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 禅宗 | 密宗 | 成实宗 | 地论宗 | 法相宗 | 华严宗 | 律宗 | 南传 | 涅盘宗 | 毗昙宗 | 三论宗 | 摄论宗 | 天台宗 | 综论 | 其它 | 护持 |
元稹及其佛教诗歌简析(继平) |
 
元稹及其佛教诗歌简析(继平)
元稹(779-831年)是唐代著名文学家。他一生仕途坎坷,曾屡遭贬谪,但济世救民的心愿从来不曾改变。命运的坎坷浮沉不仅丰富了其创作素材,而且还使他的思想发生了改变。他早年以儒家思想为主导,中晚年逐步转变为以佛教思想来为人处世。他的佛教思想在他很多佛教题材的诗歌作品之中都有表现。本文现简要介绍其生平及其佛教思想。 一、元稹生平简况 元稹,字微之,河南(今河南省洛阳)人。幼年丧父,家境比较贫困。十五岁参加科举考试,明经及第。唐宪宗元和初,应制策第一,任左拾遗,历监察御史等职。曾因劾奏剑南东川节度使严砺等人的不法行为,得罪权贵,被贬为江陵士曹参军。他遭到这次打击后,转与宦官和权贵妥协,并通过宦官崔潭峻等人的推荐,得到穆宗李恒的重用,一度出任宰相。不久,调任同州刺史。文宗太和时,任武昌军节度使,死于任上,年五十三。 元稹和白居易是好朋友,他们都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他的文学主张与白居易相近,提倡杜甫“即事名篇,无复倚傍”的精神,推动了新乐府运动的发展。他写过一些《乐府古题》和《新题乐府》,借用乐府的体裁,自出新意,借以“讽当时之事,以贻后代之人”。他还写过不少古诗和律诗,其中也有讽刺现实的,称作“古讽”、“律讽”。此外,他还写过不少古今体艳诗和悼亡诗,言浅情深,在艺术上有较高的成就。他的《离思诗·其四》、《遣悲怀三首》都是其悼亡诗中的名篇。其中诗句“诚知此恨人人有,贫贱夫妻百事哀”、“唯将终夜长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成为传颂千古的名句。 元稹的诗在当时与白居易齐名,世称“元白”。在诗歌形式上,元稹是“次韵相酬”的创始者,均依次重用白诗原韵,韵同而意殊。有《元氏长庆集》,收录诗赋、诏册、铭谏、论议等共100 卷。 元稹的诗歌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民生疾苦,揭露了上层统治阶级的荒YIN、腐朽,但深度广度都不及白居易。诗的风格与白居易相近,都有语浅情深的特点。 二、元稹的思想概况 元稹的思想比较复杂,儒、释、道思想在他身上兼而有之。由于元稹从小受到儒家思想的教育,所以,年轻之时,儒家思想在他身上占据主导地位。特别是在安史之乱后,人们惧怕战乱,热望和平,渴望中兴。面对民不聊生、千疮百孔的社会现实,元稹和其他英雄豪杰一样,积极入世建功立业的儒家精神成了他所追求的目标。他从小饱读儒家经典,接受孔孟学说较多,其人生理想是“安人活国,致君尧舜,致身伊皋”(白居易)。辅佐时君,使之成为尧、舜般的帝王,使自己成为稷契、皋陶、伊尹般的贤臣,是初唐和盛唐以来诸多名相和大诗人的宏愿,杜甫、李白、陈子昂等人都是如此。元稹十分崇拜他们,尤其崇拜杜甫,精读了杜甫大量现实主义作品,自小就“哀民生之多艰”,产生了治国安邦平天下的抱负。在信奉儒家“达者兼济天下”这点上,他和白居易完全一致。他曾回忆年轻时的志向说:“修身不言命,谋道不择时。达则济亿兆,穷亦济毫厘。济人无大小,誓不空济私。”(《酬别致用》)而欲兴利除弊,治理天下,首先要认清社会矛盾,看透社会的弊端。认识社会弊端,他有切身体会,同时又广泛收集资料和进行系统研究。