方丈收他为徒时,便有如得到一块稀世珍宝一样。爱护他胜于一切:夏夜手持蒲扇为他驱赶蚊虫,冬天取来木炭为他烤火;自己少吃一点也要供他三餐所需,身上的衲衣补了又补却把别人施予的新衣让给他……而他是多么的让方丈感到欣喜啊,不但把一卷卷佛经倒背如流,而且禅锋犀利所向披靡。 当老方丈将穷其一生所得悉数传授于他,期待他能成为新的衣钵传人时,他却动了凡心,爱上了一个烟花女子,然后于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离开师父偷偷地下了山。自此,那笙歌燕舞的世界就牢牢地拴住了他的脚步,纸醉金迷和灯红酒绿让他放浪形骸,他已然忘记了前生与今世,忘记了师父的谆谆教导,只是尽情贪欢,他成了小城里最风流的浪子。 然而谁也想不到十年以后的一次午夜梦回,他猛然惊起,如洗的月色像水银一般铺满了他的心房,他在那一时刻番然悔悟,原来繁华如过眼的烟云,那些真正宝贵的东西正从他的生命中无情地流逝。他双手捧起清明澄澈的月光,呆呆地看了良久,然后他做了一个决定,他要找回那个曾经的自己,既然已经错过一回,那就不能让自己一错再错。 当他披星戴月地赶到师父那里时,师父却不肯为他开门。 他便跪在师父门前,涕泪俱下、痛不欲生。师父终于在门内向他说道:“你且去吧,这里已无你立足之地。”他不肯,哀告师父原谅他,重新收他为弟子。 师父却说:“罪过,罪过,佛门清净,岂容你等浊流污秽沾染,你还是死了这颗心吧”。他再一次叩头如捣米。师父叹了一口气,说:“要想佛祖宽恕于你,除非这佛案之上开出五色鲜花。”说完念着“阿弥陀佛”离去。 佛堂里念诵佛经的声音一声紧似一声。 而他痴痴地跪于门外,直等得星星沉了月亮堕了,却再无半点消息。他终于将心一横,发心、不断地拜佛,求忏悔,再也不下山了。 老方丈这里也是一夜不曾合眼,面前老是晃着弟子痛悔的容颜,也许,他真的是浪子回头了呢!老方丈无奈地摇了摇头,正是爱之深才恨之切啊! 天色还在薄明之间,老方丈就起床了,在他踏进佛堂之时,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供奉着鲜果的佛案之上竟然开满了五色的鲜花,那娇艳欲滴的花朵似乎在急急地向他召唤着什么。老方丈急忙奔向山门。 看完这个故事以后,我的心里微微有些痛楚,我们生活在这个世上,几乎没有人不会犯错,也几乎没有人不曾被伤害过,尤其是当我们越是被最亲近的人伤害时,受伤会越大,也就越无法释怀,因而宽恕也就成为了一件十分不易做到的事情。但是佛经上说人之所以与其他动物不同,是因为人有慈悲心,而慈悲就是爱,不光要爱我们爱的人,也要爱我们不爱的人。 正如一句名言所说:一只脚踩烂了紫罗兰,它却把香味留在那脚跟上,这就是宽恕。宽恕那些犯了错的人,不是退缩懦弱,而是体谅和关怀。人生,往往不能以一时一事的沉沦或荣耀来定论,这世上有很多的奇迹是由歧途上回头的人创造的。而在恶中向善的心,本来就是一个罕有的奇迹,就如同那佛案上开出的五色花一样。但是,往往我们却常常会用冷酷的心拒绝这些奇迹的发生,用不肯原谅把人性中复苏的美好品性扼杀在一夕之间。要知道宽恕也是爱,而且是用很大的爱,做很小的善事。 积善余庆 ——读《了凡四训》 奶奶是个虔诚的佛教徒,因而我小时候最常听到的就是跟佛教有关的故事和感应事迹。而其中最让奶奶信服的就是袁了凡居士传。对此我却总觉得只有五分可信,另五分疑惑一直存留在了心里。直至我上个星期偶然的在奶奶的箱子里找到了一本《了凡四训》,从头至尾的看了一遍,始才确信这袁了凡居士果真是位了不起的善知识。 袁了凡居士是明朝人,本名袁黄,江苏省吴江县人,年轻时在慈云寺遇见高人孔公,预言其科考名次、官职大小、无有子嗣及寿终五十四岁,当前两项逐一应验之后,袁了凡居士开始相信人命天定了,再不思谋事,混沌度日。 后来他游栖霞山访云谷禅师。两人对坐一室,竟然三天三夜不曾合眼。 云谷禅师就很奇怪地问了凡居士:“你静坐了三天,未曾起一丝妄念,这是为何?”了凡居士答:“因为孔先生已为我算定生死荣辱都有定数,所有没有什么妄想。”