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 禅宗 | 密宗 | 成实宗 | 地论宗 | 法相宗 | 华严宗 | 律宗 | 南传 | 涅盘宗 | 毗昙宗 | 三论宗 | 摄论宗 | 天台宗 | 综论 | 其它 | 护持 |
佛教和现代科学 |
 
佛教和现代科学
作者:剑桥大学哲学博士、科伦坡大学教授甘维尔-达玛瓦迪纳 by Dr. Granville Dharmawardena, University of Colombo “佛陀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科学家。”我经常在佛教的布道中听到这种说法。这是完全错误的。科学家们只接受通过科学方法论证所产生的知识,并遵循这些知识工作。他们一般拒绝其他方法所产生的知识。佛陀没有使用那些科学方法,因此佛陀不是科学家。 人类有两种方法获取知识,佛陀凭借以右脑为中心的直觉的方法获取知识,而西方人则倾向于运用左脑来获取知识。佛陀修练其意识直至开悟的境界,此境界中,佛陀可以圆满觉知自然宇宙的实相。这是基于佛陀提出的哲学理念的认知,这种理念十分有利于平衡和幸福的生活,使得与他人和睦相处,与自然和谐共存,生活富有意义而没有紧张、焦虑、嫉妒和空洞的傲慢,最终达到福德圆满的状态。佛陀的哲学理念早在2500多年前就出现了,而科学过了很长一段时期才开始萌芽。 科学经常被定义为系统的、公式化的知识。我们需要这些知识来理解许多日常观察到的和影响到我们生活的现象。对于早期的人类,科学描绘了人类知识和能力不断累积的进程,人们越来越了解他们周围环境。它也代表了克服无知和迷信的一系列胜利。在佛陀的时代,所谓的科学仍然是知识分子花费了大量时间来思考和认识自然现象,并对常识观察所作出的推测性解释。科学有助于发展用于生产的技术要素,这使人们的生活更加舒适。 17世纪,法国数学家勒内·笛卡尔(Rene Des Cartes)严格限定了科学的研究范畴,他将宇宙分为物质(res extensa)和精神(res cogitans)二种元素,并将科学研究限定于只对物质的研究。从迪卡尔二元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科学被限定为研究人类感官所能感知范围内的物质对象,可是人类的感官无法认识拓展到超越三维空间的任何事物。 上述科学的限制反而阻碍了科学达到它自身期望理解自然真相的目的,因为自然和自然现象既不能只限定为纯物质的,也不能只限于三维空间。因此,很多重要的自然现象发生于科学范围之外。即便如此,科学已经为人类提供了巨大的物质利益,因而世界各地的人们都十分相信科学,并承认以科学术语解释的任何事物。科学的最终目的是了解自然的真相,尽量减少人类的痛苦并提供物质上的享受使人类快乐。 佛陀凭借直觉获取知识的方式没有随从那些抑制科学发展的种种局限。与科学的局限性不同,佛陀所获得的知识是完全的、能够揭示自然实相的。这已被2500多年来的经验所证实。鉴于这个原因,佛陀没有任何需要被隐藏于虚构超人力量的灰色领域。 如同科学一样,佛教不要求信徒们对佛陀的任何教导抱以教条式的迷信。佛陀劝诫人们不要盲目地接受他的教义,而是要自己认真研究后才接受。因此,他的教义在任何时间和任何环境下都能保持永恒不朽、真实正确。 佛陀所获得的知识揭示了自然的实相,科学家们以科学方法渴望达到的最终目的也是同样的自然真相。佛陀教义的宗旨是通过心灵的修行以及建立自律使人类离苦得乐,而科学的目标则是为人类提供物质享受。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Albert Einstein)在1905年打破了科学中的三维的限制,从而使得科学的范围突破了三维空间和笛卡尔限制。这使人类能够期望获得关于自然和自然现象的更为真实的观点。基于相对论、量子力学和不确定性原理,20世纪的科学家突破了维度的限制发展了20世纪的现代科学,这些科学家包括阿尔伯特•爱因斯坦,欧文•薛定谔(Erwin Schrodinger),路易斯•德布罗意(Louis de Broglie),保罗•狄拉克(Paul Dirac),沃纳•海森堡(Werner Heisenberg),理查德•费曼(Richard Feynman),默里•盖尔曼(Murray Gellman),阿瑟•爱丁顿爵士(Sir Arthur Eddington)和斯蒂芬•霍金(Stephen Hawkin)。这使得虚假的笛卡尔心物二元论和科学极端唯物主义彻底破产。到二十世纪中叶,获得科学知识的过程包括组织良好的实验室和现场试验、观测、理论发展、预测、预测验证以及普遍接受。 