从他的诗文可以看出,他一直强调以“百姓心为心”,体恤百姓之困苦,轻其徭戍赋税,抑制权豪、藩镇、宦官,改进科举,选拔经世致用之才,广开言路,亲贤臣远小人,澄清吏治,去除宫市之弊,经略边疆,以重治贞观、开元之治。元稹不仅提出了系统的革新主张,而且能身体力行。在拾遗、监察御史任上,他态度激进,不畏权势,严惩恶吏。 在元稹屡遭贬谪之后,他的思想开始由儒家思想逐渐转向佛道思想上来。他希望能够从佛道思想中找到解决人生苦闷的方法,这是他思想处于矛盾中的表现。一方面他理直气壮,虽累遭打击而不悔,曾自励曰:“此意久已定,谁能求苟营!所以官甚小,不畏权势倾。金埋无土色,玉坠无瓦声。剑折有寸利,镜破有片明。我可俘为囚,我可刃为兵,我心终不死,金石贯以诚!”(《思归乐》)读罢此诗,其高贵品格、坚忍不屈,毫不逊色于“革命烈士”,足见元稹骨子里有一种傲视苍穹、不与世俗权贵同流合污的浩然之气。这种品质决定了他不可能去巴结权贵,献媚他人。但另一方面,他又彷徨苦闷,借酒浇愁,萌生出归隐的念头,并不时从佛、道说教中寻找精神寄托。元稹读《老子》、《庄子》,炼服丹药。另一方面,他还频繁与高僧往来,寻佛问道,从而接受佛教思想的影响。 三、元稹诗歌中的佛教思想 1.早年的佛教信仰 元稹一生创作了数百首诗歌,其中有很大一部分诗歌是与佛教有关的。从这些诗歌中,我们可以看到佛教思想对他的影响。元稹最直接提及自己佛教信仰的诗歌是《离思》诗,诗云: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从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元稹的妻子名叫韦丛,是太子太保韦夏卿的幼女,嫁给元稹时,元稹正身家寒素。贫贱夫妻,相濡以沫,但韦丛年仅二十七岁即英年早逝。后来元稹官居高位,俸钱百万,妻子却不能与之共享,元稹极为悲哀,常以诗抒怀。这首诗歌就是表达元稹对早逝妻子的怀念之情。 诗人用了两个比喻:“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表达了他与韦丛爱情生活之美好、惟一和不可替代的情绪。后两句则由此而深情地表达“取次花丛懒回顾”的坚贞。元稹说自己之所以能够做到这么坚贞,一方面是因为自己学佛修道,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对韦丛的思念。 元稹还在多首诗中提到自己早年信佛,如其被贬通州之后作的《遣病》诗中说: …… 自古谁不死,不复记其名。 今年京城内,死者老少并。 …… 以此方我病,我病何足惊。 借如今日死,亦足了一生。 借使到百年,不知何所成。 况我早师佛,屋宅此身形。 元稹由于受到佛教思想的影响,因而在其诗歌中经常会用佛教术语来描述客观事物。如《杏园》诗云: 浩浩长安车马尘,狂风吹送每年春。 门前本是虚空界,何事栽花误世人。 唐代的长安,是国际性的大都会,木结构的平房小楼,和深宫宅院,容纳了百万人口,北方多旱,每天滚滚车马扬起尘土,遮天蔽日。这里借喻长安不仅是红尘深处,而且有万丈红尘。 “狂风吹送每年春”,春天的长安又是风季,这里借喻中唐以来,朝政多故,年年都有不测之事。 在狂风扬尘的春季,桃李杏花在长安城仍然随处可见。元稹在杏园发出了如上感慨:万法本空,出入本空,今天出门不知还能不能回家,又何须栽这一园的花来惑乱世人呢。 2.元稹的赞僧诗 在元稹撰写的佛教题材的诗歌中,有相当一部分是赞诵高僧德行,或描写由俗入道的事迹。也有描写寻僧不遇的诗歌。如《智度师二首》即是描述智度师由战将投归佛门的事迹。诗云: 四十年前马上飞,功名藏尽拥禅衣。 