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 禅宗 | 密宗 | 成实宗 | 地论宗 | 法相宗 | 华严宗 | 律宗 | 南传 | 涅盘宗 | 毗昙宗 | 三论宗 | 摄论宗 | 天台宗 | 综论 | 其它 | 护持 |
佛教期刊文章选读:谈德行 |
 
佛教期刊文章选读:谈德行 谈德行 德行是发自内心的,同时又是见于事实的。只有引发人类的德行本能,方能得以实现善的行为。 佛教是以众善奉行,诸恶莫作,净心第一,利他至上乃至最终了生脱死作为最高标准,并以此标准来确定人世的行为价值,使人类努力于止恶行善。 出世的德行是—般世间德行的胜进,是在一般德行的基础之上走向圆满,走向完美的。佛法的世间正行是相似于世间德行而又高于世间德行的。 我们知道,生死是相续不断的,善恶往往会决定我们的前途。在没有解脱以前,应该怎样使今生及来生能进一步安乐,这当然是佛弟子关切的问题,佛法不但为了“究竟乐”,也为了“现生乐”与“后生乐”。怎样使现生与来生能生活得更有意义、更为安乐和谐幸福,是追求上进人生所关心的问题。 回头看,我们发现人的生存是最基本的。这几年,一些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总是揪着中国没有人权这根“辫子”不放。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说:中国这么一个占全世界四分之一人口的大国,人权首先是生存权——我认为此话颇为实在。人如果连起码的生存也不能保障,那么一切皆无从说起了。但是,人来到这个世界上,人之所以为人,又不单纯像禽畜一样仅仅为了生存而生活。人还有更高的追求,更完美的境界。人类需要有牧歌的黄昏,需要与自然和谐,需要母爱的颂歌与童年的无邪,需要超物质以外的安宁与清净的享受,迫切渴望离苦得乐,了生脱死。 现今高科技的发展,已经使我们的时代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月球离我们并不遥远,地球已经小到成了一个“村庄”。无论是黄种人、白种人、黑种人,还是在亚洲、欧洲、拉丁美洲,我们个人都是共同生活在这个小小地球村的小小一员。 可是,人在向善的背后,往往又隐藏着兽性,充满了私欲。今年,以美国为首的北约说为了“维护世界和平”,一连数天对南斯拉夫进行了空中袭击,造成南斯拉夫人民伤亡无数,给南斯拉夫的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5月7日凌晨,公然又用五枚导弹,从不同侧面袭击我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我驻南三位记者不幸丧生,其中许杏虎、朱颖还是刚刚结婚不久的新婚夫妇,朱颖牺牲前还曾说:“今年夏天要做母亲的。” 佛说动物都有生存的权利,更何况是现代文明社会的人呢?欺凌、压迫、侵夺,只能造成世界污浊而不清净,仇恨而不和谐的,这样哪里有生存的幸福?哪里有融洽安宁?哪里谈得上是人类互依共存的美好家邦? 但是,人世间无论怎样充满矛盾、痛苦、仇杀、罪恶,也丝毫磨灭不掉人类对真、善、美,对和乐、清净、幸福的渴望,对了生脱死的憧憬。人生德行的自觉,有意无意地以此为人生的理想,以身心行为来契合这一标准,从下意识中不断努力而使它增进。 佛教的以慈悲为本、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净心第—、利他至上的义理,我们如果以透过无限时空的目光去眺望它,就会发现,它比一般圣贤的见解要宽广博大得多。 宇宙中的有情(一切有生命的)是无限众多,有情和依住的空间也不单单是在这渺小的地球。事实证明还有比地球更大更多的千千万万的星球存在着,有情从无始以来,在死死生生的不断相续中,年代也是成正比例的无限久远。因此,要实现净心第一、利他至上、离苦得乐、了生脱死这一人生理想,首先就是确立德行的标准。当然,佛陀示现人间,还是以人为本,佛说:一切众生皆有佛性。又有大德说:佛是人成的佛,人是未成佛的人。祖师们希望在成佛的路上,众生有情的世界能扩展到无限的空间中去。 佛教所讲的德行,不但是升华的,而且是一种立足于世间,更倾向于超越的升华——这便是佛教德行的核心。 释尊教导:有情是迷情为本的蕴聚,是生生死死的流转者。我们只有确信世间的无常、苦,勤修戒、定、慧,才能实现对现世的超越。人生无常,人生相续,相续着苦,是不净(也有净期),是无我(也有相对的假我),我们这里所说的超越,决不是世人所理解的悲观,更不是厌世否定人生,对人生持所谓的消极态度,而是让我们对人生的真相有一个更清醒自觉的认识后,从而面对短暂的人生,积极地投入到火热的生活中,拥抱生活,奉献悲心。至于升华的德行,修戒、定、慧,走向解脱,这是另有它的深意的。 生而又死,死而又生,一切苦痛的领受,不消说是苦的,即使是福报、快乐,也眨眼成过眼烟云,在不知不觉的无常中幻灭。有情即生死流转的存在,终究在忽苦忽乐忽进忽退的生死圈中。这种轮回生死中的一切活动、一切遭遇,是不彻底、不究竟、不自由的,实在是生老病死,忧悲苦恼的积聚,如果不给予彻底解放,一切终归于徒劳。 升华的德行,便是解脱生死的实践。它昭示我们要有无限的热情,要有无量的悲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