云谷禅师于是开导他说:“佛教主张:命运应当由自己掌握,福德也要靠自己求得,而六祖慧能说:一切福田,不离方寸;从心而觅,感无不通。” 了凡居士是个明白人,于是向云谷禅师请教。 云谷禅师便指点他要反躬内省,知非改错,然后扩充德性,力行善事,多积阴德,如此必然可以更改自己的命运。又举例说“易(指《易经》)为君子谋,趋吉避凶;若言天命有常,吉何可趋,凶何可避?开章第一义,便说积善之家,必有余庆……” 于是了凡居士“信其言,拜而受教。因将往日之罪,佛前尽情发露,为疏一通,先求登科;誓行善事三千条,以报天地祖宗之德。” 第二年礼部开考,了凡没有像孔先生所预言的考第三而是得了第一……十余年后三千善事行完,又起愿求子,亦许行三千善事。次年便得一子名天启,而三年后三千善事亦满。于是又起愿求中进士,许行善事一万条,果于三年后登第,被授为宝坻知县……其寿命至七十四岁,故孔先生预言其五十四岁亡也未灵验。 了凡居士家里并不富有,可是却非常喜欢布施,家居生活俭朴,每天诵经持咒,参禅打坐,修习止观。不管公私事务再忙,早晚定课从不间断。在这当中,了凡先生写下四篇短文,当时命名为《戒子文》,用来训诫他儿子,就是后来广行于世的《了凡四训》这本书。 四篇短文分别名为:《立命之学》《改过之法》《积善之方》《谦德之效》 其第一篇《立命之学》中,了凡居士总结说:“凡称祸福自己求之者,乃圣贤之言。若谓祸福惟天所命,则世俗之论矣。”“汝之命,未知若何?即命当荣显,常作落寞想;即时当顺利,常作拂逆想;即眼前足食,常作贫窭想;即人相爱敬,常作恐惧想;即家世望重,常作卑下想;即学问颇优,常作浅陋想。 远思扬德,近思盖父母之愆;上思报国之恩,下思造家之福;外思济人之急,内思闲己之邪。” 尤其是“务要日日知非,日日改过;一日不知非,即一日安於自是;一日无过可改,即一日无步可进;天下聪明俊秀不少,所以德不加修,业不加广者,只为因循二字,耽搁一生。”这一段,更是被许多现代人视为座右铭,时刻铭记于心。 而第二篇《改过之法》中,了凡居士提出“今欲获福而远祸,未论行善,先须改过。”而改过要发三心,即一要发耻心,二要发畏心,三要发勇心。之所以把发耻心放在第一位,了凡居士引孟子之话说“耻之於人大矣。以其得之则圣贤,失之则禽兽耳。”又说“此改过之要机也。故过不论久近,惟以改为贵。”而当这三心都具备时,“则有过斯改,如春冰遇日,何患不消乎?” 但是人的过失改正,有的从事上改正,有的从理上改正,还有的从心上改正,其“工夫不同,效验亦异”,譬如人昨天杀生,今天戒杀了;昨天生气,今天不生气了,就是从事上改正。但是这样子只是从外面来改正的,病根并未除去,还会有过患发生。于是进一步以从理上来改正说明:善于改过的人,会在杀生的时候想到同等的物命,如今却杀了别个生命来供养自己,内心怎么能安宁?且其死时及死后所受种种,尽皆痛苦可怜。再说无论多好的食物,吃过即空,如果以蔬菜瓜果等食物,也大可以充饥饱腹,何必再伤害其他物命而损自己的福呢?……如此想下去,荤腥之类必不能下咽。又比昨天生气,如果想到人总会有不对的地方,反观自己也并非无错,且即使是诽谤之言语,却也可当作雕琢玉的刀,大可欣然接受,再者,要想到怒对人不但无益且有种种害处……如此想明白之后,过也必然自己就止住了。 虽然如此,最上乘的改过之法却还是从心而改。因为“过有千端,惟心所造;吾心不动,过安从生?”故“但当一心为善,正念现前,邪念自然污染不上。如太阳当空,魍魉潜消,此精一之真传也。过由心造,亦由心改,如斩毒树,直断其根,奚必枝枝而伐,叶叶而摘哉?” 第三篇《积善之方》文中,了凡居士举了生活中十个真实的事例来说与人积德行善必有福报的道理。复又详细说明善“有真,有假;有端,有曲;有阴,有阳;有是,有非;有偏,有正;有半,有满;有大,有小;有难,有易;皆当深辨。” 在论其“偏、正”时,居士说:“为善而不穷理,则自谓行持,岂知造孽,枉费苦心,无益也。”并举事例:有位吕丞相,退职后回到故乡,被一个喝醉酒的乡人羞辱,但是吕公因其酒醉并没有在意,只是关门不与他较真。不料想第二年,这个乡人竟然犯了罪入狱。