石榴园下擒生处,独自闲行独自归。 三陷思明三突围,铁衣抛尽衲禅衣。 天津桥上无人识,闲凭栏干望落晖。 在诗歌中,元稹讲说了智度禅师在四十年之前曾经是一个驰骋沙场的战将。后来由于感悟世事沧桑,变化无常,放弃了功名利禄,投身佛门学佛修道。没有刀光剑影的厮杀,却多了一份闲适心情。想想过去曾与史思明厮杀突围,一切都是过眼云烟。当铁衣抛却穿上衲衣之后,自己才真正感觉到一种远离尘嚣的轻松。 关于描写由俗入道相关的还有《志坚师》云: 嵩山老僧披破衲,七十八年三十腊。 灵武朝天辽海征,宇宙曾行三四匝。 初因怏怏剃却头,便绕嵩山寂师塔。 淮西未返半年前,已见淮西阵云合。 这首诗歌是描写志坚师在出家三十年以前曾是一个南征北战的将军。在历经世事变迁之后,他才由衷地感觉到人世的无常变化,由此产生对佛门的向往,并在经过嵩山拜祭圆寂的禅师之塔后,终于入迹空门之中。 元稹在诗歌中还讲述了一些注重说法修定的高僧。他在《定僧》中说: 落魄闲行不著家,遍寻春寺赏年华。 野僧偶向花前定,满树狂风满树花。 诗人由于官场失意,为了消遣苦闷的心境,在这大好的春天来到寺院中欣赏春光灿烂的春景。在这荒郊野外的寺院中,见到一位高僧安坐在盛开的花丛边静心禅坐。满树春花与高僧相映成趣,令诗人很羡慕这种情景。 诗人还在《寄昙、嵩、寂三上人》诗歌中,以诙谐的语气说,上人们经常向人讲说对治烦恼痛苦的方法,却又偏偏将人生的死苦经常讲述给我们听。现在这些上人不是向人讲述痛苦之事,而是告诉人们不生不灭的道理,这使人没有对死苦等人生产生各种痛苦的恐惧,因而心中更为放松;也不用操心如何对治,因而心中更为清闲。诗云: 长学对治思苦处,偏将死苦教人间。 今因为说无生死,无可对治心更闲。 元稹还在《卢头陀诗》中介绍了一位坚持苦行的卢头陀高操的道行。诗云: 卢师深话出家由,剃尽心花始剃头。 马哭青山别车匿,鹊飞螺髻见罗睺。 还来旧日经过处,似隔前身梦寐游。 为向八龙兄弟说,他生缘会此生休。 这首诗歌是诗人拜望卢头陀之后所作,在拜会中,卢头陀向诗人讲述了自己出家的缘由。头陀告诉诗人,出家关键在于降伏自己的妄心,当你不受世俗之心的牵缠之时,你就能够舍弃一般人恋恋不舍的俗尘生活,身出家心也出家。经过多年之后,诗人故地重游,昔人已去,自己仿佛在梦中游玩,因而,诗人说“他生缘会此生休”。 诗人元稹还写有一些悼念高僧的诗歌。他的《寻西明寺僧不在二首》即是其中的代表作。诗云: 其一 春来日日到西林,飞锡经行不可寻。 莲池旧是无波水,莫逐狂风起浪心 其二 碧涧去年会,与师三两人。 今来见题壁,师已是前身。 芰叶迎僧夏,杨花度俗春。 空将数行泪,洒遍塔中尘。 诗人在第一首诗歌中说,在春光明媚的日子里,自己每天都到西明寺,可是物是人非,往昔高僧手持锡杖和经行、诵经的身影早已不见。寺院中的莲池中过去是一平如镜的无波之水,我们现在来到这里,也不要追逐狂风起波浪之心。言外之意是让人保持一颗平静的心态。 后面一首诗歌,则是诗人为怀念高僧而作,诗中的师父,诗人并没有说明是何人,但我们从诗歌的内容中可以感知,诗人对这位高僧怀有很深的感情。 诗人去年还曾见到高僧,并还与其对谈。而今年来到这个西明寺,只见到高僧所题在墙壁上的诗句。禅师已经离开人世。诗人还点明了来到西明寺的时间是杨花落尽、菱角叶长满池塘的初夏季节。诗人睹物思人,泪如雨下,更加怀念这位高僧。 3.赞颂道友诗 元稹不仅写了很多赞颂高僧的诗歌,而且对于那些潜心佛教信仰的居士也倍加敬佩。他曾写有很多赞颂道友潜心修行,以及抒发道友之间深情厚谊的诗歌。如其《悟禅三首寄胡果》三首: 近闻胡隐士,潜认得心王。 不恨百年促,翻悲万劫长。 有修终有限,无事亦无殃。 慎莫通方便,应机不顿忘。 诗歌中的胡隐士(胡果)是元稹共同学佛的好友,他虽然是居士,但却能够身在俗世心不染尘。