超越三维空间的限制,让科学超越人类的感观,这消除了将观察到的现象作为一种可接收的条件来展示其可感知运作机理的需要。计算机的出现极大的增强了人类大脑处理复杂现象的能力,这些现象的复杂程度是无助的、未开悟的人类大脑无法应付的。然而,计算机是永远不可能达到人类大脑的能力,因为,人脑通过意识牵引,其运转速度远远超过光速。 二十世纪科学家打破世界三维界限的成功最主要的成就是使我们逐渐取得了对世界和现象更加真实的理解。二十世纪的科学使我们可以科学的方法确定,佛陀传讲的无常、轮回、感应和无我就是世界的本来面目,它超越了三维空间性,因而超越了经典科学。 牛津大学的德里克•帕菲特(Derek Parfit)(可能是当今世界在世的最重要的哲学家)接受佛陀对生命和无我的观点。他相信自己对于无我的接受(来自于分脑研究中受到的启发)把他从我执的牢笼中解放出来。他说: “当我相信自我真实存在,我好象就被我执囚禁起来。我的生命就象一条玻璃管道,年复一年,我沿着它快跑,它的终点是一片黑暗。当我改变视角,玻璃管道的四壁消失了。我现在生活在自由的空气中。” 德里克•帕菲特、弗卡普(Fritj of Capra)(著名原子能物理学家)和盖瑞•祖卡夫(Gary Zukav)认同佛陀对世界的看法,相信我们需要从实执的牢笼中解放出来。 人类的繁育过程,佛教解释为母亲能受孕时父母的精卵结合,同时伴随着神识的到来。前者提供产生受精卵所需要的整套染色体,受精卵通过正常细胞分裂产生身体。意识进入身体,从而产生了自我。在生殖生物学领域,1968年剑桥大学罗博特•爱得华博士(Dr. Robert Edward)领导团队创立了的技术非常先进的试管婴儿实验并以在1996年克隆技术而达到顶峰。然而,所有这些先进技术,仅仅改变了受精卵产生的地点和形成的机理。从受精卵到胎儿,由于意识的加入而使之成为自我和降生的过程仍然如佛陀的教义所描述的一样。 现在,处在现代科学前沿的人们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科学所发现的新事物,佛陀在2500多年前就已经证悟了。这一点可以从下面这些二十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家的话中得到证实。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相对论之父,说: “自我的存在对他来说象是监狱。他渴望体会整个宇宙如同一个唯一的、无限的整体。宇宙的宗教感受在发展的早期已经出现,例如在《大卫诗篇》以及其他先知的预言中。特别是我们从叔本华(Schopenhaur)美妙的著作中所了知的佛教,更是包含着更为强烈的感受。” 尼尔斯•玻尔(Niels Bohr),与欧内斯特•卢瑟福(Earnest Rutherford)共同发展了当今公认的原子模型理论,说道: “与原子论课程相提并论的……当我们试图协调我们在实有的人生戏中作为观众或者演员的角色定位时,(我们必须转向)那些诸如佛陀和老子这些古代思想者当时所面临的认识论问题。” 最著名的核物理学家,原子弹之父,罗伯特•奥本海默(Robert Oppenheimer)说: “人类理解世界的通常概念……原子物理学领域所展示的知识,并非是见所未见,闻所未闻或全新的。即使在我们自己的文化中,历来就有了,而在佛教和印度思想中,它们占有更为可观和中心的地位。我们所需要认识的就是具体地、积极地并精致地呈现古人的智慧。 佛陀的主要教义是八圣道。铃木大拙贞太郎(D. T. Suzuki)关于其中的第一道正见,写到: “正见在佛教认识论中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正见是正知的基础。没有正见,认知就无从谈起;一切认识都在正见中有其缘起,在佛陀的教义中被证实是广泛统一的。因此,佛教哲学最终指向正见实相。正见趋入觉悟。” 佛陀的教义,建立在宇宙实相基础之上,已证实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是真实正确的。佛教是人类唯一基于完整宇宙实相的学说。现在,越来越清楚的是,由于过度放纵、极度竞争和无限贪婪导致的夺取、积累无限的财富,暴力事件上升,恐怖主义横行,吸毒成瘾及自我毁灭等因素产生的大部分人类问题,解决之道就是佛陀的教义。很明显,佛教在全世界范围内逐渐得到认可,在佛法诞生2000多年后,修学佛法成为智者的生活方式。 智悲翻译中心 译者:桑吉耶西 、刘华 校对:将去将来、桑吉耶西 、刘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