吕公于是才后悔万分地说:“假使当初他犯小错的时候,便计较惩罚于他,就可以阻止他犯如今的大罪了,没有想到我好心竟然做了坏事。”这就是以善心而行恶事。又举一例:荒年,盗贼众起犯事,而官府不加治理,于是有富户人家便自己执仗道义,惩罚盗贼,结果治安渐渐安定,避免一场骚乱。这就是以恶心而行善事。最后结论“故善者为正,恶者为偏,人皆知之;其以善心行恶事者,正中偏也;以恶心而行善事者,偏中正也;不可不知也。” 在后面论述“何谓半满”时,又以四段文字从不同说法上详尽说明,如中一段引用《易经》中语句并加以阐述:“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商罪贯盈,如贮物於器。勤而积之,则满;懈而不积,则不满。此一说也”而第四段文字为:“又为善而心不著善,则随所成就,皆得圆满。心著於善,虽终身勤励,止於半善而已。譬如以财济人,内不见己,外不见人,中不见所施之物,是谓三轮体空,是谓一心清净,则斗粟可以种无涯之福,一文可以消千劫之罪,倘此心未忘,虽黄金万镒,福不满也。此又一说也。” 这篇短文的最后,了凡居士总结人积善的方法“约言其纲,大约有十:第一,与人为善;第二,爱敬存心;第三,成人之美;第四,劝人为善;第五,救人危急;第六,兴建大利;第七,舍财作福;第八,护持正法;第九,敬重尊长;第十,爱惜物命。”随后便又逐一论证说明,这里作者不再噜嗦,读者可在原文中看个详尽。且若依居士所言,亲身“由此十事而推广之,则万德可备矣。” 据《袁了凡居士传》记载:了凡先生的夫人非常贤慧,经常帮助他行善布施,并且依照功过格记下所做的功德,因为她没有读过书,不会写字;因此用鹅毛管沾红墨水,每天在历书上做记号。有时了凡先生较忙,当天所做功德较少,她就皱眉头,希望先生能多做些善事。有一次,她为儿子裁制冬天的大袍子,想买棉絮做内里。 了凡先生问:“家里有丝绵又轻又暖和,为什么还买棉絮呢?”了凡夫人答:“丝绵较贵,棉絮便宜,我想将家里的丝绵拿去换棉絮,这样可以多裁几件棉袄,赠送给贫寒的人家过冬!”了凡先生听了非常高兴说:“你这样虔诚的布施,不怕我们孩子没有福报了!”他们的儿子袁俨,后来中了进士,最后以广东省高要县的县长退休。可见“积善余庆”在了凡居士身上已经是个明证了。 最后一篇短文是《谦德之效》。开篇第一句又是由《易经》起:“天道亏盈而益谦;地道变盈而流谦;鬼神害盈而福谦;人道恶盈而好谦。”是故谦之一卦,六爻皆吉。满招损,谦受益。予屡同诸公应试,每见寒士将达,必有一段谦光可掬。后面便例举了几个事例。如: 江阴人张畏岩,因乡试未中而大骂主考官,后被一得道者点化,道者教示其:“造命者天,立命者我;力行善事,广积阴德,何福不可求哉?”张曰:“我贫士,何能为?”道者曰:“善事阴功,皆由心造,常存此心,功德无量,且如谦虚一节,并不费钱,你如何不自反而骂试官乎?”张由此折节自持,善日加修,德日加厚。丁酉(西元1597年),梦至一高房,得试录一册,中多缺行。问旁人答曰:“此今科试录。”问:“何多缺名?”曰:“科第阴间三年一考较,须积德无咎者,方有名。如前所缺,皆系旧该中式,因新有薄行而去之者也。”后指一行云:“汝三年来,持身颇慎,或当补此,幸自爱。”是科果中一百五名。 由是了凡居士总结说:只有虚心加持的人,才有受福的根基,骄傲自满的人总归不能长久,纵使福报在手也无法享用。所以那些稍微有些见识的君子,必定不会让自己胸量狭窄,来自拒福气。更何况具有谦德的人必会因此而得到教益,受善报无穷。这也是那些修业的人所必不可少的德行。 故而最终引古语结论:“有志于功名者,必得功名;有志于富贵者,必得富贵。”人之有志,如树之有根,立定此志,须念念谦虚,尘尘方便,自然感动天地,而造福由我。…… 虽然全文至此结束,但是字字珠玑,个中道理发人深省,实非是我辈一知半解所能全明了。若能依照其中文理一二做人,相信即使不能做个圣贤之士,至少也会是个仁德宽厚、乐施好善、福禄无尽的谦谦君子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