诗歌赞颂胡果习禅得到了一定的觉悟。而且他的觉悟之处在于他不怨恨人生百年的短促,反而是因人不能得到解脱,而万劫在六道中轮回感到悲哀。诗人在诗歌中称赞胡隐士是一位看破人生的真正觉者,他不会因为人生的苦短而抱怨,而是经常为在六道中受苦的众生而悲哀,希望这些众生都能够远离苦海,同登觉岸。 百年都几日,何事苦嚣然。 晚岁倦为学,闲心易到禅。 病宜多宴坐,贫似少攀缘。 自笑无名字,因名自在天。 《悟禅三首寄胡果之二》是诗人元稹自己晚年对人生和修行的体验,他体悟到闲静自在的修禅生活是人生的理想境界。他将这种体验告诉道友胡果,以共同探讨佛法与人生。诗人认为人生短暂,没有必要为太多的事斤斤计较。人到了晚年就会厌倦世间的很多学问,只有闲下心来才会达到禅境。诗人认为,当人生病的时候,应当安心宴坐,贫穷之时还应当少攀缘。诗人将自己的体会告诉胡果,认为这样就能够过得安然自在了。 近见新章句,因知见在心。 春游晋祠水,晴上霍山岑。 问法僧当偈,还丹客赠金。 莫惊头欲白,禅观老弥深。 诗人讲述了自己阅读经典的有关章节时,常常会在内心中生起种种个人知见和疑惑。诗人还能够以一种闲适的心境来游山观水,以体会禅悟的境界。诗人还写到向僧人求法之时,僧人通常会说些偈语来为他解答,让他从偈语中领悟到问题的答案。诗人还告诉胡果,不要担心这么多年修学,自己黑发已经悄悄地变白,而仍然学无所成,真正的修禅观心到年纪大了反而更容易成功。 元稹在《赠乐天》诗中描写了与白居易的深厚友谊,表达了自己闲适的生活情景,同时也表达了自己看破世事,心无外物的心境。诗云: 等闲相见消长日,也有闲时更学琴。 不是眼前无外物,不关心事不经心。 4.寺院风景诗 元稹还写了很多游历寺院,描写寺院景致的诗歌。他的《古寺》诗便是其中之一。诗云: 古寺春馀日半斜,竹风萧爽胜人家。 花时不到有花院,意在寻僧不在花。 诗歌中描写了古寺春末一天傍晚时分的景致,此时夕阳即将落山,寺院旁边的竹林在春风的吹拂下凉爽宜人。虽然没有百花盛开的繁荣景象,但依然有花院存在,还会给我们带来赏花的机会。此时,诗人笔锋一转,虽然古寺中有这么多令人留恋的景象,但这并不是自己的目的,自己此行的目的是在寻访高僧并不是太在意花草。 元稹还在《度门寺》一诗中,赞颂了度门寺环境幽雅、殿宇庄严、法务昌隆、梵音袅袅的令人向往的人间仙境。诗云: 北祖三禅地,西山万树松。 门临溪一带,桥映竹千重。 翦凿基阶正,包藏景气浓。 诸岩分院宇,双岭抱垣墉。 舍利开层塔,香炉占小峰。 道场居士置,经藏大师封。 太子知栽植,神王守要冲。 由旬排讲座,丈六写真容。 佛语迦陵说,僧行猛虎从。 修罗抬日拒,楼至拔霜锋。 画井垂枯朽,穿池救噞喁。 蕉非难败坏,槿喻暂丰茸。 宝界留遗事,金棺灭去踪。 钵传烘玛瑙,石长翠芙蓉。 影帐纱全落,绳床土半壅。 荒林迷醉象,危壁亚盘龙。 行色怜初月,归程待晓钟。 心源虽了了,尘世苦憧憧。 宿荫高声忏,斋粮并力舂。 他生再来此,还愿总相逢。 除了上面所介绍的几类不同内容的诗歌之外,元稹还写有表现护生理念的诗歌。如他的《修龟山鱼池示众僧》中云: 劝尔诸僧好护持,不须垂钓引青丝。 云山莫厌看经坐,便是浮生得道时。 元稹在诗中劝寺院僧人看护好放生池,不让外人前来钓这些被放生的鱼儿。诗人说,不要对坐在山间边看经边看护放生池感到厌烦,这样做其实就是最好的修行,说不定还是自己得道的时候。 元稹作为唐代有名的信仰佛教的文学家,很早就受到佛教思想的影响。为官之后,他不仅频繁参访寺院、与高僧往来问道,而且还以诗歌作为弘法工具,在诗歌中描述自己的修行体验,阐释佛教义理,赞颂高僧的盛德,与道友交流修道方法。由此可见,佛教思想成为他中晚年之后重要的精神支柱。 |